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经济学专业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1 17:19:59

医学经济学专业

医学经济学专业篇(1)

1 知识经济中医学信息专业工作者的地位

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知识的创新、交流和利用,必然带来信息量的爆炸。医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是一门与人类生老病死息息相关的重要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体系。医务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医学科研管理人员要想开展工作都离不开医学信息。作为专业的医学信息工作者,构成了本地区医疗卫生发展研究、医学科技信息研究、医学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系统。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科研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要想保证决策正确、避免失误、少走弯路、减少重复,就要占有大量的情报信息,作为以医学信息为产品的医学信息机构,正是具有这种不可取代的地位和无可限量的价值,而其价值核心正是这些从事医学信息工作的专业工作者。可以说,一个地区的医学情报信息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该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2 经知识济中医学信息专业工作者的作用

2.1 知识信息的管理作用: 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使得医学及相关知识更替的时间缩短,频率加快。各种信息数量大且增长迅速。对于决策机构、科研部门、临床工作者来说,要想从信息的大海里发现、提取出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是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事情。“一方面信息和知识太多,增长太快,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还来不及吸收,已经被新的知识信息所取代;另一方面,知识信息又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资源、最有价值的财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借助一门行业来帮助人们开发利用这些信息”[1]。于是,医学信息专业人员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医学知识、信息的管理者和开发者。“把适当的信息用适当的方式传递给适当的人”[1]。

2.2 知识信息的再加工再创造作用:在信息资源全球共享的环境下,仅仅提供粗浅的原始信息服务往往造成信息的无效运动,高效率、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应当提供高附加值的信息。这就需要医学信息专业人员对所占有的信息、知识不仅是简单的复制、传递,而要进行长期跟踪和深入分析,扩大再次文献产品的加工,特别是随着国际性计算机网络逐步走向千家万户,信息数字化、信息的共享,更给医学信息专业人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促使他们在网络世界中寻找市场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在这一点上,与医学专业研究人员相比,医学信息研究人员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完全可以把散在的信息收集整理出来,加工制作成诸如“综述”、“分析”、“评论”、“专题研究”等性质的高附加值信息产品,为决策层、科研人员、临床工作者提供信息服务。

2.3 知识信息的传递与流通作用:信息的价值在于使用,信息只有通过各种途径传递到用户手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作为专业的医学信息工作者,不但要注重信息的研究、开发,而且有责任使信息进入流通领域,改变被动等待用户的服务方式,强化信息传递与流通的意识,掌握信息的各种流通手段和技能,扩大信息传递与流通领域,把不同的信息传递给不同的需要它的人,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

3 知识经济对医学信息专业人员素质的要求

在当今的电子信息时代,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的手段、提供信息服务的技能都对医学信息专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时代要求专业信息工作者向多元化、高素质发展,因为现代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①知识经济要求医学信息专业人员具有极强的情报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辨别、分析出真实、新颖、有价值的信息,淘汰虚假、无用、陈旧的信息。②知识经济要求医学信息专业人员具备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了解其发展前沿,才能有效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③知识经济要求医学信息专业人员具有获取情报信息的技能,包括检索、采访、计算机及其网络知识。 ④知识经济要求医学信息专业人员具有信息处理及流通技能,包括编辑出版、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语言及外语的应用能力。⑤知识经济要求医学信息专业人员具备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知识经济中,医学信息专业人员非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行业专业人员。对于专业的医学信息工作者来说,知识经济向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他们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存,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

医学经济学专业篇(2)

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但是,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决非易可,不仅要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教训,也要从别人的实践中获取经验,还要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市场经济的运行在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市场经济的理论也在不断的完善,并形成了一个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虽然许多经济学名著出于西方学者之手,研究的是西方国家的经济问题,但他们归纳出来的许多经济学理论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这些理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要想迅速稳定地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经济,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先进经济学理论与知识。《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如下:

第一,西方经济学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而改变其内容的学科,从而其教材应该照顾到这一点。为了对此加以照顾,教学内容所包含的大体为居于主流地位的正统经济理论及其体系。

第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国一般读者没有必要去掌握西方经济学专业所要求的全部理论。因此,教授的西方经济学说限于主要的理论以及理论发展的线索和重要的应用方面。

第三,评论部分并不拘泥于某一固定的方式。针对某一西方学说,除了指出其错误的直接方式以外,也使用思考题的提问方式、章节安排以及提供评论方面的参考著作的方式。

二、构建主义教学法的内容

所谓的构建主义教学法是指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针对教学的不同的环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内容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轻松愉快而卓有成效地学习。该方法主要是针对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而设计的。构建主义教学法具体内容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课堂教学,即指学生老师限定在教室内.另一部分是实践教学,即指学生老师进入企业完成教学内容。该教学法具有的特点:

1.信息加工的系统性

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动作和反馈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是分别以学生在学习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为依据的,相应的八种心理过程为:期待、注意、编码、储存、检索、迁移、反应和强化。从学习动机的确立到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从学习愿望的产生到愿望的满足。将这些过程归纳为五个阶段:自学探究 ── 知觉选择阶段;串联精讲 ── 理解领会阶段;整理吸收 ── 记忆贮存阶段;练习巩固 ── 作业反馈阶段;实践教学――综合运用阶段。所以,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系统,系统中的每一阶段都是为学生安排外部教学情境,以支持他们每一阶段的学习。

2.突出学生主体

就是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能动地了解当前企业的营销环境和现状。这种能动作用表现为两个"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要使学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中学习西方经济学,即强调从理论到实践,然后从实践到理论,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设计及模式构建

《西方经济学》教学设计是必要的,营造课堂情境,为学生构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特征分析等方面,进而设计学习任务、学习情境、学习资源、学习策略。最后,《西方经济学》课堂的总结与评价。这部分主要是进行课堂的总结,同时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强化与练习,课后要设计学生评教的信息反馈途径,进而收集教学评价信息。

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思想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产物,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大量教学实验的基础上,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方式。所以,本项目在研究建构主义理论和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建构主义的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核心,以知识建构为目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力争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

四、构建主义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上的进一步拓展――案例教学实践化

中医药院校管理类专业是一个特色专业,主要培养医药企业中的高级营销人才,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根据构建主义教学法的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探索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案例教学的实践化,即由在课堂上讲教材上的案例转变为让学生到医药企业实地研究,通过实践来学习理论,从而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程水龙.高校传统学科教改探研[J].首都教育学报,2014(12):55-57

医学经济学专业篇(3)

1对医药院校国贸专业主干课程的分析

29所高校总共开设了144门不同的主干课程,平均每个学校开设21门的主干课程,有些课程的重叠度比较高。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军事课、体育这4门课程是必开的。有10所以上(包括10所)院校均开设的课程表略。综合这29所医药院校,开设最多的主干课程全部以经济管理类课程为主,主要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如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等;其次是专业方向课,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等;然后是一些社会学研究方法,如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调查、统计学等。对于课程设置的第二梯队,主要是5所~9所院校选择的课程,。表2开始体现医药院校的特点,譬如开设药事管理学、中药药剂学、药理学、中医学概论、临床医学;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经济、金融、管理类课程,譬如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等。对于医药和经济、管理结合的课程,这29所院校主要开设有卫生经济学、医药商品学、医院管理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统计学、医药企业管理学、药品商务策划、医疗保险学、卫生服务营销学、医药进出口业务、卫生管理统计、医药营销学等。这些课程反映了不同医药院校在不同方向的医药与经济结合的方向,所以开设院校都比较少,从医药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的模块化来看,首要的主干课程是经济类和管理类课程,其次才是医药类课程,而经济管理和医药类相结合的课程,在大部分医药院校开设都比较少,这首先和师资力量有关,大部分教师没有从纯经济或者纯医药专业转变过来;其次和研究水平有关,国内把医药和经济管理相结合的研究,还停留的实证层面,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也就无法独立成一门学科;再次和教材编写有关,国内的医药院校还没有实力相对比较强的高校能够真正编写医药和经济高度结合的课程教材。

2医药类院校国贸专业课程模块化的分析

对于大部分医药院校国贸专业(方向),在课程模块化过程中,基本划分为通识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选修模块、实践课程模块5类。通识基础模块主要是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校学生必修的通识课程,譬如政治、哲学、计算机、英语、创业教育等;学科基础模块是和专业方向相结合的必修课程,譬如高等数学、化学等;专业基础模块是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如国际贸易理论、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专业选修模块就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学校师资力量,主要是以选修课程为主。大部分医药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课程开设情况都不是很理想,有些有一定的实验室,有些通过实习基地完成,有些通过第二课堂等形式完成。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院校很多,可以把这些院校划分为综合类院校、经济类院校、医药类院校,把医药类高校开设的课程与乔传福等(2009)的研究作对比,(表略)。在总体课程设置方面,医药类高校门数最多,平均共计61门;而经济类高校平均共计58门,综合类高校平均共计51门,与前两者相差很大。提示综合类高校开设的课程并不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长。医药类高校课程门数多的原因主要是选修课特别多,其它学科建设还不是很规范,目标不明确,来自于经济、管理、医药、法律等不同类型的课程比较多。而经济类高校就克服了这个弱点,其选修课主要是以经济类课程为主,但是其经济类课程的实力要比综合类高校强一些,学生的选择面宽些。从内部结构来看,选修课模块变化最大,医药类高校选修课最多,其次是经济类高校,最后才是综合类高校。从实践课程来看,经济类高校最多,其次是医药类高校,而综合类高校最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经济类高校的主导专业,实验室齐全,实验设备充足,教师齐备,所以开设实验课程有先天优势。从通识基础模块来看,经济类高校最多,而医药类高校最少。这说明经济类高校对于通识类课程,师资力量较强,开设较容易,而医药类高校,这方面还有待加强。实际上,即使在医药类高校当中,其课程设置也极为不同,反映了医药类高校的国贸专业的差异性。这种状况在美国多个高校的人力资源专业上表现也很明显[2]。

3我国医药类高校国贸专业课程模块化存在的问题

3.1课程模块化目的不明确课程模块化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职业能力、综合能力,但我国医药类高校在国贸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普遍存在大杂烩现象,培养目标不清晰,定位不明确,课程联系不紧密。课程模式陈旧,学校的教学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脱节。在这个课程体系下,学生不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学生无法清楚自己的课程模块在整个培养体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3.2反映经济与医药结合的新课程少真正把医药和经济相结合的课程少,而这些课程真正开设的学校也很少。学生进入医药大学学习国贸专业的目的,肯定与进入经济类大学或者综合类大学不同,着重差异在经济类课程与医药相结合。这就要求医药类高校在这些方面加大研究力度,编写教材,在具备良好的医药和经济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以医药为背景学习到很多的经济学知识。

3.3实践课时不够,教师实践不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门外向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理论教学主要是以基础理论为主,重点在加强实践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应该具备同等地位,这就需要大力减少一些公共基础课程。要开设一些国际性的课程,尤其是国际商务、贸易函电、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已经不是理论基础扎实,而是首先工作要能上手。高校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进入高校,缺乏在企业相关工作的经历,即使是那些具备国际贸易各种资格证的老师,也是属于考证型,真正在企业实际工作、实际应用的教师占比比较小,所教内容很容易与实践相脱节。

3.4课程安排不合理且缺乏实践教材从选择的教师教材来看,大部分都是理论型教材,缺乏实践性教材。现有的教材是学科、学术型,而非企业任务完成型、项目完成型。教材内容的设计偏重理论,而且对实践细节无法把握,即使是案例分析,仿真程度也不是很高。高校普遍要求一定的理论课程和一定的实践课程相对应,但是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来讲,很多实践课程要涉及多个理论课程,比较合理的实践课程方式是实践课程脱离原来的理论课程对照体系,设立几个综合的实践课程。

4高校国贸专业课程模块化建设的改进措施

为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国贸专业对学分制选修课模块进行了分类,划分为4个类别,其中包括3个方向,分别是医药产业与金融方向、国际市场营销方向、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方向,还有一个共同限选课方向。将选修课程按照毕业方向进行“套餐”化,这样既能体现知识体系的系统性、联系性,又能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当然并非所有选修课均实行方向组模块化,还有14门课程是共同限选课,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当然这种改革会对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对教师利益的分配方式、对原有的实验实习实训模式的形成挑战。毕竟方向组不同,实验实习的要求也就完全不同。除了选修课程“套餐化”之外,医药院校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4.1多设置学生实训的课程医药类高校经济类实验室建设水平普遍较低,实习基地对学生的纪律要求较严,学生无法把自己所学的理论付诸实践,如果能够在高校里开展一些实训机会让学生参与,可以弥补这些不足。譬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风华国贸,让国贸学生在广州大学城自己筹建商品交易柜,从整个流程上用自己的资金开展真实的商品交易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理论,实践理论,又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获得收入。

4.2做到课程模块多样化课程模块的弹性化,既要考虑学生拥有选择课程的权利,多开设选修课,同时要让学生学习有一定的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可以在不同方向设置几个课程组合,学生按方向选修课程,更有一定的合理性。这就解决了课程模块动态化的要求,因为按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组合,同一方向的不同课程可以根据市场、师资、研究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但是方向组是比较稳定的。教学计划制定者可以根据专业发展状况,对需要修改的少数模块进行修订,不仅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专业的发展,而且能大大缩短教学计划的制定周期。同时在方向组里,可以开设一些专题研讨、学者专家讲座,以增加很多科技前沿,以及与社会、职业发展相关的知识与内容。

医学经济学专业篇(4)

[作者简介]柳亮(1983- ),男,湖北潜江人,广西医科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西 南宁 530021)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社会需求导向下的医学院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控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1C0016)和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10年度医学教育研究课题“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0-01-04)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034-0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位置偏远,一些地方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在这些民族地区开办高校对于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和教育文化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最基本的职能,而专业设置是实现这一职能的关键。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多个部门,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5所少数民族自治区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为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科学定位、保持特色,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一、研究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三条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规定高等学校可以根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之外设置社会发展急需的、已具备培养条件的本科专业。2012年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印发的专业设置规定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这些法规和措施的施行使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三点:第一,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学校机构的建构、教师工作的开展、教学活动的实施无不围绕专业设置进行。它确定了学校在资源配置、主要研究领域、人才培养重点等方面的基本方向,也是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客观尺度。(2)专业设置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高校的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建设,它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和资源效益,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3)专业是高校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高低。专业设置合理,高校的人才培养就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专业自身也能获得社会的有力支持,并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和谐发展。②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医学院校基本上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创办的,它们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办学历史虽不长,但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自1999年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为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适时调整了专业设置,不断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已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分析和研究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现状,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工作提供依据。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

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复杂性,笔者选取我国政府设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即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等医学院校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9年版)》③的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我国共有高等医学院校102所,其中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有10所,即内蒙古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桂林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藏医学院、宁夏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根据少数民族地区10所高等医学院校2009年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我们可以整理简化出各高校专业学科门类分布的比例,如表所示。

1.从开设专业数和专业布点数的视角来分析。截至2009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2所高等医学院校共开设本科专业数89个,其中10所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共开设本科专业数33个;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专业布点数达1438个,平均专业布点数为14.1个,其中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布点数为126个,平均专业布点数为12.6个。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专业布点数只占到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的8.7%。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中开设专业数和专业布点数最多的是内蒙古医学院,达21个,最少的藏医学院只有2个。这些数据表明,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专业数和专业布点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各高校分布不均衡。

2.从学科门类分布的视角来分析。2009年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本科专业涉及医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11大学科门类的54.5%。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相比,缺少经济学、教育学和农学等学科门类专业。开设本科专业所属学科门类达3个以上的高校占所有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80%。开设本科专业所属学科门类最多的是桂林医学院,达6个,而藏医学院和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仍只开设医学类专业。从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按学科门类所占比例分布情况来看,医学类专业在开设专业总数和专业布点总数的比例分别为63.6%、68%,均居首位。而管理学类、工学类、文学类的热门专业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非医学类专业开设的重点。

3.从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契合度的视角来分析。高等医学院校根源于医学,社会影响力主要在医疗卫生事业等相关领域,培养人才的工作领域在医学行业,科学研究和服务面向的最大平台也在医学领域④。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积极适应和主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是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⑤的资料显示,2009年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员数仅占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人员数的8.0%,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仅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数的8.4%。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现有的专业设置特别是医学类专业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能力和作用非常有限,换句话说,现有的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契合度不高,仍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

三、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这一特点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不同类型和类属的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是不尽相同的,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也是多层次、多类型和多规格的⑥。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发展更加迅速,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提出的要求量更多、质更高、时效性也更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原有基础的薄弱,学科建设的层次、门类、类型和特色的不完整、不完善和不突出,与少数民族地区快速发展对人才和技术的强烈需求形成尖锐的矛盾,使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在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方面比其他地区的高校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面对的发展需求也更加强烈⑦。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既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要遵循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办学规律,同时还要考虑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实际。

1.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既要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内部规律,符合学科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规律,还要注意人才培养的超前性特点⑧。长期以来,受办学条件、内外部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水平与重点高等医学院校以及中、东部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在设置新专业时未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学校已有办学条件进行充分的论证,存在着“追寻+模仿”的专业建设思路,从而在主观和客观上都造成专业设置与调整方向不明确、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导向不清晰、学科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要将专业设置与调整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工作,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招生就业管理部门和发展规划部门应积极协作,在认真调查分析学校和兄弟院校专业设置现状的基础上,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等专业设置利益方的充分参与,做好学校专业建设规划,使专业设置与调整工作更具可行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同时,做好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工作,准确把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特别是医学人才的种类、层次、质量等各种需求,积极设置与调整专业,提高专业设置的合理性、适应性和针对性。⑨

2.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任何一所大学要发展,就必须办出特色。没有特色的大学是没有发展前途的。⑩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应有其民族特色,这在理论上是不言而喻的。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专业设置应着力在民族特色上下功夫,坚持开设和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本科专业。目前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专业设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民族特色,如内蒙古医学院开设了蒙医学和蒙药学,藏医学院开设了藏医学和藏药学,新疆医科大学开设了维医学等。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还应有医学特色,这是由其办学类型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数比例不少于40%,才能称之为医学院校,否则,医学的背景和特色将名存实亡。11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要始终坚持以医学学科为本不动摇,始终保持医学学科专业特色。

3.合理布局本科专业结构。当前,在我国高校办学自逐步下放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高校趋同化现象,形成了一定程度上专业设置监管的缺失。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各地的生产形态等情况差异较大,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表现出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国家应鼓励少数民族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本地区的需要自主设置特色专业,做到既有国家统一布局,有省(自治区、市)、国家民族事务部门的配套建立,又有学校自主设置的合理结构12。教育主管部门还应适当控制条件不够成熟的非医学院校医学类专业和医学院校非医学类的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以确保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在宏观上合理布局本科专业结构。在微观上,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建立健全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评估机制和监控体系,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发展战略等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本科专业结构。

[注释]

①龙先琼.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9(2):16.

②肖娟.和谐发展和改革创新――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J].教书育人,2006(2):5.

③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9年版)》。

④11刘向锋,杜莉.优化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的若干思考――基于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良性互动的视角[J].西北医学教育,2010(3):448-449,448.

⑤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0年版)》。

⑥惠泱河,卜晓军.找准定位,科学规划,做好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03(6):18.

⑦李向红.民族地区学科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授权点现状的分析[J].学术论坛,2010(8):182.

医学经济学专业篇(5)

【关键词】医院管理人员;医院管理;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医疗市场的开放程度日渐增加,国际竞争愈演愈烈。而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新局势,如投资集团控股医院、医院品牌导入、医院集团化等[1]。中国医院想要在如此巨大的危机和挑战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医院管理者必须由经验型转向科学型。对于卫生事业管理干部的相关要求,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作出了明确指导:“了解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趋势和医学科学基本规律,具有较广泛的医学社会学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及卫生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卫生事业专业化管理人才”。由此可见,传统的医疗技术型管理者已经不能适应大环境的变化,医院管理专业化势在必行。

1医院管理人才现状分析

1.1传统观念对医院管理“经济贡献”的轻视

医院的管理层基本上都是因为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而被提拔到管理岗位的,他们大多是临床专家或技术骨干。传统观念认为,专业技术人才才是医院的立院之本,是医院知名度、品牌和经济利益的直接保证。而管理工作并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可替代性很强,很多人都可以做,差别不大;并且管理是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活动。这种观点是偏颇的,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所具备的三类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对于基层管理者而言,技术技能是最重要的;但管理层次越高,对技术技能的要求越低。这种过于偏重医疗专业技术而忽视管理技术的传统观念是不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对管理经济价值的轻视必然导致医院对管理人才培养的忽视,以及对管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培训的忽视。

1.2医院管理人员落后的选拔机制

在欧美国家,以美国为例,医院高层,特别是院长、副院长还有各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大多为非医学专业出身。一般而言,大部分是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出身,而且多数人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或医院管理硕士(MHA)学位[2]。欧美国家医院高层的非医学背景,与西方的一种被称之为“领导无能论”观点的是一致的。这种观点的基本意思是,领导特别是高层领导如果太懂专业,有时反而不利于经济运行效率。例如,若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是搞营销出身的,他会对营销最敏感,认为营销部门最重要,往往会专注于营销,而忽视其他职能。同理,若总经理是搞财务、生产或研发的,也可能出现类似的问题。专业人士很可能专注(陶醉)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却打乱了整个公司的秩序,而非专业人士却很少犯这种错误,因而管理(领导)得以成为一类专门的职业。所以,在美国,医院的院长可以是非医学专业出身,可以不拿听诊器,不诊治患者。中国的近邻日本,情况有所不同。只有高级医师才有资格担任医院院长,但同时规定院长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医院管理培训。即院长不仅要精通医学知识,还得精通管理学知识并掌握医院的运营规律[2]。纵观我国医院的管理层,绝大多数来自于医(护)学专业技术岗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学课程的学习或培训,基本上依赖于经验管理,在管理知识、管理理念及管理视野等方面非常不足[3]。这种其实属于最低层次的领导(管理者),被称为“精英型领导”:具有浓厚的精英特质,表现为虽然身在领导(管理)岗位,仍然从事着临床专业工作,仍旧是专业业务的主要承担者,是解决“疑难杂症”的关键人物。医院的专业业务和医院经济运作一起抓,由于管理者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两手都抓的结果就是医院的管理效率受影响、医院的发展受限。对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这种医疗技术型管理者已经落伍。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医院运营效率的改善成为现阶段医院改革和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

1.3医院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缺陷

我国医院管理相关学科起步晚,医院管理专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置医院管理专业的并不多,除综合性大学外,部分医科类院校开设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方向)等本科专业。在硕士层面有医院管理专业。但总体上,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的专业医院管理毕业生还比较少;大部分的医院管理者只是进行了短期的岗前、在岗培训或根据经验来实行管理。而这些培训不规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往往属于自发、无序状态,各家医院各行其是。短期培训的微弱效果当然和正规、系统的专业教育相差甚远。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对医院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美国推行医院职业管理的时间较长,开展卫生管理教育已超过50年,无论是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还是在教育层次规划等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完整的教育体系,有能力为各级医院培养、输送高质量的医院管理专业人才[2]。

2培养高素质医院管理人才的对策

2.1转变观念,重视医院管理的经济效益

根据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观点:管理可以给企业和其他组织带来价值,同时,作为资源又具有稀缺性。研究表明,在结构、人员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管理方式可以提高企业50%的效益[5]。所以,必须改变“医疗技术是医院效益的直接保障”的传统观念。要明确的是,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是增强医院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没有一流的管理就没有一流的医院效益。医院管理作为一种职能活动,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手段或途径;提高经济效益是管理的动力和目标。

2.2建立标准化的医疗卫生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建议

由中央财政为培训基地提供专项资金资助,省级财政联合出资。可以由卫生部牵头再联合教育部等统一整合优势资源,以省为单位建立标准化的医疗卫生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以达到医院管理人才培训规范化的目的[6]。培训基地主要是针对医学专业出身的医院管理人员,使之接受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学培训,旨在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向省内各级医院培养、输送优秀的管理人员。当然,基地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很多重点、难点需要攻克,如培训基地准入和评估指标的建立,对培训学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评估反馈机制,科学设置不同学制、不同专业、不同管理资历及不同管理层次学员的培训目标、方法、期限、内容、培训项目及考核办法等[7]。

2.3增加医院管理专业数量,提升医院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

鉴于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的专业医院管理毕业生还比较少,还不能满足各级医院的需求,建议更多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特别是医科院校设置医院管理专业,增加专业管理人才的供给。在增加供给数量的同时,质量提升更为重要,必须在确保毕业生质量上下功夫。目前,我国的卫生管理教育培养对象定位不精准,人才培养方案比较落后,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培养模式还不能满足医院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所以,需要进一步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的卫生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医院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等[7];尤其应注重高校与医院以“校企联合”的方式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特别要充分利用医科院校附属医院的优势。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管理本科、研究生培养计划,以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及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

2.4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实行针对性目标培养

2.4.1对于基层医院管理人员,由于对其技术技能的要求较高,最好从医疗技术人员中选拔。再参加短期或不定期的管理学培训,主要目标是掌握基本管理知识和方法,熟悉医院基本面和整体运营状况。

2.4.2对于中层医院管理人员,管理专业出身或医学专业出身均可。若是管理专业出身,可以参照临床住院医师培训方法进行轮岗,时间不能过短,每个职能科室大概三四个月。完成整个轮岗过程大约需要2年左右时间,确保能够全面了解医院各方面的业务,学习医院管理工作的主体把握与细节处理,尤其是各类管理流程中的实时处理技巧,为从事医院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业务基础[8]。若是医学专业出身,可以参加以高校管理专业授课为主的培训。

2.4.3对于高层医院管理人员,如果为非管理学专业出身,可以参加类似于医院管理硕士的研修班,并获取相关学位。主要培养目标为:优化知识结构,吸纳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重点掌握医院绩效管理、医疗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及最新动态;了解医院产业发展趋势,能够深度分析医药、医保、医院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最终增强宏观分析、战略决策的能力[9]。

3小结

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正逐步深入,外资医院、民营医院的竞争愈演愈烈;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这些都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既熟悉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又精通管理科学,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现代医院管理人才是医院面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医院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汪宝林,张鑫.院长职业化是管办分离模式下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20(3):7-8.

[2]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03-404.

[3]赵丽霞.关于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9(1):1-3.

[4]李广良.必须加强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建设[J].企业技术开发:下,2011,30(2):57.

[5]张丽娟.如何加强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151-152.

[6]孙涛,王克霞,文晓初,等.北京市公立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现状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2):59-61.

医学经济学专业篇(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88-02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是以“产业”为对象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学科。我国自1998年本科专业调整后,《产业经济学》课程在经济学类专业中即被列为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一般在大学本科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在我国医药类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各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的开设《产业经济学》课程,有的甚至开设更具体的《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但就总体来说,一般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教学特色也不突出。

一、产业经济学的课程性质

产业经济学是介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从“产业”出发,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亦即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内容。从学科定位来看,《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应用经济学科。

在我国目前共有的134所医药院校(其中77所为大学或专门学院,57所为专科学校)里,很大一部分开设有经济学专业。比如广州中医药大学设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设经贸管理学院、南方医科大学设经济学(卫生经济方向)本科专业、广东药学院设医药商学院、中国药科大学设国际医药商学院等。

在我国医药类院校的经济学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各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的开设有《产业经济学》课程,有的甚至开设更具体的《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但是往往将《产业经济学》列为选修课,课时从必修课的54学时调整为36甚或32学时。课程属性的调整和课时的缩减,要求医药类高等院校《产业经济学》课程进行特色化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世界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加强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将有利于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制定等提供后备的理论人才。

二、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课程实际教学效果与课程培养目标有差距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其课程培养目标是通过产业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和工具来认识和理解实际经济生活和产业发展的能力。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更多的是为应付考试而获得学分。因此,很多学生不但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不到位,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目前,国内产业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课堂“填鸭式”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大班全程灌输教学,只注重教而忽视学,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教师、学生和社会三者之间有效交流和沟通不足,导致学生理解有难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许多高校里,经济学方面的师资力量很多是从学校(学习)到学校(执教),甚至是师兄毕业就成老师的“学院派”,根本就没有理论联系实践的经历和过程,在教学科研中也主要关注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无法给学生传递现实经济生活和产业发展的真实映像,因此,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三)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产业经济学课程现有教学内容应用性弱,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造成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相脱节。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1、认识问题。传统观点认为产业经济学应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不提倡产业经济学实验和社会调查,忽视实验教学和社会实习的重要性;2、教学课时分配问题。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一般只给产业经济学分配54-32个学时,无法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等内容讲授完毕,只能从中挑选部分内容匆匆讲解,更没有课时开展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等;3、教材问题。我国目前的产业经济学教材编写体例及内容主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产业经济问题及案例的研究比较缺乏,这也给产业经济学课程本身的教学带来挑战;4、教学实习问题。目前高校中设有经济学教育实习基地的院校屈指可数,产业经济学课程缺少实验教学课时,特别是专门安排学生参与社会产业发展调查与实践的时间更少,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学生对产业经济学学习的一知半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三、医药类高等院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特色化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思路

医学经济学专业篇(7)

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我国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功能系统。它具有目的性、时间性、特色性、结构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以及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监控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医药行业也正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步入,对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医药人才, 是高等医药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结构不合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而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异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上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二、构建新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医药卫生人才

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药人才。

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厚基础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一是要培育特色医药专业,突出医药学等优势学科;二是形成涵盖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医药专业体系,在重点建设医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融入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医药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医药专业相关领域为重点,做到医药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批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的出现,同时制药工业、卫生公共服务等产业亦迅猛发展,给医药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交叉,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医药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具备扎实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及深厚的医药基础专业的厚基础人才。

2.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在专业建设上贴近市场,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学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医药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地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使之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高等医药院校要注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全方位进行探索。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品牌,从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各方面提高对教学的支持力度。高等医药院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建设各级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行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综合教育的理念,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人文学科充分的保证,在教育体制上尽快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人文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建立起一种灵活的、具备生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设置按照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和重组,紧密联系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体系,落实医药卫生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充分

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需而变,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特色(方向)课等5大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涛,杨国柱.浅议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业月刊,2007,(8).

[2]王英文,王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思考[J].理论界,2006,(2).

医学经济学专业篇(8)

    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我国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功能系统。它具有目的性、时间性、特色性、结构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以及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监控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医药行业也正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步入,对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医药人才, 是高等医药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结构不合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而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异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上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二、构建新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医药卫生人才

    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药人才。

    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厚基础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一是要培育特色医药专业,突出医药学等优势学科;二是形成涵盖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医药专业体系,在重点建设医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融入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医药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医药专业相关领域为重点,做到医药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批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的出现,同时制药工业、卫生公共服务等产业亦迅猛发展,给医药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交叉,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医药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具备扎实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及深厚的医药基础专业的厚基础人才。

    2.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在专业建设上贴近市场,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学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医药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地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使之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高等医药院校要注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全方位进行探索。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品牌,从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各方面提高对教学的支持力度。高等医药院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建设各级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行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综合教育的理念,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人文学科充分的保证,在教育体制上尽快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人文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建立起一种灵活的、具备生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设置按照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和重组,紧密联系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体系,落实医药卫生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充分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需而变,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特色(方向)课等5大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涛,杨国柱.浅议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业月刊,2007,(8).

    [2]王英文,王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思考[J].理论界,2006,(2).

医学经济学专业篇(9)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145-02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使“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近年来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为适应此变化,中医药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在坚持办好中医中药学科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与中医药相关并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学科,医、理、工、管、经、文、教等多学科门类共同发展。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目前开设18个本科专业,其中医学学科门类专业10个,医学相关及交叉学科专业8个,医学专业学生人数约占48%,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约27%,非医药专业学生约25%。扩招导致就业人口规模逐年增加,给高校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力。中医药院校在校生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比例较大,达30%,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经济困难学生的签约单位总体上明显不如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签约时间也会有所滞后。提升这部分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中医药院校就业瓶颈的有效途径。

一、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1.专业思想不牢固。中医药院校里医学专业最受学生追捧,其次为药学相关专业。近年来,由于大量学生被调剂到非医药专业,部分非医药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主流”专业,要求转到医药专业,在要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没有及时转变思想观念,产生厌学情绪,用心投入学习的时间不多,直接影响了自身能力培养。

2.经济所迫花费大量时间兼职。经济困难学生大多依靠助学贷款及助学金缴纳学费,为了日常生活和必需学习资料开销,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大学生兼职的种类虽然多样,但是内容却十分有限,以服务性行业居多,不一定都是与专业技能或者自身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相关的,这部分学生兼职占用太多时间后用于自身学习提升的时间相应减少。

3.重课本学习轻综合素质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相对于非贫困生来说,学习动机更强烈,目标更明确,想通过读书改变贫穷的现状,以此为动力拼命顽强地学习,但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他们把考试拿高分作为衡量标准,往往埋头苦读,忽略了实际应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少参加其他活动,也很少担任学生干部,同时面对精彩纷呈的校园生活,由于经济拮据而有意无意地回避社交活动,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应变能力、语言表达、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对于只想顺利完成学业的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已经无暇顾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就业竞争中自然处于劣势地位。

4.就业期望值过高。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家处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把接受高等教育作为获得未来收益的一项重要投资,迫切希望通过找到好工作还清欠款,收入因素相应地成为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考虑的首选。相当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不能准确定位,盲目追求好的工作待遇、环境和发展,对工作的地区、性质、待遇要求较高,倾向于到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倾向国有大医院的多,到民营、私企的少,不大愿意到西部、基层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去就业,不愿意回生源地工作,在升学与就业之间、就业与创业之间经济困难学生多半无奈地选择就业,考研和创业的人数比例很少。过高的择业期望值和不良心态使得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中更容易丧失工作机会。

(二)客观因素

1.就业市场不正之风造成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是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成果,是目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但现阶段,“公开、公平、公正”的人事招聘制度还不健全,“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招聘机制有待完善。“聘人唯熟”、“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在就业过程中明显存在。这样,导致了那些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和资源的经济困难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2.就业成本高,信息来源缺乏。大学生求职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比如求职简历和求职信的制作、服装费、异地求职的差旅费、通讯费等。据最新统计,2012年大学本科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平均求职成本超过1100元,每拿到一份工作邀请所需要的求职份数平均超过10份,这些费用对于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迫使有些经济困难的学生放弃了很多的求职机会。另外,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实践的不足,很多经济困难学生缺乏人脉关系,又不善于收集就业信息,以致信息资源落后和闭塞,也同样给这些学生造成就业机会的流失。

3.院校教育模式的缺陷造成中医学生培养质量不高。现行高等中医药院校“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理论实践脱节,临床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有些学生一心考研,放弃毕业前一年临床实习的大好机会,专心复习考研,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硕士研究生。中医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中中医经典医籍内容较多,西医课程课时偏少,中医院校毕业生西医基础理论水平低下,毕业后很难适应临床,结果连中医院也不愿接受中医院校的毕业生。由于扩招,中医院校师资也相应增加,虽然门槛提高,大多教师岗位要求博士毕业,但是这些医学博士大都是在现行中医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临床经验,造成目前的中医高等教育界出现了中医课教师不会看病的现象,其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与临床严重脱节,老师不会看病,只能是照本宣科,青年教师对专业缺乏自信和热情,学生厌学情绪与日俱增。

二、提升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探讨

(一)做好深入细致的心理帮扶工作

目前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主要体现在物质帮扶上,通过各种资助政策,帮助他们度过经济困境,但是对“精神扶贫”做得不够。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根源在于家庭经济困难,长期的思想禁锢使很多人缺少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决心,高校辅导员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即给予关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正视困难,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注意挖掘、发挥他们自身的长处,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多参加各种学生活动,使他们充分地展示自己、树立自信。对于已经出现心理失衡的经济困难学生要及早通过专门心理辅导机构做好心理调试工作,彻底消除心理隐患。还要加强对非贫困生的引导教育,为经济困难学生创造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与此同时,挖掘身贫志坚优秀在校大学生的典型,用他们奋发图强的成功经历鼓励、感染其他经济困难学生,也可以邀请有类似人生经历的校外成功人士来校开讲座,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二)加大力度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学习能力强但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能力弱的普遍现象,鼓励他们多参与班级、社团管理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一些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调研结果说明,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经济困难学生相对较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职位时间更早,平均薪酬更高,求职难度更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结果也反映这部分学生更受用人单位好评。

(三)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建立经济困难学生追踪档案,做好包括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在内的全程就业服务工作,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摆正思想位置,鼓励他们到广大的基层去建功立业。不单“引进来”还要“推出去”,就业指导部门除了多方联系用人单位来校召开招聘宣讲会外,还要积极为经济困难导致就业困难学生提供推荐,发挥好校企之间的桥梁作用。

总之,合理地解决中医药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现象,需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学校合理的专业设置以及教学计划和方法、用人单位的公正公平招聘、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更需要学生个人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掌握专业技能、端正就业观念,切实提升就业能力,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建浩.从就业上解决高校在读贫困生问题的途径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77-78.

[2]宋艳,李曦,董杜斌.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2):49-50.

医学经济学专业篇(10)

法学类专业设置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的法学学院;还有一种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学院。专门的法学学院学科划分较细,专业化程度高,可使学生接受系统的教育;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的特色在于可以发挥多学科优势,学生可以跨系选课,有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法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5.31%,法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7.74%,法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4.87%。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 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1 639名是法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9%。法学是成长中的学科,开设法学专业的大学共514所。

2012中国大学管理学类高校排行榜

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档案学等5个学科类,共有18个本科专业。管理类学科招生上大多是文理兼收,究竟是偏文还是偏理,跟高校的自身特色有关。根据往年招生情况看,管理类学科的最低录取线基本处于各高校总体分数段的中等水平。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管理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15.20%,管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12.07%,管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8.3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 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2 257名是管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5.65%。开设管理学专业的大学共675所。

2012中国大学教育学类高校排行榜

教育学包括教育学、体育学2个学科类,共有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教育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3.63%,教育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43%,教育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2.20%。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 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709名是教育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77%。教育学是比较小的学科。开设教育学专业的大学共372所。

2012中国大学经济学类高校排行榜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具体研究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购买和生产行为;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个国家的经济现象。和相关的社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也充实了经济学。比如环境生态经济学、医疗保健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等等。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经济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6.35%,经济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5.62%,经济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5.39%。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 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1 401名是经济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3.49%。经济学是发展较快的学科,开设经济学专业的大学共523所。

2012中国大学医学类高校排行榜

医学类专业注重以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为基础,要求同学掌握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医学实验的分析与设计操作。医学类专业本科学制一般为5年,有些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是7年制,实行本硕连读,也有8年制的。

医学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口腔医学、中医学、法医学、护理学、药学等8个学科类,共有16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医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6.15%,医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9.87%,医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15.75%。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 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5 389名是医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3.44%。开设医学专业的大学共221所。

2012中国大学农学类高校排行榜

农学包括植物生产、草业科学、森林资源、环境生态、动物生产、动物医学、水产等7个学科类,共有16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农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2.17%,农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46%,农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4.7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 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2 163名是农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5.39%。开设农学专业的大学共189所。

大学门槛

安徽大学

特色专业:对外汉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环境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超一本线30分左右。

安徽财经大学

特色专业: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金融学、经济学、财政学、艺术设计、财务管理等。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超二本线40分左右。

福州大学

特色专业:安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理科化学基地班等。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均超一本线20分左右。

福建师范大学

特色专业:体育学、音乐学、美术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等。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和二本线持平。

集美大学

特色专业: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等。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均超二本线5分左右。

东北大学

特色专业:冶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工业工程。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高于一本线10~30分。

哈尔滨工程大学

特色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声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高于一本线20~40分。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特色专业:电子工程、工程物理、武器系统、核技术与核安全、发射工程、导弹与发动机工程首选。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和一本线持平。

海军工程大学

特色专业:船舶与动力学、电子工程、电气与信息工程、兵器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装备经济管理系、后勤指挥与工程系等。

录取分数:学校理科录取分一般和一本线持平。

上一篇: 信息分析的特点 下一篇: 电气工程安全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