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决策参考、专题、论坛、视点、国际比较、记者视线、热点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8-3855
  • 国内刊号:31-1772/G4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591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9
  • 综合影响因子:1.56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2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决策参考

探寻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机制——以集团化办学为例

摘要: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在政策层面由效率优先式重点发展转向公平导向下的均衡发展,在实践层面则由普惠式均衡转向优质均衡,与其相关的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师资交流和质量监控等机制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近十多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推出的委托管理、名校集团化、一校多区或一校多校等多种路径和方式,也因其各自的特征和效果而产生了引人注目的影响力,其中集团化办学战略触及到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尤其值得关注。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并致力于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笔者以杭州市江干区在“名校集团化”探索基础上创建“新教育共同体”的实践以及亲身参与该区“凯旋教育集团”建设的经历为例,阐述了以集团化办学战略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经由体制机制创新走向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1-9

构建良好的校本学生评价体系——美国《校本学生评价体系探析》报告的启示

摘要:校本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目前我国的校本学生评价仍存在一些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校本学生评价兴起,《校本学生评价体系探析》报告对美国学校构建和完善校本学生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美国校本学生评价实施效果良好的学校具有一些共同点,可以为我国的校本学生评价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10-14

县域义务教育校际均衡测评指标的改进

摘要: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选择恰当的均衡发展测评指标,对引导地方政府有针对性地配置教育资源尤为重要。目前官方规定的测评指标存在一些缺陷,排除了对教学点的测评难以完整地衡量县域内教育均衡状况,监测指标易诱发农村学校撤并,硬件指标偏重于考察数量而难以全面测量质量,师资指标难以适应城乡地区差异会影响测评准确度。建议强化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建立区县分类测评指标,增加差异系数的必达阈值。
15-19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课程与教学

论课程与教学的深度整合

摘要:课程与教学整合是我国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观念和变革实施的重要途径,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上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和经验。然而随着变革的推进,浅表整合的理论局限和实践困惑日益显露。课程与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整合各有自己的发展逻辑。理论深度整合的观照视角应由学科逻辑转向文化视角,寻找到课程与教学理论赖以产生的文化逻辑和语境;实践深度整合的视角应转向生活世界,观照决定生活世界根本样态的实践者的生存视野、内在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基础。理论、实践深度整合的价值诉求殊途同归。
20-26

课堂评价需要什么样的公平性

摘要:在传统教育测量理论中,公平性意味着免于偏差、在施测过程中公平对待受测者、测验结果要对所有子群体是平等的、学习机会的平等。这种公平性的含义对课堂评价有多方面的不适应,应构建适合课堂评价的公平性框架。课堂评价的公平性应体现如下几个方面:保证所评的是学生成就、保证评价的目标和方法的透明性、保证学生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保证学生有多重或多种的机会来展示学习、保证所有学生在评价中获益。
27-31

微课程:教师课程创生的知识栖息地

摘要:由于受传统时空限制,同时缺乏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论依据,教师课程创生在实践中常常流于形式,其知识价值受到遮蔽。通过价值澄清,教师课程创生的内在价值直指教师知识的创生。知识价值作为微课程的内在价值正逐步得到彰显。教师课程创生恰逢其时地际遇了微课程时代,网络社会中的微课程将为教师课程创生提供知识基础和方法论依据。作为教师课程创生的知识栖息地,认识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微课程提供认识基础,网络化的行动研究为微课程提供方法论依据,同时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为微课程开发和研究提供重要保障。在知识创生价值的召唤下,微课程在未来将呈现出一幅令人期待的知识图景。
32-37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课业负担问题研究

谁的非智力负担更重——中小学生课业不感兴趣程度、期望压力与焦虑水平调查研究

摘要:研究中小学生负担问题,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身体负担,还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负担。本研究以学生对课程的不感兴趣程度、期望压力和焦虑水平作为衡量学生非智力负担的指标,基于全国10省20市(县)中小学生的调查,从年级、城乡和不同学习水平等维度对中小学生的非智力负担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学生的非智力负担存在显著的年级、城乡和学习水平差异。具体而言:(1)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对课程的不感兴趣程度逐渐升高,期望压力和焦虑水平逐渐增加;(2)从城市、县城、乡镇到村屯,学生对课程的不感兴趣程度逐渐升高,焦虑水平增加,但在期望压力方面,乡镇学校学生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域;(3)从学优生到学困生,学生的不感兴趣程度逐渐升高,期望压力和焦虑水平逐渐增加。根据以上发现,在分析基础上对如何减轻中小学生非智力负担提出建议。
38-44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出台

摘要:教育部网站12月16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这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两个重要配套政策文件。
44-44

学业负担的社会机制

摘要:教育学意义上的“减负”忽视了学业负担所折射出的深刻社会根源及其背后潜藏的沉重社会问题。公众关于教育万能的社会认知、对人力资本论的社会诉求以及教育价值观的社会偏向是学业负担产生的社会机理,而社会病理心态依托文化机制导致教育价值观失衡、社会行为假借利益机制致使教育政策失效、社会评价通过传播机制造成教育评价失准是学业负担的社会生成机制。从社会向度对学业负担进行审视可以发现,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必须以“三人”价值观为导向机制、以“三位”政策为制约机制、以“三层”质量为动力机制,使社会认知体系和行为方式重拾理性本真、回归学生本位、复归生命本源,待到社会心理返璞归真、社会行为铅华洗尽之后,学业负担问题解决之路才能尘埃落定。
45-50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教师发展

教师专业实践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教师专业实践逻辑的思考

摘要:“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从人类学领域被广泛移植,说明这两个概念对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大传统和小传统。教师专业实践是作为国家主流话语的理念、制度等大传统与小传统在冲突、融合中互相塑造的博弈过程。大传统与小传统应在双向选择中相互滋养并获得各自品质的提升,拥有权威话语权的大传统应尊重并有意识地吸纳教师专业实践的小传统,而小传统通过反思超越可能的平庸是提升教师专业品质的重要方式。
51-57

主体、智慧与道德:教师教育课程实践的反思与建构

摘要:当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实践精神。然而,由于人们对实践的“普遍热情”经常与实践知识的“普遍缺失”并存,致使教师教育课程实践缺乏理论深度,主体性不强,道德目的不明显,表现为“简浅”、“形式”与“功利”。教师教育课程实践应建基于理论与学术,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实践的道德价值,促进教师教育实践品质的整体提升。
58-63

教师教育资本的要素结构及其开发

摘要:教师教育资本由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共同构成。有形资本是每个教师都具备的,而无形资本则因教师个体差异存在很大差别,两种资本的增值效应不等。无形资本多寡不仅影响教师教育资本总量的增减,还制约着有形资本的效价。教师教育的无形资本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教育情感、教育专注力、教育心理适应性等,这四项要素在教师教育资本总量中的作用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乘数效应”,能使教师教育资本效应得到几何级增长。因此,充分认识教师教育无形资本的价值意义,研究制定教师教育资本要素的量化评鉴标准和方法,把大批“乐教适教”、具有“从教潜质”的人才选拔到教师队伍,能有效增强我国教师教育资本总量,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4-69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当代学校转型变革中的教研组建设

摘要:当代学校正在经历一场整体转型性变革,变革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前所未有地凸显。作为教师个体与团队的组织载体,教研组成为这场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教研组自身也需要实现多方面转型。同时,在教研组建设的过程中,在策略上需要策划并落实专题研究与日常研究这样的具体“抓手”,注意多重多类资源的转化并及时更新相关教研制度。
70-74

让校本培训走向问题导向的专业学习——对上海市八区县调研的透视与反思

摘要:本研究以上海市八个区县的调研为例,探讨校本培训作为教师在职教育政策在学校层面的实施情况,分别从校本培训在学校层面的规划、内容、方式、管理、外部支持、效果评价等六个维度反思调研的主要结果,并由此重新认识到校本培训的本质是引领教师走向问题导向的专业学习。
75-79

当代学校教学管理的观念更新与策略转换

摘要:日益深入的课程改革和学校变革从各方面挑战着传统教学管理方式,表现为学校本位的课程变革与现行的科层式教学管理模式的冲突,教学研究的校本化、教师发展的自主性等与惯性极大的控制型管理之间的矛盾,与学校变革复杂性增加相伴随的协同性诉求则呼唤学校教学管理的开放性。我国一些学校教学管理变革的生动案例及总的趋势表明:学校教学管理正在走向共同治理、注重激励和服务、重塑权力结构等新的结构形态;尝试教学管理的变化与创新也正在成为学校的一种自觉行为。
80-84

“春雨计划”简介

摘要:至2012年,上海市共有158所政府托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民办小学,其中闵行区有16所。为提高该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增强随迁子女自信与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与支持度,救助儿童会与闵行区教育局、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共同合作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国际合作项目——“春雨计划”,希冀通过切实行动及时、公平、有效地为孩子们提供支持。
F0003-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