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决策参考、专题、论坛、视点、国际比较、记者视线、热点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8-3855
  • 国内刊号:31-1772/G4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591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9
  • 综合影响因子:1.56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教育发展研究 2012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题

从“学”到“术”:教育学理论的实践转向

摘要: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事关教育学学科的学术地位尊荣,近年来对此问题的研究取得的进展不多,本文认为可以通过调整思路,强化教育学的技术方面的因素,甚至向指南或手册方向发展,以增强教育学实效性的方式强化教育学学科的学术地位。
1-5

上海科学用好700亿教育投入

摘要:上海教育投入近年持续增长,2009年为343亿元,2010年增为407亿元,2011年达到610亿元,今年全市教育总投入将超过700亿元。经费的快速增长让人们振奋的同时,也引发各界关于钱多了怎么花的热议。“上海”年初在微博上进行了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对教育发展有着多样化的诉求和期望,尤其对事关每个家庭和孩子的教育项目提出了较高的期望。公众有的关注“改善中小学生午餐质量”,有的希望“增加体育设施,促进体育锻炼”,不少人认为应“加强自救应急等安全教育”。
5-5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联之基点

摘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联的基点在于真实的教育问题,这是重构理论与实践互动关系的新视角。教育理论源自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教育问题意识的弱化是我国教育理论贫困的深层原因,教育理论的贫困加深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的重构需要教育研究共同体进入教育场景发现和思考本土教育问题。
6-9

论教育理论实践指向的缺失

摘要:教育理论内在隐含着实践指向和为实践提供方法论启示的可能,但这种可能要成为现实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教育理论工作者自身目中无人、心中无情、胸中无境的“三无”状态是导致教育理论实践指向缺失的重要原因。教育理论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一现象,认真考量教育理论研究、呈现、教学等工作与教育理论所折射出的体验性、思辨性和拓展性特点的联系。
10-14

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创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中国经验

摘要:以往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以静观的理论分析为思路,如逻辑分析、理论分层和哲学演绎。伴随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关于二者关系的新认识也得以形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体关系问题是二者关系的核心;二者的关系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不仅是哲学、逻辑学问题,更是教育学问题。从方法论层面来看,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创生的转换意味着前提预设、分析单位、思维方式和学科立场的转换。
15-19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决策参考

上海高校基础研究产出分析:学科的视角

摘要:为了探析上海高校基础研究产出的规模和影响力及其在国内和世界上的相对位置,本文尝试从科技论文这一基础研究的主要产出形式出发,通过国际比较和计量分析等方法,对2005—2009年上海高校被收录在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WebofScience数据库的论文的分析,得出上海高校和上海高校各学科论文的活动指数(AI)、吸引力指数(AAI)和论文相对引文影响力fRCI)等指标。结果表明,2005—2009年上海高校科研开始以内涵建设为主,已经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但整体科研产出的影响力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差距。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交叉学科、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5个学科的活动指数、相对吸引力指数、相对影响力都小于1。最后,对上海高校基础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27-30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评价及对策——以广东省为例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形式,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调查的广东省内10所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状况进行测度和评价,并分析了它们地域性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基本构想和发展路径。
36-4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中国教育研究应向何处去

摘要:教育研究既要关注个体生命成长,又要关注国家需求及其发展,应致力于二者之间的平衡,而不可顾此失彼。同时,中国教育研究应从中国现实及其传统出发,为培养“中国人”服务,而不可从某种抽象观念出发,为培养一般意义上的“人”服务。为此,中国教育研究应走出对“现代性想象”的迷恋,重构“中国式愿景”,应强调“文明自觉’’而非现今颇为流行的“文化自觉”,应重返“古今之争”而不是简单的“中西之争”。
42-46

教授治学,也要治校——兼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摘要: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是一种学术组织的管理,即教授治校。教授治校意在通过大学评议会的民主决策为大学立法。完善的大学评议会制度,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共同实现了现代大学治理的三权分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47-50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及其培育

摘要:大学核心竞争力即高校所拥有的获得外界认可并在大学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核心能力。资源独有性、相对稳定的动态发展性、办学卓越性等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所应有的特性。大学核心竞争力通过硬实力和软实力表现出来。硬实力主要体现为师资、科研、学科等方面;软实力主要指以大学精神为内核的大学文化以及品牌声誉等。培育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各办学实体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实施灵敏的社会服务机制、打造品牌声誉、经营优秀文化、注重学科建设。
51-55

高校教学治理的价值追求

摘要: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需要有效的教学治理。在教学治理体系中,包含着价值基础、规制保证和治理操作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中价值基础具有制约治理观念导向的作用。本文从价值基础视角,对高校教学质量治理的价值向度目标追求进行分析研究。
56-60

欧洲终身学习指标体系初探

摘要:欧洲终身学习指标体系包含终身学习支柱、终身学习的社会经济效益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包含维度、指标、测量尺度三个结构层次。该体系通过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终身学习的量化和具体化,有助于欧盟各成员国准确定位并客观监控和评价终身学习的实施现状,为各国决策者科学制定终身学习政策提供依据。这一指标体系对于我国终身学习的发展亦不乏借鉴作用。
61-65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广角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与步伐。本文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视野审视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问题、挑战并提出对策。
66-69

大学教师职前培养行为评价

摘要:以大学的教师职前培养行为评价为研究之聚焦,系大学地位或使命变迁、大学行为缺失、大学评价现状综合考量的结果。从主体及其责任之属性出发,理想视阈的大学,应以教师职前培养的事业成就为学校目标;凸显思维的中国意识、学校意识、整体意识和教育学科引领意识;坚持以“成事”与“成人”的双向互动为方法选择;强调过程设计的时代意义以及前后递进关系。以此为观照,现实中的大学呈现明显的缺位、越位二元并存现象,全面、客观剖析这些现象,有助于实现大学由现实形态向理想形态的转化。
70-75

教育转型视角下的高校学生评价

摘要:学生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指挥棒”。它既可以引导人才培养朝着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也可能阻滞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能的培养。本文基于教育转型视角分析现行学生评价制约创新型人才成长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生评价机制提供借鉴。
76-80

上海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分析

摘要:近年来,上海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还存在如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在“十二五”期间,优化新教师来源,强化专业到头人建设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从而进一步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应该成为上海加大内涵建设和建设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
81-84

大学教师应坚守教书育人的职责

摘要:近年来,为了解决“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促进教授进课堂,从教育部到各高校都“三令五申”地规定教授必须为本科学生上课,否则便视为考核不合格,这对教师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从事教学和育人工作。作为大学教师,必须坚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这是由大学的功能决定的,也是教育法规规定的,更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
I0001-I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