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 42-1026/G4 国内刊号
  • 1001-4233 国际刊号
  • 8.5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重点大学理工科教改协作组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约专稿、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工程教育前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比较高等教育、教学学术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第三届国际工程教育大会文萃
加强合作·促进研究·扩大影响1-1

摘要:由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简称ASEE)、中国工程院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工程教育大会今天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国工程院,对来自国内外工程教育界的同行们表示热烈欢迎.

成就·现状·挑战·展望2-4

摘要:国际工程教育大会是工程教育界的盛会,已经召开了两次.这次大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在此,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向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各国工程教育专家、所有嘉宾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4-4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5-8

摘要:感谢大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简要地谈几点关于高等工程教育的看法. 一、高等工程教育为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无尽动力 工程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一直起着发动机的作用,一部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史,也是科学发现、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相互推进的历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的一个最重要因素.科学发现推动了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科学原理,工程科技则把科学原理变成了改造世界的能动力量.工程科技架起了科学发现与工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

第三届国际工程教育大会纪要9-10

摘要:由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American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中国工程院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由清华大学承办、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协办的第三届国际工程教育大会9月7日至9月10日在清华大学隆重召开.ASEE是美国工程教育界最具影响的组织,这次会议是ASEE第一次将国际工程教育大会放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来自国内外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2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方代表中,包括美、加、德、英、法、葡、日、澳、新加坡等国的著名大学的校长、工程院院长和学者,还有美、加、日、韩等国的工程院以及国际工程教育组织的领导人.中方代表则有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等100多位院士、校长、院长和知名学者.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院士论坛
关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咨询建议11-12

摘要:一、层次和规格 高等工程教育有研究生(硕士、博士)、本科(学士)、大专等层次.大专是技术性的,不是本科的压缩型.每个层次有不同规格,以适应国家和地方的需要.如本科可有研究型、非研究型、社会型等.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封面人物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12-12

摘要:郑南宁1952年生于中国江苏省。197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8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在日本庆应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教授。2003年8月起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教授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现兼任国家863高技术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科协主席。2000年起,担任国际模式识别协会理事会中国代表,并任中国《科学通报》执行副总编,微软亚洲研究院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院士论坛
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2004年年会纪要13-16

摘要: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2004年年会于8月19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与会者除院教育委员会各位委员外,还邀请了教育部高教司的领导和专家.上午的会议由工程院院长、院教育委员会主任徐匡迪院士主持并致开幕词.与会代表针对王孙禺教授和张彦通教授的两个研究报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并就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道路各抒己见,提出了宝贵的咨询意见.下午的会议由翁史烈院士主持.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高等教育改革
围绕国家目标,培养铁路车辆工程创新人才17-20

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学科群培养铁路车辆工程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及其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依托三峡基地,构建多学科实践教学平台21-25

摘要:本文分析了三峡地区的科学研究价值和作为大学生综合实习基地的特色,阐述了三峡实习基地和武汉大学各学科人才培养的密切关系以及构建多学科支撑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的必要性.根据武汉大学的学科特点,提出了依托三峡基地的实地平台和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模式.

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26-29

摘要:本文简略地介绍通识教育的理念及其历史,分析了通识教育的理论缺陷及实践上的困难.提出超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注重开展面向实践问题的、跨学科的、研究型的本科教学,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以及加强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

谈创造性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贝塔朗菲通才教育思想述评30-33

摘要:本文系统分析了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的通才教育思想,探讨了其关于通才教育与发掘人的创造潜能、通才教育与个人价值、通才教育与环境决定论、通才教育与一般系统论的关系,并就其对某些通才教育观的评说进行了分析.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34-36

摘要:本文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评估机制四要素,以浙江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几点启示.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专题研究
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37-39

摘要: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现代工程往往更具有社会化、综合化和整体化特性;现代工程技术对社会与自然界的影响(包括效益与风险)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对工程师的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工程伦理教学日显重要.当前我国工科学生普遍重理轻文;对工程技术有许多含混和错误的理解,例如技术中性论、技术统治论;对基本的伦理原则和工程师的责任、义务和道德底线不明确;在对国内工程领域现状的态度上,虽然痛感问题严重,但多数认为与已无关、无能为力.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国高校普遍缺乏工程伦理教育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为此,中国的理工科高校要切实重视工程伦理教育;加强对工程伦理问题的研究;开设课程,包括正规化、常规化的工程伦理课程以及在专业基础课和人文素质方面的公共课中加入工程伦理内容;培训工程伦理学方面的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

职业道德现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缘化40-43

摘要:本文以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和目前我国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两个调查为基本依据,指出目前我国科技界和工程界存在的职业道德缺失问题和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严重的边缘化问题,分析了职业道德水平与学校道德教育之间的因果关系,希望职业道德教育问题能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高等教育管理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验收评估方案研究44-48

摘要:本文简要总结了"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验收评估方案"课题的研究成果.针对基地验收的实际需要,文章阐述了相关的理论认识和制定验收评估方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介绍了指标体系的特色,并提出了实际操作中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我国工程专业评估工作亟待加快——兼读ABET 2004∽2005评估年度准则49-52

摘要:最近两年美国工程技术评估委员会(ABET)都组织了关于工程评估的跨国研讨会.本文主要介绍2003年ABET工程评估研讨会的主要内容,以求对推动我国工程专业评估有进一步的借鉴作用.

论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的参与协商机制53-55

摘要:多中心体制是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过去,政府的单中心治理已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高等教育问题,必须通过分权或联合其他社会力量实行多中心治理.文章认为,为了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共同利益最大化选择,使参与协商各方的合作伙伴关系制度化,有必要构建参与协商机制,并对机制的具体构建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