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1 09:57:01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1)

高等职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关键。如何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如何实现为各个产业培养所需的创新高技能人才, 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点的再认识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检验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客观尺度, 而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 一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直接关系到这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是否能向社会输送符合产业、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创新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 必须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角度来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

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观念的创新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观念,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紧密结合社会、行业特点和优势, 社会需要什么类型什么规格的高技能人才, 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

以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为基础的观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科技素养教育, 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观念,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 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在第一线工作所面临的难题需要员工协同, 需要运用综合应用能力来解决。因此, 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和较强的技能。这些技能一般应当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以产学研结合、开放式办学为必由之路的观念,高职教育要办出活力和特色必须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充分发挥学校及其所在行业的优势教育资源,建设应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 紧密联系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来规划、开发和设置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聘请生产、建设第一线上的技术专家, 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

把产学研结合办学的观念贯彻在教育教学的整个活动之中, 学校在服务于社会和企业中增强办学活力, 提高办学质量。创新能力培养与岗位要求相适应, 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适应, 实现订单式教育。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培训是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方式, 也是提升学校自身价值的主要方式。通过产学研结合, 大力吸收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优化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要突出职业性, 综合性、创新性和模块化的原则, 整合课程、重组课程结构, 优化教学内容。建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实施项目化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实现学生职业创新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按照社会对技术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 必须对多种专业技能进行综合和整合, 以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改革实验实训室功能, 创新技能训练模式。实验实训室要具有跟踪技术前沿的功能, 应该有一定的先进性, 要与时俱进, 以培养学生适应发展的需要。

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决定着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则决定着这个专业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及就业后发展的优势。

1.培育专业的竞争优势

一是培育专业的差异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是由一个长长的活动链构成的, 其中任何环节的创新都会产生专业独具特色的、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差异性, 只有创新才能彰显专业的个性, 才能有让其学生顺利就业的保证和使其学生深受企业欢迎的可能, 才能形成职业能力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优势。这种优势源自于人才培养的创新, 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三是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学校要有创新、务实的运作模式, 这种模式的形成是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认同, 且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技能培育的基础上不拘一格, 崇尚创新, 是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培养机制的新要求。

2.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职学生作为高技能型人才, 在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经或者将要成为重要的角色和力量。这就使得用人单位必然对高职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学习能力是为学生就业后, 适应社会、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应具备的能力; 创造性能力是为学生就业后, 应对各方面的挑战而应具备的能力。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力度尚欠缺的两种能力, 也正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 需要特别注重和加强培养的两种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 .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2]任君庆. 以终身教育观念引领高职学习领域改革[J] . 中国高教研究, 2005, (5) : 46- 48.

[3]张亚杭. 探索有高职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J] . 中国高等教育, 2006, (9) : 54- 55.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11-03

党的十以来,我国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加速推进,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任务,就是要着力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问题,进而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促进高等教育升级转型,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与时代精神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历经了几十年改革,但至今还有待完善,当前的改革已经不能拘泥于某些环节,而是要对高等教育的整体结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进行重新定位,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

伴随人类文明进步的跨越,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演进,外延和内涵不断扩展和丰富,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也得到新的概括和界定。一是高等教育的层次多样化。除大学本科教育外,各种形式的专科教育蓬勃发展,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二是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范式,具有独特模式,包括全日制本专科教育、职业教育、业余函授教育、自学成人教育和远程网络教育等教育样式,这些高等教育已不能用中世纪“大学教育”的概念来指称了,高等教育形式的变化使得服务对象也发生变化,由“英才教育”、“尖子教育”演变为“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三是高等教育的性质定格化,高等教育是根据专业分工并进行系统专业训练培养专门高级人才的活动,而高等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包括技术型、应用型、研究型、学术型。由此,综合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可归纳为职业性专业教育和学术性专业教育两大类,其内涵范畴可概括为在中等教育之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二)高等教育的时代精神。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它基于传统的文化背景,又扎根于现实的社会土壤,培养千百万社会需求的人才,从而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服务。半个多世纪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使知识、技术、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当今世界著名的高新科技园区,诸如北京的中关村、台湾的新竹和日本的筑波、美国的硅谷等无一不是依托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建立和发展起来,这些高科技园区以高新技术的优势为各经济体提供经济发展动力源的同时,其成长所依赖的大学也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上借此得到迅速提升,拓展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并成为声名远播的国际性大学。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与高科技园区相互促进的关系,凸显了大学在未来全球产业竞争中的战略性作用,由此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依托大学来提升本国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力。

在新常态下,我国高等教育应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定位出发来思考自身的位置和角色,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迫切需要依靠教育的创新驱动来培养高层次人才,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因此,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之日,就是一批高水平大学涌现之时,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这两个“加快”,一定是互为支撑和相互促进的,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必然要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升级版为基石。

二、我国高等教育升级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等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各国高等教育是由各具民族特色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制度范式,教育理念不仅对本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并且对他国高等教育发展也产生深刻影响。比如,坚守传统是英国高等教育理念、追求自由和崇尚多样化思想分别是德国与美国高等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在不同方面和程度都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需要传承,更在于创新,德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才创造柏林大学模式;美国创建当代世界最强大的高等教育系统,就是在继承德国高等教育理念、模式并与本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国情紧密结合才达成的。反观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惑,不能不说是教育理念相对模糊造成的。我国高等教育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在教育理念上,曾经学习欧美,后又一度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念,几种不同类型的教育理念相互交织,呈现一派繁荣的“乱象”,而本国自身民族特色的教育理念却相对弱化。为此,在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教育思想,勇于突破旧有观念的束缚,探索既能够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发展方向,又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对人才需求的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其中既有世界经典高等教育理念的中国化解读,又有体现高等教育时代性发展特征的内容,不断凝练与创新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二)高等教育中高校同质化严重。近年来,我国高校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倾向。一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同质化。许多高职学院发展路径的设计是:“专升本”―升本之后招硕士―招了硕士后招博士―最终办成研究型高校,由此形成了一条道上“千校一面”的特殊景观。二是本科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被同质化。许多高校规模求大、专业求全,地矿院校不专攻地矿、农林大学不重视研究农林,某些高校还冠以“政法”、“理工”,在专业设置上,大都办有英语专业、计算机专业、财经与会计专业和各种艺术类专业,原有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反倒被“冲淡”了,向着学科齐全的同质化方向迈进。三是不同高校教材的同质化。目前一些大学的教材雷同,都使用国内研究型名校的教材,教材很高深,但对于多数面向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不适用,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具有不同类型的教材,切实遵循因材施教。

产生高校同质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现行高校考评模式和评价标准。在评估体系标准的设定上,长期以来是按照精英教育、研究型大学的标准设定,近年虽有所改善,但仍权重于学术评价;在评价体系衡量参数中,最重要的仍是学校规模、层次和学位点数量,高校之间实际上是比“高”而“大”,基本上不比“教”与“学”,从而引导高校盲目求大求全。

(三)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高等教育的使命,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模式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上过于单一,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偏少,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限制学生个性发展和尖子人才的脱颖而出,扼杀了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渠道。二是教学方法死板。不少高校教师习惯性地沿用刻板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注重知识灌输,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不强、激励机制不健全、资源分配不公,难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抹杀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造能力。三是考试制度的弊端。考试制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采取标准化、规范化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这种考试方式单一化、考试内容教材化、考试目的功利化、考试题型标准化、评分标准精量化,造成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这种评价学生的考试制度严重歪曲了素质教育的真谛。四是传统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依然循规蹈矩,难以改变学习惯性,缺乏创新精神。

(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高等教育重在人才培养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工程,建立完备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对于协调内外部关系、优化结构和功能、规范其行为,具有决定性意义。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体制机制的构建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高等教育制度体系不健全。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体系存在“有政策而无制度”的缺失,“空白领域”较多。如教育集团化建设目标和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办学经费只停留在政策导向上,作为关键的运行保障机制等制度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二是体制机制操作性不强。我国高等教育受体制的局限,其制度建设远远滞后实际发展,在内容上缺乏创新性、前瞻性,文字表述含糊不清,导致很多机制操作性不强。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关于民办高校合理回报的规定不能真正落实等。三是体制机制的总体效能低。我国目前除国民教育体制外,还存在军队系列、政党系列、教会系列等多头办学主体,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分散资源,影响办学效益提高。此外,具有强制性效力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偏少,也是高等教育制度化、机制化建设滞后的突出表现,并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开放引进社会各界参与高等教育制度的制定,转变“自上而下”的制定方式,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制度的民主化建设;对已建立的高等教育制度,应保持一定的制度弹性,依据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提高高等教育制度科学化建设进程。

三、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升级的路径

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因此,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必须从外延式规模扩张为主转向内涵式质量提升为主的创新发展轨道。

(一)高等教育要遵循“分类指导、特色发展”思路引领结构优化。调整结构是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要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整体战略需求出发,实行分类指导,推动特色发展,引领教育结构的优化。

1.要鼓励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在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占比应达60%以上,主要以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重点,通过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以建立职业教育集团的模式,充分发挥企业或社会力量的办学主体作用。深度校企结合、产教融合,与行业组织联动开发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突出实战和应用的举措,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缓解中国制造2025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的矛盾。

2.要稳定普通本科教育的规模。普通本科教育规模在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占比应达30%以上,主要培养多样化规格的复合型、学术型人才为重点,突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专业与人文并重发展,构建面向行业或地方急需的厚基础、宽领域、岗位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3.要适度从紧研究生教育规模。研究生教育规模在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占比应达10%以下,主要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培养方式以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培养类型以学术学位型向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相结合转变,推进校所合作、跨学科联合培养;培养模式以重知识向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并重转变。

(二)高等教育要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培养方式转变。高等教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最终目标,高校要紧紧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心,理顺各方面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

1.把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作为办学前提。传统教育的人才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即“传道授业解惑”,现代教育以知识为基础,培养目标是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具有国际思维视野面向现代化、经济全球化和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人才。高校要摒弃旧有的单纯追求学生数量、学校规模的做法,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遵循系统培养、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新人才观;摒弃唯考试评价、唯分数论的观念,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创新、创造为评价标准,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新人才观。

2.把深化教学改革作为主要抓手。高校在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上,各学科专业要将国内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反映实践最新经验作为授课内容;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上,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讨论式、交互式、“现代互联网+教学”等模式,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管理机制改革上,建立高校间互聘教师、互选课程、互认学分、选学自主、弹性学制的长效机制;在科研与教学关系上,改进教师科研评价对人才培养的权重,确保教师以教学为中心,建构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

3.把建构育人机制作为重要突破口。高校要推行开放式办学,充分将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创立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要推行“卓越计划”,在相关重点学科专业领域,大力开展与国际名校间的育人协同机制;要提升教学、科研、人才“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要素深度融合,锻炼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产出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

4.把评价人才质量体系作为重要保障。首先,建构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同类同级高校、行业或企业等多元主体;其次,建构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估方式,有院校自评、地方教育部门审核评估、社会组织办学水平综合认可评估等多元评估方式。评估制度体系注重考察高校人才培养对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考察高校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考察高校对科技、人文创新的贡献度,考察高校学生、家长、社会对培养人才质量的满意度,根据“四个比度”真正建立优胜劣汰、关停并转的激励机制。

(三)高等院校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模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中国高等教育新教改的“突破口”,重点应放在高等院校“去行政化”,最终走向“法人化”。

1.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由教育家或职业经理人管理。高校中管理者的身份都应从“干部”转型为职业管理者,改变高校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模式为企业性质的教育集团,把竞争机制引入高校,确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并强化教师学术管理权力的地位,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与职能转变。政府在高等教育活动中扮演监管者、出资者、调控者三种角色。作为监管者其职能是依据教育法律对违规高校予以督查、惩罚;作为出资者其责任是推进教育公平,通过设立各种奖学金、助学金,资助天文、数学、考古、地质、语言、历史和国学等回报率不高但社会必需的专业;作为调控者要从战略上布局协调,促进公立高校在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

3.高校实行法人治理结构。任何高校都要制定章程并依据章程建立独立的教育法人实体,实行以“校董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校董会由出资人、教师代表组成,负责制度建设、战略规划和管理层的任命,管理层以校长为核心负责学校日常运营。高校应将出资人、管理人、教授都纳入法人治理结构之中,建立政府监督、出资人或管理人办学、教授治学的健康良性互动轨道。

(四)高等教育发展要推动公共财政与市场互补关系优化资源配置。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过程引发了公共政策中政府职责的大讨论。公众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评价尽管提出多样的尖锐意见,但政府对教育事业总体投入相对不足却是共识。

1.发展高等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近年来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总量按照全国GDP4%以上规模增长,但流入普通本科高校的占比很大,而有限的公共教育财政对职业教育的经费配比相对较低,这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更不利于教育公平的推进。为此,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促其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其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充足的高技能人力资源。

2.打破教育行政化体制是新教改的重要任务之一。政府作为监管者、出资者和调控者,必须转变职能,实现教育经费分配体制的转型。一方面,政府依据高校教师规模和招生人数,设定统一的最高学费额、最低助学金额标准给付基本的教育基金,并实行有效监管,杜绝腐败;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培育并具备自主筹资能力或投资能力,将校内科研成果资源通过市场行为转化为教育资源,或放开民间资本捐资、参股高校形成发展基金,充分重视并利用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促进教育公共财政与市场资源的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杜玉波.高等教育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N].中国教育报,2014-07-24

[2]杜玉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高等教育亟待转变发展方式[N].光明日报,2014-08-05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3)

加人wto是中国现代化战略进程中的转机,虽然在wto众多条款中涉及教育的条款并不多,但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子系统同样地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加之当今世界,人类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倡回归自然,中医两千年来的自然疗法、自然的药物来源吸引了众多崇尚自然、追求人类健康者的目光。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关注日益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也将会增加,这些都给中医药走向世界带来极好的机遇。但是机遇不等于成功,更严竣而冷酷的事实是竞争。中医药要在竞争中取胜,关键靠人才。而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关键。因此,面对wto,我们要培养具备什么样素质的高等中医药人才将成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一、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在培养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发展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而各种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人世”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人才更具多变性、多样性和流动性。高校毕业生主要通过劳务市场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医药市场及医疗单位的职责、管理模式也将随着社会的需求而经常调整。因此,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现时社会对人才要求的。

wto的“游戏规则”及其特性影响了经济全球趋势下人才素质要求的新走向,它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具备广泛而扎实的文化基础:有较高的文明程度;能意识到自己同他人的依存关系,谋求共同发展;尊重各种文化价值,平等、诚信地与不同文化中的人打交道;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具有优异的人格心理品质,包括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应对挫折的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等。这些恰恰就是通识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所谓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所普遍进行的共同文化教育。包括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公民意识的陶冶,个性的熏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人皆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教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吻合的。在提倡通识教育的同时,不能削弱主体专业的教育力度,不能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类共同的基础性的文化知识教育,以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为目的,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我们强调的主要是与中医学术发展相关的“通识”,只讲“通识”,也容易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缺乏实际本领是不行的,难以达到“人世”对专门人才的要求。

在强调了通识与专业教育的同时,中医药教育应培养个性鲜明、专长突出的人才。这也是“人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在工业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这种生产方式要求教育部门对学生实施的是同质教育,强调人才培养规格的规范化、标准化,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不够。在学校教育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加人wto,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实现由工业经济时代的同质教育模式转变为因材施教和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的个性化模式。21世纪的教育模式将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教育方式。高等中医药教育也要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纵观历史,中国东西南北气候悬殊,人们饮食嗜好各异,因此产生了中医的不同学派。传统中医药教育得以发扬,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医学术流派的学术争鸣。大凡在中医药发展史上留名青史的中医药名家,无不文化底蕴深厚,知识渊博;无不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同时学术特色突出,专业技术独特,幼从师训严格。但现在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着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等偏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用说要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就连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都有困难,更别说注重个性的培养。因此,21世纪的中医药教育要获得发展,在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素质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个性,有个性才能有特色。

二、高等中医药教育要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是综合素质的基础。中医药学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博大精深,不仅在于中医发展的悠久历史和有着浩如烟海的古代医籍等巨大文化遗产,还在于其植根、生长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渊源关系,它本身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思想,蕴藏着巨大的人文精神财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何应对“人世”给我国中医药带来的冲击,提高中医大学生文化底蕴是必经之道。其实,中医教育曾造就了有很高人文修养的老一辈科学大师如李时珍。他是中国文学的酷爱者,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一书中有不少地方用的是著名诗人的诗句表达的。可以说他的医学成就其实就是人文学术精神主导的成就。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人文素质”,又称“文化素质”,是人们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品格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素质,它是包括人们的思想、道德、品格、心理、性格、情趣、行为等基本素质的总称。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人,一方面学科分化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学科与学科间交叉与渗透,特别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医学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随着时代的迁移和科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许多功能性症状与病痛,尤其是那些创伤性的检查与治疗,化学药物对于人体“内环境”的严重污染与攻击,无不使人们对此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质疑。随之而来的是医学模式的转换。即构建“生物—心理—社会”这种具有人文关怀的综合性的现代医学模式。闭医学的性质也不再仅仅属于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医学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人具有生物和社会的双重属性,所以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教育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而当代中医药高等教育因循了西医院校和理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偏重于专业化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除了设几门政治理论课外,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内容,如文化史、社会学、人类学、美学等基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医学社会学等与医学交叉的边缘学科课程,以及生态环境、社区卫生保健等综合相关学科的课程等开设较少,极大地削弱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文化基础,不利于促进人本身的发展。人文教育薄弱亦成为中医人才培养中高素质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吸收人类文化时,应当不带有任何偏见和歧视,而应该以超越一切的眼光看待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正如哈佛大学《共同基础课方案》中所指出的:“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能眼光狭窄,以致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过去一无所知。现在我们不再可能与世隔绝地关起门来过日子。一个受过教育的与未受过教育的人的关键性区别在于,前者生活经验的视野较后者更为广阔。”因此,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宽阔的眼界,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宽容精神和包容胸怀,从而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使之善于国际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三、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实质上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具备创新素质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它不仅影响大学生个体的成才,还将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人类社会的兴衰。正如同志所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以往的中医药教育,多注重对已有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创造性是在急剧变化的信息时代求得生存的首要条件,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创造性更为重视。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的核心和关键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此外,由于人类已进人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信息的低成本复制的新阶段,所以纯记忆型的智力必然会普遍贬值,而想像力、创造力将会越来越重要。所以作为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实现教育的创造力。其功能应从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受教育者的智能,以培养出更多的具有高知识素质的劳动者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同志还曾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同志也指出:“我们要在继承中医精华的基础上创新。”这就说明我们不但要创新,还要在继承稳定基础上创新。有继承而无创新,则永远停滞不前;有创新而无继承,则学无所据,势必成为空中楼阁。我们常提倡师古而不泥古,提倡活法圆机,就意味着在继承中创新。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社会。相反地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维的个人。加人wto后,我们要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主动参与国际竞争。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创新。因此,高等中医药教育要肩负起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担,就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位置,要在强化继承、强化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医药人才。

四、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教育的国际化和文化的世界化,使得教育必须具有国际性质,教育必须培养国际化人才。教育国际化是在具有国家化、民族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脱离国家的教育目的,去追求教育国际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坚持教育国际化与国家化相结合。加人wto,高等中医药教育要适应变化的世界给祖国医学带来的发展机遇和严峻考验就必须把握时代特色与本国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将国际视野与本土理念结合起来,用西方人的语言去讲东方人的故事。如今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炙手可热”的态势,中医已成为世界的中医,并与世界科技文化的相互碰撞和相互影响过程中取长补短。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4)

(2)高等教育考试功能的缺失

与国外高校“宽进严出”风格不同的是我国的高校奉行“严进宽出”的政策。随着我国的高考招生人数不断扩大,造成整个大环境下高校学生专业素质的缩水。考试是反映教学效果,检查教学质量,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教学管理部门寄希望于通过考试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重评价、轻导向”的认识误区,教师只注重刚性的评价成绩,把考试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终结性评价,不重视试卷和考试结果的分析、反馈及改进教学。由于我国高校学习、考试环境的宽松,出现学生大学四年几乎不上课,找人代考,也照样能毕业的现象。

(3)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不匹配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上,存在着很多不匹配之处。学校教育采取的手段是用高强度的机械式记忆任务来培养高分学生,教育单位很容易陷入“飞行员误区”。一个人的成功,并非必需很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的情商、动手能力;而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恰恰是人才的情商,动手能力而并非学习成绩。情商高的人才特点是守时、耐心、专注、责任感、事业心、写作能力、服从意识等等。教育的作用与其说是训练劳动者,不如说是提高他们的情商,让他们成为可以被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以上几点反映出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中的诸多矛盾,也显现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高校教育的盲目性。

2、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1)教育模式的革新

有研究表明,个别高校在全年的学校高层会议中,领导层全年未对课堂教学进行听课督导。这势必降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之相反,对于高校的领导而言,他们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教育教学中,将关注的视角聚集在提高课程质量上,以课堂促科研,以科研助课堂,定期召开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及时发现问题焦点,推出解决方案。应行程严格制度规定教授必须对本科教育教学负责,例如,规定教授的职称评聘必须以为本科生授课为依据,优秀者为低年级学生授课,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专业的正确认知。教师方面,教学教法必须革新,倡导小班化教学,重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独立思考。在互动教学法中,强化师生交流,依托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管理机构应当将本科教学视为重要项目,从国家层面向地方和高校层面大力推进,形成多维立体本科教育监管体系。加大力度规划指导各层级高校进行专业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巩固教育基地,增加本科阶段教育资金投入,提高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水平。

(2)创建卓越人才特殊培养机制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高精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的长期努力。卓越人才培养必须有其独特的上升途径,高等教育的重点之一应放在对绩优生的培养和选拔上,逐步形成因材施教,组织专家教授小组共同探索与国际化相适应的卓越人才培养机制。对于学术精湛具备创新潜能的学生,施行专业导师制,开展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模式。使其在科研和重大建设项目中,实现学术和应用的顺利过渡。

(3)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模式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同高水平的科研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例如,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性科研的系统实践。科技创新不可缺少卓越人才资源的连续涌入。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模式就意味着必须吸纳社会各项资源对人才培养的投入,积极共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校企联合的多点开花的新型教育模式。例如,目前“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已经实施。又如,卓越医生、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为核心的系列“卓越计划”,其意旨也在促进产学研互动,实现多部门需求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互利双赢。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不断深化协同育人模式,发挥学校和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各自优势,促进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协同培养,行程校企互惠互利,学生受益的战略联盟。

(4)改革教育体制,以学生为主体

近年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中的热门话题,其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已得到高等教育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普遍认同。但是实际情况与“学生主体”这一教育理念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大学里,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还是被管理对象,一进大学就被安排好的教育计划牵着鼻子走,还会受到诸多的规章制度和办学条件等的束缚。在高校的实际办学过程中,学生很少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缺乏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这些严重的束缚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瓶颈。如何改革教育培养方式,改变教育培养目标,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值得每一个大学校长进行深思。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应当实施学校自主办学,学校自主办学是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要求,只有学校能够自愿的对学校的发展做出规划的时候,学生才能摆脱规章制度的束缚,真正的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

(5)建立灵活的双向选择机制

据测算,“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人,2013年的新增毕业本科生人数为631万。如此众多的劳动力进入到各个工作岗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还不发达,社会所能容纳的工作岗位无法满足所有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因此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异常火爆。由于众多人数去竞争一个或几个工作岗位,造成用单位人在选择人才时过分的看重人才的学历、证书等一目了然的指标,而对于人才本身的能力等则不甚了解,造成我国就业市场上很严重的“唯学历论”现象。随着时展,不同专业异军突起,形成较为繁荣的专业设置景象,但就高校的总体专业设置方面,仍旧存在着以高校为中心而非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的专业设置指导思想。这如同闭门造车,高校的人才培养雷同于学历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因而,学历的高低似乎成为社会舆论中对高等教育质量最为普遍的评价指标。减轻这种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高校本身必须考虑专业设置和社会就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并且在对传统基础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需要探索实践化,情境化。首先,对于新兴专业,不可以盲目设立,教育管理部门在进行严格考证后,才能进行适当设置。并需要对专业的建设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专业办学质量和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此外,在传统基础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重实践,讲应用,淘汰落后理论,及时引进新鲜案例和解决方案,促进知识的更新,确保培养人才的信息适时性。无论是专业的设置,还是基础专业的课程内容选择都必须参照社会的需求和企业需要,最大限度的实现学生与岗位匹配,提升高等教育的应用性。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5)

国内内衣企业如古今、曼妮芬、爱慕、欧迪芬等,最早都是以做贴牌加工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品牌企业。就内衣业集中的广东省而言,内衣设计师和研发人员的需求量大约为5000—7000人。但是培养内衣专业设计的人才的高校太少,和童装一样,高校对内衣设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他们在师资力量、专业课程、实验设备方面也还不够齐全。然而,不少国内的内衣企业试图以会的形式展示品牌理念,联合行业协会或媒体面向全国举办一些内衣设计大赛以挖掘有潜质的内衣设计人才。如欧迪芬杯中华元素内衣设计大赛,浩沙杯泳装设计大赛,中华杯内衣、沙滩装设计大赛,盐步杯内衣设计大赛等。他们试想通过举办内衣模特大赛、学术论坛等推动内衣模特的选拔,并以此加强内衣研究理论的相互交流。

一、内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1.设计型人才

内衣设计是一项非常繁杂细致的工作,企业要培养出一个成熟的内衣设计师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正是由于内衣设计的重要性,企业招聘内衣设计师的广告从年前打到年末,却始终没有合适人选,内衣企业的人才缺乏还将持续。

以设计型人才为例,目前,内衣企业的设计师队伍大致有三种:一是内衣企业的样衣工、裁床、跟单等基层人员通过对工艺流程、面辅料的熟悉而慢慢走向技师的道路,有的也担负起设计师职责;另一种是由中专院校毕业后进入内衣企业工作,大多数走上了纸样师的岗位;还有一种则是经大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学习后,在内衣企业通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累积,走向专业设计师道路的专业人才。由于国内的服装院校少有开设内衣专业的,学院派内衣设计师大都是从服装行业转行过来,没有受过内衣设计专业训练,没有接触过内衣版型、内衣工艺流程,所以,设计师的设计相对也不够专业。而在有些企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这个过程。此外,服装业包括内衣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也造成了对整个内衣业的提升和发展壮大有些不利。因此,内衣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撑,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高等院校应该在服装专业中细分出内衣专业或内衣方向,这既符合内衣行业对专业性的要求,又切合当前世界教育向更专业、更细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2.研究型人才

内衣企业对内衣版型设计尤其重视,不少企业的检测设备价值百万,拥有高科技的检测手段和专业的检测人员。内衣与人体的接触最紧密最直接,对内衣面料舒适性、版型合体性、穿着舒适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作为内衣行业的从业人员和教育者,高等院校更应该重视人体工程学的深入研究,国内人体数据测量和数理统计,以及特种内衣的压力测试等。高校与企业之间也可以互相合作,利用高校庞大的人才队伍为内衣企业研发新产品、新版型、新面料。这些研究结论部分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为内衣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二、内衣人才的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开设服装专业大专以上的院校有50多所,加上各省市的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在内,学校数量突破1000所。与国外相比,国内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差距可归纳为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而对于人才缺乏的内衣行业来说,国内内衣人才的培养有几种方法,除了原始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外,还有短期培训班模式,院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和职业教育模式。1.培训班模式

在广州、深圳、汕头、南海等内衣厂商积聚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内衣设计工作室和培训班。这种培训班师资力量以在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的设计师为主,培训时间短,理论课和实际操作课加在一起才十来天。它可以让从业人员很快了解有关内衣设计、纸样的一些皮毛,性质同于美术高考培训班。然而,通过这种短期填鸭式的培训来提升内衣业人才的整体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2.院企合作模式

目前,许多内衣企业已经意识到,解决内衣设计人才短缺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要有自己的内衣设计人才培养团队。通过与相关的专业或院校合作,依托高校的力量综合教授内衣发展的历史、内衣面料知识、内衣设计、内衣工艺和内衣市场营销等,并积极组织学生到内衣企业去实践,使院校和企业互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内衣设计人才。而国内的高等院校目前只有香港理工大学成立了内衣专业学院,专门培养内衣专业设计人才。

3.职业教育模式

笔者认为,国内的内衣设计人才培养应该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国家目前在强调中职教育,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工艺和管理方面的训练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江苏靖江鑫纶内衣学校,南海盐步职业技术学校就开办了内衣工艺和管理专业,但没有内衣设计和内衣结构专业设置。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可以借鉴法国巴黎高级时装学院(ESMOD),在第一二年是时装设计及制作的入门探索期,第三年是专业期,开始导入内衣设计及制作的概念。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包含人体工程学、内衣纸样、内衣系列化设计、内衣面料、内衣营销、内衣生产与工艺、内衣打版等。通过细化专业,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此外,他们也很重视和企业合作,采取订单式教育,这样,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也可以在国外的内衣行业从事设计工作。所以,国内的内衣设计人才培养应该以本科教育为主,职业教育为补充,成为人才培养的后备力量。

结语

内衣设计人才的专业培养刚刚起步,还在摸索着前行,许多方面还有待于多方的进一步努力。但可喜的是,国内的专业院校和企业已经行动起来联合开设内衣专业方向,以期培养内衣设计、内衣营销管理、内衣研究的复合型人才。最后,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整个内衣行业的发展前景必然会日臻成熟。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6)

一、转变教育观念,着眼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研究创新高等教育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创新高等教育的目标,那就是要启发、培养和强化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开发受教育者的智力存储与思维潜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精神素质和文化知识素质,而且善于在实践中将这些素质转化为生气勃勃的创造精神与进取精神,进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两个文明建设成果。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的观念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在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上仍带有明显的工具价值观的色彩。这种价值观实质上就是培养计划经济体制所称道的那种老老实实听话的人,那种甘愿做“驯服工具”和“螺丝钉”的人。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的学生缺乏鲜明个性,缺乏进取开拓的创新精神。这种观念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必须实现根本的转变。

我们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人才的多样性,重视培养人才的特长;以创新为核心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改革高等教育质量评判标准,改革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把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欲望的、鲜明创新个性的、非凡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鼓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一般比较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大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能会开辟一个新的领域,而解决问题需要的只是一些技巧。可以说,从创新教育的要求来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自由思考,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性,保持一种好奇心。因为“问题意识”来源于敏感性和好奇心;强烈的敏感性和好奇心,会促使人们对外界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做出反映,发现问题,追根寻源,并提出一连串问题,从而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如果缺乏敏感性和好奇心,必然造成学生对外界信息反映迟钝,对诸多有意义的现象熟视无睹,对问题无动于衷,更谈不上创造与发明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要切实转变自己的观念,即在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同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发现“新疑”上,让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发现、提出、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求全责备,即使他们提出的问题有时看起来荒诞可笑或远离现实,也要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出来,与大家一起分析、研究和探索。

三、改革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创新奠定知识基础

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改革的目标应是尽快实现由过去专而窄的微观知识体系向宽而厚的宏观知识体系转变,由封闭的知识体系向开放的知识体系转变,由工具型的知识体系向创新型的知识体系转变,建立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的课程体系。围绕这一目标,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以建构“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性知识为目标,改革基础课程体系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使创新型人才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因为创新是建立在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基础之上的,而合理的基础课程体系则为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除了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之外,还要要求他们掌握与他们学科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于学生在校四年的大学学习以及今后走向社会,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以建构个性与兴趣发展性知识为目标,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一个人的知识和精力是有限的,在其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以后,要根据他的个性与兴趣,为他提供合理的学科专业知识,以便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在这方面,应注意三点:1设置尽可能多的学科专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2学科专业知识应尽可能完整系统,为学生以后在该领域的创新打下学科专业基础:3学科专业知识要体现前沿性、前瞻性,使学生从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开始,就进入创新前沿。

3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改革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最终都要落实到动手实践的能力上,不能让学生成为“知识储备的巨人,创新实践的矮子”。因此,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的能力来进行。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把重点放在知识体系的运用上,放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求新的习惯,多出创新的成果。

四、改革教学方法,强化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同改革开放前相比,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同发达国家高校相比,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教学方法仍显得落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课堂教学比重大,而且方法单一;(2)实验教学基本是理论验证,缺乏探究创新;(3)实践教学少,学生动手能力差;(4)教师与学生呈单向传授关系,缺乏双向交流。这种状况,不适应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对教学方法必须加大改革力度。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传授与学生学习的关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单纯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知识,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在这方面,不少高校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开展研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对灌输式教学自身也要进行改革,如引入案例教学,就产生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在实验教学方面,最关键的是要实现实验教学指导思想的彻底转变,即实验教学要从单纯理论验证向理论验证和探究创新并重转变,让实验教学不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而且成为学生探究创新的手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要加强实验室建设,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武装实验室,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物资保障。

在实践教学方面,要从内容和途径两个方面努力。从内容上讲,主要有四项:一是要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课时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围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实践教学的计划性、有效性和目的性;三是加强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四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实践中去,实践理论,发现问题,深入研究,找到答案,升华认识,获得新知,提高创新能力。从途径上,要积极鼓励、扶植学生组建各种科技文化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创造条件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使学生尽早掌握科研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校外方面,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与高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经常性联系,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建立若干实践创新基地,将其作为学生实践创新的重要阵地;鼓励、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与社会紧密接触,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是21世纪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为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如多媒体的运用、互联网的开通、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构建等等,彻底改变了原有教学手段狭窄单一的局面,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全方位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它更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和书本,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老师,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来获取知识。应用先进的手段发展和体验未知世界,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激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德育报,1999-06-21

[2]李昕华,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3).

[3]赵常德,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J]教育探索,2001(3).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7)

一、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一)成人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本质上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形式。对成人高等教育概念的解释,国内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述,但从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进行概述的主要是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辞典中的表述是:“成人高等教育是对符合规定标准的在业或非在业成年人实施的属于高等教育水平的教育,属继续教育(含职业培训)性质。旨在满足成年人提高自身素质或适应职业要求的需要,也是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培养专门人才的途径之一。其特点是办学和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学习时间分脱产(全日制)、半脱产(部分时间制)、业余等不同类型。教学形式分面授、函授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等手段的教学。教学内容包括职业培训,可获得某种学历证书的系统专业教育、或根据个人不同兴趣和目的选学的一般或专门课程。学习期限灵活,从数周到数年不等”。这一概括就提示了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能力应用性、培养对象的成人性,培养内容的高等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学习形式的业余性等本质特征。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校主办的成人教育、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主办的成人教育(脱产、业余和函授)、自学考试、电大和网络远程教育等。学历教育有专科、本科、在职研究生教育,非学历教育有高层次岗位培训、单科及专业证书教育、大学后继续教育等。成人本科、专科学历教育是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主体。

(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教育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其内涵是指教育过程各要素、各环节的不同组合方式。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成人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指导,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方向,以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与专业建设、管理模式等为手段,针对成人进行教育培养的一种方式。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1)开放性。成人高等教育打破传统教育的封闭模式,教育不受年龄身份限制,为愿意并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成人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培养目标以人为本,重在提高成人素质。(2)拓展性。成人高等教育拓展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口径,增加了实用性技术教育,拓展了人才培养的职能范围,密切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3)多样性。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有全日制、脱产和业余,有自学和考试相结合等多种学习方式。(4)终身性。终身教育理念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原则,是成人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成人高等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开放性、拓展性、多样性和终身性特点使其发展成为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性

1.教育对象不同

普通高等教育是对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中等教育的毕业生所进行的职前的一次性教育,一般是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成人高等教育则具有职后、职前教育的双重性质,其教育对象既可以是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中等教育的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是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成年劳动者,而且大多数是在职学习者或有一定社会经验的学习者,学员的特点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有社会经验,从事社会工作,学习目的和动机明确,学习自觉性强。

2.培养目标不同

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体系完整的研究型、学术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其人才适应范围较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注重各种适用性或继续教育提高性知识和技术,强调知识更新和素质提高,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术型高等专门人才,其人才适应范围较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和社会就业问题的突出,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下移的趋势,各高校也在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研究学校定位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更突出职业和岗位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强调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在职提高性。

3.教育机制不同

普通高等教育在教育主管部门严格的宏观管理下实施招生和教学管理,办学经费由政府按规定比例下拨,办学的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据明确,办学主体是普通高等院校;成人高等教育在招生时一般采用的是指导性计划,招生相对控制较松,尤其非学历教育则完全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举办学校的条件而确定,办学经费由主办学校自筹,国家政府没有成人教育经费下拨渠道,办学的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据不明确地带较多,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成人教育法。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主要是普通高等学校开办的成人高等教育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开办的成人高等教育。

4.办学形式不同

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比较固定,有特定的学习场所,学生全日制学习,学制、学习方式也比较固定。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多样,从学历教育方面看,有夜大学、函授、电大、远程网络、自学考试等方式,从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看,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场所相对不固定,为方便学生就近读书,可在学员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成人教育场所,多数成人高校设立校外教学点,甚至校外教学点设在异地。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特点是学生多为业余形式,以学生自学与集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教育部对脱产全日制成人高等教育已严格控制并逐年减少招生。

5.教师队伍构成不同

普通高等教育有固定的专任教师队伍,且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和教学评估的促进,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没有固定的专任教师队伍,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由普高的教师兼任,再加外聘老师。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教师队伍由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构成。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不稳定,尤其是外聘教师流动性大,难以形成教学团队,难以进行教学研究,难以实施教师的培训提高。

6.外部结构不同

普通高等教育的外部结构是学生、家庭、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成人高等教育的外部结构除了以上形式,还体现为社会劳动者及其所在单位、培训机构、群众团体,还有经济、计划、劳动、人事部门等。

(二)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提高全民素质,我国实行了高等教育扩招政策,高等教育扩招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相应转变,由传统单一的精英高等教育转变为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并存,由仅重视普通高等教育向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方向转换。要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实现不同类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质的飞跃,以达到高等教育的整体协调与系统优化。由于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从产生、发展到功能作用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因此人们往往忽视二者的区别,没有充分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更加重视二者的同一,造成成人高等教育的“质”的特征还并未得以充分体现,从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实际办学状况来看,其办学模式趋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这种趋同已严重影响成人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趋同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管理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趋同

成人高等教育由于其时空的开放,组成其管理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学籍管理、教务管理、考务管理、作业、辅导、答疑、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及教学质量的测评,应有适合其开放性和多样性特点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但是从目前的管理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来看,无论是从教师配备到教学法运用,还是从教学进程安排到考核方式,很难说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差异。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特点,使得成人高等教育传统课堂已扩展到异地的教学点,因此,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宏观与微观管理都应与此发展相适应。但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分属在政府的不同部门,所以其管理体制、运作方式、配套的规章制度等,没有一个统一的筹划,各部门从学习者的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和学制、教学时间、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考试发证等多方面都仿照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或要求进行。具体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各高校,在管理上,一要按教育行政部门要求行事,二是自身也难以过多投入人力和物力,按普通高等教育现存管理操作了事,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和终身性特点得不到发挥。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趋同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要求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新颖性、广博性和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还是具体落实上述方面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都应根据求学对象和时展要求,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提炼,结合自身需要进行综合、重构。但我们现行的教学内容,从专业设置到教学计划,从教学大纲到教材选用,不仅没有建立起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和适合成人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而且从根本上忽视了求学对象的差异,照搬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内容,过分偏重基础理论学习,在一些人看来,成人高等教育越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致,便越能证明自身办学水平,使本应充满活力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变得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甚微,也体现不出成人高等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和终身性特点。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趋同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基本上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同,尤其是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由于教师资源是相同的,教师把普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直接移植到成教中。而一些符合成人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诸如自学、函授、网上教学、现场实践教学等由于投入精力太大或费用太高被有意淘汰或遗忘了。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仍以单向的知识传授式、灌输式教学为主,缺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模拟式等适合成人学习的方法和手段,甚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函授教育等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育形式,也办起了全日制脱产班。甚至几十人到上百人的课堂,不利师生间的交流,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丧失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多样性。

4.人才培养目标趋同

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术人才,是职业性教育。受教育者除了应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现行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往往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只强调高等教育层次的培养要求,这在同一专业的培养上表现得尤其明显: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达到何种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达到。忽视成人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和多样性特点,忽视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难以形成有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三、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趋同性的因素探析及其发展策略

(一)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趋同性的成因分析

(1)教育观念陈旧。众所周知,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属高等教育的范畴,它们有共性,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有着它们自身独特的个性。但时至今日,仍有相当多的人以普通高等教育的观念、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普通高等教育的标准来套用、衡量成人高等教育,力主在质量与规格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类”、“同质”、“同轨”。(2)政府政策导向模糊。表现为国家对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政策调整的变动性,不确定性。例如,在部分省允许少数成人高校招收普通高等教育学历班,有时允许部分省市招收全日制脱产成人班和高中起点本科班,有时又取消这些招生,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上政策也规定必须是普通高等教育已办二年以上的专业才可以申办成人本科专业。这就造成成人高校办学的短期行为和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不足或没有长期投入规划,更没有进一步探索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造成成人高校内部自身的管理、教学等诸多变革,逐步向普通高等教育靠拢。(3)学校办学急功近利,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在不同类别的学校有不同的表现,多数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都是学校的创收大户,都有效益指标的压力。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多数是民办高校更是经济独立核算单位,甚至有的学校经济效益是其办学的动力,故易被经济利益所驱使。(4)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薄弱。多数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都是学校各院中较低的,多数是将学历层次较低的又要解决的家属人员安排到成人教育工作岗位,成人教育管理者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又比较薄弱,这些管理者只忙于事务性管理,没有研究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和问题,只有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作法。(5)学生学习需求不健全。由于扩招,成人高等教育学员年龄趋于小龄化,尽管两种高等教育形式应有不同的培养方式、模式,但这部分学生进校后,由于他们具有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年龄相当、心理、身体条件相同等一样的特点,他们没有真正认知到也不愿意认知到两种教育形式之间的差别,所以他们习惯普高学生的学习方式,针对这一情况,有的学校干脆懒得“伤神”,与普招生一并对待了事。少数学校不仅将他们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培养计划统一,而且合并上课。这样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无从谈起。(6)教育资源紧张。由于经费来源有限,多数成人高等教育资源短缺,成人教育与普高教育共享资源,造成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向普高靠拢。如同一位教师同时教普高学生和成高学生同一门课,多数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

1.建立健全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引导政策。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种高等教育构成人才培养的立体结构体系,每一层次的教育都有其特殊性和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政府应针对不同的教育给予不同的政策引导。应根据市场需求、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运用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思路,研究确定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教育发展定位,及时制定和调整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的使用政策,改变在公务员考试、户籍调动、职称评审等过程中成人学历受歧视的现象,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适应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人才培养形式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建立公平科学的政策制度和评价体系,提高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

2.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要面向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先进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合理制定专业教育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的比例,加大能力和素质培养课程建设。使学生在学到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学到怎样运用这些知识本领为社会服务,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课程设置应以针对性、适用性和成人性为原则,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验教学环节也应有足够的学时保障和质量监督管理,也应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教学管理,利用学生在职在岗的便利开展更为有效的、方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4.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手段。要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组成教与学的新关系。充分运用网络课程、电子邮件等现代信息传输技术,扩大教学空间,编制文字和视听教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教学课件等多种媒体教材和学习资料,使教与学的方式多样化,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开放性。

5.加强成人教育专任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改变名教授不上本科生课,好教师不上成人教育的课的现状,采取措施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相对稳定的成人教师队伍。同时,建立优化成教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全面实施教师培训和教师资格制度,完善教师聘任制。

6.建立科学的教学状态数据系统,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要强化标准管理,建立教育教学状态数据系统,将办学方式、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师资等方面进行量化管理,并对量化内容进行质量分析,形成严格的质量监督保障机制。

7.加快并完善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改革。学分制管理能较好地适应成人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更有效地实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但目前真正实施学分制的成人高校并不多,有部分成人高校实施的学分制也是学年学分制或形式上的学分制。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加快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

8.加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成人教育的教学改革研究一直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边缘,在各级各类教学研究立项中处于弱势地位,重视并加强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前导,有研究才有新理念新思路,才有新的实践探索,才能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21世纪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朝着一个拥有自己特色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使得人才的培养教育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表现得更加重要。而中国正处在急剧变化和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类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创新就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特色与创新,也成了21世纪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焦点问题。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应对时代对教育的严峻挑战和直面教育之间的相互竞争,尤其是面临教育全球化、国际化的竞争,成人高等教育应响应时代的呼唤、研究时代的变化,加大自身改革创新力度、推陈出新,充分展现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的风采,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余小波.成人高等教育概念的诠释.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②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③安翔.崔安平.惠西荣.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悉.继续教育研究,2008.2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8)

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一)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非理性教育是针对理性教育而提出来的。理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性意识、理性精神和理性能力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概括、判断、推理等认识能力,对行为方式和目的的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情感、意志的协调能力的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是发展人的非理性能力的教育,非理性能力主要包括形成目的和动机的能力、灵感和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等,表现形式主要有本能、欲望、需要、动机、情绪、直觉、灵感和信念等。

(二)非理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实践中,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但非理性教育较之理性教育又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与功能。

非理性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性教育是格式化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使人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性。非理性教育站在人的角度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让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非理性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理性教育提倡学生自由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直觉去探索事物,激励学生提出别出心裁的想法,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分地投入。非理性有时是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催化剂,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发展史上的无数事例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如牛顿因苹果落地引发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在一次梦中突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等等。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理性教育就是育“心”、育“性”、育“情”,对学生进行人文艺术的陶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感觉,使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增强意志、开阔胸怀和启迪心灵,与理性教育相得益彰,构成完整的教育形式。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与教师现状

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入学的,属于高考的受挫者,入学后情绪自然低落,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素养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并没有经历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在教育、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理念等人文素养尚有欠缺,与在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误区

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从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算起,时间不过20年,其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学科教学型转变到现在的工学结合型,一直处于探索和改革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干活的人,一切以就业为标准,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事实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师徒关系,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导航者。

(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不应该把这种人才培养等同于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的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指出,仅仅对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从某种程序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甚至是将高职教育等同于就业训练班,从长远看这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友善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理性教育恰恰弥补了学生除了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外的不足,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非理性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用非理性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即使存在,也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笔者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运用非理性教育,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基本策略。

(一)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

教育具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双重功能,前者体现为发明技术、产业带动等,后者则是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确立信念、丰富生活、和谐关系等。非理性教育是超越功利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指出,受过高等教育不是指“上过大学”,也不是指获得了某种学位、具有某种学历和文凭,而是指具有某种品质:严正而宽容,深邃而单纯,执著而潇洒,真诚而练达,勤勉而从容,刚毅又柔情,豪放又儒雅,平实又不断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高等职业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它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一纸专科学历和几个职业资格证书,还要教育学生追求人的生命高度。

长期以来,人们总有一种误解:以为学校教育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其实,教育只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幸福也只是一种态度或一种体验,都不能用理性教育的方式对成功和幸福用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它们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世界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联结。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与幸福。这都是通过非理性教育的方法才有可能实现的。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就是除了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外,还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下扎实而宽广的人生基础,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有选择的空间,使全体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积极生活、个性张扬的基本理念,并终身受益。

(二)重视人文素养,培育情感智慧

美国行为与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coleman)针对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提出了情商(emotion quotient)的概念,又叫情感智慧,是指一种受到理性控制的情感力量,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自我情绪觉察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了解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显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最多只占20%,而80%要归功于以情商为主的其他因素。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比智力因素的作用更为巨大。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人际关系好坏已成为人生与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智慧应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使学生成为内心世界丰富、具有一定人文修养的人。要在教学中充实学生的内在情感,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课程的精神实质与文化内涵。如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学习商务礼仪,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拥有高雅的气质与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数学,帮助学生“辩证而又唯物地了解自然”(恩格斯语);学好本国语言,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学好一门外语(但不是为了考试),就掌握了一种工具、一种文化,等等。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精神启迪和培养。如通过营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职能是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教育。

     (三)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健康人格是人性和谐发展所能达到的境界,是人的本质追求和发展的价值目标。健康人格是一种在结构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人格状态,主要表现为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等特征的高度发展与和谐,是人格诸多特征的结合与有机统一。学校教育在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在高职院校校园里,所有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是为提升自己、成为合格公民在接受教育。学校要为营造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创造条件,在非理性教育中渗透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师生更加相互尊重;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学校积极探索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各种途径,从而形成优秀的高职校园文化与优秀的高职教育品牌。在这种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与真诚了,因而更增添了一分人文关怀,而减少了一分压抑与控制,同时也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生的境界一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或境界”,或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二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人生的境界已关涉到人的

精神世界或心灵世界,而不是指世俗的、外在的东西。古人强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达到崇高的境界。高职院校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获得对人生意义、生存目的与动力等的理解。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图的功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生境界进行追问,对“人品”问题、“幸福”问题、“生命价值”问题和“自我认同”问题等作深入的思考。

众所周知,教学不只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智力发展的过程,同时还应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毅力,养成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形成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心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学生本人、家长和全社会对教育的共同期望。因此,要通过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课程学习,同时在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和各类学生活动中加强非理性教育,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既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又保证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霞.非理性教育,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03-105.

[2]树伟.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j].职业技术教育,2004,(24):47-49.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06.

[4]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 岳麓书社,2005:23.

[5]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72.

[6]金生.理解与教育[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0.

[7]王兰锋.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5(3):111-113.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9)

中国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7-029-0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已严重影响到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忧虑。因此,理清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界定

纵观国内学术界,特别是教育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概括起来讲,我国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内涵,是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定义。1998年教育部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通过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明确定义,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种定义体现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人才培养的宏观层面的指导思想和整体要求。第二种内涵,是来自学校等教育机构或教育实践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从的一种定义。它是指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操作样式和各种实践规范,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过程和各要素的总和,它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法为具体实现形式。此种定义体现的则是中观层面的办学机构及教育实践者群体关于人才培养的实然状态。第三种内涵,是来自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学理定义。虽然不同的学者具体定义不一样,但定义的核心内容却相近或趋向一致,普遍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操作方式,来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表达的则是微观个体层面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然追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理念和育人行动的统一,培养目标和操作路径的统一。

虽然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三种内涵界定来自不同的群体,体现不同的状态,表达不同的追求,但三种内涵的内容却基本都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培养什么人,属于办学理念的问题,主要涉及价值层面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二是用什么培养人,属于办学制度的问题,主要涉及制度层面的课程计划和内容设计;三是怎样培养人,属于办学技术的问题,主要涉及行为层面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因此,要准确和全面界定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就需要从办学理念、办学制度和办学技术等三个层面来综合把握,不可偏颇。据此,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可以界定为: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符合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操作方式,由专门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来实施的各种人才培养活动和过程的总和。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10)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1-0001-02

高等教育的功能,通俗地说,就是高等教育对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如何认识高等教育的功能,目前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结论,就像诸多教育理论问题一样,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同的结论,而且各自都有其成立的依据。薛天祥先生在其《高等教育学》一书中,将近年来人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认识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的价值外化为教育的功效和目的,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教育价值观有密切的联系。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又有三种看法:第一,一维价值选择模式观,认为高等教育只具有对“社会”或对“人”或对“知识”某一主体的价值,仅有单一的功能。第二,二维价值选择模式观,认为高等教育具有对社会、人或对社会、知识或对人、知识的价值,具有三种类型的双主体的功能。第三,三维价值选择模式观,认为高等教育具有对人、社会和知识的价值。其二,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高等教育功能可分为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育人功能即培养人才,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社会功能指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又细分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上述两类结论,基本上概括了当今人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认识。

一、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功能的转型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经济本质上要求经济知识化,且指向高新科技知识,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高新科技知识,要求高校调整教育理念,确立新的教育价值观,培养掌握现代高精尖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以及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

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在与现代社会经济互动的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变化,但其中有些变化也值得我们深思。第一,在积极倡导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有的大学变得越来越商业化。有的大学越来越有兴趣提供各种有偿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各种短期培训或成人学历教育,承担各种技术开发,提供各类咨询,合资兴办企业,以及向社会出租各种场馆、设备等等,大学也越来越像一个大型企业。第二,对大学科研功能的强调,使得大学逐步偏离培养人才的基本使命。大学科研职能在最初被提出时,遵循“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研究不仅要为学校教学服务,还要承担各项国家科研任务,有的还参与大量的企业技术开发项目。这样,研究与教学的纽带在减弱,科研功能逐步与教育功能平起平坐,甚至超越了教育功能。第三,有时“培养人才”成为“培养工具”,而“全人”教育萎缩成“半人”教育。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有迫切的需求,高等教育实用性倾向愈加明显,大学专业设置越来越细,教育内容越来越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

高等教育在功能实现中出现的偏差,其原因可以概括为:大学积极而未加区分地响应社会对它的要求,使得大学的诸项行为逐步偏离其培养人才与传播知识这一最本原的价值,而涌动的社会需求和大学自身追逐利益的倾向又不断强化这种偏差。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重视,对拥有知识的人才的重视,对创造和传播知识的学校的重视,使得高等教育的功能进一步深化与转型。这种转型,既包括对新的社会需求的积极回应,也包含对已有缺陷的修复和调整。这种转型可概括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全人”教育,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引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高校成为知识生产、技术创新与孵化的基地,科研要多为发现知识和培养创新人才做贡献;高校主动参与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其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大学承担的服务职能更加紧密地围绕大学的学术内涵而展开。

这种转型还包括,在价值观中,“培养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最初和固有功能更受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知识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人力的素|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拥有信息、受过教育、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成为关键性的资源,大学通过培养人才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其产生的作用比大学通过自身科技创新服务社会要广泛与深远得多。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立足社会的根本理由在于,大学能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有知识和创造力的人才。因此,“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职能都将在“培养人才”这一基本任务的统领下积极发挥作用,三种功能将协调有序,共同发展。高等教育的这种功能转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被视为高等教育功能的再次回归。

二、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功能转型的关键着力点

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初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使命,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不仅是高等教育对知识经济的积极响应,也是对人性的全面尊重。人类正是依靠着创造活动不断推动社会前进,而且也是通过创造来不断完善自身。创造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核心则是使人类蕴藏的无限创造力得到解放,使得人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培养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功能转型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高等教育功能转型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所以转型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为创新人才培养而实施的各项变革也在影响着高校的具体行为,从而对高等教育的功能转型产生影响。具体来说,两者的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有助于明确高等教育功能转型的目标。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厘清创新人才的概念,要清晰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要反思高校在过去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革的方案,要在高校办学实践中分析改革的效果,并不断修正行动方案。以创新人才培B为目标,高校在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领域中都将有许多革新的措施出台,目标的明确也保证了改革方向的正确。

第二,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有助于消除高等教育三大功能间各自的张力所形成的相互侵害。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类型的高校中所受关注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当某一种功能被过于强调时,投入的时间、金钱、智力都会大大增加。高校自身资源是有限性,某一职能的过度扩张会影响其他职能的发挥。现阶段最明显的例子是高校强调科研与社会服务而冷落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当我们提出高等教育功能转型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时,这将十分有利于明确三大功能间彼此的从属关系,使得“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或扩张更加有利“培养人才”功能的实现。

第三,高等教育三大功能转型应形成合力才能保障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目标的实现。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效果不佳,效率不高,其关键因素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远离生活实际、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缺乏内部有机联系的教学内容,推崇记忆力的学生评价方式,教师绝对权威的师生关系,等等,这些都成为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掣肘因素。人才培养模式要改革,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入更多书本外的知识、课堂外的经历和专业外的能力。这些资源恰好是“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够提供的。让本科生有机会参与科研,让学生能够真题真做、工学结合,这些改革措施拓展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也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二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变革,三是高校为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服务。这三方面的改革举措,进一步深化了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功能转型。

第一,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当前高校招生以单一的笔试成绩作为选拔学生的标准,以一张试卷来为所有高校挑选学生服务,以一次考试分数作为高校录取依据,这三个“一”都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选择性、灵活性、开放性的要求相去甚远。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形成一个适合不同类型学生、适合不同能力学生的高等教育体系,有不同类型的学校,所有学生能在这个体系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教育。因为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所以,今后高校招生必然形成一个多元化趋势。同时,可在公开公正的基础上对优异学生、特殊才能学生启动特别招生机制,在选择专业上给予更多的灵活性,让优秀学生有更加适合的学习成长环境。高等教育改革以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为基础和先行,同时,高等教育的其他改革也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呈现更多新的课题,进入新世纪以后,高校招生改革伴随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深化。

第二,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变革。高校可充分利用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传递前沿性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把真实项目引入教学之中,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校企合作,或者充分利用校办企业的资源形成教学实践基地,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边学边干,工学结合,快速提升综合能力。另外,还可让优异学生参与大型科研课题。高校可以把研究、服务、合作项目都转化为生机勃勃的教育资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

第三,高校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学校教育是教育者在特定环境下对学习者持续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人的部分个性特征和品质在基础教育学段已经形成,在高等教育学段中很难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才的最终形成关系也十分密切。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很有必要依赖自身具有的学术优势,与中小学联手开展各类改革与创新,利用自身资源为中小学开设形式内容丰富的各类选修课、先修课和讲座,还可以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为中小学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咨询、诊断和方案设计。当然,这个过程本身又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很多参与和实践的机会。所有这些活动,既可以视为高校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又是高校直接或间接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

参考文献:

[1]付八军.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相关性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03).

[2]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 视频配音方法 下一篇: 职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