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31-1772/G4 国内刊号
  • 1008-3855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发展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教育发展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摄影报道、视点、时评、教师发展、专题_教育评价改革、专题_职业教育发展、决策参考、课程与教学、域外、专题_大学学科评价_五个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学学科评价(笔谈)、劳动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07年第01B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稿
困境与选择:社会转型期的我国民办教育1-5

摘要:近年来,民办教育中出现的一些事件风波,反映出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以促使民办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需要进一步规范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行为,探求有利于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为民办教育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生存空间。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访
解密“蓝天”发展之谜——访江西蓝天学院董事长于果6-10

摘要: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南昌瑶湖大学园区,我们采访了江西蓝天学院董事长于果。采访于果,是因为在他的带领下,“蓝天”成为了中国民办教育的一个奇迹——没花国家一分钱,只用了13年时间,这所学校却发生了令人刮目的沧桑巨变。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决策参考
民办高校落实法人财产权的问题与对策11-14

摘要:产权问题是民办高校法人治理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从真正意义上落实法人财产权,是民办高校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5条明确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06)101号]精神,“民办高校要落实法人财产权,出资人按时、足额履行出资义务,投入学校的资产要经注册会计师验资并过户到学校名下,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或侵占”。教育部也已在近期公布的2007年度工作要点中,将落实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列为2007年度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对于民办高校的行政部门和举办者来说,当前要讨论和研究的重点,已不是要不要办理学校相关财产过户的问题,而是如何妥善办理财产过户、真正落实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的问题。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学术视点
社会学视角下民办中小学教师无序流动的原因分析15-18

摘要: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因无序流动而引发的稳定问题,一直是制约民办学校兴旺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建设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教师队伍,已为民办中小学迫切需要。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探寻引发民办中小学教师无序流动的原因,从而为试图解决此问题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了行文简洁,本文出现的公、民办学校,公、民校教师皆限于中小学范围内。

教育研究中“具体的人”——现象学的视域19-22

摘要:教育研究缺乏对“具体的人”的关注与行动,个中原因是长期以来科学思维的误导。现象学开启了一条切近人之具体眭的崭新路向。教育现象学通过其独特的运思路径、言说方式与行动策略,敞亮了人之“诗意栖居”的返乡之旅。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教改视察
真实性评价:理论与实践23-27

摘要: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一种评价方式,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真实世界或模拟真实世界中一件很有意义的任务。与传统评价的过分强调学生学业成绩、过多地强调量化的特点相比,真实性评价重点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不仅改变了学生、教师、家长的角色,而且扩展了人们对于“评价”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国原有评价方式的不足,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试图就真实性评价的概念、特点及其运用作一探析。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习性改造问题思考28-31

摘要:新课程之“新”通常意味有与原先课程不同的“新质”,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在于使新课程所蕴涵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能价值”能够转化为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由于课程计划本身并不具备自动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能力,课程改革的理想必须经由“教学”的落实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就算是最适当且最有价值的学校课程,若只是经过课程发展之后束之高阁,最后也只是沦为空谈。一个为学生设计完善的课程,也必须将课程落实到教学;如果课程要对学生学习产生任何影响,则必须在学区中普遍实施。”但是,新课程的确立并不意味着旧教学的瓦解,特别是经过长期教学文化传统熏染、已经内化为教师职业性情并且以身体自动化方式体现出来的“教学习性”具有强大的延续力和“实践预期性”而保持教学实践的稳定性。这样,新课程与旧教学习性之间发生冲突就很必然,推进新课程必须以改变旧教学习性为基本前提。

课堂对话:实现新课程情感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32-37

摘要:对话是人存在与发展的本质特征,课堂对话能够促使学生围绕“对话核心主题”、根据“对话依托点”阐述自己所持的“对话分主题”,体现一种立体的、多元的、发散的、个性化的课堂结构,以有效激发学生个体的情绪体验,实现新课程情感教育目标。为学生的需求提供帮助与支持、让学生在对话中感受到自己的本质力量、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进行价值判断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基本途径。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关注新农村
西部农村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及其需求的回应38-41

摘要:目前,我国继续教育事业方兴未艾,蓬勃发展。传统的学历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继续教育的社会需求迅速增长。全国近两万家各种继续教育、教育培训机构蜂拥而起,各部门、各行业、各高校也相继投入到继续教育领域,形成激烈的竞争态势。但是,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以追逐商业利润作为最终目的,甚至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来进行恶性竞争,教育机构鱼龙混杂加之商业观念过浓,教育资源紧缺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导致目前继续教育事业各自为阵、局面混乱。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题
关注学生营养午餐——上海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调查42-46

摘要:中小学校学生的营养供给工作,是关系国民未来素质、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对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并通过立法和政府干预等手段给以保障。我国也历来高度重视学生营养工作,并已把学生营养餐的推广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2006年12月26-27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学生营养餐工作研讨暨现场观摩会”,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交流各地经验,研究改进措施,推动学生营养工作进一步发展。为此,本刊特就“关注学生营养午餐”这一专题,刊发北京、上海二地的有关工作经验和调查报告,并介绍国内外对学生营养工作的一些做法,以进一步引起重视和关注。

加强综合管理服务,切实做好学生营养餐工作47-48

摘要:在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首都社会各界8年的共同努力,北京市学生营养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按照市政府“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我市学生营养餐工作以食品卫生安全为工作主线,不断强化综合规范管理,加强卫生监督,使学生营养餐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营养餐以其安全和质量成为社会认可的品牌。

国内外学生营养工作立法情况综述49-55

摘要:国际上实行学校供餐计划的国家约有47个。发达国家学校供餐时间都较长,有的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日本是最早为学生营养工作立法的国家。美国把学校供餐计划作为保障儿童幸福的一项重大政策纳入政府行为,并通过立法、社会参与、政府扶持等途径将其长期坚持。瑞典、芬兰、泰国、墨西哥以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均有关于学生营养的法规或指引性文件。自1996年以来,我国开始关注学生营养餐。目前,政府对学生营养工作的投入有待加强,学生营养工作的法制、体制、机制支撑尚有不足。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管理方略
制度创新与高校发展56-59

摘要:在国外公校私营的大背景下,透过中国公办高校制度变革的现实,提出公办学校高校改制不再是一种“逻辑推理”,而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一定程度上冲击着计划经济束缚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敦促人们对公办高校办学质量与效益进行反思与改革。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职教纵横
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思考60-63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近年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决定“十一五”期间由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支持全国职业教育的项目建设。教育部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列为重点工作。各地也纷纷出台专项政策,为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积极创造条件。然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既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连,同时又涉及教育体系的改革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等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取向,笔者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固然需要政府进一步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大统筹规划以及政策引导力度,因为世界各国都把发展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作为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但同时也更需要通过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与保障长效机制,努力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紧扣劳动力市场需求、灵活办学以及特色纷呈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惟其如此,才能不断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有效把我国人口负担转变成人力资源,才能真正使职业教育成为利国、利民的事业。

建基于“生活能力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64-66

摘要: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着较为突出的“脱离学生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现象。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尝试以学生“生活能力培养”为基础,围绕“为学生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做准备”来建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论职业院校师生沟通中的教师素养67-69

摘要: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和谐、融洽、有效的师生沟通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心理健康;同时,也影响教师的工作心境,有利于减轻教师心理压力和疲劳,避免职业倦怠,增强成就感,进而加强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提升教育质量。然而,在实际学校生活中,师生之间的对立、冲突和不理解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反映需要教师“关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师生体会不到幸福、快乐和成就感。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沟通问题。职业院校的师生沟通质量更是不容乐观。职业院校的学生作为特殊的教育群体,存在着更多的教育问题,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和引导,更需要教师的尊重和理解。职业院校的教师素养对提升师生沟通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尝试探讨提升职业院校师生沟通质量的教师素养。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广角
我国教师能力研究三十年历程之述评70-74

摘要:本文对我国教师能力近三十年研究历程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对教师能力的结构、教师能力的水平状况、教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教师能力构成要素与教育效果的关系、研究思路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对教师能力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作了展望。

从学校反文化现象谈学校文化力的塑造和优化75-78

摘要:本文从学校效能竞争就是学校文化竞争的角度出发,引入学校反文化现象以探讨学校文化和学校效能相辅相成关系的确立须有两个前提:学校文化本身的构成应具有统整性;学校文化应在实践中发挥其文化力。最后分析了塑造和优化学校文化力的手段: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