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决策参考、专题、论坛、视点、国际比较、记者视线、热点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8-3855
  • 国内刊号:31-1772/G4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591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9
  • 综合影响因子:1.56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9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决策参考

以攻关项目为纽带: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摘要: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是世界各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也是未来我国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攻关项目为纽带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并就这一模式的内涵特征、运行模式、管理框架进行阐述,同时剖析该模式运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其有效运行。
9-13

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研究

摘要:伴随教育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借助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终身学习成为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有力支撑,而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模式对其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在借鉴国内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围绕对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的要素,从政府支持指导、平台运行机制、资源整合、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学习模式、质量评价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对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14-17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题

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形成机制及其检视:一个“国家行动”的解释框架

摘要:区域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所展示的不仅是静态意义上的“社会事实”,更是一个历史生成的动态过程。在既定的社会脉络下,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形成机制带有鲜明的“国家行动”的特征。“国家行动”蕴含着双重高等教育治理逻辑:一方面它囊括了“政府管理模式”中的行政力量;另一方面它也带有政党政治的色彩。由这样的“国家行动”延伸出的非均衡发展的机制,就不可避免的构造出了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中的“差序格局”。然而,形塑这一格局的机制本身并不是无可置疑的,它在程序的正当性上、分权式改革方面、市场机制的引入以及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上都存在问题。对此,应该弱化“国家行动”的力量,进一步优化分权式改革,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公平竞争的合理机制。
18-25

西藏已建立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

摘要:国务院新闻办22日发表的《西藏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说,西藏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目前已建立起一个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
25-25

研究型大学办学绩效比较分析

摘要:文章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十一五”以来“985工程”高校的办学绩效进行研究,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办学绩效包括内部和基础性、成长发展、利益相关者三个因素;对“985工程”高校办学绩效相关数据进行的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985工程”高校办学绩效分成四个类别,四类高校之间的办学绩效差异显著。
26-30

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满意度与忠诚度实证研究——基于648位大学本科生的调查数据

摘要: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满意度与忠诚度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其对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意义重大。基于经典满意度与忠诚度理论,本文构建了由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质量、自主学习质量、学生满意度、学生抱怨和学生忠诚度六个结构变量构成的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满意度与忠诚度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技术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
31-37

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政府责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公益性与区域性的特征,政府必须承担起维护区域高职教育质量的公共责任。区域高职教育发展鸽政府责任主要体现在体制层面、制度层面、机制层面与行动方式上的整体推进。面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政府要以促进劳动力资源再配置为责任目标,以有效供给政策与制度为责任突破,主导经济、科技、教育联动发展,推动校所企协同合作,从而提升区域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38-42

建设品牌专业:中等职业学校转型发展的生长点

摘要: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从办学规模扩张向教学质量提升、由粗放型外延式发展到集约化内涵式成长的蜕变,而建设品牌专业无疑是实现这一蜕变的生长点。只有紧紧围绕专业与职业莳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等“五个对接”开展品牌专业建设,才能构建起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企业人力资源需要相衔接的专业规模和结构,最终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学生素质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目标。
43-47

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摘要:“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于当地时间9月25日上午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中国国家主席应邀在纪念活动上发表了视频贺词。
47-47

“双师型”视阈下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到企业实践也从方向性制度向规定性制度转变,实践方式由零散式实践向集中式实践转变,提供实践活动的企业从自发性接受教师实践向制度性接受教师实践转变,实践工作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为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的实践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快建立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教师等多方相互协调的长效机制。
53-58

创业教育的生态转型与实现途径

摘要:创业教育生态转型是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形式的拓展,是生态思维方式在创业教育上的运用,它改变了人类创业活动的方式和方向,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创业教育生态转型要求创业教育具有整体性结构、开放性视野、前瞻性思维、和谐性效用和义务性责任。创业教育生态转型受内部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创业教育组织体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师资体系和创业文化氛围等生态因子,以及外部政策资金扶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等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协同发展。
59-62

高职创业教育的内在逻辑、体系构建和深化路径

摘要:突出人力资源的开发功能、淡化技能型人才精英的传统培养思维、提升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联程度、充分遵循由“守成教育”、“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趋势的原则是现阶段高职院校面对社会转型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时代,寻求增强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本文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和手段,分析高职创业教育的内在逻辑、体系构建、深化路径等问题。
67-7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广角

高校网络课程中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由于传统高校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多着眼于静态、系统的预设,而忽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态创生的资源,导致资源僵化、有效性偏低等问题。而生成性学习资源是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动态产生的资源,是学生对预设性学习资源进行批判、交互、应用与创造的产物,可以还原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实现资源的动态进化。本文提出通过“评价”、“补充”、“设问”、“建构”等途径促进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创生,使用“共享”、“推送”、“社会交互”、“聚合”等技术实现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利用,从而改善网络课程资源环境。
72-76

分层分类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切实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主动跟进学生的主体需求,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自主学习等方面因素,实施因材施教。应通过大工程观教育、特色教育、精英教育等分层分类教学,充分拓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努力提高高校的“教育性因素”,从而适应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升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77-80

贸易引力模型思想下的国际学生流动

摘要:当前,全球国际学生的流动规模日益扩大,增长趋势日益明显,受到多方关注。影响国际学生流动的因素很多,本文对地缘因素、历史关系、贸易联系、经济繁荣度、教育发展程度、对外连接紧密度、科技发展、人文因子八类因素进行了量化。之后借鉴引力模型思想,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三个分析模型来分析其对学生流动的影响。此外,双边货物贸易对国际学生流动具有促进作用而两国经济对其的影响并不显著。
81-84

淮南师范学院

摘要:淮南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升本,2007年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安徽省新建本科院校唯一获得良好成绩的学校)。
F0002-F0002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时评

建立教育发展的压力纾解与转化机制

摘要:我国教育现代化从早期的“教育救国”到今天的“科教兴国”,一直承载着巨大的赶超压力。面对这些压力,人们往往谈“压”畏难、谈“压”生厌、谈“压”添烦,难以将其释放为教育实践的正能量。所谓教育发展压力,是指在教育发展目标确立及其实现过程中,相关主体背负一定的负担和面临一定的挑战,由此形成一种影响教育发展方向、内涵、方式及目标实现的程度的现实力量。这种压力如果得到合理纾解,为主体自觉意识和体认,就可激发其自身的潜力和创造性,并转化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反之,当压力超过一定的承受力或不被主体所体认时,往往成为一种阻力甚至破坏力。因此,教育发展压力是一种介于动力和阻力之间的中性力量。
I0001-I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