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教育杂志社
分享到: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德育研究、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理论与实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等。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2-1981
  • 国内刊号:21-1088/G4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3
  • 综合影响因子:0.468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高等农业教育 2015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高校领导论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帮助广大青年学生认同、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等农业院校来讲,承担着为国家和区域培养高素质农业专门人才的时代重任,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3-5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教育发展研究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本增值中的柔性管理策略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本增值是提升高等农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本增值管理存在观念落后、增值低效、人力资本能动性不足等问题,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从理念、战略方向、激励机制、内部沟通等方面探讨了促进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本高质量增值的策略和途径。
10-13

我国农林高校专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林高校基础研究与公益性推广的能力不断提升,专利申请、转化已成为农林高校履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短板。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专利管理体制与方式是影响农林高校专利创造和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在分析我国农林高校发明专利管理现状、问题及成因基础上,从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方法出发,提出农林高校专利管理改进的系统建议。
14-17

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研究

摘要:本文从构建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6个基本原则入手,详细解析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一二级指标,结合生源情况、培养模式、教学资源、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教学质量保障、培养效果、专业特色7个一级指标的权重,指出加强本科专业内涵建设的重点所在。在此基础上,对指标体系权重比较重和本科教学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18-21

“慕课”风潮下成人学历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探究

摘要:成人学历教育校企合作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慕课"风潮下,其人才培养机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员工的工学矛盾化解不力;实践性课程匮乏;学生评价手段单一等。分析其中原因,模拟"慕课"建立在线学习平台,从培养方案、网络在线开发、双师型课程、多维度评价等方面探索如何改革成人学历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22-25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学科与专业建设

优势学科与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摘要: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优势学科集中了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并且处于学科研究的前沿,与国际上的学术研究交往关系密切。因此,优势学科在国际人才培养上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优势学科应当从培养主体、培养客体、培养资源、培养环境四个环节与要素上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从而发挥优势学科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更加健康、成熟、快速的发展。
26-29

地方特色型高校学科国际评估指标构建的思考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分化,地方特色型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办学力量。在转型发展中,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成为这些高校的建设目标。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优势学科带动相关、支撑学科的发展。通过分析地方特色型高校开展学科国际评估的需求,结合上海海洋大学学科建设与评估的思路,思考地方特色型高校学科国际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要点。
30-32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教育教学管理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转变中的学院教学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已成为高校的主要管理模式。本研究立足学院层面,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转变过程中,剖析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传统体制惯性对学院教学管理积极性的束缚、学院教学管理制度缺失、教务员素质参差不齐、教师教学创新不足、学生专业信仰缺乏等。研究提出从管理理念、制度建设、技术支持等维度完善学院教学管理,为人才培养提供现实指导。
37-40

对高校协同育人及其机制构建的若干思考——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摘要: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实践。它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中心,整合社会各方优质资源,发挥聚集效应,推进深度融合,基本形成了党政联动—科教融合—校企互动—内外延伸—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维恩型协同育人新模式。为促进协同育人的高效运转和健康发展,必须积极构建人才培养的教管结合、科研反哺教学、社会支持、内外协作互动、实践育人等新机制,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1-44

学科竞赛:推动基础学科分类型分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载体

摘要:学科竞赛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将学科竞赛渗入到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促进了基础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45-48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课程与教学

“基于问题学习”教学策略的改进研究

摘要:"基于问题学习"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国际上极为流行的一种教学理念和课程模式,但其倡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策略,无法适应高校的教学管理机制。本文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了教学策略的体系结构,阐述了PBL的基本观点和实现条件,探讨了应用PBL教学策略获取知识的逻辑路线和过程环节。根据一般高校的教学管理机制和学生的基础能力,提出了改进PBL教学策略的主要思想及其教学流程,配置了教学流程环节的特征要素,讨论了主要教学活动的任务要求。通过运用实践,改进PBL教学策略可达到预期目的。
49-52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参与式教学设计、实践与展望

摘要: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是服务、创造、开放、平等。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参与式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和六个环节,它们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反馈回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参与式教学将呈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特征。
53-55

高等农业机械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摘要: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掌握专门知识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根本渠道,学术性、探究性和创新性是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本质和核心,研究生教学将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本文从分析研究生学位课程"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重新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整合更新了教学内容,探索了以问题为导向、重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实施了立体化教材建设,变革了重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成绩综合加权评定方法。通过对课程的全方位建设与实践,完成了教学模式从传授知识为主的"知识本位"向以培养学生独立科研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能力本位"研究性教学转变,加强了对研究生主动探索、自主科研意识、学术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的引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显著提升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56-59

基于CDIO理念的机电一体化综合训练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摘要: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融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要求,探索并分析了机电一体化综合训练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依托机电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机电一体化综合训练实践教学体系。提出解决实践教学中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实践效果不理想、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没有提高等问题的对策建议。
60-64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学生工作

高校学生工作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趋势

摘要: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在此期间,学生工作的组织架构日趋完善,并逐渐形成了与不同时期主要工作职能相匹配的工作理念和运行模式。在全面回顾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行政管理体系、辅导员生存现状等角度,分析其对学生工作理念、基本职能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65-67

基于推拉理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实证分析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与流向的不均衡不仅导致了人力资源配置失衡,而且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害。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为研究对象和人口流动的"推拉理论"为研究思想,通过对江西省部分高校毕业班学生875份有效调查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因素。研究表明,个人禀赋形成一种推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企业的软硬环境形成一种"拉力",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口流动推拉理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就业地域的政策建议。
71-75

创业环境与大学生村官创业问题——一个基于三维度视角的研究述评

摘要:大学生村官创业,不仅有助于解决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发展问题,而且对促进农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业是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创业环境是创业研究关注的重点。从政策支持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基本维度疏理创业环境研究及其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影响研究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创业环境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理论思考,为促进大学生村官主动创业、成功创业提供理论借鉴。
76-79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从“学位授权审核”到“人才培养项目”——兼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招生简章的内容分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建立了学位制度以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位授权审核成为学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迄今为止进行的11次学位授权审核对全国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授权学科、专业的合理布局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学位授权审核经历了授权权限逐渐下放,审核方式由总量控制下的鉴定性审核向新增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转化。对目前部分尚无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且未列入新增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高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学位。通过对35所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初次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内容分析,提出了人才培养项目试点高校应该注意的问题。
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