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31-1772/G4 国内刊号
  • 1008-3855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发展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教育发展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摄影报道、视点、时评、教师发展、专题_教育评价改革、专题_职业教育发展、决策参考、课程与教学、域外、专题_大学学科评价_五个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学学科评价(笔谈)、劳动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17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决策参考
关于未来的社会想象与课程创生1-7

摘要: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高科技正在快速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样貌,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各种关于未来的社会想象。本文剖析了以《未来简史》为代表的极端精英主义的社会想象,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全球共同利益的社会想象。文章提出为了避免极端精英主义社会想象造成的割裂和异化,在课程领域,可以从课程政策和管理、学校课程创生、教师和课程研究者等各个层面出发,以课程创生来弱化甚至取代功利主义泛应试教育工具化课程,从而助力于实现全球共同利益的社会想象。

大学附属学校的历史传承与转型发展8-15

摘要:大学附属学校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也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与大学合作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大学附属学校的发展历程,解读大学附属学校声誉的历史基因,揭示当代大学与中小学的关系构建反映了大学、中小学与所在城市发展之间的互惠本质。本文尝试用一个包含附属学校发展主要因素的分析模型,对当前国内涉及各类附属学校合作办学机制的演化规律进行归纳,并提出当代大学对外合作办学正在从单一的隶属模型转向隶属模型、嵌入模型与契约模型同时并存的新格局,大学资源与大学文化对基础教育的影响正在从天然的发生机制走向大学、政府、基础教育之间基于契约的建设机制。另外还概括出这一新格局中大学附属学校的各种模式、相关利益方所遇到的挑战以及新的规则体系建设的需要。

中国、韩国和新加坡15岁青少年未来生涯能力培养模式比较研究16-21

摘要:在近些年的PISA测试中,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中国、韩国与新加坡青少年在未来生涯能力这一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学生远低于韩国与新加坡。本研究运用PISA2012数据对三个国家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鉴别出中国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拟合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全面忽略模式"、"资料检索技巧培养模式"、"组织与表达技巧培养模式"和"全面培养模式"。再以多项逻辑回归发现:新加坡与韩国学校有更多的机会属于"全面培养模式"、"资料检索技巧培养模式"以及"组织与表达技巧培养模式",而中国学校则多属于"全面忽略模式"。这一结果对中国学校教育提出了警示。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高考改革研究
新高考改革的风险及其规避——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思考22-29

摘要:新高考改革进程中隐含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钟摆现象"、普通高中学校办学缺乏特色、高中学生自主发展异化等风险。风险社会理论为分析新高考改革面临的风险提供了分析框架。通过整合贝克、吉登斯、鲁曼、拉什等学者的风险社会理论,将新高考改革风险归因于新高考改革决策者与专家的结盟、高中学校自我生存的利益驱动、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足等因素。为规避新高考改革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树立改革风险意识与呼唤风险决策伦理;探索高中学校特色办学与管理模式;建构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暂缓实施“一科两考”,稳步推进高考改革30-37

摘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需要建设标准化题库、实现考试的标准参照、合理安排考试时间等条件作为支持与保障。新一轮考试制度改革即将在全国大范围内启动,但我国实施"一科两考"的条件尚不成熟,在这种条件下推行"一科两考",将可能产生考试评价科学性不足、考生刷分或排挤他人、各方面负担加重、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等问题,危害到我国考试评价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教学育人的方向正确性等。因此,本文建议暂缓实施"一科两考",适当降低本次招生考试改革的政策目标;同时加强考试改革保障条件建设,为考试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提升创造条件。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探索业绩导向37-37

摘要:注重考查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不将论文作为限制性条件,探索以教案、研究报告、工作总结等教学成果替代论文要求。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核心素养研究
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以美国为例38-45

摘要:核心素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则是"如何培养这样的人"的关键。美国21世纪技能的课程转化呈现出在学科课程标准中落实核心素养、设计学习活动示例核心素养的实践样态和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等路径。总的来说,各种路径背后都遵循着纵向连贯一致和横向统整的课程转化原则。其中,把学生和核心素养联结起来的直接载体是单元问题引领下的学习活动(任务)和评价活动(任务),即表现性任务。而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表现性任务应突出以下特点:聚焦有价值的核心目标、创设有意义的真实情境和设计富有建构的学习经历。结合我国实际,当前我国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亟需强调:(1)在各种形态的课程转化中,始终要指向"人的发展";(2)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在课程转化过程中彰显该课程的本质及其价值;(3)探索学生素养养成机制,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师范生实践教学变革:方向、困境与路径46-51

摘要:核心素养为师范生实践教学的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基于核心素养的师范生实践教学则为它的落地生根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核心素养取向下的实践教学须注重拓宽和加深师范生的教育理解,积累和提炼师范生的实践经验,整合和创生发展性资源。面对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实用性教育理念、程序化教学逻辑、平面化知性训练对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造成的困境,需要通过重构课程系统、焕发课堂活力、联结学习资源,使师范生在"学者"与"教者"双重叠加身份的互通和转化中养成核心素养。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教育法治
基于学校制度生活的“刚性”建构推进法治教育52-58

摘要:法治教育的推进不仅需要依靠法治课程的编制和实施,也要不断提升和完善学校制度生活的法理规范性。但从当前的教育现实来看,我们的学校制度生活仍然存在着柔性有余而法治刚性不足的弊病,集中体现为法治程序意识的淡薄、法律权利保障体系的欠缺、法治制裁体系的弱化、法治监督与申诉平台的匮乏等问题。这严重损害了法治的权威性乃至公信力,使法治教育的推进缺乏学校制度生活的基础。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对学校制度生活进行法治的"刚性"建构,增强学校制度的法理规范性,开展法治观念教育;建立学校的依法治理机制,开展法治行动教育;健全学校的监督与申诉制度,开展法治监督教育;发展学校制度的民主、平等以及契约精神,开展法治精神教育。通过学校制度生活所展现的法治精神,可以有效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及能力,最终完成法治教育的目标与使命。

在家上学的法律关系分析——以霍菲尔德的法律关系理论为分析视角59-65

摘要:由在家上学引发的讨论,其表是规范与事实的背离,其里则是国家与父母的博弈。厘清在家上学的法律关系,既是父母主张权利的前提,也是国家政策制定的需要。本文借鉴霍菲尔德的法律关系理论发现:尽管国家具有实施义务教育的权力,但其没有义务教育方式的豁免;同样,虽然父母有选择在家上学的权利,但其没有实施在家上学的特权。因此,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权力不应否定父母对义务教育方式的选择,而父母实施在家上学的权利也不能排斥国家对在家上学的监管。因此,教育立法应适时确认在家上学的合法性,并将立法重心放在对在家上学行为的具体规制。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尊师重教”:由外向内的主体转向及教师自我认同提升66-70

摘要:包括教师自身在内的不同群体,对"尊师重教"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偏差与理解错位。尊师重教不应止于国家意志、政府行为和社会倡导,真正的尊师重教更应是来自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与自觉践行。教师应从特殊身份、劳动价值以及内在尺度三个维度去建构对"尊师重教"的自我理解与认同。

“被重要”的虚体设计——论教育变革中的学生角色71-77

摘要:教育变革声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反观现实,学生通常以"被重要"的虚拟设计存在,这主要表现在:教育者过度依赖儿童发展理论,遗忘了学生的真实面貌,使学生成为理念性存在者;学生的本体存在与其符号表征通常发生不等价互换,窄化了我们对学生发展内涵与评价的认知,使学生的培养与评价过程发生化约式异变;教育实践消弭了学生间的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份模糊不清。为此,要从学生的虚体设计走向实体理解,需要我们摆脱对于儿童理论的过度尊崇、摒弃儿童教育过程中的演绎思维、去除对于学生的趋同认识与去个性化实践,最终跳出传统认识论对于学生的虚体设计,从理论上还原学生的真实存在。

将教育综合改革推向精准落实新阶段77-77

摘要:6月18日至19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到陕西调研教育综合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在陕期间,陈宝生深入西安交通大学及附属中学、西北大学、西安外事学院、西京学院、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走进课堂一线、学生宿舍、训练场所,参观了侯伯宇先进事迹纪念馆,

学校教育融合视角下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同——基于交际人种志的研究78-84

摘要:真正的学校教育融合需要超越"物理性"的融合,走向心理与文化的融合,需要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同。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同是一个社会建构过程,具有复杂的层级体系,既包括对自己社会角色及其归属的认识,又包括对他人的交际方式、生活与学习方式、价值观以及语言等的认识。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同需要构建平等的交际环境、发挥"关键他人"的作用和实现城乡文化的对话。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摄影报道
英语教师在职前和职后自我专业发展研究——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F0002-F0002

摘要:作为高校英语教师为了能够胜任英语教学任务和适应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之需,需要大力进行职前与职后自我专业发展培训。英语教师职前与职后职业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影响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教师职业素养、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

高校英语学科发展机遇与教学改革方向探究——评《高校英语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F0003-F0003

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教学面临着重大改革机遇,为了探究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方向,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现状,相关课题组近年来组织了华东六省一市高校英语教学情况的调研活动,

互联网时代学校如何构建与家长交流的渠道——评《让家长走进学校》F0004-F0004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途径更加快捷便利,这也改变了以往学校与家庭沟通交流不便的局面。学校与家庭通过互联网和手机联系更加紧密了。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依赖型、孤立型和对抗型三种不良倾向,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时评
从教育属性看教育扶贫工作I0001-I0001

摘要:2013年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充分肯定了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为我国教育扶贫工程定下了明确目标。随即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扶贫工作,迄今为止,教育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