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31 10:19:16

医学教育问题

医学教育问题篇(1)

1.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不少人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只与晋升职称有关。某些已晋升到副高级职称或不再想晋升职称的人员,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不够重视,热情不高。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期间集中学习,突击得学分,一旦晋升后则热情锐减。

1.2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良莠不齐: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以后,出现了各类学习班、培训班、提高班、学术会议等,名目繁多,从各种渠道涌入各医疗单位。有些学习班的内容重复,甚至有的打着继续医学教育的招牌,将学习商业化,教学质量差、学时不够、学分授予管理不严、费用高,使学习班的可信度大大下降,导致医院外派学要三思而行。

1.3经费支出过高:有不少学习班时间短、学分高、收费也高,包括学费、住宿费、差旅费,二三天的学习都要支出近千元。

1.4由于专业限制,一些继续教育项目开展困难,我院每年都要邀请几名上级医院的专家、教授来院讲课,这本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机会难得,但效果并不理想,参加人员都是强迫学习。有时考虑只安排对口专业人员听课,但又因人员太少,所以科教科从选题上尽量照顾到各个专业,涉及面宽或一些新生的边缘学科,但由于大家从事的专业不同、兴趣不同,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年复一年,医院继续教育的课题内容选择困难,给具体管理者带来一定难度。

1.5由于是基层医院有相当多的在职在岗人员无法离职离岗学习。特别是大多数护理专业、药剂专业人员无法满足送培需求,有很多人学分达不到25学分。

2.继续医学教育对策

由于医院的医疗任务,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时间容易冲突,医院继续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参加学术会议、学习班、学术讲座、专业进修、撰写学术论文、远程继续教育等。安排应坚持临床为主、实践为主、自学为主、业余为主。在内容的安排上应突出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2.1医院应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结合本院实际,从内容、形式、考核、学分登记及验证等方面制定本院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2.2实行院科两级管理,由一名副院长负责,由科教科负责具体工作,并将继教工作纳入医院对科室管理考核。

2.3在医院内举办继续医学项目其好处在于,可利用晚上时间开班,既不影响医院工作,又能保证学习时间,还能节省费用。

2.4每年外派一定的人员学习、进修。这些学习在严格把关、控制的情况下进行,先由科室提出申请,经医院批准后才可参加,所学内容必须是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和科室急需开展的技术。学习人员学成后要在科室开展工作,进行科内讲座,达到一人受教育全科受益的目的。

2.5参加学术会议、撰写论文是继续医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凡参加学术年会和专题学术会者须是交流的论文的第一作者,差旅费、会务费、资料费等这些费用计入科室的成本核算,直接与科室效益挂钩,因此科主任在批准人员外出时,要严格按规定并根据科内的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参加,杜绝经费、人员、时间的浪费。目前医学期刊繁多,发表的论文应是在国内统一号及国际标准刊号的杂志,并给予一定额度奖励。

2.6利用好医生卫星第一频道教学和参加好医生继续医学教育频道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继教途径。好医生卫星继教课程具有专业全面,内容新颖等特点;远程学习具有不受人数限制,不受时间限制的优点。由于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工作繁忙,工作时间不固定,而在接受远程医学教育中,卫生技术人员可以自己掌握学习进度,自己选择符合工作需要的学习内容,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主地学习。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工作忙不能接受教育的现象,也解决了医院自身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相当多的在职在岗人员如护理专业、药剂专业人员因种种原因无法离职离岗学习、无法送培的难题。网络继续教育的开展,使基层医务工作者能够接受到本领域专家的指导,给许多学习爱好者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从而使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医学教育问题篇(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001

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我国的医学继续教育经过多年发展,日益制度化、规范化[1]。但在医学继续教育的教学管理中,还存在着课程设置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为提高医学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1 目前医学继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不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日益更新,医学技术也在迅猛更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在当今社会显得更为迫切。但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大部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医学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晋升职称或执业注册挂钩而不得不参加[2]。结果造成这些学员交费上学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学历证书或学分证明,而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能力,为了轻松地获得学历证书或“挣”够学分,他们乐于追求只用交费而不用参加学习的“学历班”,而很少考虑工作的实际需要。

另外,有一些开办继续教育的医学院校培养目标不正确,把继续教育当作是学校的一个经济创收点,只考虑经济效益而不重视社会责任。滥设点、滥招生,在管理上片面强调成人的工作、家庭等外在因素,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放任自流,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更谈不上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

以上这些因素造成了目前的医学继续教育是学校卖文凭,学员买文凭,教与学双方都把继续教育当作一种经济,而不是一种知识的传递与提高。这种错误的认识只可能使医学继续教育名存实亡。

1.2 教学模式滞后

目前我国医学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从取得学分的意义上讲,课堂授课无疑是重要的途径,而对其效果则不应轻易下结论[3]。传统的、灌输式的医学继续教育虽然能在短时期内提高学员的“卷面成绩”,却不能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教学模式滞后,严重影响了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的积极性。

1.3 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不同的医学继续教育对象,由于基础和需求不同,他们对医学继续教育内容的选择是不相同的。职称较高、学历较高的学员对新成果、新进展及医学人文知识的内容项目感兴趣;职称较低、学历较低的人员则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我国医学继续教育在内容设置上基本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复制,仍然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主,学员的继续教育学习只是对以前所学知识复习。学员自身渴望获知的内容较少,没有考虑不同学员工作和学习基础的差异性,学员对这样的继续教育没有兴趣和积极性,也是影响继续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1.4 工学矛盾

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都是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作繁忙,另外,作为成年人,他们又是家庭的主要劳动者,工作和家务使他们缺少相应的时间来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工学矛盾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各级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医学继续教育的一个主要因素。因为工学矛盾,学员更希望通过网络平台的形式来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参加面授或实训,达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1.5 师资需求方面

在继续医学教育师资方面,卫生技术人员最希望参加本专业的高水平专家的指导与学习,切实提高自己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但目前的继续教育师资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学校的教授与医疗岗位脱节,不少中老年教师常年得不到进修学习,原来掌握的知识已经过时陈旧,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成人学员的心理特点不能够完全掌握,完全按照普通学生对待,所授课程不能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青年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刚开始从教,没有深入过医疗岗位,教学经验不丰富,实践能力甚至不如学员,结果造成学员厌学;第三,大部分学员希望向医院的知名专家学习,取得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很多专家实践能力较强,但长期不从事教学,无法系统讲授自身的经验,使学员学习如在雾里。

1.6 教材不适合继续教育的实际要求

目前,大部分成人教育教材为普通高等教学的教材翻版,内容相似,缺少成人教育所需的技能型和前沿性,没有考虑成人学员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和需求,无法得到学员认可,学员对购买教材具有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学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

2 对医学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2.1 提高管理人员、教学组织者和卫生技术人员的重视程度

为保证医学继续教育真正达到其提高人员素质的作用,需要有关单位认真落实卫生技术人员医学继续教育完成情况与其年度考核、职称聘任、职务晋升和执业资格注册等密切结合的有关规定,引导卫生技术人员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加强对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考核,提高卫生技术人员对医学继续教育的认识,逐步使卫生技术人员树立“只有终生教育,才能终生执业”的观念,真正把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医学继续教育转变成自觉的行动[4]。组织医学继续教育的院校应将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对待,纳入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树立培养人才的继续教育观,不断探索成人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而不是经济创收的继续教育观[5],使医学继续教育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注重实效的目的。

2.2 课程设置的优化

课程设置是继续教育的基础,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不同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开设的课程有不同的要求,能够参加适合自身岗位需要的继续医学教育是每位学员的最基本要求。对学员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在课程设置上,参加继续教育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更注重能力的提高,而不是知识的扩充。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就应体现对学员能力的强化和提高。基础课可由学员通过多媒体教材或网络平台自学,以“必须,够用”为标准,专业课应多开设与能力相适应的专业选修课,如“专科技能培训”、“新仪器新设备使用与结果分析”等。

2.3 实现医学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现代化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将网络教学与面授有机结合。采用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成人教育的网络办学平台,开展网络课程教学,由学员自行安排考核时间。网络课程的开通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手段,有利于学员无法到校上课时在家自主学习,缩短在校学习的时间,缓解学生的工学矛盾。传统成人教育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相当匮乏,往往局限于教材,较少有适合成人特点的含有导学、辅导、自测、应用等内容的教学资源,所以教学资源建设仍需不断加强和完善,这需要继续教育的开办院校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授课教师与课件制作人员相互配合,不断研发适合成人自主学习特点的课件。

2.4 选择合适教材

教材是继续教育教学的依据,也是学员们自学的根本。因此在教材的编写和选择上,要更关注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不需要知识的重复,需要的是知识的更新和深入。所以在教材的选择上,内容上要能够体现出最新的信息,在教材的结构上要图文并茂比较清晰,方便学员自学。一本高水平的继续医学教育教材的价值决不仅仅局限于学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之时的“即时效应”,更重要的是在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后,贯穿于学员整个专业技术行为全过程而发挥的指导作用。因此,学校在选择教材时应多参考学生的意见,由学生集体选择合适的教材,也可由学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适合继续教育的教材。

2.5 提高教师素质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合适的教学模式,但教学模式的发挥程度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教师素质的提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将师德作为首要内容,只有教师将教学作为一种责任而不是捞取报酬的手段,才能保证在教师教学中去主动思考如何提高质量,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第二,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应通过轮岗的形式让他们在医疗岗位和教学岗位上双重锻炼,使他们理论和实践的能力同步提高;第三,注重老教师的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的交叉、融合,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不断产生,对于毕业多年的老教师而言,学校需要提供机会使他们的知识能够与时代同步发展;第四,医院的兼职教师临床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但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需要学校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成人学员的心理和学习特点,做到教学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学科组第十三次工作会议纪要[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36):64-65.

[2]岳岭.医务人员开展全方位继续教育工作的思考[J].实用全科医学,2005,3(1):47-48.

[3]严慧萍.对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7,(20):24-25.

医学教育问题篇(3)

我院开展的继续教育工作内容较多,各种学术会议、培训班、国内外进修的审核报销,项目申报、学分审核等工作每年都在增加,目前我院相关管理人员2名,很难做到对继续教育的各项工作严格把关。虽然医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具体执行上仍有缺陷和漏洞,考核监管力度上不足,没有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

(2)学习动机不正确,被动性学习

目前我院已将学分完成情况与科室绩效、个人年终考核相挂钩,但仍有部分人员对于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抱着只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上课代刷卡、只签到不听课,不注重学习质量和效果,忽略继续医学教育的实效性,失去了学习兴趣,使完成学分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真正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

(3)工学矛盾仍是最大影响因素

由于临床工作压力,职工的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经常发生冲突,很难保证时间参加继续教育项目。同时,很多医务人员又承担着医疗、教学和科研任务,无暇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在院内举办的讲座和培训,许多人因临床工作突况,经常听到一半就不得不离开,影响学习质量。

(4)继续教育培训实操性差

继续教育项目多以培训班、学术会议、讲座等面授形式进行,偏重知识传授,形式单一,其课程过多强调知识和理论的传授,缺少实践教学,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医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知识难以得到巩固,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比较差。

2.完善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1)多部门共同协作,加强监管力度

继续医学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在对医务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同时,更要做好其审核、考核等工作。例如出国进修、在职研究生培养需要人事处根据国家有关人事政策法规随时对协议进行修改签订,医务处、科研处要对进修回院人员做好考核工作,财务处要配合做好各项报销审计工作,仅靠单独一个部门很难完成。因此,医院各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配合,激励考核相辅相成,通过继续教育要培养人才更要留住人才。

(2)加强理念引导与教育,变被动为主动

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考核,最终目的是督促医务人员不断学习,最终让其主动地去接受培训、更新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建议在继续医学教育实践中一是不断加强理念教育,明确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临床工作;二是通过激励手段引导观念转变,对通过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开展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给予奖励,激发学习兴趣,最终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3)做好网络教育和多媒体课件研发工作

网络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丰富、时效性强,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职工可以自主的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解决了因工作繁忙、工作时间不固定等原因造成的工学矛盾现象,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继续教育的管理工作。建议在医院网站上建立专门继续教育培训专栏,将医院举办的培训、讲座等文件和视频资料放在网上,以便职工随时学习。

医学教育问题篇(4)

医学是运用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学科,如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都是医学的分类。医学可以治疗人的疾病并促进健康。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领域的发展也走向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结合给人类的健康问题带来极大的便利,所以医学教育专业相对目前社会发展是一个热门专业。人们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医学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教育专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随着高校医学教育的关注度增高,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学教学质量的水平。

1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实际医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质量问题

1.1重视度不够

在高校医学教学中,对医学课程的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出现课时少,学生很多问题没有充分掌握,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也没能及时的消化,这种现象在目前大多数高校中普遍存在。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并能让学生从课程设置中感受到学校对医学教育的重视。

1.2师资力量不够

好的老师能培养出好的人才,在高校医学教育中,强大的师资队伍有助于高校医学教育的发展。在高校医学教育中,对教学目标设置的不够清晰,导致学校对医学课程设置不稳定,影响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安排是扩充师资力量的基本,有了重视的前提才可以更好的开展医学教育。很多研究医学理论的人多数在有所成就时会选择实际医学操作,而并非在理论上进行一味的教育,导致医学教育的工作者数量较少,学校在开展医学教育课程时缺少一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这就是师资力量不够的一大因素。高校在医学教育中教师力量与学生队伍不成正比,教师即使学校多安排一些课程,也会出现没有教师讲解的时候,教师教导学生医学知识时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经历,也不能很好的开展医学知识,这是目前高校医学教育中面临的一大问题。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且每个人从出生就离不开医学,在越来越需要医学人才的环境中,培养医学队伍是当务之急,这同时也要求各大高校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健全的教育体系和完善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医学人才的有力保障。

2高校开展医学知识讲解和传输的过程中存在填鸭式教学问题

任何教育都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来配合,这样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医学领域的学习也是如此。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础的课程,学生在进入医学教育中,要从理论基础开始,扎实的掌握理论知识才能进行下一步深入的学习。随着新教育改革的实施,各大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也尝试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医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很多高校中还是比较普遍,教师习惯性的对医学知识进行填鸭式教学,给学生灌输医学知识,学生一直承担被动角色。医学是一项非常枯燥且复杂的知识体系,想要真正的成为一名医学领域的佼佼者,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医学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医学产生兴趣,主动的去探索医学知识,结合一些生活实际与医学理论相总结,并且要经常看一些课堂以外的教材,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掌握医学知识,而绝对不是教师作为主体在课堂上一味的进行教学传授,这个过程要与学生形成互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对医学知识产生兴趣。一惯的采用填鸭式教学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多医学知识不是教师能全部讲解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引导学生,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共同探讨和研究,而学生一旦在医学教育中产生依赖性,将影响学生思维的开发,在课堂教学中研发的灌输知识不利于学生学习,同时对思维的创新也有一定的制约,所以高校在开展医学知识讲解和传输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由被动变成主动,让学生自主创新,开放思维去探索复杂的医学知识。

3提升高校医学教学效果的科学性建议

3.1注重医学教学工作的多元化发展

高校在开展医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医学知识,就要制定一个科学高效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医学课时,保证教师能够有充足的课时向学生讲解医学知识,并对学生学习到的医学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

3.2提高医学教育的师资力度

对于医学教育来说,创建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求高校要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保证了高校充足的教师资源,才能够真正的达到提升高校对学生开展医学教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3.3不断创新医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的医学知识储备,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心。教师还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对相关医学知识进行创新,保证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时候能够全面提升学习效率。

4结语

从目前高校的医学教育现状来看,确实是存在一些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始终占据着教育教学的主导位置,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医学教育的目标不明确等等,这类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医学教育的教学效果。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医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工作以及师资队伍的创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课堂建设模式,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PathmanDEetal,梅人朗.通过医学教育培养志愿到农村行医的医生[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0,(01):95-96.

[2]李皓桓,张国忠.医学教育中的动机──理论如何指导实践[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0,(03):47-48.

[3]陈刚.592名欧洲医生对医学教育中“临终关怀”教育的评价[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0,(04):36-37.

[4]万茹.深化继续医学教育的几点建议[J].海南医学,2000,(06):92-93.

[5]佟维训.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关于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回顾[J].继续医学教育,2000,(01):32-33.

[6]张爱莉,夏英宗,张燮林,等.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00,(03):56-57.

医学教育问题篇(5)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

医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就必须懂得一定的医学常识,可见医学常识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医学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家各级卫生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早在2001年,卫生部、教育部就联合下发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该纲要对医学教育工作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目标。

一、当前我国医学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1、医学成人教育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尽管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体系已经逐步完善,但是现行的管理体制,尤其是高校管理体制对医学成人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医学成人教育的投入不够、教学资源和设施相对匮乏,在高校其他类教育中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中,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普通高校对成人教育的投入非常少,医学成人教育由于专业性要求很高,对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水平要求也很高,而大多数成人制教育高校没有国家的投入,也没有形成较为科学的成人教育管理体系,教学所用教室及设施都依赖普通高校的教学资源,成人教育只能使用普通高校的部分剩余资源来艰难地运行。

临床医学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及教学方式由于受现行制度的约束,以及高校对成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因而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很多医学成人教育的管理者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忘记了成人教育的基本功能,在实际教学中,制定了一套教育产业化的发展方案,使学生的成人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也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宗旨,这是我们在着力推进高校医学成人教育改革时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2、医学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医学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医学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制约医学成人教育向前发展的重要瓶颈,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都是困扰医学成人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决定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但由于临床医学成人教育依托于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相当一部分教师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给成人教育学生带课不是自己的主业,只把完成普通高校教学任务作为自己的第一任务。这样的错误观点的产生主要在于在高校扩大招生的情况下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临床医学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部门安排课程就非常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医学成人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缺位和不作为,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积极政策改善师资结构。

3、医学成人教育的发展的地区差异不断加大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城乡医学成人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地区例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医学成人教育的发展有充足的资金和良好的政策支持,不仅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而且在教学设备的引进上相比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有着一定的优势,虽然国家正稳步推进中西部教育协调发展的战略。但是这些地区的医学成人教育往往不受重视,在资金和人员配备上往往比较落后,这直接造成了医学成人教育在发展水平、办学特色、培养质量等问题上的地区差异。这也直接导致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的落后和医学队伍建设的不完善,可以说医学成人教育是提高社会医疗水平的重要保证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要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科学、有序、合理的推进各地区医学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发展医学成人教育的资金投入,否则医学成人教育的发展就会遭遇一定的屏障。这客观上不利于城乡医疗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二、我国医学成人教育问题的相关对策及分析

1、完善高校医学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医学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是理顺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管理者要把所有权、管理权、办学权恰当池分离开来,逐步建立起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中央卫生部门联合教育部主要负责医学成人学历教育发展纲要的编制和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各项法规与监督评估制度。各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应提高认识,着手组织实施医学成人高、中等学历教育及各种非学历教育。医学成人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等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要引进市场经济中的竞价和激励机制,并与社会劳动、人事、工资体制改革相衔接。逐步建立起以教育评估为基础,与教育效益挂钩的分配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优化管理体系,提高医学成人教育管理水平。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成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必须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教师队伍,重点抓好专职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以带动兼职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在教学业务上,要加强质量管理,要有相应的检查制度和鼓励措施,如建立听课制度、教研室教学研究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重视城乡差异,形成城乡医学成人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城乡二级医学教育管理部门要密切合作,重视城乡医学成人教育发展在教学设施、资源、财力投入等各方面的差距,加强城乡医疗教育的合作和互动,形成师资队伍的互访和流动,同时加大医学成人教育的普及力度,改善师资结构和办学模式,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医学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医学成人教育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要研究问题,合理论证,制定科学的对策,促进医学成人教育水平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洁,刘梦如.关于加强临床医学成人教育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5(3).

医学教育问题篇(6)

二、基础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

传统的医学教育中,本科层次是医学基础教育的主体,研究生阶段则主要侧重于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然而,作为医学教育主体的本科教育,基本上又被人为划分为4+1模式,即4年基础课程学习和1年临床生产实习,部分学校在生产实习之前,有数周时间不等的集中见习期。这种看似计划性和可执行性良好的教育程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逐渐显现出一个难以克服的弊端:学生在基础课学习期间,对于临床相关的生理、病理、解剖等知识,理解过于抽象,无法获得客观体验;而到了后期实习阶段,先期学过的基础知识早已淡忘于记忆曲线的远端;再者,对疾病的全面认识和治疗,大体上要求包括从基础的生理、生化、医学物理直至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在内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割裂式的医学知识讲授过程无助于培养医学毕业生系统性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许多授课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面对学习氛围低落的大学课堂,结合讲授知识适时引入临床病例分析,往往是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授课依从性的良方。这恰恰体现了学生想要将干瘪、枯燥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病例联系起来的急迫需求。国内一项针对在校医学生的调查显示,有76.75%的被访者认为临床实践显著影响就业能力,高居所有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首位。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基本上来源于西方国家在“弗氏报告(AbrahamFlexnerreport)”基础上建立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育模式(Disciplinebasedcurriculummodel,DBCM),以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为结构基础。在此基础上,又逐渐发展衍生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模式(Outcome-basededucation,OBE),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具备足够临床工作能力的专业人员。但我国大学医学教育在借鉴西方发展经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最显著的地方是,西方医学生所需要的生物医学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进入医学院校以前即已完成,而国内是进入医学院校以后才开始学习。其所导致的结果是,虽然我们医学院校的学制与西方国家接近,但耗费在生物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学习上的时间,让医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被大大削减了。为试图弥补这一缺陷,国内部分医学院校相继开展了7年制、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以增加医学生临床实践机会。但与学制延长相伴随的还有培养层次的提升,教、学双方都保有着某种功利因素。而且,它的教学方法仍然只是传统5年制教育的扩充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基础教育与临床实践环节脱节的弊端,在教学实践中仍需进一步改进。

三、毕业后教育体系功利因素掺杂

医学教育问题篇(7)

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特别是在医学本专科教育中,除了大学公共普通课的基本素质教育之外,各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均必须有其他医学专业学科的教育资源参与才能完成。因此,医学各专业学科教育资源的基本状态,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机联系程度就成为医学教育整个过程的重要因素。这些与高等医学教育密切相关的医学一级学科专业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和护理学,也包括了药学和中药学。这种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科门类范围内各专业的学科综合性来完成相关人才基本培养的特点,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显得越发突出和重要。

1.2高等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

在教育界最早实现终身教育模式的是高等医学教育,正所谓医生要做到老学到老,永无止境。这是由于服务对象和服务任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也是由于经济、社会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所决定的。高等医学教育的终身教育跨越了教育和卫生两个社会行业,这种跨越不仅体现在时间顺序的概念上,更重要的是在同一时间的两个行业空间的密切结合。也就是说,医学教育的终身教育,在时间上要伴随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全部工作生涯;在内容上,要跨越医药卫生和教育两个领域。

1.3实践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的教育过程

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在基本理论教育和基本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占有重要的分量。医学和药学学生50%以上的课时是在实验室和实践场所完成的。而目.,对于医学生来说,实践过程就是医疗服务过程,学习是在服务的基础之__仁的学习特别是基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发展过程,我们把临床和现场的实习阶段(生产实习)放在了本科教育过程中,这更强化了医学教育的实践性。这一特性的原因在于医药卫生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实践的经验过程,而理论和知识的产生,正是基于不断的实践和实践总结的升华更为重要的是,医药卫生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实践和应用过程中,因此医学教育的过程离不开实践_

1.4职业道德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极其重要的内容

由于需要对人和人的健康生命负责,高等医学教育在医学牛的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把这一鲜明的职业特色教育贯穿厂教育的始终医学生在步人医学殿堂的第一天就要高举右手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词的内涵和庄重的形式震撼着医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终生难忘_医学生誓言和宣誓,注释着医学教育的职业道德宗旨,这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也包含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的医学从业模式教育;更重要的是,誓言和宣誓体现了医学的重要文化内涵,在学生心底激励着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以医学生宣誓为起点的医学伦理和医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医学生进人临床教育阶段的重温誓词中达到新的高度,贯穿于高等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也形成了对医学生和医生终生的约束

1.5高等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

高等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既应体现在量上也应体现在质卜从质上说,基于高等医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进人医疗卫生行业实践之后是对人的健康和生命负责,人的生命和生存是至高无上的人的权利,所以,高等医学教育必须是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过程,必须是一个精英教育的过程,必须培养能够为人和人的生命健康负责任的高素质医药卫生工作人才_从量上讲,高等医学教育应该、也必须根据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医药卫生教育资源的容量来确定教育规模。但是,有一点是于分清楚的,在社会的教育发展阶段中,无论是在精英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阶段还是全民教育阶段,都不能以盲日扩大高等医学教育规模作为实现大众化教育或全民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高等医学教育规模上的无原则扩大,会造成高等医学教育资源的紧张、教育质量的严重滑坡和医药卫生人才就业的无序状态其对于社会的最终结果,将会体现在对人和人的健康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中二

1.6高等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呈现国际化的趋势

基于医药卫生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广泛交流,高等医学教育除厂具有国家和民族所独有的特色的文化内涵之外,还有着很强烈的国际同一性,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这种同一性更加强烈。在同一要求基础之上,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土化的高等医学教育的基本标准,建立本土化的和国际化的高等医学教育认证制度,已经是国际有关医学教育组织和各国高等医学教育界正在进行的工作。在高等医学教育界必须有这样的共识,高等医学教育的这种国际同一性是如此的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标准,还直接关系着医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跨出国门、跨出地区产生社会影响,乃至于医学学科的发展是否可能得到国际的认同。

1.7高等医学教育是高成本的教育

由于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的特殊性,高等医学教育属于高成本高投人的教育。医学学科经历了一个从经验性学科向实验性学科的发展过程,即便现在,经验性学科的特点依然存在于医学学科之中。所以,高等教育的过程在前期以群体性教育为主,后期则更趋向于个体化教育,在研究生教育和毕业后教育阶段,更是以个体化教育为主。这样的教育过程所需要的教师资源投人是较大的,特别是在临床教育阶段更是如此。医学教育中有50%一60%的课程是在实验和实践中进了的,所需要的实验和实践设备投人、实验用标本和动物的经费投人、实验用试剂和药品的投人都是很大的。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实践设备费用、病例使用费用和其他消耗费用也是非常大的在任何一个成熟的社会中,医学教育都是高成本教育社会为了对人和人的健康生命负责任,都会依据精英教育的要求,投人社会必须投人的资源,建立在高等教育中最优秀的高等医学教育,这是成熟社会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1.8医院是具有高等医学教育的学校的必然组成部分

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承担临床教育教学阶段教学任务的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就是学校的组成部分,或者说就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学校。这些医院决不仅仅是其他高等教育实践基地的概念,更不是学校的附属产业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教育特点是高等医学教育所独有的,换言之,只有高等医学教育是使用社会专业服务部门作为自己的学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如果没有这样的组合,高等医学教育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由于具有教学任务的医院就是学校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医护人员就是高等医学教育教师的组成部分,他们同时承担着医疗服务、临床研究、医学教育和健康服务的各项任务,这种多重任务在每一个临床教师身上是无法分割的除J教师资源之外,医院中其他的资源也处于同样状态,没有可能把医院的资源很清楚地分为负责哪一项任务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完成着其他的任务作为学校组成部分的医院承担着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的50%以上的教学任务在临床完成;基础医学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也有相当比重的教学任务在临床完成;临床长学制的学生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的所有教育培养任务是在临床完成;临床研究生儿乎所有培养任务是在临床完成,这些任务都是由医院来完成的。医院作为学校的组成部分,为学校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与此同时,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也借助于学校的影响和支持在学术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成为学院派的医院,增加医院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地位,增强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潜力。综上所述,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以上八点体现了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也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的存在,决定了高等医学教育在办学过程中的一些特殊需求和必须思考与注意的问题。

2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有关问题及其思考

2.1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中的有关问题

医学教育问题篇(8)

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和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对以培养高等医学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将体育教学与学生所学的医学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锻炼学生身体,又为将来所从事的医学事业服务,是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在临床专业、护理专业和中医专业的体育教学中,开展了一些医疗体育的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开设该课程的10个教学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68份,有效问卷446份,有效问卷率97.3%。结果显示,82.4%的学生对医疗体育表现浓厚的兴趣,89.1%的同学表示会学以致用来治愈疾病。通过教学,总结出以下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开展体医结合师资培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具有主体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在充分利用医学院校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体医结合知识与技能培训。鼓励体育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地听取医学教师相关专业课程的讲授;和校医院联手定期为学生体检、体测、指导学生健身锻炼;积极从事体医结合的研究,申报体医结合的科研项目,撰写体医结合的论文,有计划地组织联合攻关,进行热点课题研究,努力促进自身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根据医疗体育的特点、作用与医学的内在联系,举例介绍一些通过医疗体育的方法治疗肺结核、肝硬化、肠胃病和冠心病等的典型病例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掌握好医疗体育知识、为医学事业服务的远大志向。让学生切身感受医疗体育的功效。通过医疗体育,可治疗或缓解某些常见小病,让学生在实践中切身感受。例如,可以通过气功和穴位按摩结合疗法治疗近视眼。又如,对于身高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的运动处方与营养配合方案实现身高的再次增长。

三、注重精心组织教材

应对原来教材内容体系进行精简、重组、整合,体现出医疗体育的职业性。如临床专业开设健身处方教学,让学生学会既能开诊断处方,又能健身处方,适应社会对医疗服务、康复治疗、保健预防和健康育的需要;护理等专业开设形体、健美操和体育舞蹈等内容,现塑造优美的形体,培养优雅的气质,养成良好的礼仪,为未来职业奠定基础;中医等专业增设医疗保健体育的专业特点,既满足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终身锻炼的目的,又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提升就业能力。因此,医院院校体育校本教材内容编排上除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方法学的介绍外,重点要放在医疗体育上。

四、注重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一方面我们通过医学专业课、体育理论课,向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康复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使学生认识体育的重要性,懂得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体医结合、医体渗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体育实践课及课外活动,开展保健体育、健身运动、健身运动处方等项目的学习;运用现代医学知识的观点和方法,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进行指导和监控,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两项以上保健体育的手段和方法,掌握和运用体质测试、运动处方的内容和方法,科学地指导自己和他人进行针对性的锻炼。大胆改革,打破传统的体育教材大纲的内容体系,扬弃竞技体育的一些常规做法,同时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充分适应医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职业要求,开设体医结合的教学内容。

五、注重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

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保健体育和卫生健康知识的培训,如开展医学体检、体质检测,用学到的知识为测试者开运动处方,指导测试者健身。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健康需要体育,健康需要医学,体医结合,面向医学,服务健康,将成为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思想和观念,修订培养目标,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体医结合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体育更好的为大众服务。医学院校要大力开展医疗体育教学,就必须配备医疗体育的专门人才,做好师资准备。同时,配置一定的医疗体育器械和场地设施,发挥医学院校的优势,做到物尽其用。

参考文献:

[1] 陈勇.医疗体育教学对医学生提高医疗技能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2] 罗次立.开展医疗体育教学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04.

[3] 湛育明.医学院校体育教育中应突出医疗体育的功能[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5),2006.18(5):122.

[4] 蔡辉.体育教学中培养医疗体育能力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0.9.

医学教育问题篇(9)

当前医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困境

医学教育专业性强,专业课程课时多、难度大,专业知识和技术是否过硬直接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性命安危。因此,医学院校在开展医学生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重视医学专业教育、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的现象。一是法制教育还是以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36课时的《法律基础》为主,课时少,针对性不强。二是《卫生法学》和《医疗纠纷的概述与处理》等卫生法学都是选修课,不参与奖学金的评定,对就业没有太大影响。三是医学生专业学习课程多、内容多、压力大,客观上造成学生无暇顾及选修学科,对卫生法律等人文课程只能简单应付,无法深入理解。四是法律课程的教学还是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案例分析,教材也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医学院校的法律师资薄弱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法律课程的授课老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医学院校的大部分法律课程不是必修课,在学校整体教育系统中不是主要地位,所以学校在引进法律教学人才方面明显力度不够,法律课程的教师在医学领域的实践知识不足,不能在课堂中联系实际,使法律课程失去了对培养医学生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作用。

一方面是临床带教老师自身法律意识淡薄,许多临床带教老师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方面的教学,对执业医师在工作中会遇到的医患矛盾和法律问题认识不足,在临床带教时不能有效地指导实习生。另一方面是法制教育的硬件建设短缺,没有与新时期医学生法制教育相适应的教材素材和实践基地,使医学生法制教育始终停留在课堂上和校园内,学生们不能直观地认识和学习卫生法律知识。法律基础和卫生法学的重要性,法制知识与医学专业的联系,如何加强自己的人文法制素养,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在医疗工作中帮助和保护自己,这些问题都是医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和不断探索的。但是,近年来对医学生的调查研究中显示,超过半数的医学生不能充分认识上述问题,造成了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效不理想的现象。例如,许多学生不能认识到现代医患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医生与患者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关系,在医疗工作中应该把尊重和维护患者享有的权益放在首位,还保持着“以医务人员为中心”和“自己是权威”的传统观念。还有些学生不懂得规范执业和依法行医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医生是一项具有高度责任性和风险性的职业,应该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否则他们在实习和行医时就会因为工作疏忽或非规范化操作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在医疗纠纷中处于被动局面。

加强医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

医学教育问题篇(10)

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是医学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毕业医学教育之后的一种终身性的医学教育,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专业服务过程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新世纪的医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医学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对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及医疗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仅从医学院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医学工作需求,故建立终生教育体系和终生学习社会成为当前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1]。

目前,医院开展CME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①举办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②参加学术活动;③对外交流;④教学活动。其中各级各类CME学习班的举办是CME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据我院的工作实践和体会,现就CME项目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 CME项目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认识不到位

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至国家、下至各省市以及各大单位都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以加强和保证CME的顺利开展。但由于在影响医院效益增长的众多因素中,CME只是其中的一个,或者说是一个隐性的、易被人们忽略却又十分重要的因素,故导致了部分医院领导未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对广大临床医务人员而言,为适应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参加CME培训已成为其共同愿望和自觉行为,但仍有不少医务人员对CME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竞争意识,学习不是主动而是被动地去为了获取学分,迫于晋升、聘任的所需,一味地为学而学。

1.2 项目主办方积极性受挫

个别基础学科或较专业学科培训项目参训人员较少,有时甚至难以正常开班,挫伤了项目主办方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科开展CME的积极性降低,申报项目少,年复一年,陷入“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不同学科专业培训力度和培训范围差距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品牌的构建。

1.3 培训针对性不强

分析近年来参加我院CME项目的人员职称、学历等情况发现,参加培训的人员有的刚刚参加工作,有的参加工作几十年,职称差别大,知识结构差别也大。由于参训人员之间较大的差异性,往往造成培训难度增加,培训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1.4 培训质量下降

为了能够凑足学时,获取学分,一些项目主办方不得不延长培训时间,使得参训人员对培训内容和安排失去兴趣,造成迟到、缺课现象增多,导致培训质量的下降。

2 主要措施

2.1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终生教育思想

首先要强化各级领导对开展CME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医院领导应该明确认识到,医院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是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卫生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医院所面临各种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与技术的竞争。其次,要提高医务人员对CME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意识。因此,作为CME工作者必须加强对CME目的与意义的宣传,使广大医学科技人员充分认识加强CME与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乃至个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2.2 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相结合的CME培训

为确保CME培训质量,应根据参训者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下达培训任务,避免“高分低能”或“高能低分”现象的发生。如对于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卫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是临床经验不足等问题。对这部分人,应该把继续教育的侧重点放在深入临床第一线,选送专科进修,或指派导师带教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对于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侧重点应放在注重知识更新、拓宽知识面、增加信息量和开展科学研究上;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专题讲座、参观学习、开展科研等方式进行;使他们能站在本学科知识的前沿,及时了解国内外本专业技术发展的新动态,能结合实际引进使用,及时解决本专业的疑难问题。

2.3 选好CME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根据我院近几年来举办CME项目的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医务人员更看重举办项目的内容,都认为CME项目应以实用临床技术、最新临床诊疗技术为主,希望通过参加CME了解最新医疗研究信息,学习科研方法,以提高其临床工作水平,拓宽知识面、增加信息量,能结合实际引进使用,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2]。现在医务工作者都承担着较为繁重的医疗工作,不可能较长时间脱离工作岗位,外出参加培训,工学矛盾严重。因而,做为CME工作者,我们在今后设计和实施CME计划时,应从实际出发,在内容选择和编排方面将新的医学概念和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紧密结合,在有限的时间和容量内,包含具有指导性、实用和先进的技术和理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传授给参训人员,以促使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2.4 完善机制,增强办班积极性

在强化全院终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各项配套措施,把CME的参与与医院责任制目标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3];让科室意识到CME的开展是宣传自我、扩大自身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与学科品牌的构建密切相关,把“要我办”转化为“我要办”。

另外,也希望CME培训项目审批部门能注重项目的实际内容和编排,降低学时数与所获得学分的硬性关联,以提高项目主办方的办班积极性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志,徐西华,陈琼.迎接挑战加速发展继续医学教育[J].医学教育,2004,33:118-120.

上一篇: 服务礼仪概念 下一篇: 地质学行业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