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农业机械学报杂志

《农业机械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7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农业装备与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农业自动化与环境控制、技术基础理论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0-1298
  • 国内刊号:11-1964/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363
  • 创刊时间:1957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21
  • 综合影响因子:2.23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农业机械学报 2012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机械学报杂志车辆与动力工程

基于V模式的机电复合传动能量管理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利用V模式开发方法进行了能量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验证,实现了方案设计与仿真、快速控制原型、硬件在环仿真、道路试验标定与验证等各开发环节。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机电复合传动功率耦合方案、控制方案和控制策略正确可行,开发的能量管理控制系统完成了系统的能量管理和综合控制功能,性能良好。应用V模式开发方法使设计与验证工作简单易行,提高了研发效率,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1-7

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与弱磁扩速研究

摘要:针对电动汽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控制系统,通过借鉴以往经验以及对电动机响应曲线的分析,结合电动汽车运行实际状况,制定模糊控制规则,设计模糊PI复合型控制器,实现在矢量控制中嵌入,完成模糊PI矢量控制系统仿真。以同时考虑转速和变调率的双判断条件来确定是否需要弱磁控制,实现以转折速度为阈值的分段式矢量控制策略。最后,进行了电动机运转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响应特性和运行平稳性,拓宽了电动机的可控速度范围,改善了电动汽车的驾驶性能。
8-13

行星传动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

摘要:为提高行星传动系统的设计水平与性能分析效率,研究了行星传动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通过对行星传动结构型式的分析,构建了行星排、离合器和制动器等基本模块,基于模块间的连接关系,建立转速、转矩分析的通用数学模型,并自动构造出转速、转矩平衡方程组。编制了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实现了行星传动系统的快速建模、方程组的自动列写并求解以及性能分析等功能。
14-18

基于复杂性测度的变矩器流场仿真模型可信度分析

摘要:为客观准确地评价液力变矩器流场仿真模型的可信度,对某型液力变矩器进行了300次性能试验,并按照与试验完全相同的输入量对流场仿真模型进行300次仿真计算,将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基于复杂性测度理论,建立了仿真与试验两组数据系统单变量、两变量和多变量等3个层次的可信度评估体系,并提出复杂性、关联性和稳健性3种仿真模型可信度量化指标。结果显示,该流场仿真模型的整体可信度为72%。
19-24

大功率拖拉机电液提升器比例提升阀设计

摘要:针对大功率拖拉机电液提升器,设计了比例提升阀,对4种不同型式节流口的流量特性进行了对比。基于状态空间法,建立比例提升阀的动态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及参数优化设计,并进行了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半圆形节流口的阀芯行程短且具有良好的小流量特性;经参数优化之后,比例提升阀控制电流与流量曲线线性度决定系数为0.998 6,动态阶跃响应超调量为6.25%,调整时间为0.3 s。
31-35
农业机械学报杂志农业装备与机械化工程

步行式插秧机共轭凸轮推秧装置动力学分析与试验

摘要:为深入研究步行式插秧机共轭凸轮推秧装置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共轭凸轮推秧装置的动力学模型,采用由Visual Basic 6.0编写的动力学辅助分析软件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三维模型并加以虚拟仿真。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对比,其吻合程度高,表明动力学分析模型是可靠的,可为动力学优化提供数学模型以及后续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提供依据。通过与传统的推秧装置比较,配置共轭凸轮推秧装置的步行式插秧机分插机构支座处具有较小的力、力的波动和噪声,表明共轭凸轮推秧装置具有较好的动力学特性。
47-52

基于不等分模型的差动偏心齿轮系分插机构运动分析

摘要:针对等分模型存在模型假设引起的转角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准确计算偏心渐开线齿轮转角关系的不等分模型及解法。该模型校正了等分模型下配对齿工作齿廓的交叉或分离,当基准齿工作齿廓坐标点数为5 000点时,啮合点搜索的坐标控制精度可达到0.001 mm,转角误差精度可达到0.001°。计算表明,转角误差随着齿轮偏心率的增大而变大,多级传动时转角误差被逐级放大。不等分模型解法可以求得偏心齿轮系分插机构齿轮盒和栽植臂准确的相对运动关系,从而得到秧爪取秧和推秧准确的位置与姿态。正、反侧从动齿轮输出转角在180°处不等于中心轮转角,使得正向侧和反向侧栽植臂的秧爪轨迹不重合,ADAMS仿真结果验证了不等分模型求解的正确性。当偏心率为0.104 3时,两者的轨迹偏差不大于1.01 mm。
53-59

全椭圆齿轮行星系液态肥深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摘要:为满足液态施肥机工作过程中作业效率高、运转平稳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全椭圆齿轮传动的液态肥深施机构。建立了该机构运动学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优化液态肥流动路线,对机构进行防缠绕设计。进行试验台试验,应用Design-Expert 6.0.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确定了机构最佳工作参数为:液泵压力0.47 MPa、喷肥针孔直径3.0 mm和行星架转速40 r/min,此时施肥量20 mL/次,施肥损失率3.2%。试验表明该机构运转平稳、机构之间无干涉,液态肥流动管路密封可靠,液态肥输送顺畅。
60-65

圆盘雾化器风力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

摘要:采用试验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方法,研究了圆盘雾化器最佳工作转速,不同转速下圆盘雾化器的气流速度场,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圆盘雾化器在选定的叶轮下,最佳工作转速为1 400 r/min;圆盘雾化器气流速度场基本呈轴对称形状,气流速度以一定的扩散角在中心平面内扩散,而且气流速度沿中心线逐步衰减;模拟值与试验值相关性较好。
72-75

4LZ-1.0Q型稻麦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部件试验与优化

摘要:对4LZ-1.0Q型稻麦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部件进行了正交试验,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小麦田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脱粒清选环节中钉齿脱粒滚筒、栅条凹板筛、上盖板、振动筛、离心风机部件的优化组合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脱粒性能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滚筒齿顶线速度、脱离间隙、上盖板导向次数、凹板筛筛分包角、凹板筛筛孔大小和脱粒间隙,优选参数组合为滚筒齿顶线速度25 m/s、脱离间隙55 mm、上盖板导向4次、凹板筛筛分包角204°、凹板筛筛孔尺寸36 mm×15 mm、脱粒间隙15 mm;影响清选性能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振动筛曲柄转速、筛面结构形式、离心风机转速、振动筛振幅,优选参数组合为振动筛曲柄转速404 r/min、筛面16 mm方孔编织筛、离心风机转速1 787 r/min、振动筛振幅30 mm。可控制含杂率小于3%、破碎率小于1%、脱粒清选籽粒损失率小于1.5%。
76-81

玉米秸秆剥穰机构参数优化

摘要:为了研制玉米秸秆皮穰叶分离设备,对剥穰机构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试验台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剥穰刀与支持板间隙、剥穰刀数量、剥穰刀安装角和剥穰辊转速进行了试验,并以秸秆外皮完整率和含穰率作为评价指标。试验表明,当间隙2.0~3.0 mm、剥穰刀6把、剥穰刀安装角15°和剥穰辊转速1 000 r/min时,其外皮完整率达95%且含穰率低于2%。
90-94

摘穗与秸秆粉碎复式作业机构设计与试验

摘要:设计了一种摘穗与秸秆粉碎复式作业机构。该机构主要由摘穗板、一对拉茎辊和一个切割刀辊组成。拉茎辊带有凸棱,凸棱上按一定间隔设有开口,切割刀辊上装有缺口圆盘刀片,刀片与拉茎辊凸棱的开口配合,茎秆下拉时,切割刀辊将茎秆切碎,一套机构实现摘穗和秸秆切碎2个功能。建立了茎秆下拉运动方程,分析了茎秆在机构间的运动规律,理论上证明了茎秆下拉的运动轨迹具有较好的直线度。初步试验表明,该机构的摘穗效果良好,籽粒损伤率和果穗损失率低、茎秆折断减少,功耗是摘穗机构与秸秆切碎机构分置时的35%,节能效果显著。
95-100

基于三平移并联机构的茶叶筛分试验

摘要:为解决传统茶叶筛分机械不能实现多维振动的问题,基于并联机构组成原理,选择了一种满足茶叶清选需要的全解耦三平移并联机构为茶叶筛分机的主体机构。应用D-H矩阵计算出该并联机构运动学正、反解,并且通过正交试验验证了其筛分性能。结果表明,三自由度振动提高了茶叶在筛面上的分散度,最短透筛时间为单自由振动最短透筛时间的1/20,筛分性能较单自由度振动有大幅度提高。
101-104
农业机械学报杂志农村能源与生物质资源利用

甘蔗叶干法厌氧发酵正交试验

摘要:为确定甘蔗叶干法厌氧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选择堆沤方法、草粪质量比、发酵温度这3个关键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叶干法厌氧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自然堆沤、草粪质量比1、发酵温度38℃,验证最佳工艺条件下产气量为655.30 L。同时研究分析表明,猪粪对甘蔗叶干法厌氧发酵有较大影响,在猪粪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提高发酵温度也能增加产气量;堆沤时添加绿秸灵和腐秆剂对甘蔗叶发酵没有效果。
110-113
农业机械学报杂志农产品加工工程

马铃薯片红外和漂烫灭酶工艺对比试验

摘要:对马铃薯片进行了红外和漂烫两种灭酶工艺的对比试验,得出两种处理后多酚氧化酶相对活性、亮度、色度及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方法得到厚度为3 mm马铃薯片两种处理方法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辐照度为4.0 kW/m2红外辐照处理,处理时间2.5 min,维生素C质量比为6.983 mg/(100 g);采用漂烫处理,处理温度为100℃,处理时间4.0 min,维生素C质量比为7.068 mg/(100 g)。与传统的漂烫灭酶相比,红外灭酶缩短加工时间37.5%。
118-123

高凝胶性大豆球蛋白制备工艺优化

摘要:以脱脂豆粕为材料,分离纯化后得到大豆球蛋白(11S)。通过添加葡萄糖进行糖基化改性,单因素试验初步得到改性的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模型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测定并分析了改性产物在各个条件下的凝胶强度。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8.61℃、反应时间60.36 min和葡萄糖质量分数2.84%,凝胶强度达到271.37 g。根据实际情况,将反应温度设定为80℃,反应时间设定为60 min,葡萄糖质量分数确定为3.0%,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凝胶强度为270.52 g,是未改性大豆球蛋白的3.07倍。试验证明优化工艺能有效且显著提高大豆球蛋白的凝胶强度。
124-130

丁香非挥发性成分抗氧化活性

摘要:对丁香非挥发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及采用酸水解处理对丁香有效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丁香非挥发性成分各极性部位(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中,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总抗氧化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最强,为有效部位。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显著相关。薄层色谱表明丁香有效部位主要含有8种成分。有效部位酸水解后可显著提高其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
131-137

白鲢鱼糜低钠复合盐配方响应面法优化

摘要:为降低白鲢鱼糜制品中的钠盐含量,在斩拌过程中添加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3种盐类,以凝胶强度、持水性和白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三者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到低钠盐优化配方。结果表明,白鲢鱼糜低钠盐的最优配方为:氯化钠质量分数1.0%、氯化钾质量分数1.0%、氯化钙质量分数0.5%,其中钠盐添加量的质量分数降低至1.0%,且复合盐总添加量的质量分数仅为2.5%。此条件下,白鲢鱼糜凝胶强度达到196.50 g.cm,持水性为76.37%,白度为75.44。
14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