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高等教育经济与政策、高等教育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院校发展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重点大学理工科教改协作组
  • 国际刊号:1001-4233
  • 国内刊号:42-1026/G4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106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8.51
  • 综合影响因子:4.36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院士论坛

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现状与展望——在2015国际工程教育论坛上的专题报告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工程教育的核心问题。不论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包含了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四个最主要的要素。中国工程教育在“回归工程”思想的指引下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实践,建立了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改革从培养工程科学家转变为培养工程师,教学内容的改革从学科体系转变为工程过程体系,培养制度的改革从标准化培养转变为个性化培养,培养过程的改革从传统教学转变为现代化教学。但一切还都处于转型之中,尚未完成“回归工程”,并且又新增了新工业革命的挑战,这要求工程教育不仅要体现“回归工程”,还要体现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的要求。为此,我们需要建立工程与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融合的范式,以此来指导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创新。
1-4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工程教育前沿

高等教育支撑国家技术创新需有整体架构

摘要: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处于重要转型期。应对转型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能碎片化,而需要有整体思路。出于这个目的,本文选取美国等七个主要国家为分析对象,探讨它们在相应的发展历程中的针对性做法。研究表明,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理念的确立,研究型大学、工程师学校、创业型大学的崛起,高等学校体系的设计与建立,国家科技政策支持、科学技术创新立国、软件业繁荣等战略选择,产、学、官、研的紧密合作等,是各国走向成功的有效政策选择。因此,本文提出高等教育改革应加强对体系的整体设计,以多样性为基础适应社会的多元需求;要针对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推进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教育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主动性;针对工业行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需要把“产教融合”当作基本的育人、办学、治理模式来建立;提出要加强行业特色大学对行业的创新驱动和技术先导作用等具体的政策建议。
5-11

基于卓越教学视角的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台湾地区2005年开始推行的“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为做好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教学卓越计划的学习,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可以定位在教学理念、教学法、教学评估设计和高科技辅助教学四个方面。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卓越教学视角为指导,以药理学课程为例,进行了面向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设计,文中全面论述了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法设计、高科技辅助教学方案以及学业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
19-23

创业教育: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待业率逐年上升,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不足。本文在对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内涵及其必要性阐释的基础上,指出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有效路径,并就如何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岗位胜任力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24-28

国际工程教育研究演进路径与热点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摘要:将1998~2012年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工程教育研究的1486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II知识可视化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文献共被引、关键词、突变词等的分析与处理,揭示国际工程教育研究的演进路径、研究热点与前沿。
29-33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研用对接机制探析——基于美国北卡三角协同创新网络发展实践的考察

摘要:本文紧扣协同创新理论,针对“合作”与“协同”的本质差别,深入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与传统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本质区别。通过对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实践的考察,找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用对接失效、企业参与机制不健全等。结合典型协同创新网络——北卡三角研究园的建设经验,揭示国外成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研用对接机制,通过比对,找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改进对策。
34-38

企业维度卓越工程师标准的探析

摘要:卓越工程师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和企业作为两大主要培养主体,承担着主要职责。全面理解卓越内涵和卓越工程师标准,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关于企业维度卓越工程师标准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阐述了企业维度卓越工程师标准的意义,通过课题调研分析了企业维度的卓越工程师评价标准,并对高校如何深化卓越工程师标准认识和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出了建议。
39-42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专题研究

科教融合:高校办学新常态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科教融合”理念的提出背景和发展历程,指出“科教融合”是破除要素驱动发展壁垒,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科教融合”应成为高校办学新常态。随后,以系统观和整体观为指引,进一步提出“科教融合”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新本质特征、新系统结构、新组织方式。应当将创新型人才培养列为学校发展的首要目标,有效整合学校办学过程中的多样化资源,打通内外部界限,围绕“科教融合”重塑我国大学的发展路径和办学模式,并对现存问题给出了相应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43-50

世界大学排名与一流大学建设

摘要:本文简述了世界大学排名的发展历程,分析、比较了四个重要的世界大学排名系统的指标体系及其特征,讨论了世界大学排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举措,探讨了世界大学排名系统的评价方法及对区域、国家和地区、高校等不同层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对建设一流大学的启示。
51-57

基于设计的工程学习:模型、机理及特征(上)

摘要:运用跨案例聚类分析方法,提炼出基于设计的工程学习的核心要素(包括学习环境、动机、设计行动、探究行动、共同体)的共同特征,分析各核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由此构建起基于设计的工程学习过程模型;深入剖析其内在机理,即学习者依托实践共同体在以问题解决方案搜索策略为基础的“效率”与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之间形成均衡发展;归纳了基于设计的工程学习的基本特征,即嵌套情境性、个体反思性、社会交互性和循环迭代性。研究还发现,基于设计的工程学习运用溯因推理,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
58-63

面向国际合作的大学结构功能的优化路径研究——基于北京大学的案例

摘要:优化现代大学内部结构和组织机制,充分发挥国际交流合作功能,对于实现国际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具有诸多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大学为例,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利用该校2006~2011年国际交流的数据,分析该校国际合作领域的组织结构、内部机制与实现现代大学国际化合作目标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大学场域已经开始超出单纯的学术范畴,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学术与世俗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科学互相补充的内容和结构;外事组织结构和协同机制,对于提高我国大学与全球化大环境之间的适应度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提出了当前形势下优化我国大学国际化交流合作功能的建议,旨在为实现国际一流大学建设规划提供国际合作优化路径方面的借鉴。
64-69

从资源到资本:民办高校资源转化机制构建

摘要:资源转化是盘活民办高校资源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发挥民办教育灵活自主的机制优势,积聚社会资本。破解民办高校资源的瓶颈问题,可建立基于“双重属性”的民办高校资源双轨运作机制,确立适应民办资源“类特色”的办学定位,探索资源转化的生命周期规律,放大异质性资源的结构优化价值,构建创新驱动的资源孵化转移机制,优化民办高校资源转化的制度环境,实现资源向资本的内生性转化。
70-75

地方高校合作专利发展特征及其与优势学科的契合度研究——基于产学研协同的视角

摘要:运用合作专利的数据,研究了2001至2012年期间,浙江省地方高校合作专利的发展特征及其与优势学科的契合情况。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2007年之后的合作数量明显增加,广度明显拓宽,但合作的深度提升不显著,同时,重点院校表现出较强的辐射作用。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均起步于各自的优势学科,两者之间有很强的契合度。研究也发现,合作专利数量越少的高校,其优势学科在其中所占的比例越高,说明在高校产学研合作初始阶段,优势学科具备一定的引领作用。
76-8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高等教育管理

抓好基础课程质量建设,促进基础课程教师发展

摘要:本文在论述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结合西安交通大学百年办学的经验和新时期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提出了抓好基础课程质量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基层教学组织与团队建设、教师教学发展、大班授课小班辅导、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智能教室与功能教室设计等,为新时期基础课程质量建设和教师发展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改革方案。
87-91

“责任共担”视野下大学生实习权益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摘要:立法、司法的滞后与缺陷是大学生实习权益受损严重的重要原因。维护实习的合法权益,当务之急是建立能够保障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体系。本研究以“责任共担”为视角,在分析不同社会主体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从明确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法律身份、完善法律法规确认大学生实习权、执行大学生实习协议制度、推行实习责任保险保障制度、健全实习维权救济制度以及加强对大学生实习的管理与支持等六方面提出了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实习权益法律保障体系的主要路径。
92-96

完善新建本科高校学生专业选择权的几点思考

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对高校学生学习选择权的研究与探讨持续升温,而专业选择权是学习权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对大学生专业选择权利保障的实践、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客观分析了新建本科高校在专业选择权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学生专业选择权的主要对策。
103-106

教师发展视域下的教师评价机制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高校教师评价是对教师现有工作价值和发展潜能做出判断与评价的活动,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机制。本文在分析现行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存在多种制约教师发展弊端的基础上,对在教师发展视域下如何构建教师评价机制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教师评价制度建设应坚持两个理念、瞄准三个突破点和遵循四条原则,并以H大学为例介绍构建教师发展视域下的教师评价机制的实践经验。
107-112

教师团队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和现实背景分析,确定了对教师团队合作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然后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将若干重要影响因素引入演化博弈模型中,对模型进行数学推导用以考察该合作博弈的演化过程中影响教师合作行为稳定性的条件因素,为教学团队的组建与运作提供建议。
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