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5 09:54:23

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

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篇(1)

[摘要]我国正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供水一体化便属于其中一项最为主要的工程。该工程将针对农村居民用水的安全性提高问题,确保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安全以及为其改善生活质量的方法进行规划。本文从城乡供水一体化现状入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城乡建设;供水一体化;供水改造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280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均离不开水。不安全的水资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的无形杀手。国家为解决该严重性的问题,要求尽快改善农村用水条件,提高农村用水的安全性能,为农村居民用水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同时加快城乡费一体化进程步伐,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具有重大的意义。

1城乡供水现状

近年来,由于政府加大了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力度,使得城乡供水已经逐渐的向集中供水化发展,但是,对农村供水建设当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急需解决的重要安全问题。

大部分将要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城乡周边均会有大量的水资源,但是该水资源供水对象多为城镇或城市,对农村的用水支持力度并不足,流向农村的水资源甚少,使得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进展缓慢,不能够快速的解决农村居民用水安全问题。同时,个别农村正在进行的供水一体化建设,工程质量不过关,不能够保障居民的安全用水,使得农村居民产生了强烈的反应。另外,现有的一体化工程较规划的一体化工程规模而言,相对较小,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整体供水网络正在建设当中,其管理以及建设均有待进行整合[1]。加之,个别城乡当中的供水一体化工程的运营机制并不完整,对水资源的管理,用水价格的控制并不严格,使得工程运营当中的经费运转不合理,必须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以及规划。

2城乡供水一体化当中存在的问题

2.1供水骨干网络建设力度不足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大部分农村居民已经转移到城镇进行发展,其收入亦得到了提高,对用水质量和用水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多数农村现存的供水工程仍旧是单村的供水工程,其中存在问题比较多,亦比较突出,因此,整体供水的骨干网络需要加大建设力度,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

2.2城乡供水工程运行受到制约

城乡供水工程由各农村村内供水管网组成,而村内供水管网一般是在实行“村村通”时期,由各个村自主进行建设,无论是整个管网的用料,抑或管网的建设质量,均低于正常标准[2]。加之部分村内供水管网进行了多年的供水作业,已经产生了损坏,无法继续实行供水作业,即便是其他村内供水管网为出现严重问题,依旧多数为“带病”工作状态。而城乡供水一体化需要将各个村内供水管网进行连接,接入较大的管道,该项举措将会为原有的村内供水管网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在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时便考虑放弃个别农村的村内管网连接,导致整个城乡供水工程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2.3部分农村供水并网积极性不高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是现今推行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相当一大部分农村的村内管网并网积极性并不十分高涨,主要是因为:第一,部分农村的村内供水管网虽然处于“带病”工作的状态,但是仍旧能够进行供水作业,村民认为只要有水用并能够解决生活用水问题,并不注重对水源质量的要求。第二,现今多数农村虽然实行村内供水管网进行供水,但是其供水并不需要花费资金,实行免费政策,而正常的税费是由整个机体承担[3]。村民担心在实行供水并网之后,其用水费用会提高,因此,不主张实行并网供水。

2.4供水一体化配套设施不完善

(1)产生污水现象比较严重。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当中必定会有重要的水源,对重要水源的保护虽然得到了相对的重视,但仍然存在水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导致污染水源进行蔓延,影响整个城乡供水系统。

(2)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城乡供水一体化需要现今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网络技术进行配合,使整个工程建设以及运转均能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现有的水平达不到要求。

(3)运营体系不够完善。在该工程当中,其监管体制以及整个工程的运营体系均未得到完善,并不健全,对农村供水的管理不严格。

3城乡供水一体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供水骨干网络建设力度。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应该按照规划建设的总目标进行建设,以便于加强整个供水骨干管网的建设,完成预期目标,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2)水管网建设步伐。由于村内供水管网的建设制约整个城乡供水进程的运行,因此,必须对村内供水管网的建设加快步伐,最主要的便是筹集村内管网建设的资金[4]。在建设过程中,上级应该予以相应的改造资金,但只能够满足少量村内管网建设,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的乡村则需要自主进行资金的筹集。同时,为了保障建设后的村内管网能够适应一体化建设,应该对村内管网的建设与改造进行统一的规划、建造、监管。

(3)提高供水管理以及服务水平。首先,要提高整个建设当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整个工程进行信息化、自动化的监测与控制,安装实时监察装置,对问题的出现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其次,要提升建设中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供水单位需要设立便捷的供水热线,组建解决供水问题的队伍,对居民在用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进程处理。

(4)考核制度。城乡供水一体化需要多个部门联合进行管理,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成立较为完善的多部门领导机构,对其人员的配备以及职能进行明确,便于解决在建设与运营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5]。同时,要对整个供水工程进行考核,确保能够正常、安全供水,为农村居民的用水提供安全保障,推荐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农村用水安全问题几位突出的时代,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不仅能够为农村居民的安全用水提供保障,减少不安全水质对农村居民身体上产生的危害,更能够加快整个城乡一体化进程。政府在进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方面,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并发挥政府职能,对该工程予以资金与政策上的支持,使建设者与城乡居民能够完全积极的投入到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当中,为城乡的统筹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篇(2)

水是人类生存的源泉,水资源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地区人们的生命健康。况且乡镇医疗水平较为落后,一旦感染重大疾病就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近年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地表程度,地下水也难以逃过污染大潮,用水安全已经成为人类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所以为提高乡镇用水安全和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城乡供水管道网络的建设和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机制已经迫在眉睫。完善城市和乡镇之间的一体化供水工程建立,促进供水管道网络增加的速率和质量,改良传统直接用地下水作为水源的供水方式,加快城市向乡镇的供水延伸一体化进程,处理好农村居民的用水质量需求,是能够为广大民众谋取福利和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有效对策,也是统筹规划城乡共同发展进步的重要举措。

1.推进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的意义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具体是要利用城市之间的供水系统网络向乡镇供水系统延伸,实现城市乡村供水质量和网络的同步。最近几年,我国积极进行乡镇人民的饮用水改造工程,扩大村里的水厂容积,把城市网络的供水延伸到乡镇的每家每户,提高乡镇中家用自来水的普及面积。

工业的快速发展让我国大部分的水源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问题,更加推进了排污入水违法企业的增加和居民用水逐渐困难。有一些村镇的地下水甚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污染痕迹,散发的异味,甚至是水生植物动物的大规模死亡爆发现象。工厂普遍建设在城市的边缘或者是在乡镇里,生产加工期间产生的工业废水给人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但是由于工厂和管理部门的利益相挂钩出现了大量违法乱纪现象,这样的情况给水资源防护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和压力,甚至是在枯水季节时期沦落到了只能去邻村买水的窘迫现象。目前的供水系统弊端早已凸现出来,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工程需求也日趋迫切。供水工程的完善不仅能够有效消除当地供水质量安全隐患还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近年来的工厂泛滥,工业污水压入地下水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可见我国在环境保护政策的和实施上还有很大缺口,政府的手段不够狠厉就会让奸诈的企业赚取不义之财,使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农村生活中一般从河道或者是深井中取水,然而不论是工业排水还是生活排水都会直接流入这些渠道之中,有地方上的一些水厂的水处理设施简陋陈旧,供水的水质根本得不到保障还需要居民每年缴纳净水手续费,严重影响着当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经济水平。

2.推进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的对策

推进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的建设是完善作为乡镇居民生活正最基础的饮水设施也是政府部门为人们健康生命权负责任的集中表现。饮水工程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相关联,强调十一五城乡引水工程建设的理念和管理机制,为进一步理清城乡改造供水工程步骤和改革思路以及提高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有着深远的意义。

2.1科学引导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

政府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来处理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的问题,建立出一套健全科学的城乡供水同质网络方案,让具有带头作用的政府行政部门先行其责,使社会各界能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做到理念制定和行动落实。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管理里小组的部门设立组成结构应该做到面面俱到,包括政府管理部门、财政管理部门、水利整治部门等等,选举负责人来管理和监督整个供水工程的实施建设,安排相关技术人到现场进行彻底的工程勘测和现场调研,从工程设计审计的初期就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可应到社会各界参与讨论结论不明的解决方案,争取在群众给出的方案中选出最适宜的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建设改革方案,并在工程建设时期积极排除万难贯彻理念,确保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影响是一般企业和行政部门没有办法匹敌的,只有政府把整件事揽在身上、放在心上、挂在嘴上、落到实际和重点扶持才能让让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将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这一优化老百姓饮水安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民生过程贯彻到底。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管虽然是公益性质的工程,但也是城乡日常生活中的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加强各级政府的关注意识,保障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管工程的准确定位,从资金上资源上保证投入的充足和管理。管理机制和财政体系的支持和纳入可以让乡镇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也可以更好的做好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管的工程统筹规划。

饮用水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口感问题,没有哪种合格饮用水会有又苦又咸的口感,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供水水质中个氯氟严重超标。但是如果引用水质一直不发生改变过量摄入氟就会引发中毒现象,影响人体包括牙齿、骨骼和其他软组织的损伤和病变,甚至是动脉硬化、瘫痪的严重疾病,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还会拖垮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所以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的建立不仅是势在必行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更应该制定好轻重缓急的引导方案,规划好因地制宜的供水政策,通过水质合格的省份和地区大规模集中供水网络的建设和联网,让网状供水分布和布局遵循统一分配、按需支持的原则向乡镇地方供应饮用水,提高区域性枯水期防范能力和抗旱能力。由政府作为科学引导的主体,做到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供水工程区域集中、统筹规划、坚决执行,为城乡供水一体化贡献力量。

2.2创新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管理

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在组织上和计划上的任务都非常繁重,这就需要管理部门具有计划安排、监督审查、考核验收等方面的促进管理体系完善的能力。实现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工程的管理体系机制建设,同时需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统一管理和统一盈亏的管理运营机制。只有把上下级的利益和权利捆绑在一起才能保证城乡实现饮水资源质量共享、水管网络互联互助,工程资金共同取用等供水系统一体化的管理理念。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也是可以快速推进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过程中的基本规划、筹集投资、监督管理等工程建设进程。确保城市和乡镇供水网络的连接和同质是为了实现城乡互帮互助的具体体现,也是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具体要求。

从工程的源头抓起,就要从管理体制抓起,理顺工程的勘测、设计、实施等各个方面的监督管理人员需要排出的关键问题和关注的重点环节,合理增加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从工程执行人员自身的管理和综合素质思想培养做起,把城乡一体化的理念彻底融合到勘测初期和工程设计中去,让饮水网络的稳定和饮水质量的提高在管理体系的监督下贯彻落实。推进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的建设不仅是要在国际上和资源共享的理念接轨,更要让自家百姓从心里得到好处。安全饮用水工程不是用来喊口号争政绩的,不能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工程都是渣滓。只有让人民群众用上安全的饮用水,把供水工程的建设实施放到议事进程的必行项目中,做到监督监测两手抓,才能保障供水安全和水质达标。资金的部分可以采用多种渠道筹备,政府的投入支持是必须争取的,其次是当地先进企业和银行的资金投入,还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建立专款专项基金的形式,让社会各界的环保人士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2.3落实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惠民政策

政府部门的科学引导下资金方面可以得到充足的筹集,为老百姓做事的实惠就体现出来了。坚决不从老百姓那里拿出一毛一厘才是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工程公益性质的突出体现,给人民群众在经济上减轻负担,生活上创造便利的生存

条件,才是政府优异功绩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倡导初衷。供水企业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创新为民办事的方法,在基本的供水改善服务中开辟出重点部分并做到跟踪服务,给有困难的人民群众开设绿色服务通道。城镇供水是我国城市乡镇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实现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是体现政府和供水企业能让群众放心满意的工作宗旨。供水企业应该采取走访服务相结合的解决问题工作方法,为乡镇居民解决用水难点问题。倾听人民群众在水质、水压、供水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普及科学用水问题达成共识,为做好大用户的供水服务和供水保障奠定基础,营造了人民和政府及供水企业之间的融洽关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乡镇上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令人堪忧,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存都造成了难以平复的影响。而面对这样的问题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和科学引导是实现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工程的先行步骤,供水工程既是公益工程又是民生工程,关系着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生活水平,同时也影响着供水企业的未来效益和规模拓展,因此推进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需要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提高供水工程管理机制的落实程度也是一大重点,在工程实施的各个步骤上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做到对规避和处理工程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供水工程可以顺利建成。只有从政策上做到为民请命,在过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从理念上牢记社会主义的核心,才能得到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让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这项为全人类生命负责的任务贯彻到底。

参考文献:

[1]徐子春.加快城乡供水管网建设着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J].管理观察,2013,19:118-119.

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篇(3)

1.饮水困难历史背景

沾化县地处山东省北部,北邻渤海,为黄河尾闾冲积平原滨海地区,国土面积2217.7km2。全县淡水资源匮缺,基本无浅层淡水,深层地下淡水和弱矿化水埋深300-500m,含碘、氟量过高,人畜不能饮用。客水资源严重污染,年际丰枯悬殊和年内分配不均难以利用。全县唯一可利用饮用水源是黄河水,由于地处黄河下游及引黄灌区的最末端,引水受上游影响很大,虽然当地兴建了一些小型水库、塘坝等分散的人畜吃水工程,但水源保证率低,引水供水矛盾突出。1996年以前,全县38万人民群众吃水极度困难,靠人力肩挑、小车推、畜力车拉等方式找水吃,吃苦水、脏水、咸水过日子,基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难以保障,更难以谈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饮水困难这一人与水的不和因素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造成该县整体发展滞后,被列为部级贫困县行列。

2.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就

2.1兴建平原水库解决水源问题

水源是解决饮水困难问题的关键所在。沾化县受地理、自然和引黄条件的限制,兴建平原水库引蓄黄河水,提高水源保障程度,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根本途径。鉴于兴建平原水库一次性投入太大,当地财力有限,沾化县科学规划、逐步分期实施,建成了以毛家洼和河贵水库两大平原水库为核心的集中供水水源地。

毛家洼水库位于沾化县中部,为沾化县中西部地区和县城用水的水源地,于1995年建成低标准的均质土坝水库蓄水运用,1999年完成衬砌扩建,设计库容4260万m3。河贵水库位于沾化县东北部,1999年建成低标准的均质土坝水库,为沾化东北部及北部沿海开发提供水源,2002年完成增容衬砌建设,设计库容500万m3。两大平原水库年调蓄引黄水量达8300万m3,从根本上解决了沾化县引用水矛盾,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优质的供水水源保障。

2.2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针对全县地广人稀、村庄分散、城镇规模小,城乡经济落后的特点,为切实统一解决城乡存在的饮水安全问题,本着先急后缓,让饮水困难群众“先吃上水,再吃好水”的原则,科学统一规划,近期远期相结合,量力分步实施,形成了以毛家洼和河贵两大平原水库为水源,覆盖全县的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

1996年至1998年期间,先期实施了农村净水厂过滤和消毒工程,以直供水方式解决了沿海乡镇百村10万人吃水困难;1999年建设了具有反应、沉淀、过滤、消毒等先进工艺流程的城区供水水厂,按同等标准对农村水厂升级改造;2000年实现了全县户户供水,成为全国城乡供水第一县;2001年通过对城区和农村净水厂进行整合升级改造,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自2002年至今,结合村村通、饮水安全等项目,实施了水厂升级改造,城区、乡镇供水主管网复设,信息自动化建设,提升了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标准和规模,提高了供水保障能力和信息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城乡供水水资源优化配置。

3.饮水安全提升人水和谐生态文明

3.1改善了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社会发展环境

沾化县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结束了当地群众吃苦水、脏水、咸水的历史,消除了由于饮用高氟水、苦咸水及污染水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人们从过去的挑水、推水、拉水等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发展生产经营,提高的生活质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3.2促进了水资源有效利用和节约保护

实行统一水源集约化供水,促进了水资源有效利用,在水资源总量控制的范围内进行优化利用,解决了当地引水供水矛盾。同时有效促进了水资源保护,改善了过去分散式引水、蓄水,粗放利用水资源的方式,减少了水资源浪费而造成的水污染问题,保护了水生态环境。另外,沾化县以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重点,着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3.3保障了城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体化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为城乡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水源和可靠的供水设施做支撑,沾化县域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沾化县城镇化建设、沿海开发、产业转型升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迅速。沾化县由1998还是山东省最后一个整体脱贫的部级贫困县,到2012年全县实现GDP 1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4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万元,城乡经济呈现出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3.4 城市和乡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篇(4)

一、近年来全市“四城联创”和建设工作的简要回顾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年打基础,2006年。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乡村建设目标,全市投资15亿元相继铺开了路桥建设、公用设施、绿化美化等30项重点工程,经过三年的奋力实施,30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5亿元,有23项全部完工,三年出形象”目标全面实现,乡村形象得到迅速改善,功能和品位得到全面提升。可以说,过去的三年是城建史上投资力度最大、乡村空间扩张最快、乡村特色塑造最明显、乡村面貌改善最显著、人民群众从城建中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

(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中等乡村框架基本拉开。三年来,全市累计投资4.2亿元用于乡村路桥的建设和改造,新建总里程35公里,改造20公里,三贤大道、高架桥、南外环、西外环、金融路延伸等道路相继建成,对新华街、新建路、绵山街、文明街、高速路连接线等乡村主次干道和14条小街小巷实施了全面改造。以这些道路为依托,乡村规划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初步构筑起中等城市的发展框架。特别是总投资2亿元的三贤大道成为乃至晋中规范最高的景观大道和介孝汾城镇组群建设的骨干道路。目前,市拥有乡村主干道路共计110公里,道路总面积146万平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1.2平方米,高于国家园林乡村要求的9平方米。二是公用设施更加健全,乡村功能日趋完善。投资2.5亿元实施乡村集中供热工程,装置完成三台75吨锅炉,铺设主管网21公里,建成换热站26个,实现供热面积280万平米,加上现有汾矿集团100万平米的集中供热面积,全市集中供热总面积达到380万平米。投资1300万元实施了乡村第二气源厂供气工程,乡村燃气普及率达到90%与中石油就天然气接入达成框架协议,年内将正式接入。兴地引水工程正全部完工,新建成谢峪水厂,乡村供水能力达到4万立方米/日。投资4700万元完成了乡村污水处置厂建设,投资2.1亿元建成全省县级乡村中首个垃圾焚烧电厂。三是园林环卫装备迈上新台阶,乡村景观亮化效果显著。投资1500余万元用于乡村园林、环卫设施建设,新增各类机械40余台,装备水平走在全省县级乡村前列。投资1300万元对三贤大道、旧城区主要街道、绵山街、北坛路、新华街等主干道路灯进行亮化建设和改造,全市新增、改造路灯1800盏,景观灯1000盏,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市民和生活,提升乡村的街景亮化水平。

(二)城乡规划调控有力。请名家、找高手做规划,2006年以来,先后投资近3000万元委托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等全国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市乡村总体规划》市旧城维护与改造总体布局规划》市乡村道路建设规划》市城市绿地、供热、供水、供气、消防、排水专项规划》义安镇、三佳乡城镇建设规划》等30余项,基本形成乡村总规、专业规划、详细规划相互衔接、相融互补的城乡规划体系。积极推进“阳光规划”成立了市乡村规划委员会,组建了市乡村规划评审专家库,定期对乡村建设项目进行集中审核,初步行成了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科学决策,依法审批”规划审核体系。城乡规划指导下,全市城乡建设更加规范有序,节点、立面及整体建设更加合理,建设品位逐步提升。同时,加快推进村镇建设步伐加快,近三年来,全市完成村镇建设投资2.9亿元。全市各乡镇新修建道路40多条,全长近200公里,一会曹市长还要对全市的公路建设进行总结;累计铺设给排水管道11公里,下水道12公里,自来水通水率达97%新增商住房面积5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1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3.5平方米。同时,农村环境整治深入推进,高标准建成60个生态示范园林村,使村镇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村镇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三)园林乡村建设效果卓著。采取规划建绿、拆违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加快园林乡村建设步伐,乡村景观水平显著提升,200620072008年连续三年新增乡村绿地超越100万平米。完成了新华街、绵山街、新建路等道路的绿化改造工程,建成了乡村内环景观带。三贤大道景观绿化成为一大亮点,完成投资2000万元,新增绿化面积60万平米。实施了迎宾广场新建、火车站广场、东城公园、汾秀公园改造等一大批乡村绿化重点工程。目前,市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1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地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7平方米,全部达到园林乡村规范,并于去年顺利通过了省级园林乡村的验收。

(四)建设与管理并重。晋中市率先提出了四城联创”目标,去年,市被授予省级卫生城市,并通过了省级园林乡村的考核验收,同时,四城联创”工作受晋中市政府惩处,乡村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一是乡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全市道路保洁总面积达到235万平米,较2006年的两倍还多,南北河沿街、裕华路、西大街等重点路段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保洁。乡村道路的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对主要路段实行了一扫四保、一冲两洒”二是市场经营秩序明显改善。投资4500万元新建南街金属构件、鑫东方建材、长鸿家具等5个9万平米专业、便民市场,城区汽修汽配、殡葬服务等行业实现了划行归市。对城区临时摊点全部实行备案管理,定街道、定区域、定时间经营,完全解决了北坛路临时摊点占道经营问题。三是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投资1400万元实施了交通指挥中心、天眼工程”建设,新增、改造红绿灯20套,新增隔离护栏10公里,深入实施疏通工程,规范货运车辆在城区行驶,对城市的主要出入口安排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切实提高了管理的效果。四是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全市累计新增乡村住宅面积180万平米,世纪馨园、盛华丽园、福馨园、宏顺家园等一批高标准居住小区相继建成入住,乡村人均住宅面积达到28平方米。开工经济适用房3.3万平米、400套,廉租房1.7万平米、400套。

(五)城建筹融资渠道拓宽。群众参与,社会化运作”方式进行,完成了定阳路、南北文明街、融路延伸段的改造和建设。采用民间资本,完成了乡村集中供热、污水处置、垃圾发电厂的建设。利用国家开发银行1.7亿元的贷款用于乡村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产权置换方式新建成全市标准一流的北坛小学。引进福建乐辉、北京浙温工贸公司公司参与投资我市南北河沿改造,两家公司合计投资额超越4亿元。

凝聚着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和汗水,同志们上述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此,对大家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需要注意的目前,市的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示在一是市政基础设施仍然单薄,供热、供气、供电不能满足乡村快速发展的需要,乡村排水管网的改造这两年比较滞后。二是乡村个性不够鲜明,特色、精品不够突出,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与近邻孝义市相比,路网等基础设施上还有一定差异。三是城中村”和城效结合部规划和建设管理相对单薄,违法建设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还相当突出。四是乡村管理“韧”劲不够,脏、乱、差”现象时有反弹。五是小城镇建设管理粗放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都为我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挑战。

二、真抓实干,掌握关键。全力推进2009年全市“四城联创”和建设工作

重点围绕“五年大变化”要求,2009年的四城联创”和建设工作要依照打造大太原都市圈南部区域性中心乡村、介孝汾城镇组群核心乡村和担当晋中建设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乡村群龙头的目标。完成现有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一批新的道路建设和改造、公用设施、乡村绿化、便民利民等重点工程,进一步凸现的中心乡村、功能乡村、特色乡村”地位。要突出“四城联创”载体功能,力争再用二到三年的时间完成“四城联创”工作。为此,要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重点加大五个片区控制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力度。继续对城区地图进行补测,1科学编制城乡规划。依照《城乡规划法》要求。为明年《乡村总体规划》修编做好准备。要突出乡村特色,加强人文景观的维护,重视大型建筑物和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尽快完成文体中心的规划设计;加强街景设计,统一管理,形成一街一景的风格,一街一景的特色。要注重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未完成小城镇规划编制的6个镇今年要启动完成。强化规划管理,严把建设项目选址、方案评审关,所有建设项目必需经市规划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方可开工建设。继续加强建设项目的批后管理,对无证开工、随意调整规划、改变用地性质,侵占绿地,随意提高建筑密度等违反规划的行为要进行查处。规划执法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执法一定要严,对乱搭乱建决不能姑息迁就。要加大对违法违章建筑的整治力度,对违法建筑,要做到露头就拆,毫不手软,市执法大队要尽快完成已明确的绵山街等路段几处违法建筑的撤除工作。

消除断头路,2完善配套、整合改造市政设施。一是继续推进乡村路网建设。完成在建的军民路、史公路、西外环延伸、北坛西路延伸、迎翠街延伸、经天路延伸6条道路。优化、完善乡村道路网络。同时,新开工军民路(新华街—经天街段)新建工程,实施南北河沿街道路改造,形成乡村外环道路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乡村内部的路网通行条件。二是加快实施供热、供气、供电等公用设施改造。规范乡村供热、供气的运行体制,完善监管制度,保证平安、稳定、有序运行。今年,要投资1亿元开工乡村第二热源厂,新增供热面积170万平米,确保新建成的住宅小区有稳定热源。积极推进天然气接入工程,年内争取正式供气。加快推进乡村电网改造,完成定阳变电站建设,启动南北河沿街变电站,解决南北河沿街供电问题。对西南排干和中排干纬二路段进行改造,提高乡村防洪能力。实施乡村污水处置厂配套工程建设,推进中水回用工程。

全面完成省级园林乡村创立的基础上向全国园林乡村迈进。一是要投资30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40万平米的汾河湿地公园,3高标准、高品位实施乡村绿化。巩固乡村绿化取得的成果。打造全省一流的滨河景观带。二是要完成军民路、史公路、北坛路延伸等新建道路绿化,新增绿地10万平米;对北坛路、新建路等城区主干道的绿化进行改造,提升品位。三是要对现有的汾秀公园、东城公园、迎宾广场要增加精品景观、提升人文气息。四是要新增一中、盛华丽园等一批园林式、花园式单位和小区。五是要加强乡村绿地的常态管理,提高绿地管护水平,适时做好乡村绿地的更新、补栽、增绿工作。

加快保证性住房建设的精神,4扎实推进利民惠民工程。一是要全面贯彻国家扩大内需。建的400套3.3万平米、经济适用房和400套2万平米廉租住房要确保完工,同时,新开工或回购一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二是要继续加大小街小巷的改造力度,今年要完成5条小街小巷的改造。三是要完成新建路、体育路、金融路、金华街的路灯改造,基本完成城区的亮化工程建设。四是要新增一批便民市场停车场、公厕、垃圾箱等服务设施。旧城区、绵山街、金融街等街道新建2-3个小型便民市场,文明街、光明路等占道摊点全部进入,完全解决马路市场乱摆乱设的问题。新布局建设一批公厕,目前,市的万人拥有公厕仅有2座,离国家园林乡村和优秀旅游乡村的规范差了一半,通过今年的努力,这项指标上争取全面达标。

推进文化旅游工程,5积极实施文化旅游工程。着眼于打造的乡村亮点、文化精品和旅游景点。提升乡村品位,全面推进中国优秀旅游乡村创立。总投资1.5亿元的文体中心5月份以前完成规划设计,争取上半年正式开工。实施好后土庙、祆神楼广场的建设,增加绿化景观和停车场。做好张壁古堡的深度开发,打造精品景区,今年要新建总面积5000平米的停车场。加快推进天竣山风景区的维护开发工作,五一”前文风塔的修复工作要全面启动。市旅游局要在6月底前牵头完成新增20块旅游标识标牌的任务。

加快道路、绿化、电力、供水、通讯、环卫等基础设施的建设,6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要从规划入手。不时完善城镇功能,以增强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城镇化进程。要依照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原则,抓好村镇建设。城关、宋古、绵山等城区乡镇要协调好镇区与城市建设的发展。义安、张兰、义棠等基础水平比较好的水平,完善公用设施建筑的基础上,要在建筑的控制上下功夫,明确风貌、形态,要细化到建筑的高度、体量、形象和颜色等指标,形成整体、协调的风格。龙凤镇要加大张壁古堡的维护与开发。

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7提升市容环境卫生水平。从严从细治理乡村乱扔、乱倒、乱贴、乱画等现象。一是要继续加大环卫机械的投入力度。全面落实主次干道“一扫四保”一冲两洒”清扫保洁规范,巩固好去年乡村环境整治的效果。城关、宋古、绵山等乡镇要抓好“城中村”卫生整治,有条件的村要全部纳入乡村环卫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城中村”环境卫生问题。二是要清理好城市“牛皮癣”坚决杜绝和清除好城区建筑物、构筑物和公共设施上乱贴各类小广告和乱喷制贩假证电话号码。环卫部门要做好乡村主要街道的小广告清理,各办事处要做好小街小巷的清理工作。公安、城管部门要实行重点地段重点守护,重点问题重点治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消除乡村“牛皮癣”三是要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全市各单位都要牢固树立“守土有责”意识,高度重视“门前三包”管理工作,把“门前三包”管理作为本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切实履行职责,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负责主抓,把工作落到实处。环卫部门要负责督促临街商业门店做好“门前三包”确保乡村主次干道的整洁、有序。

努力形成严格科学、高效、规范的乡村道路交通管理格局。今年5月底前,8规范乡村交通管理。加快交通管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完成总投资1400万元的城区交通监控中心建设,启用电子警察系统,将乡村道路交通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交警部门要抽调警力集中整治车辆乱停乱放、随意调头等交通违章行为,查处超载、抛洒车辆。环卫部门和执法大队要规范城区商业街自行车的停放,切实提高管理效果。

规划部门负责对乡村主干道、商场等重点区域的户外广告,9开展乡村广告整治。一是要减量。当前我市户外广告设置的突出问题是过多过乱。要全面撤除取缔过街的龙门架广告;园林部门负责对绿化带、人行道上的广告进行排查。对未按规定顺序审批设置的广告、存在平安隐患的广告一律予以清除,对影响视觉景观的广告,一律要清除或整改。二是要规范。规划部门要对乡村重点部位的户外广告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置,每条街道、每个区域都明确一定的数量、体量、色彩、高度等,防止整齐不齐,高低不一,色彩混乱。要边整治,边完善,及时规范管理顺序,出台相关政策,提高管理水平。

今后要鼓励建设把一批占地面积较大、功能设施齐全的精品住宅小区,实现房地产开由数量型向效益型、精品型转变,推动我市房地产业的健康、继续发展。二是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平安生产,严防建筑平安事故发生,所有建筑工程必需操持“一书两证”后方可开工建设,属违章建设的要立即停工,限期整改。对手续完善的项目,要落实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要加大对建设市场各方主体的监督管理,保证建筑业继续健康发展。三是要规范工地施工现场管理。建筑资料不得乱堆乱放,10规范房地产开发和建筑工程工地管理。一是规范住宅小区开发。更不得占用乡村道路、人行道,运输车辆不得飞扬洒漏,建筑工地封闭作业,工地出入口和场内道路硬化,建筑四周必需设置质量合格的平安网、封闭网和平安防护通道。建设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对存在问题的要及时进行纠处。

三、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确保完成2009年的工作任务

四城联创”和各项建设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五年大变样”目标的实现,2009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同时,2009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更是检验我队伍的能力、水平和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的重要之年。只有坚定信心,强化责任,齐心协力,埋头苦干,迎难而上,才干确保2009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在

(一)进一步增强城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乡村面貌是一个乡村综合实力的体现。与建设区域性中心乡村的要求相比,与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相比,特别是依照“五年大变样”目标要求,任务仍然艰巨。建设系统广大干部思想上必需高度重视,认识上更加清醒,行动上更加自觉,措施上更加有力。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已经分解到建设系统各单位,并明确了相关负责同志,大家对各自承担的具体工作,必需要倾注真心,使上真劲,多下实招。

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篇(5)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双辽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必须先行先试,主动探索,统筹抓好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力争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一、 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交通网。加快推进双辽市境内高速、城市道路、铁路客货运站等重大交通基础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加强303国道、大广高速、市内公路改造升级和市内干线公路、通村公路建设,消除“断头路”,建成“达标路”,形成畅通便捷的城乡交通网。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供水网。以城区主管网延伸和建设中心水厂为主要模式,建设城乡对接的供水管网,力争3年内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供气网。加快辽南街工商村天然气工程、液化气站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天然气向周边镇和村庄延伸,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和集中供沼气。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供电网。积极争取启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改造升级一批乡镇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基地电网工程和农村公共照明工程建设,实现城乡供电同网同价同保障。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生态网。完成城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试点工程,加强重点水污染流域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墓园集中管理”,着力改善城乡环境,打造生态双辽。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信息网。加快推进电话、电视、宽带网三网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数字电视一体化建设,以城乡信息化带动城乡一体化。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在2012年实施“方便农民五件实事”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全面铺开剩余17个村庄的实施工作。全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美化工程。5月份,我市投资100余万元实施镇容镇貌美化工程,在303、304国道沿线对行道树进行了补植补栽,对村内残垣断壁进行了修葺粉刷,对街巷垃圾进行了集中清运。6月份,随着农村环境卫生清洁工程的实施,组建了信义镇环卫处,招聘管理人员3名,同时,划定了清扫区域,启动了环卫工人招聘工作,为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提供了财力保障。三是积极实施住房条件改善工程。为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争取危房改造资金200余万元,在双山、东明两个行政村实施整村改造任务,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5%;在跃进村为贫困户新建住房45处,并争取残联资金41.5万元,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18处。

创新投融资机制,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确保农业基建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建立项目整合投入机制,对涉农项目资金统一规划,整体配套,集中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市场融资机制,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可开发经营的土地、资产、资源,采取市场的办法引进工商资本投入。建立村级稳定的可持续投入机制,坚持走以地生财、盘活资产、服务创收的路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农民自主投入机制,通过产业增收、示范引导、项目带动和政策激励,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共建家园。

三、抓管理,在理顺体制机制上求突破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针对管理工作中多头执法的问题,科学调整和划分城市管理部门职责范围,建立城乡一体、上下垂直的管理网络。同时,认真落实区域管理、“门前三包”、定点巡查和部门协作制度,整合执法、综治和环卫等城市管护人员,以小组为单位对县城主要街道和路段实行包干管理责任制,做到全天候、精细化管理。二是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实行违法建设的动态化管理和“零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依法处理,有效遏制违法建设的蔓延势头。三是建成“数字城管”信息平台,加强对公共设施、市容环境、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的科学监管,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化管理。四是实施“四化”工程。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实施城市景观亮化工程,抓好主要街区、马路市场及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同时,挖掘榆中文化底蕴,建造一批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独具魅力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和公园、广场。

四、统筹城乡管理,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篇(6)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9841(2012)05—0075—0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并提出“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义务教育作为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应率先实现一体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然而,我国义务教育供给机制设计一直因循城乡分立的体制框架,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既具有城乡二元结构的自然特征,又具有城乡二元制度的人为特性,其主要表现是城乡义务教育供给水平、供给质量和供给标准上的差距。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重点在于农村义务教育。近30年,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供给责任由乡村上移至县,再由县过渡到多级政府共同负担,最终在体制和机制上实现义务教育公共产品内在属性的外化过程,走出了一条从乡村自给向公共财政保障转变的漫长制度变迁之路。然而,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2006年以来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一次“增量改革”,而且是一次主要关注经费供给机制的单向度改革,没有突破义务教育城乡分立供给机制的体制框架,义务教育的城乡非均衡发展态势并未逆转。因此,如何落实《纲要》提出的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促使义务教育供给机制从城乡分立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将是下一个阶段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城乡分立下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建立了城乡有别的基础教育供给机制。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经历了1986—2001年的“乡村自给”,2001—2005年的“以县为主”以及2006年至今的“各级政府共同负担”三个阶段,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实现了从“乡村自给”到“公共财政保障”的历史转变。然而,二十多年来农村义务教育的供给机制改革都是在一种城乡分立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的,是一种独立于城市之外偏向经费供给的单向度制度调整。

(一)1986—2001年“乡村自给”的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

1986年至2001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供给责任在乡村,经费来源匮乏,而且很不稳定,造成农村义务教育长期处于低水平运转。1990年代中后期,由于乡镇经济凋敝,城乡差距迅速扩大,农村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缺失所造成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稳定农村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国家相继推行多项惠农政策,其中效果较为显著的是“税费改革”。然而,此项改革在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也使乡镇财政失去税基,从而丧失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供给能力。作为适应社会整体改革的一种关联调整,中央政府又重新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供给机制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实施近20年的乡村自给体制,将义务教育的供给主体上移到县级政府。制度改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这次改革也不例外。虽然农村义务教育的负担主体上移到县,但是依旧延续“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的基本体制框架,中央政府和地方高层政府(省级)并没有实质性介入。

(二)2001—2005年“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

2001年至2005年间,实施“以县为主”体制以后,农村义务教育供给的财政基础并未出现实质性的转变,尤其是对于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构成的农业县,而农业县占我国两千多个县将近四分之三的比例,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对很多县级财政依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以县为主”的改革只是一个过渡性质的体制调整,尤其是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负担方面没有长期规划,应景性质较为明显。从主要发达国家来看,义务教育的提供责任主要在地方政府,但教育财政负担的重心却不在此。以美国和日本的义务教育财政分担结构为例,2008年美国的义务教育财政经费中,由地方政府负担43.7%,由州政府(相当于我国的省级政府)负担48.3%,由联邦政府负担8%;2008年的日本义务教育财政经费中,由中央政府负担12,3%,由都道府县政府负担55.2%,由地方政府负担32.47%。然而,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县级政府负担义务教育财政经费的70%以上。但是,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经费的短缺造成质量下降和学生流失,在政府统计数据上也难以反映。“以县为主”之后,虽然拖欠教师工资的事件有效减少,但由于农村学校教育枯燥、质量低下、学杂费负担沉重以及进城务工等机会成本的上升,中小学学生辍学率达历史高位。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研显示,2001年前后,农村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有的乡镇中学辍学率高达70%以上,对东南、东北、华北、西南六个样本县逐乡镇的调查,有4个县农村初中学生平均辍学率高于20%,最高的达到54.05%。这与政府统计部门的“普九”数字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2006年至今“各级政府共担”的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

从1986年实施义务教育以来,农村义务教育就从来没有真正免费过,这与全球义务教育通行的强制和免费主流模式相悖,也与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战略导向不符。于是,在2005年的年终,中央召开会议商讨取消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杂费方案。但是,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县级财力薄弱问题成为免费政策实施的最大障碍。为了保证免费政策的实施,中央政府突破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采用专项补助的传统,设计了相对复杂的中央、省、县三级政府分担机制,并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建立起各级财政向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稳定制度。这次改革彻底结束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不免费”的历史,真正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从乡村自给向公共财政保障的转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以下简称“新机制”)的建立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第一,确认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地位,减轻农村居民接受义务教育的经济负担,巩固了“普九”成果;第二,改变了农村义务教育始终与农民经济收入和县级实力捆绑在一起的命运,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增长和教育质量提高提供了条件支持;第三,“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投入”的政策设计,强化了高层政府的财政责任,为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制度可能。同时,由于我国的财政收入不断向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集中,中央和省级政府在财政投入方面的制度性介入,使得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经费供给有了制度保障。

二、“新机制”后的农村义务教育与城乡差距

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的“各级政府共担”的经费保障新机制,仍然沿袭了城乡分立的设计思路。尽管“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快速增长,但是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并未有效缩小,在生均教育经费方面的差距甚至有扩大倾向。除此之外,“新机制”的内容主要指向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供给,缺少相关的配套措施,难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的供给水平。在这种治理框架下,城乡义务教育学龄儿童依然受到不平等的教育待遇,城乡之间学生、教师、教育资源流动还存在大量的体制和制度。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快速增长,但缺乏稳定性

“新机制”以来,政府、学界和社会都对“各级政府共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寄予了厚望。从实施成效来看,“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稳步、快速增长。本文整理了1994至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数据,根据CPI指数对当年价格进行折算,统一转换为2000年可比价格。从中可以发现:

1 “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增长速度加快

与“新机制”实施前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增长速度相比,2006年“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增长速度加快(详见图1)。2001年之前,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增长率相对缓慢,其中1996—1998年间还出现了下降。2001年推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后,当年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增长幅度较大,但是接下来的两年又出现回落。这是因为县级政府还没有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的完全职责时,乡镇政府已经退出而造成的,是“乡村自给”到“以县为主”的体制转换问题。2001年至2005年间生均教育经费的增长率比之前一个阶段有所提高,但并不明显。2006年实施“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进入快速增长轨道。“新机制”实施前的2005年,农村小学生均经费为1471元,2009年增长到3213元,四年间增长了1742元,年均增长率为22%。农村初中生均经费2005年为1702元,到2009年达到了4201元,三年间居然增长了2499元,年均增长率为25%。这个增长率远远高于我国同期年均11%的经济增长率。这说明,“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稳步、快速增长。

2 “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增长态势不稳定

“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增长态势与2001—2005年间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增长态势相似,年度间生均经费增长缺乏稳定性。2001年,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改革的当年,农村小学生均经费增长了22%,农村初中增长了14%。然而,接下来的两年,农村义务教育的生均经费增长率大幅度下降,2003年小学的生均经费增长率为9.6%,初中仅为5.9%。之后,又出现了回升。2006—2007年,“新机制”实施后第一年,农村小学生均经费增长了27.3%,实施后第二年增长率回落到了19.4%。农村初中的生均经费变化相对稳定一些,但2009年的农村初中生均经费增长率也出现了回落。这种不稳定性既体现了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不稳定,也反映了在每次改革之初,为保障政策的顺利推行,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骤增,使得当年的教育经费大幅度的增长。然而,由于这种努力热情缺乏持续性和制度保障,所以,稳定的增长势头难以持续下去。

(二)城乡义务教育在资源和质量方面差距明显

2006年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在“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区)为主”的责任划分格局下展开的,没有相关的财政体制和其他宏观体制改革的配套,从而没能触动政府间基本财力与教育事务责任结构。改革后,像教职工、基建、学校硬件设施(课桌椅、仪器设备等)等教育事务责任仍主要由县乡政府负担,而县乡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方面既存在财力薄弱的客观问题,也存在因激励不足而努力程度下降的主观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现实教育中就表现出城乡义务教育在资源供给、教育质量等方面差距未能有效缩小,农村义务教育学龄儿童难以受到同城平等的教育待遇,城乡之间学生、教师、教育资源流动还存在大量的体制和制度,城乡间非均衡的发展状态没能得到应有的改善。

从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方面来看,尽管有“以县为主”改革和“新机制”的实施,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生均教育经费差距仍在扩大。2000年城乡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差距为558元,到2009年扩大为921元,十年内城乡差距扩大了65%。2000年城乡初中生均教育经费差距为858元,到2009年扩大为1207元,十年内城乡差距扩大了40%。另据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2000年全国县域内有小学在校生1.12亿人,到2009年则减少到0.83亿人,十年间共减少了2903.91万人,减幅为25.94%。也就是说,农村生均经费的增加可能不仅是因为总经费的增加,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学龄人口的迅速减少。如果考虑学生人数的变化,现实的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速度可能更快。这说明“新机制”改革并没有有效地消除教育经费投入上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从城乡义务教育质量方面来看,由于城乡义务教育在生均经费、师资水平以及相关的教育资源方面差距缩小缓慢,再加上城乡分立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学业成就差距显著。2009年“中小学生学业成就调查研究”课题组对全国东、中、西部8省31个区县城乡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业成就调查显示,在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个学科的测试中城市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明显高于农村,两者间的差异在统计上非常显著。其中城市学生的学业成就达到良好和优秀水平的比例均高于农村学生近3个百分点,基本合格和不合格水平的学生比例则均低于农村,特别是在不合格水平上城市学生的比例要低于农村近4个百分点。另据对湖南省某县县城和农村初三学生7个科目的中考成绩进行比较发现,县城学生的整体学业水平要远高于农村学生。县城学生7门考试科目的平均成绩都接近或超过了70分,而农村学生都没有达到60分,县城学生7科学业合格率高于农村学生30~40个百分点;农村学生英语合格率只有24.6%;优秀率县城学生达到了45%左右,而农村学生只有12%左右。同时,课题组在农村初中调研中发现,学校为了提升其中考成绩的平均水平和中考的升学率,在中考前就动员年级后进生放弃中考。如果全口径地统计农村学生的学业成就,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可能更大。

(三)“新机制”在机制设计上的城乡分立局限

“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由乡村自给转向了公共财政保障,但与城市差距的缩小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可以由“新机制”仍然沿袭城乡分立的设计思路来说明。从制度层面来看,“新机制”及其后续改革没有突破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以县(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体制框架,仍然是一种城乡分立的机制设计,偏离了社会经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

首先,这种机制设计的支点在于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但并没有明显地减轻县乡级政府的教育事权,也没能调动城市和县镇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积极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的基层社会载体虚化。“新机制”推行过程中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所固有的信息不对称特征,以及教育投资所固有的长周期和区域外溢属性,使得农村义务教育在中央政府目标函数中的权重要高于其在地方政府目标函数中的权重。这次改革中央和省级政府主要的推行策略就是直接的财政投入,据不完全统计,2006—2011年中央财政在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方面累计投入约3369亿元。然而,当中央和省对县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增加时,由于县级政府的卸责行为,县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总量并没有增加。而且,上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对县乡级政府教育支出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介入,使得县乡政府有了转移责任的空间。

其次,这种设计局限于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的单项体制改革,忽视与国家宏观行政与财政等刚性体制的兼容。我国的城市并非单纯的经济单位,其行政职能也十分明显。目前,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是横亘于省级政府与县(区)级政府之间的行政中枢,跨越城市的中央——省——县镇的经费垂直拨付和管理链条过长,运行成本非常高。一些省正在进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以减少这种垂直财政关系的层级,但是多数省份尚未进行实质性的推进,来自地市级政府的阻力较大。在省和县之间的市级财政不仅增加管理链条,而且造成“市刮县”、“市压县”的格局,使得县乡政府财力与事务责任更加不对称。根据课题组的调查,中央和省级部门的转移支付资金被截留和挪作他用的行为仍有发生,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到位现象突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县而言,需要配套的资金已远远超越其财政能力。

最后,“新机制”主要是经费供给的单向度改革,当农村义务教育成功地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型之后,经费改革的边际收益已经递减,接下来重点是师资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然而,在城乡分立的义务教育供给机制设计下,一方面,农村义务教育处于一个游离于城市之外的相对封闭循环的系统,城市优质教育的辐射以及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遭遇体制壁垒而无法实现;另一方面,城市凭借其在教育质量、学校条件、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方面的优越地位,不断地“抽取”农村中小学的骨干教师、管理人员和优秀生源,造成了农村义务教育在士气上的“衰落”。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宏观背景下,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任务不是单靠改善经费状况所能够完全解决的。

三、城乡一体化的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改革展望

与一些研究者关于城乡教育差距缩小的观察不同,上文的实证分析发现2000年以来的两次大的体制改革并没有有效地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这些证据并不是在否定两次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巨大的推进作用,而是说明在现有城乡分立框架下的改革思路很难消除义务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义务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限制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而且给城市教育造成了诸多压力和矛盾。从更广泛的视角看,义务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加剧和固化了城乡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二元结构,对向现代社会转型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为了切实有效地消除义务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新时期必须以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路来重构义务教育供给机制。

(一)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供给机制的改革新取向

城乡教育分立、分治的发展模式衍生和加剧了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城乡分立的义务教育供给机制和城乡义务教育供给水平的落差已经造成严重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对于农村义务教育自身而言,一方面,办学条件、教师待遇和教育质量的城乡严重失衡,导致农村学校优秀教师和生源的外流,一些地区农村教育出现萎缩、衰败之象;另一方面,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农村青壮年和高素质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由妇女、老人和低文化水平农民为主要人口构成的农村社会,不足以构建学校教育的良性社区支撑环境。农村学校的社会文化资本和支持系统堪忧。正如著名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曼所言,家长、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以及更大范围的社区共同体,对学校教育的连续性和儿童学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学校一旦脱离有机的社会支持系统,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不利于城市教育和城市社会的良性发展。城乡经济和教育落差较大,农民工随迁子女不断增多,对城市财政、教育和社会系纺形成巨大的压力,城乡矛盾在义务教育领域集中激化。据课题组对东部城市如苏州、杭州、宁波等地的调查发现,一些农民工子弟集中的学校,城市居民抗议和子女转学的现象突出,最后不得不对农民工子女单独建班或建校。另外,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中考和高考的户籍限制,随迁农民工子弟不能报考所在城市的普通高中,而只能报考职业技术类学校,且其中考成绩并不进入城市学校的绩效考核范围。最终造成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毕业阶段被边缘化,使教育分流呈现出显著的城乡分立特征。从长远来看,这种人为设置的体制障碍易导致城市的贫富悬殊和社会阶层断裂,并可能成为“城市病”的社会根源。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城乡对立正是资本扩张在地域空间上和社会关系上的表现,资本带来的文明面和对抗性在这里鲜明地体现在:一方面是资本与财富的集中,另一方面是贫困和失业使城市成为罪恶的渊薮。”因此,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体制,缩小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已经不是农村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单向诉求,它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实际需要。

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供给制度有利于克服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弊端,同时促进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以城乡一体化来指导义务教育供给机制改革,具有四个方面的现实意义:第一,消除城乡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不平等待遇;第二,打破城乡义务教育二元结构,为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奠定人力资本基础;第三,缓解城市义务教育的财政、教育和社会压力,消除为“求学”而迁移的农民工流动;第四,实现更为公平的城乡教育格局,为城乡社会和谐和未来城市阶层间流动奠定基础。可以认为,以城乡一体化来指导义务教育供给机制改革,不仅是解决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更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下,城乡义务教育供给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建立双向沟通、良性互动机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城乡教育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然而,义务教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有阶段性的:首先要通过政策干预推动城市反哺农村,城乡义务教育差距逐渐均等化,消除地域、经济和政治等原因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然后才是城乡义务教育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相互支持,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种平等的一体化而非依附的一体化,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缩小、平等均衡是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二)城乡一体化的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改革思路

以城乡一体化作为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并不是对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的否定,而是对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的继承、深化和拓展,是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课题和新使命。然而,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愿景不可能通过“嫁接”在城乡分立的制度架构上来实现。当前倡导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或者政策文本与现实城乡关系的巨大鸿沟表明,很多学者和决策者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其中的制度性困难,因而也难以触及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深层次的体制或机制问题。从制度演进的角度来看,义务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消解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和外生制度条件,也需要更加开放的改革思路和更为系统的政策设计。

义务教育的供给机制内嵌于更为宏观的政府财政和行政管理体制,没有财政和行政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单方面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能够达到的效果十分有限。目前“市管县”财政和行政体制是城乡二元制度结构的重要根源之一。在这种体制下,以“县”为行政表征的农村和以“地市”为行政表征的城市不仅是地域概念,而且存在垂直的行政隶属关系。在这种垂直行政关系下构建的城乡一体化必然是一种不平等的、依附性一体化,而非平等意义上的真正城乡一体化。因此,宏观体制上的“省直管县”改革是构建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的制度基础。一方面,“省直管县”改革可以使“市”、“县”在行政上平级,创造“市”、“县”举办的中小学在行政地位上的对等;另一方面,“省直管县”改革可以增加省对县的直接支付,减少转移支付的“漏损”,充实县级财力,从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供给水平,为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奠定经济基础。在增加县级财力的基础上,必须同时加快县乡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重构基层治理结构,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在县乡政府财政支出目标函数中的权重。

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ardens city construction in Xintai, how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landscape development tendency.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7-0020-02

新泰市针对山多水多和全国园林城市的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让城市“大起来、高起来、美起来”为城乡建设目标,以“高标准规划,大手笔建设,精细化管理,一体化推进”为工作思路,举全市之力,大力推进生态宜居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高起点规划,着力提升城乡规划水平。

规划是城乡发展的第一要素,规划的起点高不高、有没有超前性,直接决定着建设的层次和品位。新泰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围绕城市发展规划要求,编制了新一轮《新泰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以路为纲,以水为脉,以文化铸魂,大力实施“五个区域突破”的战略规划。以路为纲,以莲花路、新都路、龙池路等“九纵九横”搭建起了大城市框架;以水为脉,加强了东周、金斗、光明三大主要水库的改造加固及环库绿化规划,对柴汶河、平阳河、东周河进行了综合整治改造,塑造了城市新形象;以文化铸魂,新泰市投资2亿多元规划建设的清音公园在青云山、青云湖山水之间,走进公园,乐圣师旷、和圣柳下惠、孔子弟子林放等诸多新泰古代名人组成的文化画卷即展现在眼前,赋予了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韵味,丰富了城市内涵。

强功能配套,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加强城市基础功能配套设施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大城市的必然要求。2012年,新泰市制定了“道路先行拉框架,新区发展拓规模,配套建设强功能,环境治理树形象”的建设思路,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城市路网设施建设。道路是城市的骨架。2012年要开工建设府前街东延、龙池路建设工程,推进向阳路南延、龙溪路南延、明珠路西延、新枣路维修、孙村路南段改造、清音大桥续建等路桥建设改造工程,加强公共停车场、公交停车港湾等城市交通设施规划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拉大城市发展框架。二是加强生态环境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加快惠风和畅广场建设和东湖路绿化提升改造,规划建设文化中心绿地广场及新汶龙柏园扩建工程,高标准实施向阳路南延、龙溪路南延等新建改造道路配套绿化,组织开展城市绿荫行动,加强社会绿化,推广立体绿化,构建城市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综合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启动旧垃圾场封场治理,逐步改造新泰、新汶两城区内的垃圾箱、地下式垃圾转运站点,抓好城区集公厕、管理房、垃圾中转站于一体的环卫综合设施建设,搞好公厕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增强环卫综合服务功能。三是加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拓展,扎实推进水、气、热等公用设施建设,实施供水管网延伸、莲花山长输天然气管道、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等一系列建设工程,满足不断扩大的城市用水、用气、用热需求。组织开展城区地下管网集中普查,逐步对城区供水、燃气、热力等老旧管线进行更新改造,提高供应保障率,确保城区居民用水、用热、用气安全及时。

抓好城乡建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篇(8)

(一)城镇化水平稳步推进。**辖7个镇、两个乡、两个苏木,全旗人口36万,是一个蒙、汉、回、满等多个民族聚居的地区。截至2019年,全旗城镇化率达到35.5%。

(二)**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作为**的旗政府所在地,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不断完善,中心镇的城市职能日益凸显。

1、深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完成了投资8190.79万元对工行住宅楼、财政局住宅楼等91个老旧小区实施了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累计投资23.72亿元,实施了沙里街二期、北塔周边、桃花岛片区等12个棚改项目,共征收房屋3437户;完成了投资7423.3万元的**新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项目,改造给水主管网36公里,支管网34里,投资596.7万元新建加压泵站一座;完成了投资6108.328万元的**清源处理厂扩建工程,新建日处理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完成了投资1680.49万元的清源污水处理厂3万吨中水厂扩建项目;完成了投资7029万元的**城区中水回用管网项目,铺设中水管网17.8公里,新建清水池2座,加压泵站1座;完成了投资4568.21万元的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新建再生水利用管网29.29公里,新建清水池2座;完成了投资1.75亿元的供热管网更新改造,新建换热站10座,改造一次管网8公里,新建一次管网15公里,新建二次管网32公里,改造二次管网35公里;改造高压电力线路8.5公里,新敷设高压电力线路11.5公里;完成了投资2800万元的天然气主管网铺设7000米。

2、切实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承载能力。五年来,城市路网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完成了振兴大街西段、皇城路北段道路、北新街西段等12条道路建设,建设道路长度达13公里;累计投资4000万元,完成了博物馆广场改造、市民公园亮化、政府办公楼亮化及22个小巷硬化工程,林东城区街巷亮化硬化面积达到98%以上;城市绿化累计总投资2.62亿元,修复了林东公园,新建了福山公园、辽上京遗址带状公园,新增绿地面积131.34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7%,较以前提升了5.9个百分点,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空间,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城乡规划为龙头、重点项目为突破,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合理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

1、聚力打造两个特色小镇。为了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规范城乡规划管理,完成了对碧流台镇和隆昌镇的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评审工作。完成隆昌镇区道路硬化6公里,构筑了镇区“三横四纵”的路网格局;完成镇区1150米的中心街道排水工程,铺设自来水管道6000米;实施街巷硬化17.1公里,完成市场门牌楼修缮工程和镇区主街道两侧花池绿化工程,实现镇区水泥路全覆盖;产业发展方面,完成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可容纳商户600多户。2016年实施碧流台镇主街两侧硬化铺砖8800平方米,市场内硬化2100平方米,市场内设计建设商棚4处,通过ppp项目实施街巷硬化13.5公里,主要街巷栽植树木2000株。产业发展方面,实施了总投资8500万元的丰润农贸市场建设项目。

2、着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治理。以“应改尽改”为基础,全面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五年来,累计鉴定房屋76191户,改造危房28967户,发放危改补助资金4.1亿元,4.2万人从中受益,实现全旗危房改造“清零达标”,助力全旗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脱贫验收。农村“双治”工作成效显著,完成厕所改造713户,“厕所革命”稳步推进。新建、改造农村牧区道路889.5公里、桥梁4座,获评自治区“四好农村路”示范旗。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扩面推广,村庄清洁百日行动扎实开展,农村牧区村容村貌明显改观。11个苏木乡镇垃圾治理规划,9个苏木乡镇的污水处理立项、选址,为全旗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全旗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镇化水平偏低。2019年全旗城镇化率仅为35.5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小城镇建设文化内涵不足。城市建设中体现辽文化元素少,文化景点不多,没有充分彰显**辽文化的特色。

三是核心地位不突出。****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城区商业档次整体偏低,文化娱乐、休闲、体育设施缺乏。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破损严重,运行受制,问题突显,需加大改造力度。

四是城乡联动不足。尚未形成城乡一体的产业格局和消费格局,城乡差距较大。建设资金缺口比较大,财政及国家资金的支持城市建设资金比较少。

三、关于推进中心城镇及小城镇建设的建议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国家、自治区和赤峰市各项指标为依据,以**“十三五”城镇化发展现状为基础,紧紧围绕“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亮点、完善城市功能”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关于城镇化水平、新型城镇体系、基础设施配套、城市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建设,把加强中心城镇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

(二)工作目标。

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努力将我旗打造成为生态园林城市、文化旅游城市、宜居宜业城市。把我旗中心城镇及小城镇建设成为县域人口集中的新主体、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要素集约的新载体,成为经济特色鲜明、社会事业进步、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将**打造成为“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示范旗。

(三)主要任务。

1、加强规划编制管理,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围绕中心城镇及小城镇发展目标,以全旗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全面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实现规划建成区详细规划全覆盖。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明确定位城镇各部分的功能和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商务、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健全公共服务,建设生态宜居社区,提高城市品位。

2、优化城市高质量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到2025年,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0%。围绕“发展新城、改造旧城、统筹兼顾、完善功能、适度建设、量力而行”的思路,以新城开发和老旧小区改造为重点,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实施精品建筑工程,抓好城市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提高城市绿化品位。到2025年,实现人口、产业、城镇规划的高质量发展,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和外来高层次人口就业。促进城镇化进程,形成以城区为核心,重点镇为骨干,新型农村为基础的三级城镇体系,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推进城镇和社区精细化管理,打造红色物业,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篇(9)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给排水工程是我国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造优质便利的城乡环境、切实提高城乡服务能力和质量的基本保证,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给排水规划作为城乡总体规划中的重要支撑要素,无论是水源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和区域供水规划还是防洪排涝规划和河网区域污染控制等均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当前城乡给排水规划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以提高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给排水规划编制的合理性和规范性[1]。

1 我国城乡给排水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城乡发展模式差异性缺乏足够认识

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应尊重城乡发展规律的差异性,以实现城乡差异性的互补发展。我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国内城乡建设实践可以看出,一些地方对城乡发展模式差异性缺乏足够认识,仍然存在着以工业思路进行农业改造,以城市建设的办法指导农村建设,不仅劳民伤财,更是对资源的浪费。笔者认为,统筹城乡给排水规划,应在遵循城乡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立足于农村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惠农政策,切忌照搬城市发展模式。

1.2 城乡给排水设施建设不平衡

目前,我国给排水规划仍侧重于城市规划,对农村给排水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在长期的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及科学的管理,我国农村给排水设施建设普遍存在着滞后现象,缺乏保障给水安全、排水通畅以及污水收集治理和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中西部农村甚至没有统一的给排水管网,对我国城乡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2]。

1.3 城乡给排水设施建设缺乏相互支持

多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一直遵循二元经济结构模式,这给城乡给排水规划和建设带来了一系列弊端,许多城市和农村在进行给排水规划和建设时仅考虑自身及本地区的情况,缺乏区域层面的统一规划,导致了目前我国城乡给排水规划建设自成体系、缺乏联系的不利局面。这种分散独立的给排水规划体系不仅是对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也阻断了城乡给排水体系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2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城乡给排水规划要点

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统筹城乡给排水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给排水体系。在区域协调框架内对水源选择及其保护、给排水水量预测、给排水管网布局、排水体制选择及污水处理方案比选等进行统筹规划,确保城乡给水安全、排水通畅,实现城乡统筹发展[3]。

2.1 给水系统规划

当前,我国乡村现有给水管网大部分采用的是支状管网,供水管网覆盖面积较小,管材和管径选用并不合理,管网漏损现象较为普遍,供水水质和水量难以保障。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有条件下全部更新给水管网并不现实,实际规划过程中可考虑逐步将现有支状管网改造成环状管网。我国大部分农村都处于城市给水管网的末端,地势一般较高,区域供水过程中为保证其水压,可依据周边地区地形和发展需要,适当兴建配套加压泵站或给水调蓄设施(主要为水池、水塔),在提升城镇供水调节能力,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的同时,对降低区域供水漏损、爆管及供水能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

2.2 排水系统规划

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市政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实行完全的雨污分流并不现实。笔者认为,在新建地区实行雨污分流,已建成地区实行截流式合流制,并结合旧城和旧村改造进度,逐步过渡到分流制,在充分利用现有排水设施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污水处理设施应依据城乡发展现状及其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的选用多种污水处理方式相结合的模式:①把靠近城镇污水管网的农村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②离城镇污水管网较远的农村可采用单村或联村进行污水集中处理;③不适于集中处理的偏远村庄可采用村庄污水分散处理。

2.3区域协调给排水规划

城乡一体化给排水系统是包括城乡水源、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回用在内的有机整体,是区域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开展城乡给排水规划,并以区域规划为基础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给排水设施布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给水方面,主要体现在区域水源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给水规划优化配置;②排水方面,主要体现在区域防洪排涝规划和区域水污染有效控制。

3 城乡统筹给排水规划对策

3.1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

依据城乡水资源和给排水现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给排水工程建设及监管职责制度体系,明确规划、建设、维护和监督等各部门的管理权限、职责及监管机制。

3.2 充分发挥城市的引导效应

将城市作为给排水规划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发挥其对周边乡村的示范和引导效应,通过区域水资源的统筹利用,平衡城乡给排水设施布置,缩小城乡给排水资源差距,促进农村给排水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3.3 努力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排水工程建设应逐步摒弃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应努力借鉴市场经济规律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改变传统的内部运作方式,推行以政府为主导、靠市场运作的崭新模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投资利益激励机制,保证融资机制的长效发展,促进城乡给排水工程建设的不断提升。

4 结论

我国正处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给排水规划应在遵循城乡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城乡水资源分布特征和给排水现状,因地制宜的构建城乡给排水网络体系,立足长远,有规划、有步骤地兴修水源工程,从源头改善水质,降低生产生活用水风险;完善现有给排水管网设施,加强给水工程建设力度及监管机制。坚持城乡优化配置、生活用水优先、重在协调、节水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原则,科学布局,以城乡规划为手段着力形成城乡发展模式的互补互惠,不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

参考文献:

[1]熊家晴.给水排水工程规划[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篇(10)

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其标志是以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形成城乡之间相互依赖、合作密切、结构合理的发展关系,以实现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相互渗透、互相融合,最终实现“城乡等值化”的目标。

一、“城乡等值化”模式

“城乡等值化”是德国农村发展的模式。“城乡等值化”指不通过耕地变厂房、农村变城市的方式,使农村在生产、生活质量而非形态上与城市逐渐消除差异,使在农村居住仅是环境选择,当农民只是职业选择,并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实现“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的目的。

二战后的德国,农村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农村的凋蔽使城乡差别迅速拉大,城市也不堪重负。在此背景下,巴伐利亚州开始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明显减少了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涌入。此后,这一发展方式成为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并从1990年起成为欧盟农村政策的方向。

1990年,山东省和巴伐利亚州共同在山东青州南张楼村开始合作试验。15年共向该村的教育、土地整合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约450万元人民币,但从未向企业投过一分钱。15年的试验给南张楼村带来巨变,该村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兴建了80多个企业,农民工作模式发生改变。现在的南张楼村并不是德国专家理想中的中国新农村的范本,从一定意义上说也不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但南张楼村的实践,为中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思路。

“城乡等值化”所追求的目标是农村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城乡等值化”的实现要立足农村,结合农村特色建设农村,而不是将农村改造成为城市,建设也不是以城市为标准,追求的是与城市不同的更符合农民需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就为以有限的财力物力给农民创造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供了可能。为此,要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设计好村庄的发展,发展乡村经济,通过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重点投入,通过推动公路、公交、供水、供电、通讯、有线电视和信息网络等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通过大力推进农村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医疗教育文化制度、就业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通过建立城乡之间资源与人才互动的机制,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切实改善广大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城乡等值化”的核心思想是:要确立农村与城市生活等值的理念,让农民在工作条件、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社会待遇等方面与城市形态不同类但等值,追求与城市不同的更符合农民需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农民在农村居住仅是环境选择,当农民只是职业选择,从而有效地保证留在农村的人口能安居乐业,建设农村。

我国城乡差别表现在很多方面。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看,可划分为一次分配差别和二次分配差别。

一次分配差别主要体现在城乡收入差别和消费水平差别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关系出现不同的变化阶段,总体呈扩大趋势。尽管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仍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仍在扩大。收入水平的差距导致消费水平的差距,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消费,城市居民普遍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

二次分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水、路、电、通讯等;二是社会事业,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等;三是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就一次分配造成的差别看,农民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缩小。增加收入,最终还要靠农民个人自身的努力。

就二次分配造成的差别看,仅靠农民个人的努力难以奏效。二次分配造成的差别,主要原因是政府在财政支出结构上重点倾向了城市,而农村获得的较少。农民个人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解决二次分配所造成的差别,主要靠政府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以“城乡等值化”为目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对于全面缩小城乡差别,尤其是二次分配领域方面的差别有重大意义。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等值化”的措施

(一)做好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百年大计,特别是基础设施,一旦建成,再调整就要付出很大代价。规划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由谁来做规划。规划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我国的一般县(市)几乎都不完全具备这样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要请专家参与和帮助。

二是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对未来要有足够的估计,规划不能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应成为今后建设的指导而不是约束。

三是突出特色。要根据各地的地域文化、基础条件、经济水平和社会状况,因地制宜,把新农村建设同当地独特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四是村民参与。中国农民从不缺乏智慧,缺的是刺激智慧迸射出光芒的引导。让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规划的编制,有利于吸纳农民群众的智慧,也有利于规划的实施。

(二)农民生活和生产基础设施公益化。多年来,许多城市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电信等建设主要靠财政投入,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所以,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集中体现在城乡居民在享受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上的不平等。

因此,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等值化”,必须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里拿出一部分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持续不断的投入,彻底改变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城市的局面。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尽快实施城乡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如,城乡道路进行统一规划,要重点构筑公路、公交城乡一体的道路交通网;要实现自来水供水和供电的新农村;要创造条件实现通讯、有线电视和信息网络的城乡对接联网,在信息化方面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农民生活和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只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农民就能享受与城市居民等值的现代化生活环境。

(三)农民医疗教育普惠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等值化”,就必须通过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医疗、卫生、教育保障制度,使农民医疗、卫生条件改善,降低非正常死亡率,提高平均寿命和身体素质;让农民人人都享受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的平等待遇。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对农村医疗、教育网点布局的规划和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教育设施的规模和档次,促进医疗、教育的城乡平等化。

在医疗卫生方面,一是要尽快全面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标准,并把农民全部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范围,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农民生大病也有一定的保障。

二是要尽快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做到乡乡有公办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逐渐增加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和覆盖面,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

三是要切实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完善卫生防疫和医疗保健体系,从整体上确保农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可以考虑每年或每两年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在城乡教育公平发展方面,一是要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体系。要取消乡(镇)管学校,尽快在农村实施真正的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同时真正实行城乡教师工资的统筹分配,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

二是要把农村职业教育搞好,甚至要把职业教育放在比义务教育更重要的位置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是加快农民脱贫、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因此,要通过基础教育和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让农民扫盲不出村、职教不出县,全面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真正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

上一篇: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下一篇: 渔业生态养殖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