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随着国家改革的进程,走过了41个春秋,历经了多次跨越式发展,靠历届编委会专家和各级领导努力,靠历届编辑部编辑们精心打造,靠广大读者、作者的一路支持,《重庆医学》在众多刊物中脱颖而出,1998年被评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8年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成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至此《重庆医学》杂志加入了国内三大核心数据库,获得“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1年“一等奖”;2012年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庆报刊发展专项基金”
《重庆医学》编委中有了院士、有了港澳台专家、有了外籍专家,同时还聚集了国内多所医学院校的医、教、研精英,在重庆乃至全国医学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目前年均收稿9000余篇,刊登1700余篇,刊载率19%。经过41年的发展,《重庆医学》杂志学术地位在不断上升,作为西部地区惟一有着极大影响的综合性地方医学期刊,《重庆医学》杂志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位居全国综合性地方医学期刊榜首。在世界数字出版发展迅猛,产业链体系日趋完善的今天,《重庆医学》办刊人结合自身情况,大胆尝试网络化和数字化等新技术,积极推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化优先出版相结合的办刊模式,致力于打造有影响力的期刊出版平台。
截止到2012年9月,《重庆医学》网站浏览次数2259016次,相比去年增长43%;网站注册机构用户数达到2158个,分布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个人读者分布在35个国家和地区。《重庆医学》今天的成绩凝结着广大关爱《重庆医学》的读者、作者、编委、编辑的心血,靠大家的努力《重庆医学》杂志才走到了辉煌的今天。我们期望各级领导、广大读者、作者及编委、编辑们倾注更多的关爱;使其学术水平更高,影响更大,发展更好。
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论著·基础研究、综述、医学教育、专家述评、短篇及病例报道、临床护理、调查报告、论著、循证医学、卫生管理、生物信息学
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不孕女性妊娠的影响及影响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合并子宫肌瘤的不孕妇女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情况及影响术后妊娠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50例,并回顾性分析15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肌瘤特征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总妊娠率为52.0%(78/150),胎儿存活率为69.2%(54/78);术后妊娠的危险因子为年龄[风险比(RR)-0.99,95%可信区间(95%CI):0.98~1.31,P=0.05],与不孕种类及时间、孕产史,以及肌瘤数量、大小、质地、种类等均无关。结论不孕合并子宫肌瘤妇女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可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和胎儿存活率,年龄是术后妊娠的危险因子,与妊娠率呈负相关,因此可根据患者实际年龄决定是否行子宫肌瘤剔除术。APN、HCY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血清脂联素(APN)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按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结果将60例ACI患者分为无斑块组(15例)、稳定斑块组(20例)和不稳定斑块组(25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CI患者入院48h内和3个月时,以及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APN和HCY水平;分析APN、HCY水平与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1)ACI患者入院48h内和3个月时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2)ACI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APN、HCY水平均呈正相关(r=O.381、0.398,P〈O.05)。结论APN水平下降、HCY水平增高的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降低。miRNA-1和miRNA-21在脂联素后处理保护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中的变化
摘要:目的探讨miRNAhl和miRNA-21在脂联素(ADP)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保护过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MIRI组和ADP后处理组(ADP组),每组10只。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用realtimeRT-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中miRNA_1和miRNA-21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IRI组大鼠血浆cTnI水平和心肌miRNA-l表达明显升高,心肌p-Akt和miRNA一21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I组比较,ADP组大鼠血浆cTnI水平和心肌miRNA-1表达明显降低,心肌P-Akt和miRNA-21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心肌miRNA-1表达与血浆cTnI水平呈正相关(r=0.703;P〈0.05),与心肌P—Akt表达呈负相关(r=-0796;P〈0.05);心肌miRNA-21表达与血浆cTnI水平呈负相关(r=-0.727;Pd0.05),与心肌p—Akt表达呈正相关(r=0.886;P〈0.05)。结论miRNA_l是大鼠MIRI及ADP后处理过程中的负性调节因子,miRNA-21是MIRI及ADP后处理过程中的正性调节因子,p-Akt蛋白可能参与了上述调节过程。成都地区RVVC患者致病菌种体外药敏试验与真菌表型转换的相互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成都地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致病菌种体外药敏试验与真菌表型转换的相互关系,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该院就诊且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为RVVC的患者90例,取阴道分泌物经阴道微生态检查、真菌培养、鉴定及体外药敏试验,分析RVVC患者体外药敏情况及与病原真菌表型转换的相互关系。结果引起RVVc的致病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占60.00%(54/90),其中查见菌丝相患者49例(发生表型转换阳性率为90.74%);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36例,占40.OO%,其中未见菌丝相(未发生表型转换)者33例,占91.67%(33/3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3,P=0.880)。在体外药敏试验中白假丝酵母菌对二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性为100.00%,对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依次为85.19%、75.93%、75.93%;非白假丝酵母菌对二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性依次为97.22%、97.22%、69.44%、33.33%、30.56%。结论成都地区引起RVVC的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一般均发生了真菌表型转换;其次为非白假丝酵母菌,一般不发生表型转换。白假丝酵母对抗真菌药物菌敏感性均高于非白假丝酵母菌,因此应重视非白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PLCε1基因rs2274223A〉G多态性与上消化道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综合评价磷脂酶Cel(PLCε1)基因rs2274223A〉G多态性与上消化道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合并rs2274223多态性与上消化道肿瘤易感性关系的优势比(OR)值,并进行亚组、敏感性、回归分析和文献发表偏倚检验。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23项研究数据),其中食管癌16项,胃癌7项;累计患者组16938例,对照组16680例。PLCel基因rs2274223A〉G多态性与上消化道肿瘤发病风险有关;等位基因G较A可增加发病风险。共显性杂合子比较模型、共显性纯合子比较模型、显性遗传模型、隐性遗传模型、等位基因模型均可发挥作用,以共显性纯舍子基因模型为著,GG与A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R=1.37,95%可信区间(95%CI):1.16~1.62,P=0.001]。PLCε1基因rs2274223A〉G多态性在以上5种基因模型中均显著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发病风险。与之相反,PLCε1基因rs2274223A〉G多态与胃癌、食管腺癌的发病风险无关。rs2274223多态仅与中国人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与高加索人和其他亚洲人(包括北印度人和朝鲜族人)发病风险无关。结论PLCε1基因rs2274223A〉G多态性与上消化道肿瘤易感性显著相关,尤其是在中国人群及ESCC中。Mesh-HoldTM骨填充网袋和高黏度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骨水泥渗漏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Mesh-HoldTM骨填充网袋、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应用Mesh-HoldTM骨填充网袋(A组,32例)、高黏度骨水泥PVP治疗(B组,32例)和PKP治疗(C组,32例),对比3组患者相关数据。3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6个月。结果3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椎体高度、Cobb角、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sh-H01dTM骨填充网袋、高黏度骨水泥PVP、PKP均可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疼痛及恢复椎体高度,均可明显减少骨水泥渗漏率,近期临床疗效满意。乳腺包块穿刺标本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诊断结果与肿块切除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
摘要:目的比较穿刺标本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和肿块切除检查方法在乳腺包块良、恶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包块患者50例,首先接受穿刺标本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然后进行肿块切除组织病理检查,对2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结果50例患者中穿刺治检诊断良性病变19例,恶性病变31例;肿块切除病理诊断良性病变19例,恶性病变31例;良性病变检查结果一致率为lOO%,恶性病变检查结果有2例不同,一致率为94%。结论穿刺标本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具有高度正确性和灵敏度,且该种检查方法对人体损伤较小,具有高效、安全、方便、快捷、创伤小等特点,符合女性患者对美观的追求;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微生态制剂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Hp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及对Thl/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Thl/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Hp感染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及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联合地衣芽孢杆菌胶囊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论著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Thl/Th2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对Thl/Th2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后上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hl/Th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治疗前淋巴细胞亚群Thl/Th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3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Hp感染患者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及左氧氟沙星药物基础上联合地衣芽孢杆菌胶囊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Thl/Th2细胞水平,值得推广应用。土黄芪加六味地黄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土黄芪加六味地黄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Smads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方法采取原代培养获取肾小管上皮细胞,经细胞鉴定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土黄芪加六味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含药血清浓度为10%),洛汀新(贝那普利)组。观察各组原代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对比上皮细胞受TGF-β1(1ng/mL)刺激与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指标Smads(Smad3、7)mRNA检测的影响。结果土黄芪加六味地黄丸能明显改善原代培养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另外在分子生物学层面土黄芪加六味地黄丸可抑制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3的表达。结论土黄芪加六味地黄丸可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Smads信号传导途径。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挖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操作技术,为中晚期前列腺癌的近距离放疗途径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7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分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研究组先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对照组予以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及口服比卡鲁安。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术后17个月死亡1例,术后14个月出现全身骨转移1例,术后出现PSA生化复发3例。对照组患者中术后12个月死亡2例,术后12个月出现全身骨转移4例,术后出现PSA生化复发7例。结论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制霉菌素口腔护理对于预防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真菌机会性感染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制霉菌素口腔护理对于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具酉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及综合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需行体外循环手术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在体外循环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期间给予常规复方醋酸氯己定口漱液口腔护理,研究组在体外循环术后ICU期间给予制霉菌素联合复方醋酸氯己定口漱液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综合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真菌D葡聚糖、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真菌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给予制霉菌素口护能够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FOLFOX6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ERCCl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6)化疗方案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ERCC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PBMC中ERCCl的表达,分析首次化疗前PB-MC中ERCCl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PBMC中ERCCl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FOLFOX6化疗后PBMC中ERCCl表达明显增加,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48,P=0.011)。结论FOLFOX6化疗可上调结直肠癌患者PBMC中ERCCl表达,检测ERCCl表达水平有利于结直肠癌患者行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的治疗。国内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疗效指标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LR)和传统开腹手术(OR)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及webof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有关直肠癌2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的文献。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对提取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2314例患者,其中LR组1026例,0R组1288例。与0R组比较,LR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减少、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手术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WMD)=-74.503、-1.464、14.891、优势比(OR)-0.608,95%可信区间(95%CD:-88.078~-60.929、-2.092~-0.836、6.304~23.479、0.448~0.825,P=0.001l,淋巴结检出数目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96,95%CI:-0.629~0.437,P=0.725)。结论LR治疗直肠癌疗效优于0R。临床护理路径在双C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CNP)对双c治疗(胰岛素泵与动态血糖监测强化联合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双C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应用CNP,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双C治疗知识掌握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论是Y,KC治疗知识掌握率和护理质量满意度,还是健康教育达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双C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CNP能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分析开腹式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开腹式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8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参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参照组给予常规开腹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排尿功能、性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给予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可改善膀胱功能及性功能指标,可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与部分肝切除治疗Ⅰ型肝内胆管结石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I型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疗效在治疗I型肝内胆管结石方面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3例I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28倒)好对照组(25例)。研究组行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对照组行部分肝叶切除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中Ⅳ级胆管中存在少量细小结石2例,因胆道镜不能进入无法取出细小结石,结石取净率为92.8%,术后肝功能轻度受损(AST〈50IU/L、ALT〈45IU/L),无感染、胆漏、胆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Ⅲ级或Ⅳ级胆管中存在少量细小结石2例,结石取净率为92.0%,肝功能受损2例(AST〉120IU/L、ALT〉120IU/L),术后感染2例,胆漏2例。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结石取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B超复查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I型肝内胆管结石精准、微创、手术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可靠、疗效确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输尿管镜“粉末化碎石"和经皮肾镜碎石在治疗长径小于或等于2cm嵌钝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输尿管镜“粉末化碎石”(URL)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在治疗长径小于或等于2cm嵌钝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58例嵌钝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URL组和MPCNL组,每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URL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星低于MPCNL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MPCNL组,术后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MPCN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2、30d结石清除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RL临床应用总体上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一种治疗结石长径小于或等于2cm嵌钝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一种新的选择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6例(72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前后情况。结果66例患者中术后3d视力较术前提高61例,无提高4例,下降1例;术中并发后囊破裂8例,虹膜出血8例,虹膜反复脱出切口11例;术后第2天角膜水肿21例,前房渗出28例,术后眼压升高10例,瞳孔欠圆13例,瞳孔散大4例,术后7d继发球内感染1例。结论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较为复杂,手术操作难度大,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多,但总体效果良好。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益生菌治疗,观察组采用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结肠镜下病变活动性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治疗前结肠镜下病变活动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针对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给予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具有明显疗效,安全性也很高,能有效降低结肠镜下病变活动性评分,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连续脉冲射频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估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连续脉冲射频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辽宁省阜新市矿业集圆总医院骨科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倒。对照组给予1%剩多卡因9mL、曲安奈德1mL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治疗组给予l%利多卡因阻滞后在超声引导下连续脉冲射频(频率、电压、温度、时间的参数分别为2Hz、20ms、45V、42℃、120s)治疗。两组患者均每周治疗1次,治疗2个周期。采用超声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0min椎动脉血流指标,治疗后1周,1、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交感神经症状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交感神经症状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0min椎动脉血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连续脉冲射频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精准、安全,长期疗效稳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及其抗生素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及其抗生素的治疗。方法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痰样本检验下呼吸道感染病菌情况,并进行抗生素治疗分析。结果116例患者共检出1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所占比例最低;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其次为头孢曲松;均不耐受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均不耐受万古霉素。结论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率相对较高,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抗菌效果。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VancouverB1型和C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Vancouver B1型和C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22例,其中VancouverB1型骨折10倒,VancouverC型骨折1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45~89岁,平均67.9岁。采用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切开复位,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治疗。对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及患肢的功能进行临床疗效评估。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4.6~25.4个月,平均18.0个月。结果22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3.7个月。优12例,良8例,可1例,差1,优良率为90.9%。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治疗VancouverB1型和c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VancouverB1型和C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方法。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抗精神病药物疗法,研究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第4、8周后的疗效包括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强迫症状量表、生活质量评分等,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第4、8周后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强迫症状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物质生活评分,躯体、心理、社会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有效恢复患者精神状况与强迫症状,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应用多项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指标预测卵巢反应性
摘要: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应用多项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指标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正常反应组、低反应组和高反应组,每组50例。检测各组患者月经第3天血清抗苗勒氏激素水平、双侧卵巢内基础窦状卵泡数目、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等,分析总结各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检测数据。结果患者体内血清抗苗勒氏激素水平、双侧卵巢内基础窦状卵泡数目、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与黄体生成素比值、年龄与荻卵数×l000/促性腺激素总安瓿数量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雌激素与其并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双侧卵巢内基础窦状卵泡数与血清抗苗勒氏激素水平为单一指标时对女性卵巢低反应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女性双侧卵巢内基础窦状卵泡数量作为单一指标时卵巢高反应预测结果最佳,最优预测界值点为双侧卵巢内基础窦状卵泡数量大于或等于15个。将双侧卵巢内基础窦状卵泡数量、血清抗苗勒氏激素水平、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等指标结合预测卵巢低反应结果更佳;而结合各指标却不能提高卵巢高反应预测结果。结论双侧卵巢内基础窦状卵泡数量、血清抗苗勒氏激素水平、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与黄体生成素比值、年龄等指标均可预测卵巢反应性,但其灵敏度与特异性均是不同的。双侧卵巢内基础窦状卵泡数量作为单一指标对卵巢反应预测结果最佳。联合双侧卵巢内基础窦状卵泡数量、血清抗苗勒氏激素水平、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可有效提高卵巢低反应预测水平,而联合各项指标却不能提高卵巢高反应预测水平。感觉神经束和血管束分别植入组织工程骨修复兔股骨大段骨缺损中长期效果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植入感觉神经束和血管束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兔股骨大段骨缺损的中长期效果。方法选取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36只,抽取髂骨红骨髓,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和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取第3代BMSC成骨诱导培养7d后与B磷酸三钙(D-TCP)支架复合培养制备组织工程骨移植物。将36只兔制备单侧股骨1.5cm缺损模型,随机分为I、Ⅱ、Ⅲ组,每组12只。Ⅰ组在修复骨缺损的组织工程骨移植物侧槽中植入感觉神经束,Ⅱ组在修复骨缺损的组织工程骨移植物侧槽中植入血管束,Ⅲ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后24、48周各组分别处死6只兔,对修复骨段进行大体观察、x射线检查成骨情况和评分。结果术后24、48周各组兔成骨评分均随时间推移而增加。Ⅰ、Ⅱ组兔成骨效果优于Ⅲ组,结构更接近于正常骨组织,髓腔再通明显。术后24、48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Masson染色与正常骨组织类似。Ⅰ、Ⅱ组兔骨皮质厚度均大于Ⅲ组。结论在组织工程骨中植入血管束可替代植入感觉神经在体内构建血管、神经化的组织工程骨,避免因感觉神经束植入导致支配区的感觉缺失,是一种较理想的复合组织工程骨构建方法。芹菜素对乳腺癌多药耐药MCF-7/ADR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芹菜素对MCF-7/ADR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芹菜素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和时间的芹菜素作用于MCF-7/ADR细胞,以等血浆浓度ADR作用于MCF-7/ADR细胞为基本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MCF-7/ADR细胞生长增殖变化,采用碘化丙锭(PI)染色法检测MCF-7/ADR细胞周期分布变化,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MCF-7/ADR细胞凋亡状态变化。结果芹菜素对MCF-7/ADR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强度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芹菜素可阻止MCF-7/ADR细胞受阻于S期,S期细胞增加;芹菜素可诱导MCF-7/ADR细胞凋亡。结论芹菜素对乳腺癌多药耐药MCF-7/ADR细胞的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可诱导其凋亡,提示芹菜素具有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动态心电图监测高血压患者变异性时域、频域及ST-T段异常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监测高血压患者变异性时域、频域及ST-T段异常情况。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3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将30例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分析其变异性时域、频域及ST-T段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HR)、ST-T段异常率、符合冠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DNN、SD、SDANN、RMSDD、TF、LF、H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高血压患者多存在心肌损伤,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围术期治疗策略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围术期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95例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l分为AKI组(232例)和非AKI组(96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195例患者中行冠状动脉搭桥术332例,瓣膜手术441例,冠状动脉搭桥联合瓣膜手术157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265例。术后合并AKI232例(19.4%),其中需行肾脏替代治33例疗(占全体病例数2.76%)。病死率为2.1%(26/1195),AKI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清肌酐(SCr)水平、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使用是体外循环心脏后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大于60岁、体外循环时间大于12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90min、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和瓣膜手术可能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KI的发生显著延长了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试论“六维诊疗模式”保守治疗方式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六维诊疗模式”保守治疗方式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9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股骨头钻孔减压治疗,45例)和观察组(“六维诊疗模式”,47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股骨头塌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应用“六维诊疗模式”保守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更好地改善髋关节功能,预防骨头股塌陷。妊娠期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价值解析
摘要:目的讨论妊娠期糖尿病分别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84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应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应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诊疗中应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干预,其血糖控制良好,指标改善明显,症状减轻迅速,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保障母婴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桂枝去芍药联合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桂枝去芍药联合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脏神经官能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差异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谷维素、安定、盐酸普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去芍药联合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抑郁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桂枝去芍药联合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对心脏神经官能症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mTOR抑制剂RAD001通过c-Raf/ERKl/2通路介导胰腺癌耐药的机制
摘要:目的分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RAD001介导胰腺癌耐药的机制,探索有效的耐药逆转机制。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通过进行多项实验分析RAD001对胰腺癌细胞中相关蛋白含量的影响,分析索拉菲尼与RAD001舍用对肿瘤细胞生长与增殖的抑制作用,总结索拉菲尼对RAD001介导胰腺癌细胞耐药机制的抑制效果。结果RAD001和索拉菲尼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RAD001能通过有效抑制mTOR蛋白通路的激活发挥作用,索拉菲尼能通过抑制ERK通路的激活发挥作用,但RAD001与索拉菲尼合用不仅能起到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且索拉菲尼还能有效逆转胰腺癌细胞对RAD001的耐药性,增强疗效;与单独用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af通路上调能有效增强胰腺癌细胞对RAD001的耐药性,但ERKl/2通路的激活能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耐药性,因而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能激活ERKl/Z通路的药物对胰腺癌进行辅助治疗。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镇痛与阻滞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的镇痛与阻滞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行下肢手术患者7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首例入院患者为研究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效果和不良事件。结果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完全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不良事件。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特别适用于特殊患者,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自控镇痛对肺癌切除术开胸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自控镇痛对肺癌切除术开胸患者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肺癌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每组30例。术后均配置自控镇痛泵,对照组配置方案为芬太尼、昂丹司琼;观察组为右美托咪定、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并于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γ干扰素(IFN-γ)与白介素-10(IL-10)水平,并测定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6、12、24、48h 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2、24、48h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6、24、48hCD3+T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6、12、48hCD4+T淋巴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2、24h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2、24、48h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自控镇痛对肺癌切除术开胸患者效果较佳,且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苗药紫金牛、铁扫帚基于DCN对COPD大鼠TGF-βl/Smad3通路的调控机制
摘要:目的研究DCN、TGFβ1/Smad3信号传导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并试图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不同剂量苗药紫金牛、铁扫帚对COPD大鼠进行干预,采用免疫组化和reahime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DCN、TGFβ1、Smda3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以探讨紫全牛、铁扫帚在抑制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香烟烟熏及脂多糖气道注射建立大鼠COPD模型(模型组),HE染色对比鉴定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按苗药紫金牛、铁扫帚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灌胃。分析DCN及TGF-βl、Smad3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气道重塑明显,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Smad3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DCN蛋白及基因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苗药紫金牛、铁扫帚干预后DCN表达增高且TGF-β1、Smad3表达减少.提示DCN与TGF-β1及Smad3呈负相关。结论TGF-β1及Smad3蛋白及基因在肺组织的高表达参与c()PD气道重塑的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DCN在COPD模型组中表达减少。经苗药紫金牛、铁扫帚干预后DCN表达增加,TGF-βl、Smad3表达减少,DCN与TGF-β1、Smad3呈负相关,考虑DCN在改善COPD气道重塑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推测苗药紫金牛、铁扫帚抑制气道重塑的机制作用靶点可能是通过直接下调Smad3、TGF-β1的表达或是通过提高DCN的表达从而抑制TGF-β1/Smad3信号传导通路而实现。丁苯肽注射液对卒中后抑郁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记忆及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卒中后抑郁(PS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记忆及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PS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SD治疗及认知改善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常规PSD治疗及认知改善干预措施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1d后观察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记忆力评、ERP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1d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记忆力与回忆力评分总和、P3波幅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N1、N2、P2、P3潜伏期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研究组患者P2、P3潜伏期检查结果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常规PSD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促进患者记忆力、认知水平的恢复。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改良式子宫压缩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对子宫动脉结扎联合改良式子宫压缩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结扎联合改良式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产后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子宫切除率、术中及术后24h内出血量、术中及24h输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子宫动脉结扎联合改良式子宫压缩缝合术可取得显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产科质量,值得推广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照医学分组中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手术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月经周期及持续时间等变化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月经周期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较传统的开腹手术法治疗子宫肌瘤而言,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生活质量等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对患者损伤相对较小。结论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效果优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可有效延长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安全、可靠性高,值得深入推广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和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和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常规去骨辫组和标准大骨瓣减压组,每组30例。传统常规去骨瓣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治疗,标准大骨瓣减压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术后并发症(切口疝、颅内感染、再出血)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颅内压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分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结果标准大骨瓣减压组患者GOS明显高于传统常规去骨瓣组,术后切口疝、颅内感染、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常规去骨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颅内压水平、ADL分级、G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大骨瓣减压组患者出院时颅内压水平、ADL分级、GCS就明显优于传统常规去骨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疗效更好,可更好地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生存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临床,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应用。建议在本科《医学微生物学》教材中将Prion命名为“朊毒体”
摘要:Prion是由美国科学家Stanley B.Prusiner和同事1982年从患瘙痒病的仓鼠脑中发现的,具有2种不同的蛋白表现形式:正常细胞型蛋白PrPc和致病型蛋白PrPsc。作者对新乡医学院本科教学中使用的各种《医学微生物学》教材中对Prion的不同命名进行了分析思考,从一线教师教学实践的角度,建议在本科《医学微生物学》教材中将Prion命名为“朊毒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延伸护理服务与生活质量水平相关性分析
摘要:直肠癌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多具备较佳的预后,但部分患者可能保肛失败,必须行永久性结肠造,会直接改变患者粪便排出IZl,影响患者生活。优质护理干预在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中的辅助治疗与肺部并发症预防效果
摘要:风湿免疫疾病在内科极为常见,主要包括风湿性多肌痛、痛风等。到目前为止临床还没有明确风湿免疫疾病的病因,通常采用中医或药物治疗方法,同样没有特异性根治药物。通常情况下风湿免疫疾病极易引发各种肺部并发症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肺纤维化及肺炎,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摘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体指的是在冠状动脉病理学变化的基础上,导致冠状动脉血液供应急剧减少或完全中断,使相应的心肌细胞长期的处于严重急性缺血的状态下,最终出现心肌急性坏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疾病患者的发病较急,病情的变化速度较快,临床病死率较高,通常情况下能够达到15.0%左右,属于目前临床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对患者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或者胰岛功能性障碍疾病,直接影响人体血糖水平,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合理的控制饮食,谨遵医嘱用药,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是临床控制血糖水平平稳的关键因素,因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临床治疗依从性、自我健康行为对糖尿病的有效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全喉切除气管断端膜样部食管吻合分流发音重建术后39例患者各种导管护理管理
摘要:全喉切除术患者由于手术特性导致其术后必然需要留置鼻饲管、气管导管、引流管等各种导管,导管留置时为患者提供营养补给、呼吸通道并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全喉切除气管断端膜样部食管吻合分流发音重建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导管护理管理在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重庆医学》本刊对来稿的要求: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
2.文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3.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列在作者姓名后面。如多位作者之间用“,”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分开。文稿的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时,应说明;通讯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请在摘要前注明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
4.摘要:论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技术方法、调查报告栏目须附中、英文摘要。经验交流须附中文摘要,其他栏目本刊不保留摘要。中文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符,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写到科室)、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5.关键词:在中、英文摘要之后附上3~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使用最新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主题词表》中所列的词,且必须用全称;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
6.栏目字数要求:论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技术方法、调查报告、综述栏目的论文正文字数限4000字内,经验交流类在3000字以内,短篇及病例报告以2000字以内为宜。
7.中、英文缩略语:文稿应尽量少用缩略语,以避免影响阅读文章的流畅性。一篇文稿一般不宜使用超过5个缩略语,4个汉字以下(含4个汉字)的医学名词一般不用英文缩略语。4个汉字以上的名词需用英文缩略语代替者,应在文稿第一次出现英文缩略语时,前面先写出中文及英文全称,中文缩略语则加注在中文全称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8.统计学符号本刊执行GB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表示。同时注意以下要求:(1)均数±标准差用(x±s)表示,其中均数和标准差均用英文小写、斜体;(2)t检验的t用英文小写,斜体;(3)F检验的F用英文大写、斜体;(4)χ2检验的χ用希腊字母小写,斜体;(5)相关系数用r表示,英文小写、斜体;(6)概率用P表示,英文大写、斜体。
9.表和图:分别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按先见文后见表(图)的原则排列。每幅表(图)均应冠有表(图)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表(图)下方的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表(图)中所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
10.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的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角标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末。文献书写格式
11.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科学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物名词》(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12.数字:本刊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测量数据按GB/T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有关有效数字的规定取有效位数,尽量作统计学处理。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如等于或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为一组,组间空1/4汉字空位,如“9413.16”,应写为9413.16;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不分组。表示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数符号不能省略,如6%~94%不能写成6~94%;表示偏差且有单位者,数据加括号,如(60.3±0.4)mm。附有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时,书写格式为:3mm×4mm×5mm。
13.分点叙述层:请参考本刊各栏目的格式或采用1、1.1、1.1.1、1.1.1.1……段内分叙时用(1)、(2)、(3)……。
14.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请参照:中华医学会编.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厘米水柱(cmH2O)为计量单位。
15.其他注意事项:①本刊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减,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②文稿所涉及的课题如获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应以脚注形式于文稿首页左下方说明,如“××基金资助项目(基金号××××)”,并附有关审批机构或部门审批证明(复印件)。③为了确保来稿具有科学的严肃性,维护本刊的声誉和读者的利益,来稿切勿一稿两投或内容不变稍改文题、内文而分投。一旦发现一稿多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内拒绝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④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50元。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支付版面费。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杂志1册。⑤本刊辟有绿色通道,转对院士、国家自科、博士生文章等;投稿时请在文章中注明。⑥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处理通知的作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其它期刊,请先与本刊联系。
审稿速度还是很快的,审稿意见详细,提的问题很专业,看得出很认真的在审稿,因为就连标点符号也有标出让修改,投稿基本上一个月内给出答复,编辑的态度比较不错,一般有问题很快就回复了。重庆医学是核心算比较正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