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月刊)创刊于1973年,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办刊宗旨: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跟踪科技前沿,传播最新农业科研成果、技术和先进生产经验,侧重实用技术,服务于提高农业科研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帮助农民科学致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农业领域具有很好的声誉和影响力。《江苏农业科学》刊载的文章科学性强、论证严谨,在学术上多有新的见解与发展,而且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是您从事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业管理,跟踪农业科技,实现科学致富的良师益友。获奖情况: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江苏省“双十佳”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优秀农业期刊。
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农业产业化、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特种种养、水产养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马铃薯EcoRⅠ/MseⅠ内切酶组合AFLP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引物筛选
摘要:以2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对AFLP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因素(DNA浓度、酶切体系、扩增体系等)进行了优化,旨在建立适合马铃薯的EcoRⅠ/MseⅠ内切酶组合的AFLP反应体系和筛选扩增条带丰富的引物。结果发现,优化的马铃薯AFLP反应体系为37℃酶切4 h,37℃连接4 h,连接产物稀释10倍用于预扩增,预扩增产物稀释30倍用于选择性扩增。利用建立的优化反应体系,以10个甘肃省主栽马铃薯品种为材料,从25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4对扩增条带多、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组合。土壤芽孢杆菌NDD-1及其拮抗菌短小芽孢杆菌NDY-10的分离、鉴定和抑菌特性
摘要:从内蒙古大唐国际托总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储煤区土壤样品中筛选到1株拮抗菌株NDY-10及被其抑制的菌株NDD-1。通过菌落形态和显微镜观察,结合16S rRNA、gyrB基因比对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牛津杯法对菌株NDY-10进行抑菌谱试验;通过紫外线照射、不同温度、不同pH值等处理对菌株NDY-10发酵上清液对菌株NDD-1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鉴定,菌株NDY-10、NDD-1分别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土壤芽孢杆菌(Solibacillus sp.)。短小芽孢杆菌NDY-10对土壤芽孢杆菌NDD-1、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依次减弱,而对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青霉菌没有抑制作用;短小芽孢杆菌NDY-10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受热处理影响较大,受紫外线照射处理影响较小,在pH值为5~9范围内保持较高的稳定性。首次报道了短小芽孢杆菌对土壤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几种因素对悬浮培养白色紫锥菊不定根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
摘要:为优化白色紫锥菊不定根悬浮培养体系,从而获得较多有效物质的积累,以白色紫锥菊不定根为试验材料,探究培养基中PO43-浓度、总氮浓度、NO3--NH4+对白色紫锥菊不定根生物量及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PO43-浓度为0.94 mmol/L、总氮浓度为45 mmol/L、NO3--NH4+为37.5-7.5 mmol/L时,悬浮培养白色紫锥菊不定根生物量及有效物质均达到最大值,其中酚、黄酮生产量分别为253.78、178.08 mg/L。因此,通过调节培养基成分配比,可提供生物量及有效物质含量高的不定根为原材料,为进一步大规模培养白色紫锥菊不定根奠定了理论基础。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高产田土壤肥力质量最小数据集构建及其评价
摘要:基于河北平原区冬小麦/夏玉米11县高产田的396个土壤样点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关系法确定了该区域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法对该区域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北平原区小麦/玉米高产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由pH值、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磷酸酶活性、阳离子交换量(CEC)、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等8项指标组成;微生物量氮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隶属度均值较低,是该地区主要的限制性因子,有机质含量次之,土壤容重的隶属度值最高;曲周、吴桥的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指数(IFI)处于Ⅲ级的中等水平,其他9县均为Ⅱ级的良水平。综合分析可知,河北平原小麦/玉米高产田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及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广西移民迁入区为例
摘要:研究选取广西喀斯特异地安置点进行采样,研究自然林地(NF)开垦后土壤养分分布及土壤质量的变化情况。选择桉树林地(UG)、甘蔗地(SF)、玉米地(CF)3种当地主要的自然林地开垦后的利用类型,采用室外采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方法,基于空间位置代替时间序列的理论,分析了自然林地开垦后土壤养分分布状况;并运用土壤质量综合评分和Markov方法研究了自然林地开垦后土壤质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自然林地开垦后土壤有机碳及全养分含量在不同开垦类型及各个土层中均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通过土壤质量综合评分和Markov方法对土壤质量分析发现,土壤质量均出现退化趋势,且退化主要集中在10~40 cm的土壤表层,随土层深度增加,退化程度逐渐减弱。结果表明,林地开垦会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和土壤质量下降,在喀斯特地区异地安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异地安置点生态系统的人口承载力和农业用地的供给能力,避免因大量开垦造成土壤退化、生态环境破坏使迁入区出现贫困化和石漠化的问题。农村土地确权认知调查与分析——基于江西省365位村民的调查数据
摘要:基于江西省365份村民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村民的土地确权认知情况。结果表明,村民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对土地确权颁发证书的作用认知与其期望相吻合,但村民对土地确权政策相关内容的认知程度普遍比较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村民对土地确权内容的认知程度与村民的个体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村干部在土地确权过程中提供的相关性服务等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也与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要提升村民的土地确权认知,确保土地确权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在土地确权培训和土地确权工作程序“三公”方面做实工作。土地对农民不同类型收入的影响——基于长江干流10省(市)的面板数据
摘要:利用Ward聚类法将长江干流10个省(市)分为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然后分别利用这2个地区内省(市)农民收入的面板数据构建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研究土地对农民总收入、农民务工收入和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土地会促进农民农业收入的获得,但是会阻碍农民务工收入增长,对农民总收入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经济不发达地区土地不仅会促进农民农业收入增长,也会促进务工收入增长,对农民总收入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因此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达地区应该加速土地流转,不发达地区在推进土地流转时应该适度合理、谨慎推进。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农户参与和效应感知研究——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例
摘要:基于2015年7月在重庆武陵山片区所进行的旅游扶贫专项调查获得的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户对旅游扶贫的参与程度及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的感知状况。结果表明,农户的参与率偏低,且方式单一;对旅游扶贫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正面效应感知明显,但是旅游扶贫开发后的生活成本提升、贫富差距扩大、旅游效益分配的“飞地效应”、忽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土地利用紧张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应。为了提升旅游扶贫综合效益,需要提升贫困农户的参与度,建立健全的利益分配制度,加强传统民族文化和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不同类型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分析——基于辽宁省880户农户的调查
摘要:为探讨不同类型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现实需求,以辽宁省88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例,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农地抵押融资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意愿占比从纯农户、Ⅰ兼农户、Ⅱ兼农户到非农户呈现递减趋势,并且不同类型农户之间差异明显;不同类型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在预期借款额度、用途上存在差异,但是在借款期限上却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建议。我国农村居民猪肉需求弹性测算及其周期性比较——基于扩展型线性支出系统
摘要:为了考察我国农村居民的猪肉需求弹性,运用扩展型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结合2003—2014年14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测算了2003—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3个周期的猪肉自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结果表明,猪肉需求自价格弹性绝对值低于其他食品,且三大周期中2007—2010年的自价格弹性最小;猪肉对其他5种食品的交叉价格弹性在3个周期中均接近于0;除蔬菜以外,猪肉的平均收入弹性普遍低于其他食品。农村居民对其他食品的价格变化比猪肉更敏感,其他食品的价格变化对猪肉需求变化影响也不大,而且农村居民在收入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更倾向购买其他食品。1、《江苏农业科学》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江苏农业科学》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江苏农业科学》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江苏农业科学很不错,十一月投稿,投稿第四天初审通过,后直接外审,二周左右外审结束,文章状态直接变为编辑加工,经过发邮件询问编辑老师,才知道被录用了。窃喜啊,哈哈。期待加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