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本刊特稿、理论经纬、学术时空、国际交流、实践研究、终身教育、技术应用等。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 国际刊号:1009-5195
  • 国内刊号:51-1580/G4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181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5.46
  • 综合影响因子:2.121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本刊特稿

“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互联网+"战略在为远程教育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在变革取向上为远程教育发展指明方向。但远程教育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与"互联网+"所指向的教育变革价值取向还有一定差距。"互联网+教育"不是在线教育,而是一种变革的思路,是要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创新教育的组织模式、服务模式、教学模式等,进而构建数字时代的新型教育生态体系。中国远程教育之前发展所坚持的在既有教育框架内强化完善传统教育的路径依赖已经不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因为中国远程教育在知识生产、传播与消费链条上还没有实现较大突破,单纯依靠技术支撑的教育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而质量保证体系的缺失,导致中国远程教育的质量声誉远远落后于其实际办学水平。因此,需要探索改革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与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服务模式应该走向公共服务的新范式。当然,"互联网+"推动的教育变革亦有不同的路径选择,不同教育领域、类型以及不同地区惟有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地开展探索与尝试,才能探索出互联网环境下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应有之道。
3-10

香港大学“互联网+”继续教育系统模式的实践思考

摘要:"互联网+"继续教育就是釆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技术和继续教育的深度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更加信息化的继续教育模式。在进入"互联网+"的Web3.0时代,需要运用"互联网+"继续教育发展的系统模式。从香港大学应用"互联网+"继续教育系统模式实践经验来看,有四点重要启示:第一,"互联网+"继续教育发展需要顶层设计,釆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和技术理念,重点在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课程和教学等方面做好规划,以保证系统模式有效运行;第二,"互联网+"继续教育的技术支撑应该立足本校需求进行建设。技术应用的着眼点不应单从高端技术考虑,而应基于实际需求、有效应用和成本效益;第三,"互联网+"继续教育的管理系统发展,应根据规划阶段性发展,每一步基于统一技术路线发展的新内容,都应与已有平台和系统无缝衔接;第四,"互联网+"继续教育遵循教育驱动和技术支撑的教育理念,发挥教师的核心作用,发挥技术人员的支持地位,有效担当"互联网+"继续教育的管理和教学工作。
11-18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理论经纬

论终身教育公民学习权的实现

摘要:公民学习权,简单说就是公民自主性地获取知识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学习权学说把学习的自主选择确立为基本立场,强调国家有义务为此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件。这是公民享有自由发展的平等机会的标志。学习权最大化的实现依赖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壮大,依托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公民学习权是终身教育理论脉络的逻辑起点,对学习权实现的关注透射出对传统教育理论的反思和对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国际潮流的顺应。学习权的属性兼具内生的自由权品性与外化的社会权特质,孤立空泛的强调学习权的自由属性而忽视其实现的社会依托性必然陷入无源之水的尴尬境地。学习权的实际运化中与传统意义的"受教育权"存有混同与分立的动态化平衡之势。学习权的实现路向应从主体意识的自省入手,在外化的权利诉求冲突中逐步迈向理性的回归并得以型塑,达到与制度的契合。随着公民主体意识的强化,以最为公平的方式给予最大多数群体学习权诉求实现的最大化,这是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应然选择。
27-32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时空

智慧教育核心的智慧型课程开发

摘要: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教育新形态,是"互联网+教育"的必然。智慧教育的突破口在课程,制高点在智慧型课程。构建智慧型课程是智慧教育的核心。智慧型课程是旨在着力培养学习者高级思维能力和适应时代创新创造能力,使学生更富有智慧地学习、教师更富有智慧地教育教学的课程,具有多元性与选择性、生成性与发展性、智慧性与创造性、虚拟性与真实性以及研创性的特点。智慧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按照"互联网+"时代对教育的创新要求,正确把握课程目标的时代定位和教育模式创新两大方向,以"知行创统一"为指导思想,实施融创式智慧教学模式。其智慧提升与实现,又要以解放教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重构教学评价方式,创新课程形态为基础和保障。
33-40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摘要:MOOC与翻转课堂是当前备受教育界关注的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并建构一种充满意义的深度学习场域,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MOOC与翻转课堂的融合是指将MOOC资源进行本土化加工后融入翻转课堂教学全过程,为翻转课堂提供高效网络学习平台、学习工具与优质学习资源。以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为基础的深度学习场域由情境、交互、体验和反思四个要素构成。其中,情境是深度学习显在场域的物理基础与核心,交互、体验、反思分别是深度学习潜在场域知识建构与理解、知识迁移应用、问题解决与创新的形成性要素与关键。场域中的各要素是各种社会关系尤其是权力关系的体现。管理者是学习场域中经济资本的主要支配者,可以运用职位权力向"域内"调配资源与资本。教师可依赖拥有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形成自己的权力与权威,共同推进深度学习场域建构并形塑与之相匹配的惯习,塑造"域内"优势,引导学生"入场",吸引学生"在场",减少学生"离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
41-49

发展教育大数据:内涵、价值和挑战

摘要: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与改革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数据与教育的结合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教育大数据是指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以及根据教育需要采集到的,一切用于教育发展并可创造巨大潜在价值的数据集合。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教育大数据从战略高度应定位为推动教育变革的新型战略资产、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科学力量以及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石。教育大数据的最终价值应体现在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以及持续推动教育系统的智慧化变革上,具体表现在驱动教育管理科学化、驱动教学模式改革、驱动个性化学习真正实现、驱动教育评价体系重构、驱动科学研究范式转型、驱动教育服务更具人性化。然而由于教育系统自身更强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我国教育大数据的发展也面临应用落地、数据安全、数据治理与运营等诸多挑战。只有正视并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才能推动我国教育大数据持续健康发展。
50-61

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构建

摘要:在技术创新驱动社会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创客运动对教育领域的席卷孕育了新的教育形态——创客教育,成为社会创新教育的新范式。当前创客教育在社会和学校领域的深入开展衍生出两种教育模式,即基于利益驱动的社会创客教育链和基于专业驱动的学校创客教育链,虽然两者在目标定位、价值意义、资源建设和组织管理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两者通过内聚耦合的方式可以形成犹如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实践创客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素养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实现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呈现出螺旋动态特征,强调内聚耦合关系和多维协同机制,反映了社会教育实践创新的新取向。为保障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各要素的协调运行,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持、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支撑和合作的创客教育联盟支助。
62-68

我国教育研究前沿关注点:基于2014-2015年《教育学文摘》

摘要:近两年,我国教育事业迎来诸多变革,一批具有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展现了当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文摘》(2014-2015)文献分析中凸显了教育学研究前沿关注点:一是慕课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慕课打破了高等教育的精英属性,创生了一个世界范围内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的大学堂,由此推动了工业文明造就的封闭课堂向信息时代更加开放课堂的历史性转变。二是大学治理研究。大学治理就是解决高校管理体制的行政化弊端,使大学回归本原。这在宏观上表现为理顺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在微观上表现为理顺大学内部权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完善大学治理结构。三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目前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已趋于饱和,其研究正在向学科相关方向和实践层次上延伸。四是核心素养研究。落实素质教育战略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主题,但目前关于"核心素养"研究还处初级阶段,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核心素养体系将成为探讨的焦点。
69-77

五种不同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测量比较

摘要:信息技术正在快速推动教育变革与学习创新,在线学习将成为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学习动机是影响在线学习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主要有高校网络教育、高校MOOC、企业MOOC、企业E-Learning和政府E-Learning五种不同模式的在线学习,不同模式下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动机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原因值得探索。以"非约束条件下成人在线学习动机量表"为问卷调查工具,针对上述五种不同模式的在线学习者进行研究,主要得出四点结论:第一,从学历性质的差异看,高校网络教育属于学历性质,高校MOOC属于非学历性质,两种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整体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二,从范式的差异看,高校MOOC是基于学习范式,企业MOOC是基于绩效范式,两种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整体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三,从学习方式的差异看,企业E-Learning是企业中的正式学习方式,企业MOOC是企业中的非正式学习方式,两种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整体存在显著性差异。第四,从组织性质的差异看,企业E-Learning属于企业组织,政府E-Learning属于政府组织,两种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整体存在显著性差异。
78-84

国际泛在学习领域知识图谱研究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泛在学习被认为对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资源的共享,学习方式与教育模式的变革具有独特优势,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民众素质和推动学习型社会构建与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从发展脉络上看,泛在学习经历了酝酿期、起步期和形成发展期三个阶段,目前理论研究仍处于初步发展的状态,实践也正处于项目试验的阶段。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和学习资源的建设是目前泛在学习研究的热点;基于移动技术的泛在学习研究和泛在学习中学生的记忆、认知等心理研究是研究的前沿。但同时泛在学习研究也面临一些困难,如学习终端、学习资源与学习支持服务的"智能化"问题,过于重视技术因素而轻视人为因素的弊端等。
85-95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技术应用

基于平板电脑的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应用效果调研

摘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颁布以来,教育机构努力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学校教育变革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其中以使用平板电脑为终端构建1对1数字化课堂,开展创新教学渐成趋势。然而尽管学界近两年进行了诸多探索,但平板电脑的教学实践和推广过程依然存在阻力和困惑。为进一步揭示平板电脑的教育价值及应用情境,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支持下,研究者结合自主学习特征和平板电脑特性,设计了1对1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设计框架,并在4所学校开展实验。研究发现,平板电脑构建的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应用从以往的教师端转移到学生端,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海量的学习资源和有效的认知工具支持,提升了学习的参与度和反馈效率,增强了学生的正面学习体验,促进了课堂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支持以及学习诊断方式的转型。但其价值的发挥需要完善的学习生态系统的支持,而这取决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教师激励制度、1对1软硬件平台与工具的完善与更新、设备的管理与控制、家校双方持续的沟通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96-103

课堂数据可视化的价值与教学应用

摘要:近年来,数据可视化正不断成为人们了解和认识世界、与世界对话的重要媒介。然而传统课堂应用数据可视化注重以图形图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支持学生认知建构,忽视了数据本身所具有的动态变化性、沟通力与说服力。基于网络智能设备的课堂数据可视化,一方面继承了数据可视化"一图胜千言"的表达优势,另一方面又通过技术将已构建教学关联的课堂数据,以即时反馈、全局展示、动态累积、趣味呈现的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各环节和活动中,在支持课堂管理的同时,着重突出"可视化"的教学互动及教学的动态生成,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不断改进。这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对传统课堂交互的认识与理解,可能带来课堂形态的新变革,推进教师技术应用的优化。然而课堂数据可视化应用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介入,而是从课堂数据和课堂交互两大方面为课堂教学创设新的形态。这需要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关注与参与。
1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