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31-1772/G4 国内刊号
  • 1008-3855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发展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教育发展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摄影报道、视点、时评、教师发展、专题_教育评价改革、专题_职业教育发展、决策参考、课程与教学、域外、专题_大学学科评价_五个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学学科评价(笔谈)、劳动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18年第1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时评
世界一流大学与城市的共生关系及启示1-8

摘要:城市是一流大学产生和生长的江沃土,市场自发形成以及教会和政府主动创建的一流大学多依托于城市。一流大学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大树,她可以催生城市,丰富城市生态,提升城市魁力,引领城市走向世界,促使城市基业长青。社会捐赠、政府支待、理念剑新知大学系统是少数一流大学能适当远离城市的奥秘。经济竞争、战争和大国兴衰引发的城市没落,极有可能葬送一流大学的珲煌。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抓住城市化进名中的现实问题,构建“大学一政府一企业一社区”的互利共生机制。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题
激发“双一流”建设的新动能9-13

摘要:面对“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的使命感不强、制度活力不足、利益主体参与度不高等瓶颈,亟须在坚守责任的基础上重塑高校组织愿景,以权力下移和组织结构微调重塑制度活力,以共享共建理念重塑主体能动性,激发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新动能.

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异化与纠偏——鉴于西方学者的反思及其启示14-21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大学在市场压力发生价值扭曲。针对这一现象,许多西方学者对美国大学在追求一流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出批判反思。布鲁姆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书中指出美国大学因精神虚无而走向封闭;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批判了哈佛大学对育人功能的忽视;雷丁斯在《废墟中的大学》一书中指出,大学以一无所指的空洞的“一流”作为理念,最终将走向废墟。在新时代,我国开启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政程,本文客观分析宣国建设世界世界一流大学的异化现象,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路径。

“入围或突围”:“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挑战与应对22-29

摘要:“墨一流”建设的开放生为地方高校及其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但圈于地方高校学科定位模糊及学科建设发展的现实困境,其在发展上面临“入围”或“突围”的两难决择。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知何走出当前的两难困境,确定自身的学科建设定位和发展路径,其核心是知何能够坚定不移地立足于区当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政府项层墨设计,引导地方高校以服务导向定位学科发展、以应用和特色学科为突破点,实现学科内涵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积蓄学科后续发展动力以提升其科技创新力与社会服务能力。

“双一流”政策实施后的公众反应、关注热点与反思——基于“知乎”论坛197条话题的数据分析30-37

摘要:“双一流”政策颁布与实施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众通过各种公开网络平台就这一政策展开广泛的讨论。通过对“知乎”论岳与“双一流”政策相关的197条“父话题”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双一流’’政策制定过程中是否体现公众参与、资源配置是否公平合理、评价标准是否公开透明、政策是否与国家战略匹配等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提升公众对“双一流”政策的认同与理解,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在“双一流”政策的后续执行与调整过程中,应该科学适当地引导公众参与、加强“双一流”政策执行初期的宣传、提高“双一流”政策后续决策过程的透明度、重视“双一流”政策实施后的网络民意。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的政策过程研究——基于动态嵌套的“多源流理论”视角38-44

摘要:《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订是法律制度与政策行动互动的结果。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的政策过程,不仅有助子揭示民办教育法律吴系的特点与本质,而且有助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特育决策理论。发展之困、规则含混与法律冲突高成问题流,分类管理的政策分歧与修法建议构成政策流,政府话语的公众反馈的相互影响构成政治流,三流交汇推开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的政策之窗,体现出复杂决策场域之下的修法进程。“三源流”的反复动态嵌套,表征我国教育修法正朝着“科学”与“民主”迈进。《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的政策过程展现出的动态嵌套的“多源流理论”,在教育立法和修法中具有重要的政策价置。

大学法治:价值证成、秩序追求与自由目的45-49

摘要:大学法治是以权力制约和权力彰显为关键特征的大学管理机制、组织方式和秩序状态。大学法治的价值既体现于理性化的形式性价值,又体现于彰显大学理性与自由的实体性价值。大学与外部互动模式、成原组织行为、内部事务管理的秩序需求是大学法治的基础性议题。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体现着大学法治的自由目的。中国语境下的大学自治包含实质性和程序性自主办学权;学术自由包含学者的集体学术自由和学者个体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并不必然带来学术自由。大学法治应该寻求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在新发展环境下的互促和统一。

体系分野与制度协同——论“督评对接”及其实现50-57

摘要:在教育治理新常态下,“督导评价与社会评价交汇对接”不是“社会评教育”中的伪命题。“督”与“评”虽存在分野,但两者实行对接有其政策和理论依据。“督砰对接”的实质是两种评价的功能对接和力量力整合,融合形成教育评价的“第三方”机制。管办评分离与教育督导制度具有共时性特征,协同和独立是“督评对接”的制度条件。根据协同理论,实现“督评对接”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厘清督与评的职能边界、序参变量、功能结构,形成制度协同机制和对接实施方案。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默认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促进西部教育发展专委会成立37-37

摘要:近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促进西部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西部教育发展论坛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来自西部12个省区70余所各级各类学校~400A参会。促进西部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将立足于服务西部教育发展、服务“一带一路”、服务扶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服务西部大开发”五大服务”,团结西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人员和关心西部教育发展各界人士,开展西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组织学术交流、服务政策决策咨询,推动西部教育事业发展。

职业素养联盟成立57-57

摘要:全国职业院校职业素养培育研讨会暨全国职业院校职业素样联盟成立大会6月22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办。为更好地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主办单位的倡仪下,全国职业院职业素养联盟正式成立。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机制——评《新煤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0003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环境日益复杂化,信息技木的飞速发展更加促进了新媒体传播速度。新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稳有序发展,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呈现多样化,新媒体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如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更趋向于自我发展,他们往往随波逐流而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学生网络负面舆情信息泛滥,导致大学生接受到很多消极思想和错误理念。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新时代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新时代58-66

摘要:“新时代高等教育”能否推中国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是一个亟需探究的重大命题。“新时代高等教育”侧重于对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理解,并具有两种叙事语境:一种是中国语境的叙事,指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掘起推力下产生的高等教育“中国模式”初具雏形;另一种是全球语境的叙事,主要指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未来高等教育可能产生颠覆性变化。“高等教育新时代”则侧重于对高等教育内在本质的理解,乃将各国高等教育模式置于全球竞争的背景中讨论,完全是一种全球语境的叙事。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一国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必须贡献本土化和国际化价值兼备的思想体系。“新时代高等教育”背景下中国在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语境的“新时代”赋予了中国高等教育本土价值不道路自信,但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阶段性问题名较突出;全球语境的“新时代”则有利于环平高等教育竞争中的文化差异,但中国高等教育能否贡献本土化和国际化兼备的思想体系仍待考验。

地方高校的区域化行动:泛在化与再地化67-76

摘要:地方高校的区域化,就是各地方高校为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在影响的泛在化和服务是再地化两个方面同时推进的过程。根据层次类型和地域分布,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和个案分析方法,重点考察3类18所地方高校的区域化实践。公开数据分析的调研结果表明:(1)在行政规制、资源相对集中的制度环境中,升格是地方高校的首选。但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对于大多数地方高校来说升格已不再是最佳选择。(2)地方高校的泛在化体体在生源增加、校园扩大、跨地合作和虚拟校园建设等方面,尽管存在地域和类型的差距,但也显示出个体差异,这取决于高校为主体意识和行动能力,不过类的鸿沟很难跨越。(3)地方高校的再地化主要体现在服务面向的改变、学科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和办学特色的疑练等方商。尽管多数地方高校已经意识到特色发展的重要,但大部分高校并未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没有变成学校发展的自觉行动。目前,地方高校的区域化存在升格发展受控、规模扩张受限、内涵建设不足和未来意识不强四大问题。为此,我们建议政府:准确把脉地方高校的发展现状;充分尊重大学成长的一般规律;营造更有活力的高等教育生态。建议高校:坚待深化内涵、特色发展和实力提升;在跨界合作方面积极作为;加快虚拟校园建设,以赢得未来发展的先机,实现区域化的最大化。

博士职业发展成功的非认知能力特征及教育增值效应77-84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1107名毕业博士的调查数据发现,无论是学术职业还是非学术职业,样本的非认知能力教育增值在成功/不成功两红之闻都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差异普遍老存在于非认知能力方面。通过回归分析实证检验,认知能力与博士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不存在普遍显著的相关关系,13种非认知能力中有10项与职业发展成功之间呈现显著地相关关系,其中6项促进了职业发展成功或部分促进了职业发展成功,也有部分非职知能力确实会对骂业发展成功产生部分负面影响。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决策参考
基于指数分析的高校“县域办学”决策模型研究85-91

摘要:高校落户县域办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新特征,市场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高校“县域办学”存在现实的市场风险,构建以县域GDP、常住人口、一般公共预算、交通条件为参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以落户县域高校的办学类型、办学规模、办学时同为参数构建县与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通过两类指数比较建立高数具域布局的分析模型,有利于提升高校“县域办学”决策的科学性。同时,需要通过加强省域统筹、兼顾效利益、构建长校机制来推动高校与县域实现转型发展。

我国公立高校资源配置:逻辑、障碍与路径——基于林达尔均衡的分析92-100

摘要:基于林达尔均衡配置我国公立高校资源可以使社会福利无限接近帕累托最优。其资源配置的逻辑为:依据公立高校教育投资的边际收益确定公立高校供给量,以贴近林达尔价格的税收设计分担公立高校公共产品成本,以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比确定人才培养私人产品成本分担份额,以市机制实现科研与扛社会服务不人产品的成本分担,以民主房协商、一致达成为基础显示与汇聚消费偏好。我国公立高校资源配置存在方法流程不科学、投入总体不足与局部过剩、公共产品成本分担税收设计不合理、私人产品成本分担混乱、偏好显示汇聚机制缺失等同题。以林达尔均衡为基础改善我国公立高校资源配置的路径有:专门机构与人员测算并公开收益与成本、制定高校发展规划方案,开在公立高校公共产品成本分担专业税,学习者根据不同学校与专业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比的不同数值分担人才培养的不高成本,以市场机制与生产者剩余转化为成本的方式实现科研与社会服务私人产品成本分担,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偏好显示与汇聚机制。

高等融合教育的本土经验、困境与出路101-107

摘要:本研究钉对N高校残疾大学生融合教育的典型个案经验进行研究,以为构建“需要为本”型支持环境、“特普融通”型创新机制和“资源整合”型实训体系是高等融合教育实践创新的重要路径,同时还需要着力破解教师离合教育能力不足、残疾学生教育排斥、就业创业路径不畅等困境,并尝试通过凭化精准教育扶贫机制、创新融合教学方式、拓宽就业创业路径等策略,积极推进高等融合教育体系建设知完善。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域外
多重博弈与多因素交织:美国高校的招生资源配置108-115

摘要:名生资源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高校的类型虽有不同,但招生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和途径基本相同。美国高校的招生资源配置受到各利益相关方博奕的影响。高校有自由选择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的传统诉求,也有信任市场的偏好,融汇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进性名生资源配置的决策。政府有强烈的约束性期待,在高校招生资源配置之前或之后进行调控。另外,权力和市场等因素对资源配置与有影响。因此,多重博弈知多因素交织是高校招生资源配置的明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