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供水一体化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11-11 15:13:57

摘要:乡供水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十四五”城乡供水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整合资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途径。

城乡供水一体化实践与探索

城乡供水事关民生,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十四五”时期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对于供水的水质、服务等要求明显提升。饮水的主要矛盾已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十四五”供水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整合资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途径。

1岐山县城乡供水基本情况

岐山县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部,辖9镇101个行政村,县境内山川塬纵横,地形地貌复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3263万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79m3,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8,仅占全省的1/4,水资源缺乏且时空分布不均。城乡供水主要以取用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全县共有水厂95处,其中城区水厂2处,农村水厂93处,受益人口涵盖城乡47万人,实现了自来水全覆盖。城区供水:分为县城和蔡家坡两大区域,县城供水取用地下水源,由6眼深机井联合供水,日供水能力10900m3。蔡家坡供水取用石头河水库水源,日供水能力16400m3。经过近年来的改造扩网,城市供水管网框架基本形成。农村供水:岐山县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先后利用世行贷款、以工代赈、甘露工程、人饮解困、饮水安全等项目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基本解决了全县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切实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卫生条件。“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7611.66万元,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县19.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其中包括1.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饮水从“人饮解困”到“饮水安全”,从“饮水安全全覆盖”到“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实现了从“面的覆盖”到“质的提升”。

2城乡供水一体化实践和作法

岐山县结合发展实际,在城乡供水现有基础上,统筹考虑水源布局、管网建设、机制建立、市场整合等因素,优先采用地表水,以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和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为辅,实行统一资源调配、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水质监测、统一规范管理,大力构建水源稳定、水质达标、供水可靠、群众满意的城乡一体化供用水格局。

2.1统筹规划,推进骨干水源引水工程建设岐山县统筹考虑县域及周边水源条件,在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和利用地表水资源,依托大中型水库可靠的水源保证,通过引调水设施建设,为城镇及周边农村供水,积极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构建地下水、地表水和大型调蓄设施相结合的水源保障体系,补齐水源短板,整体提高地表水利用率,减少地下水开采,实现现有供水设施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应急的双水源保障体系。在县城南部以石头河水库为水源,建设蔡家坡引水工程、安乐社区供水工程,五丈原社区供水工程,解决渭河川道及秦岭北麓地区城乡供水;在县城北部以苜蓿河、李家沟水库为水源,建设千山供水工程,解决千山南麓旱腰带地区的蒲村、京当镇2万多群众饮水;在县城中部以孔头沟水库为水源,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为岐山县城及周边四个镇城乡居民提供应急供水水源。十四五期间规划利用石头河水库水源,建设石头河至岐山县城引水工程,实现县城区及沿线8个镇29万群众供水一体化。通过开发利用骨干水源,平衡了县域供水格局,供水范围涵盖县城、渭河川道蔡家坡地区、中部台塬及千山南麓东北片大部分村组及企事业单位供水,构成县域城乡一体化供水的大框架,为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提供了坚实的水源保障。

2.2巩固提升,扩大一体化、规模化供水覆盖面

通过对现有供水水源及设施布局进行总体的调研评估,在充分分析水源供给能力的基础上,打破县、镇、村行政区划限制,利用城市供水企业和千吨万人规模供水工程建设标准高、管理规范的优势,推进大水厂、大管网建设,城乡统筹,资源共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供水网络系统。一是在县城及其周边实施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并网改造了北郭、杏园、堰河、陵头、叩村等村的供水设施,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二是依托规模化供水工程兼并整合现有小水厂,采取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等措施,扩大五丈原、千山、雍川、大营、城郊、凤家庄、景令等规模化水厂的供水范围,整合其周边小型单村供水工程,在原有水源基础上,能连则连,互联互通,建立多水源供水网络体系,以可靠稳定的水源做为日常供水水源,以稳定性相对较差的水源作为应急备用水源,水源互为备用、水量相互调剂,实现村级供水双水源、多水源保障,进一步优化县域农村供水总体布局,提高一体化、规模化供水覆盖率。

2.3强化监管,提升城乡供水水质安全保障

一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源地保护是城乡饮水安全的首重保障,岐山县对县域内苜蓿河水库、李家沟水库、孔头沟水库等重点地表水水源地,按要求标桩划界,安装护栏围网和水源地保护标识牌、警示牌,装配自动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对农村千人以上水厂水源地,确定保护范围,设置水源地管理标识牌、宣传牌,专人巡查,确保源水安全。二是全面配套消毒设备或药剂。结合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对全县农村供水工程消毒设备全面摸排,查缺补漏。根据不同工程消毒方式配套适用的消毒设备或药剂,并组织专业人员现场培训,指导水厂工作人员正确使用消毒药剂和设备,做好水质净化消毒。三是加强水质监测力度。由县卫生部门及县农村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按规定频次对全县城乡供水厂水质进行22项和国标常规指标40项(不涉及放射性2项)检测,确保水质达标。

2.4积极探索,建立工程长效运营机制

在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同时,岐山县积极探索工程建成后的长效运营管理机制。

一是夯实“三个责任”,完善“三项制度”。进一步压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地方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和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三个责任”,建立县、镇、村三级责任体系,各水厂制作张贴蓝色水厂标识牌,发放供水明白卡,公开责任人和服务联系电话,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便捷快速解决群众饮水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完善强化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为推动供水工程长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完善水价机制,强化水费收缴。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树立“水商品”意识,按照“补偿成本、公平负担”的原则测算供水成本,合理确定水价,一户一表计量收费。同时,大力推广使用高性能、高精度的预付费式水表,提高水费回收率,全县供水水费收缴率达到95%以上,增强了节约用水意识,走以水养水的运营之路。

三是示范引领带动,提升管理水平。以已建成运行管理良好的城乡一体化水厂为标杆,推行标准化管理。指导各水厂制定了工程运行维护、加药消毒、水质管理、安全生产、水费收缴等运行管理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每年组织1~2期全县农村水厂管水员培训,由专业人员从工程运行管理、设备维护、加药消毒等方面全方位讲解培训,并以管理规范的城乡一体化水厂为实例,现场讲解,观摩学习,示范引领,整体提高农村水厂管水人员专业化管理水平,使水管员掌握技能,能管、会管、管得好,确保工程正常且长效运行。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岐山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县城乡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合格率100%,城乡供水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形成以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和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为辅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框架。先后建成城镇供水管网延伸工程5处,跨镇村千吨万人以上规模集中供水工程7处,由县自来水公司、农村自来水管理站直接管理,保证了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运行,示范带动了全县城乡供水的健康协调发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初具规模。

二是出台了《岐山县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岐山县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基金筹集管理细则》《关于加强农村小型饮水工程建设管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根据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及权属,实行分级管理,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城乡供水一体化具备良好的管理基础。

三是完善了水质监测体系,建立了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配备了专业检测人员及设备,制订了严格规范的监测管理制度,按规定频次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达标。同时,积极推进县级农村水质监测中心CMA认证,确立行业水质检测的法律地位,使城乡供水水质检测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有效保障了水质安全。

3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一是农村单村单点供水工程偏多,城乡一体化和规模化集中供水覆盖率不高。岐山县农村供水历经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三个发展阶段,全县城乡一体化和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覆盖率达到34.88%,城乡供水一体化初具规模。但早期兴建的农村供水设施普遍规模较小较分散,单村单点供水工程偏多,调蓄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强。二是现状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情况普遍,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聚集,导致农村用水量不均衡,日常用水量不足设计用水量的一半,节假日用水人数、用水量激增,单一的计量收费体制不符合农村供水实际,水费不足以补贴成本,维持运行费用,运营困难。三是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投资大,前期投入高。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标准参照城市自来水标准建设,建设标准高、供水管线长、供水范围广,水厂净水、消毒、水质检测设施齐全,并配套必要的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系统,且纳入供水范围的农村供水设施,从设施更新改造、工程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也需要一个大的提升,项目总体投资大,前期投入高,资金压力大。

4发展及建议

4.1优化资源利用,构建城乡一体化大水网格局

“十四五”期间,结合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城乡融合发展要求,要以优质水源集约化利用为突破口,统筹全境域、构建大水网,依托县域或周边大中型水库,围绕城市供水,突破行政区划界限,重点逐步推行“一镇一网、多镇一网,一县一网”的区域网络化、水资源集约化集中供水模式,实现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大水网的供水新格局。岐山县十四五期间主要规划建设石头河水库岐山县供水工程,覆盖岐山县城及塬上8个镇29万群众饮水,实现城乡一体的高品质饮水目标。

4.2推行“两部制”水价,实现“以水养水”良性运营发展

全面落实供水水费收缴制度,根据工程运行、供水单位管理及用水户水费承受能力等因素,科学核算工程运行成本,合理确定供水价格。针对农村供水工程供水量不平衡情况,积极推行“基础水价+计量水价”两部制水价,例如每户每月收取1元的基础水费,加上实际计量水费,即为该户当月水费,破解农村水厂供水量不平衡造成的水厂运行维护压力,确保工程长效运行。

4.3争取政策资金扶持,拓宽城乡一体化供水建设资金渠道

城乡供水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事业,建议在立项和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同时,采取企业融资、发行地方债券、财政贴息政策扶持等多种方式,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建立国家投资、企业融资等多种方式共建供水工程的投资机制,全力构建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张汉松.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对策与探讨[J].中国水利,2022(3).

[2]杜涛,刘新华.新疆于田县农村供水保障探索和实践[J].中国水利,2022(5).

[3]李连香.加强农村供水行业监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水利,2020(5).[4]吴伟伟,秦海斌.祁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水利,2020(13).

作者:张淑娟 陈永刚 霍亚军 单位:岐山县水利局;冯家山水库管理局

上一篇: 基层单位档案室安全管理研究 下一篇: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症状与防治研...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