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弱电管网建设工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16 10:51:28

城乡一体化弱电管网建设工程

城乡一体化弱电管网建设工程篇(1)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电商与物流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尤其提出要加快县乡地区电商与物流的重视与发展,利用“三农”贷款激活农村经济,推动农村公路、互联网渗透农村、加快农产品物流建设等一些列措施,切实推动县乡电商与物流的发展。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在2015年加大对县乡电商与物流的开发,并将其提升到战略发展高度。近两年,我国县乡电商与物流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与城市水平相比,无论硬件还是软件上,整体水平仍旧偏低,并缺乏相关理论的支撑,也制约着县乡电商与物流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理论的发展。通过协同学理论为研究支撑,将县乡电商与物流视为一个统一整体,研究整体系统协同,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二、协同理论研究视角

协同学(Synergetes)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其含义为协同作用的科学。[1]协同由H?伊戈尔?安索夫于1965年最早提出,旨在强调一种让公司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部分综合的效益。[2]联邦德国的赫尔曼?哈肯(H.Hake)于1971年引入协同与协同学概念,并于1976年较为系统的论述了协同理论,并创立了协同学。哈肯的协同论认为整个环境的各系统之间或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得整个系统形成微个体层所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3]在整体环境系统中,正是由于大量子系统或者多主体或各部分相互作用,进而形成整体效应,此时便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由协同作用而产生。协同效应是指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4]随后协同被应用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协同是一个多主体围绕一个共同目标相互作用、彼此协作而产生效益增值的过程。[5]其中,“1+1>2”较为形象的描述了协同的概念。[6]

协同学主要研究整体系统在一些外参量的影响下及在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的模式在宏观层面形成时间、空间、功能有序结构的特点、条件与演化规律。协同是一个有序系统,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其存在中彼此互为条件。[3]协同强调环境中各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又相互合作的关系。郭治安(1988)提出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产生宏观的有序结构,这是“协同”的第一层含义;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决定着系统的有序结构,这是“协同”的第二层含义。[1]协同的概念较为广泛,不单单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协同,还包括不同子系统、资源、设备、应用情景、人与机器、科技与传统之间等全方位的协同。通过协同,可以将人、物、机器、信息、资金等各种资源进行关联,使之能够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协作,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最大范围的开发与利用,实现整体系统的利益最大化,消除或尽可能降低协作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协同学涉及到序参量与自组织的概念。县乡电商与物流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是一个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哈肯将系统由无序到有序或由有序到无序的动态过程称之为相变,决定系统相变的关键因素则是序参量。协同系统的状态用一些状态参量进行描述,参量会随时间变化的程度而不同,在系统逐渐接近发生显著质变的临界点,变化慢的状态参量数目会减少,甚至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这些变化慢的状态参量就是序参量,他们确定着系统的宏观层面,并代表系统的有序化程度。[7]哈肯将序参量成为“看不见的手”,产生于各部分的协同作用,又反过来支配各部分的行为。[3]县乡电商与物流由无序转向有序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自组织”是相对于“他组织”而言的。“他组织”是指组织指令和组织能力来自系统外部,而“自组织”则指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子系统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特点。[8]自组织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如果缺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其本身就会处于孤立或封闭状态。[9]

三、问题的提出

黄国雄(2010)提出流通领域法的“九五”现象,即:社会再生产时间方面,生产时间不到5%,流通时间却超过95%;社会再生产费用方面,生产领域占用的不到5%,流通过程占用95%。还认为流通的状况取决于自身效益与生存条件,还关系国民经济运营、社会与企业的经济效益。[10]张先轸(2013)指出农村社会“买难”、“卖难”问题非常严重,流通中介责任缺失等。[11]县乡电商与县乡物流立足于县乡地区,对县乡电商与县乡物流的研究无法脱离县乡地区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县乡电商与县乡物流是新兴事物,尚且缺乏相应的研究理论基础。费舍尔(Fisher)根据美国食品工业的数据,提出因为缺乏协同,供应链中各企业每年遭受300亿美元的损失,协同被认为是整合供应链企业运作实现共同目标的先决条件。[12]以协同学理论为研究支撑,县乡电商与物流为一个整体系统,在系统中存在诸多子系统,如县乡电商、县乡物流、县乡支付等,而子系统的具体功能可视为序参量,如县乡产品供应、在线支付、仓库、运输、配送等。各序参量需要与其他序参量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各子系统需要与其他子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此外还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包括人才、政策、自然环境、观念、社会环境等,否则会导致孤立或封闭的状态。哈肯在其协同论作提出,协同导致有序,不协同引向无序。当各序参量之间协同合作,会导致县乡电商与物流系统内各子系统的有序结构;进而达到系统协同,实现了县乡电商与物流系统的协同效应。

四、我国县乡电商与物流发展现状

(一)我国县乡电商发展现状

1. 县乡电商概念

县乡电商也叫做县乡地区电子商务,指的是交易双方或者一方在县乡地区,以互联网络为交易媒介,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浏览、处理订单、在线支付,通过线下物流实现商品的空间运输与配送,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商务活动、金融活动等综合服务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县乡电商源于电子商务,是城乡经济一体化、互联网普及、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强调交易方的县乡地理位置,导致县乡电商易受到县乡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群体构成、生活方式、县乡政府措施与政策、消费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 县乡电商企业类型

伴随县乡电商的火热发展,诸多企业纷纷涉足县乡电商业务,为县乡电商企业类型注入新鲜元素。目前,县乡电商企业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①传统电商企业开拓县乡市场,代表企业有淘宝、天猫、京东、当当网等;②传统企业开发县乡电商业务,代表企业有雨润、中粮、国美、苏宁、海尔、富士康等;③成立之初定位于县乡电商市场,且作为主营业务,代表企业有买卖宝、山西杂粮大王、县乡地区的“淘宝村”等。

3. 县乡电商发展现状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各职能部门与各省市地区纷纷出台政策推动县乡电商的发展,农业部将农业电子商务作为提质增效转方式的重要途径,鼓励开展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电商技能培训,鼓励农户与电商企业对接,推动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作。近年来,我国县乡电商发展迅速。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农产品交易额取得可喜成绩,中粮我买网、本来生活等农产品电商发展迅猛,山西杂粮大王王小帮等草根县乡电商初现生机。

阿里将县乡电商业务作为2015年三大战略之一,拟投入100亿元建设1 000个县级运营中心与10万个农村服务站,成立千县万村工作项目。京东推动“星火试点”工程建设,于2015年2月5日在宿豫区成立全国首个示范县(区),借助自身物流优势,与中国邮政系统联姻,鼓励员工回乡建设京东帮服务站,推动县乡电商市场的开发。一些“淘宝村”,如沙集模式、义乌模式、遂昌模式等丰富了我国县乡电商的发展。我国县乡电商已不再局限于江浙地区,正逐渐辐射到河北、广东、河南、四川、新疆等地区,形成华北、华南、华中、华西、西北全面扩散的态势。我国县乡电商近两年发展较快,正处于传统电商与企业重点推进,本土县乡电商补充发展,样板地区带头拉动,全国市场多面开花的状态。从整体上看,县乡电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整体水平偏低,发展障碍明显,发展模式仍需在实践中进行摸索。

(二)我国县乡物流发展现状

1. 县乡物流概念

县乡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指的是为县乡地区的生产、生活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仓储、分拣、包装、周转、加工、分拨、配送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县乡物流立足于物流的本身,服务于县乡地区,包括从县乡到城市的流向,也包括从城市到县乡的流向。与城市物流相比,县乡物流表现为分散性、复杂性、季节性、多样性、差异性等特征,同时受到县乡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群体构成、生活方式、县乡政府措施与政策、消费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 县乡物流企业类型

县乡电商的发展推动着县乡物流的发展,县乡物流又反向制约着县乡电商的发展。县乡物流的企业类型也受到县乡电商企业类型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种:①邮政业发展起来的县乡物流企业,如中国邮政和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是目前仅有的能够全面又有效覆盖我国县城、乡镇、农村,乃至偏远地区农村等物流企业;②电商企业自建县乡物流体系,如京东物流、阿里的菜鸟物流等;③传统企业建立的物流公司或物流部门辐射县乡地区,如海尔物流、美的安得物流、苏宁物流、国美物流、雨润物流等;④传统快递企业涉入县乡地区物流业务,如四通一达、顺丰物流等;⑤县乡本土物流企业,多由当地人自营的小型物流公司或本土的民营物流公司,规模较小,以覆盖本地物流业务为主。

3. 县乡物流发展现状

为了推动县乡市场的开发,各大电商纷纷布局县乡物流网络。阿里巴巴自建菜鸟物流体系,注资海尔物流旗下的日日顺,同中国邮政合作,紧锣密鼓建设着一张能够辐射全国县乡的物流网络。自建的物流体系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将自建物流扩展到县乡,物流运营中心、配送站、自提点、自提柜等物流与配送体系在县乡的比重逐年攀升,截止到2014年9月底,京东自建的物流体系已覆盖全国1 855个区县。[13]在目前还未能覆盖的县乡地区,京东借力于中国邮政系统与当地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国内民营物流公司也逐步涉足县级市场,“四通一达”为首的物流公司纷纷在县(市)设立物流站点,加大对县级市场的配送覆盖。在大型物流公司尚未入驻的县(区)、乡镇与农村地区,除了中国邮政系统外,多由当地人自营的小型物流公司或本土的民营物流公司来瓜分县乡电商产生的物流配送业务。

与城市相比,县乡地区广、分布散,导致物流单笔数量小,物流配送较为分散,增加了物流与配送的时间与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率。此外,道路交通、运输方式、仓储条件、物流网络、信息技术等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加上县乡物流主体规模偏小,市场体系不完善,物流人才较为匮乏,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导致县乡物流呈现出起步晚、发展慢、效率低、盈利能力弱的现状,进而无法实现县乡电商物流的协同。

(三)县乡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缺失

1. 县乡电商与县乡物流缺乏协同

电商与物流相伴共生。县乡电商与县乡物流之间也存在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的关系。县乡电商推动着县乡物流的发展与进步,伴随县乡电商的成熟,对县乡物流不再局限于商品空间运输与配送的需求,会衍生出各类增值服务需求,对时间、费用、态度等要求会提高。县乡物流确保商品的流通,是县乡电商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消费者从物流方面的感受会影响对县乡电商的消费体验,而匮乏的物流资源、漫长的物流时间、高额的物流费用、恶劣的服务态度等都会制约着县乡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县乡电商与县乡物流是一个整体系统。目前,县乡电商的发展快于县乡物流,县乡物流的发展步伐无法匹配县乡电商的需求,进而导致系统天平的失衡。县乡电商与县乡物流缺乏协同,是制约县乡电商与物流发展的最大障碍。

2. 县乡电商在商品供应、网络浏览、在线下单、在线支付、线下物流、售后服务等功能上缺乏协同

县乡电商作为县乡电商与物流整体系统的子系统,其各功能环节可视为子系统的序参量,在序参量层面若能实现协同发展,则可推动子系统的协同。除物流环节缺乏协同外,县乡电商在各序参量层面也存在协同缺失的现象。商品供应,尤其是涉农产品供应资源不足或问题较多,县乡居民信用卡、电子银行或支付工具普及率较低,在支付环节成为发展短板,诸如此类问题导致县乡电商子系统的协同缺失。伴随网络普及率与移动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升,网络速度的提升与资费的下调,在网络浏览、在线下单等序参量上处于发展前列,商品供应、线下物流与售后服务等序参量成为县乡电商子系统发展的短板,进而导致各序参量间缺乏协同。

3. 县乡物流在集货、仓储、包装、分拣、运输、配送、退换货等物流功能上缺乏协同

作为县乡电商与物流整体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子系统,县乡物流在其物流功能上也存在缺乏协同的现象。县乡物流的功能环节主要表现为集货、仓库、包装、分拣、运输、配送、退换货等,这些功能作为序参量要素存在。在仓储、包装与运输功能上发展较快,但是限于县乡地域与居民的分布特点,由于地域广、分布散等制约,在集货、配送与退换货等序参量上制约着县乡电商的发展,导致县乡物流子系统缺乏协同。

4. 农村物流、县镇物流、城市物流等干线与支线物流缺乏协同

按照商品空间流向,县乡电商的商品在物流环节上会涉及城市物流、县市物流、乡镇物流、农村物流等多方面,或者需要干线物流与支线物流的衔接。交通网络、基础设施、运作水平、物流人才、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差距都会反映在不同的物流空间上。城市物流同县乡物流,乃至农村物流之间,无论在交通网络、设施设备、操作人员的水平与素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干线物流与支线物流在衔接上更是缺乏协同,尤其是农村物流网络各方面都较为落后,严重制约着县乡物流的协同发展。

5. 县乡电商与物流同技术、政策、习俗、文化等环境因素缺乏协同

县乡电商与物流整体系统与服务对象、外部环境的协同,利于实现整体系统的协同。我国县乡地域广,东中西部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民风习俗、消费观念、地方政策表现不一。地理环境的差异也会影响基础设施、相关技术、相关人才的发展,这些都会影响与制约着县乡电商与物流,造成整体系统与外部环境缺乏协同。

五、我国县乡电商与物流困境

(一)县乡地区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不足

在县乡地区,电商与物流整体系统相关的各项基础设施与设备,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存在建设不足的现状,包括通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设备、互联网络的硬件与软件基础设施设备、交通运输工具、交通运输网络、仓储设施与设备、金融网点与设施等等。我国地域广袤,县乡地区呈现出从东向西逐渐薄弱的状态,县(区)、乡镇与农村的发展不均衡,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基础设施与设备极其匮乏。县乡地区从空间上、行政层级上都存在不均衡的状态。此外,县乡地区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标准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着我国县乡电商与物流的发展。

(二)县乡地区“新三网”(电信网、互联网与物流网)覆盖薄弱且不均衡

电信网、互联网与物流网是县乡电商与物流整体系统运转的载体,可统称为“新三网”。受限于薄弱的县乡地区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水平,新三网的覆盖率较城市水平仍旧偏低,且呈现出区域间的不均衡。新三网之间的覆盖范围及发展水平也差异较大,得益于手机价格与通信资费的下调,电信网覆盖率及使用率要高于其他两网。虽然,移动手机可以满足移动上网的需求,但是限于电脑价格、县镇与农村上网速度、手机自身局限性(屏幕下、输入界面较困难等)等诸多因素,互联网覆盖率与使用率不仅弱于城市,还无法满足县乡电商的发展需求。物流网则是新三网中水平最低、覆盖更弱的。新三网不仅覆盖薄弱,且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

(三)交通网络薄弱,缺乏有效地衔接

交通网络是经济发展、商品流通的生命线,也是电商与物流的生存之本。虽然我国投入建设高速公路、普铁提速、高铁、民航等,但大多集中在发达区域与城市,县乡及农村间的交通仍以国道、县级公路、农村公路为主。其中,农村公路是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重要命脉。县乡地区的交通网络较为薄弱,道路质量、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县乡交通网络的发展,尚未形成完善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不同运输载体与方式间存在适应性、配套性与衔接性较低的问题,干线网络与支线网络间的衔接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跨区域间道路管理部门繁多,路政管理不规范,乱收费、乱罚款现象普遍,严重降低了运输与物流配送的效率。

(四)思维与观念落后,缺乏对新兴事物的认同与尝试

县乡居民,尤其是农村群体的文化程度偏低,思维保守,观念落后,城乡间、地域间的沟通与交流较少,大多数保持较为传统的消费观念,在一些西部地区与偏远地区变现更为突出。县乡居民对新兴事物与外来事物戒备心较重,缺乏天然的信任感,认为虚拟网络与电子支付不可信,对网络交易与网络支付认同感较低,认为网络购物、网络银行、支付宝、电子账户等风险高。电商作为县乡地区新兴的事物与流通方式,尚未得到认同与接收,这种观念、习惯与意识问题,制约着我国县乡电商与物流的发展。我国县乡地域广袤、人口分散、基础设施薄弱等特点,制约着县乡地区尤其是农村信息化进程,导致信息化程度进展缓慢,这又形成了扭转落后观念的一大阻力。

(五)政策短缺,扶持措施与力度不足

我国连续三年在一号文件中提及发展农村电商业务,也陆续出台一些政策与措施,借以推动与规范电商与农村互联网的发展。但是,这些政策与措施大多数落点在电商整体行业,较少涉及县乡电商。虽然国家层面出台诸多措施与政策,但是各级地方在政策的执行上,扶助政策的推动上,表现不一。尤其在县乡层面上,无论从扶持政策,还是从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乃至相关行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不足。

(六)县乡金融系统制约着电商与物流的发展

电商离不开资金流。县乡地区的金融政策、银行网点、工作效率、服务态度都会影响与制约着电商与物流的发展。信用卡普及率、网银普及率、第三方支付工具使用率都在影响着县乡电商的发展。县乡金融系统综合水平低于城市,网点分布少,信用卡及网银普及率低,支付宝、财付通、微信钱包等使用率更低。县乡电商从业者规模小,风险抵抗力低,从银行贷款的几率小,会面临发展壮大的资金缺口。县乡地区更缺乏行之有效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与协调机制,更易导致系统性或区域性的金融风险。

(七)各类人才匮乏,整体水平与素质偏低

限于城乡间优势差异,县乡地区缺乏天然的人才吸引度。电商的发展离不开类如设计、技术、运营、客服、仓储、包装、运输、配送等方方面面的人才,县乡地区各类人才匮乏,是县乡电商无法回避的突出问题。人才匮乏不仅存在于电商发展薄弱的县乡地区,也普遍存在于电商发展水平较高的县乡地区。县乡地区整体文化水平低,服务意识淡薄,导致现有的工作人员整体水平与素质较低。大部分县乡地区缺乏成熟的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培训机构少,培训内容少,培训效果差。自身培养电商人才的模式周期长、成本高、见效慢,而县乡地区对外部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自身培育的人才向外部流出的趋势明显,这更加剧了县乡电商与物流人才匮乏的问题。

六、我国县乡电商与物流协同策略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与质量

薄弱的基础设施设备是困扰县乡电商与物流发展的基础性障碍,需要各级政府层面、职能部门、相关企业合力推动。以公共资源建设为主,辅助以企业自有资源建设。不仅从基础设施与设备的数量上加快建设,还要增强基础设施的质量建设,完善使用上的通用性与衔接性。涉及到电商与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都需要重点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互联网基础设施、金融相关基础设施、电力设施,乃至物流中心、分拣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运输与配送工具、计算机与通信设施等,形成县乡电商与物流相关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

(二)改善综合运输网络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建与改建农村公路23万公里,新建铁路投产里程8 427公里,高铁提速里程1.6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2万公里,这些旨在打造综合运输网络,从物流运输载体上推动县乡电商与物流的发展。此外,还需要重视不同交通模式之间的衔接,做好新建道路的前期规划,采用“干线+支线”布局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推动县乡公路改造升级,强化村村通工程,加快城际公交建设工作,完善县乡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优化交通物流行政管理效率与运输流程,加强县乡公路与高速干线、铁路、水路等衔接,强化县乡公路的通达度与衔接度,构建县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三)推动“新三网”融合发展

新三网彼此之间相互促进,需要相互融合,同步发展。需要加大县乡地区新三网的覆盖率,推动电信网与互联网的速度提升与费用下调,加快县乡物流网络的运输与配送时间,降低物流费用。加快新三网融合步伐,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尤其是宽带入村工程,大力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尤其县乡地区无线网络的覆盖。在新三网融合发展中,需要强调新三网之间的配合效率,避免单方增长,提倡协调发展,进而真正实现“新三网融合”。

(四)培育电商观念,转化消费习惯

加快县乡电商的发展,观念与习惯是关键。县乡地区较低的文化水平、落后的思维观念、固有的消费习惯,都制约着县乡电商这一新事物的发展。培育电商使用与消费观念,转变县乡群体固有的思维方式与习惯,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行业、个人多方的努力。县乡群体较为相信熟人观点,从众心理强,效仿与攀比意识重,亲情、熟人与口碑传播效果尤佳。在培育与转化县乡观念时,需要重视政府、协会、行业带头人、成功电商的领头、模范作用。利用电商平台优势,如淘宝网、京东等近两年加大了县乡地区的宣传、引导工作,如通过大篷车模式下乡宣传,推动墙体广告,县乡地区服务店的建设等,增加了县乡群体对电商平台的认知度,政府与行业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宣传,增加了对电商的接受度,一并推动着县乡地区电商观念的逐渐普及。

(五)从政策与服务上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近两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家一号文件、两会等政府多次提及重点推动县乡电商与物流建设,推动宽带工程、财政与资金扶持、加快网购发展与农村电商配送等县乡电商与物流相关工作。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一些县乡电商与物流的扶持措施。政策的颁布尚未能满足或匹配快速发展的县乡电商与物流脚步,且过多集中在宏观层面。在电商与物流的微观层面,尤其是各地方政府尚未及时制定相关的推动政策。在遂昌等优秀县乡电商地区,政策与服务的推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福建省龙岩市工商局出台的服务监管示范点支持政策,包括工商联络站与消费维权站等,山东博兴批准专门用于兴建农民网商产业园的用地,广东揭阳提供创业贴息贷款等。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金融与贷款扶持、信息宣传与引导、企业注册、工商税务服务、人才引进与就业保障、行业规则与标准等政府职能内容、工作效率、服务态度等方面,结合自身地区特点,适时推出扶植政策与措施,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为县乡电商与物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与保障。

(六)完善县乡物流网络建设

物流实现了商品的流通,是县乡电商发展的生命线。我国县乡地域广袤,人口分布散,一些偏远地区与西部地区问题更为突出。依托我国的行政层级划分,在县乡地区构建以县(市)为轴心,辐射乡镇,以乡镇为轴心,辐射农村的物流网络。以县(区)为物流枢纽中心,辐射乡镇物流运输与配送,以核心乡镇为物流周转中心,辐射农村的三级物流网络布局,构建县乡地区立体物流与配送体系,起到以点带面,辐射县乡物流整体网络的效果。在县城与重点乡镇发展自建物流体系,并加强与中国邮政系统的合作,借助其全国区域覆盖优势,满足县乡地区的物流辐射。供销合作社系统遍布全国城乡3.2万个基层社和90多万个经营服务网点,通过合作、改造、整合供销合作社系统,完善县乡物流网络功能。在全国性物流公司尚未覆盖或者覆盖无优势的地区,可以通过收购、兼并、参股、整合、战略合作等方式,整合县乡本土物流资源,尤其是加强与县乡地区信息服务站、小卖部、小超市等合作,将其作为一些关键的代购节点、仓储节点、配送节点和物流节点。

(七)探索各类人才吸引与培养体系

人才已成为制约县乡电商与物流发展的短板。县乡地区的自身劣势无法吸引城市优秀人才,自身培育有需要巨大精力、长久时间,且成本高、见效慢。不同行业与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与动态变化性等特点,这又加剧了人才与发展的矛盾。地方政府、电商企业、物流公司需提高对物流人才培养与引进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与政策法规。采用政府培训、行业培训、企业培训、自我学习、校企合作、政企合作等方式,强化县级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作用,推动地区内物流经验的相互学习与推广,逐步建立起本地化的物流人才培训体系。此外,加强县乡自身的吸引力度,鼓励回乡创业,加大对外部物流人才的引进。

(八)推动模范、试点、示范效应

城乡一体化弱电管网建设工程篇(2)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1-0158-02

根据国家发改委下发的通知精神要求,努力做好2010年农网完善工程工作。完成农村牧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牧区农牧场低压电网和一户一表改造,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和同价目标;满足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业用电对电力的需求;完善农村牧区电网,为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农网完善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降低线变损,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满足县城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用电的需要。同时,实现供电管理体制,实现居民“一户一表”和县级电力公司直供到户管理。

1 建设原则

坚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县城经济发展用电的需求;坚持降低居民电费电价,减轻居民负担的原则;坚持以10千伏及低压电网建设与改造为主的原则;城网改造建设与大电网及农网改造相结合,应与地方经济建设的整体规划结合,应与当地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并同时兼顾城乡结合部的电网建设改造及前几期农网工程的延续性。

2 农网改造的必要性

通过大规模的农网建设改造和不断加强农网管理工作,农村电网明显改善,供电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消除了拉闸限电现象。农村电能质量、供电安全、可靠性指标显著提高,通过几年的农电两改,农电设备陈旧落后的面貌得到了改变,农村用电管理水平和农电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但农网薄弱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些已完成农网改造的农村又可能会出现新的供用电瓶颈。目前,城镇、牧区网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有以下两方面:

网络结构不合理,网架比较薄弱,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电网为单电源供电,变电站、配变不在负荷中心,苏木10千伏线路及35千伏线路供电半径超长;变电站电气主变超负荷运行现象严重,线路老化,不能接待当地电力负荷的迅速增长。

通过农网改造,现公司所辖的线路、设备的供电可靠性、电压水平大大提高,供电可靠率由过去的86%提高到现在的99.7%,电压合格率由过去的65%提高到现在的82%以上。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原农牧区普遍存在的低压线路混乱的状况得到了有效整改,线路布局和电网结构趋于合理完善,极大地满足了农牧区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不仅如此,由于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大大地减少了线路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因线路更新和一户一表管理的推行,各种不明线损明显下降,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长期制约农牧区电力发展的电价问题、“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等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由于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极大地刺激了农牧区用电需求,近两年来,锡林浩特供电局年购售电量平均以70%的速度递增,电力销售市场呈良性发展态势。

3 农网改造的规模及主要内容

(1)白音锡勒牧场位于锡林浩特市东南46公里处,总面积3407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人。该场建于1950年,县处级建制,下设6个分场、1个渔场和1座萤石矿。地方经济以农牧业、工业、旅游业为主。目前在白音锡勒新建35千伏2座,分别为白音锡勒35千伏输变电工程主变本期1台,容量6300千伏安,输电线路53公里;巴彦锡勒35千伏输变电工程主变本期1台,容量6300千伏安,输电线路4

公里。

黄花树特、沃村汢儒分场供电形式由白音锡勒牧场场部出一条10千伏线路。线路全长70多公里,供电半径过大,线路较长,电压等级低,地区自然气候恶劣,导致供电可靠性偏低,部分地区的末端电压无法满足牧户用电需求,当地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极大的制约。黄花树特分场目前没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目前由场部出一条10千伏线路(东线)直接供电。供电半径超长,线路老化严重,导致频繁发生故障,供电可靠性及电压合格率无法保证,运行水平低。

新建黄花树特35千伏输变电工程,毛登110千伏站出线-黄花树特35千伏输电线路亘长40公里;35千伏变电站1×5000千伏安。计划投资2800万元。

(2)南煤矿位于锡林浩特市区东南15公里处,辖区面积79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3106户、6556人,街道办事处辖区有锡林浩特市南煤矿在内的11个砖厂和200多个个体商业网点。勘探发现地表下有大量的煤矿等待挖掘。原有电力负荷已经严重制约南煤矿的经济发展。目前在南煤矿新建35千伏1座,南煤矿35千伏输变电工程主变本期1台,容量10000千伏安,输电线路8.9公里。

目前南煤矿电网结构是以35千伏电压为主的单母线辐射式供电,网架结构相当薄弱,变电站设备、技术配置落后,供电能力和可靠性较差。

我局规划新建南煤矿Ⅱ回线路,从东郊至白音锡勒35千伏输电线路“π”接至南煤矿35千伏变电站。新建35千伏输电线路4公里,计划投资350万元。建成后减小白音锡勒35千伏输电线路供电半径,同时南煤矿形成35千伏线路双回,提高南煤矿供电可靠性。该工程建成后对锡林浩特南煤矿发展起到决策性影响;也可保障锡林浩特南郊路、石料路等多条10千伏线路负荷冲击。

(3)朝克、白银库伦等地线路线径细、档距大、安装工艺标准不高,经常出现相间短路、断线等事故,严重危及到安全运行。为此,急需对朝克、白银库伦线路进行改造。本次计划新建10千伏线路94公里,0.4千伏线路27公里,配变40台,容量860千伏安。计划投资1300万元。

城乡一体化弱电管网建设工程篇(3)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双辽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必须先行先试,主动探索,统筹抓好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力争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一、 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交通网。加快推进双辽市境内高速、城市道路、铁路客货运站等重大交通基础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加强303国道、大广高速、市内公路改造升级和市内干线公路、通村公路建设,消除“断头路”,建成“达标路”,形成畅通便捷的城乡交通网。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供水网。以城区主管网延伸和建设中心水厂为主要模式,建设城乡对接的供水管网,力争3年内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供气网。加快辽南街工商村天然气工程、液化气站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天然气向周边镇和村庄延伸,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和集中供沼气。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供电网。积极争取启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改造升级一批乡镇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基地电网工程和农村公共照明工程建设,实现城乡供电同网同价同保障。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生态网。完成城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试点工程,加强重点水污染流域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墓园集中管理”,着力改善城乡环境,打造生态双辽。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信息网。加快推进电话、电视、宽带网三网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数字电视一体化建设,以城乡信息化带动城乡一体化。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在2012年实施“方便农民五件实事”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全面铺开剩余17个村庄的实施工作。全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美化工程。5月份,我市投资100余万元实施镇容镇貌美化工程,在303、304国道沿线对行道树进行了补植补栽,对村内残垣断壁进行了修葺粉刷,对街巷垃圾进行了集中清运。6月份,随着农村环境卫生清洁工程的实施,组建了信义镇环卫处,招聘管理人员3名,同时,划定了清扫区域,启动了环卫工人招聘工作,为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提供了财力保障。三是积极实施住房条件改善工程。为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争取危房改造资金200余万元,在双山、东明两个行政村实施整村改造任务,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5%;在跃进村为贫困户新建住房45处,并争取残联资金41.5万元,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18处。

创新投融资机制,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确保农业基建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建立项目整合投入机制,对涉农项目资金统一规划,整体配套,集中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市场融资机制,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可开发经营的土地、资产、资源,采取市场的办法引进工商资本投入。建立村级稳定的可持续投入机制,坚持走以地生财、盘活资产、服务创收的路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农民自主投入机制,通过产业增收、示范引导、项目带动和政策激励,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共建家园。

三、抓管理,在理顺体制机制上求突破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针对管理工作中多头执法的问题,科学调整和划分城市管理部门职责范围,建立城乡一体、上下垂直的管理网络。同时,认真落实区域管理、“门前三包”、定点巡查和部门协作制度,整合执法、综治和环卫等城市管护人员,以小组为单位对县城主要街道和路段实行包干管理责任制,做到全天候、精细化管理。二是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实行违法建设的动态化管理和“零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依法处理,有效遏制违法建设的蔓延势头。三是建成“数字城管”信息平台,加强对公共设施、市容环境、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的科学监管,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化管理。四是实施“四化”工程。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实施城市景观亮化工程,抓好主要街区、马路市场及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同时,挖掘榆中文化底蕴,建造一批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独具魅力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和公园、广场。

四、统筹城乡管理,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弱电管网建设工程篇(4)

*直辖以来,通过争取中央投入和吸收各方资本,加大投融资创新力度,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相继竣工投用一批重大项目,新增一批生产能力,办成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投资环境和发展成本有所改善。但是,由于三峡工程长期议而未决,经济社会发展欠帐大,基础设施依然脆弱,成为移民安稳致富、产业培育和社会功能再造的“瓶颈”制约。

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一是总体水平较低。2005年库区城镇化率仅为37.3%,低于全市的45.2%;城镇化水平不均衡,最高的巴南达62.9%,最低的巫溪仅15.8%;城镇化质量低,城镇缺乏特色,用地规模扩展远远快于人口城市化速度。二是城镇体系不合理。大城市竞争力不强,中等城市发展迟滞,小城镇发育缓慢,城市间缺乏合理分工,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和经济交往不畅。三是产业空虚问题突出。库区城镇和企业被动迁建,城镇功能尚不完善,要素集聚度低,缺乏特色突出、带动性强的产业支撑。四是社会功能培育不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或剧烈变迁,社会功能再造相对滞后,使潜在社会危机日益显现。

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低。一是从交通设施看,网络密度小、等级低,快速通道尚未形成,库区与外部通道、县际、城乡间交通不畅;现代化港口码头能力建设滞后,长江黄金水道运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通畅水平不高,2005年乡镇通畅率为55%(全市为59%)、行政村通畅率为9%(全市为11.5%);铁路缺少纵贯南北的干线,东向通道尚未形成。二是从能源设施看,布局不尽合理,水能资源开发有限,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少,小煤矿和小火电比重大,安全隐患多,生态环境破坏大;供给网络不完善,电网可靠性差、改造任务重,天然气管网未全覆盖;消费结构不尽合理,以煤为主,比例近2/3;2005年人均电力消费量880千瓦时,仅为全市的75%。三是从水利设施看,缺少蓄水工程,特别是具有调蓄能力的大中型骨干工程;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安全保障度低;病险水库多,渠系不配套,渗漏损失大;安全防护体系薄弱,特别是防治库岸滑坡和抵御洪水袭击的能力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治理进度缓慢。2005年复查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650万,占区域农业人口的54%。四是从市政设施看,承载能力不强,景观水平不高;城市供排水、道路交通、环卫设施建设尚需加强,2005年城市人均道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6.8和3.5平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为72%、90%和82%,较全市平均水平略高,但与库区承载长江生态屏障功能尚有差距。五是从信息设施看,供给能力弱,资源缺乏整合,发展水平不高,农村普遍服务任务艰巨,2005年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35%和90%(全市为52%和95%)。六是从社会服务设施看,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服务设施供给能力尚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布局不平衡。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不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各行业、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之间,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依托之间,城市建设与农村用地之间,基础设施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之间等,相互衔接不够、统筹协调较差。二是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较低,小城镇和区县工业园区布局不尽合理,对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支持乏力。三是管理缺乏有效整合,效率不高。水、电、气、通讯、广电等市政管网布局各自为政,以邻为壑;对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交通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前期、中期、后期各个阶段紧密衔接和研究指导不够。

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一方面,库区总体发展水平落后,自身经济实力不足,财力薄弱,资本金缺口大。另一方面,库区地形地貌复杂,挖填方量大,施工难度高,技术措施复杂,抗震要求高,单位建设成本高于其他地区。

二、基本思路与总体目标

库区城镇化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产业优化升级、城乡关系协调、开放持续扩大、移民生计解决和人居环境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系统;充分体现库区的历史、文化和山城、江城特点,促进基础设施系统与外部系统和谐共生,实现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系统的可扩展性;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和资本市场的杠杆作用,促进各种基础设施的竞争与合作,引导基础设施系统形成合理结构,最大限度发挥各级各类基础设施综合效能。

根据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现状和趋势,分阶段目标是: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现在全市平均水平,基本消除主要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跟上全市平均水平,主要基础设施供给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发展指标参见附表。

三、重点任务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加快建设,完善功能、增强能力,加快构建衔接主城、辐射周边、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设施平台和城镇化载体。

(一)构建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城镇体系

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城镇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载体,以及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加快城镇化的关键在于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创造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和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城镇居民现代化。

围绕完善设施、培育产业、改善人居,优化库区城镇体系。一是立足于把万州、涪陵、江津建成大城市,科学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开展战略性环评和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基础设施先行,加快形成各大城市与*主城、国家交通干线、周边城镇之间的高效联通体系。创新城市开发模式,实施必要的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促进资金、土地等要素集约利用。按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定位,为各大城市集聚要素和有序引导都市区产业、人口和功能疏解奠定基础。二是立足于参与建设*大都市,渝北、巴南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稳定、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关联互动、高端高效、循环节约、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因地制宜,引导县城建设中小城市,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四是加强村庄整治。完善区县域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供给。

围绕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增进人文与环境和谐,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一是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积极建设城市主次干道、跨江桥梁、步行系统等,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拓展城市空间。二是加强供排水设施建设。充分考虑山地城市特点,加快水厂及供水管网建设,增强供水能力,提高供水水质,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用水。竣工投用一批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积极推广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先进处理技术和工艺,有序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市场化,保护三峡水库及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三是建设城市绿地系统。以创建山水园林城市为主线,严格城市绿线管理,划定城市绿地保护禁建区,加强公园、绿化带等绿地的建设和自然风景区的保护,控制、保护、建设好城市的滨江带、山脊线、轮廓线。以城市绿化、公共绿地和城市道路、河道两侧绿化建设为重点,形成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地系统,展现“山城、江城”特色风貌。四是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公厕及粪便、垃圾收集清运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五是建设城市减灾预警机制和应急系统。加快建立健全灾害的预警预报和防御决策系统,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防灾救灾应急体系、抗灾保障体系,提高对各类灾害的防范能力和赈灾能力。六是认真解决水、电、气、通讯、广电等市政管网存在的布局混乱、重复开挖问题,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创造条件解决地下共用管沟和空间管网统一下地的问题,为广大群众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市环境。

(二)构建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基础设施的骨架,是区域发展的先行条件。库区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以及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布局的特点,发展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机互动,有序构筑库区综合交通运输网,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运输优势。

围绕全市建设长江上游交通枢纽的总体要求,加快构筑以水运、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骨干、航空为补充,出境大通道、城际快速通道、城乡连贯的库区交通网,提高通达深度和快捷程度。一是加强水运建设。抓好骨干航道和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主城、万州、涪陵枢纽港为中心,加强与公路、铁路、空港等运输方式相互衔接、有机联动,逐步形成水系沟通、干支直达、布局合理、区域成网的内河航运体系,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二是加快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出境高速通道和县际公路,提高县乡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建成万开、万宜、垫利、奉巫、渝湘、渝泸、*外环等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沿江高速公路、*三环、万涪黔快速环网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县际公路,实现县与县之间至少有一条二级公路连接。加快建设农村公路,重点推进乡镇油路和通行政村公路,增加路网密度。三是加快铁路建设。建成万宜、南涪铁路,开工建设渝利铁路,推进达万铁路改造、安常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完善铁路场站布局,增强枢纽功能。四是推进空港建设。完善万州五桥机场功能,积极推进旅游支线机场、江北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及第三航站区前期工作。

(三)构建清洁安全、保障有力的能源供给系统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重要保障,能源投资的带动和最终需求的提高均将推动能源供给的持续稳定增长。统筹考虑和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结构、布局和能源供给,增强能源对经济的支撑力,须有经济、合理、清洁、可靠的能源结构系统。

围绕充分利用库区天然气、水力、煤炭等能源资源和核工业基础,积极构建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一是加快天然气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天然气主产区的优势,加强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提高天然气脱硫能力,完善集气、净化、输气管网配套设施。推进天然气就地开发、就地产业化进程。实施天然气勘探开发、天然气液化和川渝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工程。二是加强电力建设。在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积极推进调节性能好、水能指标优的大型水电站和流域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并从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需要出发,适度建设高参数、高效率、大容量的火电机组。推进建设武隆银盘和白马电站、珞璜电厂三期、奉节电厂、石柱电厂等重大项目,加快*核电站、库区抽水蓄能电站、朱杨溪航电枢纽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启动建设。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完善库区供电网络,提高电网的输送容量、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三是推进煤炭资源开发。加强煤炭资源勘察和开发,扩大现有煤矿生产能力,确保大型火力发电及经济发展用煤。加强煤矿安全技改,建设奉节青龙等煤矿,增加煤炭供给能力。四是促进农村小水电建设。推进小水电代燃料、农村水电“脱贫解困”、无电村建设和农村电气化等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四)构建安全可靠、适应需求的水利保障体系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之本。加强库区水利建设,是保障经济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的战略措施。

围绕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加快建成完善的水供给体系、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和水资源安全管理体系。一是增强水供给安全。实施大中型水利枢纽为主的水源工程,建成开县鲤鱼塘、忠县白石等一批大中型水库,推进南水北调三峡水库调水等重大项目。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一批乡镇供水工程,争取早日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实施灌区改造工程,推进建设龙溪河、小江等大型灌区,完善渠系配套。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二是提高防洪安全保障度。结合沿江(河)等地形特点,实施提高防洪能力、治理地质灾害、改善交通条件、美化城市景观、增强服务功能为导向的区县城市沿江(河)综合整治工程。三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实施水源地保护和应急系统建设,确保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实施生态补偿调节,完成龙溪河等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原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推进退耕还林(草)、生态修复、“四沿”绿化、地质灾害防治、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保护与整治等工程。

(五)完善资源共享、普遍服务的信息网络

电信通信被誉为国家的神经系统,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作为传递信息的电信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完善信息网络,对推动库区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有着重大意义。

围绕全市建设长江上游通信枢纽和信息中心的总体要求,以提高普及率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结构完善、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信息网络。一是加强通信网建设。固定传输网重点加强网络升级改造,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移动网重点加快基站和光缆建设,建成窄宽带结合、移动方式灵活接入、信息资源丰富的通信网络。接入网建设重点采用宽带技术和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等,发展县城、乡镇和社区的宽带综合接入网。二是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容改造广电网络,提高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快建设城域数据传输网,重点完善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保证网络安全性。按数字电视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和转换。三是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营销、投递网网点建设,推进局所特别是较大的局(所)电子化改造及经营、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调整营业网点布局,发展农村偏远地区的综合性的流动服务点。四是加强人口、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社会服务等公益性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着力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五是加强库区公共信息服务苑、中小学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示范、远程医疗示范等信息服务设施,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六)构建服务大众、改善民生的社会服务设施

围绕构建和谐库区,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强科学普及和技术创新,优先发展教育,繁荣公共文化,增进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围绕全市建设长江上游科教文化信息中心的总体要求,加快库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促进科技教育优先发展。在科学功能定位、合理区域分布的前提下,推进科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打造三峡星火产业带。完善高教配套设施,推动库区高校加快发展。以农村基础教育为重点,优化中小学布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优质资源为着力点,确保每个区县拥有1—2所优质高中,并创建一批市级以上示范高中。以“三化”需求为切入点,大力兴办和加强职业教育。二是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加强公益文化设施、农村文化设施和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到2010年实现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启动20户以上的“村村通工程”。建设区县“一场一馆一池”体育设施,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实施农村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增强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卫生设施建设。以农村卫生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传染病救治体系、紧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筹资办法,建立稳定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

四、政策举措

基础设施既是库区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级政府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要创新体制和政策,争取中央支持,加大地方投入,集聚社会资本,促进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战略规划统筹和重大项目前期研究

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各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和高效运行,对促进城镇化及发挥基础设施综合效益极其重要。要加强规划间相互协调,形成合力,特别要加强基础设施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之间的衔接。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布局,统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项目之间的协调。在增强城市功能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同时,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加强对各类基础设施规划实施评估,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研究并完善相关规划。

围绕区域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生态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等,加强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基础设施问题的前期研究,有选择地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根据规划进度逐步安排实施,形成项目间的接续。基础设施建设在有序推进的同时,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关系全局、带动性强、意义深远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顺利建设。加强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发挥最大综合效益。

(二)加强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建设资本汇集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落实企业投资自,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优化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益。一是争取中央投入。在市和区县级政府财力较为薄弱、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中央投入仍是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目标及政策导向,推出一批事关全局的骨干性和区域性的交通、水利、能源、市政、通讯等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和专项资金支持,发挥好中央投资的带动作用。二是改革政府投资管理体制。调整政府投资方向,重点支持公益性和公共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制,加强咨询评估和稽察、审计、舆论等公共监督,逐步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政府投资效益。三是创新金融机构支持模式。完善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机制,在市政府、政府投资主体和区县政府三个层面加强协调和沟通,积极争取贷款支持。组建三峡发展银行,培育成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争取国家在专项贷款、外国政府贷款等方面给予库区基础设施项目倾斜。四是创新社会资本集聚机制。要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BOT、BT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在交通、能源、环保和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须由财政出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也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探索特许经营制度。五是盘活资产存量。对有现金流的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推行产权重组、委托经营、专营权出让等形式;对一时无法转让的项目,可通过质押贷款等筹集建设资金。严格控制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周边土地开发,其增值收益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六是严格执行各类项目建设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国家、市里关于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法规,加强考核,分层管理,落实责任,有序推进,实现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促进科技创新与集约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的科学建设和合理使用与科技进步密切关联。库区发展要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是关键,其路径不外乎“开源”和“节流”。“开源”指开发建设新的项目,实现替代;“节流”指通过减少消耗,提高利用效率。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要顺应现代化的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和攻关,大力开发、应用和推广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提高科技含量。要制定具体措施,抓好试点和典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

加强基础设施需求侧管理。基础设施安全最大的威胁在于低水平消费,它受消费意识和利用技术水平的双重制约。因此,必须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实现基础设施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节能节水等适用技术,建立集约型基础设施利用体系,运用价格手段调控电价和水价,促进节约用电和用水。工业节水以提高重复利用率为核心,城市节水以降低管网漏失率为核心;加快再生水回用步伐。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项目,对主要工业用能用水行业的主要产品确定用能用水定额;倡导建立节地、节水型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建立节能、节材的节约型工业体系,建立节省运力的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以及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为特征的生活服务体系。

(四)以保障就业和迁徙权为重点促进农民市民化

建立符合城乡一体化要求的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改变对农民工防范式、歧视性的管理方式,将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并突出对农民工的服务,促进农民工有效地融入城市生活。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农民工提供信息,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各种教育培训服务,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规范农民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章制度,在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和要求方面,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一视同仁。统筹规划,积极试点,探索将农民工纳入当地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坚决制止和纠正一些城市的行政、执法机关对待农民工的简单粗暴的方式。通过行政服务和法律援助为农民工排忧解难,帮助他们维护基本权益。

五、若干重大问题

(一)合理划分基础设施供给层次与政府间权责问题

合理划分基础设施供给层次和明确各级政府间的权责,有利于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统筹城乡发展和切实改善民生。

合理划分基础设施供给层次。根据市场化程度,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基本属于市场化的类型,即能够回收投资,且能产生资本积累的项目,如电力等具有竞争性质的行业,应在政府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二是半市场化的类型,如公路、自来水、污水垃圾处理、农村通信、城镇防洪等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公共政策支持和产品与服务价格改革给予市场补偿相结合,吸引社会投资。三是基本由政府投入的类型,即纯公益性项目和低收费项目,如生态环保、消防、城市道路、农业灌溉、农村人饮等,其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征收税费和投入部分经营性项目收益解决。

科学划分基础设施政府间权责。按照权责对称原则,合理划分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权责。作为市级政府,一是对接和影响国家重大决策,承担基础设施需求预测、总体布局、中长期建设规划和重大项目实施,促进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二是建立激励区县政府相互合作的利益机制和督导机制,让区县将地方基础设施规划融入全市总体规划,并引入竞争机制。三是有效规范基础设施运营商。对强自然垄断行业,规定服务质量、限制产品价格、保护公共利益;对具有替代性的基础设施领域,为竞争提供便利。作为区县政府,一是结合区县实际,完善基础设施规划,组织实施好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二是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在经济发展、财政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增加区县财政对公益性基础设施投入。三是按照市政府的规划和部署,协助做好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二)建立库区基础设施稳定投资渠道问题

库区属于国家生态敏感区,城镇化被动性强,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大,市场体系不完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弱,为适应库区安稳致富、培育新兴产业、完善社会功能等紧迫需要,基础设施必须跨越式发展,急需国家特别政策支持。同时,随库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逐步建成投用,运行费用越来越大,市及区县财力难以支撑。为此,要争取国家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三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水垃圾处理项目运行给予专项补贴。资金渠道:一是按开发者补偿原则,从三峡电站建设基金中安排部分资金;二是按集团受益者补偿原则,从三峡发电收益中专项列支;三是按地区受益者补偿原则,由国家对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城市征收环境税费,用于补贴上游城市环境保护费用缺口。

若上述特别政策暂难实施,可以考虑:一是争取国家比照库区产业发展基金模式,设立三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用于库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补助。二是争取国家批准*发行三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地方财政逐年偿还债务本息。

(三)处理好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保关系问题

城乡一体化弱电管网建设工程篇(5)

关键词: 电力系统;电网;经济效益;规划;作用

Key words: power system;power grid;economic benefits;planning;effect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125-02

0 引言

电力系统规划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是电力工业实现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规划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全面、长远的电力发展规划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及其经济性,还关系到电力工业本身投资使用的合理与否。

1 电力系统规划概述

电网规划就是对现有和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的负荷点负荷增长情况,分别做出近、中、长期预测,与现有电源和电网供电能力进行对比,若不能满足(包括功率平衡,电压、频率质量;供电可靠性;电网稳定等方面)要求,则提出建设新的电源或电网(或两者同时建设)的原则方案。方案主要包括:容量、大致位置、电压等级、资金规模等内容。电网规划要结合城乡电网具体情况和城乡发展远景电力建设必须做到先行,为此要有超前意识,要大力加强城乡电网的改造和加速新发展地区的配网建设。健全电网规划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电网企业为主编制、中介咨询机构评估”的电网规划管理机制,实现电网规划与电网安全和管理责任主体的统一,职责清晰、权责对等,保证电网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2 电网战略规划提升安全运行水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供电水平的需求也逐步提升,原有的供电网架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供电需求。针对现状,供电公司以区县级配网滚动规划和配网自动化规划为契机,充分考虑电力需求的增长及负荷空间分布情况,以电力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为重点,以实现智能电网为目标,统筹规划电网建设,力求全面提高城乡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以消除改造死区、保障居民安全用电的原则对拟建工程项目进行分析、筛选,各个供电所长对所管辖区域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指出部分项目新建改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项目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强调力争电网在实现全面联络供电的基础上,N-1通过率达到100%;农网线路以消灭迂回供电,提高线路绝缘化水平,提高线路故障分段和互供能力为重点,争取线路绝缘化水平达到30%,实现线路故障分段能力最大化。

3 电力系统信息战略规划的原则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已经有了很多年头,但信息化的过程是伴随电力企业改革进行的,在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在用信息化的科技手段武装我们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我们又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停的剔除生产方式中阻碍生产力的因素。于是,很多既成的信息化成果被新的信息化内容草率的覆盖掉了。为紧密配合城市建设发展思路,供电公司深入剖析城市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深入推进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提出了超前规划、标准先行、科技支撑、环网供电、均摊负荷、精心维护的原则,优先解决城市中心电网供电问题,消除供电瓶颈,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供电能力,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电力需求,以规划引路,加快城市配电网建设发展步伐,取得了良好实效。

结合城市配电网现状,供电公司在摸清现状、找准现状问题、准确预测负荷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环网供电、整合专线资源、进行开闭所环网化改造、加快变电站送出工程、专改公工程建设,逐步解决线路重过载、卡脖子,老旧设备多,网络结构差,开闭所供电能力低等问题。提升电网装备及自动化水平,实现网络结构从辐射型向双环网发展。并提出了“城网导线截面一次选定,廊道一次到位、环网设备位置一次预留”的规划原则。农网分步推进城郊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实用化电网建设,有效缓解供电“卡脖子”、低电压问题。

4 电网科学规划,尊重地区差异

为了确保电网系统安全运行,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合理的规划是保证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我国电网科技机构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在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章节中,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同时,还指出,“率先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

尊重地区差异,是推进电网规划建设的重要指针。客观上讲,一个地区的电网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按照硬性标准统一建设各地供电设施,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就是一种浪费,而对于经济速度发展迅猛的地区,可能又成了一个制约因素。因此,要尊重好、把握好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差异,让各地根据地方发展实际,制定电网规划,充分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对于电网企业来说,要主动对接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将经济发展预期、生态环境、文化禀赋等因素纳入电网规划考虑范围,让电网规划既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又与当地生态、文化相得益彰。

5 结束语

电力系统规划就是针对当前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未来几年系统发展的前景,提出改进和发展蓝图。编制规划时,大力采用新技术,适当引进部分先进设备和材料,不断提高电网调度和配网的自动化水平,并为变电所的可靠供电创造条件。电网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电网需要承担跨省区优化配置资源的任务,这就要求电网要统一规划。当前急需以电网规划指导项目建设,并建立客观、公正、透明、高效的评估机制,从而推动电力工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徐东.低碳背景下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营模式及决策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2]张晓辉,李颖,卢志刚.风险理论思想下的输电线路脆弱性综合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02).

[3]杨宗霄,毛智杰,杨本渤,肖甜.基于因子分析与神经网络的输电网安全评价[J].电网技术,2009(14).

[4]张振,谭忠富,胡庆辉.中国电力产业能效分析及节能减排途径[J].电力学报,2010(05).

[5]唐任宗.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机组检修优化分析及其协调机制[J].电力技术经济,2008(04).

城乡一体化弱电管网建设工程篇(6)

(一)统筹发展城乡经济,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统筹发展城乡经济是县域内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心任务。__城市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推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一是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工业农业融合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既属于工业,又属于农业,是联结工业与传统农业的桥梁和载体。近年来,__城发挥龙头企业建设起步早、基础好的优势,采取政策扶持、领导包靠、加强考核等措施,促使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集群发展。全市现已发展起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20家,其中部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3家,带动全市9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90%的农产品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农民收入的75%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支持引导城区企业向农村转移延伸,实现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既有利于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又给农村带去资金、技术、先进的理念,就地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__城共有100多家有条件的城区企业将生产链条向农村转移延伸,带动镇村发展起规模以上企业500多家,有20多万名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产业工人。三是完善城乡服务业网络,助推城乡经济一体化。在城区,着力做大做强骨干商流企业;在乡镇(街道),重点发展特色物流园区和农村专业市场;在农村社区,依托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这一平台,鼓励城区商流骨干企业在社区中心村建立社区便民超市、农资超市等连锁店700多家,既拓展了农村市场,拉动了农村消费,又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二)深化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县域科学发展,现阶段最迫切需要破解的矛盾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二元结构。为解决农村公共服务缺乏问题,20__年以来,__城在全市农村全面开展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交通便利、班子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村庄,作为社区中心村;在社区中心村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涵盖5个村、1500户左右,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生产和市场化便民服务等“一揽子”服务。到20__年6月份,全市规划建设的208个农村社区及社区服务中心全部建成运行,有效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基本实现了县域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

(三)强化乡镇(街道)功能,发挥乡镇(街道)在促进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乡镇(街道)是连接县城与农村的关键节点,它的自主发展能力决定着城乡一体化进程。__城市从20__年开始提出创新发展镇域经济,通过乡镇(街道)撤并适度扩大乡镇规模,制定出台了对乡镇扩权、放权的办法,将市里的59项审批管理权限下放到乡镇,原来由市直部门垂直管理的乡镇基层站所干部放到乡镇管理;调整市乡财政体制,将乡镇(街道)属以下的税收全部留归乡镇(街道);大力发展13处乡镇(街道)特色产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基地,20__年,乡镇(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产值、利税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了75%、60%和65%。

(四)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条件。__城市坚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向农村倾斜,加快路、电、水、气、热等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目前,全市油路通村率、自来水村庄普及率均达到100%;启动天然气长输管线建设工程,规划建设8处乡镇热源,促进了城乡供气供热一体化;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了数字网络城乡全覆盖;建设了2处城区污水处理厂、5处乡镇污水处理厂和6处乡镇输污管线,启动城乡垃圾集中处理工程,加大城乡造林绿化力度,基本实现了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

(五)统筹城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城乡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推动城乡文化共同发展繁荣、提升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__城市近年来累计投资10亿多元,建起以市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骨干,农村社区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广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基础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中心城区带乡镇(街道)驻地、乡镇(街道)驻地带社区中心村、社区中心村带周边村的城乡精神文明“三带联创”工程;深入开展农村社区文明中心村创建活动,在农村找到了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的支点;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了恐龙谷地质公园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着力打造恐龙文化、名人文化两大文化品牌,提升了__城的知

名度,增强了文化竞争力。 (六)建立城乡就业互动平台,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就业是民生之本,让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__城在这方面着力推进“三个一体化”,即市人力资源市场、乡镇(街道)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中心、农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窗口三级就业服务机构一体化,以三级就业服务机构为平台的城乡就业信息一体化,以__工商职业学院和__城高级技校为龙头、以农村职业学校和社区远程教育培训中心为主阵地、以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补充的城乡就业培训网络一体化,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平等就业机会,全面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城乡一体化弱电管网建设工程篇(7)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比较突出。2003年以来,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以均衡城乡资源配置为切入点,加大对农村和社会事业投入,并配套推出系列政策,破解城乡二元体制,使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共享资源分配,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力求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一)均衡资源配置,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均衡财政支出,促进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很大程度上缘于对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不足。成都市通过建立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扩大公共财政支持的范围和力度,将财政转移支付的重点投向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社保,扩大农村救助范围,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上;重点投向农村教育标准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农村药品网点建设上;重点投向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上。大力支持农村建立教育、公共卫生、科技文化等公共产品良性供给体系,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2006年,成都市各级财政对农村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化、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投入达到31.42亿元。

2、均衡城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事业发展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进一步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主要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帮困助学工程、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工程、教育强乡(镇)工程、农民教育与培训工程和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子百万学生手拉手活动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推动了全市教育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市财政投资10亿元的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整体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校舍标准和办学条件,覆盖全市农村96%的乡镇,受益学生达60万人。投资5000多万元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全市中小学实现“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延伸到了农村中小学,让农村师生同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3、均衡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市发改委与市卫生局编制了《成都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年)》,与市卫生局、市规划局编制了《成都市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规划(2005-2020)》,把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衔接起来,实施了两大工程:一是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工程。按照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围债项目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结合成都实际,制定了《关于实施农村乡镇公立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指导意见》,从2006年起。通过国债资金的引导,市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2亿元,区(市)县配套约1.2亿元在14个区(市)县224所建制乡(镇)卫生院开展了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统一标识、统一设备配置为主要内容的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二是实施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工程。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结合成都实际,市发改委与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联合制定了《成都市村卫生站建设标准》,2007年,市财政投入1635万元(总投资6389万元),对全市2336个村卫生站实施标准化建设。通过乡镇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和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市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农村就医新格局。

4、均衡发展城乡文化、广播电视、体育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通过加强县级两馆建设和基层文化建设,夯实文化事业发展基础;通过实施“村村通”和光纤入乡镇工程,提高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实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和开放学校体育设施,方便城乡群众体育健身。

5、加大对农民就业社保的投入

全面实施了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在构建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农民工综合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农村就业网络和市场建设、农民就业培训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06年达到5.59亿元。

(二)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城乡均衡的社会事业发展机制

1、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2004年,我市率先在全国提出“实行一元化户籍制度”,将全市户籍人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2006年,进一步改革城镇户口迁移政策。规定农民在城镇具有相对固定职业(参加社会保险一年以上)和合法固定住所(租房也可)即可入户,消除了农民向城镇转移的“门户”限制。3年来,通过实施一元化户籍制度改革,共有370万“非农业户口”转为“居民户口”,650多万“农业户口”转为“居民户口”,城市化率由2004年的41%提高到2006年的50%。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从体制上消除了城乡壁垒,为实现城乡在政策上平等、产业上互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身份平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5个关于统筹城乡充分就业的配套文件,初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就业优惠政策、就业援助、就业工作责任等体系,从市到村建立了就业服务网络,实行了就业实名制和“分片定责入户”的就业督查机制,被国家列为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

3、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

在健全完善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制度的同时,建立了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我市被劳动部列为中欧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试点城市。

二、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抓住成都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城乡管理体制

机制障碍,强化政府提供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和产品的责任,加大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建立统筹协调、城乡一体的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教育体制

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在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191所薄弱学校校舍、技术装备等硬件建设,基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保障责任,逐步实现城乡12年义务教育。开展教师“校用县管、均衡发展”试点,探索城乡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并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工作调配、育教学管理。建立覆盖城乡的统一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机制。

(二)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体制

在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原则,实施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整合县级人民医院、妇幼保键院、中医医院,积极稳妥的推进县级医疗中心建设。强化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建设,提高城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探索引进社会资本举办经营性医疗机构、参与城乡卫生体系建设的新机制。

(三)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充分就业政策和长效就业机制

以贯彻《就业促进法》为核心,健全覆盖城乡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普惠政策,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和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和促进就业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城乡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改变劳动力市场与人才市场分割的状况,促进人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合理流动。

(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城乡一体化弱电管网建设工程篇(8)

引言

配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与人民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围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立足中央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战略决策,是当前电网运营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1、配电网总体规划简介

1.1电网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截至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8%,服务人口超过11亿,GDP达53万亿元;全社会用电量43960亿kWh,市辖、县级供电区分别占42.3%、57.7%;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67131万kW,市辖、县级供电区分别占41.5%、58.5%;综合线损率6.81%。用电比重约占全国用电量的80%。电力系统包括发、输、配、用四大主要环节,配电网通常指110kV及以下的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电力“配得下、用得上”的关键环节,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在电力传输与配送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下电网供电量占全网的91.6%。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改造,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配电网结构明显改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电网智能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等民心工程广受赞誉。随着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新能源、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装置快速发展,配电网呈现出愈加复杂的“多源性”特征,对配电网的规划、运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和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紧迫,迫切需要科学地制定配电网的发展规划,明确年度目标和重点项目,实现精益管理、精准投资。

1.2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配电网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ツ勘辏促进能源生产消费方式革命,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及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按照深化“两个转变”、创建“两个一流”要求,建设和改造并举,提高配电网基础管理水平和规划设计水平;适应电力体制改革新形势,提前布局,积极进取,覆盖增量和存量配电业务;全面加强配电网建设,不断增强供电能力,优化完善网架结构,提升装备标准化和电网智能化水平,提高新能源接纳能力;着力解决配电网薄弱问题,满足负荷增长和安全可靠供电的需求,实现配电网精益管理、精准投资,加快向智能配电网转型升级。

2、配电网的技术发展

2.1配电网先进适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配电网先进适用技术的发展方向,需要从如何适应未来配电网的发展需求来考虑。(1)提高供电能力和效率方面的技术,主要包括城乡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技术、电压等级合理配置技术、降损节能技术等。(2)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的技术,主要包括供电可靠性评估技术、配电设备智能化技术、配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新型电力电子技术等。(3)提高运行管理水平的技术,主要包括配电网运行仿真技术、配电网优化运行技术、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理技术、无功补偿优化运行管理技术、短路电流分析与控制技术、需求侧管理技术等。(4)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的技术,主要包括配电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配电网的现代化自动设备、配电网的新型数据通信技术、配电网的信息管理技术等。(5)提高配电网维护管理水平的技术,主要包括配电网运行反馈分析建设、配电网设备维护工作计划和控制技术、配电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等。

2.2配电网的先进供电技术

配电网先进供电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配电网设备的集成化技术,主要指具备传感器、通信、保护控制一体化的新型开关设备。(2)配电线路电缆化技术,包括新型电力电缆的研制和应用、防止火灾蔓延的阻燃技术、新型的地理信息图形及设备管理系统。(3)交直流配电技术,以直流线路为骨干网架,采用柔性控制技术,以高频、工频或直流向最终用户供电的新技术。(4)低能耗供电设备,采用低损耗变压器、大截面导线,大量采用低损耗材料、低损耗设计的变压器和导线,达到降低系统网损、提高效率的目的。(5)配电网的智能化调度管理技术,配电网的一、二次系统相协调,采用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可靠性、安全性和市场服务脆弱性的问题。(6)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接入技术。(7)多元化负荷(含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8)大容量、低成本、长寿命的新型储能技术。

2.3配电网的先进用电技术

配电网的先进用电技术主要涉及需求侧管理技术与能效评估技术。(1)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要将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纳入配电网发展规划,将其放在与增加发电装机容量同等重要的地位,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并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电力需求侧管理应用的技术与产品应具备以下要求:削峰填谷、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实现电网经济运行、改善用能结构、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电能利用率。(2)大型电力用户的能效评估技术:通过评估大型用户的整体用能过程的节能效果,如采用蓄冷(热)、绿色照明、节能型电器设备,以及燃气联合循环发电、无功自动补偿、高效蓄电池应用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新型节能技术与常规技术对比的节能效果。

结语

城乡一体化弱电管网建设工程篇(9)

*市是山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建国五十多年的投资建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形成了较为雄厚的重工业基础。在工业化的强大带动作用下,城市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城市化水平接近70%,已形成大都市雏形。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市已开始呈现出人口、产业向外扩张的离心城市化特征,这表明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在加强,城市发展进入极化与扩散并重的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城乡关系日益密切,原有的城乡分离、甚至对立的状况将逐步得到转变,建立呈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利益共享的共荣互动关系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任务。*年,*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来的3个城区和2个郊区调整为现在的6个“城乡一体化新区”,各辖区中既有城区又有郊区。其目的是从行政上加强城市与郊区的经济联系,充分发挥城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作用。去年,*市政府又提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率先发展”的新战略,未来*市中心区的经济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扩散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些,为突破和改进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城乡经济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本课题在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基础上,重点对*市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专题探讨。对*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市城乡关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提升*市作为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通过城乡关系的改善和密切,更好地发挥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一、城乡关系现状

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二元结构问题提出的。简单讲,城乡关系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但在研究中考虑到城乡之间的联系,必须对二者做出界定。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关系取决于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状况,如城乡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性、通达性等。在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体制因素对城乡关系的影响相当深刻,同一行政区划单元内由于行政上存在隶属关系联系,经济联系较为密切。不同行政单元之间,经济联系则相对较为松散。

城乡关系研究范围的确定既要考虑经济联系的强弱,又要考虑行政地区范围的影响。在本项课题研究中,城市是指*市市区,即建成区部分。乡村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指*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乡村部分,即近郊(现6个城市辖区的郊区部分)和远郊(市辖县、市);考虑到*市大都市区发展已形成雏形,另一个层面系指城市腹地,即北面忻州、南面晋中等受中心市区影响明显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部分地区,即*市都市圈。

*年,*市市区(6个辖区)年末常住人口达到233.2万人,占全市的75.6%,而各项经济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除外,见上表)在全市所占比重均超过了80%,其中,财政总收入(含地方和中央)、各项存贷款余额、邮电业务总量等均占到90%以上,表明市区经济的核心地位十分突出(见表1),同时也是全省半数以上的科研机构。*市是华北铁路交通枢纽之一,通过石太、太焦、同蒲、京原等铁路与省内外保持便捷联系,太古岚地方铁路加强了市区与古交的联系。公路以市区为中心,通过八条主干线辐射全省,同时也是山西省“大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的节点。*武宿机场是全省唯一的4D级干线机场,现已开通72条航线及至香港的定期包机航线,通航城市达到50个。近年来,*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东山过境高速公路、“一桥两路”、长风大街、机场路、城市出口、城市客运站及城市次干路、支路的建设和改造,大大改善城市交通网络条件,使城市路网结构和布局逐步走向合理化。*电网是联系山西省北部、南部、东南部电网的枢纽,也是省网的负荷中心。全市居民人均用电量204.8千瓦小时,居全国各城市第五位。城市煤气、热力生产与供应设施发展较快,城市气化普及率已达86%,城市集中供热也正在积极扩展。由此可见,*市在市域乃至省域范围内的核心地位十分明显,并且通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建成区与近郊、远郊以至省内其它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将更加便捷。

(一)城乡关系发展阶段的划分

*市城乡关系的演变与我国建国后实行的宏观发展政策密切相关。80年代以前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政策、改革开放后的城市与乡村二元工业化发展政策、90年代后的市场化发展战略等,都对*市的城乡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市因其自然资源赋存条件的特殊性以及国家劳动地域分工任务的约束性,城乡关系特征显得更具典型性和阶段性。

*市城乡关系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城乡隔离发展阶段。与全国一样,超前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十分严格的城乡户籍政策,基本上阻塞了应有的城乡联系通道和方式,总体上隔绝了正常的城乡发展关系。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工矿基地”和“生产性城市”,而乡村以农补工,不但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的粮食、蔬菜和副食品。城市建设、工业发展难以顾及农村和农业的需求,甚至还有城市剥夺农村和工业剥夺农业的现象,城乡关系完全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状态。

第二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初,城乡自主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首先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后兴办了大量的以资源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及其初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极大地刺激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市郊区及辖县的经济面貌。可以说,这一时期农村的发展是依靠其自身的力量发展起来的,极少获得来自城市的支持。此间,*市作为能源基地的中心城市,得到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能源、重化工工业发展较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也形成了超重型和资源型经济体系。其他经济功能,特别是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组织和管理职能未能得到相应的发育和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局限性很强。因此,这一阶段*市城乡之间形成了自主发展、相对独立的关系,不仅城乡之间产业关联性薄弱,而且还存在对资源、土地、环境、市场和其他经济要素的不良竞争。这种城乡二元发展的状态,既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高效使用,更不利于市域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和产业发展层次的提升,妨碍了中心市区和郊区乡村的共同、协调发展。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城乡关系调整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步伐加快,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趋于弱化,我国逐步告别短缺经济,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时代基本结束。以增加供给为主导目标的传统开发模式被以区域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代替,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城市发展层次不够、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发展则面临着技术层次低、规模不经济、环境恶化、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重新认识和调整城乡关系,使两者由对立、分离逐步走向协调、融合成为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的城乡关系得到一定的改善,经济联系逐步加强,城市发展开始呈现出扩散的特征,城市化地域扩展明显,以*市建成区为核心的都市圈雏形已基本形成,标志着城乡关系正由隔离向融合逐步过渡和转变。

(二)城乡现状的关系特征

1.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

*市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在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有水快流”原则指导下,以采掘和初加工为主的乡镇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立起具有显著资源型经济特征的农村工业体系。资源型产业是一种依赖大规模动用资源的基础性产业,产业带动作用较弱且在区际贸易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投资格局不仅造成了城乡之间在资源利用、占有市场等方面对立,而且产业上相互之间缺乏分工协作,使得城乡优势难以得到正常发挥,无法形成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局面。也就是说,目前*市城乡二元结构首先表现在经济的二元结构上,并支配着城乡其他关系的二元性特征。

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性必然导致城市化的二元结构。*市区,城市化主要地表现为外延式地域扩展,城市的职能、发展层次和极化效益未能得到合理的拓展。*的郊区和邻近的乡村地区,乡镇企业规模偏小、空间布局分散,农村工业化对乡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足,加之长期以来户籍管理的限制以及我国特有的“自下而上型”城市化道路的导向,小城镇发育进程不快,集聚功能较弱。上述两个方面,都影响和限制了*城市化的一体化发展,使城市化呈现出异质性、二元性的特点。

长期以来,郊区在产业选择、布局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法规等方面,均没有纳入城乡一体化统一管理的轨道。郊区自身也存在很多生态问题,诸如乡镇企业污染、居民生活污染、土地不合理利用、村落布局混乱等。特别是位于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高度密集,生态环境治理上又属于城区和郊区均不便管理的地段,具有城市和郊区“双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城乡之间污染扩散与生态净化脱节。乡村地区由于采煤、炼焦、炼铁、造纸等污染型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式发展,同样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破坏了乡村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近十几年,随着*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人口以及城市设施继续集中,城市的生产与消费功能日益增强,导致城市用水、用电量增大,废气、废水排放量增多,城市绿地和规划绿地不断被蚕食,城市生态功能日益衰退,生态问题十分严重(近一两年这一情况有所遏制和好转,但尚未形成根本好转的机制和态势)。在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过程中,实施“退二进三”战略,通过搬迁污染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工业环境,但由于环境管理和技术改造方面的原因,出现了污染转移的问题,郊区和邻近的乡村地区生产、生活废物排放量增多,郊区作为中心城市的“绿肺”及生态系统的“还原器”的功能持续退化。可见,城市、乡村以及城郊地区之间的生态关系模糊,生态分工不明,生态结构亟待进行重新整合和重大调整。

此外,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城乡在基础设施方面也存在二元化现象,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极为不利。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缺乏广域交通体系的观念,受行政区划分割,大型区域通基础建设的协调性与一体化程度仍较低;大型动力供应设施,如输变电设施、煤气、燃气的生产与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建设中区域联合、共建共享以及城乡一体化考虑不够,导致郊区城镇、乡村地区规划建设中追求自成系统的倾向严重。城乡各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造成相互影响和越界污染;分散建设水源和供水设施,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城市给排水管网建设自成体系,小城镇、农村及“城中村”给排水设施与管网建设滞后,城乡之间反差极大。

2.中心城市发展层次不高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城乡关系中,城市与乡村具有相互依存的特点,乡村是城市的腹地,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和基础作用,城市则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这种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城市经济规模大、技术层次高,更重要的是城市的经济功能完善且对城乡关系的影响作用大,如城市具有带动作用强大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集中有大量的金融、保险、生产服务等经济核心部门。目前,*市中心市区传统服务业比重仍然很大,新兴服务业规模偏小,空间集聚也很不足,经济枢纽功能亟待加强。同时,资源型经济特征以及城乡工业同构现象造成城乡经济分工不明确、产业联系偏少,城市无法通过密切的横向、纵向及旁侧产业联系,对城乡经济发展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3.城乡联系的渠道不畅通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通过各类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合理与高效配置,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的目的。经济要素流动的通达与顺畅,有赖于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以及城镇体系的完善。

就*而言,二元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了城乡之间的自主发展格局。资源型经济的固有特点,造成城乡之间依靠各自的“体外循环”完成从投资、生产、企业管理、技术开发到市场拓展、销售的整个经济运行过程,再加上产业结构的趋同与刚性,使得经济要素在产业间的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难于实现。

从道理上讲,各级城镇的正常发育以及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助于城镇发挥中心作用、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目前,*城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城市、小辖区”。*市由于城市辖区较小,造成城市腹地狭小,这样既限制了城市产业拓展的空间,妨碍了高耗能重型产业(同时也是污染型产业)的转移,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以及资本的内聚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城乡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城镇体系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大城区、小郊区”。城区特别是原有三城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诸如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而郊县卫星城镇和各类城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和经济规模。

4.各类功能的空间布局不合理

这一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大量“城中村”的存在和中心城区生态功能空间的缺失两个方面。“城中村”的最形象说法就是“城市中的农村”,它虽然与城市社区或广大农村社区有同一之处,但差别与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城中村”在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农村属性和在地域空间和经济功能上的城市属性,形成了自身发展的二元、两难性和矛盾性,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之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在*市建成区范围内存在的75个“城中村”,与城市街道犬牙交错,致使市区用地边界不清,管理混乱,城市总体布局调整的难度较大,严重地妨碍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

城市的生态空间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它对城市生态环境级的维护和改善、生产和生活废物的排泄等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在*市的城市建设和扩展过程中,过于关注生产功能的加强,忽视城市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强化,表现在空间上就是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不断被蚕食,难以形成绿地系统和生态功能体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市中心区人口更加密集。城市建设用地一再突破控制指标,尤其是大量绿地和规划绿地被侵占,修建各种建筑、修建住宅。其恶果是现代化的城市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绿色空间,导致生态环境功能的严重失调。

二、城乡一体化的思路

(一)总体思路

针对*市城乡关系现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最终实现城乡关系的融合和整体协调发展则是长期的奋斗目标。*市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以城乡发展统一规划为指导,努力改善城乡经济分工,积极调整城乡经济布局,着力协调城乡经济关系,统筹建设城乡综合生态系统、城乡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网络化和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关系的转型和整合发展。

目前,*市城乡之间的联系有越来越密切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市场联系深化和中心市区污染企业以及其他工业企业的外迁。企业外迁实质上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地域空间扩展和城市规模扩大的体现,也是城市空间分布格局和土地利用形式变动的结果,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城市化必将推动城乡一体化,但是仅仅依靠这一过程是远不足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还需要直接切入城乡分离的要害,从城市、乡村以及中间环节三方面着手。因此,解决*市城乡相关问题首先要进行城乡发展统一规划,将整合城乡关系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次,针对城乡工业发展中分工不够明确的问题,整合城乡各类资源,重新确立城乡经济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乡经济的转型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增强城乡经济实力。

鉴于长期以来城乡生态环境欠账较多且问题严重的现实,同时考虑到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着手进行生态一体化的建设;城乡统一市场建设是城乡关系整合的核心工作,决定着各类经济要素流动的活跃程度以及使用效率,必须消除条块分割、地区封锁,使城乡市场由传统的二元化市场区向相互依赖且等级分明的一体化网络系统转变;建设完善通畅、高速便捷的基础设施网络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城市化的地域推进、经济要素的高效利用、生态环境的整治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加大建设力度并适度超前发展将深刻改变城乡关系格局;*市城乡关系发展变化的历程表明,体制的变革深刻地影响着城乡关系的演化,建立有利于城乡关系改善和融合的经济体制、管理体制和市场体制,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二)战略要点

根据城乡关系演变的阶段,*市目前正处在城乡关系由隔离走向融合的调整时期,城乡二元特征仍然十分突出,实现城乡一体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做出巨大的努力。针对经济发展现状,综合确定*市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要点是:平等、协调、融合、发展。

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针对重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不平等现象提出的。就是要改变旧的城乡关系,将城市和乡村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城乡一体化市场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建设,赋予城市和乡村同等的发展机会,有助于充分发挥城乡各自的优势,比如*市区的经济、文化、政治核心的优势,*市近郊、远郊及相邻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等,实现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快捷流动,进而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协调是指在城乡平等的前提下,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分工协作,整合发展,并在空间上有序分布,城市和乡村走向互动发展。就*的实际情况来看,城乡协调应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本着发挥优势的原则,城乡在产业上应当各有侧重,明确分工,并通过增进产业联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城乡生态功能的分工,无论对城市还是对乡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城乡生态的一体化建设能够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并提高生态还原功能,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基础设施的城乡协调,将极大地提高经济要素流动的通达性和顺畅性,也可保证城乡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融合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是城乡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未来*市城乡关系发展的方向。融合并不是消除城乡差别,是指在保留城市和乡村两种人类聚落形态的前提下,城市与乡村相互渗透,组成关系密切、彼此功能互补、利益共享的城市-乡村复合系统。这一系统是在保持城市和乡村特色的前提下,不同自然要素、经济要素和空间因素的优化组合。融合是指以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的,城乡之间相互依赖、合作密切、结构合理的发展关系。

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和最终目标。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在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乡村的发展也需要城市在产业、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带动效应。城乡关系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城市和乡村为了寻求自身发展而走过的曲折道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城乡经济流通的各种障碍,实现各类经济要素在城乡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并以平等、高效的方式推动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综合对策

1.加强制度体系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针对现有制度的状况,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打破城乡分割的现状,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消除城乡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开发效益;建立城乡一体化工业生产和行业管理体系,组建跨城乡、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形成利益集团共同体,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重新组合和利益再分配;废除或修订传统计划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使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制轨道。

2.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各类资源的整合

*市行政区划调整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正面影响初步显现,城市空间扩展步伐加快,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然而,要真正实现城市与郊区以及地区城乡一体化,不可能仅仅依靠调整行政区划的办法。事实上,行政区划变动所带来的对城乡关系的改变,恰恰表明必须重视城乡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改变过去那种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型的规划建设做法,把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尤其要重视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促使城乡职能一体化与空间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

3.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必须加快*市改革开放的步伐,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市场。在城乡统一市场建设中,要打破城乡、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建设包括商品市场、各类要素市场在内的综合市场体系,并规范市场行为,实现工农衔接、城乡衔接以及农户与市场衔接,实现经济要素向利益最大化的产业部门、空间区位的自由流动,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高效性。基于目前*市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现状,市场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统一管理城乡就业,加速劳动力的流动,满足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其他要素的流动提供人力保证。

4.强化城市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一定要防止“城乡地位对等化”的倾向。城乡关系的平等并不是城乡地位的同等,要始终明确城市在城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带动作用,并且应当强化城市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的这一作用。目前,*市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工业化扩散阶段,城市地域迅速扩展,亟待提升城市发展层次。一方面要切实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强化非生产性职能,扩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的规模;对传统商贸业进行改造,提高发展档次,扩大发展规模;加强工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工业化的高度化发展。另一方面,发挥文教科研优势,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有力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引导广大科技人员转变观念,密切科研院所与乡村地区的联系,为乡镇工业和农业提供技术帮助,加快技术的扩散,并在实践中增强技术力量。

三、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既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它是一个明确分工、相互促进、双向发展过程,其目标就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形成各有侧重、有机组合的区域经济整体。城乡一体化不是空间的均衡化,而是一个有效聚集、有机疏散、高度协作的最优空间网络系统。

(一)城乡经济关系现状和问题

1.城乡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任何区域都是在不断立足自我优势、认识比较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和培育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不仅如此,*市城乡关系中,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基础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与充分的发挥。受能源基地建设影响,城乡产业结构都呈现出初级化、重型化、低级化的特点。*市市区是全省经济、文化中心,省内核心地位相当突出。但目前来看,城市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城市经济功能发育不全。从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熟练劳动力、人才资源、市场条件、技术水平、产业基础、投资环境等方面看,在省内乃至国内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或潜在优势,但目前还没有成为支持和带动市区以至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动力。

*市乡村地域较广,清徐、古交、阳曲和娄烦等市县的经济发展更多地受到“资源决定论”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存在着生产方式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技术设备陈旧、规模偏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城市化滞后非农化、工业生产单一化和产业竞争力弱的现象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水平较高、邻近中心市区、面对城市消费市场是其突出的比较优势,而这些优势未能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发挥。

2.城乡之间相互支持不够

中心城市是市域经济活动的核心。城市系统是一个依靠一系列网络系统连接而成的综合体,包括交通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商品流通系统、金融系统、社会经济管理系统等。中心市区就位于各个系统和各条线路构成的市域系统的结点上。城市凭借自己的行政、经济、文化、交通地位,组织市域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将它与周围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自己的腹地。反过来,中心城市也依靠腹地的资源、市场、劳动力等要素支持自己的发展。如果中心城市与腹地的各种网络系统能够畅通和高效运转的话,中心城市便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并带动市域整体发展,同时形成城乡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市商贸业历史悠久,但规模与影响与省会城市的地位并不相称。中心城市综合职能体系建设滞后,生产过重,管理、组织、创新、服务功能发育不足,妨碍了城市对乡村和区域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制约了城市与腹地之间的功能联系,双方没有形成彼此依赖、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难以共建和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3.城乡之间经济关系松散

从*的产业结构上看,近20年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壮大,打破了城市代表工业、农村代表农业的传统产业分工格局。但*市特定的资源赋存条件和特殊的经济发展道路,使得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出现了严重的同构现象。城乡工业都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只是在产业规模、技术层次、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资源型产业的特点又决定了这两类地区的工业经济联系都以区外为主,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微弱。而且,彼此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还出现了争抢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环境压力剧增。目前,*市城乡经济联系以乡村向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心市区为乡村提供商贸及文教服务为主要形式,城市与乡村地区经济技术联系不够密切,尚未形成产业互补的合理分工格局。

(二)经济一体化的途径

目前,*市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还相当大,这种状况对城乡之间的分工协作与共同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当务之急是扩大乡村经济总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调整城乡分工,加强经济联系,密切城乡关系,塑造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互动发展关系机制。为此,需要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进程,继续强化城市综合功能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一体化的城乡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1.完善和强化中心市区经济职能

长期以来,*市以生产功能为主的发展策略,导致城市功能发育不全,城市化质量不高。经济组织和管理职能不强,金融、保险等新型服务业规模偏小,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与调控作用偏弱。商贸功能规模和等级有待升级,文化教育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还很不够,产学研分离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是乡村地区比较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技术层次较低的乡镇工业,另一方面却是研究成果束之高阁、科研技术人员无用武之地。完善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构建城乡经济中枢、技术支撑点及文化创新高地,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有着决定性意义。

2.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农业的现代化问题仍然是摆在乡村地区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农业的现代化才能根本上完成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实力增强的任务。农业是乡村地区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能够有效地摆脱土地对农民的束缚,提升农村经济的质态和层次,彻底改变农村地区的发展面貌。同时,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郊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充分,区位、交通、农业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等综合优势突出,具有在省内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为重点,积极推进近郊地区农业现代化,可以实现与中心城市的高层对接,能够为城乡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3.提高乡村城市化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市周边乡村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乡村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发展的现象——产业集聚程度低,阻碍了农村工业化质量的提高;大量非农人口滞留农村,阻碍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城镇质量不高,吸纳资本、人才的能力弱;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乱占滥用耕地突出,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所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以小城镇建设为核心,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将有助于城市化质量的改善和乡村工业的规模化发展,提高乡镇工业的规模效益和技术层次,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4.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市场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分工产生交换,进而出现市场;反过来,市场又推进了分工。我国乡村发展的经验也表明,如果没有城乡职能的一体化和市场的一体化,就不可能实现乡村地区的发展。对于地处内陆的*而言,推进城乡市场的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消除城乡经济壁垒、打破城乡分离状态、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使城乡市场由孤立的市场区向有机联系的一体化市场网络系统转变,最终实现城乡经济高效发展的经济一体化目标。

5.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

基础设施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城乡之间必须有完善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网络,各类经济要素才能保持顺畅流动,人流、物流、信息流才能具有良好的通达性,才能保证城乡关联渠道的畅通。近年来*都市区外延扩展受交通指向作用显著,空间扩展由摊大饼式向轴线扩展模式转换,表明交通基础条件的改善对城市发展和城乡联系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市场建设一样,都是改善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

四、生态一体化

生态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其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包括城乡在内,生态良性循环的顶级人工复合生态群落,增强和激活乡村地区的生态还原功能,确保城市系统的开放性,建立生态循环的有效渠道和途径。

(一)总目标:建设“内陆生态城市"

根据*市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现状与特点,未来生态一体化应将建设“内陆生态城市”作为生态一体化的基本目标。*市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建设生态城市既是城市生态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转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城市强调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系统各部分都得到协调共处和可持续地发展。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与周围市郊及有关区域紧密相连的开放系统,它是城市内部、城市与区域之间生态共建的历史产物。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建设内陆生态城市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环境方面,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还要有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

第二,在经济方面,除了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方式,要有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循环、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和控制系统。

第三,在社会方面,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市民要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环保工作和活动,在全社会提倡一种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

第四,在管理方面,要有健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不仅要有关于环保和环卫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还要有节约资源以及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还要有一个相关的切实有效的行政与执法制度。

(二)城乡生态一体化的空间格局

针对*市的生态问题和城乡生态现状,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可以分三个步骤:第一,*市生态建设规划,进行城乡生态分区,明确生态区的功能与目标,确定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第二,以重点工程为突破口,点、线、面结合,建设城市生态系统网络;第三,调整城乡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与生态的互补与互动。

1.生态功能分区

依据*市城乡生态环境现状的不同,生态环境的空间结构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呈南北方向伸展的半环状内陆生态景观圈层:最为森林绿色屏障,由东西北部山地丘陵地带的森林、草地及耕地组成,分布于阳曲县的西山和古交市石千峰等地的东山次生林带,面积约1.91万公顷,是*市主要的森林分布区域;中间是汾河谷地农业景观区,主要指上兰村以南的汾河城区段和清徐段,这里经济活动与人文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建设要增加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比重,增强城市绿肺功能,实现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并重的目标;再向里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城市边缘地区,为城市绿地、绿肺,生态走廊建设的重点;建成区地处生态系统的核心,属于经济密度较高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景观,今后应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旅游、科技等绿色产业比重,加快城市绿化步伐,尽快建设内陆园林城目标。

2.城乡生态空间格局

在建成区及近郊县范围内建设“南北两肺呼应、东西两翼保护、纵横两轴贯通"的总体绿色生态布局。具体而言:

南北两肺:指清徐生态农业区和万柏林及阳曲果林保护区;

东西两翼:指东西山原始林或人工次生林带。这两翼是*市区域生态系统最丰厚的资源,也是实现*市森林围城的基础。

纵横两轴:纵轴指汾河主干道绿色景观带,横轴指太旧高速公路沿线绿化风景带,两条绿色轴带在*市建成区交叉,是组成*市生态网络的主干。

在这个总格局内,扩建和改造中心市区范围内的大型公园、绿地、水面,将其作为有效的生态缓冲岛,同步建设星罗棋布的各类小花园、小游园和小景点;以城乡交通要道绿化为依托,形成点、线、片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格局。

3.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汾河生态走廊:以汾河公园草地、林带、水库为绿岛,以滨河东路、滨河西路道路绿化为绿轴,建成*市生态示范区。并以此为依托,沿汾河主干道向南北延伸,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绿色生态廊带。其作用在于:改善*市主河道——汾河的自然环境,保护汾河的生态环境;净化*市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与东西山森林带遥相呼应,形成“森林围城"和“森林入城"的双重生态效应;同时形成*市一道靓丽的生态景观风景线。

城市园林绿地:以*市森林公园为基础,建成一个以暖温带植物群落为中心,培育北方花卉、草地绿化优良品种,集四季园林与化石、标本为一体的北方生态博物馆。依托城市公园及社区绿化,增加建成区的绿地面积,形成点、片结合的城市绿肺,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发展水生植物观光、水产养殖、垂钓等旅游观光地,建设晋阳湖生态养殖度假区。重点对*大街、水西门街、府东、府西街、北大街及滨河东、西路、五一路、解放路、新建路等城市主(次)干道进行绿化、美化,增加道路两旁植被的层次性、多样性和观赏性,建成具有园林景观功能的道路绿化林带。

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选择生态条件较好的清徐、晋源两地,改造城市周边农业生态景观,建成生态旅游、果园观光基地,设立田野学校;在近郊城乡过度带,以道路为依托,建设绿色生态保护圈层,依托居民小区和农家院落,建设庭院生态基地;阳曲、娄烦应进行立体生态农业建设,在原有林地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按照“山上水源林、山腰经济林、山麓水果林”的布局模式,建设生态型农林复合系统。

五、基础设施一体化

城乡基础设施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项联系的基础,是城乡之间各类经济要素空间流动的纽带,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提和保障。

(一)基础设施网络存在的问题

1.交通系统

*市是全省对外交通的汇集点,又是全省城市交通建设的重心。从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角度分析,目前*市交通运输系统建设面临着如下问题:

第一,交通体系建设缺乏广域交通体系的观念,受行政区划分割,大型区域通基础建设的协调性与一体化程度仍较低。*市大型区域通设施和交通节点主要位于市区南部以及*与清徐、晋中市榆次区、祁县的交界区域,*铁路枢纽实际上是*——榆次复合式枢纽,大型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都需要跨越行政区协同解决。但受行政区的分割,*铁路枢纽发展、*机场净空范围的控制、*榆次间大型物流仓储中心的建设还存在许多矛盾与各自为政现象,严重制约着交通体系的长远发展。

第二,城市边缘区高速公路体系还不完善,对外交通与市内快速交通衔接性较差。*市域和*都市圈内部高速公路密度过小,覆盖面窄,无法满足城市间密切交往的需要。环城高速公路体系还未形成,城市内的高等级干道与城市周边的高等级干道的互通性较差。城市换乘系统建设不完善,对外交通与市内快速交通衔接性偏低。城市内部多纵多横的主干道路系统只是从本市出行的角度去规划的,缺乏与相邻地区的协调和连接。

第三,缺乏从都市圈域一体化的高度建设内部交通体系的观念。连接都市圈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还很不完善,维系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以公路为主,圈域内部城际快速干道还不成体系,*与榆次之间、*与清徐之间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未有系统考虑。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仅从本市的角度去规划,与城郊小城镇与周边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尚未建立。

第四,城市内部“城中村”道路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道路狭窄、曲折,不成系统,无法满足人流、物流、停车及消防的要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中村”道路交通系统往往不能与周边地区有效地进行协调和衔接。

第五,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与城市及其边缘区区域的功能区协调程度差,城市形态呈“线状”畸型发展,受“要想富,快占路”的价值观念影响,相当部分边缘小城镇和乡村盲目地沿高等级干线公路建设工业小区和商铺,省道、国道迅速“市街化”,不仅严重影响交通干线的畅通与安全,制约城镇建设的长远发展,而且还将导致耗资巨大的二次改造。

第六,交通管理方面缺乏整体协调和规划。涉及交通管理的各部门分工太细,各管一段,各自为政,不仅条块分割严重,而且条条和块块内部也常难以协调。条条块块之间在交通用地、规划布局、管理实施等各环节都存在着利益冲突,造成道路交通零碎不衔接和建设、经营管理效率低等问题。

2.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包括电力生产及输变电设施,区域性煤气、燃气的生产与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随着人民生活与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对动力供应系统的需求会不断增加,能源供应结构会进一步发生变化,从能源需求、结构变化角度分析,目前动力系统城乡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大型动力供应设施,在输变电设施、煤气、燃气的生产与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建设过程中,对区域联合、共享以及城乡一体化等因素考虑不够,导致市郊城镇、城市规划建设中追求自成系统的倾向严重。

第二,城市内部“城中村”、城市郊区小城镇与中心村,动力供应网络建设不足或形成空白,能源利用结构转化滞缓,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

第三,中心城与边缘区预留线路走廊、动力设施建设用地统筹规划不够,“马路拉链”现象时有发生。

3.给排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

*市在城市给水系统建设方面发展较快,引黄济并工程竣工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有所缓解。从河道水体的流域性特征分析和筹划,城市供水工程的规划和建设需要从市域甚至更大区域的水体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实现水源流域的高度整体协调。但是,在目前的城市给排水体系建设中“就城市论城市”的倾向仍较严重,具体表现为:

第一,都市圈内各城市根据各自的需要,安排水源地和取水量,自成体系建设自己的给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盲目分散建设,水源利用设施的合理配置没有整体区域协调,不利于资源的优化利用。

第二,城乡工农业用水和城镇乡村居民用水缺乏一体化规划和合理分配,城乡用水、工农业用水之间矛盾突出。

第三,城市给排水管网建设比较完善,但自成体系,小城镇和农村及“城中村”给排水设施与管网建设滞后,城乡之间反差极大。

第四,城市与村镇排水口缺乏统一协调规划,流域上下游相邻城镇间存在水污染矛盾。

第五,水资源管理体系仍较混乱,水务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4.其它系统

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与都市圈其它城市特别是晋中市的一体化问题,农村通信设施建设是薄弱环节。

安全保障系统主要包括防洪和抗震两大部分。*市区汾河干流防洪标准已达到百年一遇设防标准,存在的问题是防洪体系建设本身也是整个流域河道与水库整体整治的一体化工程,城市独立的防洪工程建设对解决防洪的根本性问题仍比较脆弱。

(二)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思路

*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统一规划起步,协调整合为主,生产性设施先行,分区重点推进,管理创新保障。

*市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内容包括三个空间层次、五大支撑体系和五大系统(见图2)。其中,软支撑体系由规划机制、组织管理机制、微观主体运营机制、土地管理机制和投资机制组成;物质支撑体系由交通系统、动力机制、通信系统、给排水系统、环境生态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等组成。

根据*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要求,城乡一体化建设分区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城市内部(城市建成区范围),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的重点主要是75个“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问题,要重点解决市政公用设施与社会公共设施的一体化配置与完善。第二层次,即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地带),是城市型基础设施与乡村的过渡地区,也是城市主要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分布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点是处理好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节点的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发展、城市形态与基础设施配置的协调关系、城市型设施的合理延伸与有序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设施的建设和保护。第三层次,即都市圈域。一般而言,是以1小时交通圈作为都市圈划分的范围。从*市经济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角度分析,都市圈域范围除*市域(2市3县)外,还应包括晋中市榆次区、交城、文水、祁县、太谷5个县区,相当于*二级经济区的范围。它是山西省经济社会最发达的核心区域,也是全省基础设施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都市圈域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点是圈域各级城镇之间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包括圈域交通体系一体化建设、能源供应、污水处理、生态环境设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设施、防洪设施等的整体协调与共建共享。

(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重点

1.交通运输系统

对于都市区域,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空间一体化首当其冲的是交通一体化建设。*市交通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方面是:第一,建立以大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镇交通发展模式。调整运输结构,切实贯彻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以发展常规公共汽车、电车、小型公共汽车为主体的城市交通结构。随着郊区的发展,从市内的“市区公交”扩展到都市圈范围内的全域公交,形成大公共交通体系。按照*发展实际,都市圈内应优先考虑中心市区与榆次、清徐之间、主要小城镇之间的大公交体系,建立起公共交通与城镇布局相互支持的良性发展链。第二,筹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立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共交通为辅助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是大城市客运交通所倡导的模式。把都市圈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十字”形地铁、由同蒲铁路、河西铁路专用线、北郊铁路专用线、以及规划中的南郊铁路(义井工业站经姚村至榆次)组成的椭圆型环城快速市郊铁路等有机组织衔接,与各主要城镇环城快速干路建设相协调,形成与城市开发建设以及对外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以地铁、轻轨为主的轨道交通体系。第三,一体化建设城市之间、城镇之间的快速干道。首先在太榆之间、*至东观之间、*至徐沟之间构建快速干道;创造条件,通过延伸滨河快速干道、改造其他道路,形成都市圈南部城市以及主要城镇间联系的快速干道。第四,强化广域交通体系。高标准一体化建设*—榆次复合型综合枢纽,搞好铁路、公路、航空等各类交通设施、站场、线路的配套建设,形成便捷、顺畅、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省域交通枢纽,拓展六向对外交通通道,即与晋东、晋东南、晋中、晋西、晋西北、晋北相联系的、由省道和国道组成的六条辐射型快速干道,加快通往晋北、晋南、晋西、晋东南的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步伐。

2.动力系统建设

*市供电系统建设要摆脱本地电源自求平衡的思路,从全省大电网角度解决*市及其都市圈的电源问题,本地电厂逐步改造为调峰电厂和热力电厂;根据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要求进行电网改造,都市圈内主要城市间建设220千伏双环网,完善各城市110千伏运行网络,加大小城镇电网和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形成区域、城乡一体化的供电网络;加强电力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的协调,综合考虑变电站、高压走廊与城镇发展方向、城镇功能分区、城镇道路系统的协调。

3.给排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

第一,实施“省水高效”战略,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生产体系,建立节水型的生活服务体系。第二,建立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协调与整体配置体系。水资源开发应按都市圈汾河流域统一规划,对水体区域的功能分工及水资源可用量与可供量进行综合研究,合理调配区域水资源,统筹区域取水口与引黄调水的资源利用。第三,实现区域性综合用水。区域性综合用水可以在特大型、大型企业建立废水闭路循环系统,也可以在厂际之间进行区域性综合利用,还可以在工业与农业之间,居民用水与生产用水之间建立。第四,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水源的合理保护。彻底改革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革除多头领导、部门分割及部门之间互相牵制的局面,按照水体循环规律和区域内用水系统的特点,统一安排分区性的水资源规划、调度、分配、利用和保护,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区域性管理和水务一体化管理。第五,建设和完善供水管网等供水设施建设。应逐步建立城市分质供水系统,重点加强“城中村”与城乡结合部的供水管网建设。

排水系统一体化的重点是按照流域上下游的关系,合理划分污水分区,一体化布置排水口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大型化可以降低处理设施的基建投资,便于管理,而且可以降低处理能耗,降低污水处理成本,这一点已是共识。然而过于集中,污水收集和输送的成本迅速上升,会抵消前述优点,如果再考虑污水处理后的回用,分散处理,就近回用,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污水处理设施布局中,应根据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际,解决好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关系,合理选择污水厂厂址和回用设施布置方式。

(四)分区建设对策

1.城市内部(建成区)

城市内部(建成区)应以整体协调的观点,整合中心城市内部城乡之间的各种基础设施资源,减少各区域之间、各级行政单元之间、各种基础设施之间的建设矛盾,提高各种基础设施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形成高度一体化的空间网络系统。对“城市里的乡村”的一体化改造,可根据更新改造的不同起点或不同阶段,按低、中、高三种方案,分区域、有步骤地实施。

低方案:乡村土地所有制全部维持集体所有制不变,基本按照区域现状以居住用地为主的功能,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部分改造,原则上不伤筋动骨,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配置达到三类居住用地标准。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将参照城市工程规划的标准建设和管理,在道路设施的布局、结构和其它基础设施的标准上可有一定降低,但必须保证道路红线宽度至少达到3.5-5米,主要路段拓宽到7-9米,建筑红线再退后1-2米,并为今后的拓展提供相应的预留空间。

中方案:乡村土地所有制大部分维持集体所有制不变,逐步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用地功能及性质更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将基本按照城市工程规划的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在道路设施的布局、结构和其它基础设施的标准上略有降低,但必须保证道路红线宽度由现在的3-5米拓宽至9米、12米或15米,建筑红线再退后2-3米,同时逐步完成其它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最终达到城市建设要求。

高方案:乡村土地所有制由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在条件成熟时进行用地功能及性质的统一更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将完全按照城市工程规划的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特别在道路设施的布局结构和给排水的标准上,对亟待更新改造的项目结合分区和控制性规划一次性改造到位。

2.城市边缘区

城市边缘区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着眼点是城市与村镇基础的衔接和城市性设施与区域性设施的合理布局与相互协调,一体化的着手点是引导与控制。从基础设施一体化政策分区角度,本区域为引导控制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重点处理的矛盾和问题有:(1)城市道路系统与公路交通系统的协调与衔接;(2)*市环城高速公路与城郊铁路线路的合理安排与换乘点的布局;(3)城市道路与公路线路安排与村镇发展、工业小区用地布局的协调;(4)交通线路与交通节点布局用地的预留;(5)城市大型变电站的位置选择、高压走廊与城市用地扩展方向、村镇建设的关系;(6)城市给排水、煤气、供热管网合理延伸与村镇的共享;(7)城市边缘区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3.都市圈域

确立城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战略是促进大城市圈经济、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当务之急。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着眼点是都市圈内各个城镇,特别是主要城镇间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协调和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一体化的着手点是协调管理。从基础设施一体化政策分区角度,本区域为协调管理区。

*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点地域是*与榆次之间、*清徐之间的协调建设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城际快速干道的一体化建设和地面公共交通的一体化组织;(2)*榆次之间轨道交通的一体化规划与实施;(3)在太榆之间协调布局铁路、公路、航空设施、站场和大型仓储设施,高标准一体化建设*—榆次省域复合型对外交通综合枢纽;(4)一体化建设信息通讯设施,实现信息设施与资源的共建共享;(5)联合进行燃气网络建设和新兴气源的开发;(6)统一进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引黄水资源的调配;(7)*清徐一体化规划与建设汾河生态廊道;(8)*与清徐、榆次之间统一规划建设大型永久性绿色生态空间。

六、空间一体化

城乡空间是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城乡空间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合理、有序的城乡空间格局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保障。

(一)城乡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1.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土地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与其它内陆城市一样,*市长期沿袭的城乡分割型土地管理体制和刚性化的土地流转机制,形成了城乡特点迥异的土地利用格局,妨碍了城乡间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制约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城市内部,一方面土地短缺问题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闲置、浪费、低效利用等诸多问题。目前,各类用地比例不合理,道路、绿化、科教用地偏低,工业用地规模大,利用效率低,一些与城市功能要求不适应的工业企业占据了城市土地的黄金地段,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育和发展。在郊区农村,农民住宅用地比例过大,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大量占用土地。特别是城市边缘地区,仍然采用“农业方式”利用“城市土地”,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对城市化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

2.城镇体系不健全

*城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城市、小辖区”。*市城市辖区较小,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制约了中心市区的产业布局活动,不利于占地大企业的搬迁转移,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以及资本的内聚和产业的发展。*城镇体系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大城区、小郊区”。城区特别是原有三城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诸如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等一系列问题,而郊县卫星城镇和各类城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无法承担带动乡村发展的功能和任务。

3.“城中村”散布于建成区

“城中村”是指历史与现实形成的、紧紧地嵌接在城市社区内或处于该城市社区边缘地带的某些农村社区。“城中村”的最形象说法就是“城市中的农村”,它虽然与城市社区或广大农村社区有同一之处,但差别与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城中村”由于在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等方面与城市形成二元体制,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之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在*市建成区范围内存在的75个“城中村”,与城市街道犬牙交错,致使市区用地边界不清,管理混乱,城市总体布局调整的难度较大,严重破坏了城市的总体规划。

4.城乡空间分工不明确

长期以来,*市走的是一条重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城市的许多经济职能严重缺失,而城乡二元化发展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状况。乡镇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造成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工业经济结构严重趋同,难以形成经济分工和经济联系,并且彼此制约,地域内在原材料和产品市场上内耗激烈,低水平重复,经济缺乏合力和活力。在空间上,表现为城乡之间缺乏功能分化,城乡空间经济联系很差,资金、技术、人口、产业等要素的空间配置不合理,空间流动微弱,不利于城市集聚效应的发挥,经济规模难以扩大,经济结构转换迟滞,发展层次无法提升,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5.城市绿色空间缺失

城市是一个人工系统,生态空间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它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维护和改善、生产和生活废物的分解还原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在*的城市建设和扩展过程中,过于强调生产功能,忽视对城市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强化,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不断被蚕食,导致绿色空间功能体系建设的滞缓。在农村地区,农民建房用地大幅度增长,乡镇企业用地不断扩展,侵占了大量的农村绿色空间,弱化了农村应有的生态还原功能,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

6.城乡空间组织化程度低

在*近郊,在行政区划和户籍制度的约束作用下,乡镇企业大都就地办厂,形成了一种乡土经济格局。这种分散型农村工业化,导致小城镇不发育或城镇服务半径和人口规模过小,难以为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提供应有的支撑作用。从中心市区看,具有都市特色的功能性产业,尤其是高层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不快,城乡之间以交通为主的空间网络建设滞后,导致*市城乡空间组织结构松散、组织化程度低,中心城市与各次级增长极点及腹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够。这严重影响了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不仅导致空间要素的重复配置和浪费,而且造成城市化规模经济的低效运行。

(二)城乡空间的分区划分

中心城区:包括*市建成区的大部分,东起建设路,西至新建路,南起南内环街,北至城北街。以城区内部经济功能的完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为主要任务,严格控制工业的发展,原则上不再增加工业用地,现有工业逐步向外迁出,向组团转移;要充分利用现有区位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视发展金融、保险、生产业等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层次和地位,增强城市的服务能力、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使之成为*市和山西省的经济组织和管理中心;必须注重生态工程的建设,大力规划和建设园林、绿地,进一步减少污染源和严格控制污染强度,切实改善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和增强其生态功能。

城市扩展区:包括*区、*区的非中心城区部分以及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小店区和晋源区四个城区的全部。以接纳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的扩散为主。*市市区的新增工业、外迁工业及新增的城市建设项目均可考虑到这里来寻求空间;产业的发展应依托驻地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的发展上,空间上可以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加速产学研一体化;依托太钢、太化、太重、西山等大型企业集团以及良好的市政工程设施、便捷的对外交通条件,组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发展生产技术协作和规模化生产;对现有产业要搞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有效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危害;小店区和晋源区将是未来*市市区向南扩展的主导方向,因此要搞好长远发展规划,集约化使用土地资源,各类建设用地的规划既要合理,又要具有前瞻性;此外,小店区和晋源区还应充分利用现有区位和农业、旅游业发展基础的优势,面向市区消费市场,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并逐步提升旅游业层次和规模,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生态功能区:包括*市所辖娄烦县和阳曲县。根据这两个县的空间区位、产业基础、发展条件等多种因素,主要承担城市生态还原和绿色屏障功能。古交位于*市上风和上水位置,生态区位重要而敏感,其发展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要严格限制污染工业的发展;娄烦县和阳曲县属于*市的后进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其发展既要考虑生态区位,又要加强与中心城市的产业关联,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发展城郊农业、旅游业、副食品供应业等,同时结合当地农业开发,加速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的发展。

卫星城镇:包括晋中市区、古交市区和清徐县城。由于*市自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城市的扩展以向南为主,因此位于*市南面的晋中市和清徐县与市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将越来越密切,逐渐发展成为与中心城区一体化联系的都市型地域。清徐县经济实力较强,但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要从解决乡镇工业的分散式发展问题着手,积极加强与中心城区的经济分工,更加重视小城镇建设,推动乡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乡村城市化的发展。古交市的资源型产业要向高级化、深加工和清洁生产方向发展,减少废物排放量、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古交市作为*市的卫星城市,加强与中心市区的产业分工联系,搞好市政建设、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完善,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内涵,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随着交通网络的发展和市区向南的扩展,晋中市与*中心城区的空间距离逐渐缩短,两个城市在产业联系、市场整合、资源共享等方面互补发展的潜力巨大,晋中市区必将成为*大都市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城乡空间一体化的重点

1.城市多中心、沿轴线发展

世界各城市空间布局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单中心环状扩展模式、二是多中心轴线延伸扩展模式。近年来,*市城市空间扩展的交通指向特征十分明显,正在由摊大饼式向沿轴线扩展模式转变。要进一步强化*大街、长风大街两条东西主轴的建设,使之成为*的都市化景观带,同时依托(东、西)滨河路以及东西向城市出口道路,加快城市南进(以及西移)步伐,不失时机地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

2.加强城乡结合部发展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影响强烈的地域。*市充分重视城乡交接地带的开发建设,引导资金和经济要素流向,改造这一地带的产业特征和景观特征,调整区域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导区域。要从改善与外界的可通达性入手,致力于道路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乡交错地带成为城乡经济技术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长风大街以南地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拓展空间,要尽快从体制上解决边缘区的“刚性化惯性发展”问题,缓解和消除向“城市化寻租”的不良现象,是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3.彻底改造“城中村”

基于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为数众多的“城中村”始终游离与城市之外,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之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城中村”地处城市之中,与城市的各种联系相当密切,更易直接地受城市的带动和影响。城中村与城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极大地促进其产业结构的非农业化和经济效益的多元化,表现在农业基本消失,二、三产业及其土地收益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比一般农村社区富裕,与广大农村社区相比,城市化、现代化要容易一些。城中村的改造,是城乡空间一体化的首要任务。

七、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城乡一体化是从区域角度出发,在承认城乡差异的基础上,以城市为中心,明确城乡分工,实现城乡相互促进的双向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城市突出的中心地位、城乡之间密切的联系、城乡各类资源的统一和高效配置、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以及农村经济实力的强弱、产业基础的优劣等。提升中心城市地位、稳固农业基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强化城乡经济联系等,都是推进*市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中心城市发展与城市现代化

*市市区作为市域和省域中心城市,目前已进入极化和扩散相结合的城市化发展阶段,一方面人口、技术和其它经济要素继续向城市集聚,另一方面产业、资金、科技信息等经济要素向外溢出对周边地区经济产生影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市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重工业基础雄厚;同时,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市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刺激乡村和周边地区的生产和开发。近年来,*市一些初级加工、零部件加工等产业的扩散,为周围乡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市是全省的科技文教和信息中心,是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广泛交流和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基地,能够有效地对周边农村区域进行技术、人才和信息的输出,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科技文教水平的提高。

长期以来,*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只注意发挥其工业基地的作用,而不注重城市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等多种功能的开发,造成城市工业片面发展,而城市中心功能载体——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受到抑制,严重削弱了城市应有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城乡经济联系只局限于乡村向城市提供粮食、副食品和工业原料,城市向周围乡村提供工业制品和其他服务。城乡两个子系统相互独立、彼此封闭的状态,不仅使经济低效增长,而且强化了我市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乡村城市化滞后、城市现代化受阻和乡村孤立发展,城市与乡村的比较优势均未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市“退二进三”为标志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城市功能更新、向现代化迈进创造了条件。随着城市建设日益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日益加强,吸引、辐射能力以及服务范围的加大,对区域内乡村的发展也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乡村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

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打破了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传统观念和空间格局,使乡村经济由第一产业领域向第二、第三产业领域扩展,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谱写了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篇章。*市周边地区乡镇工业较为发达,在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虽然乡镇工业在发展的水平、质态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但它深刻地改变着乡村经济社会的面貌,不断缩小着城乡差距,为城乡之间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承包经营的农户在巩固其生产主体的基础上,围绕自己的生产,进入“产前”和“产后”两个领域,与工业、商业以及其它经济组织和服务组织建立真正的商品交换关系,从而确立了农民作为交换主体的地位,最终使农民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农业产业化从经济上彻底打破了传统农业所依赖的自然经济基础,打破了乡村地区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状态,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生产诸要素的结合,同时也成为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密切联系的重要方式。

乡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结合发展,能够在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使生产力诸要素具有充分的活力和最大限度的活动领域,并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在产业间、区域间得到合理配置。这无疑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条件,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村工业化、城市化

依托天然禀赋的矿产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闲散资金和其它资源,并吸收城市释放的能量,*市乡镇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成为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乡村工业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城乡之间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创造了条件。目前,*市邻近地区乡镇工业发展结构层次较低、增长方式粗放、空间布局分散,应当借助紧邻中心市区的区位优势,利用城市的技术力量、产业扩散等有利条件,加强与城市的产业联系和经济联系,实施产业改造和优化升级,这对于实现城乡产业的合理分工、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乡村城市化是指乡村地域中传统型社区向城市现代型社区转变,从而使滞留在乡村地域上的居民逐渐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目前,在*近郊区以及乡镇工业较发达的远郊区,乡村城市化已较为明显。乡村地域的就业结构、人口居住地和居住方式、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封闭状态正在打破。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大量乡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乡村地区的收入水平,而且也大大改善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加速了乡村城市化进程,而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又使城乡差距日益缩小。因此,乡村城市化是乡村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

从城镇体系看,小城镇是属于城市范畴,是城市居民点中的最下一个层次,数量最多并与农民具有血缘的那一部分。从农村地域体系来看,小城镇又是农村地域体系的最上层次,起着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小城镇既是城乡生态经济要素的中转站,又是各种城乡矛盾的集中地和激发区。无论是乡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还是城乡一体化,都离不开小城镇的发展。从产业上,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空间载体。要通过完善乡村地区的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各类经济要素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其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从地域上,小城镇作为城市和乡村地区联系的桥梁,凭借自己的优势,为城市产业、经济技术扩散提供场地和条件。通过大中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腹地等层层带动模式,传递和扩大大城市的增长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引导

城乡一体化动力系统的运作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无论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空间一体化,都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从市场需求出发,本着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原则来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与资金使用效率。要冲破城、乡二元结构思想的束缚,从城乡大系统总体发展的角度,进行城乡之间的合理分工,坚持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经济为先的原则,发展城乡经济。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市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政府的参与才能够实现,比如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为市场运行提供一种宽松的、良好的环境,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城乡一体化弱电管网建设工程篇(10)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Chinese social economics, the countryside changed greatly in china, and many new problems rushed out. The country planning should respond to new circumstances, and we should give an overall consideration about the problems about peasants, country and agriculture and solve them in city and countryside integration planning, to push forward country urbanization, promoting harmonious society of socialism's.

Key words:problems about peasants; country and agriculture; country urbanization; country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8-0131-04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最为关注的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城市化道路必须依赖“两条腿”支撑,一是现有城市的扩容提质,二是乡村城镇化。近10年来,现有城市扩容提质的理论研究日臻完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乡村城镇化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乡村发展仍十分落后,以至外国友人评价说“中国的城市像欧洲,中国的农村像非洲”。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城市化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时期,现有城市扩容提质仍是城市化的主要形式和主要内容,城市的聚集和极化效应仍有较大的空间;二是当前广大乡村集体经济和公共财力非常弱小,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无法支撑乡村城镇化所要求的庞大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甚至连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这项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也无法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更为突出,已经危害到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作为政府公共政策载体和宏观调控手段的城乡规划,应该面对新形势,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推进乡村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当前乡村的变化

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突破,农村改革则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农村改革使亿万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1生活富裕化。我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成功地解决了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逐步富裕,电视机、电风扇、自行车、摩托车、固定电话、电冰箱、燃气灶、闭路电视、移动电话,甚至空调、电脑等都逐步进入农村家庭,城市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逐步在乡村扩散,乡村开始“间接城市化”。

1.2产业的多元化。在粮食生产和供应有了保障以后,农民开始有条件经营经济作物,大力发展林业、牧业、副业、渔业,进而从事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乡镇工业和服务业。目前,我国乡镇工业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1.3就业的城市化。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日益增加,而城市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口,从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由于我国目前仍然实行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广大民工仍然保留农民身份,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从业已经达到30%以上,桂阳县全县78.7万人口,有13万人在发达地区打工。

1.4村庄空洞化。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推行科学的婚育观,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加上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和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使农村户籍人口逐步减少,实际居住人口更是大为减少。一些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只留下“老弱病残(俗称‘386170’部队)”,甚至有些家庭举家外出,乡村人口急剧减少。

1.5科技普及化。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良种化、农业水利化的推广,传统农业向工业转化,农民的劳动日益轻松化,生活日益闲暇化。随着科技革命带来的生命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材料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普及,农村人口将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生活方式将进一步改变。

1.6管理的“复杂”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立能力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依赖减少了。基层政权由于经济实力差,也难以给群众更多的实惠,其向心力、凝聚力有弱化趋势。特别是实行依法治国后,基层干部如果没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乡村管理确实比较困难。

2当前乡村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十分迅猛,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远远超出了乡村。相对于城市,乡村建设和发展显得缓慢而又落后,城乡差距日益加大,虽然乡村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困难而又复杂的问题。

2.1农村经济增长乏力。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23hm2,局部地方不足0.067hm2,而且基本没有扩展潜力,经济增长不可能依靠简单再生产。目前各种农产品供应基本充足,传统农业市场形势十分严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现有耕地根本不需要目前的劳动力数量,农村劳动力过剩十分严重,而我国农民素质普遍不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经济增长缺乏长效机制。乡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广大乡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和经营基本是以家庭为单位“单干”,几乎没有集体经济组织和资源,集体经济基础十分薄弱,难以支持各种公共管理和服务。

2.2村镇规模小,布点分散而零乱。由于长期以来小农经济在农村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其经营方式要求较小的耕作半径,从而导致村镇分布广而规模小。加上长期以来乡村建设和发展都是自发的,有很大的盲目性,缺乏规划指导,村镇建设用地未能统筹安排、合理组织,功能布局极不合理,存在严重的相互干扰问题,生产与生活、工业与学校、过境交通与内部交通等混杂,环境质量极差。有些村镇建设项目用地面积过大,浪费土地功能,而有些区域密度过大,严重影响通行、消防、通风、采光等基本要求。

2.3基础设施简陋不全。由于长期对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而且经济落后,乡村建设水平普遍较低,很多村镇建设实际上只是房屋建设,道路是自然形成的土路,路网系统性差;给水多为各家各户打井,一些较差的村镇仍然取用地表水,只有少数开始建设标准较低的自来水和排水明渠;虽然近几年通过农村电网改造,供电条件有了改善,但道路照明系统仍然非常落后;通讯设施仍然相对落后,电话和有线电视普及率不高,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率仍较低;园林绿化严重欠缺。

2.4村镇环境“脏”、“乱”、“差”。旧村镇大多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村镇环境更是无人过问,缺乏综合治理,农业生产建筑(如育苗育种房、烤烟房等)、禽棚畜栏、仓库、堆场、厕所、垃圾池等大多与住宅紧靠布置,导致形成村镇旁,家禽、家畜、粪便、垃圾、烟尘、农具、杂物等到处可见,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2.5规划建设管理薄弱。随着乡村发展和变化,产生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1)由于乡村交通量增大,汽车、农用车、摩拖和自行车增多,又缺乏相应的日常管理,导致乡村道路破损严重,局部地方交通条件日益恶化;(2)农村生活富裕后,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开始建新房,而老房由于是祖业往往保留不用,导致大量土地浪费,并且形成空心村(指老村子);(3)新村建设大多沿交通要道两侧布局,严重干扰交通,而且新建筑往往无组织排水,导致道路破损加快;(4)农民建房没有科学引导,往往相互攀比,面积过大,造成土地、资金和资源浪费,功能布局不合理,使用不方便,建筑设计平淡,艺术品位低;(5)许多古建筑和古树名木,由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遭到了严重的损坏,割断了许多古村落的历史文脉;(6)乡村小学规模小,教育成本相对偏高。(7)规划意识差,规划工作开展困难。农民由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思想保守和落后,一些人还有封建迷信思想,规划意识一般较差。村庄集镇点多面宽,无论规划编制的资金投入,还是规划管理的人才投入,都要比同等人口规模的城市大得多,而乡村集体经济基础又差,因而规划工作开展比城市困难得多。

3当前城乡规划的新思路和新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方略,是“三农”发展理论和思路的重大创新。实施城乡统筹,必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统筹协调,把农民增收放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安排,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而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时间和空间上具体落实的乡村规划,则必须把乡村建设和发展纳入城乡一体化规划。

3.1加强乡村规划编制与管理。村镇建设处于盲目混乱状态,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必要的规划和管理。按照常说的“三分规划、七分管理”,我们更应该把村镇规划管理视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手段和保障,因而乡镇一级政府应设立专门的村镇规划管理机构,负责规划管理。根据乡村地广人稀的特点,可按每5000人配备一名规划管理员的标准落实人员编制。规划管理员必须列入行政编制,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今天,应该吸收足够的规划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使政府能够有效指导城乡建设和发展。科学编制村镇建设规划。乡村由于点多面宽,编制村镇规划的总经费比城市大得多,而乡村由于集体经济基础较差,经费不足正是规划工作开展的第一障碍。各级政府应将村镇规划列入财政预算,规划编制经费决不能向农民集资和摊派。

3.2优化村镇选址布局。传统村镇选址随意,规模小且过于分散和混乱,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散,效果差,不经济。为此编制村镇体系规划,必须考虑优化村镇选址布局,适当迁并一些规模小、基础条件差的村庄,尽量发展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村镇,为今后城镇化奠定基础。为了图面表达清楚,村镇体系规划宜以乡(镇)为单位开展。

3.3优化村镇建设布局。村镇建设布局是村镇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当前优化村镇建设布局的主要内容有:(1)对生活、生产、休闲、学校、公共服务等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2)合理确定村镇发展方向,尽量保护耕地,减少对过境交通的干扰;(3)对空心村要进行改选和利用,处于村镇中心的空心村可以改造为中心广场或公共绿地,处于村镇边沿的空心村可以恢复为耕地或规划为生产建筑用地;(4)乡村学校布局一般是每个乡镇设一座中学(一般为初中部)和一座中心完小,每个行政村设一座小学(一般为1~4年级),由于推行计划生育,就学少年儿童减少,教育成本相对增加,为了提高效益,可以考虑全乡镇集中设置中小学,在小学设保育员,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5)乡村殡葬一般是土葬,自由选址,墓制一般是垒土成坟,这样造成大量的土地浪费,并且影响环境和景观,还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应根据服务半径集中建设公墓,大力推广火葬,不留坟头,墓地实行有偿限期使用,到年限后可以覆土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3.4合理规划村镇规模。根据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及城市化进程,我国乡村总人口一般呈下降趋势。建制镇和乡集镇由于基础条件较好,集聚效应较强而人口不断增加,中心村大多只能维持现状甚至略有减少,而一般村庄人口不断减少,有些甚至举村搬迁。因此,规划村镇人口和用地规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和科学预测,规划才会有指导意义。

3.5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要将乡村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放到城乡经济一体化规划中统筹安排,根据村镇的区域条件、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确定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确保乡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要对各产业进行科学布局,促进产业协作,形成循环经济效应。以建设县域工业园区为平台打造特色乡镇企业。所谓县域工业园区是指县级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和市场多种手段,集聚多种生产要素,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要求,提高集约化程度,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合理集聚的趋势,在县域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使之成为结构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竞争优势明显、功能布局优化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县域工业园建设可以改变原先乡镇工业小区规模小、协作差、布局散、水平低、能耗大、污染重的状况,消除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现象,从而达到保护资源和环境,带动农业工业化,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目的。

3.6强力推进乡村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乡村城镇化的内涵包括:1、农村生产要素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城市和小城镇不断发展;2、城镇网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3、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乡村扩散;4、城乡高度融合,资源高度共享,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规划必须认真分析研究乡村城镇化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完善和强化乡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3.7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布局。为加快乡村城市化进程,政府必须树立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发展的观念,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机制,在财政预算时突破重城轻乡的旧观念,实行城乡统筹发展。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补偿几十年来的欠帐,尤其是要加大中央和省市政府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转移支付力度。近10年来,乡村公路建设力度较大,几乎所有中心村都通过农民筹资筹劳修通了公路,但道路等级低且容易损坏,而且由于各村镇自发建设,为减少投资就近连接,道路布局多呈“树枝状”,没有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近5年来,国家加大了通乡公路改造力度,但缺乏规划指导,虽然部分道路路面等级提高,但线型没变,经常引发交通事故。国家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但变电站选址和线路布局缺乏规划,与村镇发展产生矛盾。农村通讯条件大为改善,但通讯线路布局、电信分局、发射塔等选址缺乏规划,与村镇发展产生矛盾。乡村给水设施过于简陋,无组织排水且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沟,导致河流污染,乡村公厕和垃圾池的布局十分混乱。这些都需要在村镇体系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中加以研究和解决。

3.8合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乡村的一些古村落和古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应实行分级保护,这是延续历史文脉的需要。一些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保护。一些风景优美的山体、水体应充分保护。可以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展旅游、休闲、疗养等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近几年,一些城市实施“大树进城”,大树移栽后成活率极低,对乡村环境和景观又是极大的破坏,必须加以制止。

3.9优化乡村建筑设计。乡镇建筑由于业主经济实力有限,文化品位不高,往往设计简单,艺术品位低。特别是乡村住宅,普遍存在功能组合不合理,建筑面积和建筑用地过大,造成浪费。为此村镇规划应对村镇建筑设计进行合理引导,提出多种方案供居民选择,各种方案应编制成完整、标准的施工图供现成选用。对于规模较大,完全从事二、三产业人口较多的村镇,可以推广多层单元式住宅,以节约土地。村镇住宅除满足功能和技术经济要求外,一定要注重建筑艺术和建筑环境,建筑造型应多借鉴传统建筑,材料应多使用地方材料,应大力推广庭院绿化、屋顶绿化和墙体绿化。

3.10城乡规划应贴近人民。规划应研究人民的需求,尽量满足合理需求,并对不合理的需求加以引导和纠正。规划应尊重当地居民风俗习惯和,我国广大乡村还有相信风水的特点,规划人员应学习一些风水知识,合理利用风水学中的科学成分,引导乡村规划建设,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和景观。编制规划应充分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规划方案应进行公示,规划实施应接受农民的监督。规划只有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欢迎,规划实施才顺利,规划效果才明显。

4结语

当前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重城(市)轻乡(村)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应当引起各级党政领导、规划部门和广大规划师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加以纠正。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乡村城镇化步伐,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我国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小康”和“全面和谐”。

参考文献:

[1] 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贾有源.村镇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 翟虎渠.农业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水.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肖万春.农村改革与发展.北京:经旗出版社,2005.

[6] 张万方.村镇建设助理员简明实用教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7] 李正庚,张云香,彭小沙.小城镇建设指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8] 张秉忱.中国城市化道路探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9] 宋俊岭,黄序.中国城镇化知识15讲.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10] 陈为邦.城市探索.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上一篇: 骨折康复护理指导 下一篇: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