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31-1772/G4 国内刊号
  • 1008-3855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发展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教育发展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摄影报道、视点、时评、教师发展、专题_教育评价改革、专题_职业教育发展、决策参考、课程与教学、域外、专题_大学学科评价_五个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学学科评价(笔谈)、劳动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1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决策参考
重申高等教育体制改革1-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从体制切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近年来,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成为政策的主流话语,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被遮蔽。重申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意在强调改革必须关注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重新将注意力转向体制“本身”。对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体制问题难以回避,体制改革至关重要。深化体制改革既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动摇。

大学生公益创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7-13

摘要: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但对于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都比较表象化,缺乏深入的探究。本文运用ISM方法建立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影响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关系,深究影响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各层次因素及其内在联系,明确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作用,从而促进公益创业的开展。研究显示,公益创业意愿、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及公益创业资金是最表层的影响因素,为公益创业开展的先决条件;个人能力因素和政府社会因素则为公益创业的开展提供了智力、政策、财政的支持,为公益创业开展的辅助条件;而社会认可、第三方评价机制则为公益创业的最深层影响因素,保障公益创业能正常发展。

大学生资助体系完善策略探析14-18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急需完善,根据变化的资助对象和资助目标,有三类可能的发展策略:同质增量、结构嬗变和核心位移。同质增量基本不改变原有体系的属性,以结构和规模近似同比地扩张。结构嬗变强化附带非经济义务,尤其是专业课程学习成绩要求,是自我属性的合理进化。核心位移逐渐以专业课程学习支持为新核,把资助体系融入大学生综合支持体系中。上述策略各自包含三项具体的侧面或措施,其实施难度依次增加。完善策略选择应立足国情,虑及时势,对上述策略和措施加以优化组合。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题
“放管服"背景下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行政规制逻辑——基于政策工具的分析视角19-25

摘要:当前,“放管服”新政开始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而政策工具则构成透视新型行政规制逻辑的“重要窗口”。基于教育部与省级政府颁行的关于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规范性文件的梳理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在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使用的政策工具涵盖三种基本类型。首先是,强制型政策工具,主要以《专业目录》管理体制下有限使用的行政审批为代表。其次是混合型政策工具,包括:省级教育统筹、信息服务、政策指导、资源配置、专业评估、同行评议机制以及专业准入、预警与退出机制等。最后是自愿型政策工具,包括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质量信息公开、学术自我规制与问责等。藉由“强制型”、“自愿型”、“混合型”等类型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与动态嵌套,新型行政规制逻辑作为一种更为“隐性”的监管式治理体制的治理功能正在凸显。与此相应的是,传统的全能型政府统治模式逐渐开始被现代监管型政府治理模式所取代。受此影响,高等教育系统与外部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呈现出“松散耦合”的状态。随着我国大学自治与自律机制的健全完善,“自愿型”政策工具与“混合型”政策工具将发挥更大作用,而“强制型”政策工具则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双一流”建设中政策工具选择与运用的问题及对策26-32

摘要:本文运用麦克唐纳尔和艾莫尔的政策工具分析框架,通过对政策文本的编码、统计及比较分析,发现“双一流”建设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具有以下特点:“双一流”的政策工具类型呈现多样化与综合化,但缺乏科学的组合配置;命令性政策工具使用过溢,忽视“双一流”建设中高校间和学科间的差异;政策工具偏向短期效益,不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长远目标;《总体方案》与《实施办法》的政策工具使用发生明显偏移,系统化程度不高。因此,在今后的“双一流”建设推进过程中,建议优化政策工具之间的组合配置,提高政策工具与“双一流”不同目标群体需求间的契合性,政策工具使用要兼顾的“双一流”的短期效益和长期目标,增强“双一流”政策体系中政策工具使用的系统性。

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及其防治策略:一个整体性治理的视角33-38

摘要: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是基于政府行为的角度对教育政策失真现象的归因分析。本文借鉴整体性治理的理论精髓,并以异地高考政策执行为案例,对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进行探析。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主要表现为央地关系碎片化、同地关系碎片化、部际关系碎片化和政社关系碎片化。通过统一教育政策执行目标、增强教育政策执行合力、提高教育政策执行协同性以及提升教育政策执行凝聚力,可有效地防治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

智能化背景下“工匠精神”的时代意涵与培育路径39-45

摘要:我国正在向智能化时代迈进,且呈现出三大核心特征,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这一新背景下,强调工匠精神将有利于打破三大壁垒,发挥不同以往的重要作用。正是在此新的背景下,其意涵也随着时代要求发生流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涵盖了“守”、“求”、“创”、“合”四个方面。为此,在培育路径上要转变功利取向,关注技术的人文向度和人的整体性育成;聚焦创新能力,推动习得性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借助普职渗透和职业体验,搭建工匠精神的成长阶梯;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助力持之以恒、追求卓越品质之陶融。

工匠精神的“理性”基础及其职业教育实现路径46-51

摘要:“理性”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基础,其内涵从“主体理性”到“主体间交往理性”的演变既有历史现实性,又具有逻辑必然性,体现出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生活世界视域中,主体间交往理性以真实性、真诚性以及正当性三原则为标志,在其统摄下技术理性、创新理性等主体工具理性与合作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等主体价值理性能够被整合与统一起来,从而保证技术实践行为的有效性,充分凸显工匠精神的整体意义。职业教育需选择合理路径来培养学生的“理性”,孕育工匠精神:“理性”培养融入教育全过程,导引工匠精神;“理性”养成融于“共同体”构建,培育工匠精神;“理性”唤醒涵于文化建设,陶冶工匠精神。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31省(市、自治区)学生的调查52-60

摘要:本文依据最新出台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通过构建包括背景因素和实习满意度、实习管理、实习考核、实习安全等变量的调研框架,编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现状调查问卷”,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001所中高职学校进行在线调查。调查显示,实习协议签订、岗位对口、实习指导等情况总体较好,学生对实习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不同性别、学校类型、专业和地区在实习满意度上有显著差异,学校和实习单位均存在收取实习押金、提成实习报酬等“不合规”行为,实习安全教育与管理存在漏洞,实习保险等合法权益有待加强保障,执行一般为6个月的顶岗实习情况不容乐观,据此文章提出若干建议。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的逻辑源起与深化路径——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推进框架61-68

摘要:我国高校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难以坚持”的困境。大学是知识生产领域的重要一环,知识生产“目标-内容-方法”等关系链的应用型转型,必然成为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深层源起,也构成深化研究性教学改革的路径依托。研究性教学改革属于“模式改革”的范畴,既不能夸大其理论层次和涵盖范围,也不能降低其本该有的制度性价值和方法论内涵,这样才能从中汲取坚持改革的动力。

“三螺旋”到“四螺旋”:知识生产模式的动力机制演变69-75

摘要:知识生产模式Ⅱ及“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动力机制模型是国际流行的国家创新战略和模式。由于合作模式单一,内部利益失衡,角色转换趋同,耦合能力缺乏,三螺旋产生了自然、社会问题,影响知识生产的正向效应发挥。为此,四螺旋与知识生产模式Ⅲ应运而生,四螺旋在三螺旋基础上加入了“公民社会”,将“大学”扩展为“学术界”,形成私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新平衡。研究认为,知识生产动力机制演变原因包括知识经济化向知识社会公益化转移,知识的弥散由国际化向全球化改变,利益相关群体从多极化向扁平化发展,以及研究共同体的形成与发挥创新作用。

多重制度逻辑博弈下的美国终身教职制度变迁76-84

摘要:在美国终身教职制度的变迁过程中,不同制度主体均参与其中,上至州立法机构和州高等教育委员会,下至教师群体及大学董事会和管理层,此外还有AAUP等行业协会组织,这些代表不同利益的制度主体通过推动或抵制终身制改革形塑了不同的制度逻辑。本文基于“多重逻辑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将影响美国终身教职制度变革的制度逻辑概括为五种:国家逻辑、市场逻辑、大学管理逻辑、学术逻辑、行业逻辑,其中国家逻辑以州立法机构和州高等教育委员会为代表,市场逻辑体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及学术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者市场的变化,大学管理逻辑以校董会和大学行政管理系统为代表,学术逻辑体现为以教师评议会、学术委员会为主的审查主体和以同行评议为核心的审查程序,行业逻辑以AAUP等教师协会为主。在这五种制度逻辑中,市场逻辑和大学管理逻辑发挥着实质性的主导作用,这与新公共管理运动下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市场化特征持续强化以及共同治理传统逐渐式微的趋势相一致。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摄影报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南——评《思政课实践指导》-F0002

摘要: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一旦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对培养综合人才素养是非常不利的。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时评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I0001

摘要: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当下职业教育研究及实践中的一个热词,已有的论点表明职业教育现代化大致包含三个维度:其一,职业教育应紧密对接新产业、新行业,开设新专业。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摄影报道
音乐素质教育的理想路径——评《“乐”者乐也 音乐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I0002

摘要:音乐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培养和塑造为目的,不仅要教授学生音乐知识、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还要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宋迪、孙中泽所著的《“乐”者乐也音乐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以意识形态和方法论两个层面为出发点,论述何谓音乐、为何学音乐、如何学音乐以及音乐的社会学研究意义;以独特的视角、专业的素养和对音乐的执着态度.

高校钢琴教学方法新思路——评《钢琴艺术的发展与教学研究》-I0003

摘要:作为音乐文化表现载体之一的钢琴,可以说钢琴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西方世界音乐发展历史的缩影。

高校思政教育与管理职能的突破——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较研究》-F0003

摘要: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重任,高校不但要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还要培养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学术骨干,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干部,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全面发展。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教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较研究》一书,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高校通识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探析——评《近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F0004

摘要:通识教育思想源远流长,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中西方文化中的通识教育思想都比较古老。由西方学者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影响广泛,备受关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在通识教育中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大大拓展了学生视野,培养大学生成为人文与科学素养较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