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点评网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职教论坛》杂志官方网站。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电话:0791-83831866、83831957,地址:江苏省南昌市红角洲学府大道589号。
《职教论坛》创办于1985年,是由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主办,受教育部职成司指导、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性刊物。荣获江西省首届社科类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职教期刊一等奖;江西省优秀期刊,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天保、劳动部副部长张小建等领导及职教界专家杨金土、石伟平等担任本刊顾问。
《职教论坛》本刊坚持刊物的专业性、理论性、指导性定位,坚持为职教事业服务、为广大职教工作者服务的宗旨,注重科学性、先导性、开放性、言论性和可读性,杂志发行覆盖面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区),是我国最具影响的职教刊物之一,2008年被北京大学等权威机构再次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获“全国优秀职教期刊一等奖”、“江西省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江西省十佳优秀期刊”等殊荣。
《职教论坛》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名家视点、理论经纬、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师资建设、继续教育、一线调查、院校发展、百家论苑、比较研究、职业指导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走出去”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高职院校"走出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诸多高职院校进行了"走出去"的多样探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典型代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创新探索,有效挖掘"走出去"的渠道、拓展"走出去"的路径、降低"走出去"的风险、形成"走出去"的合力、增强"走出去"的内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走出去"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缺乏系统顶层设计、缺乏充足稳定经费、缺乏校企协同"走出去"机制等困局,亟待国家政策与经费保障,降低高职院校"走出去"的潜在风险,引导高职院校"走出去"有序持续推进。高职院校行企校共建联合学院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高职院校行企校共建联合学院人才培养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体现,联合学院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行业协会功能体现、企业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联合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着主体责任不明、利益分配不均、校企文化对接不紧密、学生职业素养不高等现象。研究联合学院人才培养有助于联合学院组织机构健全、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校企无缝对接、文化深度融合等,从而实现联合学院的长远发展。高职院校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内涵建设和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就业教育的新路径。文章构建了基于"培育、体验、孵化"的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并从多角度、多方位对高职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做了分析和实践。高职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内容和分析方法探析——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
摘要:对高职院校科研竞争力进行评价,首先需要解决评价什么和怎么评价的问题。高职院校科研竞争力的评价内容应包括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科研竞争力的内涵和评价目的。评价的一级指标由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和科研创新力构成,二级指标由对应的科研成果类型构成,三级指标体现评价的目的。而分析方法分为综合评价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的核心是要从横向、纵向不同方向和维度来挖掘高职科研活动中的特点和问题。德国双元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巴符州双元制大学为例
摘要:德国双元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知识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高校与培训企业相结合、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培训企业之间的积极互动和深度合作。该模式具有理论和实践阶段轮替学习的独特特点,其中巴符州双元制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尤为典型。同时,该模式对我国完善应用型本科立法、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现有教学体系、构筑"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少于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着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审稿速度很快,电话也很容易打通,文章返修之后半个多月给录用通知。编辑部很热情,还是很认真负责的。审稿的专家给出的意见也是很详细的。速度很快,效率很好,值得一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