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30 10:35:25

江苏教育论文

江苏教育论文篇(1)

对数学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六合励志双语学校  俞晓强  13405881122

 

[内容摘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体操给人的感觉是轻巧的,灵动的,柔美的,数学也应该是灵动的、活跃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对于很多学生却是沉重的,思维没有应有的跳跃。

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思考之外,笔者认为还应考虑到教学的内容在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思维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笔者把数学课外活动当作实践教学“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的“试验田”。通过数学史话、数学家故事、拓展训练 、科学性小研究等多种活动,达到了“感受数学趣味、体现思维灵性、发展创造才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

在正文中,我从理性思考、具体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数学   文化    思维

[正  文]

一、思考:什么样的数学才是最吸引学生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的学习从根本说就是对人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品质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等几个特性。数学应该是充满灵性和智慧的一门学科。

数学教师经常为学生不爱学习数学而苦恼,我们经常抱怨学生“不动脑筋”。而越是到初中阶段,我们越是发现学生对数学是苦恼的,畏难的,思维是停滞的,他们经常把解题结果正确性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

纵观我们的数学教学:单调的讲解,人为制作的所谓“思维难度”,为了形成技能而进行大运动量的练习。数学缺少了思维的快乐,缺少了文化的内涵,缺少了所该有了的灵性。

因此,我们呼唤数学文化的回归,呼唤数学灵性的体现,创设最能吸引学生的数学内容。

什么是数学文化?它是人们很自然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去看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丰富我们的生活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的习惯思维结果。

知识可作为学习的最重要的内容,但如果不增加数学文化的元素,就不会培养出真正有数学素养的人。现在的课堂中把解题训练作为数学学习的全部内容,使数学文化在课堂学习中无法体现,而学生在枯燥的训练中,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数学越来越惧怕,数学何以能促进改革其思维的发展。

从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到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是对数学知识一种全新的提升,数学文化的范畴比数学知识当然是大的多,同时它真的成为本身数学素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机械的解题能力。缺乏文化氛围的简单的知识教授,只会使学生限于无穷无尽的记忆和解题中,最终是兴趣的消失,思维的停止。如同数学中的奥数原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最后却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接触奥数后逐步散失了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成了学生最不喜欢的一门课。

在对现行的数学教学的反思中,对数学文化的回归的呼唤表明:如果数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数学教学对促进人的发展、构建人的精神、形成人的理性思维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在学生数学中得不到体现,数学教学何以能培养有“文化”的,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在教学中,我一直在不停的实践,寻找最能打动学生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不是我教授教材的内容,而是我的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

上完上一节,学生就关注我的下一节的内容,他们努力做好作业,以使我不占用课外活动来讲解题目。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中,课本是其主要的内容,但课本中对数学文化不是主要内容,数学文化是教师在渗透中进行的。

在这里我重点谈一下在数学活动课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在这里,学生将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数学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力量,对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兴趣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二、实践:在课外数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

1、体验——形成积极思维的动力:

中国在数学研究上自古以来一直有突出的成就。这方面的知识所表示出的中国人的智慧,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激发学生在数学知识产权的学习上有积极思维的动力。

由数学故事所引发的思考会使学生在体验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中感受数学的真实性,同时促使学生在数学思考中感受数学家的研究快乐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如学生学习算术平方根的时候,查到平方根“ ”,1220年意大利数学家菲波那契使用R作为平方根号.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第一次用“ ”表示根号。“ ”是由拉丁文root(方根)的第一个字母“r”变来,上面的短线是括线,相当于括号 。学习数学,是从学习数学符号开始的。每一个数学符号,它的产生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它们寻踪探源,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史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符号并非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着智慧灵光、闪烁着生命活力。 数学符号故事也将会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好奇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再如:八卦一般是与封建迷信相联系的,而这里也有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尤其是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公元1646-1716年)曾经为设计乘法计算机而绞尽脑汁时,他收到了一个到中国来的传教士寄给他的八卦图。使他从中受到启示:如把“--”看成“0”,把“-”看成“1”,形成了下面的联系:

 

 

学生听后非常兴奋,现代的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路上,也曾经有过中国古人的智慧。

 

2、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在数学教学中,对知识技能的培养大于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在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更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多样性的重视。但这种思维多样性的培养,经常受到课程内容的限制。同时在应试的思想下,多种思路的解法经常只是在新授时的展示,在练习中又逐渐被老师所希望的那种方法固定下来。

从课本中走出来,提供更丰富的探索内容,消去了担心学生的多样性的解法会对考试成绩产生影响的顾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自由和灵动了。在数学活动课上,根据学生掌握数学的程度,适当地安排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如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解决“幻方”的不同策略:杨辉法、罗伯法;介绍欧拉哥尼斯堡的“七桥问题”、牛顿的“牛吃草问题”等等。这些历史数学名题,因其精妙的解题思想与策略,向学生展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将会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启迪着他们的心智,激荡着他们的心灵。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这一节内容时,向学生展示了勾股定理名证欣赏片段

如图1,ABC 为一直角三角形,其中∠CAB为直角,在边 AB、BC 和 AC 上向外分別作正方形ABFG、BCED 和 ACKH,过点 A 作直线AL垂直于DE交DE于点L,交BC于点M,连接CF、AD。

图1  欧几里得证明

             

这个证明巧妙地运用了全等三角形和三角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来进行。不单如此,它更具体地解释了“两条直角边边长平方之和”的几何意义,这就是以ML将正方形分成BMLD与MCEL的两部分!这就是各种证明方法中最为著名的欧几里得证明法!

在这种证明方法中体现着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幻灯片演示:图2):

 

 

 

图2  动态演示欧几里得证明方法

 

本案例以勾股定理的证明为介绍内容,分面积法、拼拆法、剖分法、直接法四种典型的思考方法进行介绍。通过介绍历史上一些有名的证明方法,如:欧几里得证明方法及其动态演示、赵爽的弦图证法、伽菲尔德证明方法等等,引导学生在欣赏历史上的勾股名证时体味数学家思维的精妙,数学证明的灵活、优美与精巧,感叹数学的美!

在传统的勾股定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对证明方法一笔带过,而将重点放在定理的结论介绍与应用训练上,探究文化内涵也只是利用其“谁比谁早多少年”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设计这样一堂“勾股定理名证欣赏课”,将多元文化引入数学课堂,我们就会发现“谁比谁早多少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数学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思想、数学创造都是根深叶茂的世界数学之树不可分割的一枝,从而消除民族中心主义的偏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去认识古代文明的数学成就,同时,通过不同数学思想方法的对比,如介绍的各种方法中所涉及的进与退、分与合、动与静、变与不变、数与形、一与多等等的辨证思想,可提高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学会欣赏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安排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自己动手进行拼、补、凑的实践活动,亲自体验发现的过程,感受动手的乐趣。

再如:我在班上给学生上了“与众不同”一节找规律的课。首先给学生呈现了以下的图形让学生探求规律。

 

 

 

 

   

 

学生的观察角度一开始就多样起来,与我的预设答案完全不同的想法,我都给以了充分的肯定。结束前,我尝试着要求学生自己能想这样创造一些与众不同不同的图像吗?并且能说出合理的理由。作业交上来后,合理而有趣的构思非常出色。下面就是就个出色的作品。

 

 

 

 

图一

 

 

 

图二

 

 

 

图一的同学对汽车感兴趣,他设计的图案全是用汽车的标志作素材,他说这里面也有与众不同不同的数学内容。比如说;其它图案的图形内部的线段交点都多于一个,只有最后一个图形的内部线段的交点只有一个。

图二的同学巧妙的利用数学中的运算符号编题,只有图六的图形不是运算符号,其它图案的图形都是+、-、×、÷、=、[  ]组成的。设计巧妙,图性直接和数学联系起来。

    在具体的情景和物体中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它们,这是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在这里数学不在是“与我无关”的枯燥的内容,而是有了文化的气息,数学文化与学科教学联系了起来。

3、创造——拓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是一种达成共识的教学趋势。决定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今后发展力量的是有大量的创造性的人才,大量的模仿式的解题训练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被扼杀,灵活多变的解题变成了只是机械的对解题方法的套用。在日本非常流行一些几乎没有实用价值的异想天开的节目,如《超级变变变》》《鸟人比赛》等,有研究表明正是这些民间的创造性很强的节目使日本在创造发明方面有很了不起的成果。

    我把趣味数学引入到课堂中,“异想天开”就是我的尝试。给学生一组图片,如:

 

                                                         ……

 

 

让他们自由的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简单的线条组成的图案具体转化为生活的物象。思维完成了由抽象到具体的自由转换。在这里数学的意义被放出大了。简单的枯燥的学科数学变成了有包容性的“大数学”

第一个图形,有人说它是瓦片;有人说它是书的背脊;有人说它是一个圆柱的一半……,第二个图形,有人说它是一面扇子;有人说它是一面将要打开的门;有人说它是墙的一角……。“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不再是老师一再强调的内容,真正变成了学生的自我表现需要,最不喜欢说话的孩子也有了发言的冲动。

我要求他们把自己的想象在纸上画出来,一个个生动的名字又出现了:我的思维仓库、我的思维百宝箱、世界上最古怪的想象……

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着想象,他们想象着并快乐着。合理想象、合理推理、抽象能力都得到了体现。

这样的数学课堂使学生产生了什么变化呢?超过了我的预期想象。在数学活动课开始之前,他们反复询问:今天上什么?临时改动数学活动课内容,需要先和学生商量,否则学生会极力反对。在这里老师和学生都享受到数学的“教”与“学”的快乐。

在整个实践中,我主要是侧重于数学史话,数学故事,智力数学等与课本知识完全不同的知识进行教学,虽然是数学文化中的一种较浅的层面。但它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思维的动力,拓展探索的能力方面仍然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课堂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而要实现数学文化走进课堂的目标这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不屑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1997年4月

[2]邓东皋,孙小礼,张祖贵.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张楚庭  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沈康身  历史数学名题赏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涂荣豹 《数学教学认识论》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07.9.13

 

江苏教育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7-0018-03

一、“苏派语文教学”的本体论

执中性特征是“苏派语文教学”的本体性个性特征之一。苏派语文教学核心人物,观点多执中,几乎不偏激。鲜见锐利,却不乏睿智。屠锦红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研究学派审理》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上海学派”学术主张纷呈,“湖南学派”提高了理论层次,“北京学派”显示出鲜活的时代气息,“江苏学派”严谨求实……[1]虽则其他学派未必会因其活跃而引发偏激,但相比较而言,“江苏学派”因其严谨求实而更添一份执中沉稳。以顾黄初先生为例,他既注意借鉴杜威、布鲁纳、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等外国教育家的理论,更着力挖掘本民族传统的精华;既注意研究孔子、荀子、朱熹等古代教育家的思想,更积极梳理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胡适、梁启超、朱自清、王森然,特别是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的教育理论;既努力构建语文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又认真分析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欧阳代娜等优秀教师的实践经验。他的语文教学理论丰富,在一个难免有些喧哗与骚动的年代里,他立论执中辩证,不标新立异,不吸引眼球,却并不影响先生的理论具有常青树一般的生命力。再以“苏派语文教学”继任者为例,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祝禧老师的“文化语文”、孙双金老师的“情智语文”、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学”等等,皆思虑平实,不特异,不偏激,不为引人注目而故作惊人之语,然在实践中都自成体系,各有所获。

清简性特征也是“苏派语文教学”的本体性个性特征之一。清简,是“祛魅归真”。“祛魅”,就是将语文教学中的花里胡哨、故作姿态的成分剔除;归真,是回归到教学的本真,尊重教与学的规律,探求作为家常便饭的可以复制的“常态课”。“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苏派语文教学”显然更重于前者。江苏特级教师黄厚江提出,凡是复杂的课都不是好课,好课都是简单的。课堂的“清简”,就是“教学过程清清楚楚,教学内容明明白白,教学方法简简单单,教学活动实实在在,教学效果实实在在”。苏派语文名师薛法根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特级教师王栋生所倡导的“反作文”就是回到作文的本真,尊重写作的规律去自由写作,率性写作,真诚写作。特级教师孙金华说过一个标准,“清简”理念凸显其中,值得借鉴:(1)目标简明;(2)结构简单;(3)方法朴实;(4)教师省力;(5)学生卖力。“清简”之风,无疑已经成为“苏派语文教学”核心人物的共性追求。

二、“苏派语文教学”的认识论

从认识论的视域考量,“苏派语文教学”具有模糊性。文本解读的多种可能、语文教学的过程变化、学生认知的过程变化,都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模糊性不可避免。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写者、特级教师洪宗礼说过,“知、情、行、意结合就是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体现了语文作为模糊科学必须多要素相互渗透的特点。”这从侧面支持了语文教学认识论上宜有模糊眼光。由此,探究“苏派语文教学”本质特征的眼光,亦宜以大体、模糊为基础,不宜苛求细分、精确甚至量化、格式化。“风格”“个性”的内涵,本身也偏于抽象,加之语文学科的情感性、艺术性等难于具体描述的特征,使得“苏派语文教学”的风格,令人易于感觉到它的存在,却难于描述它的细微。“草色遥看近却无”,倒是很适合用来描述这种有趣的为难情状。

笔者认为也不宜囿于自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江苏教育人要跳出江苏看“苏派”。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江苏人自己看“苏派语文教学”的风格,何不跳脱自我,看看全国诸多语文教学流派,在与他人的比较中,看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偏重于地域的角度,把全国诸多语文教学流派作一个不甚严密的概括,影响力比较大的有:(1)情感派。以于漪、欧阳代娜为代表,特点是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塑造心灵的作用。影响区域主要在上海、辽宁等地,代表作是于漪的《语文教苑耕耘录》。(2)导读派。以钱梦龙、蔡澄清为代表,特点是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训练。影响区域主要在上海、安徽、四川诸省,代表作是钱梦龙的《导读的艺术》。(3)思维派。以宁鸿彬为代表,特点是用创造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影响区域主要是北京、河南等省市,代表作是宁鸿彬的《面向未来改革语文教育》《宁鸿彬文选》。(4)管理派。以魏书生、张富为代表,特点是将控制论、管理学运用于语文教育,教育管理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主要影响区域是辽宁、江西、广西多省,代表作是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文选》。(5)语感派。以洪镇涛为代表。特点是重视语感训练,遵循“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学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主要影响区域是湖北,代表作是洪镇涛的《教改弄潮》,等等。[2]江苏教育人,能否在跳出江苏看“苏派”的眼光里,观照别人,看清自我?

笔者认为还不宜过于简单线性。看“苏派语文教学”,还要有历史、文化的眼界。文化是一种长期积累起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东西,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一定是辅的,不是决定性的。不过,在各种其他因素相当的条件下,辅助因素也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近代的中国,救亡图存、自强独立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教育。今日之“苏派语文教学”,当代历史对它的影响要甚于近代史。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确立科教强省的战略,努力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积极鼓励教育创新,大力提倡教学改革实验,“苏派语文教学”也时时处于各种重大的时代风潮影响下,接受时代气息的不断烘托与推进,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积淀,不难发现它有大量与现时代主旋律共振的关键音符。认识“苏派语文教学”,也不能疏忽作为地域文化宏大背景的江南文化对江苏的涵养。文化地理意义上的江南,包括了今日江苏长江两岸的大部。从南唐到南宋,以杭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包含了六朝南京的绮丽和悲情,唐代扬州的繁荣与奢华,更有着西湖的美丽与温柔。延至明清,江南地理核心区经济文化,日益显出了特有的秀丽、精致、细腻、悲意、清润、内敛、深远、朦胧……江南区域文化生态,以其精致、内敛等范式,日日影响着包括江苏在内的一方水土,包括这方水土上的教育气质。在语文教坛流派纷起的新时期,“苏派语文教学”的自觉、自立应运而生,反映的其实也正是后江南时期,以江浙沪为主体的江南区域改革开放、争先进位的区域新文化气质对江苏教育人的真实熏染。“苏派语文教学”的勤勉、开放、精致、灵巧等气质,与区域文化气质有高度的关联。

三、“苏派语文教学”的方法论

一要远离功利应试。考试的确非常重要,但它只是用来衡量教育质量的一种手段而已。现在这种逻辑已被颠倒,教育手段成了目标,而教育目标则异化成了手段。这种本末倒置成了当下教育体制的最大弊端。学生只要记住教师设定的标准答案就够了,而调查、研究、思辨、反思、质疑、批判等全部都被省略了,而这些恰恰就是人文精神中最重要的东西。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培养目标不只是知识和能力,还应当延伸到人的整体素养。语文既是说话和写作的工具,也连通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苏派语文教学”在强调“终身教育”的今天,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要主动融通创新。教学主张的稳定性,是教学流派自成一“派”的重要原因。但稳定性并不意味着静止和封闭,而是要在开放状态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在高举“苏派语文教学”独特旗帜的同时,对于不同流派、不同实践风格、不同层次的观念和做法,“苏派”要主动融通,创造融通多元、主动创新的语文教学生态。“苏派语文教学”原有的“执中”“清简”“精致”“灵巧”一面,细想起来,与“创新”还是有所区别的。只有思想上的重大转变,甚至是颠覆了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而不是修修补补,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在创新的路上,以执中见长的“苏派语文教学”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三要强化整体构建。当代几大语文教学流派中,于漪的“文道统一”、张孝纯的“大语文”、魏书生的“教学民主化”,注重于教学改革的整体构建,更近于传统文化中的“道”的构建。钱梦龙的导读教学模式、颜振遥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洪镇涛的语感教学,注重于教学方法的局部深究,更近于传统文化中的“器”的打造。相对于已有的清简、精致等特点,“苏派语文教学”未来更需要的是整体性的“道”的构建。这种整体性构建,江苏教育人有过尝试,也不乏失败的教训,还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幸好的是,在母语教材的比较研究、整体设计上,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洪宗礼先生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整体性建构的基础工作。

四要注重实证研究。经历实证,方为真理。“苏派语文教学”不能止步于理论探讨、呼唤,不能从理论到理论。江苏有一大批历史名校,有改革实验研究的优良传统,要以历史名校和实验性示范性学校为载体,吸引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进行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的好处在于,既防止了从理论到理论的清议风气,又规避了先贴流派标签再找实践根据的先验式研究方式。“苏派语文教学”必须生长在充满科学精神和真实教学过程的土壤中。

五要关注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导致学生预期、学习习惯等方面发生变化,从内部促进教学过程发生变更。世界各地出现了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如Udacity平台、Coursera平台和edX平台等,它们正在改变着已有的教育模式。从短信到微博再到在线教育平台,技术中间往往也隐藏着新的机遇,等着“苏派语文教学”去发现。“苏派语文教学”不应该是僵化的几个研究结论,应该是沿途充满变化的行走的风景。

江苏经济文化相对发达,濒江河则有码头,临海洋则能出海,惯开风气之先。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与时俱进、敢为人先,能否成为“苏派语文教学”的新气质?希望还在于行动。

参考文献:

[1]屠锦红.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研究学派审理[J].教育学术月刊,2011(5).

江苏教育论文篇(3)

“信念执着,唯真是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与时俱进,严谨求实。光明正大,以诚为本”。这是陈东瑜的人生信念和做事原则。他先后承担并主持了多项省部级重大教育科研课题,参与了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江苏跨世纪发展战略(1996-2020年)”等重大课题研究工作。多项科研成果(合)荣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宏观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大奖。

多年来,他撰写并出版了《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988-2000年)(同时还撰写并出版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现状分析》、《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数量目标研究》、《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研究》等三项专题研究报告)、《苏南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991-2000年)、《江苏成人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1998-2010年)、《江苏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1996-2020年)、《面向21世纪的江苏成人教育发展改革研究》、《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的宏观环境研究》、《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发展改革的宏观环境研究》、《迈向21世纪的江苏成人教育》、《江苏“三大战略”与政策研究》(他撰写了《优先发展基础教育与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总体效益》)等。他还分别担任了《中国教师保健学》、《心身健康指南》、《成人教育发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迈向21世纪的江苏成人教育》等多部专著及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丛书:《OEH多媒体优秀课件设计集萃》、《21世纪数码校园与教育形态》、《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化社会》、《数字课堂与学习型社区》的主编或副主编。在职期间的所有课题研究工作都是在他承担并圆满完成了行政管理工作和全省课题管理工作的情况下,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对于他几乎没有节假日可言。外出开会,他也不忘工作。甚至爱人因交通事故住院期间,他仍一边看护一边做研究工作。“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初稿就是在医院的病床边完成的。在研究工作中,他特别注重经济社会等影响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作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特别注重有关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有些重要数据都是在他反复查证的基础上,通过亲自运算得出的,为成功地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陈东瑜亲手查证和反复演算整理出来的江苏高教1952-1987年发展的系列统计资料,已作为专著《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附录正式出版,为江苏高教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江苏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的时间跨度达25年(1996-2020年),在没有人手、没有资金、没有相关资料,且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都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陈东瑜仍然坚定地迎难而上,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时、独立地完成了《研究报告》,而且没有花费国家一分钱。该《报告》经江苏省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后,一字未改就获得通过,受到有关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专著《江苏跨世纪发展战略(1996-2020年)》收录出版。即使到了今天,该《报告》仍然具有指导、参考价值。

始于1995年的OEH开放实验,是“OEH(办公、教育、家庭一体化)多媒体网络应用的开放式研究与实验”的简称,也是江苏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陈东瑜担任该课题组副组长、江苏OEH开放实验室常务主任。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家教授的指导下,课题组以创作单机多媒体课件为切入点,开展超前实验。1996年5月,OEH开放实验成功地将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从而开创了江苏全省学校数字课堂教学的新时代。从2000年起,OEH开放实验开始由中小学向终身教育和社区延伸,成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教委(教育部)重点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OEH开放实验在开创了江苏中小学校数字课堂教学新时代的同时,还为学校培训了大批主持信息化工作的骨干教师,在江苏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发]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并载入了《江苏教育年鉴》,成为江苏教育现代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这是江苏150所OEH实验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OEH开放实验历时十年之久。为确保OEH开放实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江苏省教委(教育厅)在10年内先后发出过18个红头文件。陈东瑜就是这18个文件的唯一拟稿人。此外,课题组每年都要召开1-2次全省性百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研讨会,通常还要邀请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江苏省教委(教育厅)有关领导到会作指示。每逢召开这样的大型会议,从会议组织、会议主持、作会议主旨报告,到作会议总结以及会后撰写会议纪要等一系列工作也都由陈东瑜一人承担。例如:自1996年至2000年,陈东瑜代表江苏省教委主持了3次全省教师多媒体优秀课件评选工作(包括小学、中学、职校)和3次全省中学生多媒体软件创新奖评选工作,以及2001年5月首次举行的全省中学生网站创新奖评选与小型网站策划能力测试活动。他在工作中坚持公正,组织有序,做到全省参评学校师生和领导都满意。开展这些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对全省学校数字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又如:1998年4月陈东瑜主持了以省教委名义召开的首次江苏省教育科研信息化工作会议,并为省教委副主任和省教科所所长代拟了会议讲话文稿。他们的讲话反响很大,讲话全文作为《会议纪要》的附件,由省教委发文颁发全省。1998年10月,陈东瑜主持了江苏省知识经济与教育现代化校长研讨会并作了总结讲话。2000年4月和12月,陈东瑜主持了两次全省学校数字化工作学术研讨会(又称为“凤凰台会议”),并在第二次凤凰台会议上作了“坚持发展数字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主题报告。2001年11月,陈东瑜主持了江苏省新世纪第一年召开的,并对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江苏教育发展将产生重要导向作用的前沿性学术会议――“21世纪e时代OEH论坛・数字化学习能力与学习社区研讨会”。同时他在会上作了题为“学习社区与学习化社会”的主题报告,等等。陈东瑜1998年主编出版的《OEH多媒体优秀课件设计集萃》,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学教师开发利用教育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果的丛书,也是江苏150所OEH实验学校共同开创数字课堂教学新时代的集中体现。陈东瑜执笔的研究报告《OEH多媒体网络发展策略研究》,科学地总结了OEH开放实验在“八五”期间的发展历程,实验成果和主要经验,对全国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陈东瑜长期从事终身教育研究。1999年他提出了终身教育必须研究的一百个问题。这个“终身教育百问”引起了课题组的关注和思考。2000年OEH课题组在南京召开了两次全省性的大型研讨会,正式宣布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引入OEH研究,这标志着OEH理念得到了升华。21世纪的OEH已经代表着一种终身学习、工作、生活主动、协调、和谐发展的理念。据此,陈东瑜于2001年5月发表了论文《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引起了学术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经世界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别提名推荐,世界杰出华人专家评审委员会三审论定:“该学术论文独立成文,立意深远,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科学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具备很高的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以及信息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被评为特等奖并以重点学术论文入编《世界大百科全书藏典》,全球发行。陈东瑜也被授予“最具权威的世界学术华人”荣誉称号。

陈东瑜数十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华骄子颂扬》、《优秀共产党人大典》、《中国当代思想经典》、《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文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新理论文选》、《当论创新与学术成果文库》、《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与实践》、《中华百业文化形象大使》(名家论坛卷)、《世界大百科全书》、《共和国65年优秀学术成果选集》等典籍收录。并荣获“邓小平理论的实践”优秀作品一等奖、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共和国重大前沿理论成果创新”特等奖、“世界重大学术思想”特等奖、“世界华人优秀创新成果”国际金奖等。他先后应邀参加了“面向21世纪提高教育质量国际论坛”、“苏南现代化研究研讨会”以及“第二届中关村电脑节”(任专家组成员)等国际和全国、全省性重大学术、科技交流活动,并作了学术发言,讲稿(论文)被相关书刊收录出版。他撰写的两条获奖人生感悟,已入编大型现代h语言格言工具书《中华名言词典》,全国发行。

呕心沥血,为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奉献终身

江苏教育论文篇(4)

二、健全的基础教育需要“中观研究”

纯粹的大理论研究固然不适合小学教师,而案例设计也不是最佳的研究视角。我以为《江苏教育》是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最近几年,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江苏教育》的张俊平主编就特别强调论文的理论含量,实际上就是在提倡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江苏教育》要成为金牌杂志,需要进一步转换思维,聚焦教育的中间地带。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基础教育的中观研究。这样的研究、这样的文章是我们最缺少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中观研究,是对实施战略和策略服务的研究,介于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之间,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一种研究。而基础教育的中观研究,是一种整体的研究。它力求将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联结起来,用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潜心发现基础教育的本质规律,实践一种真实的小学教育。中观研究首先具有中介性,为广大教师找到了联通理论与实践的最佳中介,对一线教师的发展意义最大。其次中观研究具有两重性。中观研究是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吸取微观研究的素材,沟通二者之间的联系,使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不离开实践的轨道正常运行,并得出正常的、正确的结果。这样既摆脱了基础教育工作中的经验性、局部狭隘性的束缚,又能找到解决小学教育问题的深度和尺度。

江苏教育论文篇(5)

不久,陈东瑜凭借优秀的表现被保送到南京最好的中学之一南京十中,即现在的南京金陵中学。刚上初一的他就被评选为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和团支部书记,后来学校建立了初中团总支,他兼任书记和初中民兵连连长。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初三时就出席了南京市第五次团代会,成为学校的骄傲。每到周末,陈东瑜总是认真地复习一个星期以来的功课和预习下周的课文,同时还不忘抽时间和同学谈心,交流思想和学习著作,写读书笔记。到初中毕业时,他已经把《选集》四卷通读了一遍。

南京十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劳动教育,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生定期参加校办工厂学工劳动或去伙房帮厨。每年到了收割麦子或稻子的农忙季节,学校都要组织学生下乡支农,与村里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每次下乡陈东瑜都积极主动地协助老师做好组织工作,圆满完成支农任务。另外,学校组织学生轮流去农场劳动。在那里,从生活管理到下地劳动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同学们自己组织和承担。劳动之余,同学们还组织到农场附近的农民家里扫盲,教大伯大妈认字。陈东瑜利用阴雨天为同学们上团课或组织学习著作,并团结了一大批同学共同进步。

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的教育。因此,他在生活上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从不乱花一分钱。胜利电影院离学校很近,但除了学校组织的学生专场之外,他从不去那里。南京的夏天是有名的大火炉,但他连3分钱一支的冰棒也舍不得买。衣服破了,他自己缝补,一双袜子总是补来补去,最后补成了密密麻麻的厚袜底,还舍不得丢。父亲每月给他的有限生活费,除了供给吃住,购买必需的生活用品外,其余的他都会省下来购买学习用品、学习资料。他总是想方设法节省每一分钱,来减轻父亲的负担。每年寒暑假回农村老家,他都会主动参加生产队劳动,样样农活抢着干,受到乡亲们的一致赞扬。

崇尚体育是南京十中的优良传统。在这种优良传统的影响下,他更加自觉地遵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次校运动会他既是组织者,又是积极的参加者,他曾获得少年男子组百米比赛第3名、200米比赛第2名和少年男子乒乓球单打第3名。在党、团组织的亲切关怀和精心培养下,1959年,上高一的陈东瑜担任了校团委副书记,出席了南京市普通中学优秀学生代表会议和南京市第六次团代会。就在高一的寒假,也是他刚满18岁的时候,他向学校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61年6月10日是他永远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经过中共南京市委批准,他光荣地成为中共预备党员。随后在高中二年级,他便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19岁。高中毕业后,陈东瑜考入了南京大学。不久便被选为南大学生会副主席、主席。

1965年,在大学生下部队期间,陈东瑜光荣地出席了6408部队(十二军)全军英模代表会议,并受到6408部队的通令嘉奖。如此多的荣誉,使陈东瑜在大学毕业后毫不费力地进入南京外国语学校、江苏省高等教育局(教委)、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工作。

信念执着,唯真是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与时俱进,严谨求实;光明正大,以诚为本。这是陈东瑜的人生信念和做事原则。他用30余年的时间,坚持在教育科研管理和研究第一线,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刻苦钻研,先后承担并主持了多项省部级重大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卓著。多项科研成果(合)荣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宏观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大奖。他撰写并出版了《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988―2000年)、《成人教育发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副主编)和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丛书:《OEH多媒体优秀课件设计集萃》(主编)、《21世纪数码校园与教育形态》(合编)、《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化社会》(主编之一)、《数字课堂与学习型社区》(主编)及江苏“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迈向21世纪的江苏成人教育》(主编),发表《苏南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991―2000年)、《江苏成人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1998―2010年)、《面向21世纪的江苏成人教育发展改革研究》、《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的宏观环境研究》、《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宏观环境研究》、《OEH多媒体网络发展策略研究》等研究成果,同时还撰写并出版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现状分析》《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数量目标研究》《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研究》等三项专题研究报告。

陈东瑜受江苏省教委指派,参与了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江苏跨世纪发展战略(1996―2020年)”以及由江苏省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和省政府研究室主持的江苏省“九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江苏‘三大战略’与政策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并出版了《江苏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1996―2020年)、《江苏“三大战略”与政策研究》等研究报告和专著(合)。

陈东瑜退休后依然志在千里,坚持在教育园地里耕耘。在“十五”至“十一五”的10年间,他一直担任着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和“十一五”规划课题全国总课题组副组长、江苏课题组组长的工作。他在职期间的所有课题研究工作都是在他承担并圆满完成行政管理工作和全省课题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他白天忙于管理工作,晚上才能集中精力忙于课题研究,双休日、节假日也不例外。他放弃了全部公休假和探亲假,甚至爱人因交通事故住院期间,他仍然一边看护一边做研究工作。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988―2000年)初稿就是在医院的病床边“爬格子”完成的。

在研究工作中,他特别注重经济社会等影响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并对其作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特别注重有关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有些重要数据都是在他反复查证的基础上,通过亲自演算得出的。经陈东瑜亲手查证和反复演算整理出来的江苏高教1952―1987年发展的系列统计资料,已作为专著《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988―2000年)的附录正式出版,为江苏高教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江苏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时间跨度达25年(1996―2020年),在没有人手、没有资金、没有相关资料,且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都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陈东瑜仍然坚定地迎难而上,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时、独立地完成了《研究报告》,而且没有花费国家一分钱。该报告经江苏省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后,一字未改就获得通过,受到有关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专著《江苏跨世纪发展战略(1996―2020年)》收录出版。如今19年过去了,客观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在今天看来,该报告仍然具有指导、参考价值。

在专著《江苏“三大战略”与政策研究》的撰写工作中,作为该书作者之一,陈东瑜独立撰写了“优先发展基础教育与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总体效益”等五大块文稿。本书由当时的省委书记陈焕友作序,作为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纪念。本书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陈东瑜还参加了江苏教育史的研究工作,他独立完成了改革开放时期(1978―1998)的江苏科研史―改革开放时期的江苏科研工作。陈东瑜先后应邀参加了面向21世纪提高教育质量国际论坛(作为唯一免收费用的特邀代表)、科教兴国专题研讨会、中国发展与领导决策高层论坛、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成人教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苏南现代化研究研讨会、经济全球化与加入WTO对中国发展影响研讨会以及第二届中关村电脑节(任专家组成员)等国际和全国性、全省性重大学术交流活动和科技交流活动,并作学术发言,讲稿(论文)被相关书刊收录出版。

“办公、教育、家庭一体化”多媒体网络应用的开放式研究与实验(简称OEH开放实验)兴起于1995年的江苏大地上,是江苏教育现代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国教科院)和江苏省教委(教育厅)领导的支持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家教授的指导下,OEH开放实验在江苏这块热土上历经了十年(1995―2005)的茁壮成长,在开创了江苏中小学校数字课堂教学新时代、取得了国内领先世界前沿的丰硕成果的同时,还为学校培训了大批主持信息化工作的骨干教师,在江苏全省形成了一支强大的信息化领跑者队伍。为确保OEH开放实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江苏省教委(教育厅)在10年内先后发出过18个红头文件。陈东瑜就是这18个文件的唯一拟稿人。此外,课题组每年都要召开1~2次全省性百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研讨会,通常还要邀请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江苏省教委(教育厅)有关领导到会作指示。每逢召开这样的大型会议,从会议组织、会议主持、作会议主旨报告,到作会议总结以及会后撰写会议纪要等一系列工作也都由陈东瑜一人承担。自1996年至2001年,陈东瑜代表江苏省教委主持了3次全省教师多媒体优秀课件评选工作(包括小学、中学、职校)、3次全省中学生多媒体软件创新奖评选工作以及2001年5月首次举行的全省中学生网站创新奖评选与小型网站策划能力测试活动。他在工作中坚持公正,组织有序,做到全省参评学校师生和领导都满意。开展这些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对全省学校数字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2000年4月和12月,陈东瑜主持了两次全省学校数字化工作学术研讨会(又称为“凤凰台会议”),并在第二次凤凰台会议上作了“坚持发展数字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主题报告。2001年11月,陈东瑜主持了江苏省新世纪第一年召开的,并对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江苏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导向作用的前沿性学术会议―21世纪e时代OEH论坛・数字化学习能力与学习社区研讨会,同时他在会上作了题为“学习社区与学习化社会”的主题报告。

1998年,陈东瑜主编出版的《OEH多媒体优秀课件设计集萃》,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学教师开发利用教育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果的丛书,也是江苏省150所OEH实验学校共同开创数字课堂教学新时代的集中体现。陈东瑜执笔的研究报告《OEH多媒体网络发展策略研究》,科学地总结了OEH开放实验在“八五”期间的发展历程,实验成果和主要经验,对全国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年中央教科所(中国教科院)组织有关省、市组成考察团并指定陈东瑜担任领队,赴美国考察教育信息化。考察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长期的终身教育研究中,1999年,陈东瑜创造性地提出了终身教育必须研究的一百个问题。这个终身教育“百问”引起了课题组的关注和思考。1995年开始的OEH开放实验的着眼点始终局限在中小学,这显然是不全面的。2000年,OEH课题组在南京召开了两次全省大型研讨会,正式宣布OEH研究引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这反映了OEH理念的升华。21世纪e时代的OEH理念,“O”已经不再仅仅指“办公”,而泛指社会资源,“E”指大教育,“H”指“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数字生态资源的互动整合。21世纪的OEH已经代表着一种终身学习、工作、生活主动、协调、和谐发展的理念。依据这一理念,陈东瑜于2001年5月发表了论文《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立即引起了学术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经世界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别提名推荐,世界杰出华人专家评审委员会三审论定:“该学术论文独立成文,立意深远,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科学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具备很高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经严格审核评议,此文被评为特等奖并以重点学术论文入编《世界大百科全书藏典》,全球发行。陈东瑜在众多入编作者中,经严格审核筛选,被授予最具权威的世界学术华人荣誉称号。

令人敬佩的是,陈东瑜一贯保持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OEH开放实验所需经费全靠OEH实验学校自筹。作为OEH课题组副组长(江苏OEH开放实验室常务主任),他一人经手的资金达1200余万元,经审计,没有分文差错。公司老板私下送他4万元现金,他当即上交组织。老板送他高档电脑,他当即拒收并坚决退回。值得一提的是陈东瑜还一贯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有一次课题组在苏州召开全省研讨会,陈东瑜会议前夕乘火车抵达苏州时,已是晚上快8点了。按理说,陈东瑜完全可以先去饭店吃饭,然后打的到驻地,但他没有这么做。他匆匆去超市买了个面包,然后就去挤公交车。到达驻地后,他又谢绝了吃晚饭的邀请,他自己倒了杯白开水,一边啃面包,一边开始研究第二天会议的准备工作。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陈东瑜总是千方百计节约开支,坚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课题组负责人的廉洁自律和艰苦奋斗作风,确保了OEH开放实验的圆满成功。

在进行全省课题管理工作期间,陈东瑜倾注了他的全部精力和心血。从江苏“九五”课题指南的草拟,到组织全省课题申报、立项评审、过程管理及课题结题鉴定等一系列工作都出自他一人之手,而且涉及全省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不同的教育领域,以及从幼儿园到大学(含部委属高校)各级各类学校和全省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其工作的繁杂和艰辛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他利用双休日连续工作,拟就了《江苏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指南》初稿。经江苏省教委批准后,颁发全省执行。江苏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研究的累累硕果,也从侧面验证了陈东瑜草拟的“课题指南”是符合江苏实际的。陈东瑜草拟的《江苏省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经省教委批准后颁发全省执行。此文件反响较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科研动态》1998年第1期在头版位置作了全文刊登并发了编者按语,予以充分肯定和赞扬。为探索全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鉴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陈东瑜作了长期深入的调研和实践工作,并以规划办名义前后作了四次总结,为最终规范江苏省教育科研课题鉴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陈东瑜将全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全部建成数据库,这在江苏教育科研管理史上还是第一次,为教育科研的信息化管理作了有益的探索。他草拟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国第一个提出教育科研的信息化管理办法,经省教委批准后颁发全省执行,并得到全国规划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除了认真完成本职课题研究和管理工作,陈东瑜还认真完成教育行政领导交办的工作,从不打折扣。1999年的大年三十,陈东瑜接到省教委副主任布置的“家庭作业”:为省教委草拟一份关于开展“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研究”的文稿,要求年初八上班交稿。陈东瑜二话没说就投入工作,并准时交稿。春节后没几天,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研究”的意见》的红头文件就颁发全省,受到一致好评。17年过去了,该文件至今仍然被一致公认为是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研究的指导性文件,并收录于专著《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研究》首页(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江苏教育论文篇(6)

【作者简介】 李大森,小学高级教师,曾获连云港市首届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大赛小学组一等奖、连云港市首届乡村教师专业技能竞赛二等奖,多次承担市、区公开教学和观摩课任务。曾获江苏省“教海探航”、“师陶杯”等论文竞赛一等奖,并有多篇论文在省级期刊发表。曾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园丁、市优秀共产党员、区教育先进工作者、教学先进个人、教科研先进个人。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重大课题《苏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批准号:A1201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教育人以其兼容并蓄的思想理念,务实精干、敢为人先的实践精神,儿童立场的教学取向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践行着自己的教育追求,形成了极具江苏地域特色的风格和流派,引领着江苏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展现了苏派教育的特色。苏派当代名师更是苏派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本文在大数据视野下,以2015年春“千课万人”为例,就苏派名师的全国影响做些初步探讨与分析,力求展示苏派当代名师的迷人魅力和发展走向。

一、大数据视野下,苏派当代名师的“全学科”影响

从萌芽到冠名,“千课万人”活动已历时15年。期间一直致力于自身品牌的打造,以其专业素养的蓄积,学校品牌的催生,教育理念的创新,前沿教改的探索而闻名全国,可以说“千课万人”活动已成为全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选择这一品牌为切入点,分析苏派当代名师的全国影响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积极的研究意义。

2015年“千课万人”春季小学系列活动,共邀请包括台湾在内的23个省、直辖市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引领与实践示范。从全学科来看,苏派名师在“千课万人”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举足轻重的影响。

1.苏派当代名师受邀人数的数据印证

2015年“千课万人”春季小学系列活动,除去大学教授、政府行政人员,共有一线特级教师、名师314人次受邀参加活动,其中受邀人数大于或等于10的省份如下表:

从表1可以看出,除主办省份浙江外,苏派名师受邀人数最多,共有36人次,位居全国第二位。活动中,这些苏派名师有的聚焦当前的课改发展态势,用精彩的学术报告引领课改走向;有的聚焦课堂教学,用典型的课例诠释前沿的课改成果。这说明苏派名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全国范围内深受欢迎,影响深远。

2.苏派当代名师学科覆盖的数据分析

2015年“千课万人”春季小学系列活动,共安排活动15场次,除去三场名校考察,还有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音乐、科学、班主任等8个学科12场学术研讨活动。在23个省份中出席5场以上研讨活动的省份如下表:

从表2可以看出,8个学科12场研讨活动中,仅有江苏和浙江2个省份的名师受邀参加了全部的活动。这说明苏派名师以其开放兼容、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孜孜不倦地探求;他们以开放的视野、兼容的胸怀、探索的精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可以说,苏派当代名师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实践,各个学科在全国范围内均有深刻的影响。

3.苏派当代名师影响程度的数据比较

2015年“千课万人”春季小学系列活动,共邀请一线名师314人对生命化视野下的未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学语文微课程建设、小学低段语文“学本课堂”、小学数学“学本课堂”、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小学多元化习作教学、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其中作为独立版块进行专场研讨的仅有苏派名师管建刚1人。在管建刚专场活动中,执教示范课2节,学术报告1场。这说明,部分苏派当代名师在其研究的领域已经产生重要影响,其理论建树及实践探索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二、大数据视野下,苏派当代名师的“单学科”分析

以小学语文为例,2015年春季共举办了包括“全国小学语文微课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小学低段语文‘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小学多元化习作教学研讨会”在内的四场活动,共有129名一线学者、特级教师、名教师受邀参与活动。从语文学科来看,苏派当代名师呈以下特点:

1.苏派当代名师的教学理念暗合时代风向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应用,特别是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发展,以微学习、微课程为标志的学习变革正成为未来课堂的新风向。在此背景下,“千课万人”活动以微课程为切入点,组织了“全国小学语文微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共有5个省、直辖市12位特级教师、名教师受邀参加活动。具体如下表:

从表3可以看出,除主办省份浙江外,江苏受邀人数最多。说明苏派当代名师以其独到的眼光、敏锐的视角,开放的视野认识到未来的世界是微生活的时代,未来的教学是微课程的教学,从而把握到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并积极付诸于研究和实践。研讨会上,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的薛法根老师将微课程建设融入板块式语文课程的建构,以板块式教学的方式提升教学维度;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的张学青老师以整本书阅读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构筑了共读文学经典课程;无锡市翔宇实验小学的诸向阳老师就微课程的研发作了精彩的报告,让与会老师们更为详细地了解了微课程的概念、意义及研发策略,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2.苏派当代名师的教学取向引领课改方向

正如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所说“研究和发现儿童”是“教育的大智慧”。课堂应该是儿童的学堂,学习应该是儿童的自主建构。“千课万人”以“学本课堂”为专题,先后组织了低段语文“学本课堂”和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学本课堂”两场研讨活动。先后两次受邀参加活动的省份如下表:

从表4可以看出,除主办省份浙江外,苏派名师受邀人数最多。说明苏派当代名师立足儿童立场探讨“学本课堂”应有之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重要影响,且在帮助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绽放思维、展示对话、合作学习的平台,打造最适合学生的课堂上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涉及了小学的各个学段。苏派当代名师正身体力行着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引领着全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3.苏派当代名师的探索精神表现仁者志向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开启了“后作文”时代的到来。新形势下,教师如何更新习作教学理念,指导习作教学,成为摆在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话题。“千课万人”以“小学多元化习作教学”为主题,邀请了13个省、直辖市的35位名师进行了专题研讨。其中受邀2人次以上的省份如下表:

从表5可以看出,苏派名师对于习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处于全国前列,仅次于主办省份浙江和习作教学强省福建。活动中,吴勇、管建刚、诸向阳等苏派名师纷纷登台亮相。既有精彩纷呈的教学展示,又有发人深省的学术报告。体现了苏派当代名师面对艰难问题勇于探索的江苏精神和心系学子言语发展的仁者志向。

4.苏派当代名师的薪火传承体现衔接归向

以小学语文为例,共有19名苏派当代名师受邀参与了活动,其分布情况如下表:

从表6可以看出,苏派老一辈名师老当益壮,依然活跃在教学的一线;薛法根、孙双金等特级教师正成为中坚力量,在全国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嫣娜等新生代名师正崭露头角,逐步登上全国的舞台。苏派名师薪火传承,正在全国范围产生深远影响。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苏派名师登上全国乃至更大的舞台。

三、大数据视野下,苏派当代名师的独特魅力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看到了苏派当代名师的重要影响。这不是偶然,而是立足江苏精神的应然。

1.苏派当代名师积极进取的教育自觉

独特的地域文化,造就了江苏教育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和“博学笃志、专心持恒、深造自得、见贤思齐、敬业乐群”的学习态度。他们都有一种教育自觉:把教育纳入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高度去思考与打量,以期重新确立教育教学与发展的新理念。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实验研究,到斯霞的“随课文分散识字”的研究,到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到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再到“千课万人”活动中管建刚展示的作文教学主张等无不体现着苏派教育人积极进取的教育自觉。也正因为苏派当代名师积极进取的教育自觉,才让他们在各个研究领域均有建树,进而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

2.苏派当代名师敢为人先的实践精神

敢为人先是江苏教育人的实践精神,他们在超越自己的同时推动着教育向前发展。查阅苏派名师教育思想的相关文献,时常会有这样的发现:勇于探索的江苏教育人以敏锐的理论触角、坚实的实践行动,使自己始终保持理论和行动上的先进。从张謇深感“一国之强基于教育”,创办的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到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再到“千课万人”活动中诸向阳的微课程建设、孙庆博的“学本课堂”理念,苏派教育人以“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精神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教育传奇。基于文化的传承,苏派当代名师敢于在教育教学的未知领域积极探索、踏实实践,用行动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3.苏派当代名师儿童立场的教学取向

苏派当代名师的可贵之处更在于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教育思想――一切为了儿童。从斯霞的“我爱孩子”;李吉林的“我,是一个长大的儿童”;于永正的“简朴的教学艺术,本于对儿童真诚的尊重”;再到薛法根的“为儿童言语智能发展而教”……一代又一代的苏派名师,他们都把教育的目光聚集在儿童与儿童的发展上,“心与儿童一起跳动,教育的艺术性、创造性为儿童所展开”。所以,我们认为,苏派名师之所以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与他们的儿童立场是分不开的。因为,立足儿童、研究儿童、实践儿童的教学是教学的原点与归宿。

苏派名师立足江苏大地、心系学生发展、着眼国际视野、引领课改发展,正以蓬勃的朝气发展着,正以向上的姿态壮大着,正以蔓延的趋势在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我们也相信务实进取、兼容开放、敢为人先的苏派教育一定会谱写更加灿烂的篇章;开放包容、勤劳智慧、勇于探索的苏派当代名师一定会奏响更加嘹亮的教育之歌。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苏派及苏派研究的跃迁[J].江苏教育研究,2011(3):28-33.

江苏教育论文篇(7)

目前,江南家族史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尤其是明清阶段的研究水平更是日益成熟。但关于清末民初的江南家族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避免研究者旧话重说,做重复劳动,进行学术史的回顾是十分必要的。有关江南家族的学术史研究,徐茂明先生(以下敬语均略)的《明清江南家族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1)一文用相当大的篇幅详细介绍了明清江南家族史的研究概况,并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视角。但鉴于江南家族史研究日日争新的现状,本文就近十年晚清以来的江南家族史研究加以综述,并提出些浅陋的看法。

一、专题性的近代江南家族史研究

家族与文化:江南文化世家既诞生于江南肥沃的文化土壤之中,又反过来促进了江南地区的文化繁荣,故从文化方面来研究江南家族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徐茂明《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2)从区域比较的视角来分析徽州与苏州间的文化互动,作者指出徽州商人在苏州取得成功后通过在徽州建宗祠、编宗谱、立义庄、修祖墓等活动将宗族意识重新输回故里。作者认为在两地的互动中,徽商的资本像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强化了徽州的固有形态保证了徽州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却扩大了徽苏两地间的差距。萧晓阳、罗时进《常州庄氏之学与近代疑古思潮之发生》(3)认为常州庄氏治学思想被刘逢路与宋翔凤继承,进而影响到后来的魏源及王运,使经学的疑古思潮大兴。邱巍《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4)通过对近代浙江吴兴钱氏的三代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认为近代文化家族的传承、断裂和消逝,反映了一种社会自主机制的瓦解,其背后是社会组织结构、教育体制、学术体制、代际意识等诸方面的巨大变化。马学强《江南席家与扫叶山房》(5)利用了碑刻、家谱、档案、方志及文集等多种资料,从江南席氏家族的变迁与文化传承这一角度,对扫叶山房的兴起与发展做了另一番的解读;并认为席家与扫叶山房的结缘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深含着文化内涵。该文依循着民间出版机构的演变来探讨家族文化与人文传承,不仅视角新颖,而且分析的条理清晰、鞭辟入里。梅新林、陈玉兰《江南文化世家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趋势》(6)认为江南文化世家的研究虽然起步迟、起点低,然而借助中国文化中心历史上的三次南迁的波澜,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并后来居上;而今后的研究则需要在个案、区域、断代、专题、综合及理论研究等六个方面来取得突破。

对江南文化世族的研究还有沈潜的《常熟翁氏家族源流及文化传承》(7)及茆萌的《略论镇江鲍氏文化世家及主要诗人诗作》(8)等。此外,因江南文化世族在文化史、社会史及文学史等方面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还成为了众多博士与硕士的论文选题。(9)

社会、国家与家族:晚清民初是社会的大转折时期,因此,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研究江南家族,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徐茂明针对家族的转型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著(10),《士绅的坚守与权变――清代苏州潘氏家族的家风与心态研究》以心态史为研究视角,探讨了潘氏家族科举与经商迭相为用的二元价值观与讲究实用的家学传统的形成过程;作者指出潘氏族人行善与积福密切相连的因果报应观,反映了清上层士绅的行为方式和源自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从状元之家到院士之家――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认为近代社会的巨变使苏州世家大族的组织结构日渐式微,直至最后土崩瓦解;但是,世家大族内在的精神文脉却是薪尽火传,代代相承。张建华、徐茂明的《清末民初江南士绅家族的“中西观”――以苏州东山莫厘王氏为中心》认为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汇的过程中,莫王氏的“中体西用观”随着时势的发展而渐变,但作为传统的文化世家,在一定程度上又使其“中西观”很难突破时代的步伐而领先于潮流。《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与社会变迁》对晚清时段也多有涉及,该书利用区域比较法、心态分析法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全面介绍了苏州文化世族与地域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作者认为苏州文化世族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取得的文化成就,更重要的是其内含维持家族长盛不衰的精神;从长时段的视野考察社会变迁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在理论方法与研究视角等方面该书也多有创新。

徐茂明还有一系列以国家、地方与家族的关系为视角的论文(11),其中《国家与地方关系中的士绅家族――以晚清江南减赋为中心》以晚清苏州潘氏在江南减赋中的作用为例,探讨了在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家族、家族与家族间复杂的关系网络中,士绅家族积聚并使用社会资本的过程;并指出这是晚清国家与地方关系转换的过程,是江南士绅力量复苏的标志,更是清代皇权与绅权关系的转折点。唐力行《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12)比较了苏州与徽州两地的宗族社会与生活的多个方面,包括家庭与宗族结构、家族迁徙、妇女与经济生活、基层社会控制方式、社会保障、民间信仰及风尚习俗等,这种经过全面比较,详细考证与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是令人信服的。

唐秀珠《宗族在地方社会团练中的作用――以武进恽氏宗族为个例》(13)指出团练是一种来源于保甲的基层社会控制组织,它反映出国家与地方互生互动的复杂关系;而连接国家与地方的桥梁正是宗族,宗族在地方社会团练中主要发挥了组织联络、筹措经费、制定章程等三大作用。曾京京《近代灾赈及社会改良事业中的家族血缘群体――以唐氏无锡东门支为例》(14)揭示了无锡唐氏东门支从事近代赈灾及社会改良事业的历史脉络,并指出这种赈灾的家族效应,是家族文化传统长期培植的结果。承载、姚浦的《近代江南小地主的日常生活(一)――武进郑陆桥姚家头姚氏家史》(15)则是通过口述资料叙述了常州武进姚氏的社会生活,并对“小地主”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这种关注平凡家族的视角更贴近大众文化的研究。

叶舟《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宗族与城市:以清代常州为中心》(16)从迁居、城镇化的角度指出,由于迁居模式的不同,各宗族各分支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差别。该文为探寻家族的迁徙与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上海苏南宗族的现代转型》(17)指出在陌生的城市中,移民生存仍然需要依靠血缘和地缘关系,血缘、地缘关系以及由此而来的宗族认同、家乡认同仍是他们之间的重要纽带。但同时作者也指出只要营造合适的环境,推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在一定条件下宗族是有可能通过改造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团体。

关于家族与社会变迁、家族与地方关系的研究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一一详述。(18)

家族与经济:家族的繁衍与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同时商人家族又是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推动者。尤其是晚清以来,政治的剧变带来了新的经济格局,国外势力怎样利用中国传统的商业网络来拓展生意,国内传统的商人家族又如何在社会激荡的晚清民初变革求新,赢得新的生存空间,这些都是家族史与经济史家们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家族与经济的关系亦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洞庭席氏作为一个绵延几个世纪的经商大族,历经了多次重大的社会经济变迁,对研究晚清以来家族与经济间的关系有独特的价值。马学强对江南席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江南望族:洞庭席氏家族人物传》不仅利用了十几种不同版本的席家谱系图牒等文本资料,作者还对海内外近百位席氏后人做了采访;使得书中席家69位主要人物的生平事迹更加真实可信,同时也使该书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分析了席氏的人际网络和社会关系,并指出他们利用婚姻相互渗透,构成更加广泛的买办集团;此外,该书还很好的处理好了席家普通大众与核心人物间的关系。《在上海的生活――汇丰银行买办席正甫后人的回忆》(20)以采访散居在苏州、上海、杭州及海外席氏后人的口述资料为基础,阐述了席氏族人在上海的各种活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易惠莉探讨了上海沙船主王氏家族十九世纪五代人的变化,并指出在传统的政治经济环境下,牟利成为从事商业经营的唯一目的,而一旦经商成功,商人就将资金转移到商业以外的领域;种种的因素致使中国传统商业经营家族延续的短暂性。(21)刘锦的博士论文以商人家族史为切入点,从经济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视角,对近代上海船商进行的深入的研究。(22)曾京京指出在近代新旧并存的背景下,近代家族一方面坚守传统的家族观念,另一方面则依托时代潮流打造家族事业的内部环境。(23)

义庄族田(又称义田)是维持宗族运行的经济基础,最早的义庄在苏州发源,江南又被认为是义田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因而关于族田的研究一直是持续的热点之一。王志龙指出近代苏南祠田分布由西部向中部递减,再向东部稍增;并倡导将祠田与义田的比较研究作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24)王瑞芳利用大量的档案史料,指出建国初期苏南族田普遍存在,而以强大政治威慑力为后盾的,不仅没收了族田,也摧毁了宗族制度的经济基础。(25)张少筠对近代苏南族田的保护政策进行了专门的研究。(26)李学如、陈勇指出近代义庄由个体收租逐步走向联合租栈形式,反映了社会动荡的加剧和主佃矛盾的激化趋势。(27)汤可可指出清末义庄的功能、组织和运作机制发生的局部变异,体现了宗族内部传统宗法性的弱化,以及新的士绅力量的上升;抗战前后义庄和族益会呈现出公益性、民主性逐渐增强的趋势;但打断了义庄的转型,并且在根本上铲除了义庄存在的基础。(28)

家族与教育:教育是家族发展与兴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从教育史来切入来研究家族史,是近些年研究者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蒋明宏以无锡的家族为中心,发表了一系列的有关教育的论文(29)。《晚清苏南家族书院的分化与多元类型――近代苏南家族书院研究之一》指出在晚清的社会、教育的转型时期,传统的家族书院在单一“应举――经学型”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分化出国学专修、综合改良、家族教化等不同类型的近代书院。《近代化视野中的苏南家族教育――以无锡为中心》探讨了以工商家族为主导的苏南家族教育的近代历程及其特点;并指出无锡家族教育转型的成功关键在于转型的时间早、开放程度高及以实学实用为目标。《清代苏南家族的历史教学法刍议》对晚清家族历史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做了探讨,并分析了教学方法变革的原因及内涵。蒋明宏、曾佳佳《清代苏南家训及其特色初探》指出在近代苏南家训更强调“各业有分而皆本”的理念,家训的规制功能逐渐让位于化育功能,并把爱国意识和近代文明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张雁、蒋明宏《晚清苏南家族蒙学课程的变迁及其特点》认为蒙学课程变迁的特点是人文化与实用性并重,多元化与社会性加强,开放性与灵活性能相长。

徐茂明《西学东渐与近代苏州文化世族的教育转向》(30)认为废科举后,苏州文化世族的教育转向除受西学传入的影响外,还受苏州社会与文化世族实学传统的影响;同时作者也指这种转向,使得文化世族内部的宗族观念开始淡化,随着职业的分化宗族组织也遭到了破坏,这些都是文化世族教育转向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结果。陈燕华、田良臣《近代江南家族习业教育初探――以无锡为例》(31)认为近代江南地区工业的发达与该地区家族习业教育是分不开的。陈勇、李学如《近代苏南义庄的家族教育》(32)采用了众多家谱、档案及碑刻等史料,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苏南多个义庄对家族教育资助的情况;该文指出近代义庄对习业的重视,凸显出其务实进取的教育观,反映了义庄注重对子弟的因材施教,也表明了工商皆本的职业观念得到普遍认可;该文不仅论证详实,而且观点多有创新。李学如、曹化芝《近代苏南义庄家族的习业教育》(33)则亦是重申在社会变迁时期义庄对习业教育的重视。

孙虎《清代江南家族教育与地域文学发展关系探论――以嘉兴文学家族为中心的考察》(34)认为嘉兴文学家族内部的教育模式促成地域文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在家族情感关怀和精神力量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家族教育中的身份自觉意识和门辉耀族的追求。仲兆宏《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35)认为庄氏族谱中的家训族规对族人起到了不小的教化作用。贾学政《近代私塾教育与宗族社会》(36)认为,以往从宏观角度剖析清末民初中国教育体系改革在学堂――私塾的二元格局中徘徊的现象时,归咎于政府效率低下、教育经费投入缺口等原因,却没有把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士绅统治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宗族势力与之相联系,这也就忽视了清末民初中国乡村社会权力真空的填补者在乡村教化领域中的巨大影响力。马学强《江南家族办学的近代传承――从胡雨人到胡敦复》(37)仔细考察了胡家的办学史,并分析了从传统到现代,胡氏家族办学过程中诸多的“变”与“不变”。

家族婚姻和女性研究:婚姻网络是家族社会交往及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与途径,因此从婚姻方面切入家族史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视角。马学强认为洞庭席氏因职业差异,居住区域不同,或移或迁,或经商或为官等不同特点,决定了这个家族婚姻圈的复杂性;作者认为从席氏家族婚姻的背后,透视出来的不仅是姻缘本身的问题,还与该家族经营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有密切联系;通过对该家族成员婚配情况的分析,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窥探传统江南社会的内部结构,以及在向近代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38)罗时进则从家族婚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39)在文化兴盛的江南地区,家族中的女性也是一个较特殊的群体,蒋明宏利用十几种家族谱牒、档案及方志等文献,以教育史为视角来探讨清代苏南的女性,并指出她们在家族子弟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从这种“文教联姻”的现象中,窥见出苏南重文兴教的文化内涵、开放流动的社会内涵、开明进步的历史内涵、家族制度的特色内涵。(40)

二、家族通史中的江南地区

除了专门对江南家族史研究的论著外,还有许多从整体上或多区域研究家族的论著,这些论著中不乏有涉及江南家族的研究,其所提出的理论范式及研究方法对江南家族的研究亦有借鉴意义。

冯尔康是研究家族较早的学者之一,并出版了一系列著作(41)。《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利用了众多的江南等地的家谱及档案文献,从家族演变史这个侧面窥探中国近三百年社会的转型;作者指出前近代家族的物质形态是祠堂、祠产及族谱,其中族谱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家族存在的表现形式之一,更是家族历史、家族观念及家族文化的载体;并认为家族是具有自治因素的团体,只不过古代并未有自治的概念而已;而这种自治组织在近三百年中,正从古代的宗法性的祠堂族长制,向现代社会团体方向变革。

钱杭是当代中国宗族制度史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之一,早在1994年他便出版了《中国宗族制度新探》(42),该书在宗族研究的方法上做出重大改变,并重新诠释了宗族制度的定义。近些年钱杭关于宗族领域的研究更是多有创新,完成了一系列论著(43)。《宗族建构过程中的血缘与世系》认为宗族是个“建构”的过程,其客观依据、基本逻辑、核心理念及价值标准,是建立并维系一条完整悠久的父系世系,而非所谓的“纯洁”的父系血缘。《“族”与“前宗族时代”――兼论“宗族”概念的二元结构》则指出“宗族”概念是个“宗”与“族”各有前提条件、各有发展过程、各有历史特征的二元结构;“族”是“宗”整合与统领的对象,在逻辑上,前者应先于后者而存在。《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从宗族的定义、结构、规模、制度、谱牒、祠堂及丧服制度等方面来展开,并在最后附上了宗族研究的入门书目及基础文献。该书所提出的众多问题,对刚进入宗族研究领域的初学者来讲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宗族的世系学研究》强调从世系学方面来研究宗族,并提出“前宗族”与“后宗族”的概念。该书观点新颖,是宗族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重要成果。

张杰《清代科举家族》(44)不仅利用了家谱、年谱、笔记及地方志等资料,还使用了少有人注意的“卷”;作者从经济基础、人文环境、日常生活及社会流动等方面对清代科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科举家族”的概念。林济《长江流域的宗族与宗族生活》(45)将苏州宗族形式与长江流域农业社会的宗族形式作比较,认为农业社会的宗族聚族而居,理性文化发育程度较低,宗族往往形成对家庭的干涉;而苏州以市镇为中心,宗族关系不以地缘为基础,个体家庭独立性较强;但苏州宗族以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来吸引族人,以文化精神上的血统观达到聚族目标的方式有着更强的凝聚力。党明德、何成《中国家族教育》(46)叙述了家族教育的历史演变过程及近代家族教育的改革,还以顾颉刚为个案说明顾的成材与家乡的熏陶有直接的关系;该书跨度时间长,涉及地域广,论点新颖,但在论及顾颉刚与家族教育的关系时,所举的例子多是章太炎、钱玄同及胡适等人对顾颉刚的影响,用这种师承关系显然难以支撑作者提出的“学术大家成功的典范是家族教育成功的典型”的结论;文中少量有关顾颉刚家族的资料也是转引自他人的著作,却对顾颉刚本人的回忆等第一手资料有所忽视;这些瑕疵也可能是因事例较多、篇幅较大,才有所疏漏。

三、对目前晚清以来江南家族史研究的反思

纵观近十年江南家族的研究,晚清与民国的时段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课题多是专题性研究与典型个案相结合。但从这些家族史研究的专题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史学,这不仅与研究者的兴趣有关,更与现实社会的发展密切相联。

正如有学者所言:“20世纪对宗族问题的认识首先是与给传统社会定性和解决现实社会革命道路的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47)在处于学习西方、寻求自强的20世纪初,宗族研究领域对宗族持否定态度的成果一直占有主流。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确立,使探讨社会形态、社会性质成为史学研究的风尚;此时,宗法制度与社会形态的关系成为家族史研究的重点。20世纪60年代开展对“族权”的批判,强调阶级斗争,使宗族研究受到严重的影响,乃致停顿。20世纪80年代初,宗族史研究进入新的时期,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仍是当时的时代背景,由此那时产生了许多与封建制度相关的著作。稍后,社会史在史学界兴起,从社会史角度来探讨宗族成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至今方兴未艾。一些研究以家族的个案为切入点,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至今不衰。新时期由于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家族与经济间的关系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有关家族与商业、义庄的救济功能、族田的地位等研究成果显著。后来国家提倡文化建设,并伴着新文化史在史学领域的兴起,家族与文化的关系成为家族史研究的热潮。随着当代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加快,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因此,有关家族的转型问题,城市化、现代化问题是目前及以后研究的重点。

回顾近代江南家族史的研究历程,可清晰的看到研究的课题在不断的扩展,论题与内容也日益的深入,可以说近代江南家族史的研究在与时俱进。然而相对于江南家族在全国的地位及其所蕴含的文献,近代江南家族的研究仍很大的深化空间。第一,在近代江南家族史研究时,不能简单的将家族的变化与转型笼统的归结于是近代化的结果,而需要进行“范式转换”。夏明方在反思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时,指出像当年在资本主义萌芽讨论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泛萌芽化”现象一样,在江南的社会经济史研究中也出现了一股“泛近代化”现象;举凡政治、宗族、文化、教育乃至社会性别等方面均打上近代化的烙印。(48)在研究近代江南家族时我们也应该警惕这种“泛近代化”的使用,而应注重运用环境史、生态史的方法,以不断变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出发点,通过深入探讨环境变迁、市场变迁、人口压力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分析家族在社会中的变迁。第二,在家族的研究当中不仅要注意个案研究,而且要把握好家族中核心人物与普通大众的关系;不能将家族史研究变成几个核心人物的传记集合,在叙述家族中某个核心人物时,也应该从家族的视角来探讨他的个人事迹与交际网络。随着家族史中个案研究的越来越多,这种以核心人物为部分,简单堆砌组成的整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家族研究,因为它不能反映家族作为整体的某些变迁及特性,所以在进行家族个案研究时,切记处理好家族这个整体与核心人物这些关键部分的关系。第三,针对近现代家族组织机构性质、构成形式、社会功能及演变的过程与方向等均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目前我国正处与社会改革时期,而家族组织也正扮演着与以往不同的角色,类似家族组织的同姓自治团体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些不同的组织之间有何差别,又有哪些人来参加这样的机构,它们存在的现实意义又有哪些。这些研究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家族的历史与现实,把握家族的现代转型均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晚清以来中国社会历经战争不断、灾荒频发,沿海地区更是遭受到西方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近代人口流动、迁徙的规模和性质相比明清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然而近些年对这方面的研究却为数不多,叶舟从苏南家族大规模整体性的迁入上海为例,从城市化、现代化的视角来探讨家族变迁的方法,为我们研究近代江南家族提供了新的研究范例,这种方法值得以后研究者的重视与学习。第四,对于某些旧有的论题,我们也应加强注意,因为论题的内容和角度发生了变化,结论就有了新的认识。如苏南宗族的义庄在建国初期就有学者关注,然而近来陈勇等人却从习业的角度来分析义庄的教育功能,不能不说是旧题中翻出新意。

此外,信仰、娱乐、伦理等方面与家族的关系也是研究者应注意的问题。当然,江南家族史若要有根本的突破,理论方法的创新与材料的进一步挖掘是最为迫切的任务。相信因江南在历史变迁和现实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定会吸引更多的研究者,而江南的家族研究也定会日新日美。

注释:

(1)徐茂明:《明清江南家族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载自王家范主编《明清江南史研究三十年(1978~2008)》,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68~406。常建华教授虽然撰有《二十世纪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近十年晚清民国以来宗族研究综述》,《安徽史学》2009年第3期等文,但因其视野开阔对江南地区关注不足,故笔者认为仍有必要对晚清以来的江南家族史研究进行梳理。

(2)徐茂明:《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史林》2004年第2期。

(3)萧晓阳、罗时进:《常州庄氏之学与近代疑古思潮之发生》,《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邱巍:《吴兴钱氏: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马学强:《江南席家与扫叶山房》,《史林》2009年第6期。

(6)梅新林、陈玉兰:《江南文化世家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趋势》,《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7)沈潜:《常熟翁氏家族源流及文化传承》,《江南社会历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5期。

(8)茆萌:《略论镇江鲍氏文化世家及主要诗人诗作》,《江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9)丁小明:《清代江南艺文家族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杨:《长洲文氏家族文学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赵伟:《常熟瞿氏家族藏书与江南地域社会》,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刘旭锦:《清中叶钱塘梁氏文化代际传承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朱平:《清代常州钱氏家族诗歌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10)徐茂明:《士绅的坚守与权变:清代苏州潘氏家族的家风与心态研究》,《史学月刊》2003年第10期;《从状元之家到院士之家――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载《传统文化研究》第12辑,群言出版社2004年;张建华、徐茂明:《清末民初江南士绅家族的“中西观”――以苏州东山莫厘王氏为中心》,《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与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徐茂明:《由看国家主流意识对家族记忆的型塑》,“近世江南文化:器物与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年9月;《区域与国家多维互动中的江南望族――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6年;《国家与地方关系中的士绅家族――以晚清江南减赋为中心》,《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2)唐力行:《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3)唐秀珠:《宗族在地方社会团练中的作用――以武进恽氏宗族为个例》,《科技资讯》2006年第9期。

(14)曹京京:《近代灾赈及社会改良事业中的家族血缘群体――以唐氏无锡东门支为例》,《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

(15)承载、姚浦:《近代江南小地主的日常生活(一)――武进郑陆桥姚家头姚氏家史》,《史林》2007年增刊。

(16)叶舟:《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宗族与城市:以清代常州为中心》,《史林》2010年第3期。

(17)叶舟:《上海苏南宗族的现代转型》,《东方早报》2012年8月21日,第13版。

(18)李铠光:《郁氏宗族与清末民初的上海社会》,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陈加林:《吴趋汪氏与近代苏州社会》,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张建华:《从江南科举世家到近代科技名门》,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饶玲一:《清代上海郁氏家族的变化及与地方之关系》,《史林》2005年第2期;以上文章请参见徐茂明的《明清江南家族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

(19)早在上世纪末马学强便开始关注洞庭商人,并著有《钻天洞庭》,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其后有《江南望族:洞庭席氏家族人物传》,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0)马学强:《在上海的生活――汇丰银行买办席正甫后人的回忆》,《史林》2004年增刊。

(21)易惠利:《从沙船业主到官绅和文化人――近代上海本邑绅商家族史衍变的个案研究》,《学术月刊》2005年第4期。

(22)刘锦:《上海船商:19世纪家族史》,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

(23)曾京京:《近代风云际会中的宗族组织――镇江陶氏家族研究》,《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

(24)王志龙:《近代苏南族田分布研究――以上海县、吴县和高淳县为核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

(25)王瑞芳:《没收族田与封建宗族制度的解体――以建国初年的苏南为中心的考察》,《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26)张少筠:《近代苏南宗族族田保护措施研究》,《中国农史》2009年第3期。

(27)李学如、陈勇:《近代的义庄及其租佃制度――苏南义庄为中心的考察》,《理论学刊》2013年第6期。

(28)汤可可:《近代无锡义庄的转型变迁》,《江南社会历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5期。

(29)蒋明宏:《晚清苏南家族书院的分化与多元类型――近代苏南家族书院研究之一》,《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近代化视野中的苏南家族教育――以无锡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清代苏南家族的历史教学法刍议》,《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2期;蒋明宏、陈芳:《无锡荣氏家族教育传统及其近代转型》,《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蒋明宏、曾佳佳:《清代苏南家训及其特色初探》,《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4期;张雁、蒋明宏:《晚清苏南家族蒙学课程的变迁及特点》,《江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0)徐茂明:《西学东渐与近代苏州文化世族的教育转向》,载《互动与转型:江南文化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1)陈燕华、田良臣:《近代江南家族习业教育初探――以无锡为例》,《民办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32)陈勇、李学如:《近代苏南义庄的家族教育》,《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

(33)李学如、曹化芝:《近代苏南义庄家族的习业教育》,《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15期。

(34)孙虎:《清代江南家族教育与地域文学发展关系谈论――以嘉兴文学家族为中心的考察》,《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35)仲兆宏:《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36)贾学政:《近代私塾教育与宗族社会》,《理论月刊》2005年第3期。

(37)马学强:《江南家族办学的近代传承》,《江南社会历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5期。

(38)马学强:《16至20世纪中叶民间文献中有关家族婚姻状况的研究――对江南洞庭席氏家族的考察》,《史林》2005年第5期。

(39)罗时进:《清代江南文化家族姻娅网络与文学创造力生成》,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

(40)蒋明宏:《清代苏南女性在家族教育中的作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41)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宗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宗族制度与谱牒编纂》,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42)钱杭:《中国宗族制度新探》,香港中华书局1994年版。

(43)钱杭:《宗族建构过程中的血缘与世系》,《历史研究》2009年第5期;《“族”与“前宗族时代”――兼论“宗族”概念的二元结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宗族的传统建构与现代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宗族的世系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4)张杰:《清代科举家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45)林济:《长江流域的宗族与宗族生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江苏教育论文篇(8)

“江苏”作为行政区,本文指1840年~1937年的江苏,包括上海市。实业教育是指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为农业、工业、商业、矿冶、铁路等物质生产部门培养专门应用人才的学校或教育。实业教育本义为工业教育,源自英语中的industrial education,经日本转译为实业教育。1917年黄炎培等创办中华教育职业社,改称实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向教育对象传授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职业教育是实业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实业教育则是职业教育的初始阶段,学者们基本认同晚清时期的实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江苏实业教育在全国兴起最早。兴起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江苏早期实业教育思想的提出

古梅认为,“中国现在的教育不是土产,不是国货,而是欧美日本各国的舶来品,这是大家都承认的。”洋务运动的新式教育,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但如果认为它完全是舶来品,那也是不对的。正如余英时先生所指出的:任何思想史本身都是有生命传统的,它的成长并不完全仰赖外在的刺激,因此单纯用外缘来解释思想史是行不通的。所以当我们讲洋务教育的起源时,除了关注欧美的影响,还应该注意我们自己的思想传统。它的产生受到我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明末江苏无锡的东都林党人就提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初江苏昆山人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对同光时期的学者影响很大,他们秉承“经世致用”的思想,从实际出发,“师夷长技”,提倡西学,成为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倡导者,成为新式教育的先驱。这些人都与江苏早期实业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冯桂芬(1840~1891),江苏吴县人,自1860年起居住在上海,任敬业书院山长及李鸿章的幕僚。他提倡改革科举,设立学堂,采行西学等,这些主张奠定了江苏新式教育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1861年他写成《校邠庐抗议》,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甚至有学者把它作为江苏新旧教育转型的一个重要界标,把1861年作为近代教育的起点。1863年他向李鸿章积极建议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并得到采纳。和他同时代的郭嵩焘(1818~1891),同治初年官苏松粮道与冯桂芬一起辅佐李鸿章,促成上海广方言馆的设成。王韬(1828~1894),苏州府人,长期居住在上海、香港,办理报馆、书局,提倡西学,曾出任格致书院的监院与院长。薛福成(1838~1894),无锡人,副贡出身,曾入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府,提倡西学尤其是工商实业教育,不遗余力,他说:西方“文则有仕学院,武则有武学院,农则有农政院,工则有工艺院,商则有通商院。非仅为士者有学,即为兵为工为农为商,亦莫不有学”。郑观应(1842~1924),广东香山人,在上海经商,任洋行经理,著有《盛世危言》,其中论学务有较完整的实业教育思想体系,“论泰西之学,派别条分,商政、兵法、造船、制器,以及农、渔、牧、矿诸务,实无一不精”。因此,他建议在文武岁科外,另立一科,专考西学“先令各直省建设西学书院,遴选精通泰西之天文、地理、农政、船政、算化、格致、医学之类人文智士,及各国舆图、语言、文字、政事、律例者数人,为之教习,或即以出洋官学生之学成返国者当之”。这表明江苏实业教育思想形成了。

二 自强求变的客观需要

1840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英国只用25艘军舰和1000多士兵就轻易地打败了清帝国。1851年,中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并在1856年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人民起义的过程中,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认识到列强船坚炮利,技术精良,因此他们主张“师其所能,夺其所恃”,不应该“制于人而不思制人之法与御寇之方”。中国人要“自强”、“自立”,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要求“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派。江苏是洋务运动最早开展的地区。清同治四年(1865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将马格里主持的苏州炮局迁至南京,改名金陵制造局。187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等。这些新式工矿企业兴办后,随后就遇到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技术人才极度缺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洋务派开始的做法是从国外聘请洋匠洋技师。但这种做法引出了一系列问题:(1)“洋匠洋技师费用太高,有的月俸高达六七百金,甚至超过道台”。(2)洋匠洋技师依仗专擅某门技术,飞扬跋扈,不负责任。如轮船招商局船主、大副、二副、大车、二车都是洋人,他们行船漫不经心,屡出事故。他们还垄断技术,不肯传授给中国人,如此等等,使洋务派认识到“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

于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实用人才迫在眉睫。因此洋务学堂在各地逐渐开办起来,近代中国的实业教育由此萌发。

三 开明督抚倡导

洋务运动时期曾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和李鸿章认识到“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尤其致力于教育。1867年,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前视察江南制造局时,容闳劝他在厂旁立一兵工学校,“授以机器工程上之理论与实验,以期中国不必需要外国机械及外国工程师”,曾听后“极赞许,不久遂得实行”。李鸿章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之前,就已经于1863年3月11日奏请设立外国语言文字馆,形式仿照京师同文馆之例,称“上海广方言馆”。1867年,李鸿章在江南制造总局附设机器学堂,培养机器制造人才,这是江苏最早建立的职业技术学校。以后陆续创办的还有江南制造局附属操炮学堂(1874)等。李鸿章是江苏新式教育的首倡者,1862~1867年,李鸿章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虽时间不长,但他在离开江苏后却仍然控制着由他创办的近代教育和企业。1875年,刘坤一第一次署理两江,给丁汝昌的信中说,“当今所亟宜绸缪者,惟在洋务……办理洋务者,必须得人”。主张设立西学馆传播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培养洋务人才。1881年2月,刘坤一命令上海制造总局查明广方言馆办理情形,主要包括在校学生名额、考试成绩、毕业去向、办学经费、教师聘用情况等,他指出,“现在筹办海防,需才甚殷”,要求广方言馆妥善安置毕业生,使新式人才能够完全为清廷所用。

晚清江苏实业教育近代化的起步和开展主要得力于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的倡导和推动。李鸿章是江苏实业教育的发动者,张之洞则在后期推动了江苏实业教育的发展。刘坤一较二者在江苏待的时间最长,甲午战争后,他及时提出了涉及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方面的变革主张,成为少数积极倡办新式教育的封疆大吏之一。这也是晚清江苏实业教育能够走在其他省份前面,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全国兴学育才示范的重要原因。

四 政府、教会、士绅的推动

近代江苏的实业教育事业是政府、教会、士绅倡导推动的结果。教会是最先将西方教育制度引入中国的团体,但带有强烈的传教动机;士绅是继后提出实业教育的社会中坚阶层,有积极的表现;政府对实业教育的认识较迟,但后期贡献较大。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中央对实业教育缺乏认识,对是否要兴“西学”争论不休,没有全国性的统一对策,推动实业教育兴起的力量在于地方督抚。维新变法时期,以光绪为首的清政府中央开始认识到实业教育的重要,积极推动实业教育的发展。“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的变法上谕有120项左右,其中有关文化教育的上谕据粗略估计有近40项。其中有关实业教育的内容有:6月20日上谕:“御史曾宗彦奏,农工二务亟宜振兴一折,另片奏,南北洋宜设立矿务学堂等语,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一并议奏”。7月4日上谕;8月10日上谕;8月21日光绪帝又依照康有为条陈,命“各省府州县,皆立农务学堂,广开农会,刊农报,购农器,由绅富之有田业者试办”,并要求“工学、商学各事宜,亦着要体认真办理”。9月11日,光绪帝准刑部主事肖文昭条陈,谕于已开通商口岸及出产丝茶省份,迅速设立茶务学堂及蚕桑公院。这样,设立铁路、矿务、农务、工学、商学、茶务、蚕桑等专门学堂和实业学堂便有了政策依据,于是,各种实业学堂在各地迅速开办起来。

鸦片战争后,根据《五口通商章程》和《天津条约》,基督教取得了在华的传教权。为通过教育达到传教的目的,教会在中国纷纷设立学校。于1843~1920年从教会学校的分布地区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教会学校721所,江苏设有112所,位于第一,其中医科学校就有5所。1843年,天主教在上海建立Catholic Seminary;1850年,北长老会在上海设立清心实业学校;1861年,北长老会在上海设立清心实业女中学校。毫无疑问,这些学校为江苏的新教育的创立提供了范式,为江苏的新教育,尤其是实业教育的创立提供了思路。更值得提出的是,据1925年的中国名人录统计,有12%出身教会学校,至1931年,中国名人录教会学校出身者又增加到16%,可见,教会学校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甚大。

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政府开始重视发挥士绅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影响。甲午战争后,在“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思想的激励下,各省先进的士绅兴办企业,捐资兴学。江苏因经济、文教条件较他省优越,士绅捐资兴学风气也盛于他省。重视实业的士绅也更倡导实业教育。1897年,张謇在《请兴农会奏》中称:“上溯三代,旁考四洲,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为此他请光绪“各省专派一人,主持其事,设立学堂,讲求土宜物性”。戊戌变法失败,但由于刘坤一对新式教育的支持,促使江苏其他地方官员和进步士绅积极融入兴办新式学堂的潮流中,形成了上下阶层兴学的合力。1898年,高邮知州章邦直创办致用学堂;无锡举人杨模创办埃实学堂;俞复、吴眺、丁宝书等在江苏无锡创办三等公学堂;江苏学政瞿鸿机奏请将江阴南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江苏新式教育蒸蒸日上。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政府、教会、士绅三者的合力推动着江苏实业教育萌芽,成长。在近代江苏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三者所发挥的作用,在教育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不可一概而论。

注 释

①古梅.为什么现在的教育不适合中国的社会经济背景[J].中华教育界,1917(9)

②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③苏云峰著.中国新教育的萌芽与成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④薛福成著.出使四国日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⑤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⑥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⑦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6

江苏教育论文篇(9)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3年10月12日

附:征文竞赛细则

一、征文主题

高举“苏派”旗帜,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品质。

二、参赛对象

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教师、管理工作者、教科研人员),不限年龄。

三、奖项设置

1.本次征文竞赛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2.本次征文竞赛另设先进集体奖、年度新人奖、杰出水手奖、优秀团队奖和感动“教海探航”人物奖等奖项。

四、征文要求

1.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2.篇幅在3000字以上6000字以下。

3.电脑A4纸打印。

五、报名方式

1.本次征文竞赛可由个人报名参加,也可由各市、县(市、区)有关部门或学校集体组织。

2.发文组织参赛的市、县(市、区)有资格参加先进集体奖的评选(请将相关文件寄送至《江苏教育》编辑部)。

3.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可由有关部门与《江苏教育》编辑部联合组织地区一级的初赛。

4.对于集体组织报名参赛的学校,可优先参加优秀团队奖的评选。

5.本次征文截止时间为2014年7月20日。

6.征文请用挂号信或特快专递寄至: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B楼)《江苏教育》编辑部,邮编:210036。并请在信封上注明:26届“教海探航”征文(小学组)或26届“教海探航”征文(中学组)。

7.小学组联系人:王春亚(025-86275646),中学组联系人:夏新宇(025-86275643)。

六、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务必先进行网络报名,获取参赛论文编号,报名网址届时详见“江苏教育新闻网”(http://)。

2.完成网络报名后按要求逐项填写《2014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参赛征文推荐与作者信息表》(分别刊登在《江苏教育》2014年4月教育管理版、小学教学版和中学教学版上),并加盖单位公章。请确保信息表内的信息与网络报名提交的信息一致。

3.无参赛表或复印、自制参赛表的论文均视为无效论文,不予参赛。

4.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不得参加评选;在评选结果揭晓前,不得将参赛论文向其他报刊投寄或参加其他征文比赛,一经发现,将取消作者获奖资格。

江苏教育论文篇(10)

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将武术课作为中小学体育必修课,由此确立了武术在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地位。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和发展智力的功能,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民族精神。武术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掌握武术运动和作为终身体育锻炼手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在中小学阶段推广武术,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兴趣,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江苏省86所中小学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苏州市等13个地(市)。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武术在中小学开展的相关文件要求,对文献资料和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和梳理,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在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内容,设计出《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开设现状调查表》,经过反复修改,广泛征求专家和教授的建议,最终确立3种类型的调查问卷,即学校分管体育的领导问卷、体育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共发放问卷664份(领导100份,教师264份,学生300份),回收644份,回收率99.5%;剔除8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636份,有效率为98.8%。

1.2.3数据统计法

将调查中所获得的数据通过spss11.5和excel2007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归类和排序。

1.2.4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江苏省教育部门的领导、专家和学校分管体育的校长等进行访谈,针对目前中小学武术课开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开设武术课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交流,并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开设现状

2.1.1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外活动时间开设状况

表1显示,对江苏省86所中小学进行调查,有34所中小学在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了武术课,占总数的40%;有52所中小学课外活动时间没有开设武术课,占总数的60%。这说明江苏省中小学课外活动时间开设武术项目的比例偏低,不利于提高学生练习武术的积极性,仅武术课上的学习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目前,江苏省每个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以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主,武术运动在中小学的开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表2显示,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外活动形式主要是以学校组织活动为主,占总数的62.5%;班级间武术活动偏少,占总数的9.4%;但兴趣小组的占28.1%,这说明学校组织课外武术活动占主要地位,而班级间活动的比例偏低,这种形式不利于学生自主选择武术活动内容。另外,在武术课外活动时间上,30分钟以内的占40.6%;30~60分钟的占37.5%;60~90分钟的占21.9%,这说明中小学武术课外活动时间偏少,不能保证学生练习兴趣的持久性。

2.1.2 江苏省中小学武术教师对《实施方案》的理解程度分析

表3显示,尽管江苏省教育厅把武术列入中小学体育必修课,并把开展武术的目的和意义做了详细说明,但是中小学武术课开设情况并不乐观。通过对江苏省26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有52名小学体育教师表示理解把武术作为中小学体育必修课,占总数的40.6%;在中学体育教师中有37.1%的教师表示理解;而不理解把武术作为中小学体育必修课的教师分别占21.9%、22.8%,通过与这些体育教师交流发现,在中小学推广武术项目,一是武术专业教师紧缺,二是没有专门活动场地等,不利于武术运动的开展。

2.1.3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表4显示,约25%的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够较好地完成武术教学计划,约75%的体育教师一般能完成教学计划。由此,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教师的教学意识等因素有关。

2.1.4江苏省中小学学生对武术课开设情况的调查分析

表5显示,通过对江苏省中小学学生参与武术课非常感兴趣占总数的12.2%,较感兴趣占总数的18.6%,另外有35.8%的学生对武术课不感兴趣,这说明中小学开展武术运动的氛围不浓,还须要加强开展。

表6显示,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教学形式以单纯武术动作练习占总数的50.8%,教学效果较低;有37.3%的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将武术动作与游戏相结合,教学效果较高;有11.9%的体育教师在武术课教学内容设置上采用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1.5江苏省中小学武术教师专业情况调查分析

表7显示,在调查260名中小学武术教师中,有47名是武术专业毕业,仅占总数的18.1%,绝大多数教师都不是武术专业毕业。很多体育教师反映,自己不是武术专业出身,其所掌握的武术技术动作都是通过自学和短期培训获取,对武术理解不深。

2.1.6江苏省非武术专业教师对武术知识、技能学习和进修情况调查分析

表8显示,江苏省非武术专业教师的武术知识、技能学习和进修主要是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短期培训为主,占总数的95.3%;通过其他途径学习武术知识和技能的教师相对较少,这说明非武术专业教师的知识、技能学习和进修途径相对单一,影响中小学武术教学质量和课外武术运动的开展。

2.1.7江苏省中小学运动会开幕式进行武术表演情况调查分析

表9显示,在调查江苏省86所中小学运动会开幕式中,只有12所学校加入了武术团体表演,占总数的14.5%;有2所学校加入了武术个人表演,占总数的2.4%;另外,有69所中小学没有加入任何武术项目,占总数的83.1%。由此可,武术在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活动中的地位不高,这与执行上级文件的力度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说明武术运动在中小学的推广过于形式化。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第一,武术课外活动是武术课上教学的有效补充,目前,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外活动时间较少,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武术运动的积极性,仅武术课上的学习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

第二,武术作为中小学体育必修课,有待于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解程度。目前,江苏省中小学有一部分教师不理解为何将武术列入体育必修课,对学校开展武术活动存在疑惑。

第三,在江苏省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武术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还有待于提高。能够较好完成教学计划的体育教师数量较少,还有部分教师不能完成教学计划。

第四,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还是以传统体育教学形式为主,这种形式单调、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第五,江苏省中小学非武术专业教师较多,对武术知识、技能学习和进修途径单一,影响中小学武术教学质量和课外武术运动的开展。

第六,江苏省中小学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特别是大型学校运动会上很少有武术项目,这表明武术在中小学体育活动中的地位不高,这与执行上级文件的力度和学校的重视程度有关。

3.2建议

第一,转变学校传统组织体育活动的观念,鼓励班级之间的武术交流,建立武术兴趣小组。以发展武术运动为主导,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武术活动。

第二,提高体育教师对武术作为体育必修课的理解程度,武术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它还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一是具有强身健体功能,二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修养身心的作用。

第三,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与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设立奖惩机制,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和课外武术活动的开展等要与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最终评比成绩相挂钩。

第四,武术课以单纯的武术动作练习相对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设置上要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第五,武术专业教师紧缺,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的武术教师培训机制,加强与高等院校武术专业合作,接收优秀武术专业毕业生到中小学校任教。

第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为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加强非武术专业教师的武术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武术技能。

第七,学校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时要加入武术表演项目,有利于提高武术在中小学体育活动中的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有利于武术运动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EB/OL].

上一篇: 概念设计论文 下一篇: 心理学导论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