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31-1772/G4 国内刊号
  • 1008-3855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发展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教育发展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摄影报道、视点、时评、教师发展、专题_教育评价改革、专题_职业教育发展、决策参考、课程与教学、域外、专题_大学学科评价_五个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学学科评价(笔谈)、劳动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05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1-8

摘要:<正>一、对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现状的判断200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预示我国民办教育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进入一个法制化时代。时至今日,《民办教育促进法》已颁布两年多,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也已颁布实施一周年,我国民办教育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2-3

摘要:<正>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是董事会授权下独立经济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寄宿制学校。学校下设小学部、初中部、IB高中部和国际课程实验部。学校成立于1996年9月1日,具有接收外国学生资格,面向全市招生,观有学生1469人,其中256位是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意太利、加拿大、新加坡、英国等15个国家以及港台地区的学生。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顾泠沅访谈录9-13

摘要:顾泠沅,1944年生,江苏吴江人。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曾在上海青浦县任中学教师十余年,1986年被评为特级教师,后任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1993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现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上海青浦县主持长达十五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并进行了近十年的后续研究。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兼任上海及全国教育科研、课程改革、教师教育等领域的多种职务。主要著述有《学会教学》、《教学实验论》、《寻找中间地带》、《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等,主编《21世纪数学教育探索》、《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等丛书。顾泠沅是一位实践者,他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过上海青浦县的教室面积;他是一位研究者,他用科学的头脑思考并推动着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券”的多重视角14-14

摘要:<正>四年前在中国大陆浙江省长兴县开展的“教育券”实验以及其后的“监利变法”等各地的“教育券”实验,都曾经让人们兴奋和充满了期待,认为一场改变中国公共教育资源传统配置方式,进而引起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进程已经启动。四年过去了,原来预期的变化并没有发生,虽然还经常有关于“教育券”的报道,但传统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依然故我地在原来的轨道上运行。“教育券”实验在中国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教育券”在中国的前景如何?这是每一个关注中国“教育券”实验、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以及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人迫切希望了解的答案。本期专题“教育券的多重视角”组织了4篇文章,试图从不同角度为读者提供分析上述问题的新线索。在这4篇文章中,有3篇是以“教育券”为主题的硕士学位论文的缩写稿,分别提供了长兴的案例、美国的案例和关于“教育券”与教育公平之间关系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堪称近年来研究“教育券”问题的力作。另一篇是在对全国有代表性的“教育券”实验区开展最新调研基础上为本专题撰写的专稿,是一篇关于迄今中国大陆“教育券”实践总体情况的一个述评,有助于读者超越“教育券”的具体实验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相信读者在阅读这一组文章后,对中国大陆的“教育券”实践会有新的认识。

中国“教育券”实践的现状、问题与前景15-19

摘要:基于政府短期政策目标开展的“教育券”实验是目前名目繁多的各种“教育券”项目的一个普遍特征,而基于普遍提高公办学校办学效率或普遍体现公民平等教育权利的“教育券”项目还没有出现。由于在观念、政策和利益三个方面与现行体制之间存在冲突,中国大陆的“教育券”实验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有在教育公平真正被置于教育政策的核心位置,并且这种公平是在公民权利平等的基础上被理解和认识时,“教育券”实验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对浙江长兴县“教育券”制度的调研报告20-26

摘要:基于实地调查,本文分析了浙江长兴县“教育券”制度的特点、“教育券”制度对当地教育的影响,认为:长兴县的“教育券”是对特定学校的一种价格补贴,“教育券”制度从本质上不同于美国的“学券”制度;“教育券”并非是引起当地教育发生变化的唯一因素;“教育券”的价格补贴作用和政府导向作用均对当地家庭的教育决策行为有影响。

通过教育券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视角27-34

摘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真实目标是教育公平。本文通过对教育公平的重新解读,分析了现行政策不能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促进教育公平的新思路,即公共教育服务区内的一切公办学校向服务区内的所有服务对象开放,在教育不平等的现实中,有效地结合各种补偿措施,由学生(家庭)自由选择学校,同时通过学生的自由选择促进学校间的良性竞争,提高整体教育质量。而能将这种思路付诸现实的政策工具即是教育券制度,通过对教育券制度的设计,能将教育公平的平等层面与自由层面有效结合起来,因而对促进教育公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美国公共教育券的案例研究35-42

摘要:在美国实行的公共教育券可以归纳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是补贴性公共教育券,其初衷是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教育选择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第二类是竞争性公共教育券,其目的是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不合格公立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从而促进公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第三类是扩充性公共教育券,其目的是弥补公立学校数量不足的缺陷,同时也为了提高政府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各类教育券的实施不仅达到了各自的目的,而且都因其引入了竞争机制而促进了公立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民办学校税收政策的问题及合理选择43-45

摘要:<正>2004年2月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应该说颁布该文件的宗旨是好的,即通过给予教育事业以税收优惠,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其制定过程中未能充分地考虑到我国民办教育多系投资办学的实际情况,更主要的是未能与《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很好地衔接,因此,《通知》出台后在社会上引起许多争议。可以说,《通知》的实施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民办学校的税收优惠政策难以得到落实,造成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事实上的不平等待遇,而这现象是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的民办学校具有与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的原则相冲突的。

民办学校要不要交所得税——关于民办学校税收问题座谈会纪实46-49

摘要:<正>1999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曾颁布《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把民办学校的税收管理纳入其中。2002年12月,《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其中提出“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了与之相配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4年了《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由于涉及到对营利学校和非营利学校在所得税征收方面的不同认定,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争论,可

民办高校合理回报的经济学视角50-53

摘要:民办高等教育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生产性投资,按照经济学的收益风险原则,这种投资的合理回报应由无风险回报和风险补偿回报两部分组成。本文根据此原理,在理解民办高校合理回报的内涵之上,尝试性地提出民办高校合理回报的一种方式。

论教育传统54-58

摘要:<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逐渐走出了“”的阴影,加速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这一转型在教育理论界的反映,便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研究,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过程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化与拓展,不少教育学者意识到,关于教育现代化或现代性问题的探讨,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上,

教育政策的时间滞延效应分析59-62

摘要:本文从分析彼得·圣吉在其专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的时间滞延概念出发,结合实验心理学中有关反应时间的定义,对教育政策的时间滞延概念作出了界定,并结合教育政策过程的特点,对教育政策的时间滞延效应进行了宏观层面的分类,指出教育政策的时间滞延可分为:认识时间滞延、决策时间滞延、操作时间滞延和反馈调整的时间滞延。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从公共政策、教育与政治、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活动本身的角度探讨了导致教育政策时间滞延的原因。最后,在以上的分析基础上,构建了教育政策过程与政策环境互动模型,并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揭示了分析教育政策的时间滞延效应对提高教育政策准确性的意义。

教育消费观念的申辩——关于教育消费的两点辨析和两个趋势63-66

摘要:关于教育消费的讨论一直都非常激烈。本文通过对教育消费讨论中的两个论点的辨析和对教育消费的世界趋势、时尚趋势的分析,以求得对教育消费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民办学校与名校办民校法律关系主体平等的法理思考67-71

摘要:名校办民校在全国已成燎原之势,并对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对名校办民校现象之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表象,而应该从法理层面上对其法律关系主体应否存在作深刻剖析,从根本上找原因。研究表明,民办学校与名校所办民校法律关系主体的法理内涵与法律实践存在冲突,因此,只有解决相关的法律冲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名校办民校所带来的问题。

独立学院与民办高校的博弈分析72-75

摘要:近年来,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在优惠政策支持下迅速发展。为使独立学院能与民办高校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本文在对双方产生的背景、现状、政策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泰国大学自主化发展与转变76-80

摘要:泰国大学教育的历史虽然不足100年,但最近十多年来的改革和变化速度和规模却可与过去数十年相比拟,其中值得高等教育研究学者留意的是当地在过去数年所进行的大学自主化政策,使公立大学向自主大学转型。本文回顾泰国大学教育的源流和发展,分析大学自主化政策的特征,并就当地政府推行该政策和公立大学在自主化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难进行讨论,藉以剖析自主化政策对泰国大学教育变革的意义,从而利用泰国的案例来揭示该政策对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新加坡等地进行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富平模式:农民工培训的制度创新81-84

摘要:目前我国农民工培训出现“有效供给不足”和“需求不旺”并存的现象,本文从农民工培训供给的角度,以北京市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例,探讨富平学校及其创建的“富平模式”(即“民办公助”的培训—就业—权益保障一体化的农民工培训就业新模式)在农民工培训领域中的作用,并进一步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阐述了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农民工培训中的独特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