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本刊特稿、理论经纬、学术时空、国际交流、实践研究、终身教育、技术应用等。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 国际刊号:1009-5195
  • 国内刊号:51-1580/G4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181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5.46
  • 综合影响因子:2.121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本刊特稿

实用主义视阈中的中国高校信息化学习环境

摘要:大学提供给学生的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学习环境。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注重效用原则,强调实用主义方法是引导人们积极地改造环境。从实用主义角度认识高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变革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以ICT技术为支撑的教与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目前高校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存在硬件建设整体设计融合度较低、软件设计考虑师生需求不够、教学评价机制单一、教学服务缺乏个性化支持和一站式服务、总体投入依旧不足等问题。高校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需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倡导使用者设计及相关者参与,提供有效学习服务等方式来改变建设模式,从而促进创造性学习的发生。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正在成为高校破解的命题,“云大学”的概念已经出现在可能的解决方案中。
3-8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理论经纬

解读康德建构主义思想的缘起、内涵及当代教育启示

摘要:当前对于建构主义的很多片面理解与误读仍然在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存在,这对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无疑产生了诸多影响和障碍。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思想体系中去进行追本溯源式的挖掘是对建构主义思想形成更加深刻和正确理解的一个重要研究路径。康德的建构主义思想产生于经验主义向传统理性主义的挑战过程之中,并通过调和理性与经验而得以产生;其核,心内涵体现在认识结构的确立、自由精神的彰显、理性认识的不可能性以及有价值知识的辨析等四个方面。康德的建构主义思想表明:建构主义应定位为认识论而非本体论;人不能超越自身的知识经验去建构知识,知识的建构是有方向性和标准性的;建构主义不是一种实践方法的标签,而是一种指向人的深层认识及其机制的理论解析,更是一种判断各种流变不居的教学实践方法的价值准绳。
9-15

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及“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暨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发展论坛”将在四川成都召开

摘要: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教科文全委会秘书处与各参与城市共同主办的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将于2012年10月11日在全囝拉开帷幕。活动周总开幕式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此次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呼吁各城市面向不同群体积极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继续教育与全民学习活动,强调在组织中注重活动效果,培育活动载体,展示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成果,营造人人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良好环境。
15-15

协作学习需要教师指导吗

摘要:协作学习对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与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契合,是学术研究领域和教学实践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然而目前协作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清楚协作学习是否需要教师指导,需要何种指导。这种认识上的不清楚导致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加剧了协作学习的混乱。关于这一问题,相关研究者持两种观点:一部分认为应该让学生独立探索,一部分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决定他们需要教师指导。实证研究结果都支持“协作学习中需要教师指导”这一理论观点,但基于此进行的影响协作学习效果的教师特征和具体指导方式研究还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和方法。而且,从因素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忽略影响学习效果因素的复杂性,不具有可验证性,科学性低。基于复杂系统论的研究范式可以避开简单归因的缺点,以系统本身的属性揭示系统运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16-22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时空

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年表构建与分析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及相关部门针对教育信息化问题,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按照年代顺序梳理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并构建成年表,对于回顾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总结教育信息化的经验教训以及把握教育信息化的未来趋势有着重要的意义。政策法规年表可以看作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的缩影。根据信息化发展的阶段历程和政策法规的特点,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年表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起步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和加速发展阶段。不同阶段涉及的领域、召开的会议、成立的组织、启动的项目等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却相互包含、层层递进。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在今后的制定过程中应更加关注文化因素、绩效评估和上下联动。
23-30

行动研究应用中的常见误区——基于过去6年教育类核心期刊论文的评述

摘要:行动研究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张将“行动”与“研究”合二为一,鼓励研究者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对实践活动所遭遇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深受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喜爱。但是,通过对最近6年有关行动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研究者在应用行动研究方法时,主要存在6种误区:有行动无问题定义、有问题无原因分析、有计划无方案论证、有方案无动态变通、有观察无评价反思、有反思无阶段循环。这些误区主要是因为研究者没有厘清“行动”与“研究”的学术内涵。行动研究中的“研究”当指科学的学术逻辑,而非工作逻辑和生活逻辑;行动研究中的“行动”当指有意图、有准备的行动。行动研究重视系统化的方法探究,既是行动,更是研究。教育研究者在应用行动研究方法时应遵循研究的共同规范,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
31-35

我国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摘要: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既是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因此有必要研究测量工具对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在借鉴教育均衡评估、教育信息化评估等研究基础上构建的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教育信息化投入均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均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均衡”和“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均衡”4项一级指标和24项二级指标。这些指标在北京市义务教育信息化评估中的应用显示:该指标体系具有可行性,评估结论对于现实情况具备一定的诊断性,可为后续建设提供较明确的指导。
36-41

如何建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新型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模式也经历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变革。未来课堂是新技术对传统课堂变革的产物,吸收了人本主义、互动教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精华,借助智能空间、云计算和人体工学等技术支持,开展以互动为核心的教与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面向21世纪的技能。未来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完整过程包括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建模理念、模式目标、模式结构、实施策略、实施条件及评价设计等7个方面。这一模式可以作为未来课堂教学的一种典型应用样式,指导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2-50

信息意识概念的新构想与实证

摘要: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信息主体的信息需求表达和信息行为,决定了信息的利用效果。当前关于信息意识的概念模糊,未能体现意识的流动性,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表层化、单一化,难以有效指导教学实施过程。明确信息意识概念有助于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定义和交流理解的框架,为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思想。在心理学意识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素养的过程结构和目标结构思想,将信息意识界定为信息主体在信息认知活动中产生的感受及感受积累后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觉知能力,由信息行为觉知、信息情感、信息观点三要素和信息需求、信息应用、信息交流三阶段组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该概念模型的合理性。
51-56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国际交流

国内外远程开放教育辍学研究之比较

摘要:英国开放大学在2010年最新报告:该校目前毕业率仅为22%;研究显示,1999年以来中国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辍学率也相当严重。这是远程开放教育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比较国内外远程教育辍学问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上,国外研究热衷于辍学模型建立,强调用教育统计分析进行研究;国内研究的突出特色是大量研究成果建立在质性研究基础上。在研究问题上,近年来国外已经从消极被动的辍学研究,转向积极主动的保持研究,开始建立保持率的实验项目研究;国内辍学研究基本还停留在解决辍学问题的提出建议层面,而提高保持率才是辍学研究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辍学现象隐含着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辍学问题的研究旨在发现其规律性,探索提高学生就学保持率的途径。
57-64

教育实践的专业化需要教育技术

摘要:教师们既无专业技术,又面对需要专业能力水平的职业任务,这很尴尬。这种情况下,要追求效果和效率,就只能凭借经验积累(依赖经验积累而成长为精英教师的何其寡!),当然少不了面对专家和领导(有一些是精英教师出身)的指手画脚甚至批评,就这样扭曲地成长着。由于缺乏客观的专业技术,很多善意的改进意见仅仅是专家的个人偏见而已,稍稍揣摩一下他们的高见就能知道,他们只是提出了更高、更完整、更完美的期望(老师们大多都知道,只是达不到而已,犹如做不了理想自我一样),极少见到建设性的措施,其结果多是角色扮演游戏。
64-64

对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一些错误期望

摘要:期望之一:无论面对什么内容、什么目标,只要领悟了先进科学的理念,领悟了学习规律,就可以将教学设计得内外兼修——既有满意的效果又有美丽的装饰、既能达到具体的目标又能充满机智和智慧,好似有一种设计,使得任何东西的学习都得以轻松惬意的完成。
64-64

英国社区学院办学模式及启示——以利物浦社区学院为例

摘要:我国目前对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社区教育模式的研究较多,而对英国社区教育的研究较少。英国利物浦社区学院是一所公立的城市社区教育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学校自主办学模式,其最富特色的是具有比较完整的社区教育体系,一是办学使命为满足当地经济和社会多方面需求;二是形成合理的教学机构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建立多个学习中心,并另设置12个社区辅导中心;三是课程以职业类和学术类为主,设置多层次教学课程:为成人提供职业进修,为青少年提供高等教育衔接,为弱势群体提供补偿教育;四是执行一套比较完善的学分转换与资格认证制度;五是有效运行社区教育教学质量监督机制,以其高质量的教学管理获得Ofsted最高等级评价。
65-70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实践研究

推进手机移动学习:中小学教师态度与需求

摘要:能否在中小学校普及手机移动学习,这是当前国际教育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来自北京市4城区11所学校450名教师和管理者的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教师都具有积极的技术产品教育应用意向,但反对中小学生持有手机和利用手机进行移动学习。不同学段的教师对推进手机移动学习的需求差异非常显著,小学教师最为积极,初中教师最不积极。在中小学校推进手机移动学习,应引导学校管理者、教师转变理念,客观认识学生手机,逐步认同手机移动学习;应加强宣传,推进本土实践,吸引学校管理者、教师乐于尝试手机移动学习;应增强手机移动学习产品、资源、服务与教育者、学习者、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的融合;在政策推广方面,可以先从小学进行试点推广,中学生手机移动学习可以走社会化推进、产业推动的道路。
71-78

网络教育创新理论、技术与实践高级研讨会在蓉召开

摘要:2012年8月16—17日,由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绑作组主办,成都依能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远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网络教育创新理论、技术与实践”高级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济作组秘书长、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严继昌教授,全困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副秘书长、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李德芳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暨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祝智庭教授,数字学习与教学公共服务教育部下程中心主任、
78-78

面向情境体验的在线学习课程设计

摘要:情境认知理论和体验式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迁移,重视学习者在学习中的情境体验和经验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基于这一理论,可以建立面向情境体验的在线学习课程框架。该框架采用“主题一专题一体验圈”的组织形式,强调导学情境、交流研讨、多媒体呈现、拟真任务设计、反思与总结等策略。将这一设计框架应用到《多元智能教学应用》在线学习课程实例的设计与开发中,可以得出两点主要结论:一是在情境体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学习者的整体学业成绩高于平均水平;二是学习者对该在线课程的总体框架和学习体验的满意度均较高。
79-84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技术应用

基于可拓学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摘要:完善高校教师质量评价方法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评价方法以定性和简单算术运算分析为主,带有较强的主观片面性。可拓学是用形式化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的科学。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和由单指标给出的评价结果的不相容性,符合可拓学解决矛盾问题的基本原则。利用可拓学理论和方法建立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物元模型,能在事先没有人为设计指标权重的基础上,通过关联函数和关联度,反应评价单元的归属程度以及评价等级值,较好地解决指标权重与主观片面性问题,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85-89

支持探究性学习的物联网传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国内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但在实践中却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推广困难。物联网技术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等特征,可以模拟真实场景,为探究性学习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基于支持探究性学习开发的物联网传感系统,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真实环境中数据的获取和传输.并通过网络技术和图形显示与处理技术集成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远程、直观掌握真实情景事务的功能。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实例证明,利用物联网技术支持探究性学习有助于节约实验经费、减轻教师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效果。
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