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决策参考、专题、论坛、视点、国际比较、记者视线、热点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8-3855
  • 国内刊号:31-1772/G4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591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9
  • 综合影响因子:1.56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题

中国实施“异地高考”政策后亟待预防的三重风险

摘要:中国“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议题的复杂性体现在利益群体主体分化的复杂性、利益诉求目标层次的复杂性、教育公平理论套用的复杂性、社会客观趋势判断的复杂性、道义责难与事实破解二元悖离的复杂性等方面,全面厘清这些复杂性需要对中国“异地高考”公共政策彻底放开或有限度放开之后的风险予以考虑,这种理性化的考虑是为更合理的异地高考公共政策的精细化设计而生,而非拒绝放开异地高考公共政策的天然借口。
1-4

“流民社会”与“地方割据”: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异地高考改革

摘要:作为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工具,公共政策在社会行动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的双重压力下进行选择。日前,为保障随迁子女的平等权利,政府提出在全国推进异地高考,政策在主体定位上表现为“中央指导,地方决断”,在适用范围上表现为“设定门槛,有限开放”,这种设计导致政策与公共意志出现了一定偏离。从根本上讲,在社会发展需要的自由与高考制度维持的控制之间存在的巨大矛盾是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但由于规则间的嵌套、制度与利益的交合,使政策具有明显的渐进性特征。
9-14

时变系统下的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构建

摘要:系统论认为,系统具有时变特点,即系统中的各要素将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将影响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校企合作系统的任何一个要素变化也将引起校企合作整个特性和运作方式的变化。因此,一种校企合作机制不是永远有效、一成不变的,它将随校企合作关系或某些外部环境要素发生变化而变化,在设计校企合作机制时应充分分析其所处的环境。
15-19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互融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的互动融合属于教育部计划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系统中的第四种类型,双方的协同互融有着充分的外部条件保障和内在需求动力。在政府和院校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条件及地方产业的价值主张和价值诉求被充分尊重和满足的前提条件下,双方在人才培养、生产应用、组织管理和文化融合等方面将实现协同创新、互动融合。
20-24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边交互的界面结构、障碍与对策

摘要:为了推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需要加强校企双边交互的界面管理,清除界面障碍,提高校企双边合作交互的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校企合作双边交互界面的“功能-制度”结构,进而归纳其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从组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与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加强界面管理的对策。
25-30

高职院校的文化个性及其养成

摘要:自觉培育高职院校的文化个性是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建成“世界水准、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高职院校文化个性的内涵和特征的分析,总结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良倾向,提出培育高职院校文化个性的策略和路径。
31-35

地方高校“行政权主导下的共同治理”的构建

摘要:地方高校内部治理受多元因素的影响,构建“行政权主导下的共同治理”是现实的需要,旨在运用有力的行政管理,保障学校利益相关者参与共同治理,有效协调学术权和行政权,为学校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此,要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完善学术委员会、建立基层学术组织和校务委员会等,保障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学校决策的机制;要建设完善的行政管理机制,实行“校-院”分权分层治理,保障决策效率和决策执行力;要建立内外部激励监督机制,建立监事会,健全教代会、学代会,实现民主管理。
41-45

跨学科团队治理机制及其启示——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IO为例

摘要:伴随着大学科研团队地位的不断提升,国家对科研团队建设投入的逐年攀升,以及社会对大学跨学科团队期待的不断增加,大学跨学科团队的建设和治理成为大学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知名团队SIO具有相当的示范性。事实证明,SIO在治理过程中施行共同治理,以人才促卓越又以卓越留人才,重能力轻专业,约束过度竞争鼓励团队合作,注重沟通和互动是一种成功的治理机制。
46-50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

摘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不仅是加强就业能力应用与开发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必要途径。本文提出求职者的就业能力结构由社会兼容度、就业人格和准职业形象三个维度构成。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框架下,进一步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估策略及其培养框架,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类培养,探索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51-56

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发展的制度创新

摘要: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是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大学生就业制度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在当前发展中也面临着急待克服的制度性障碍,当务之急是要在影响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发展的运行规范、职能定位、自身建设等方面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提高大学生就业服务能力。
57-6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以上海高校毕业生为例

摘要: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形势之下,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社会各界不断为解决这一问题展开广泛调研和讨论。为进一步明确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上海地区为例采集大量毕业生数据,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展开了分析,希望能够为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帮助。
62-67

教育部门要全力打好职能转变这场硬仗

摘要:教育部党组邀请中央编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司司长郭沛为机关干部做转变政府职能专题报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主持报告会并讲话。他强调,教育部门要把职能转变和作风转变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学习好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力以赴打好职能转变和作风转变这场硬仗,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67-67

大中小学创业教育衔接问题研究

摘要:创业教育领域的功利化取向、政策缺位、课程缺失以及师资专业化发展滞后是阻碍我国大中小学创业教育系统性发展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文提出包括对相关人员进行创业理念教育、完善创业教育政策、厘定大中小学层级化创业教育目标和建立创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制度等应对措施。
68-72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决策参考

教育行政转型的价值取向与路径——基于山东潍坊教育行政创新实践的分析

摘要:推动我国教育行政由传统范式向公共治理转型顺应了国际公共治理变革的趋势,并契合我国教育制度创新实践的要求。山东潍坊教育行政创新实践是我国一个区域推动公共教育治理“微改革”的鲜活样式。基于潍坊经验,从国家本位走向公民本位,从管制走向服务,从统治走向治理,必将会以公共治理的新规制推动我国教育行政静态结构和动态流程的深刻变革,朝着现代公共服务型教育行政的目标迈出重要步伐。
73-77

普通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基本标准制定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摘要:本文在分析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呈现“中部塌陷”、“一骑绝尘”等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生均“两费”基本标准制定的动态调整模型,分别基于生均社会必要教育成本、GDP总量、财政支出总量和历史“两费”水平等不同路径,结合国家或地方财力情况、物价变动水平、高校学生人数变化等因素,确定了生均教育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教育经费拨款基本标准。同时,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建议。
78-85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论学术资本主义对大学教师的影响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公立大学引发了学术资本主义浪潮。大学教师作为学术资本主义的核心要素,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学术资本主义不仅引起了大学教师个体角色、地位、价值观等的变化,也导致了大学教师群体的分化。这些变化和影响对我国大学教师的发展和大学建设有许多启示。
92-97

学习权视野下的大学本科课程设置

摘要:目前,大学本科课程是在学生不在场的情况下,由专家学者按照学科规律和市场需求设置出来的。学习权理论为学生参与课程设置和获得选课指导提供了合法性、正当性的理由。因此学科课程的设置,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都应该有学生代表作为具有发言权、表决权的独立主体参与其中。当学生囿于自己的见识、理解水平,没能合理地选择出能够实现其发展目标的课程结构时,学校必须提供相应的指导,确使学生在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基本素质、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有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基于目标做出合乎理性的选择。
98-103

跨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与策略

摘要:跨专业研究生教育符合研究生改革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跨专业研究生教育受选拔机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能力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其教育过程存在不少问题。对此,需要革新研究生入学选拔模式、构建开放型的课程体系、开展多元的教学方式等,从而保证跨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
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