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高等教育经济与政策、高等教育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院校发展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重点大学理工科教改协作组
  • 国际刊号:1001-4233
  • 国内刊号:42-1026/G4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106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8.51
  • 综合影响因子:4.36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院士论坛

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

摘要:未来的优秀工程师应该具备大工程观,这既是科技发展的趋势、学科交融的必然,又是社会的需求。文章就什么是大工程观、为什么需要大工程观、工程教育如何体现大工程观展开论述,指出,树立大工程观是工程本身的需要,是工程孕育与成长的需要,是创新的需要,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需要,归根结底,是涉及我国能否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大事。认为,大工程观的培养,除了需要加强学生的科学基础,提高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大工程体验、需要人文情怀以及宏思维能力的培养。
1-3

三论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很重要——纪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周年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简扼地对比了大赛有关情况,并分五个方面论述这一大赛对人才培养很重要:第一,强化社会责任感;第二,坚定信念与追求;第三,突出学思行结合;第四,锤炼跨学科能力;第五,有利于文理交融。文章还就这一大赛下一步如何办作了思考。
4-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高等工程教育前沿

工程坊:大学生实现创新梦想的训练平台

摘要: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高等学校一般通过实验课程、生产实习、工程训练、毕业设计等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拓展实践教学内涵、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的平台"工程坊"的建设理念与目标、实践内容与运行机制、实践效果等,并在此基础上就解决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建议。
14-20

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当今的工程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这种方法主要是运用现实或模拟的工程项目作为案例来训练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识以及动手能力。本文旨在借助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量化研究,讨论其对工程教育教学的影响和意义。班杜拉认为,个体亲自参与的工作经验能够提高个体对成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他将这种信心定义为自我效能。高自我效能可以促进个体更好地完成特定的工作,甚至能够影响个体对专业和职业的决策。因此,工程教育领域的一些研究者认为,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参与动手操作的项目,能够提升学生工程实践的自我效能,并增强他们选择工程职业的信心,从而实现工程教育的目标。本文的研究者根据这一理论,参考麻省理工学院的相关实验和研究,设计了测量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自我效能的量表,利用追踪研究的方法,前后两次测量了北京工业大学选修"机械设计"课程的学生在选课前和选课后的工程实践自我效能。在105份有效样本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通过课堂中的实践项目环节,学生的工程实践自我效能有了明显提升,说明了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上有积极的影响,并且对女生的影响大于男生。本文还简要分析了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工程实践能力影响的原因以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21-27

能力导向的工程实践模式比较与评价

摘要:实践是工程的本质属性。本文在分析工程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工程实践的能力目标,剖析工程训练中心、公司大学和教学工厂三种实践教育模式,揭示其跨越学校和产业、专业和职业界限的成功经验,以及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而对我国工程师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相应建议。
28-34

基于波兰尼默会知识理论的现代工程师素质结构分析

摘要:本文从现代工程活动的基本属性出发,分析了对工程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从默会知识论的视角,解释了现代工程师个体默会知识的构成要素及层次结构,提出了"工程思维习惯"和"工程思维能力"的概念,并依据心理学原理,论述了两者在解决工程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及关系;阐述了现代工程师思维的默会性特征及其根源。
35-3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理事会第三次工作会议纪要

摘要:2011年5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理事会第三次工作会议在北京中苑宾馆召开。此次会议由常务理事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承办,23个常务理事及理事单位的3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分别来自北京交通大学、比利时Group T鲁汶工程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燕山大学、金陵科技学院、
39-4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专题研究

大学创业动态孵化模式探析

摘要:大学创业孵化过程可以分为前孵化、扩张孵化和稳定孵化三个阶段,其中涉及到企业概念价值、商业价值和可持续价值的实现问题。对此大学需要承担创业推动、知识转化、硬件环境配套、沟通支持、市场推介、管理咨询、评估企业、执行退出等八项任务,开展相应的创业教育,并构建一系列网络平台和组织机构。
64-66

论优秀教师成长的课程援助

摘要:教师个体的成长能否继续享有职前教育那样的关怀与帮助?基于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思想,立足教师的教育实践,根据优秀教师成长的规律,从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探索优秀教师成长课程援助的定位、规律、方法及原则,为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提供有效的课程援助。
67-70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高等教育管理

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校创新团队建构模式及运行机制

摘要:本文从当前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出发,重点研究产学研战略联盟下基于研发链、产业链和服务链三类高校创新团队建构模式的形成条件与主导动力,深入分析三类高校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具体包括权益分配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系统地揭示高校创新团队认定、组建、管理、运行、评估和激励的内在规律,从而为保障高校创新团队建立起利益一致、资源共享、共建联动、开放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以及实现从组织推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管理变革提供理论基础,并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建议。
71-77

示范性软件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刍论

摘要: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在教师队伍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系统地开展了研究和实践,在双师型结构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育质量的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和积极成果,为当今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成果和有益经验。
83-87

加强校企合作,保障高等工程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等工程继续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工程继续教育发展迅速,但其中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而实现高效的校企合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93-96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学科与专业建设

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打造专业新特色

摘要:根据国际化工学科与产业的发展趋势,以"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为主线,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和实习基地拓展、竞赛训练和特色班强化培训,使学生在宽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工程设计等实践创新能力,较全面地接受创新、创业、就业和生态教育,从而巩固与进一步打造本专业培养学生学科视野宽、适应面广、国际化程度高、就业能力强的办学特色。
97-99

能力导向的工科院校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与实施方案: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以能力为导向按照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进行整合、重构,形成能力递进的通用能力课程模块、专业能力课程模块和综合能力课程模块,再将这些课程模块与一组灵活多样的、能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项目模块对应,通过模块化课程结合相关项目的学习,为学生提供知识应用机会,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
100-103

基于PBL理论的工科人才培养途径探究

摘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PBL理论通过互动讨论及概念辨证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研判、探究思考、解决问题、归纳整合及沟通表达等实际应用能力。该理论在中国的实施存在四个问题。本研究提出三个解决方案:加强校企合作,更新教师的理念与健全管理监督机制,构建WARE教师模式、塑造SOFT教师角色。最后提出基于PBL理论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
104-10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外国高等教育研究

丹麦创业教育政策探析

摘要: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确保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丹麦政府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创业教育的政策;主要内容涉及建立实施机构、启动创业孵化器、出台投资方案、开展教学研究、完善网络体系、培养创业师资等方面。本文在研究丹麦创业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其政策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8-123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创业导向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初探

摘要: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实践已引起广泛重视并在各高校相继开展,但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兼容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阻碍了创业教育的深入探索和健康发展。构建一个创业导向的教学管理体系已刻不容缓。
129-132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研究生教育

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识别

摘要:以创新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个体、行为、环境三个方面作为研究视角,对理工科博士生群体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内容与结构进行了系统识别。在理论扎根的基础上,通过对1508名博士生进行的实证调研,提炼出影响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的三级指标体系。结合回归分析的结果,对我国博士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具体管理建议。
1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