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决策参考、专题、论坛、视点、国际比较、记者视线、热点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8-3855
  • 国内刊号:31-1772/G4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591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9
  • 综合影响因子:1.56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教育发展研究 201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特稿

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决策及其研究的现代化

摘要:邓小平在1983年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中“未来”是时间概念,“世界”是空间概念,“现代化”则是一个既包括又超越了时空概念的价值概念:它是迄今为止中外文明的结晶,也是从今往后人类进步的目标。尽管学术界对“现代化”的概念有多种理解,也有许多批评,但如果我们像S.N.艾森斯塔特那样把“现代性”的核心理解为一种“深度的反思性”的话,是有足够理由把“现代化”作为一个正面价值来“面向”或追求的。
1-3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宏观视野中的教育现代化

以法治思维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

摘要: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借助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监测评价机制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用与现代化相匹配的先进理念采引导和加强实施体制机制的建设,用体现先进治理理念、法治思维的制度为推进教育现代化保驾护航。
4-8

中国现代化:人力资源与教育(1949—2030)

摘要:中国现代化经历了从文盲充斥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再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跨越式发展。教育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先导,中国对美国的教育追赶,是人类历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教育的先导性作用最为明显的一次追赶,这为中国全面追赶和超越美国奠定了最重要的总人力资本基础。中国需要加速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进一步缩小与美国差距,到2020年,接近美国水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到2030年,主要教育发展指标达到或超过美国水平,实现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
9-14

世界广角:现代化与教育

摘要: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潮流,教育是世界现代化的一个决胜因子,教育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胜负手。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和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和战略需要。
15-20

国际教育指标的选择、应用与借鉴

摘要:国际主要组织的教育发展指标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科学性,显示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本文通过主要国际组织的教育指标的选择、应用等方面比较分析,提出了建设我国教育现代监测评价指标的系列建议。
21-26

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研究:一个制度分析框架

摘要:从制度层面思考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是基于指标体系同时又超越指标体系。当前大数据时代监测评价的凸显意义也在于用数据说事,为改革实践提供导向、激励和平台。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多学科的制度分析理论基础,阐述了基于目标导向的监测预警与改进机制、与深化改革相关联的多样化激励机制、指向促进治理的开放合作与多渠道参与机制,这三项机制有机构成分析框架,其核心是用制度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现代化。
27-33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区域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与地方政府履职评价研究

摘要:地方政府履职成效决定各级教育的发展水平与质量,影响国家整体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如期实现。地方政府履职评价需要合理确定内容与重点,评价教育现代化地方政府履职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领导与统筹管理;二是教育体系建设与协调发展;三是保障措施和实施成效。为推进教育现代化,须建立指向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围绕推动工作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方法。
34-38

地方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践研究

摘要:对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地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系统梳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设计中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指标选取应涉及教育普及、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投入、师资水平、教育信息化、教育开放、教育贡献等方面。从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监测评价、推进机制建设的做法与经验中可以获得若干重要启示。
39-42

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民族地区的教育现代化是全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依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引领性、可比性、适切性、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国际通用的教育指标设计模式,即“投入一过程一产出”模式,把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成五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旨在为民族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43-47

贫困地区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摘要:受经济、社会、文化尤其是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相对落后,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短板。为此,亟待建立一套既能反映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又能体现国家教育现代化总体设计思路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其指导思想,重点关注促进公平、资源配置、发展水平和进步程度四个方面,突出具体指标的可测性与通用性。
48-52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城乡统筹与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三问

摘要:在城镇化背景下,出现了农村人口大量外流、乡村学校大量撤并的趋势,学术界也出现了“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让乡村学校全部进城、消灭农村教育的过程”的声音。那么,我们还需不需要乡村教育的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教育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对此三问,本文从逆城市化潮流、新型工业革命、中华文化复兴、维护粮食安全的高度提出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意义,反思了乡村教育城化论观点。倡导“积极过程主义的教育现代化”实践观,并进行了乡村教育现代化试验。
53-56

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的思路、指标与方法:以副省级城市为例

摘要:本文以副省级城市为例,在分析教育现代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按照代表性原则、引领性原则、可获得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确立了由教育普及水平指数、教育公平指数、教育质量指数、教育服务贡献指数、教育条件保障指数和教育治理现代化指数等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7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指数化、赋权、数据获得、达成度与进步度评价、因素分析、分项排名等方面,分析了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与评价分析技术与策略。
57-61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研究

摘要:本文在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现代化关系、国家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和有关城乡一体化重大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改革导向价值的城乡教育划分方法,提炼出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要素和评价指标。通过分析中国城市化率与义务教育投入城乡倍率发展趋势、已经城乡一体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城乡教育的表现特征,寻求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开展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能够促进重大政策落实、强化公平价值取向。
62-66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评价指标研究

摘要:伴随城镇化发展以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破解阻碍随迁子女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瓶颈,本文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等三个层面构建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评价指标,最后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变革措施。
67-70

陈舜同志主持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工作研讨会

摘要:2014年6月26日-27日,教育部陈舜同志一行来上海市教育课学研究院就下一步继续深入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召开座谈会,并就如何加强全国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工作听取多方面意见。华东师范大学闫光才教授和宛妹老师及复旦大学部分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70-70

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标的价值选择与建构思路

摘要:本文针对普通高中教育的特殊性,具体分析了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办学定位模糊、培养目标错位、政府导向偏差、办学模式单一以及校外资源渠道不畅等问题,探讨了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标设计过程中的价值选择问题,并从学校发展方向的特色化与多样化、现代化的硬件与软件资源供给、教育过程中以育人为中心的教学-科研-管理变革、“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效能指标以及构建“政府-社会-家庭”多元联动的支持系统等方面,构建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
71-75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评价指标设计及其应用路径

摘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及其评价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并引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内容。合理选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评价指标,用于全面监测、评价、反映职业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是整个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部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评价指标设计的最终目的旨在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76-79

促进继续教育发展的评价指标及机制研究

摘要:继续教育对促进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继续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的发展对于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要求,尝试构建一套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依据该评价指标体系搜集相关数据,对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状况及其现代化程度进行试测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和促进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