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 省级期刊

Tribune of Education Culture

  • 52-5031/G4 国内刊号
  • 1674-7615 国际刊号
  • 0.4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文化论坛是贵州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9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教育文化论坛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与学术、高等教育、教育史论、中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扶贫、职业教育、编辑与出版、基础教育、高等教育_“学科与专业”专题、教育史论_“欧美教育”专题

教育文化论坛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名家论坛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1-3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与灵魂,高等院校历来都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逻辑可能和现实必要,并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建构。

论教育变革的文化动力4-6

摘要:文化变动是教育变革的深层动因。文化变动是引起教育变革的根本性决定力量,是教育在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基础性促进作用,中国未来文化决定中国未来教育。中国未来文化与未来教育的特征应当是“以儒为主,多元融合”的,具有民族性、国际性、现代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等特性。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理论探索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当代社会的精神生产7-11

摘要: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反作用于物质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学界一般是从物质生产作为精神生产研究的切入点,来分析精神生产的特性、作用。然而在马克思那里,物质生产与物质消费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二者联系密切,是社会再生产这个有机整体中的组成要素。物质生产与物质消费之间相互作用,割裂二者的有机联系,无法从根本上了解精神生产的表现形式、作用及本质。

论杜威经验观的教育意义12-14

摘要:杜威的经验观是其教育理论的最核心的一个概念,他在对原有的经验概念的改造的基础上,论述了经验的新内涵,认为教育生长的起点是经验,教育的归结点是经验的不断改造。衡量经验有教育意义的标准是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作用。杜威的经验观给我们的启示是重视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注意统一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升华生命是大学教育的哲学理念15-17

摘要:生命是一种永恒的冲动,生命是人的本质。大学教育就是寻求途径达到升华生命的目的。大学教育应该通过树立终极意义的世界图景,培养人获得他人良好形象的能力、培养人打开心灵的窗户的能力,培养人正确的政治导向以及专业能力。

俞庆棠民众教育思想初探18-21

摘要:俞庆棠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一位有创造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对教育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探索之中。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指出中国教育的病症,并广泛借鉴中外教育中的有益成分,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民众教育体系。俞庆棠根据民众教育的实际,创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形式,对改善民众生活、提高民众素质和促进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也具有丰富的借鉴价值。

师德:教师执业的动力与规范、度量——面对张丽莉、“范跑跑”现象的理性审视22-26

摘要:教师是一种以教书育人为责任的特殊社会性职业。师德是教师的职业(执业)道德,是社会对教师和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正确理解,是对这种社会性行为的坚定而持久的内在信念,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要警惕两种错误做法:拔高“德”的尺度,过分要求教师“应然”,使教师承受不应该且难以承受之重;或矮化“德”的水准,牵强教师顺应“实然”,而使教师不能达到其特殊职业的要求。

高校青年教师负性情绪的表征与控制31-34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情绪工作群体,正性情绪对工作和个人发展能起激励作用,而负性情绪对其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和学生都将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青年教师负性情绪的主要表征,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负性情绪的策略。

现代媒体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研究——信息距离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思考35-38

摘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媒体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等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文章以随机调查的客观信息为依据,运用信息距离理论,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的偏离距离进行客观定量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加强培育机制建设。改善其成长环境,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理想与多元、现实与选择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小偏离距离,使其逐步接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我国农村教师编制问题的表现、成因与政策建议39-41

摘要:教师的编制问题是教育管理精细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实行城乡区别对待的编制设置,在总数上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数偏少,也没能考虑到部分地区农村学生减少的现状。在新形势下,应当重新对农村教师编制需求进行核对、定编定岗,提高编制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管理层次,实行弹性的、多样化的编制管理。

关于新时期加强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42-44

摘要:军校校园文化是富有鲜明军营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新时期加强我军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校园文化的有益经验,开创适合自身特点的军校校园文化发展模式。首先概述了军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内涵,然后从四个方面阐述加强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军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新媒体时代下微博的公共领域现状初探——以新浪微博为例45-48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公共领域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主要分析对象,指出微博虽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其商业化背景的运营方式与微博使用者的分层差异,造成目前微博中出现话语霸权、公共性减弱、理性缺失等现象,因此,微博虽有成为公共领域的可能,但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还远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公共领域。

对我国现存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若干问题的思考49-52

摘要: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作为民族群体代代相传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其教育活动的社会人文基础,对民族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当今社会普遍存的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进行思考:一、女性教育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中处于不利地位;二、少数民族传统教育文化重人文轻科技;三、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受宗教观念影响深远;四、“工具理性”价值取向在当前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中表现突出;五、和谐之道: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的必然选择。希望对当前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开展与实施有所启发。

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及其文化背景53-58

摘要:贵州苗族音乐的学校教育传播萌芽于上世纪50年代,“”时期曾一度中断,上世纪80年代初期,贵州部分学校再度将苗族音乐引入学校,开始了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真正创建。进入90年代以后,苗族音乐的学校教育传播逐步扩大,新世纪之交,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进入理论探析和反思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前行。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萌芽、创建、扩大和反思,与近半个世纪社会文化背景、教育文化背景以及音乐教育研究的变迁密切相关。

古代黔东北地域文化形成发展原因分析59-62

摘要:黔东北地域是古代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在长期的文化流变中,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该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历史变迁,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特别是与乌江中下游地域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历史变迁、建置沿革、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状况以及统治措施等密切相关。

抗战时期院校西迁贵州及其文化解读63-67

摘要:抗战时期的院校西迁是特殊历史背景下,东西部教育与文化的一种交融。来自发达地区的院校,向西部落后地区传播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科技文化知识,开启了当地的民智与新的学风;西迁院校的教学与科技活动,以当地社会为教学实验基地和研究对象,所取得的教研成果,为当地蓄备了人才,助推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院校所在地则为西迁院校提供了教学与科研的必要条件,并用西部本土优秀文化,丰富了西迁院校的文化内涵,客观上促进了东西部文化的结合。

第九届全国民运会对贵州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68-71

摘要:以贵州省2011年承办第九届全国民运会为背景,通过对贵州高校师生参与第九届全国民运会筹备、赛事组织、开、闭幕式演出、民族大联欢等竞赛、文化活动的调查分析,论证第九届全国民运会在加速贵州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贵州高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形成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黔东北土家族体育舞蹈“肉莲花"述论72-75

摘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体育舞蹈“肉莲花”,是人类学、体育学、舞蹈学的融贯和交叉,它的产生及发展反映了土家先民特定的地域风貌、民风民俗和文化心理轨迹,是土家族特定的民俗文化和艺术品。“肉莲花”从“意境”创设这一独特的审美视野,拓展了体舞交融的文化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和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