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

  • 32-1791/G4 国内刊号
  • 1674-4632 国际刊号
  • 0.0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是江苏凤凰报刊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9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学术期刊。教育研究与评论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科教育、教材教法、独家策划、专题研究、教师发展、热点透视、课程改革、本刊特稿、齐华视点、前沿论坛、卫东漫话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感知人间,认识脚下的大地 在南师大附中IB国际部办学十周年庆典上的讲话4-6

摘要:感谢IB国际部在这个隆重的庆典上请我发言.我对国际部的教学所知并不多,大概只讲过两次课,仅有的一些认识,是从任教IB国际部的老师们的介绍中得知的.特别是IB课程的阅读教学实践,郝或老师曾有专文详细介绍.我因此对IB课程和管理模式有了兴趣.

以唤醒、激发言语生命欲为主线——“表现-存在论”阅读教学之一7-13

摘要:培育“言语生命意识”,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核心内涵.但愿从今往后语文教育能走出“训练为主线”的技能主义困境,以激发学生言语生命欲、写作欲为主线.

起点、定位与朝向:“每月一事”的三个基本问题14-17

摘要:2016年4月22日,由新教育研究院、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主办,海门市教育局、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承办的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暨推进“每月一事”研讨会奏响了乐章.生动的主题讲述、精彩的行动叙事、丰富的活动呈现,热烈地演绎了新教育推进“每月一事”行动的魅力,反映了推进“每月一事”行动给孩子们的生命成长带来的积极影响.本期,我们一起来分享许新海等4位海门新教育人的主题演讲.

美由心生,礼形于外——“审美好习惯养成”行动叙事18-20

摘要:我们每天出门前,常常习惯于站在衣橱大镜子前照一照,自己今天穿的衣服是否搭配恰当、穿着得体,有没有教师的气质.这样做,不只是让自己、让别人赏心悦目,更是一种礼节、一种修养,是对别人的尊重.但是我们往往慨叹不怎么会搭配,无论是色彩还是款式.于是我们常常说,我们不缺衣服,而是缺少审美,因为小时候没有受过审美教育.我们迫切希望能提高生活品质,即使穿旧衣,也依然很美.所以,生活离不开审美.

让每一个生命之花傲然绽放——“新生命习惯养成教育”思与行21-24

摘要:我校展示的主题是“友善”,友善的“每月一事”是“让我们成为好朋友”,指向是“会交往”,专题是“善良、沟通、合作”.友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刚才,我们的孩子用歌声、用微笑、用鞠躬、用问好等方式欢迎各位代表的到来,这些都是友善的一种表现.

牵手“友善”,一路花香——“让我们成为好朋友”行动叙事25-27

摘要:曾经有位哲人这样说过:友善是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团结和睦、友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在无限被爱的环境下,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他们渴望与人交往、结识朋友,却又不懂得如何接近别人,如何与他人成为朋友.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从“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切人,组织开展了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评价、主题反思等一系列活动,努力将“友善”的种子里植入孩子细小的心灵.我们的行动分这样七个步骤展开:

科学化:语文教育及其研究的基本路径28-43

摘要:从清末至今,语文教育科学化一直是语文学科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一个不时被人,却引发争议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需要进一讨语文教育科学化的义,梳理语文教育科学化的发展历程,总结语文教学论著中的相关内容,预设语文教育科学化的可能路径.

多元解读的理论与策略——“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系列研究之三44-52

摘要:从某种角度说,有着怎样的文本解读观,就有着怎样的语文教学.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坚持一种怎样的解读观,才能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特点呢?笔者认为采用“多元解读”的观点与方法较为可行.

“能”为中心:以学定教的“这一个”53-57

摘要:能,意指能力.一般而言,能力可以理解为显性的能力和隐性的尚待开发的潜能.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它总是和完成某项任务以及活动效果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能力是一种假定的结构,构成这个结构的方面主要是一些“因素”,如阅读能力,其因素包括认读、理解、记忆、想象、速度等.实际上,当我们使用“能力”这个概念的时候,不是泛化的,而是特指的.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主要聚焦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尝试—交流”教学方式:以学习为中心——基于科学课堂的研究58-62

摘要:从古至今,我们的教学一直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线,“传道、授业、解惑”,不外如此.但是,20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知识浩如烟海,无论如何努力,我们都不可能学完所有的知识.甚至,每天正在诞生的新知识也远远超过了我们能够接受的知识总量.结果就是,虽然你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但是你所拥有的知识在知识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小.这种新的发展形势,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教课文”到“学阅读”——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价值追求63-65

摘要:课程改革十多载,语文阅读教学在方法上已有所改变,原来是教师分析课文内容,现在是学生按照教师的问题自己分析.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样的阅读教学仍属于“教课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不是教学课文中的字词句篇等相关知识,而应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活动,形成自主阅读能力,在“学阅读”中自主建构课程,积淀语文素养.

教育道德悖境的消解66-68

摘要:我曾经历了一个真实的教育故事:因两巴掌而扫地.一个寒风刺骨的夜晚,任九(7)班班主任的我,极力关注着一个叫小东的学生.这个成瘾,写下的各类“认识书”“悔过书”“保证书”足有三十余,家长频沟通,我,可是,果微乎其微.

绘本,那千百花样的美69-70

摘要:对孩子来说,绘本是启迪心灵智慧,认识成人世界的一个阶梯.一本好的绘本,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元素.那么,如何运用绘本的教育功能来促成孩子多元化的发展,并且以一种孩子能够接受、乐意接受的方式,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充分挖掘绘本的教育资源.

听一节课,寻一个人,读一卷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教育事件”描摹71-75

摘要:2014年11月,我参加了“数学史视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用心聆听了众多名师、专家的课堂教学、报告和现场对话.其中,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的课例和微型报告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活动结束后,我便到处寻找俞正强老师的课与书.因为我有一个习惯,看上一节课或一篇文章,总喜欢追根寻底,去查找与其相关的课例或书籍.

诗如画,诗非画,诗有声76-79

摘要: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成就最高的诗人非王维莫属,宋代大文豪苏轼曾给他的诗以高度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就是说,王维的诗不仅充满诗情,而且还极富画意.从此,“诗中有画”就成了对王维诗的定评.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山居秋暝》一诗将秋山暮色描绘得清新幽雅美如画,令人迷恋、惊讶.

神奇的随身贴80-85

摘要:形影不离的随身贴 随身贴(便签本)是人们生活中的好帮手,我也经常将其用于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思维火花,记录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问题等.

从“寒冬”到“暖春”86-89

摘要:从2000年开始,每月末,我们学校的全体教师都要集中举行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论坛”.最近一期的教学论坛,学校通知我执教一节观摩课.接到通知后,我开始选课文,并最终锁定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

智者不惑——《圆柱和圆锥》教学感悟90-92

摘要:“真相”,让人迷惑 这是我第一次任教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刚开学时,同年级的教师就我很多“忠告:《圆柱和圆锥》的教学一定要慢,要狠抓学生的计算,要用好草稿纸……总之,要有啃硬骨头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