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31-1772/G4 国内刊号
  • 1008-3855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发展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教育发展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摄影报道、视点、时评、教师发展、专题_教育评价改革、专题_职业教育发展、决策参考、课程与教学、域外、专题_大学学科评价_五个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学学科评价(笔谈)、劳动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05年第1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职教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1-4

摘要:中国政府目前致力于改革职业教育与培训体制,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推动新阶段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2005年6月举行的“上海教育论坛”就学习型社会与职业继续教育、现代产业与职业技术教育、能力与职业资格培训、现代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4个专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本刊特安排一组文章(前两篇是作者在论坛上的发言,第三篇是此次论坛的综述),以飨读者。

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3

摘要: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同济大学和普陀区教育局合作创办的全日制公办完全中学,地处繁华的长寿地区,临靠美丽的苏州河,占地58亩。学校于2002年6月开始筹建,2003年6月正式挂牌。创办三年来,学校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迅速发展。作为著名高校的附属中学,由教育部副部长(原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同志亲自担任学校的名誉校长,并成立了由同济大学专家教授和经验丰富的资深校长组成的办学指导顾问团。作为普陀区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培育的学校,区教育局投资了上亿元对学校进行新建和扩建,并汇集各方优质资源,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夯实办学基础,提升办学质量。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将依托同济、主动发展,力争把学校建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流品牌学校。学校秉承“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以“今天是未来的摇篮”为办学理念,以现代化学校制度为支撑,以创建人文化校园和信息化校园为特色,立足实践,规范办学,易名重建三年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的良好业绩,先后被评为“区绿色学校”、“区文明单位”、“上海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良好的办学效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以同济大学的优质资源为依托,在探索二期课改的教学模式上,同济二附中以思维教学和合作...

上海市恒丰中学4-5

摘要:上海市恒丰中学创建于1969年,位于日新月异的闸北不夜城地区,是一所花园式学校。学校以九年一贯制为建制,办学成效显著,先后被评为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办学先进单位、连续九年评为区文明单位,还先后获得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区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区先进教工之家、区教科研先进集体、区艺术特色项目学校等光荣称号。学校建有教学楼、办公楼、教学辅助楼各一幢,已配置计算机房、多功能教室、体操房、语音教室等十八个功能教室,建成完整的学生电视台和校园网,并已被市教委列入上海市百所重点建设学校之一。学校现有学生950人,教学班28个,每年升入市区重点高中的人数达40%以上。学校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塔设舞台,为拓展学生的视野提供机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近门年,学生获市、区奖项共达几百人次。学校现有教职工134人,专任教师87人,中高级职称占609%,研究生毕业及课程班在读共13人,校级名师及教学能手共49人,学校每年还组织教师到英国、加拿大等地学习、交流,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教师队伍。在“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建立了以人格培养为内涵的德育体系,形成注重学生能力、...

新形势下中国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5-8

摘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奋斗目标,我国教育迈入了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94%人口所在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别接近50%和20%,其中职业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从国际通行指标衡量的各级入学机会看,我国教育达到了同期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若不考虑质量等因素,我国与发达国家许多数量比例指标相比,估计还落后30年左右。本文拟就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宏观政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影响我国职教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条件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很多,最主要的还是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我国大陆的总人口,2004年接近13亿人,[1]估计到2020年接近14.5亿人,2050年以前达到16亿人左右的高峰。目前,我国15-64岁的广义劳动力人口达到9亿以上,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达到70%左右,这样高的比例可能要持续到2050年。尽管劳动力资源非常充沛,价格较为便宜,具有直接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劳动力素质及对于各行各业持续发展的适应性,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从而对于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大约是7.5亿个,而发达国家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加起来...

娄塘中心校6-

摘要:根植于娄塘这片沃土上的娄塘中心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创建于1906年,经历了创建扩建、接管公办、改革振兴几个阶段,娄小人发扬求实、奋进、创新的精神,逐步形成了"团结、进取、好学、创新"的校风。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527名学生,58名教职工,87名退休教师。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0名,校级骨干教师11名。学校被命名为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连年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倡导以人为本、主体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以绿色科技教育为切入口、以小班化教育为重点、以校园主题月为途径的基本思路,努力培养基础宽厚扎实、个性充分显现、要素结构合理、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学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环境、人口与发展(EPD)"项目研究的引领下,初步形成了主体发展的办学模式。学校努力打造"三支"队伍:开拓进取、团结协作、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务实创新的教师队伍;立足本职、顾全大局、服务至善的职工队伍。学校教育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三大体系:即体验型德育体系;主体型教学体系;探究型活动体系。这三大体系在学校大系统中既发挥各自独特的...

华东师范大学 松江实验中学7-

摘要: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创办于2003年9月,为松江区人民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采用合作办学的方式举办、并直属松江区教育局管理的公办完全中学。学校坐落于由法国设计师总体设计,体现21世纪人居环境的松江新城区,毗邻区行政中心,松江大学城。学校占地面积76,000m2,建筑面积38,000m2,拥有行政楼、艺术楼、教学楼、信息与技术楼、学生公寓等现代化建筑,另设有标准的篮球场、足球场、室内球馆和上海市首届一指的室外攀岩场等体育运动设施。学校现有办学规模为43个教学班,在校生1947名,并在今后两年内达到48个教学班,在校生2300名的设计规模。目前学校有161名教职员工,整个师资队伍年轻而富有朝气。现任校长为潘建荣。学校在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华东师范大学专家顾问团的指导下,围绕“在体验中成长、在探究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文化兴校、质量强校、特色亮校的办学路子。确立了《校本行动研究和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及《初中开发“多元智能”教学策略研究》两大龙头实验课题,并把它们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办争把学校办成在上海市有特色、有水平、有影响的实验性中学。学校目前是上海二期课改第二批试点学校,上海市“2049行动计划”试点学校。...

用提高师德来庆祝第21个教师节10-

摘要:前不久看到《中国教育报》上刊登的一张大幅照片:一个小同学(大约也就一年级的学生)因为迟到被老师罚坐在黑板边上,两只大眼晴望着镜头,好象在期盼救星;老师在讲课,其他同学却望着坐在墙角的同学。看到这张照片,我感到十分悲哀。我们的老师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学生?这是在教育学生还是在伤害学生?无独有偶,去年我在飞机上无意看到一篇报导,山西某重点高中的英语老师竟然对非重点中学考进来的学生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使得这位学生几乎走上绝路。看了之后感到十分气愤。家长把他们最心爱的子女交给老师,老师却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学生。这样的教师能算合格称职的吗?当然,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是热爱学生的。但现实中确有一部分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视学生为敌人,用各种办法去伤害学生。师生关系的紧张在学校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关注。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种情况是老师把自己受到的压力转到学生身上。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老师受到的心理压力是很沉重的,许多老师时常心情烦躁,总觉得学生不听话,不争气,于是给学生施加压力,有些老师常常训学生,甚至开家长会时训家长,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另一种情况是认为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只有严厉才能使学生听...

校长专业化与校长培训——陈玉琨教授访谈实录15-19

摘要:校长作为一个职业群体,需要进行专业引领和职业培训,因此需要提高校长们的综合素质与教育管理水平,更新其教育管理理念,使他们逐渐“经验”走向从“科学”,从“长官”走向“专家”,从“管”的状态进入到“理”的追求,进而步入专家型校长的行列。本刊编辑部就校长专业化和校长培训问题,对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作了独家专访。

日本教育改革舆论的十大流言20-26

摘要:引言教育改革,是关系到每一个人如何选择、如何设计日本社会未来的问题。谁都在忧虑日本的教育现实,祈求某种改革,并在这种改革中寄托着对于未来的希望。对于教育改革期待什么、如何建言、如何参与改革,是同每一个人的生存方式、社会见解与伦理密切相关的。既然如此,那么,要把无数人的不同声音和见解归纳成一种改革方案,那是极其困难的。宁可说,在决定教育改革这样一种牵涉每一个人的将来与未来社会的理想模式的公共事业中,多样的声音和见解应当在保持其多样性之中相互碰撞,这种舆论的过程应当成为改革过程的逻辑来加以设计。近年来,凡是多少获得了成功的学校改革案例,都是扎根社区,教师、监护者和市民合作实践的民间改革运动。在这些细微改革的积蓄之中,孕育着未来学校的雏形。在过去20年间,本人每周走访几所中小学,一直在协助致力于变革课堂、变革学校、变革社会的教师们的工作。这些努力尽管是小小的、零星的挑战,但通过参与这些小小的挑战的经验,不能不使我们痛感到,围绕教育的辩论和教育改革的政策是如何扭曲了现实、加剧了混乱;又是如何脱离了来自儿童、教师和家长的声音。我们有必要超越绝望、软弱和愤懑,具体设计可供操作的教育改革。招致教育改革舆论混乱的原由之一,是...

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嬗变27-31

摘要:近年来,我国台湾地区学校的道德教育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内容和实施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道德教育不再是台湾中小学校中的一门有相对独立内容的课程,甚至“道德教育”一词在中小学教育的词汇中也很少出现。台湾学校的道德教育究竟怎么了?现有的道德教育具有怎样的特点,存在哪些富有争议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的。一、改革前的台湾道德教育概况与特点台湾早年学校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儒家的“修身”课程来实施的。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之前的历次课程改革中,尽管承载“道德教育”的课程名称发生过种种变化,如被称为“公民”“、公民训练”“、公民与道德”“、生活与伦理”“、道德与健康”等等,但总的来说,道德教育受到高度的重视,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道德教育的内容在科目中也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在本次课程改革之前,台湾的课程是按1993(小学)和1994年(中学)颁布的课程标准组织实施的,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小学和初中分别开设“道德与健康”“、公民与道德”科。道德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按“德目”组织。所谓“德目”指的是课程标准拟定的界定道德教育内容范围的纲目,是选定道德教育内容的基本框架。1993和1994年的课程标准将...

追求卓越——美国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现状考察37-43

摘要:教学工作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学管理工作则是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保证中心工作具有科学的运行机制,既是广大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课题。本专题组织的三篇文章,分别从美国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的案例介绍、国际课堂管理的趋势和学校评价的角度叙述了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促进发展:校本评价的核心价值取向48-51

摘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以校为本的发展理念下,校本评价应运而生。然而,我们现在中小学的校内评价是否就是校本评价?校本评价的内涵与特质是什么?校本评价应建构在什么基点上?这些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也成为实践研究与理论建构的重要课题。一、校内评价存在的问题张华教授在《世界普通高中课程发展报告》中,比较了处在“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英美文化圈)“、欧洲大陆文化圈”、“东方文化圈”、“印度文化圈”的十三个国家后得出结论:从世界范围看,普通高中课程评价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绝大多数国家的高中课程评价包括两部分,即内部评价(校本评价)和外部评价(国家或地区评价);二是少数国家只存在内部评价。学校内部评价,可简称为校内评价,是相对校外评价的概念。于是,当我们追问“校内评价”与“校本评价”的关系时,难免产生困惑。在我国中小学的现实语境中,对此的理解出现了三种情况:分离关系。即把校内评价与校本评价理解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评价,两者在内涵与外延上完全不存在交叉与重叠。严格地说,这种理解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因为校内评价不可能不考虑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在现实中又可以成立,因为我国部分中小学的“校内评价”与学理上的...

高校与政府法律关系的构建与协调52-55

摘要:教育关系是人们在教育活动中结成的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主体的、具有广泛社会参与性的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社会关系。教育关系的法治化,实质上就是通过法律理顺教育关系框架,使各教育关系主体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在法律制度基础上形成教育法律关系。本期“教育法治”栏目组织的两篇文章,分别阐述了高校与政府关系、大学生权利及其实现等问题。

促进与区域经济的良好互动:长三角教育的应为与难为60-62

摘要:有关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的话题,本刊已多次组织一些资深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研讨。本期发表的文章,试图从教育如何促进与区域经济的良好互动、高等教育学科与课程内部的整合与发展两个角度来阐述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的精神内涵,其中有不少见解和建议对政府、企业、学校等各方如何着手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期盼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学科与课程层面63-65

摘要:随着长三角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教育发展一体化也被提上议事日程。从2002年至今,江、浙、沪政府之间已经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多个领域签署了合作协议,其中令人瞩目的是2003年4月19日签署的《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在2003年底,三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表达了进一步加强合作、扩大合作范围的意向,内容包括:建立交流合作的组织和工作机制、定期举行教育合作交流活动与学术研讨、鼓励校际教学合作如学分互认、师资互聘等。[1]在这样的宏观框架下,目前应着手进一步考虑高等教育合作的具体举措,以推动区内教育一体化持续快速发展。本文以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和美国加州大学的统一管理模式为借鉴范本,就长三角高校在有关学科建设与课程计划领域方面的合作问题提出一点初步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一、设立与区域经济相关的职业教育计划无论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还是从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合作经验来看,在一体化进程中开发和调整高校的学科与课程,使相关高校形成合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本区经济发展服务,意义重大。目前大致可以考虑如下内容:1.分类设立教育专项计划,为本地区社会经济服务根据欧盟的经验及本地区的情况,可以尽快设立如下方面的专项计...

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思路与建议66-70

摘要:一、问题分析进入新世纪以后,党和政府更加关注中小学教师的人事制度改革。2001年10月,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发了《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2003年9月国家人事部颁发《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3年底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人事工作会议,部署了改革的具体要求和计划。可以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系统的人事制度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高潮,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是,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归结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新制度与旧制度之间的冲突、教育方面与非教育方面之间的矛盾、政策文件与实践执行之间的落差等。具体体现为:1.人事制度改革并没有显示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显著性作用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优先关注领域。但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看,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的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尤其是教师编制的重新确认和以县为主教师工资的财政拨付,的确减轻了农村教育的财政负担,在政策上保证了教师工资的按时发放。然而,就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71-74

摘要: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很快。首先表现为数量的扩充和办学规模的扩大。以高中段的职业教育为例,20年间,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规模增加了3倍多,招生规模增加了2倍多。另一表现是以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具有初等、中等、高等层次结构的职业教育系统开始形成。①可是,近年来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碰到了一些共同的难题。首先是招生难的问题。1999年以后,普通高校的连续大规模扩招,直接触发了高职教育的招生困难,不少高职院校的新生报到率由原先的95%以上迅速“缩水”至55%左右,出现了招生滑坡。高校扩招也使得“普高热”日益升温,造成了普通学校招生的强势和职业学校招生的弱势,间接引发了中职学校的招生危机。家长们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的驱使之下,总想让自己的子女上普高、进大学,只有在落榜以后万般无奈之下才会选择读职业学校。1999年起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在校生数就开始下降了,不仅如此,它的生源质量也在下降。与招生难相关联的是就业难的问题。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研究数据,2000年我国提供的劳动力就业岗位是700-900万个,而实际劳动力的总供给却在2000万左右,劳动力过剩达1000...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条件分析及启示75-77

摘要:具有德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对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有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阐述。本文试图从德国如何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保障条件的角度,分析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环境。一、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条件分析(一)传统文化使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重技艺、重技术人员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德国素有“工匠王国”之称,许多德国公民认识到,职业资格不仅是谋生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认可的重要前提。19世纪下半叶德国重要的哲学家、柏林大学教授包尔生说:德国人过去一向以他们的手工操作技能而感到自豪,在15、16世纪,德国的城市以其工匠们的技能超群而著称。在德国,文凭和工资不一定完全对等,一个有执业资格的泥水匠,他的工资可能超过一个教授。以技术立身、凭才能出类拔萃,这或许就是德国职业教育得以兴盛的根源。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得到普遍的认同。在德国,无论联邦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无论职业学校还是企业、无论职业学校的教师还是受训者,都把职业教育视为人生路上起步的关键环节。德国每年约有56—60万名青年人,即三分之二以上的普通教育学校毕业生接受“双元制”培训。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做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