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Research

  • 51-1580/G4 国内刊号
  • 1009-5195 国际刊号
  • 5.4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是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8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刊特稿、理论经纬、学术时空、国际交流、实践研究、终身教育、技术应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本刊特稿
整合会话分析与文本挖掘技术来评价协作学习——访谈卡耐基梅隆大学著名教授卡洛琳·佩恩斯坦·罗泽3-10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协作学习活动的规范设计与顺利实施有利于促进学习者之间知识共享与协同建构。如何评价协作学习是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围绕整合技术进行协作学习评价问题,我们访谈了卡耐基梅隆大学著名教授卡洛琳·佩恩斯坦·罗泽。罗泽教授认为会话在协作学习情境中具有独特价值,不仅是一种使思维清晰可见的方式,而且参与者的多样化视角有利于知识的协同创新。罗泽教授的研究聚焦于整合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深入理解协作学习中会话的社会及其实际本质,搭建提高人与人、人与计算机之间会话效果的计算系统。其研究视角是运用社会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理论设计语言表征的方式和新的计算模型,使语言模式可以被机器学习;研究内容是从计算的视角分析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开发用于评价在线协作学习过程的工具(如Tag Helper和Light SIDE),以便为协作学习的组织者或促进者提供适合特定情境的干预机制和反馈报告。罗泽教授及其团队的重要贡献还体现在优化协作学习过程的自动化分析方法,促进协作学习支持技术从静态支持向动态支持范式转变,研发新的干预机制与动态支持技术促进大规模协作学习等。

如何以网络课程引领现实课堂变革——基于对“太极学堂”四大关键环节的认识11-19

摘要:目前大量网络课程基本还停留在学校课堂的,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和有些高校制定的政策力图将优秀网络课程引入课堂,但如何保证质量、如何规范管理、如何计算成本效率等难题,仍然难以解决。网络课程和传统课程,网络学堂和传统学堂,是两套不同的管理体系。如何以网络课程引领现实课堂变革,经过多年“太极学堂”等的实践,探索出“平台互联-资源互通-团队互助-虚实互补”四大关键环节模式,推进网络学堂和现实课堂双向建构。在“互联网+”时代,基于协同创新视角,需要深度反思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的本质、价值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从各类教学平台的功能、演变及其互联互通之道,探寻其关键之处在于设计新型学堂中的“太极要素”与“游戏规则”,创新评价体系。因此,实现课堂变革的突破口则是课堂组织“细胞”结构的改变:一是重塑课程资源观。“三通两平台”建设打通了“资源孤岛”,但教学平台还没有超越传统课堂封闭有限的资源环境。二是从个体学习走向团队学习。在互联网创造的新教育时空中,让交流协作成为亮丽的风景线。三是虚拟与现实两个时空交汇所形成的教育改革动力,促进传统学堂转型,创新学习评价和资源评价体系。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理论经纬
培育全民的创造力与责任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教育战略(2014-2021)》价值取向解析20-27

摘要:为顺应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发展变化等趋势及挑战,重塑未来教育议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中期教育战略(2014-2021)》,确立了“培育全民创造力与责任心”的“价值取向”。该战略突出教育政策与规划、教师发展及信息通信技术三大教育资源投入,强调读写能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及学习过程与结果提升四大优先领域,倡导全球公民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健康教育三种学习活动,旨在促进优质而全纳的终身学习从而培育全民的创造力与责任心。为全面落实战略的主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重构教育框架、更新合作机制、监控全球教育发展,并采取阶段性、整体性和协作性的方法确定了具体的实施安排。该战略对我国终身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的启示在于:价值选择应成为推进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主导因素,即终身教育应成为发挥每个人创造性潜能、提升责任感、提高全民价值境界的过程;培育创造力和责任心的价值取向,既应是我国核心素养教育的应有之义,也应是成功应对知识社会各种挑战的可行举措。

联通主义学习教学交互研究新视角:行动者网络理论28-36

摘要:联通主义学习是一种以复杂理论、自组织理论、混沌理论和网络理论为基础理论,以社会化网络环境为支撑,以复杂信息环境中的教学交互为核心,以螺旋式的知识创新和网络扩展与优化为目标的学习。联通主义学习中教学交互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以知识接受、传递或建构为核心的传统学习理论在推进联通主义学习教学交互研究方面面临困境,社会学领域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指导。行动者网络理论所强调的“对称性”“转译”“网络”“网络效应”等核心观点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有很多相似之处。它带给联通主义学习教学交互研究的启示主要包括6个方面:(1)对称性原则是指导联通主义教学交互研究的基本原则;(2)跟踪行动者所形成的网络,是研究联通主义学习教学交互的基本步骤;(3)找到网络形成中的必经之点是联通主义教学交互研究的要点;(4)网络的空间性和时间性是联通主义教学交互研究的重要视角;(5)关系思维和过程思维是联通主义教学交互研究的重要思维方式;(6)网络行动化研究是联通主义教学交互研究的新方法。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时空
基于学习元的双螺旋深度学习模型37-47

摘要:深度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内容的建构,更重要的是利用蕴含在社会人际网络中的集体智慧,形成丰富的社会知识网络。聚合了人际网络、知识网络与学习活动等综合性信息的学习元平台,能为促进在线深度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基于学习元的双螺旋深度学习模型反映了一种社会互动、群建共享、认知递进的深度学习理念。在该模型中,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是两条基本支架,通过学习活动衔接而形成社会知识网络;而社会知识网络以知识内容为核心节点,通过知识内容建立起知识之间、知识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者和教学者在该模型中处于平等地位且可以角色互换。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者通过接受式学习,初步建构知识网络和人际网络;随着参与式学习的不断深入,基于知识交互的协同建构促进知识网络的发展,基于人际交互的网络节点生成促进人际网络的拓宽,个人学习网络动态形成并得到螺旋式发展;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学习者主动连接网络,通过创造性学习活动以及基于活动的知识贡献与创造,构建群体的社会性知识空间,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混合学习模式下学习者主体意识发展研究48-56

摘要:当今活跃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MOOCs、混合式教学等,真正追求的无外乎学习者主体意识发展。学习者主体意识指学习者对自身作为学习活动全过程中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观念表现。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实践意识、关系意识三个方面。混合式学习的基本特征可以覆盖当前各种在线学习模式的形式特征,其在线属性、开放属性、时空属性、实时属性和学习共同体属性等是所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产物的体现,因此研究学习者在混合式学习实践活动中主体意识的作用与影响,即学习者知识获取的同时主体意识的变化,以及主体意识发展与学习成绩提升的分布关系,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和延展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主体性教育实践多年,建设的混合式教学平台以“促进学习者主体参与,培养学习者主体意识”为核心理念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在该平台实施主体意识横向比较实验和纵向发展评估发现: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习者的主体意识有显著的提升;学习者学习成绩与主体意识的分布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学习者学习行为表现(小组表现和平时表现)及其相应的成绩受主体意识直接或间接的显著影响。

走向智慧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三大问题57-63

摘要:当前我国正朝着实现智慧时代的教育现代化奋进。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支撑性、驱动性、引领性的战略作用。没有教育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时代的教育现代化。然而我国教育信息化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并未产生国家期待的引领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巨大作用,甚至在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中,严重滞后于其他许多行业。正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并尽快加以解决,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重大使命的当务之急。以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有三大根本性问题需要重视,即重大理论创新缺失、重大原始实践创新不足、学科地位不高。我国想要突破已有的现代化国家发展模式,实现智慧时代的教育现代化,必须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必须有能对教育产生重大及深远影响的实践创新。而保证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前提是满足教育信息化的人才需求。这可以通过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学科地位、加大教育信息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增设和增加部级教育信息化科技研究平台和课题等措施实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实践研究
大学生微信成瘾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64-74

摘要:微信作为连接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商业的社交媒体,已极大程度地深入并影响着使用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作为微信使用的重要主力军,大学生使用微信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成瘾水平是否较高?哪些因素影响其微信成瘾水平?从981位大学生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微信成瘾水平整体并不高,但不同性别、专业背景、受教育阶段的大学生微信成瘾水平有显著差异,且微信使用时间越久,好友以及参与微信群、关注公众号数量越多,微信成瘾度越高。另外,大学生微信阅读行为对微信成瘾水平无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它能通过交互行为和创作行为间接影响微信成瘾水平;交互行为对微信成瘾有显著负影响,创作行为对微信成瘾有显著正影响。预防大学生微信成瘾,可以通过高校学习共同体建设、学习空间改造、社团/俱乐部活动创新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校内外/课内外活动的机会,减少其对手机和微信的依赖与成瘾可能;通过高校课堂教学设计的改进引导大学生优化使用微信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等。

基于STEM的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75-84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工程与技术人才,STEM教育逐渐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国际科学教育的一门新兴课程,受到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我国在一些地区进行了STEM教育的实践推广,但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STEM教育的概念辨析、课程研究、教学模式及实施案例等方面,对STEM教育在具体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少。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跨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是项目或问题的设计。STEM的跨学科整合,一方面要将分学科的知识按问题逻辑或项目逻辑进行跨学科重组,另一方面又要确保设计的问题和项目对所有学科基础性知识结构的全面、均衡覆盖。基于多学科融合的STEM理念,项目组设计并实施了“气球火箭”系列课程。在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单组前后测实验中发现:基于STEM的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而且虽然基于STEM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荷,但一定范围内的高认知负荷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85-92

摘要:相对于传统教育,远程教育中学习动机对于维持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当前,国内外对于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研究范围或研究数量上仍显不足。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的1095名远程学习者的19个学习动机项目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结合学习者的人口学特征数据,采用均值对比、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发现:(1)当前我国远程开放学习者学习动机水平整体提高,学习动机结构性改善;(2)除了在情感需求、成就一番事业的需求和求知需求三个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之外,本专科学生的学习动机整体无显著性差异;(3)受婚育因素影响,26~35岁的学习者在满足家长需求、提高素质、求知等6个方面的学习动机水平较低;(4)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学习者情感需求动机、增加收入与文凭需求动机水平越来越低,而女性学习者则相反;(5)相比于第一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的学习者学习动机水平最高;(6)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镇学习者比农村、地市、省会城市以及直辖市地区的学习者学习动机都更要活跃。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技术应用
协作概念图工具在协作学习情境中对个体认知发展的实证研究93-102

摘要:从学习技术功能的角度来看,协作概念图工具在支持协作学习过程上表现出了潜力,但当前从学习过程干预和协作学习情境的角度探究它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实证研究还较少。通过在加拿大一所中学实施主题为“食物与营养”的整合协作概念图工具的协作学习项目发现,在整合协作概念图工具的学习环境中,个体的认知可以得到发展。其中,个体认知发展主要与学习者的先验知识有关,而与学习者基于协作概念图的学习行为无直接因果关系,这说明概念图这一学习干预对学习者认知发展的直接作用微弱。此次实验还为后续研究开拓了新思路:第一,在后续学习技术的设计中,可以尝试对视觉元素设置一些明显、有针对性的提示,激发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引发学习者的有效学习;第二,在协作学习项目的设计中,学习任务引发的认知负荷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可能引发有效的学习行为;第三,可以试图扩展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行为数据的评估指标,比如心理指标、情感指标等。全面探究协作学习过程影响学习者认知发展的直接因素和潜在因素,从而实现对协作学习过程的准确分析、诊断和预测。

智慧教育宣言 首届智慧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成果102-102

摘要:中国徐州2017年11月6日人类社会正由信息时代走向智慧时代。信息时代是智慧时代的序幕、前奏,智慧时代是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渗透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以创新创意创造为核心特征的崭新时代。

创客教育教师接受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03-111

摘要: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以创新和创造为核心的创客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但创客教育在实际推广中却遭遇了诸多挑战,教师就是其中之一。教师是否愿意接受创客教育,直接影响创客教育实施的质量,关乎创客教育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型(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由于对接受行为具有较高的解释力,因而在教育领域应用广泛。该模型提出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和促成条件四个核心变量或维度,为分析教师对新技术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理论支撑。以UTAUT为参考、针对创客教育教师编制的接受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经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以106位创客教师作为施测对象,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教师运用创客教育的绩效期望、社交影响、促成条件对接受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促成条件具有最佳的解释力。研究还发现,当工作年限越短,教师学历越低时,教师的绩效期望、社群影响以及接受度的水平越高;同时,社会创客机构的教师与学校行政人员相比拥有较高的绩效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