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 42-1026/G4 国内刊号
  • 1001-4233 国际刊号
  • 8.5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重点大学理工科教改协作组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约专稿、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工程教育前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比较高等教育、教学学术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院士论坛
让创新真正驱动经济发展1-5

摘要:文章首先厘清创新的基本概念,指出创新是提出并实现一种新的想法并取得成效的活动,属于经济范畴,必须要有收益;接着分析了研究科技创新一定要区分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的概念之原因,以新产品为例提出技术创新链中两次飞跃的概念,阐述创新发生的机理,指出经济活动中创新为何经常会失败的原因;进而解释了我国长期存在的技术和经济"两张皮"成因及产生的问题以及建设制造强国过程中创新驱动的重要性,最后提出让创新真正驱动经济发展的建议。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新工科研究与实践
关于综合性高校开展新型工程教育的思考6-12

摘要: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愈加激烈。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对服务和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为推动国家工程教育改革创新,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高校对新时期工程人才培养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达成"复旦共识"。本文基于新型工程教育的挑战与需求,阐述了新型工程教育的外延与内涵,探讨了综合性高校开展新型工程教育的路径与发展模式。

引领未来产业变革的新兴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微电子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13-18

摘要:随着信息电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产业整合出现重大变革,产生出许多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新兴产业,而与此相对应,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如何培养可以引领未来创业变革的新兴工科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领军人才。本文分析了当前培养新兴工科人才的背景和迫切性,探讨了在综合性高校建设新兴工科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微电子人才为例,提出以"三新五结合"作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新兴工科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最后,结合自身情况,对综合性大学电子类新兴工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相关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于综合性大学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考与探索19-23

摘要:新一轮的产业与科技革命呼唤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大批新工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综合性大学具有基础学科办学积淀和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特点,在孵育新工科人才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现代工程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和培养机制改革入手,提出综合性大学利用多学科办学和区位优势发展新工科教育的路径,并以中山大学学科专业的布局和建设为例,提出建设新工科专业的思路和建议。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动态
“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24-25

摘要:工程改变世界,行动创造未来,改革呼唤创新,新工科建设在行动。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步入新阶段。2017年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60余所高校共商新工科建设的愿景与行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专题研究
大学的本质功能与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26-31

摘要:本文讨论两个问题——大学的本质功能是什么?中国科技人才培养的道路和实现途径是什么?由此讨论当前关注的几个问题:1从大学评估—排名讲起,不同的大学评价排名标准与结果各种各样,排名的选取标准,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才培养,特别是人才培养对社会、国家、人类福祉的贡献这一本质功能;2什么是大学及其本质功能?大学最重要的本质功能是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大学乃大师育才之谓也";3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伦理:对于从大学培养的大批工程科技人才来说,他们既从事工程科学技术,也是社会人,是从事人文和社会活动的人,所以要德才兼备,要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要践行工程伦理;4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道路:走追赶世界科技发展、面向和服务国家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双轮驱动"之路;5工程教育的发展与变化,要求培养多样性的卓越工程人才;6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大学发展策略,当今应强调基于分类发展的分层发展;7钱老之问之答与"双一流"大学建设:钱学森曾经发出大学培养帅才之问,也做了回答,其中第一条就指出,很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思想品德,要好好学习哲学、方法论,而领军人才的成长,除了高等院校教育培养外,还要经历长期的岗位成才学习与实践的阶段,而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一流的大学。

研究与转化的桥梁:从知识运用看英国教育智库的作用32-37

摘要:英国智库对教育研究成果转化并运用到政策领域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基于访谈调研并运用知识运用经典模式理论分析发现:英国教育智库在解决问题模式中,擅长抓住研究转化为政策方案的难点来强化自己联系需求、整合概括、语言转化的特长优势;在相互作用模式中,结合广泛利益相关者需求充分互动、建立政策网络、高效收集信息;政治模式影响减弱;在启蒙模式中,智库与媒体在互动过程中保持自律;决策者的"觉醒"对研究知识应用于政策领域意义重大。

工程场域中的“从属者”:性别视角下的女性工程师研究38-47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女性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工作参与问题。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运用"关系"、"位置"等核心概念,形成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研究者选取我国机械装备制造行业的48位工程师(30位女性工程师、18位男性工程师),通过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法,深入她们/他们的现实生活,收集大量一手资料,透过工程师在其职业生涯中的日常工作呈现了工程场域中女性工程师的工作参与及职业发展状况。基本结论如下:相对于男性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特点,女性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则显现出单一化、重复性;女性工程师相对于男性同伴而言,在工程场域中呈现出"从属"的关系构型。

霍兰德职业兴趣、深层学习与大学生读研期望的关系研究——基于5所“985”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48-52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法对5所"985"高校的97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大学生职业兴趣类型、深层学习及读研期望的特点,并深入考察了职业兴趣类型、深层学习与读研期望之间的确切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型职业兴趣对大学生读研期望的直接效应显著,深层学习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常规型和社会型职业兴趣则通过深层学习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的读研期望。基于此,本文建议高校要创造适合不同职业兴趣学生的发展环境,大学生应根据个人职业兴趣类型和深层学习情况明确读研期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大学生深层学习方法的引导。

我国杰出工程师人格特征的历史测量法研究53-56

摘要:杰出工程师为推动人类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杰出工程师身上普遍的、典型的人格特征,对于揭示杰出工程师成长规律,改革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和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历史测量法,研究了我国近现代史上12位杰出工程师的人格特征,提出了杰出工程师五因素人格结构模型("理想立志"、"坚毅有恒"、"开拓创新"、"严谨自制"和"淡泊名利"),并列举部分事迹进行了佐证。据此提出了工程教育的三点建议:加强忧患意识教育、加强科学精神教育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工程教育前沿
面向职场情境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兼谈人力资源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7-71

摘要:在中国新常态经济发展战略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主导模式。人力资源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当其冲。改革的本质是教育供给侧首先要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社会、产业、家庭对专业教育的真实需求,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和资源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再设计实施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大纲的逐项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满足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并接受职场的评价和考核。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的广大需求,绝大多数专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政府政策和资源应当向"应用型"专业教育倾斜。本文就工程教育面向职场情境的需求分析、发展的共性原则、课程改革等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得到的结论对于其它专业教育也有借鉴意义。

如何破解工程教育中有关“复杂工程问题”的难点——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视角72-78

摘要: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区别于其他类型工程教育认证的特征,也是我国高等院校本科工程专业达成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首先对国际上学历互认的三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议进行对比,阐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对于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重要意义;而后深入剖析"复杂工程问题"的内涵,指出"复杂工程问题"相关毕业要求的达成难点,并分析造成这些难点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最后借鉴企业技术创新方法论和最佳实践,对工程教育中有关"复杂工程问题"的难点问题提出一种解决思路,以期为相关院校工程专业教育提供参考。

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79-89

摘要: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不仅是我国高校拟认证工程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也应该成为我国所有本科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本文聚焦在分析和讨论如何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这一重要主题。在回答为什么研究性学习最适合于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问题后,首先讨论如何设计适用于研究性学习的复杂工程问题,其次提出完整的问题复杂性渐进式递增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第三从问题情境、教学活动和学习环境三方面讨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需要的教学设计,最后集中分析培养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四种学习方式,以期为我国高校的工程专业在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上提供参考和借鉴。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我国工程教育学习成果多方评价对比分析90-96

摘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市场化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逐渐被重视,它们在质量保障中的地位也进一步凸显。工程教育由于其学科专业的特点,其办学与社会联系得更为紧密,因此各利益相关者对工程教育的影响也更加显著和深入。本研究在对工程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其不同的学习成果观入手,运用实证方法具体分析了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工程教育学习成果满意度评价方面的差异,力图探寻这些差异所体现的不同利益诉求,希望对在工程教育实践中整合及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提供可借鉴的启示。

工业界视角的工程教育学生学习成果鉴别及分类研究97-103

摘要:正当我国提出并实施"中国制造2025"重大发展战略之际,我们遗憾地发现为此提供智力资源的高等工程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业界的需求。工程教育必须"回归工程"、"回归实践",必须系统研究工业界的需求。本研究立足于工业界视角,在收集和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鉴别出工业界认为重要的工程教育学生学习成果460个;采用亲和图分析法,归纳出学习成果要素56项。就重要程度而言,这些学习成果要素被分为三个层级,其中最重要层级上的学习成果要素与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EC2000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对这些学习成果要素进行结构化整合的结果表明,工业界不仅看重事实知识、心智技能,而且十分看重经验知识、行动技能和社会技能;不仅看重个人的认知领域,还十分看重个人的情感领域。

校企合作、跟踪培养——新入企高校毕业生培养的实践与探索104-107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1的全面构建和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加快推进,电网企业将作为市场主体直面严峻的市场竞争考验。当下,企业竞争日益表现为人力资本竞争,在高科技企业尤为突出。电网科研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新员工是企业的后备军和生力军,快速提升新员工的能力素质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持久活力的重要手段。如何缩短新进高学历员工的磨合期,快速培养青年专业人才队伍,是电网科研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08-113

摘要:本文以1989~2013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高等工程教育不同层次结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运用ARDL-ECM模型,分析不同层次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相互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教育状况下,高等工程教育对第一产业发展没有显著长期作用关系,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则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不同层次工程教育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本文最后围绕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对高等工程教育在培养层次、专业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动态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会议综述114-117

摘要:2016年10月19-20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和西南交通大学承办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会议主题为"中国制造2025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大会开幕式由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周雪峰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