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建筑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9 11:19:03

现代公共建筑

现代公共建筑篇(1)

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实际上是一种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与精神领域建设相关的艺术,现在我国的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基本属于城市化建筑艺术。其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为了让公共场馆建筑艺术与城市化建设相融合,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的建设与使用过程中都运用了现代化管理方式。不过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过程中实行现代化管理需要经历相应的磨合期,这导致现在的现代化管理运用到公共场馆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中运用现代化管理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推进我国公共场馆建筑艺术运行机制的完善。

一、公共场馆建筑艺术概述

公共场馆建筑艺术是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物中经常会伴随着艺术设计,从而形成一种公共建筑艺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艺术随处可见,如浮雕、楼房、喷水池等都属于建筑艺术,而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则是在建筑艺术的基础上用于为公众服务的开放性建筑艺术。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属于公共建筑,以此多位于城市建筑之中,是城市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如北京的鸟巢就属于公共场馆建筑艺术。这类公共场馆建筑艺术一般都会体现出自身一种具有独特性的美感,如我国的长城作为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就传达着一种高大坚固的建筑艺术精神。甚至公共场馆建筑艺术会代表这某地的精神文化,如上海著名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就以成为上海市的代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是一门十分实用的艺术。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这类艺术的工程量较大,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与艺术间的平衡,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其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而且在公共场馆建筑完工后为了保证开放后建筑内部的有序及高效利用,也会进行现代化管理。现在我国的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在建设及使用过程中同现代化管理进行了融合,这从长远来看极为有利于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的城市化发展需要。但在实际的融合过程中现代化管理实行效果有待加强,目前的公共场馆运行与现代化管理处于磨合时期,现代化管理的实行效果有待加强。

二、现代化管理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运用的问题

1.缺少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

现代化管理在运营过程中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但我国严重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中这类机构更是处于空白阶段。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有利于将专业的管理人才聚集在一起,这样将有效的提升管理的质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管理就会通过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其进行管理,但我国的管理组织机构还局限在商业领域这类对管理要求较强的领域,我国的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在现代化管理方面并没有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没有组织机构导致在公共场馆的建设与运营中都相对混乱,从而促使现代化管理在公共场馆建筑中效果不佳。在建设公共场馆建筑艺术过程中经常由于多方协调不佳导致指挥上的混乱,从而造成现代化管理实行困难。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运营过程也会存在财政及服务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2.意识观念上的淡薄

现在我国实行现代化管理的公共场馆建筑艺术极为有限,多数人对于现代化管理与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并不了解,从而造成了在意识观念上对将现代化管理运用到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中的淡薄。公共场馆建筑艺术虽然在城市化建筑中较为常见,很少有人会对公共管理建筑艺术进行专门的了解,导致人们对公共管理建筑艺术的认知较少。加上公共建筑对外进行开放,人们在该建筑中消耗的时间相对较少,这就造成了管理上的消费者需求极难显现,从而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而现代化管理理念出现的时间也相对短暂,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观念也相对较弱。

3.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部分公共场馆建筑艺术是盈利性质的,但在其运用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这造成了现代化管理体系上的不健全。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建成后会对外开放,而在现代化发展相对完善的发达国家就会针对场馆管理部门成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我国的公共场馆运营一般仅有管理部门,对于管理并不进行监督。在管理过程中进行监督是公共场馆建筑艺术运营的保证,有效的监督有利于提高现代化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有利于现代化管理的廉洁建设,有利于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完善。而现代化管理缺少监督管理体系就是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中较为明显的问题。

三、加快现代化管理运用到公共场馆建筑中的措施

1.建立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

现在我国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在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缺少专门的组织机构,这造成了在现代化管理上的混乱。要想加快现代化管理必须要建立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从而通过专业的管理人才实现对公共场馆建筑的有效管理。我国的管理组织机构发展相对缓慢,在建立组织机构的过程中其组建可以通过向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外借鉴学习,以此来加快公共场馆建筑现代化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不过在建立管理组织机构的时候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具体管理实际,这主要是由于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多会具有当地建筑物的自身特色,为了更好的进行管理工作,在建立管理组织机构的时候应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

2.加强现代化管理及公共场馆建筑观念

现在,把现代化管理运用到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的过程中存在着观念淡薄的问题,管理者对现代化管理的认知不足及民众对公众场馆建筑艺术的不了解,造成了在管理时观念的淡薄,为了加强现代化管理观念必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第一,加强管理者对现代化管理的认识可以加强管理阶层的信息沟通来落实。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的管理阶层决定着该建筑的管理方式,而现代化管理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只要让管理阶层通过互相间的沟通认识到现代化管理的优越性,现代化管理理念就将会得到增强。第二,加强民众对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的了解则主要可以通过加强宣传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强建筑物的知名度,还可以通过公共建筑艺术了解的增加加强消费者的需求,这样又会与现代化管理相辅相成。

3.完善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的监督机制

现在的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过程中多数都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要加强其管理体系必须要完善公共建筑管理的监督机制。公共场馆建筑管理相较于其他管理更被人们所关注,可以在完善监督机制时利用这一特点建立民众监督机制,主要就是通过互联网将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过程实现公开化。有效的民众监督不仅有利于完善监督机制的建设,还可以在无形之中加强监督民众对该公共场馆建筑的认同感,这有利于公共建筑的长远发展。在监督机制的完善过程中除了民众监督,场馆的内部监督也极为关键。内部监督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来进行,并且有效的发挥财政部门在经济上的监督。在完善内部监督的时候可以借鉴在商业实行的现代化管理监督机制,这样将加快监督机制的建设。

四、结束语

公共场馆建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公共场馆建筑已经逐渐被人们作重视。随着现代化城市建筑物的多样化发展,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的要求也逐渐增加,为了提升公共建筑艺术的竞争力,将现代化管理引进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成为了必然趋势。良好的建筑管理有利于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的推广,有利于当地的城市化特色建筑建设,有利于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本文主要介绍了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并从管理组织机构、观念认知、监督制度这三方面分析了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相关建议,以期能够为现代化管理在公共场馆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性建议。

参考文献

[1]王鹤.基于中国国情的公共艺术建设及管理策略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2,(2):19-22.

[2]王鹤,张兵,赵世勇.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模式创新及其应用[J].理论与现代化,2013,(3):114-117.

现代公共建筑篇(2)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大型商业建筑公共环境设计原则

商业建筑公共环境的设计有其独特性,归结到具体的设计上来,必须符合基本的设计原则,设计原则是我们在设计商业建筑之前考虑的方向和目标。在具体的原则下设计出的商业建筑的公共环境,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公共环境作为城市中休闲生活重要背景的功能,使商业建筑提高竞争力,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一)整体性原则

在公共环境的设计过程中,整体性的原则应始终贯穿其中,使公共空间成为商业建筑中的一个有机整体,同步的协调运转,为整体空间服务。在商业建筑中,在设计上要注意空间秩序上的完整统一,开始阶段应该妥善处理内外空间的过渡关系,可以自然地将人流引入到商场内部;中厅是不可缺少的流线引导功能,组织协调整个建筑的交通系统,中厅同时可以加强空间的节奏感;另外运用空间的引导把分散的空间组织成一个有序列的统一完整的空间集群。公共空间可采用同一的主题,和谐的色调,统一的材质来加强空间的整体性。在整体的格调下,各环境要素协调运作,才能产生统一的美感。

(二)多样性原则

在注意公共环境整体性的同时,还要注意空间的多样性,做到统一而不单调,丰富而不凌乱,求新而不张扬。公共空间内划分可采用复合、过渡、衔接、引导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各自空间序列有机联系在一起。例如在香港的西九龙商业中心,自动扶梯,观光电梯,空中走道,观景平台,其他还有休憩、交流、餐饮、观赏、促销等子空间,以及娱乐设施构件在建筑中穿插交错,形成丰富多变的公共空间。公共环境的多样性还表现在绿化、水体、小品的设计上,视觉与环境感受不断变化使其更具吸引力,只有丰富的商业环境语言才能引起用户的共鸣。

(三)商业艺术性原则

商业建筑的公共环境还应具有富于魅力和个性,使人有亲切感,刺激购买,营造开放欢快热烈的商业艺术氛围,并以丰富的形象为城市带来生机,是一种自由而充满社会活力的表现。设计师通过设计营造一种文化价值,比如民俗文化,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以及节假日文化等等,来表达商业建筑公共环境的精神文化层次――弘扬文化、尊重传统,营造和谐社会生活的亮点。体现现代商业是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交易,同时塑造商业建筑的文化形象,提升文化品位,让人们攫取大量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进一步提升人们购物的精彩度与满意度。公共环境的设计应充分把握以上原则,尤其在广场中心,步行街的节点,入口和商场中厅的处理上,细心刻画加强心理的刺激和印象,培养情绪,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官氛围及较强的消费欲望。

(四)经济性及环保原则

公共环境是商业建筑中的辅助部分,并没有直接给商场带来收入,但它不可或缺,直接影响着商场的经营与利润,但多度的追求气派,扩大公共环境不符合经济性原则。国外很多商业公共环境看的例子,并不是以气派豪华取胜,而是巧妙设计,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行为,为经营者带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经济是维持商业建筑实现运转的命脉,把握适度,以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非常重要。充分考虑商业建筑自己的定位,设计者才能对其公共环境进行合理的定位、策划分析和设计。

二、现代城市商业建筑公共环境分析

(一)现代城市商业建筑公共环境的基本特点

公共环境是现代城市商业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从功能上讲,又是商业建筑与城市外部空间相连接的过渡空间。城市的外部开放空间又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商业建筑的公共环境也是城市公共环境的组成部分。现代城市商业建筑中的公共环境受城市景观、城市交通、商业建筑内部格局等因素共同影响。相对于商业建筑内的商业店铺和柜台等空间而言,公共环境属于环境空间。

(二)特点分析

1、商业建筑的商业性

公共环境是现代城市商业建筑中的组成部分,公共环境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也是为了获得利益,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商业性。

2、公共环境的开放性

现代城市商业建筑公共环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开放性,并且更注重与城市建设的联系,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的交通体系有着更深的影响,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3、公共环境的复杂性

现代城市商业建筑和其他建筑相比,其复杂程度要更高。因为现代城市商业建筑的功能更加的丰富和完善,公共环境作为商业建筑的枢纽和过渡部分,承担的环境职能也越来越多,因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三、商业建筑公共环境设计

(一)光线环境设计

大型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光线环境设计可以起到烘托商业气氛、刺激消费,提高环境质量的作用,其设计一般包括自然采光设计和和人工照明设计两种。

在公共环境中采用自然采光设计可以节约资源和环保,同时也能避免长期面对室内环境而产生的压抑感。大型商业建筑公共环境的自然采光一般用于室内顶部,常见于大型中庭和室内步行街空间,利用玻璃顶棚和大面积采光窗通透自然光线,加强内外视觉交流,使建筑室内外空间更好的融合。

人工照明设计较自然采光来说,更具有灵活性,一般易于控制,产生各种商业性和艺术性效果。对于大型商业建筑的公共环境而言,人工照明首先须保证室内外的基本亮度需要,在建筑室内,一般采用顶灯、筒灯和荧光灯等照明;在建筑外部,一般采用大型的远距离探照灯扩展照明空间,方便休闲购物者进出商业建筑。其次,为吸引顾客,装饰性的照明设计也必不可少,在室内,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商品采用不同强度和色彩的灯光;在建筑外部,采用色彩、亮度合适的霓虹灯和富于变化的灯条来吸引顾客。

(二)色彩环境设计

色彩环境的设计在商业建筑公共环境中十分重要,其目的是调节光线、调节空间,活跃商业气氛,给顾客创造亲切、舒适、生动的购物休闲环境。大型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色彩环境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色彩环境设计应建立在与其空间功能相一致的基础上,不同的空间功能、不同的时间运用不同的色彩。

2、商业环境中商品的销售区和人的活动始终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售卖空间的表现,公共环境应以背景的角色出现,不应过分渲染。

3、要注意情调气氛的创造,既要有基调,又要有重点和兴奋点,同时注意各种色彩比例的恰当和均衡,注意与形体空间的虚实、明暗、阴影的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三)景观设施的环境设计

在商业建筑内部,一般采用花坛、盆景等小绿化带来装饰通道或者室内步行街,或是布置一些移动售货亭、凉棚、电话亭、灯柱、铺地、招牌等室内小设施,也可以布局咖啡馆、茶艺室、特色休息长椅、儿童设施等来营造欢乐的气氛或形成某种特殊的氛围,增加情趣。总之,景观设施环境设计增加了公共环境的趣味性,是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在设计中应该与公共环境各界面及其他环境因素综合考虑,力争做到协调、统一。

四、结语

公共环境作为商业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时必须要结合商业建筑本身的特点,还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对公共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和布置,并要满足人们的对于公共环境的需求,从而创造出更加优质的现代城市商业建筑公共环境。

参考文献:

[1]施川.现代城市商业建筑公共环境设计探究[J].山西建筑,2013,(33).

现代公共建筑篇(3)

1 前言

外廊(Veranda)是指建筑物外墙前附加的自由空间,同其类似的形式很多,名称也各种各样。在欧美的书籍和资料中,有明显地使用外廊、阳台(Balcony)、平台(Terace)、门廊(Portico)、连廊(Arcade)的例子。【1】

外廊起源,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十八世纪后半期,英国殖民势力进入了印度等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属于热带气候,长期生活在凉爽气候条件下的英国人,很难适应。为了克服这个生活上的不利因素,改善居住环境,创造凉爽舒适的居住条件,他们在建造住宅时,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方法,以挡避炎热,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殖民者称这种“外廊式建筑”为“廊房”。“廊房”很快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形式,而且从单边外廊,扩展到双边、三边以至四边回廊,如图一。

这种以遮阳为主要功能的家居“外廊式建筑”,随着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至中国。目前,外廊在南方地区,广东沿海一带运用比较多,特别是厦门,常见的骑楼就是外廊建筑的一种,如图二。

骑楼底层的柱廊风格可分为梁柱式和恢式两种。梁柱式是骑楼的主要形式,由横梁和柱式组成,带有明显中西合璧的风格[2]。骑楼的立面主要由柱式控制,立面风格仍沿用古希腊时期的三段式做法。公共建筑中骑楼比较传统,基本通过柱子支撑形成一层柱廊空间,这样有利于首层形成尺度较大的半室外空间,在传统架构形式下,空间利用不受限制。普通民宅中,对空间要求相对较低,也有少量的利用悬挑形成骑楼,如图三。民宅中的骑楼打破传统骑楼构图手法,形成灵活多变的外廊形式和立面形式。这种变化也给后来公共建筑外廊空间带了一些启发。

北方地区建筑外廊没有南方地区那样普遍流行,一方面北方寒冷的气候条件觉得需要大量的日照要求,另一方面,北方侨民文化没有南方地区发达,不过解放前,北方地区洋人聚集的区域也出现了一些建筑外廊的形式。典型代表是天津五大道的外廊式建筑,北京也有一些代表,如正阳门东车站。但是,在普通民宅中,外廊建筑出现较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廊式建筑在北方地区越来越少,而且现代建筑结构的解放,柱廊式外廊更是少之又少。不过现代建筑外廊空间并没有消亡,只是形式和空间感觉发生变化。特别是现代公共建筑半室外空间出现的频率更多。典型的案例,西单商街,外廊不光体现在首层,甚至二层通过一系列的外廊,形成公共平台。将外廊的形式和意义进一步扩大了。

2 公共建筑外廊空间调研

为了了解现代公共建筑外廊空间在北方地区的一些运用和发展,笔者通过观察法和问卷法将公共建筑外廊空间与环境行为建立关系。

通过对西单商业街和阜外大街某写字楼群的观察发现。商业建筑外廊最大的作用营造室外人流聚集的场所。外廊空间结合一些景观小品和休息座椅,成为购物人群休息,等候,放松的主要空间。而且外廊空间削弱了商业建筑相互争强斗艳的气息,保证了商业界面的连续性。而写字楼建筑外廊空间,即便没有休息座椅,没有过多的环境小品,也会成为人们放松,接触自然,接受阳光的场所。哪怕是吸烟,聊天,朋友的临时会面,外廊空间不会受到气候影响。有了外廊空间的写字楼感觉更加亲切。尺度更加宜人。

笔者对公共建筑外廊空间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采取一周时间内随机发放50分问卷的方式。发放的50份问卷回收46份。其中对建筑物外廊概念完全不知道的4人,对外廊概念不是很了解的1人,其余41人有明显的概念和自身见解,视为有效问卷。调研问卷统计数据如下表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73.2%的人认为建筑外廊空间适用于现代建筑中;63.4%的人认为建筑外廊空间适用于北方地区;48.8%的人认为建筑外廊空间形式有无柱子均可;92.7%的人认为建筑外廊空间设计值得研究和推广;大多数人认为建筑外廊空间功能是多样复合的;除体育建筑外,大部分人认为多数公共建筑需要考虑外廊空间。不过,笔者认为,几乎所有的体育建筑实际上也存在外廊空间,只是与建筑本身的大体量比较起来,外廊空间容易被人们忽略掉。

通过以上分析,结论比较明显,人们对公共建筑外廊空间运用于北方现代建筑是比较认可的,并且对形式没有太多要求,功能需求是多样化的,建筑类型也是多样化的。说明人们对公共建筑外廊环境行为有一定感知和需求,并且从调研报告的其他一些建议看出,人们对外廊空间与环境行为的融合希望进一步加强。达到实用,美观的建筑基本要求。

3 现代公共建筑外廊空间设计研究

经过之前对建筑外廊的资料研读,和对公共建筑外廊空间环境行为调研。再次回归分析一些经典的现代公共建筑外廊空间设计。

建外Soho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整个规划建筑设计是由建筑大师山本理显完成,但是其中的低层部分建筑设计是有C+A小岛和米环境设计所完成。整个规划设计完全体现了开放的,建筑物延伸规划理念。高层建筑被一个个低矮的,室外的,半室外的空间分割开来,弱化了高层建筑对环境的压迫感,营造了丰富的庭院空间和小环境。而且空间是立体的,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外廊的概念,看似没有外廊空间,但实际上,建筑本身到处都充满了外部公共空间和半开放空间。如图四。

建外Soho另外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在建筑本身上也创造了20个双层花园,将建筑外廊空间很好的融合到环境中来,重新解读了建筑外廊空间的概念,给现代公共建筑外廊空间做了全新的诠释。

另个一个案例是笔者设计实践,

厦门五缘湾油画街,如图五、图六。

规划中重点强调艺术家的创作的私密性,同时又要考虑对外展示和交流的开放性,所以建筑外廊空间很好的解决了两者之间矛盾。同时,建筑外廊很好的解决了艺术品不能直接高强度阳光照射的问题。通过外廊的过渡,将室内外有效地区分,使得动静有一个相对的隔离。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外廊的形式没有受到建筑形体限制,设置比较自由,外廊空间、尺度可大可小,时断时续,位置灵活多变。局部通过立体交通空间形成二层外廊和室外平台。有效地解决上层空间的交流和观景需求。建筑外廊空间打破了单一的线性空间设计,形成不同尺度广场空间,满足不同主题需求和环境行为要求。

通两个案例分析,发现现代公共建筑外廊空间已经较传统的建筑外廊概念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外廊建筑跟局限于单向的,平面的。现代建筑外廊更为丰富、自由,更为立体化,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而且外廊空间与外部环境结合更加紧密。外廊的功能需求和艺术效果较传统外廊建筑也有很大不同,传统建筑外廊可能更多考虑遮阳隔热功能,或者立面构图需要。但是,现代建筑外廊空间的功能需求更加趋于多样化。

4 结语

通过对建筑外廊研究,总结出传统建筑外廊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发生期,18世纪70年代以广州十三街为代表;初期,19世纪40年代以上海,广东等地的十三夷馆为代表;盛期,19世纪60年-80年代,以上海、烟台出现的哥特式建筑为代表;晚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上海虹口区黄埔73号建筑为代表。[3]外廊建筑在中国经历相当一段时间和发展,给中国近现代建筑留下了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南方地区,以广东、福建为代表的区域还能看到外廊建筑的影子。而且这种建筑外廊满足了基本的功能需求,所以它还会发展下去。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的研究它,适当地运用到现代建筑中来。

通过对建筑外廊空间环境行为研究,总结出现代建筑外廊空间设计,既要考虑南方地区遮阳隔热功能的需求,也要考虑北方地区整体空间的过渡需要。更多的是要突破外廊形式的限制,充分发挥公共建筑外廊的功能和美观作用。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现代的技术手段,将外廊空间融入到环境行为当中去。

参考文献

[1] 藤森照信 张复合译 外廊样式――中国近现代建筑原点 建筑学报1993-5

[2] 余强 厦门骑楼建筑风貌分析 小城镇建设2003/9

现代公共建筑篇(4)

中图分类号:J2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7-0213-02

江南文化以中国文人文化为主要特征,它典雅而高贵,将人本文化转化为生存环境,江南古民居建筑是在这一理念引导下的生成物,形成了具有强烈地域民居建筑形态特征和人性文化的居住环境特色。江南居民师法自然,形成依水而建的水乡民居建筑形态;追求“天人合一”,形成以人而建的木质结构民居建筑形态;崇尚文化品位,形成以群体而建的园林景观式的民居建筑形态;讲究人性品质,形成以形式美而建的民居构造形态。

古民居建筑形态是现代城市精华,是城市公共空间形态规划的必然要素,古民居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民族文化沉淀的结果,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所留下的居住环境痕迹。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人与物的和谐,物与物的和谐,是在追求现代化的前提下,不失去古建筑风貌的城市古民居建筑保护与规划的和谐。这种和谐是人居环境的和谐,是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的和谐,是城市形态在现代化城市规划中的审美文化的和谐,也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

从形态学来讲,城市空间形态分为实空间和副空间,实空间包括房屋建筑、市政设施、广场、街道、历史遗迹以及江河湖水,它们是城市构成的基本骨架和主要空间实体形态。副空间是自然空间与人为空间的物与物之间的空间,是城市规划中构成视觉深度和广度空间之形式美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从形态结构来看,形与态是两个概念,形是自然物体和人造物体所呈现的形状,这个形状是有机体的结合物,是客观存在的形式。态是形状所呈现的一种品质,一种视觉审美的心理结果,是物化了的形状态势。形态有自然构成和人为构成两种,城市空间形态基本上是人为构成形态,即使城中有山、水、河、湖,也是按人的生活活动空间、文化审美空间等去构建和构造完成的。所以城市空间形态是人性化了的空间,是建造者的生存意志、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

对古建筑形态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作用研究,不仅从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去研究,还要从古建筑形态学的角度和古建筑的实用价值去研究,对古民居建筑形态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规划中的美学理论进行探讨。

一、以“锅”形形式布局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地位

城市中的古民居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征,是人们社会活动所留下的居住痕迹,一座城市正是沿着这些居住痕迹的历史发展而发展。它是古代建筑艺术遗产的展示,体现了民族的智慧、民族的文明、民族的精神、民族生存的历史轨迹。现代城市离不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轨迹,离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痕迹的城市是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古民居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它在现代城市的存在,起决于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以及对民族文化存在形式的认识,突出城市文化的历史地位。

以古建筑为中心地位的现代城市规划,应该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更加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应以古建筑为中心,以放射式向四周扩散,以年轮形式体现城市不同时展的历史,这种构建形式,在建筑形态学上叫做“锅”形形式的城市布局。

古民居建筑形态多以低层建筑群为主体,作为城市中心来规划,形成中心低,四边高的城市格局,以古建筑作为城市中心布局,周围留存不同时展的文化痕迹和时代特征,留下现代文明的高楼大厦的建筑形态,体现城市发展的历史年轮,这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理想布局,体现了古民居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对话,历史与现代的对话。所以,以“锅”形形式规划城市,是理想的现代城市的规划之一。

二、以线性“带”状形式布局 构建水文化民居建筑形态

水是自然规律的产物,河道也是水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形态,水的流动形成了河道的独有的线性特征而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水是本源,是人类生存之源。人类利用水,形成了水文化,由于大自然的作用,河流成了江南城市的水系文化特色,也是江南城市特色,河流以线性“带”状形式影响了江南城市布局。自古以来,人们师法自然,依水而建的古民居建筑群更是江南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以线性“带”状形态而影响城市的布局,因为河流贯穿交错于江南城市之中,这种线性“带”状形态构成了江南城市的骨架。河道两岸低层的古民居建筑群与现代城市高楼大厦、绿地、街道及广场,呈现鲜明的对比,主题突出,使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变相辉映,形成江南城市独具一格的美丽风景线。科学的、合理的、人性化的江南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充分体现了江南城市水乡特色,也是现代化城市与水资源、水文化的对话,也是古代文明上与现代文明的对话。

三、以空间形态的形式美

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和谐的节奏美

现代公共建筑篇(5)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已达到 40%。而在建筑能耗里,用于暖通空调的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30%~50%,且在逐年上升。随着人均建筑面积的不断增大,暖通空调系统的广泛应用,用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将进一步增大。这势必会使能源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另一方面,现有的暖通空调系统所使用的能源基本上是高品位的不可再生能源,其中电能占了绝对比例。对这些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地球资源日益匮乏,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最热的夏天,如果对暖通空调系统采取节能措施,不仅可以大大缓解电力紧张状况,同时对于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可持续发展、经济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暖通空调行业的研究成果,现有空调系统的能耗是惊人的,如果采用节能技术,现有空调系统节能20%~50%完全可能。

一、现代大型公共建筑空调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1.1 空调房间温湿度控制。空调房间温湿度的干扰因素的多样性,气候变化的多工况性以及房间存在的较大的热惯性等因素使得利用单回路直接控制房间温湿度的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的调节效果。因此,应该另选有效的方法。针对空调房间的热特性,采用串级调节较适宜。

1.2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1.2.1 温控器。(1)风机盘管宜采用温控器控制电动水阀,手动控制风机三速的控制方式。风机启停与电动水阀连锁;(2)冬夏季均运行的风机盘管,其温控器应有冬夏转换措施。一般以各温控器独自设置冬夏转换开关为好。

1.2.2 节能钥匙。(1)房间设有节能钥匙系统时,风机盘管宜与其连锁以节能;(2)当要求不高时,可采用插、拔钥匙使风机盘管启动或断电停转的方式。使用要求较高时,可增设一个温度开关。

1.2.3 定流量水系统。风机盘管定流量水系统自控方式较简单易行,但节能效果没有变流量自控方式好。

1.3 变风量系统的监控。变风量系统的基本思想是当室内空调负荷改变以及室内空气参数设定值变化时,自动调节空调系统送入房间的送风量,使通过空气送入房间的负荷与房间的实际负荷相匹配,以满足室内人员的舒适要求或工艺生产要求。同时送风量的调节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风机的动力,节约运行能耗。除了节能的优势外,VAV 系统还有以下特点:(1)能实现局部区域的灵活控制,可根据负荷变化或个人舒适度要求调节;(2)由于能自动调节送入各房间的冷量,系统内各用户可以按实际需要配置冷量,考虑各房间的同时使用系数和负荷分布,系统冷源配置可以减少20%~30%左右,设备投资相应较大减少;(3)室内无过冷过热现象。

1.4 新风机组的监控。新风机组通常与风机盘管配合进行使用,主要是为各房间提供一定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卫生要求。其基本监控功能有:(1)监测功能检查风机电机的工作状态,确定是处于开或关;检测风机电机的电流是否过载;测量风机出口处的空气温湿度,以了解机组是否已将新风处理到要求的状态;测量空气过滤器两侧的压差,以了解过滤器是否要求清洗;检查新风阀状态,确定是开还是关;(2)控制功能根据要求启停风机;控制水量调节阀的开度;控制干蒸汽加湿器调节阀的开度;换热器的冬季防冻保护;(3)集中管理功能显示新风机组启停状态,送风温湿度,风阀,水阀状态。

二、暖通空调工程中节能技术的运用

在暖通空调工程建设项目中,已经较普遍地采用节能技术。特别是在利用可再生能源、对工业的余热、废热利用方面成绩显著。如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50 万m2)以污水源热泵作为教学建筑、宿舍的冷热源,重庆市利用江水源热泵作为空调冷源,上海世博会利用黄浦江水作为展览场馆的冷源,。在中小规模工程中使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的更是比比皆是。如今年石家庄市批复“石家庄循环化工基地周边可再生能源供热项目”,此项目利用炼油厂的工艺水余热,通过热泵技术,向高新区1200 万m2 民用建筑供热。按照建筑为节能达到

65% 目标计算(耗热量指标14.2W/m2,耗煤量指标6.68kg/[m2.采暖季],热泵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为5),则可节约标煤64128 吨标煤。福建省开展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已研究出单贮热水箱分时段供应热水和双水箱(贮热水箱和恒温水箱)24小时不间断连续供应热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在福州市和武平县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的工程项目中应用。

三、现代大型公共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存在问题与建议

3.1 标准规范技措方面

目前我国的暖通空调规范标准有52 个,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对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以及有关规范进行补充、细化,编制地方规程;这些规范、标准、规程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起着技术支撑、引领、规范的重要作用。设计院以此为依据开展设计,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设计质量。设计审图单位依据规范标准对施工图审查把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小型设计单位技术力量不足的状况。建议做以下改进。

3.1.1 现在的节能标准主要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方面尚不够明确。

3.2.2 据统计,我国的大型公共建筑总面积不足城镇建筑总面积的5%,但总能耗却占全国总耗量的的20%。应从标准上加强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和指导,从技措上提供成熟的设计技术。

3.2 暖通空调设计技术在不同地区、单位发展不均衡地区经济水平影响当地的设计水平,当前的节能减排既是技术要求,也是经济投入,对于设计是压力与动力并存。因此,居于市场高端的设计院借节能减排东风,再次起航;而居于市场下端的设计院实力不足,每日撞钟糊口而已,技术差距日益拉大。目前,民营、中小型设计院的技术力量相对较弱。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在节能检查中,首先推荐的项目是省级、部级设计院设计的项目。

3.3 业主的节能意识缺失和市场的无序竞争影响节能减排质量

业主追求建筑的外观,使用面积,常常使建筑的体形系数、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不符合节能标准的的要求,缺少设计节能系统的必要条件。无序竞争造成的低设计费、不合理设计周期,挫伤设计人员的积极性,设计粗放,难以保证工作质量。

3.4 技术培训商业化,不利专业人员技术提高缺乏符合当前设计需要的、统一的技术培训。但以创收为目的但内容空泛的高价培训班使中小设计院失去兴趣,望而却步。

3.5 应全方位加强建筑节能工作

建筑节能在技术上的发展有目共睹,也建立了相关的政策法令,但执行、监管、奖罚的力度还需强化,配套的服务机构、设施还需健全完善。应加强对施工、运行管理的监督和指导。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节能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是暖通空调系统、建筑系统节能的基础,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则是实现大幅度节能、产生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推动经济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现代公共建筑篇(6)

所谓建筑设计创新是指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所进行的具有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建筑设计活动。公共建筑则是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体育建筑、通信建筑、交通建筑等)。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已经成为建筑领域重要的研究范围。我国在2011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城的日益推进,大量的公共建筑拔地而起。公共建筑具有投资大、影响大的特点,或是标志性建筑,或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具有的意义。

一、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所具有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它应该具备时代性、首创性、风险性、地域性和标志性。

1.公共建筑设计创新首先要具备鲜明的时代性特点

时代的不同对公共建筑的功能要求也不同,因此公共建筑首先应该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目前处于数字建造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网络科技、电脑辅助制造、虚拟实境和互动科技等数字化的生产方式是影响建筑创新的关键技术。不仅如此,多项整合为混杂式设计和参数化设计对建筑的创新亦影响深远。数字建造时期的时代特征对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主要影响体现在:设计构思虚拟化、建筑形态数字化、建筑使用智能化。

2.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首创性与风险性特点

公共建筑的首创性包括两种形式:设计一种全新的公共建筑或者对已经的设计进行改良。创新往往与风险并存。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风险性包括技术性风险、经济性风险和文化性风险。技术性风险是指其他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建筑设计的成果需要相当的时间,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风险是指公共建筑具有投资高、周期长、设计难等特点,使得经济上具有不确定性。文化风险性是指公共建筑能否与大众的审美、文化相和谐,能否与当地的文化历史融合共赢。

3.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和地域性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是指每一次公共建筑的创新过程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其成果标志着公共建筑的发展里程。地域性是指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和发展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而是要受到时代背景、政治环境、地域文化、经济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民族都会有不用的创新方法和创新成果。以上因素都使得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地域性特征。

当然公共建设设计创新除此之外还应具有价值性、相对性、时效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二、公共建筑创新设计的关键

1. 功能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基础

功能的合理性是建筑最基本的内容。建筑功能创新是指人们在设计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使建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应用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活动及其结果。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可以分为内部空间功能和外部环境功能。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创新具体表现为:引导精神的意境空间,即建筑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和审美效果。吸引人流的行为空间,即从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手,通过研究使用者对空间的使用方式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现代公共建筑应功能的适应性和复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体现为一种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系统。公共建筑设计的外部环境功能,体现为其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要承担起城市功能的义务,要展示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城市形象、历史和地域文化等。

2. 形态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外在表示形式

建筑形态包括建筑的形式和情态,建筑形态的设计创新包括界面形态创新、形体形态创新和空间形态创新。

(1)建筑界面是限定建筑空间的边界要素,是内外空间临界处的构件组合。建筑的外界面的形态往往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第一感受,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形态,公共建筑的外界面形态目前主要有图像化、多层化、结构化、轻盈化的界面形态、每种形式有各有其优点。建筑要根据其功能的定位不同,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艺术特征。

(2)形体形态创新。建筑形体指建筑的整体形状构成,是展现建筑艺术美感、实现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的形体形态主要包括大众化的形体形态(娱乐形体、融合形体、几何形体)和符号化的形体形态(类型符号、地域符号和历史符号)和数字化的形体形态(数字化为工具的形体、数字化为主体的形体)。各种形体形态亦有其优缺点。

(3)空间形态创新。主要是指多元化的空间要素和灵活化的空间形态。公共建筑的外部形态向多元、人性的方向发展,现代的建筑技术,已经可以使公共建筑的空间不在受到结构的束缚,而是全力表达空间所要表现的精神形式和空间形态。

3. 技术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保障

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包括建筑结构的更新、生态技术要求和新老材料的开发,促使建筑师不断的进行建筑技术设计的创新。这些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在根本上解决的公共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功能和形式问题。公共建筑设计技术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结构技术创新、生态技术创新和材料技术创新。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并不是凭空的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时代的大背景前提下,综合考虑地理、历史、人文都多方面的因为,并融入了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参考文献

[1]章蓓蓓.成虎.毛龙泉.大型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设计体系研究.现代城市研究[J].2011(07)

[2]邵韦平.吴晶晶.从高效益角度看待当前我国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节约问题.建筑学报[J].2007(12)

[3]任怀新.杨维菊.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化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研究.工业建筑[J].2012(02)

[4]董永禄.刘南山.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理解.山西建筑[J].2009(05)

【摘 要】公共建筑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是公共建筑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共建设的设计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它具有时代性、创新性与风险性、标志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公共建筑的创新设计的关键是要围绕功能设计创新、形态设计创新和技术设计创新等三个方面开展。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创新;时代性;风险性

所谓建筑设计创新是指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所进行的具有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建筑设计活动。公共建筑则是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体育建筑、通信建筑、交通建筑等)。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已经成为建筑领域重要的研究范围。我国在2011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城的日益推进,大量的公共建筑拔地而起。公共建筑具有投资大、影响大的特点,或是标志性建筑,或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具有的意义。

一、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所具有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它应该具备时代性、首创性、风险性、地域性和标志性。

1.公共建筑设计创新首先要具备鲜明的时代性特点

时代的不同对公共建筑的功能要求也不同,因此公共建筑首先应该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目前处于数字建造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网络科技、电脑辅助制造、虚拟实境和互动科技等数字化的生产方式是影响建筑创新的关键技术。不仅如此,多项整合为混杂式设计和参数化设计对建筑的创新亦影响深远。数字建造时期的时代特征对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主要影响体现在:设计构思虚拟化、建筑形态数字化、建筑使用智能化。

2.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首创性与风险性特点

公共建筑的首创性包括两种形式:设计一种全新的公共建筑或者对已经的设计进行改良。创新往往与风险并存。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风险性包括技术性风险、经济性风险和文化性风险。技术性风险是指其他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建筑设计的成果需要相当的时间,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风险是指公共建筑具有投资高、周期长、设计难等特点,使得经济上具有不确定性。文化风险性是指公共建筑能否与大众的审美、文化相和谐,能否与当地的文化历史融合共赢。

3.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和地域性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是指每一次公共建筑的创新过程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其成果标志着公共建筑的发展里程。地域性是指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和发展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而是要受到时代背景、政治环境、地域文化、经济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民族都会有不用的创新方法和创新成果。以上因素都使得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地域性特征。

当然公共建设设计创新除此之外还应具有价值性、相对性、时效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二、公共建筑创新设计的关键

1. 功能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基础

功能的合理性是建筑最基本的内容。建筑功能创新是指人们在设计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使建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应用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活动及其结果。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可以分为内部空间功能和外部环境功能。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创新具体表现为:引导精神的意境空间,即建筑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和审美效果。吸引人流的行为空间,即从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手,通过研究使用者对空间的使用方式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现代公共建筑应功能的适应性和复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体现为一种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系统。公共建筑设计的外部环境功能,体现为其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要承担起城市功能的义务,要展示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城市形象、历史和地域文化等。

2. 形态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外在表示形式

建筑形态包括建筑的形式和情态,建筑形态的设计创新包括界面形态创新、形体形态创新和空间形态创新。

(1)建筑界面是限定建筑空间的边界要素,是内外空间临界处的构件组合。建筑的外界面的形态往往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第一感受,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形态,公共建筑的外界面形态目前主要有图像化、多层化、结构化、轻盈化的界面形态、每种形式有各有其优点。建筑要根据其功能的定位不同,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艺术特征。

(2)形体形态创新。建筑形体指建筑的整体形状构成,是展现建筑艺术美感、实现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的形体形态主要包括大众化的形体形态(娱乐形体、融合形体、几何形体)和符号化的形体形态(类型符号、地域符号和历史符号)和数字化的形体形态(数字化为工具的形体、数字化为主体的形体)。各种形体形态亦有其优缺点。

(3)空间形态创新。主要是指多元化的空间要素和灵活化的空间形态。公共建筑的外部形态向多元、人性的方向发展,现代的建筑技术,已经可以使公共建筑的空间不在受到结构的束缚,而是全力表达空间所要表现的精神形式和空间形态。

3. 技术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保障

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包括建筑结构的更新、生态技术要求和新老材料的开发,促使建筑师不断的进行建筑技术设计的创新。这些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在根本上解决的公共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功能和形式问题。公共建筑设计技术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结构技术创新、生态技术创新和材料技术创新。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并不是凭空的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时代的大背景前提下,综合考虑地理、历史、人文都多方面的因为,并融入了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参考文献

[1]章蓓蓓.成虎.毛龙泉.大型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设计体系研究.现代城市研究[J].2011(07)

[2]邵韦平.吴晶晶.从高效益角度看待当前我国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节约问题.建筑学报[J].2007(12)

现代公共建筑篇(7)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现代公共建筑篇(8)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本土化设计是当前建筑设计中持续一段时间的热点。本土化设计的前提是对当地的历史和社会风俗等有详细的了解,并最终通过设计体现在建筑上,使该建筑符合当地的社会、文化、历史氛围。地域的差异导致建筑文化各异,因此当地的建筑的本土化其实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但是全球化的浪潮,使现代建筑席卷中国,在陷入“千城一面”的迷茫之时,我们需要开始重新审视本土化。

公共建筑的功能多样化且具有多重含义。总得来说,公共建筑的意义包含物质以及精神两大方面:物质上,公共建筑由于承载了社会功能,需要符合当地社会的社会功能组织习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当地的发展史。精神上,公共建筑自然地承载了当地社会对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相处方式的理解,并传承影响下一代。所以本土化公共建筑的社会性、公共性意义巨大,在集体世界观的传承上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住宅不能比拟的,也是其他公共设施和艺术形式不具备的。因此在本土化倾向逐渐兴起的现状下,更需探讨公共建筑怎么本土化,如何本土化的问题。

一、中国和西方的建筑本土化异同

1西方建筑本土化的特征

西方建筑对本土化的追求由来已久。无论是保留下来的古建筑,比方威斯敏特大教堂、圣马可广场等,一个个伟大的作品成为城市的象征;还是各种现代流派的设计,新奇、颠覆地解决城市新出现的问题;两者都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其形式特征,功能特征都十分明显。之所以西方能保持鲜明的本土化特征的原因是:社会生活习惯被较完好的保存下来;社会对建筑的保护认识程度较高;对建筑审美的多元性包容度高,对建筑新工艺的开发和尊重。

具体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建筑建成的目的是对当时当地的城市问题的解决,受当时哲学和政治的观念影响较大,而不仅仅拘泥于对过去历史的尊重,本土化建筑随着社会学的更新而呈现出当代的特色,两者几乎是同步更新的状态。由于西方直接的价值观,所以作品呈现出明显的特征,作品化、风格化、个人化的倾向严重,而且,各种风格之间差异十分明显。但无论怎样,都是被当地公众所接受的。

对当代工艺的包容度高,首先得益于强大的科技能力,其次西方并不局限于某些工艺的历史纪念价值,或者某些工艺被广泛应用就拒绝新的工艺,只要能在造价、功能上满足当前的需要,即被认可,并且迅速投入建造实践。

在当代美学的影响下,建筑学与当前社会各类自然科学进行结合研究,比方拓朴数学和仿生学等等。技术的发展,以及通过电脑生成的变化无穷的图案,使得西方各大建筑流派有了无穷的设计灵感的来源,这也是多样性的保证。

所以西方本土化的建筑,几乎是设计方法演进的博物馆,各种作品都有自己呈现的空间,之间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楚,虽然其本土化的特征一直在更新,且本土化内部多元丰富,但是西方本土建筑始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呈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形式美,工艺美,历史美。

2中国建筑本土化的特征

中国的本土化建筑更多的是古代官家建筑的保留,比方皇宫、陵墓等等。由于封建体制的原因,做法和样式都有固定的模式,虽然工匠也有伟大的创新,但是总的来说,图腾化的政治符号是古代建筑流传下来最主要的内容。民间的园林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研究的是一种外部形式,但更注重于神、意以及情,缺乏思辨的描述。这样两种方向,使得我国传统的本土化建筑要么是官方样式,一成不变,要么是形而上,不具有物质上的传承性。体现在现在,通常设计中对本土化的解释是新颖、简单、庄严、大方等表面词,难以从深层次进行阐释,深究原因,就是没有传承下来可操作同时可变化的的建造系统。

改革开放后开放的中国建筑设计市场,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各种建筑风格的试验场。但是这些新建的建筑的本土化通常是国外建筑师的一家之言,由于缺乏对新建筑风格的判断能力,所以在现在的城市中,呈现出各种风格齐放的特殊现状。而最近几年,以王澍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正在崛起,重新将中国建筑的传统构造和意境的营造方法融入现代大型公共建筑,被主流建筑界所认可和关注,也许是一条可以继续开拓的路径。

经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西方建筑本土特色是注重建筑的“理”性表述,本土化内涵丰富,多元统一,特征明显;中国建筑的本土特色是注重建筑的“意”境表述,重视人的感情要求,但是可系统传承的体系不足,所以需要通过当代建筑师的努力和现代结合,创造新的本土化的路径。

二、实现公共建筑本土化的设计方法

1.新老结合,时代交叉的设计方法

在现在本土化逐渐兴起的状态下,公众逐渐形成了公共建筑设计不能因时代的发展摒弃城市历史文明的共识;所以在当代公共建筑本土化设计中既要融合传统文化又要注重当前的时代特征。

以王澍的宁波博物馆为例,宁波博物馆在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回答了公共建筑应以怎样的面目出现的问题。现代和传统建筑的意义就是在彼此对话中体现的,而且这种关系并不自闭,是面对现在所有的价值观、材料、工艺开放的。其中废砖的使用就是传统的工艺和材料的运用;对混凝土的使用是现代材料和传统工艺的运用;而U型玻璃则是现代材料和现代工艺的运用。综合起来,这是一个现代的作品,在作品内部,完成了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砖材料的感性追求,同时现代和传统的构造能够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对话;在作品外部,宁波博物馆和周围的现代建筑达到了和谐统一的状态。市民在两者的对话中体会到了生存状态的可能性,对于传统中根深蒂固,影响我们民族精神性的空间有了新的认识,自然这种空间会被得到认同和传承。

新老结合、时代交叉的方法既满足历史传承的要求,又满足了当代社会功能组织的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是一条可以发掘可能性的探索的路径。

当代本土建筑的横向以及纵向设计方法

当代公共建筑的“横向”设计是指就地取材的方式,依据当地的风俗以及建筑特色来进行设计,通常该类建筑富含乡土特色,是建筑形式与乡情互相融合,但现在随着工艺的进步,大量传统的当地的材料可以被用于大型公共建筑,这为公共建筑的表现力提供了丰富的源泉。通过探索,一定会形成从未示众,但是似曾相识,符合传统审美的建筑外形。

“纵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内加入的历史因素。通过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将历史文化和城市公共建筑相融合。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城市公共建筑的本土化发展必须将本国的传统文化作为立脚点,并且注意历史的延续,尤其在当代历史被割裂,破损的情况下。

3.中国公共建筑本土化设计需均衡人的感情与工业文明

当今的建筑发展模式已经不仅是建筑本身发展,更多是重视其有关环境特色的营造。建筑所处的环境与建筑之间的融合才是完整建筑系统,它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及文化等活动创造一个平衡的环境。西方国家的建筑本土化特色在工业时代以后形成了现代风格,该风格在初期阶段忽视人类的感情,使得建筑呈现了“冰冷建筑”以及“世界风格”等特色,导致其严重缺乏审美情趣。因此中国当代公共建筑本土化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情”和现代城市文明之间的平衡,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观念为基础的前提下,借鉴西方国家的现代建筑观念,将两者结合起来,依据所设计建筑的用途以及周边环境,确定适合其的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

公共建筑用途不同设计理念也各异,传统和现代谁来主导也是不同的。如工厂、实验室、医院,航空站等在设计时就要做到现代主导,公共建筑要符合高效运转的社会需求。而公园、宾馆等建筑就需更重视传统的要求,以便能表述出它们本身应具有的气氛特征。对本土化的重视,绝对不是对现代建筑高效的否定,相反,本土化是在高效率中加入“人情味”。中国当代公共建筑的发展要求是既能实现人的感情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均衡,又实现工业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均衡,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当代公共建筑的本土化要求。

三、小结

建筑设计需要创新,建筑的本土化也需要发展,只有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创作出特有的建筑。建筑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在不断地传承。公共建筑的本土化设计也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一种人文发展的表现。只有找到合适的本土化设计方法,才能使得人与世界和谐共生,既传承过去,又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现代公共建筑篇(9)

所谓建筑设计创新是指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所进行的具有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建筑设计活动。公共建筑则是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体育建筑、通信建筑、交通建筑等)。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已经成为建筑领域重要的研究范围。研究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具有的意义。首先,我国在2011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相对应,我国的城市化也在积极推进,大量的公共建筑拔地而起。公共建筑投资巨大,社会影响力也大,或是标志性建筑,或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研究势在必行。

1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征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所具有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它应该具备时代性、首创性、风险性、地域性和标志性。

1.1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首先要具备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由于时代的不同,对公共建筑的功能要求也不同,因此公共建筑首先应该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目前处于数字建造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网络科技、电脑辅助制造、虚拟实境和互动科技等数字化的生产方式是影响建筑创新的关键技术。不仅如此,多项整合为混杂式设计和参数化设计对建筑的创新亦影响深远。数字建造时期的时代特征对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主要影响体现在:设计构思虚拟化、建筑形态数字化、建筑使用智能化。

1.2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首创性与风险性特征

公共建筑的首创性包括两种形式:设计一种全新的公共建筑或者对已经的设计进行改良。创新往往与风险并存。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风险性包括技术性风险、经济性风险和文化性风险。所谓技术性风险是指其他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建筑设计的成果需要相当的时间,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所谓经济风险,是指公共建筑具有投资高、周期长、设计难等特点,需要同时协调好建筑设计和资本周转之间的矛盾,计划和实施之间会受到意外事件的影响,从而使得经济上具有不确定性。所谓文化风险性,是指公共建筑能否与大众的审美、文化相和谐,能否与当地的文化历史融合共赢。

1.3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和地域性特征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是指每一次公共建筑的创新过程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其成果标志着公共建筑的发展里程。地域性是指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和发展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而是要受到时代背景、政治环境、地域文化、经济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民族都会有不用的创新方法和创新成果。以上因素都使得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地域性特征。

当然公共建设设计创新除此之外还应具有价值性、相对性、时效性和系统性等特征。

2 公共建筑的创新设计内容

2.1 公共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

功能的合理性是建筑最基本的内容。建筑功能创新是指人们在设计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使建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应用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活动及其结果。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可以分为内部空间功能和外部环境功能。

(1)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功能。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创新具体表现为:引导精神的意境空间,即建筑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和审美效果。吸引人流的行为空间,即从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手,通过研究使用者对空间的使用方式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现代公共建筑应功能的适应性和复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从原有的封闭状态转变为一种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系统。

(2)公共建筑设计的外部环境功能。建筑都必然要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和建筑互相影响。公共建筑对环境功能创新主要包括经济功能、城市环境功能和文化环境功能。所谓公共建筑设计的经济功能,主要是指建筑设计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所谓公共建筑设计的综合创新功能,是指公共建筑不仅需要满足内部的功能需求,更要承担起城市功能的义务。所谓展示形象的地标功能,是指公共建筑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整体精神面貌、展现城市形象、历史和地域文化的载体。

2.2 公共建筑设计的形态创新

建筑形态包括建筑的形式和情态,建筑形态的设计创新包括界面形态创新、形体形态创新和空间形态创新。

(1)建筑界面是限定建筑空间的边界要素,是内外空间临界处的构件组合。建筑的外界面的形态往往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第一感受,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形态,公共建筑的外界面形态目前主要有图像化的界面形态、多层化的界面形态、结构化的界面形态、轻盈化的界面形态、表现质感界面形态等几种形式,每种形式有各有其优点。建筑要根据其功能的定位不同,通过对人们触觉或视觉的感受,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艺术特征。

(2)形体形态创新。建筑形体指建筑的整体形状构成,是展现建筑艺术美感、实现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的形体形态主要包括大众化的形体形态(娱乐形体、融合形体、几何形体)和符号化的形体形态(类型符号、地域符号和历史符号)和数字化的形体形态(数字化为工具的形体、数字化为主体的形体)。各种形体形态亦有其优缺点。

(3)空间形态创新。主要是指多元化的空间要素和灵活化的空间形态。所谓多元化的空间要素,即公共建筑的外部形态向多元、人性的方向发展,公共建筑空间的概念被大大的扩展,一系列复杂的、关联的、多元的和模糊的空间形态开始产生。相应的,新的空间设计手法也应运而生,粘贴、扭曲、波动等设计手法不断的被应用到空间设计中。所谓灵活化的空间形态,是指公共建筑的空间形态创新呈现出轻盈化合灵活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的建筑技术,已经可以使公共建筑的空间不在受到结构的束缚,而是全力表达空间所要表现的精神形式和空间形态。

2.3 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

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包括建筑结构的更新、生态技术要求和新老材料的开发,促使建筑师不断的进行建筑技术设计的创新。这些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在根本上解决的公共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功能和形式问题。

公共建筑设计技术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结构技术创新、生态技术创新和材料技术创新。所谓在结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挑战重力的创新(主要表现在高层公共建筑中)、营造动感的结构创新(主要表现在体育站房等与运动有关的公共建筑上)和塑造细部的结构创新。所谓在生态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公共建筑在节能减排并满足人体舒适方面创新的方法,如生态化的建筑中庭、多样化的遮阳采光和自然节能的通风设计。所谓材料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公共建筑设计在使用新型材料创新所应用的方法和面对传统材料时,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材料的作用。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并不是凭空的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时代的大背景前提下,综合考虑地理、历史、人文都多方面的因为,并融入了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参考文献

[1]潘海洲.建筑设计创新的多维度思考[J].华中建筑.2010(07)

现代公共建筑篇(10)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 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2.2 雕塑体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图2)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是彼得库克“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与周围传统建筑的视觉反差和突兀也使该馆被形容为“城市怪兽”、“外星人入侵”,而不规则的前卫造型又被人们称为是“有鳃的巨兽”、“巨型膀胱”、“毛毛虫”等。建筑分五部分:中间凸起的部分称为“belly”(胃);屋顶貌似心脏血管的称为“nozzles”(管口);屋顶的柱状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闲吧sushi-bar既“needle”(针管);地面支撑部分称为“pin”(栓脚);最后则是入口、售票处,只有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筑基础上休整而来的,上面仍可看到当时精美的铸钢雕花。电梯美术馆地面展览厅共三层,主要展览空间在屋顶层,整个大厅为无柱型设计;大厅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顶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厅中有一个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可以缓缓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厅,营造一种被艺术吞没的剧院效果,十分新颖独特。

2.3 象征体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哲学家黑格尔把象征性艺术列为艺术的最初阶段,并认为建筑最符合象征性艺术原则。设计师也常常采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图3)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在外墙处理上,阿格巴摩天楼外墙所用的波形铝板有红、橙、蓝等25种色彩,每块波形铝板均正方形,与同样大小的4400个方窗一起随机组合,这种排列方式像当地传统建筑中的马赛克拼图,和加泰隆尼亚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为高技派的建筑大师,在利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同时,建筑师让•努维尔善于利用建筑的立面来传送信息,设计营造富有气氛的“屏幕建筑”。这种建筑立面是结构、图案肌理、光线、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像映射的叠加。在摩天楼的设计中,马赛克式的内层表皮传递了加泰隆尼亚地域文化的回音,玻璃百叶的外层表皮通过对地面,周围环境的天空的折射,体现着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题。

3.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的价值意义

3.1 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住民们在悠长的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故事。也恰是这些,铸就了一座城市的“活的历史”文脉和精神气质,并且将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长远地影响着一座城市。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被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明澈的感受到,成为他对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那些充满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地标建筑,以及附着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例如我们一提到上海,脑海中就立刻呈现出一个兼容并包的大都市的形象,东方明珠、金贸大厦……

3.2 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实践中,建筑师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筑的功能价值,而造成虚构的“艺术理想”。

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是建筑艺术面向公众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在关注艺术表达的同时,更加关注公众,除了满足公众对建筑公共空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还要满足公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城市公共建筑空间不仅仅是由建筑物构成的物质空间,同时也是公众工作与生活的社会、精神空间。换句话说,城市公共建筑空间还是公众精神与文化的载体空间。因此,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空间艺术形态的表达,还应以人为本,从精神文化的层次去设计以满足城市多元、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与交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第10页

潘绍棠,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j],雕塑,1997.8

上一篇: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下一篇: 企业管理的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