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17 09:40:23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篇(1)

因为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需要,当前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渴求的力度是相当大的,这是一个企业具有竞争力的表现,大力的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也是符合当前我国的发展方向的。对于职业教育的加强是我国目前走的强国路线之一,是国家战略战争手段的体现。对于产教企业相互合作模式的教育是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相互沟通的手段之一。让学生在学校中就体验到在职员工的感受,从而帮助学生在以后进入到企业之后能够很快的适应企业的工作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职场,产教合作模式应该本着实际的宗旨,尽可能的还原企业的工作模式来进行学生的培养和教育。

一、新模式是高职教育最理想的选择

因为目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变化,所以企业迫切的需求具有职业技能的人才来进行企业价值的增加,那么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推动学企结合的模式能够很好让在校学生得到更多的职业技术以及尽快的具备以后在企业工作中所需要的技术能力。这不仅仅能够符合企业的需求,更加符合学校的主旨,学校可以为在校人员毕业以后直接进入工厂上班提供机会,而企业能够从学校招募到一批具备基本技术手段的在校学生,这对于两个单位来说都是互赢的局面和合作。

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快速的发展,那么因为科学技术的提升导致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对传统的经济模式产生了冲击,所以对于传统经济的模式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企业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和体制调整,就会对企业的人才提出更多的要求。这也是当前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

对于人才的培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产生共鸣,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所以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针对的就是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性和可操作性,这才是高职教育最主要的目的。高职教育是整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最为最要的中坚力量,高职教育为企业培养基层人才,是一个输送带,是一个桥梁。那么对于校企合一创新模式的创造是稳定上述两个方面的最好的方法之一,通过我们学校的职业化教育使得学生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从精神上都能够很快的接收企业的模式,从而快速的投入到企职场工作中去。通过我们的宏观经济调整来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和改革将使得学校更加具有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推进我国的企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强国的主要目的。

二、新型产教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型

通过学习国外已经成功的例子来进行符合我国国情的模式的研究和创新,从而使得我国的校企合一工作模式更为完善,只有通过不断的借鉴和学习,并且结合当前国情来进行创新才能够使得我国的校企合一工作模式拥有自己的特色和特点。在高等职业教育学校里面,进行开放式的教育和教学,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能够为所在的地区的经济和当地的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人才输送场所。能够大量的提升本地的经济发展。校企合作彼此之间是平等互惠的,归根结底的主要因素是彼此之间利益的驱使而进行的一种相互双方之间的合作。

学校方面注重人才培养,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只是学校单方面的培养,而是应该学校和企业经过共同的商议,并且考虑到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利用企业的在职员工作为模本来进行学生的学校教育,让学生不仅在学校中学到理论知识,更加能够让学生通过在工厂的学习学习到实践中的一些小技巧等等,通过学校和工厂两种不同的环境来进行学生的技能培养。

在校企资源共享方面,彼此之间要进行充分的沟通,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技能。我们的学校不能够只是针对某一个企业来进行学生教育教学的培养,而应该是一个学校跟不同的企业进行相互的挂钩,这样才能够丰富我们学生的技能,增加我们学生的眼界,扩展我们学生的技术手段。学校是整个校企合一模式的组织者和相关实行者,所以对于企业的选择一定把好控制关,一个环境好的企业来进行学生的培养就像一个好的学校培养一个好学生一样重要,对于企业的择选更多的要考虑到学生能够学到什么,而不是因为其余的原因而选择的这一企业来进行的产教模式的创新教学。

三、结束语

大力的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也是符合当前我国的发展方向的。对于职业教育的加强是我国目前走的强国路线之一,是国家战略战争手段的体现。对于产教企业相互合作模式的教育是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相互沟通的手段之一。让学生在学校中就体验到在职员工的感受,从而帮助学生在以后进入到企业之后能够很快的适应企业的工作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职场,产教合作模式应该本着实际的宗旨,尽可能的还原企业的工作模式来进行学生的培养和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珉.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J].职业技术教育,1995.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篇(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 时代,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引领下,企业、行业与市场的人才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成为行业特色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这既是其未来发展的曙光,也是对其提出的严峻挑战。对于立足行业发展的行业特色高校而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其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重大举措,更是其与时俱进、转型发展、科学务实的必经之路。

原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指出:“要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到学校管理、教学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2015年1月22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地方本科高校要主动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面向市场需求,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以培养区域、行业生产服务一线,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技术人才和适应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新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学校的办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环节融合于产业链、公共服务链和价值创造链。”从世界发达国家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形式各异,但都积极鼓励和推动行业、企业、社团等以多种形式支持产教融合,引导物质、人才和技术等多资源渠道进入教育领域。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国外已形成一些典型的模式,积累了颇有成效和值得借鉴的经验,比较成功的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澳大利亚的“TAFE”、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等。

但是,面对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的变化,行业特色高校当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竞争能力和社会办学声誉?显然,仅仅依赖高校自身力量,很难取得长足的发展。因此,各行业特色高校纷纷探索产教融合发展之路,积极推动企业、高校之间的开放、合作、协同、共赢。

二、行业特色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现状分析

最早,产教融合在我国专指职业教育。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战略的实施以及高校的转型发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体系之外的各行业和地方高校、企业关注的焦点以及发展的重心。

第一,行业特色高校“依托行业而产生,服务行业而发展”的基本格局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自主创新创业型人才和领军人物,使学校从依托行业转变为引领行业。2015年1月22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地方本科高校要主动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面向市场需求,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以培养区域、行业生产服务一线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技术人才和适应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新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经教育部批准,我国于2014年成立了由众多地方高校、行业大学、国外高校及教育机构、行业企业、教育主管部门、政府部门等联合举办的非官方论坛――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该论坛围绕“产教融合、转型发展”的最新理念和实践,建立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与各级政府共同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和全球教育合作交流的平台,通过积极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第二,高校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高校的智力和人力支持,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加入到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大军之中。例如,中兴通讯于2014年12月和我国教育部签署《信息通信技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协议》,在ICT创新实训中心、校企联合实训基地等方面与多所高校开展合作实践,自2015~2020年由中兴通讯为每个创新基地捐赠价值500万元的设备。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针对ICT(信息通信类)用人单位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转变,重庆邮电大学积极与IBM、思科、中兴通讯、安谋(ARM)、慧科教育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开展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合作,采取共建人才培养共享平台和政产学研用教育联盟等多项措施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行业特色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困境及对策

当前,我国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大多停留在职业教育层次,甚少对行业特色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系统研究,且主要以培养模式的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实证研究。一方面,我国行业特色高校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仍处于较低层次的校企合作阶段,还未达到产教深度融合的理想状 态。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已将高校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产教融合,但由于受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区域经济差异、行业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政府、高校、企业和行业在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较多的困惑和难题。如产教融合机制与体制不顺畅,人才培养同质化;产教融合配套制度缺失,资源整合难;融合模式单一,合作不深入等。

因此,行业特色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顶层制度设计改革、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共享、体制机制创新上有着较为迫切的诉求,还有待深入研究与实践。其一,面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同时从教育和经济领域开展制度的顶层设计,实施创新;其二,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政产学研用共建产教融合生态圈,综合施策,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产教融合深化纵向发展,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培养模式和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参考文献:

[1]邓前军,陈东初,袁毅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构建行业协同育人平台的研究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

[2]贾玉超.美国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以社区学院、综合大学与理工学院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5(24).

[3]沈陆娟.创业教育互动合作模式构建研究――以美国社区学院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5(21).

[4]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5).

[5]曹 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1).

[6]崔民日,周治勇.地方本科高校、企业、政府产教融合对策研究――以协同创新为视角[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4).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篇(3)

作者简介:胡昌荣(1965-),男,重庆市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职人才培养‘校企共育能力递增’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1202091),主持人:胡昌荣;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足城市发展新区加快涪陵科学发展研究”(编号:14SKS31),主持人:徐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2-0042-04

“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增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作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高职教育,其功能定位是为区域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事实证明,高职教育只有与区域产业实现“产教融合”,才能培养符合区域产业实际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协同、互动式发展。由于有效的“产教融合”需要有效的路径选择予以支持,因而研究“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产教融合”的主要特征

“产”指产业、生产、产品等,“教”指教育、教学、教师等,“融合”指不同的事物通过渗透、交融形成互动、和谐的有机整体,“产教融合”其实是基于“产”、“教”双方需求的互动“融合”。“产教融合”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职业性。“产教融合”的职业性是指“产教融合”针对职业教育而言,指向区域产业基层职业岗位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由于职业教育是“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必须的知识、技能的教育”[2],是“培养人学会生存技能的社会活动”,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3],而“产教融合”是服从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因此“产教融合”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

2.区域性。“产教融合”的区域性是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对象是区域产业。由于职业教育的功能是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服务,其培养人才的去向是区域产业的基层岗位,因此,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必须定位于区域产业。职业院校如果偏离了与区域产业的融合,那么不仅不能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而且还会失去自身生存和l展的根基,更谈不上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也可以这样理解,职业院校只有通过“产教融合”根植于区域产业、服务于区域产业,并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才能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功能,才能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3.层次性。“产教融合”的层次性是指“产教融合”的方式与重点因职业教育的层次不同而不同。虽然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同属职业教育,但因生源对象不同,其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不同,因而实现“产教融合”的方式与重点便有所不同。中职教育的生源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学生文化程度较低,其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因而“产教融合”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一线重复性操作岗位的操作技能;而高职教育的生源对象是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他们的文化程度稍高或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具备一定的问题导向思维培养潜力,其培养目标是技术技能人才,因而“产教融合”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一线生产技术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发现技术问题、分析技术问题和创新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4.互动性。“产教融合”的互动性是指“产教融合”的主体双方具有“双向互动的和谐统一关系”[4]。互动是指具有相互联系的双方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彼此满意的效果与结果。基于满足“产”、“教”双方需求的互动形成对双方发展的驱动。职业教育通过对区域产业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的输出形成对区域产业的发展驱动,而区域产业通过对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形成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驱动,彼此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互动融合与发展。“产教融合”的互动性表明,“产”与“教”通过以人才供需关系为纽带的互动实现融合,通过融合实现良性互动。

5.共赢性。“产教融合”的共赢性是指“产教融合”能够带来主体共赢效果。对职业院校而言,将自身融入区域产业的发展环境中,有利于跟进区域产业发展转型、结构调整而设置和建设专业,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利于课程开发建设,有利于双师队伍建设,有利于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对区域产业而言,将自身融入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下,有利于建设区域产业发展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的稳定可靠来源,有利于区域产业的人才需求对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以获得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利于提前吸纳毕业生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有利于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享受技术支持服务,有利于企业员工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增长等。也即“产教融合”能够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互惠双赢。

二、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基本要求

1.人才供需融合。人才供需融合是指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的人才需求相融合。高职教育因区域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而存在,区域产业因高职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输送而生存和发展,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只有实现人才供需融合,才能统一于社会再生产的价值链中,才能体现各自的社会功能和承担各自的社会责任,才能在融合中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5]。

(四)实践平台建设对接行业企业的产研需求

高职教育是实践性和技术性极强的教育,实践性体现在操作技能培养方面,而技术性体现在技术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因而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平台不仅应具备教学功能,而且还应具备生产与创新研发等功能。高职院校的常规实践平台是按照满足教学功能、培养专业通用技能要求独立建设的,其生产功能、研发功能并未重点考虑,不利于学生的生产技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研发能力培养。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按照“产教融合”要求对接行业企业的生产与研发功能需求,校企共建融教学、生产和创新研发于一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平台。这种多功能实践平台是产教深度融合的产物,它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在生产性实训教学中培养操作技能的需要,而且能够对接行业企业的技术革新需求,在汇聚校企双方人才优势基础上,师生共同参与面向行业企业的技术、工艺与产品研发。也即这样的实践平台能够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有利于培养区域产业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接“校企共育”

人才培养模式是关于人才培养的样式风格,它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与时俱进[5],由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基层性、定向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必须对接符合这些特征的“校企共育”模式。“校企共育”是体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其核心是由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联合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关键是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重点是策划共育性课程体系、共育性教学内容、共育性师资队伍、共育性培养过程、共育性教学模式及共育性能力评价体系等,目标是共同培养岗位对接、能力对接的行业企业基层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当然,在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制环境不够健全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与区域行业企业合作共育技术技能人才的策略可选择以“订单式校企合作”为框架的定向性人才培养。“订单式校企合作”是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定向培养、按需培养和协同培养合作,它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与区域行业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优化人才培养要素配置。这种合作既有利于区域产业企业建立可靠的人才保障来源,又有利于高职院校吸引区域企业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校企共育”人才培养创造条件,更有利于增强区域行业企业参与其定向人才培养过程的积极性和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总之,“产教融合”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互动、共赢发展,而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的“五位对接”则是“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对接”促进“融合”,“融合”深化“对接”,这将有力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14-06-23(3).

[2]顾明达.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30.

[3]刘合群.职业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篇(4)

教育产业化加快在我国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融资主体不断地走向多元化,目前资本市场向高等教育领域的介入是高等教育中正在涌动的一股新的“产业潮”。

一、教育产业化论争的深入发展:高教与资本市场结合的认识基础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1992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84—1991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和1992午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相应地,教育理论界对教育与市场经济关系的争论也相应地分为 1992年以前的商品化阶段和1992年以来的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阶段。

教育商品化阶段主要达成了3个方面的成果。第一,教育产品包括具有一定素质的劳动力、知识形态的产品、科学技术的物化产品、教育劳务和技术服务。第二,教育产品由于具有使用价值而具有鲜明的商品性。第三,教育商品化表现在多方面:教育管理过程中大量运用经济分析的模式手段;教育内容的商品化、教育内容的供需一致反映了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教育结构要按商品经济供求规律来调节;教育成果的商品化。

教育市场化阶段的认识成果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市场分为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前者是指教育产业系统与其他产业系统之间的交换活动;后者是指教育产业系统内部教育产品生产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的交换活动。教育市场的结构主要有教师劳务市场、教育管理者人才市场、教育金融市场、教育物资市场、毕业生劳务市场、教育科技市场与产品市场、教育信息市场。第二,教育市场化的实质是教育资源配置要完全采用市场机制,按照投资——补偿、成本——效益原则,在教育各个领域、各种利益主体间实现公平等价交换,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

在第二个阶段,1992年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指出:“教育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出现了“教育产业化”的提法。教育产业化的内涵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产业化是产业形成的过程。在我国,新兴产业的形成过程往往是对原来不具备产业特征的社会部门进行产业化改造。产业化不过是依据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原有部门进行产业性开发、运作和经营的过程。另一方面,教育产业化的实质是将教育产业引入市场机制的过程,将教育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教育服务的生产、消费一体化经营的经济运作方式。教育产业化有利于促进教育产业的竞争性、自主性和充分适应性,实现教育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教育和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在产业链条上发挥自己的先行、基础产业的作用。

以上两个阶段的认识任务和认识成果尽管不同,但是教育商品化、市场化同教育产业化是前后连贯、不断深化的过程。

我国在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过程中,首先着眼于对教育服务商品性的探讨,然后经历了市场化到产业化的演进过程,这是合乎科学认识的规律的。确立教育产品的商品性要进行交换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教育服务不是商品,没有商品性可言,那么市场化和产业化只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但教育商品性要通过教育市场化来实现,因为产品的商品性是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没有交换,就没有产品的商品性。因此,第一阶段关于教育产品的商品性的讨论为教育市场化作了基础性的铺垫。

教育市场化和教育产业化是等值的。从我国教育市场化与产业化出现的时间和两者讨论的内容上看,二者是相同的。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出现的典型的高等教育市场化倾向,主要有marketisation (市场化)、privatisztion(私有化)、decentralisation(分权化)等表述方式,但没有“市场化”这个词。因此,“教育产业化”一词是一个中国特色的词语。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给高等教育市场化作出的定义是:“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些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这一定义与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定义是相吻合的。

以上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认识.事实上是以教育实践领域中教育产业化步伐为基础和支撑的,尤其是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实践相伴相生的。高等教育的产业化的实践从4个方面使教育产业观得以成立:一是后勤服务已普遍实现了产业化经营;二是高等学校通过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实践着教育的产业化;三是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崛起,从宏观层面的体制改革中使教育产业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四是高校收费制度使高等教育产业化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高等教育融资制度的变迁:高教与资本市场结合的制度条件

(一)两种融资制度的比较分析

高等教育融资制度是管束高等教育融资各主体行动模式和关系的行为规则从融资主体的不同来看,高等教育融资制度可分为外生型和内生型两种。

外生型融资制度,也叫政府控制模式,是由各级政府设计并强加给高等教育组织的资金融人和融出制度,其融资主体是各级政府。这种融资制度是刚性的,它可分为两种:一是直接控制,指中央政府直接规定高等教育经费的定额配置重点和方向,如德国;二是间接控制,指国家委托一定的机构管理高教经费,如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融资制度是一种完全的政府控制模式。这种制度的优点是资金来源相对稳定,但不足也十分明显:一是受宏观经济运行尤其是财政收入、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较大;二是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三是缺乏对资金使用的有效管理,没有任何部门对高等教育组织进行实质性的成本约束与监督。

内生型融资制度,也叫市场调节模式,是一种自我激励性的规则,它是行为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渐进式的反馈和不断调整而形成的融资方式,体现了高等教育融资主体内在的利益需求特征。内生型融资制度的融资主体主要有各级政府、居民部门、高等教育组织和社会捐赠组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内生型融资制度的形成是需求诱致性变迁的结果,它必须在外在型融资制度无法满足高等教育资金需求时才会产生,美国是其典型代表。这种融资制度的优点在于融资渠道多元化,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筹集到足够多的资金,以适应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需要。另外,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约束机制较强。这种融资制度的形成还有赖于相对成熟的外部市场环境和高等教育组织相应的市场机制两个方面的条件。

(二)内生型融资制度的生成

在我国,伴随着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进行,高等教育融资制度已从外生型向内生型转变。高等教育融资主体的不断多元化,主要表现为:一是由相对单一的中央政府投资改变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共建共管;二是居民部门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挥,本科生的全面收费制度已完全到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全面收费制度也将全面启动;三是社会捐赠组织有一定发展;四是高等教育组织作为一个投资主体也正在发挥其积极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组织是高等教育融资的主体,首先是通过校办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活动形成的收入,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维持和发展融人资金。但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如高等学校通过创办企业来进行融资,而当前许多校办企业负债累累,管理体制不健全,不仅不会为高等教育融资,反而使一部分学校资产流失。因此,仅依靠这种融资方式并不足以解决高等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组织的另一种融资方式是负债融资。负债融资是指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向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也可以是向社会发行大学债券或高等教育专项债券进行融资,这是目前中国多数大学采用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既没有国际惯例,在中国也有着很大的风险。

另一种国际上常用的方式是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结合的股权融资。高等教育股权融资是指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发行股票而获得永久性的资本金,融资人无须偿还资本金,但必须向股东定期分红派息。从内源融资到负债融资再到股权融资之路,在企业融资次序的实证分析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目前我国已有30多家上市公司投资参与或独立举办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这种以民办高校为主体搭建起高等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平台,成立教育投资公司或管理公司以进入资本市场的事实表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已涌动着一种“资本潮”。

(三)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是高等教育内生型融资制度完善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组织作为融资主体,应当是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经济行为主体,追求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是其基本特征。但目前我国以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组织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面临所有者缺位、经费预算行政化、收益关系不清晰、经营成本无约束等诸多问题.政校不分的体制使得高等教育组织缺乏自主权,没有成本节约和自我积累的动力与能力,甚至连独立融资的资格也受到种种限制。为此,要建立我国高等教育的内生型融资制度,必须对高等教育组织进行市场化改革。

根据高等教育组织的行为目的、融资结构和收益特征,将其划分为“政府投入主导型”和“市场融资主导型”,其目的在于:一是集中培养回报率低、社会急需的人力资源;二是确保为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廉价的高等教育服务;三是更有针对性地发展人力资本回报率高的高等教育组织,扩大高等教育的融资主体。

深化高等教育组织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将高等教育组织分成高等教育事业部门和高等教育相关产业部门.前者专司教学与科研活动,后者负责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后勤服务体系、科研成果转化等。对前者实行硬化预算约束机制,对后者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约束经济行为人的活动。高等教育相关产业内部要形成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

对高等教育组织的财政投人要做到“有进有退”,对重点建设和事关居民公平受教育权的高等教育组织,要加大财政投入与融资力度;对盈利性组织,可以通过政策性财政补贴、政府采购教育服务与产品及建立政府专项发展基金等方式来扶持和推动其发展。

三、市场的边界在哪里:高教与资本市场结合的价值拷问

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无疑是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的—个重要方面,它充分体现了市场力量向高等教育系统的介入。这种介入将促使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竞争加剧,教育私有化程度加强。但是,这种市场力量主导下的价值调控作用在教育活动领域并不是可以畅通无阻的,它只有与教育调控和行政调控分工合作,才能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具体而官,教育的生产过程(教育教学过程)是教育规律调控作用的主要范围,教育的计划行政过程(教学职工的调控、学校财政支出与收入调整)是政治规律调控作用的主要范围,教育的经营过程(教育成本与教育价格的定位、学生的就业需求度、部分专业与课程的设置)是经济规律调控作用的主要范围。

当然,教育、政治、经济规律作用的范围只是相对的,有很多区间是三种规律或其中两种规律共同作用的部分,如教育成本中政府投入部分、助学贷款等筹资部分并不遵循价值规律,而主要是依赖政策的调控。在教职工调控方面,在我国外部人才市场逐步健全的情况下,学校教职员工调整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影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正常的社会状态下,教育、政治、经济三种规律作用范围有交叉但不完全重合,这时教育活动处于良性运作状态。相反,如果三者完全相互脱离.或者完全相互重合,高等教育负效益就最大。

在我国,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既是教育产业化进程的一个新方向,又反映了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现实。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也走向成熟,我国高等教育在进行市场化改革中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篇(5)

二、高职民航运输类专业产教融合现状

(一)国家十分重视,但投入仍显不足

2010年以来,教育部多次强调过高等职业院校实施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为高等职业院校引进更多资源,把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发展成为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实施产教融合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也符合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2]。高职民航运输类专业的产教融合有利于院校为民航运输业储备人才。但是,高职院校办学成本较高,尤其是民航运输类专业,尽管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高职院校教育的投入,但是这些投入对民航运输类专业而言仍有不足,政府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的资金投入较高,而有些地区由于资金限制等因素,制约了高职民航运输类专业的产教融合。

(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不足,认识有待提高

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和与产业合作配套的课程体系不甚健全,一方面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达不到“教、学、做三合一”效果,另一方面,民航运输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本较高,实习、实训等活动耗费较大,实训等活动基地的维护成本也较高,使得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开展较为缓慢。高职院校除了受自身发展限制以外,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也有待提高。我国一部分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工作也有比较明确的认知,产教融合是促进企业和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产教融合工作积极支持并参与,与企业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但是有些高职院校则把产教结合当作解决学生实习、就业的一个途径,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院校高职教育的针对性。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缺乏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产教融合中对职高院校的角色认识不足,缺乏责任意识。

三、推进高职民航运输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对策

由于高职民航运输类专业的特殊性,产教融合的实施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一,政府要发挥其在高职产教融合教育中的调控作用,加强对高职产教融合的统筹与协调,使社会人士到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提升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从而营造一个重视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民航运输类专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专业实习、实训等基地建设经费的投入,建设有助于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校外相关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给予优惠政策,推动企业接收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实训,进行实习指导和顶岗实践等任务,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时间能力,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特点,培养实践能力强、技能一流的实用型人才。

第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从思想层面提升对产教融合的观念和认识是极其重要的。高职院校要提高对产教融合的重视程度,将人才培养从课堂理论授课的形式延伸到生产一线的实践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掌握民航运输类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然后反过来协助高职院校调整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等。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产教融合,才能够提高行动上的积极性。高职院校要与民航运输类企业联合起来,展开校企合作,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要求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需要要求学生在生产一线经过实践获得相关职业证书,以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培养具有高级技能型的专门人才。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篇(6)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是当前我国多个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产教融合需要汇聚产与教两个方面的内容和资源,缺一不可,该模式施行目的在于共同提高职业教育人才的质量,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共同发展。产教融合是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产生的,学校和企业则是推动产教融合的两大中坚力量,但两者的配合需要政府的统筹和主导,否则将难以进行,并且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尊重市场的发展和自然规律,明确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学生等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权利和责任,从而推动产教融合正式实施。当前我国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已经开展,并且某些地区、企业与教育机制先试先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当前产教融合机制依旧存在很多问题,若要进一步发展和实施,必须全面展开分析,寻找有效推进产教融合有效实施的措施。

1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意义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性人才的主要基地,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开展对学校的教育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培养生产、建设、操作、管理、服务、研发等诸多类型的实用性人才,还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为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条件。和企业深度合作的过程中,可以相互融合两方的资源,优化师资力量,让企业的技术性专业型人才为学生培训,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终身获益。

2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已经进入深入实施阶段,随着教育深化改革以及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产教融合也已经在多个地域实施,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目前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者步调还不够协调,产教融合深入开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企业冷,学校热”、“企业热,学校冷”的矛盾,具体是由于管理和责任等内容的不明确性造成,由此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想要进一步开展,必须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

3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开展的要素

3.1政府统筹主导是产教融合的基础保障

市场需求是产教融合的根本动力,高职院校进行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开展的。产教融合从字面上理解非常简单,但具体计划和实施,不是企业或者学校这种独立个体单独决定的,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的就业需求,以政府为主导进行,从而获取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也能够营造更优异的人才培养环境,促进和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深化合作,调节两者之间的合作矛盾。由此政府层面应该统筹安排,系统规划,做好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尽快拟定当地的产教融合计划,加快形成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将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等各部分力量充分发挥,促进产教融合尽快实施。

3.2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是产教深度融合的必要条件,要规避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才能发挥出产教融合的最大教育特色。校企文化相互渗透与融合是产教融合的核心内容,但传统职业教育模式过分注重理论性教学,学生多数是在课堂中接受相关的理论知识教育,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或者受场地、时间、设备等的限制,让学生在实习或实训过程中只能学习到有限的东西。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变是开展战略性合作的第一步,与企业合作,深入融合,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甚至可以合作开展科研型产品,并将研究成果转化正式的新产品、新工艺以及经营决策,学校、学生以及企业都可以共同获利。由此要求学校要坚持走产、学、研发展之路,改革传统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建立一支专业的产教融合教育队伍,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在培养人才的基础上,让企业和学校在不断的合作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3.3以学生为主体

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开展是教育深化改革的产物,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综合素质强,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也就是说学生是产教融合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要求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教育开展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和核心,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让学生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职场规则,在文化课和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舞台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去,提前了解现今的社会结构和人才供需要求。

4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4.1明确双方责任,实现共赢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开展,必须要根据现有、条件资源以及管理状况,积极与管理和技术都较为先进的企业沟通,说服其加盟产教融合体系,实现校企合作。上文中讲述,当前企业和学校进行产教融合的现状之一是企业冷、学校热,企业不愿意承担相关的责任和风险,因此要加强和促进校企合作,必须明确双方责任,实现责任共担,从而实现校企双赢的最终目标。在产教融合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以学校现有的专业实习工厂以及相关的机械设备为媒介,争取更多的企业加盟,以学校的厂房和设备,以及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两者相互结合,在实践中进行教学,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生产,从而学习理论之外的实践知识。此外,企业可以安排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学人员,根据产教结合教学计划,实施生产中的教学工作,学校则安排有关教师跟班参加生产兼指导、辅导学生学习生产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校企合作正式开展之前,校企双方都应该相互考察、审核、选择,最适宜的企业和学校联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4.2解决当前产教融合的突出性问题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计划和实施,必须要建立在解决当前产教融合的突出性问题的基础上。首先,要解决企业的生产与学生实训之间的矛盾,从企业的角度而言,更倾向于自主生产的时间占多数,但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则更倾向于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占多数,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学校与企业相互协调,协商既能满足企业生产,又能满足学生实践的时间安排。其次是要解决企业生产与学生学习之间的矛盾,企业生产注重效率和合格率,而学生都是新手,上机操作,易出次品,针对此问题,学校和企业应该安排技术过硬,上手熟练的技术人员提前进行指导和培训,增加学生的熟练度。最后则是解决学生人数与设备数量之间的矛盾,要求学校利用已有的资源,加强生产设备方面的投资,满足产教融合的需求。解决了当前产教融合的突出性问题,是确保企业加工好产品,学生实践时间充足的关键,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不受传统教育以及生产思想的束缚,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前进。

4.3统一、规范性管理

首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包含文化课、专业基础课、技能强化课、思想素质提升课等等,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在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对于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安排,要循序渐渐,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在技术人员以及教师的指导下逐步过渡到独立操作,且设置专业的考核评价机制,每个阶段、每个层次的学习完成之后,都应该进行严格的考核,只有评价合格者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不合格者继续实践学习,直至学会为止,确保每个人、每个环节都必须过关,从而提升学习质量。另外,对学生应该进行统一、规范性的管理,加强学生的规范意识,注重操作流程和操作工艺,一切按照要求进行,树立严格的安全生产意识。另外,在产教融合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制定实习规范及奖惩考核细则,让学生以规范进行实践和学习,从而减少操作风险,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生产。

5结束语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开展,需要借助国家政府的统筹和支持才能开展,现今虽然还处于实践阶段,但未来该教育模式发展成熟之后,能够有效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高职教育不能再局限于啃书本、学究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必然不能与社会实践脱离的,需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走进社会、走进企业、走进工厂,都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劳动创造财富,知识也能创造财富,劳动与知识的融合不仅可以创造更大的财富,还能够创造幸福。本文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对策,相信未来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发展,在专业、课程、资源、实践等方面完善融合建设,两者能够进一步相互促进,最终以产教融合的全新教育模式展开高职教育,提升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01):133-138.

[2]孔宝根.企业科技指导员制度: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5,(03):59-64.

[3]祁小波.基于工作过程的产教融合机制的构建———以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15,(02):92-96.

[4]黎永键,关伟.产教融合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01):13-17.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篇(7)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b)-0175-02

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产教融合,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背景和经济背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产教融合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2014年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加强校企战略合作,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计划到2020年,要构建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全面对接、支教和普教互通,充分彰显终身教育理念,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产教融合对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升级转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产教融合制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产教融合

所谓的产教融合,就是产教一体、校企合作,实现高职教育与企业生产的无缝对接,构建集教育教学、业务培养、岗位训练、经营理念、素质养成、科技研发等为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种全面对接的教育模式,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职业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了高职院校与现代企业的双赢,不仅有利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还能推动现代企业的技术转型和产业升级,助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2 产教融合的基本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产教融合,主要存在五大基本要求,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对接”中。

第一,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对接。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进行及时调整与优化,重点培养现代企业发展所急需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

第二,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对接。构建理实一体化教育模式,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桎梏,根据企业生产实践的逻辑流程,及时调整课程序列,实现理论与实践、素养与技能、文化与技术的深入融合。

第三,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构建以产业技术为核心内驱力的课改体制,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根据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教学结构的调整与教学内容的优化。

第四,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对接。职业院校要采取“双证制”,将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考试相挂钩,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专业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成功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即将到来的就业添加砝码。

第五,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提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包容度,让劳动者可以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自由灵活地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充分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以完善自我的个性化需求。

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产教融合制度建设重要性

长期以来,低成本的廉价劳动力始终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一大“杀手锏”,通过“世界制造工厂”拉动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国内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人力资本提高、创新压力等突出问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现代企业就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和体制转型。,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根本,他们的能力强弱、素质高低决定着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高低,是现代企业能否顺利实现升级转型的关键点。而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现代企业的实践指导,而且需要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包括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人才培养评估体制、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等,以顺利实现培养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和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的目标。所以,产教融合将成为推动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助推区域经济崛起的重要保障。

首先,产教融合是培养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复合型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关键点,而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就是面向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和社会服务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及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经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且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产教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中职生或高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现代企业实际需求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其次,产教融合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基本的社会职责,也是职业院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改革的深入开展,区域经济发展步入了转型关键期,如何充分发挥自身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角色作用,是现代职业院校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时代课题。只有立足于区域产业发展现状,深化产教融合,才能在充分发挥助推区域经济建设职能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最后,产教融合是扶贫富民战略实施的需要。通过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解决底层民众的贫困问题,缓解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共识。在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贫困人口的规模还非常庞大,现代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就业率、改善民生、扶贫富民的时代使命。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产教融合制度支撑下,职业院校和现代企业联合举办扶贫办,广泛面向贫困地区的劳动者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贫困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进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全面贯彻落实扶贫富民战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产教融合机制的建设路径

目前,确定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明确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等问题,可以从产教融合机制角度加以深化,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4.1 加强政府主导的协调机制建设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化过程中,政府要扮演好主导者角色,通过相关的政策扶持来鼓励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与融合。精心制定产教融合相关政策,明确校企双方各自的职责与义务。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网罗企业人力资源转接、企业复合型人才代表和职业院校代表,成立专门的产教融合监管小组,统筹地方职业院校和企业,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产教融合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确保产教融合方向的正确性。地方政府要构建产教融合信息服务与共享平台,提高校企双方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为产教深度融合的实现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保障。

4.2 加强产教融合法律法规体制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化,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014年2月26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注重并加强职业教育体制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推动与产业升级转型及社会公共服务相符、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不断加强产教融合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必须通过出台刚性的法律法规,构建约束性机制,进一步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与业务,确保产教融合的高效开展与落实。

4.3 加强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建设

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校企主体承担的框架下,加强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建设,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自,成立基于企业职业导向的理事会。采取职业经理人制度,促进校长的职业化发展。此外,职业院校领导者要强化品牌意识、竞争意识、管理意识和文化意识,推进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在校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全面对接,校企联合建设科研基地和实训基地,企业技能型人才代表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企业参与到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中,以教学实践活动为切入点,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4.4 加强“产学研用政”校企协同机制建设

“产学研用政”,其中的“产”就是产业协会和企业,“学”就是职业院校与师生,“研”就是科研机构和团队,“用”就是产品用户和教育用户,“政”就是地方政府。通过一年举行两次的例会,由“政府号召-学校推动-企业联动”向“企业号召-政府引导-学校联动”转变,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角色作用,对产教融合进行统筹规划与部署,确定校企合作类型,协调彼此的分工合作,对校企投入、教学调整、就业计划、监督评估等进行详细规划。现代企业要立足长远,站在战略高度审视产教融合。行政部门要精心制定与产业发展实际相符的人才培养计划。企事业单位要制定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建立现代社会人才需求预测系统,及就业状况的大数据分析、平台。

4.5 加强质量评估机制建设

产业协会作为校企合作的第三方,要站在客观立场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质量加以全面评估,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规范合理和客观权威,以行业企业标准为根本依据,从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及体制创新等维度,对产品生产过程、技术研发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员工在岗培训、教师车间实践、人才培养计划是否符合行业产业标准等加以客观审核评估,以企业平评判标准为依据,对实习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考核,并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以及职业院校对提高企业生产水平的建议,最后产业协会以第三方的身份,分别对校企双方服务社会的能力进行评估,通过不断反馈和改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4.6 加强教育行政部门激励奖惩机制建设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关规范,加大对产教融合的监管,在定期督导检查的同时,构建完善的激励奖惩机制。建立地方教育部门设立政府部长将,对那些产教融合取得显著成效的现代企业、职业院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相关利益主体,在推动产教深入融合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而对那些妨碍产教深入融合,甚至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现代企业、职业院校、科研机构或行业组织予以相应的惩处。

5 结语

总而言之,产教融合是新常态下深化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经路径。产教深入融合对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因此,产教融合相关利益主体,尤其是职业院校和现代企业,必须坚持产教融合之路,不断探索现代学徒制,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全面对接,积极营造校企合作、互动、共赢的良好局面,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和震.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 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52-156.

[2] 杨善江.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4(33):10-12.

[3] 罗汝珍.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10-13.

[4] 杨运鑫,罗频频,陈鹏.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4):41-45.

[5] 薛中海,汪俊枝,饶培俊.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5-148,152.

[6] 罗海林.强化产教融合机制建设 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J].中国培,2015(6):39.

[7] 丁红玲,王晶.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5):25-27.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篇(8)

二、汕头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汕头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产教融合是解决汕头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必要途径,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可促进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是汕头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共同需要。1.深化产教融合可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弱、人才稀缺等问题。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是推动汕头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深化产教融合是解决汕头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稀缺,创新能力弱、研发能力弱的有效途径。依托职业院校师资这一人才智库资源,通过产教融合,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和区域经济提供更加本土化的人才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职业院校为本地企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企事业单位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对解决创新能力弱、研发能力弱,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稀缺、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十分必要。2.深化产教融合可以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存在问题、促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立足区域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通过因地制宜的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可以借外力解决资金、场地、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训设施更新慢等问题。促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促进师资队伍实践水平的提高和师资的成长,产教融合是解决当前汕头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必要途径。

(二)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汕头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职业教育的生源以本地生源为主,汕头中职院校生源均来源于潮汕地区,高职院校生源70%来自潮汕地区,据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统计,汕头职院60%以上的毕业生毕业后留在汕头及潮汕地区工作,中职院校毕业生留在潮汕地区工作的比例更高。而本地区本科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仅有不到10%留在本地区工作,可见职业院校是本地企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在潮汕地区的企业特别是占比大的民营企业中,本科以上人才的比例非常低。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能提升本地区企业人才的总体素质,有利于人才稀缺特别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稀缺问题的解决。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职业院校发展,带动了本地区企业人才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为企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提供了支持,有效促进企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质量和水平,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通过产教融合促进汕头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三、助力汕头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路径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相辅相成

汕头依托汕头保税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学院,与保税区企业合作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企业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同时,多名本地区各行各业的专家、权威、创新创业导师等,依托师资这一人才智库资源,降低本地企业的人才引进成本、专家指导成本,更有效促进本地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校企携手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职业院校教学需要企业导师的参与,职业院校教师也需要深入企业丰富实践经验。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与职业院校进行互补,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性,培养一支的人才队伍。例如,市场营销专业与企业合作组建“金牌店长班”,依托某些大中型连锁企业门店开展见习、访学、销售竞赛、实习等。酒店管理专业开展“学徒制”产教融合,学生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同时为企业员工,一方面作为学生可以提升学历、拓宽视野、进行更全面的专业学习,另一方面作为企业员工,由企业优秀师傅指导,传帮带,提升实践水平和能力,校企携手培养,加速人才成长,通过校企携手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9-02-13].

[2]蒋姝蕾.“校企主导”产教融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2020(2):34-38.

[3]李传伟,吴永刚,车信超.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野的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5):40-44.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篇(9)

本文系2016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资金项目:“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路径研究”(课题编号:SZ16090)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3日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提出丰富了产教融合的内涵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提出,使河北省面临产业结构调整。2013年8月,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式成为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完成了顶层设计。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指京津冀三地打破地域限制,融合政府、企业、社会多方资源,推动资本、人才、项目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产业转移升级,加快一体化进程,使三地企业取得更大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三地的功能定位。河北省的功能定位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产业结构调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最为核心的问题。2016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促协同,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着力调结构,全面提升产业层次水平”。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河北省政府在过去一年坚决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六大高耗能行业比重持续下降,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明显提高。河北省着力促协同,着力调结构,不仅需要国家政策支持,更需要人才的支持。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离不开高职院校的培养。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核心是做足做好产教融合这门功课。抓好产教融合,河北省高职教育才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服务。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下,赋予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新的含义。有的学者指出,产教融合是指企业和高等院校双方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双向发力、互动整合而融为一体。有的学者指出,产教融合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学者们关于产教融合的内涵的阐释,揭示了产教融合的本质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水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中,河北省高职院校必须转变办学机制,走产教融合之路。产教融合,不仅促进河北省高职教育发展,而且还将有利于推动河北省产业转型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产教融合有了新的内涵。笔者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产教融合是指京津冀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赋予产教融合新的含义。京津冀产业与教育深化合作,相互融合,共同深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参与,共同强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共同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紧迫性。“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提出使河北省高职院校面临机遇与挑战。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省高职院校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河北省的角色为积极承接首都产业功能转移和京津科技成果转化,更加理顺了产业发展链条,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河北省高职院校必须要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河北省高职院校只有深化产教融合,才能促进自身发展,才能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职院校需要抓住机遇,创新办学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产教融合是河北省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服务,助力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程度不同,有的院校产教融合已经形成自身特色,如校办企业、强化实训基地建设等;有的院校产教融合仅仅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河北省高职院校各自产教融合的广度也不尽相同。有的院校建立起了多维度、全方位的产教融合模式;有的院校产教融合的模式有限,还在逐步开拓中。因此,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具有紧迫性。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必要性。高职教育本质是职业教育,这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区别之一。发展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教学。高职教育的基础在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高职教育。产业结构决定高职教育的内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产业发展。高职教育应当服务于产业,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成为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指挥棒。符合产业需求的高职教育,才能为产业提供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解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产教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和产业的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尚不深入,因此出现了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特色不突出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的问题;专业设置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等等。因此,必须把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作为河北省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河北省高职院校必须结合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布局,找准自身定位,形成各自办学特色,突出优势专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服务于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促进河北省经济发展。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深度不够、范围有限、动力不足等问题,不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前,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总的来说还停留在产教融合的较低层次。

(一)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深度不够。虽然河北省高职院校都在力主实行工学结合,但往往停留在工是工、学是学的程度,不能真正实现工学深度融合。即使学生去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实习,也会发现以前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内容和工作实际严重脱离。出现这种困局的症结在哪里呢?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河北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并不能做到完全符合产业需求。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依然处于强势地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脱节。陈旧的理论无法指导实践;二是企业从自身经济效益考虑,不愿在产教融合上进行过多的前期投入。企业对于和高职院校进行产教融合的热情不高。企业对高职院校教学过程并不关心,投入精力极其有限,只希望通过接纳学生实习,使学生成为企业廉价的劳动力,解决企业自身用人成本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二)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范围有限。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主要体现在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这些往往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多也仅仅流于形式。比如有的订单班,企业虽然收学费,参与教学,但最后仍然不能解决学生在本企业的就业问题。因而,订单班成为了噱头,名不副实。顶岗实习期间,企业由于自身经济利润的考虑,对于实习的学生疏于指导,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不到真本领。有的实训基地只是挂牌单位,实际利用率很低。高职院校需要企业共同培养人才,才能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也是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所在。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在产教融合的范围上不断拓展,形成由初级范围到高级范围的融合。

(三)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高职院校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从高职院校自身来讲,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教师或多或少会在产教融合面前存在畏难情绪,存在得过且过思想,缺乏开拓进取的意识,固守以往的理论教学模式。企业动力不足体现在,企业作为经济实体,追逐利润是企业的根本。企业进行利弊权衡,对企业有利的,积极参与;对企业无利益的,避而远之。从目前看,产教融合还未能使企业从中尝到甜头。只有高职院校和企业从最初的产教融合中就能获得各自的实际利益,尝到甜头,才能使二者乐于推动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和企业通过产教融合最终获益,形成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局面,才能始终推动产教融合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构建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路径

(一)河北省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需要各级政府主导和有序推进。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政府应当逐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规范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法规。三地省市政府要协同制定应对三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总体思路。通过政府的立法层面约束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河北省各级政府还要针对本省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具体政策和规章。通过制度设计,规范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行为,完善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合作的运行机制,推进河北省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河北省各级政府应当充分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通过政策引导一批京津冀的大中型企业积极参与到产教融合中来。

(二)河北省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需要企业积极投身其中。河北省高职院校要利用好三地优势,千方百计与三地间的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产教融合。但是,如何调动企业积极投身高职教育是产教融合中面临的棘手问题。在产教融合实践中,往往剃头挑子一头热,高职院校热情高涨,而企业热情并不高。原因还是企业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多少实惠,回报率不高。有的企业担心作为实训基地,对实习学生进行培训,不仅耽误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而且企业还要额外付出各种培训费用。即使采用订单式培养,有的学生获得了实践经验,甚至能够独当一面,最后由于各种原因,未必能够为企业所用。如何才能使高职院校和企业都能够积极投入到产教融合的事业中来呢?这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大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国家能够从政策层面,到法制层面,再到资金层面,全方位的加大扶植力度。小到区级政府,采取具体的扶植措施,加大对产教融合的支持力度。政府支持不仅体现在对企业的宏观调控,而且在微观层面,每年给不同企业下达配合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任务。通过每年固定的任务量,强制企业遵守。政府要给遵守并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企业一定的费用补偿和物质奖励,给不能完成任务的企业一定的惩罚。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法律规范和资金支持,企业对自身在产教融合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企业从产教融合中获得利益,才能够主动与高职院校加强产教融合。

(三)河北省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需要行业积极推动。河北省高职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协会,包括全国以及京津冀的行业协会,实现互联互通。行业协会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业协会是政府和企业的纽带,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互联互通的桥梁。“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治组织,在凝聚行业共识、引导行业发展、协调行业行为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2011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强调了职业教育行业指导的重要性。行业协会应当成为产教融合的积极推动者;行业协会制定行业人才需求标准,成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的设置标准;行业协会组织各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加强产教融合。高职院校组织、鼓励全部学生参加由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种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大赛职业技能和职业标准要求为导向,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精心设置课程,选取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行业协会通过组织协会内部专家和企业专家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为高职院校发展出谋划策。

(四)河北省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需要高职院校积极主动和产业对接。办好高职教育的突破口,必须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深化产教融合,才能促进共同发展。通过产教融合,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了办学质量,有利于招生,促进了就业。通过产教融合,企业获得了优质人才,解决了企业的人才短缺困境,提高了企业利润,促进了长远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的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和转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河北省的功能定位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和企业需求对接,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对接,实现零距离,学生毕业即就业。然而,事实上河北省高职院校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现象。有的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一哄而上,使得本来办学资质欠缺的学校也设置了相关专业,专业特色不明显,浪费了资源。河北省高职院校要跟紧河北省产业调整的步伐,不失时机地调整高职院校自身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改造老专业,增设新专业,对接河北省产业调整对人才的需求。

河北省高职院校要跳出地域圈子,紧密联系京津冀三地企业。(1)让企业参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来学院参与教学过程,使企业充分参与高职教育教学的过程;(2)让高职院校的教师到企业中顶岗实习,改善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的短板;(3)让学生每学期都有专门的时间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增强其实践能力;(4)对学生考核环节,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制定考核标准,由企业师傅和高职院校教师分别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占一定百分比,最后计入总成绩;(5)通过最终成绩,决定哪些学生可以进入企业成为企业员工。总之,只有深化产教融合,才能促进河北省经济发展,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

主要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篇(10)

一、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现状

从当前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结构看:

表2007 2008年高等教育经费收入(按来源构成统计)

数据来源:2008、2009年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

由上表可得: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融资呈现政府财政拨款与学杂费为主要经费来源的“二元化”局面,接近80%的经费来自于这两个主要来源。此外,也可以看出来自市场的经费收入成为政府财政拨款的有力补充。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经费收入主要来自于四个市场及各自相关收入:教育机会市场的学杂费收入和举办者投入;教育融资市场的融资收入,主要是来自银行提供的建设贷款、助学贷款等,高校也通过与银行进行项目合作获取经费;劳动力市场的教育服务收入,主要表现为培训班收入、网络教育收入、成人高等教育等;以及科研市场的科研经费和专利收入,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也有企业通过项目合作投入科研经费,高校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带来资金投入。四个市场紧密相连,为高等教育发展筹集资金。

二、当前高等教育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的高教融资比较

下面分别从四种类型的经费收入对我国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融资渠道和结构进行比较:

1.财政经费(包括财政拨款和资助)

从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总量看:近年来,特别是在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大幅增加,但是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很低。据《关于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0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2231.09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340506.9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9%。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资料表明,一个国家正常用于教育的投资应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左右,发达国家达到9%,而我国4%的目标仍未实现,财政性高等教育投入与资金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从政府预算在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占比看:2006―2007年美国公立学校经费的49.5%来自各级政府的拨款和津贴,私立学校教育经费的12.3%来自政府。在澳大利亚,2006年高校经费的42.23%来自政府拨款,15.77%来自政府提供的无息贷款和津贴补助。在欧洲国家中,德国97%的经费来自政府;法国高校60%的经费来自政府;在英国,政府资助占经费的57%。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中46.8%来自于政府预算。由此看来,政府经济支持都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从经费来源的占比看,我国所占比例稍低于发达国家。

2.自筹款项(包括产业服务收入和学杂费)

在美国,学校利用自身科技、智力和校产等优势开展对外服务及销售所取得的收入成为高等教育经费的第二大来源。公立高等院校经费中16.7%来自学杂费,33.9%来自社会服务收入(包括来自校办企业、医院等的收入);私立学校经费的26%来自学费,50.6%来自社会服务收入。澳大利亚高校经费中22.19%来自学杂费,5%来自产业合同收入。我国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仅占3%,学杂费收入占33.9%。

美国大学学费只占到其人均GDP的15%,占教育成本的20%左右。英、印、澳等国的高校收费也都大致维持这个比例。而我国自高校扩招10年来,学杂费比1998年增加了25―40倍。目前,大学学杂费已占到教育总成本的30%甚至更高,占到中国人均GDP的60%左右,已严重超过了民众的承受极限。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经费中来自学杂费收入的比例高于发达国家,学杂费所占的教育成本比例以及在人均GDP的占比也远高于发达国家,呈现出高校学杂费收取不合理的态势。另一方面,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创收的比例则远低于发达国家,说明我国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生产的结合度低下,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缓慢。

3.金融资金(包括教育储蓄、教育基金、教育股票、教育信贷和教育贷款等)

目前,教育金融手段主要有建立教育银行、发放教育贷款、教育证券和开展教育储蓄、教育保险、教育信托等。

教育贷款有世界银行贷款、教育基金贷款和学生助学贷款等种类。美国以贷学金为主要手段建立健全了多元混合型的大学生资助体系,提供“标准分期还贷”、“按收入比例还贷”等六种还贷方式以供学生选择。英国则采用“先上学,后付费”的政策,建立“按收入比例还款”的助学贷款制度,为学生提供学费贷款和生活费贷款,此外还提供多种助学金和津贴。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学生若不愿或无力承担学费,政府向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贴息贷款,视学生就业状况索还贷款。我国也实行以“奖、贷、助、补、减”为标志的多元资助体系,但高昂的学费已把一部分的贫困学生挡在大学的门槛之外,国家提供的奖、助学金也就与他们无缘。此外,我国目前的还款方式相对十分保守,在还款金额、期限等的设定上基本都是格式合同,并且相当的贷款人还款压力很大,从而导致贷款坏账的情况。不同于发达国家多由税收部门直接回收贷款能保障较低的贷款坏账率,我国由于国内的征信系统尚在建设之中,贷款银行没有足够的信息去甄别学生申请信息,不可能通过税务部门来回收贷款,目前只能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效设立风险补偿金来为不良贷款拨备。

教育证券是以发展教育事业为发行目的的有价证券,如教育债券、教育和教育股票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发行债券已成为美国大学筹集建设资金的一种普遍做法。美国有41个州为解决校舍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而发行过教育公债。美国还采取多种金融手段来筹措教育资金,如实行教育储蓄制和预付学费计划等。教育在国外被誉为“第二财政”,美国有13个州部分或全部把收入投入到教育中。此外,教育储蓄、保险、信托和教育银行等金融手段也都对各国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反观我国的情况则可以发现,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高校在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十分单一,主要来自于银行提供的贷款,其他的融资形式则仍未构建起来。我国高校由于长期以来依赖于政府资助,缺乏建立自身信用的意识,高校信用不足成为了融资的障碍,同时,由于高校产权不明晰,导致在融资过程中抵押缺乏,担保困难,更是成为高校融资的绊脚石。根据现行的债券发放办法,我国高校还不具备独立发行债券的主体资格,只能通过国家发行的国债收入来取得部分国债项目资金。此外,我国于1999年9月1日开始了教育储蓄和教育保险业务,但教育储蓄因其实施范围太小、期限太短、限额太低、手续太繁琐等原因而未能获得广泛认可。教育信托也因实施法

律不健全而收效甚微。

4.捐赠收入(包括国内和国际捐赠)

美国人民有很强的捐资助教的传统意识,其私立学校经费中11.1%来自捐赠,成为高校重要经费来源之一。美国在税法上对捐赠实行免税,以鼓励社会捐赠。大学获得私人和社团捐赠的多少也是大学排名的因素之一,因此,美国高校都非常重视并积极募捐。美国捐赠形式多样,有现金捐赠、增值证券捐赠、不动产所有权捐赠等。英国民间和社会团体也有捐资助学的传统,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各学院经费主要来自大财团和社会各界的捐赠,一般高校的经费中也有一部分来自于社会捐赠。在我国则缺乏捐资助教的风气,目前,我国高校已尝试接受捐赠,但因没有完善的筹款计划和承办部门,只是校庆之际接受一点校友捐赠,效果并不理想,资金来源也极不稳定。从捐赠的占比来看,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综上可得: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结构不合理,呈“二元化”结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受教育者,而发达国家则已经形成了多元化高校融资体制。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投入力度不足,导致财政投入与教育经费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学杂费作为第二大的高等经费来源,高校学费对于贫困学生来说十分高昂,对教育的公平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融资渠道单一,除政府拨款和学杂费收入外,其他形式的融资途径尚未构建或仍不完善。

三、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改革思路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融资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的融资改革思路。

1.加大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拨款力度

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必然是高等教育融资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高校发展导致的经费需求日益增加,财政性的教育经费投入已明显不足以满足需求,因而还必须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力度,以强化政府财政拨款对高等教育融资的主渠道作用。

2.规范并控制高校收费额度,完善学生资助体制

我国高校学杂费占高校经费收入的比例偏高,由学生和其家庭承担的教育成本比例也远高于发达国家,为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而我国高校收费不宜再增,而应适度控制或降低。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以保障受教育机会公平性的实现。

3.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增加高校对外销售与服务收入

目前我国把科研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程度较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让高校的知识、智力等为高校创收,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成立工程研究中心、创办高校科技园等形式为企业提供知识支持,获得相关的合同收入;加强校办产业的建立,完善高校提供的社会服务以获取经济利润,是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重要突破口。

4.利用金融手段和资本市场为高等教育融资

上一篇: 肌肉康复训练 下一篇: 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