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一体化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4 16:29:07

德育一体化建设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1)

一、婚育道德建设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和引领

婚育道德已成为我国婚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我国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均衡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但是,与时展的趋势、社会生活的要求和公民的婚育意愿相比,婚育道德建设还存在需要体制机制创新、理论实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婚育道德建设需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婚育道德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反复性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30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公民的婚育道德受封建传统的伦理影响根深蒂固,重男轻女的婚育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普通公民对婚育道德建设要求别人的多、约束自己的少;政府倡导的多、个别主动的少;计生唱独角戏的多、部门联合登台的少。而“欲壑难填”现象呈蔓延之势,婚育道德建设主体性“缺位”和利益诉求主体性“越位”同时并存。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上只想当婚育道德建设的受益者,而不想当婚育道德建设的付出者。有的地方没有像抓经济发展那样抓婚育道德建设,从而形成婚育道德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局面。如何化解、引导、培育、提升公民婚育道德水平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待解决、影响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目标实现的重大课题。

2.多元化性文化和多重性道德观冲击不断加剧,人们的婚姻价值迷失、婚育道德困惑有增无减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伴随着西方性文化的“世俗化思潮”的汹涌而至,注重孔孟之道“草根”与执着“草根”的性文化观念不断冲突,婚育道德建设的“庸俗”、“低俗”和“媚俗”、“西俗”日趋严重,底线伦理不断下沉或退却,一些人以“躲避崇高”、“拒斥先进”为时尚,甚至一些西方性文化、性思潮、性观念竞相在社会生活中推广并抢占婚育道德空间,西方性伦理、性道德受到欢迎且被评价为所谓的“主流”,致使部分公民心理失衡,婚育道德追求上不知如何是好,陷入深深的矛盾与困惑之中。

3.婚育道德所付出的牺牲和代价并未在社会层面上得到应有的认可、肯定以及回报与补偿

在政策统筹上,普惠政策与特惠政策不衔接,在普惠中没有体现特惠的“优先感、认同度、定位度”。在社会馈赠上,默默无闻的遵守婚育道德的人群没有真正得到应有的社会奖赏和回报,没有从根本上体现政治上有待遇、生活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地位。在风险成本上,履行计划生育政策婚育道德家庭风险投资成本较未履行计划生育政策婚育道德家庭风险投资成本高出近20个百分点,带来的经济收入低近30个百分点。因此,婚育道德建设超越“形式主义”而向实质主义回归的任务相当繁重,培育重视婚育道德修养的道德氛围仍然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解决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将婚育道德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框架中来思考、设计和建设。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用改革创新精神来鼓舞实践,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实践,才能促进婚育道德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上质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婚育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30多年来,人们的婚育道德发生了新的变化,计划生育也已成为公民的共同心愿和价值共识,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生育方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其特有的价值符号和精神理念作用于公民的现实生活,对婚育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凸显以人为本的科学、文明、进步、和谐、幸福的婚育道德价值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新世纪国际国内发生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我国面临的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思维,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了人口问题统筹解决和人口均衡发展,也引领着婚育道德的转变。随着时代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婚育道德建设领域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的理论引领和推动婚育道德建设,形成科学、文明、进步、和谐、幸福的新型婚育道德。要在全社会形成这种新型婚育道德,并转化公民的自我行为,都需要我们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去认识、去解决、去创新婚育道德建设机制和体制,坚持用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去分析、去调研、去实践婚育道德建设工作模式和方法,构建体现科学发展精神、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体现人口均衡发展、体现公民进步行为的婚育道德建设体系。

2.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凸显以“八荣八耻”为基础的婚育道德基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其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旗帜鲜明地规定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辨别是非善恶、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和规范。在当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围绕打造“诚信计生”的目标,深入开展“共铸诚信计生”活动,大张旗鼓地营造诚信为本、科学为重、文明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婚育氛围;以诚信计生服务为支点,着力加强诚信计生、诚信服务、诚信公民等婚育道德建设,以婚育道德建设的积极成果促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进人口均衡发展。

3.坚持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为核心,凸显以“科学、文明、进步、和谐、幸福”为目标的婚育道德要求

“科学、文明、进步、和谐、幸福”是婚育道德建设的共同目标,也是人口均衡发展的本质要求,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反映了现阶段公民婚育道德的普遍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我们应该把“科学、文明、进步、和谐、幸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婚育道德建设的共同目标,强化公民的认同与追求,加强公民的认知与培育,使之在公民日常生活中得以贯彻落实。同时,要大力加强“婚育品德”建设,使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能够内化为公民的婚育道德品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强公民的正义、诚信、创新、宽容、感恩等婚育品质的培育,使人们能够比较好地抵御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自觉地同“庸俗、粗俗、媚俗、西俗、世俗”作斗争,自觉地做婚育道德的开创者、崇尚创新的开拓者、文明进步的追求者、抵制婚俗的捍卫者,呈现科学、文明、进步、和谐、幸福的婚育道德氛围。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指导婚育道德建设创新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指导婚育道德建设,从婚育道德建设的重点和主体来讲,除加强宣传、创新载体、调动公民积极性以外,还应注重婚育道德建设的拓展与延伸,并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加以创新。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指导公务员婚育道德建设,筑起婚育道德建设导向标

加强公务员婚育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公民婚育道德建设的重点;既关系到婚育道德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公民婚育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因此,只有培育公务员良好的婚育道德,才能倡导和引领社会的婚育道德。(1)在融入中培育公务员的婚育道德,使婚育道德建设始终贯穿于公务员培养教育之中。(2)在考核中引导公务员的婚育道德,使婚育道德建设始终贯穿于公务员履行岗位职责之中。(3)在提升中强化婚育道德,使婚育道德始终贯穿于公务员发展进步的全过程。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指导特殊群体婚育道德建设,拓展婚育道德建设新领域

(1)加强青少年、未成年人的婚育道德建设。青少年、未成年人的婚育道德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国婚育道德建设,关系到整个民族婚育道德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实现人口均衡发展,必须重视青少年和未成年人的婚育道德建设,把青少年和未成年人婚育道德建设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予以整体规划、重点设计、突出特点、强化对策,真正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了确保青少年和未成年人树立科学、文明、进步、和谐、幸福的婚育道德,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净化社会婚育文化环境工作,为青少年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打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婚育道德教育工作网络,形成全社会在青少年和未成年人婚育道德建设上齐抓共管格局,整体提升青少年和未成年人婚育道德建设的境界和水平。(2)加强农民工和“两新”组织成员等新群体的婚育道德建设。新群体是随着市场经济建立和城市化建设而出现的产物,它包括农民工和从事民营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新兴经济的成员,是我国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婚育道德的认同和重视,直接影响婚育道德建设的信心指数和认同指数;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婚育道德表现,包括婚育权利的获取、履行婚育道德义务、表现婚育道德行为,都直接影响全社会婚育道德风气的形成;同时也表现出对科学、文明、进步、和谐、幸福婚育道德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是衡量婚育道德建设的重要参数,成为推动婚育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1-0070-002

一、公民个体道德建设是社会公德建设的主体

公德,即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它可以称为公共生活道德、社会道德、交往道德、人际道德等。个体道德,并不是狭隘的私人生活领域道德,而是道德主体的内在德性。就公德与个体道德的特点而言,公德具有义务性、他律性和制度性特点,而个体道德则具有内省性、自律性和自决性特点。

公德与个体道德只是道德的一体两面:一方面,个体道德推之于外即为公德,社会成员在相互交往(不论是公共生活领域还是私人生活领域)并共同遵守基本的公共道德准则的过程中,个体道德必然外现和转化为公德,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道德是公德之网上的纽结;另一方面,公德内敛于己即为个体道德,公德对社会成员具有规约性且社会成员必须遵守,如此,公德则必然内化为个体的个体道德,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德又是个体道德之网。道德的这种公德与个体道德的一体两面性为公德与个体道德的相互助益奠定了基础。

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要重视公德建设,更要重视公民个体道德建设。因为公民个体道德建设是搞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

第一,公德状况是衡量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标尺,公德建设的目标就是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个体道德状况则是衡量个体道德境界的标尺,个体道德涵养的目标就是提高个体的道德境界,养成个人美德。

第二,个体道德涵养有利于公德水平的提高;公德建设则有利于个体道德境界的提升和美德的养成,这就是罗尔斯所谓的社会至善是个体从善的前提。《纲要》提出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要为全体公民认同、接受,成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决非一朝一夕能实现。人们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从道德信念到道德行为必须历经内化修养,不能奢望一蹴而就。同时,个体道德的最终自我完善,又有赖于社会提供良好的文明背景,营造高尚的道德氛围。也就是说,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来完成。

第三,由于无个体就不成其为社会,因此,归根结底,个体既是个体道德的涵养者和承担者,又是公德的践履者和建设者,公民道德建设离不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涵养和公德践履,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公民道德建设中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就是加强对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道德教育和道德要求。一切共产党员、先进分子、普通老百姓和所有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甚至是青少年,都属于公民的范围之内。《纲要》的公布和实行,必将促进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以德治国更好地实施。

第四,就道德个体的安身立命而言,无个体道德则无以自立,无公德则无以立于社会。总之,个体道德涵养是公德建设的个体基础,公德建设是个体道德涵养的社会前提。因此,公民道德建设应该是公德建设与个体道德涵养双管齐下,不可偏废。

在现实生活中,公德与个体道德往往相互阻隔,其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个体道德不能推之于他人和社会。这样,个体道德通向公德之路被阻隔了,个体道德与公德之间有了一道无形而难以逾越的屏障。比如,不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以“独善其身”、“束身寡过”而沾沾自喜或聊以,却对损害公德的行为只是口诛笔伐但不力行公德甚至对损害公德的行为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现象,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这至少会导致如下严重后果:以所谓“独善其身”为托词推卸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责任,拒绝履行公德以明哲保身,做所谓的“谦谦君子”。很难设想,一个对他人和社会缺乏道德责任感和拒绝履行公德的人,会由衷地爱他的祖国、人民甚至亲人。从道德的眼光看,私德再好,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对国家和人民所应负道德责任的缺乏;“在其位谋坏政”更是对国家和人民所应负道德责任的嘲弄和践踏;而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者,则是为逃避和推脱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道德责任寻找遁词。这些都是缺乏公德甚至损害公德的表现,久而久之,这种“独善其身”终归会反过来严重损害个体道德、腐蚀个体道德。正是在这里,人们深感目前公德建设的薄弱和重要。

二、加强公民个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公民的个体道德教育,并使个体道德推之于他人和社会,实现个体道德与公德的贯通。为此,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道德责任教育,提高公民意识和公民的道德觉悟,正确处理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的关系,在全社会形成强制的道德责任意识。即社会公民的个人行为必须满足社会准则、社会规范和主流价值观,回报社会。该责任可以通过主观道德责任意识和外在道德责任行为两个方面考察。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建立义务转化为自省、他律转化为自律、个体道德与公德相互贯通的机制。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惩奖机制。

三是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

四是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成为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才能使公民道德教育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公民道德建设是教育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要继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人们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思想文化阵地和精神文化产品,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一切大众传媒、文学艺术都要以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为己任,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

五是建立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基础。市场经济运行除了依靠良好的制度和与其相适应的法律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与它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基础。市场经济中的道德文化是控制市场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是市场运行的基础支持力量。大学运行于市场,自然要受这支手的控制。不讲道德的大学无法长久,没有文化的大学绝不会壮大,大学道德文化是学校生存发展壮大的必备因素,大学的行为必然受到这只无形的手的制衡。

三、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是大学德育教育的基础

首先,我国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催生了高等教育的转型和与之俱来的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的新课题。同时,高等教育转型期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所以说,转型期的高等教育必须秉承中国千百年来的教育传统,注重人文精神,注重道德教育和转化,强化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主要途径应该包括:强化道德教育和内化,抓好基础道德文明教育;鼓励道德教育和修养,完善个体道德建设机制;坚持一元道德教育,高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主旋律。

其次,目前在校大学生道德认识存在的矛盾性,迫使大学必须提高德育效益。为了探索新形势下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提高德育效益,王兆云等学者针对“80后”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进行了问卷抽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80后”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具有矛盾性,并分析了道德认识矛盾性的原因,重点从三个层面提出提高德育效益的途径:第一,社会层面,重构社会高层价值体系;第二,学校层面,要树立全员育人的大德育观念,内容要具有可接受性,方法上要加强情境性教育、体验性教育;第三,大学生要注重自我教育。

第三,大学的主体性德育教育必须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人文精神,是大学德育教育的终极价值指向。相辅相成,现代科学技术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的同时,在大学生中间也出现了一些非现代化甚至反现代化的观念和行为。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为人类服务,培养具有高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新型人才,是世界各国尤其是转型期的中国大学德育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倡导和谐社会与大学的主体性德育教育弘扬人的主体性,既是培育和谐社会主体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德育的明智选择。大学德育工作者要牢牢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素质为培养日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日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活动,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积极实践来培养自主德育意识,掌握自主德育方法,养成自主德育习惯,提高自主德育能力,避步形成主体的现代道德素质,让学生的主体之光在德育中闪烁。

参考文献:

[1] 王兆云等:《解读“80后”大学生道德认识矛盾性提高德育效益》,《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卷第1期。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3)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4-0089-05

从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正式设立德育研究课题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无论从最初“泛政治化”色彩浓厚的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教育研究,到反映德育学科自身建设的德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还是从“知识”、“技术”、“制度”到“文化”、“生态”、“和谐”的德育价值研究体系的变迁,抑或是实践层面的德育工作基本经验分学段的调查研究到初、中、高等学校德育体系整体构建的推进,学校德育始终是德育研究的主阵地,而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作为学校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过程融合,随着“八五”时期确立“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的开创阶段、“九五”、“十五”时期提高“理论一体化”水平阶段以及“十一五”时期探索学校德育体系实践模式的实验及推广阶段,日益成为实现德育研究实践转向,从而提升学校德育实践力的现实要求。

一、确立“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理念的开创阶段

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关于大中学德育衔接的研究”、“大学与中小学德育的衔接问题研究”以及“我国初等、中等、高等学校德育体系的实施研究”等的设立,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同时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针对我国长期以来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德育的现状,研究者认为要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必须建立“大德育体系”的思路,[1]要“从整体上改革德育,建立稳定、持续、协调的德育体系”,[2]强调德育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的有机统一是认识并解决德育整体化的关键。从侧重于德育外部环境的角度,“宏观”上德育整体化工作体系指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的纵向衔接与学校、家庭、社会的横向配合;从侧重于德育内部要素的角度,“微观”上德育整体化工作体系指德育者将社会发展要求内化为德育对象的需要,德育对象将个性发展要求外化为社会发展要求的规范行为、情感和认知的矛盾运动的各种状态和全部过程。[3]

同时,研究者们也针对学校德育实验及实践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上海市崇明县实验小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对小学德育系统进行了整体优化的实验与研究,逐步建立起“德育途径网络化、德育方法科学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效果信息化”的结构体系,[4]南京大学从自身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完善学校德育体系这个重要环节,从“全员育人、优化环境、拓展内容、丰富形式,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完备学校德育体系。[5]

“有没有一个科学的德育工作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败。年轻的德育学科,只有获得自己的科学体系,才能尽快发展和成熟起来,找到自己的位置。”[6]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的要求,为未来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明确了方向和内容。“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方针强调,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建设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7]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开创阶段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虽已确立“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的思路,但由于学校德育缺乏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大多数的研究尚处在经验阶段,成果比较零碎、片面和分散,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纵向与横向的综合研究较少。

二、提高“理论一体化”水平的建构阶段

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研究自90年代中期逐渐进入德育体系学科建设阶段,德育思维也相应地发生了转折: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建构阶段关于“学校德育体系”比较系统的研究是由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主持的从“八五”开始的“我国现阶段各级学校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现状及其成因与对策的研究”、“九五”的“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到“十五”的“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三个从调查研究阶段到理论建构阶段再到实践运用阶段的国家重点课题成果。其成果从德性论、德育论的本体论出发,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构建了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学校德育体系。[8]同时,在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实践运用和成果推广方面也开展了大量工作。“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课题研究历经八个春秋,在全国设立了一千余个实验地区,五千多所大中小学 (含高职、幼儿园)先后参与实验,实验教师达万人。“整构实验”将理论体系与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实践相结合,构建了主要由德育途径、德育方式与方法、德育管理与评价系统构成的“结果验证”与“过程体验”辩证统一的操作机制。[9]

另外,部分学者主张在建构当代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体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将传统道德的原始理论或某些具体做法融合到现代道德之中,而是把传统道德中所蕴含的基本精神运用到学校道德教育中,[10]从而真正增强当下学校德育内容体系的民族特色、认同感、丰厚度与感染力;要注重从方法论的角度开掘中国传统德教思想的丰富资源,即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关于如何认识、实施、推进道德教化的理论思考中所体现出的具体实践路径,从而增强德育活动的有效性。[11]同时,要充分考虑大众媒体、网络对学校德育体系的冲击和影响。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文件和通知中多次强调了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问题。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强调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2003年底,教育部成立了以教育部部长周济为组长的“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中共中央在的8号文件和16号文件中,再次强调了学校德育衔接的重要性。教育部于2005年4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前承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的要求,整合并深化发展了《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内容体系,总结吸收了近十年来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学校德育体系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研究的建构阶段将经验性研究成果在理论层面上重建了研究对象的“真面目”,并在解释、预测与研究对象相关联的现象和事件的过程中形成了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体系,大大推进了德育体系学科建设的理论水平。同时党和国家也更加强调学校德育体系的实践能力,而切实解决学校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即提高学科理论与学科实践的吻合程度,成为了后续研究的重点。

三、反思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实践困境的全面推进阶段

“十一五”期间是学校德育体系由实验期向全面推进期的转换阶段,实验期间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凸显,研究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对学校德育建设的反思上,进而寻求摆脱学校德育实践困境的思路,提升学校德育的实践力。“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生命·实践’学校德育体系构建”、“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新情况与对策研究”、“学校德育的使命研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等也体现了全面推进阶段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杜时忠教授经过系统研究指出新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着十大矛盾:“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的矛盾,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的矛盾,德育万能与德育无能的矛盾,思想统一与价值多元的矛盾,“大德育”与“小德育”的矛盾,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矛盾,规范化德育与主体性德育的矛盾,德育工作者队伍数量大与专业化程度低之间的矛盾,德育高要求与德育低投入之间的矛盾,学校“主渠道”与校外影响之间的矛盾,[12]其中,文化定位、文化选择、文化取向乃至文化重建的焦虑一直都是作为自觉自为的学校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深层意义上的困惑,学校道德教育能否做出合乎历史和逻辑的文化选择,将是制约未来道德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13]面对百余年历史沉积中的“德育政治化”、“德育知识化”问题,有学者主张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中国德育创新的必然选择,[14]因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成人”,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就是引导更有利于人之生成和发展的生活的建构;[15]有学者则认为“我国的德育改革,不是要放弃学校德育的政治方向,也不是要全盘否定道德知识的教育,而是要在确保德育的政治价值导向和道德知识基础的前提下”,[16]使学校德育“实现与社会现实的视域融合,克服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的脱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赋予学校德育更多的生活趣味,丰富和扩展学校的德育资源”。[17]

在对学校德育体系实践困境反思的基础上,有的研究者从课程的视角系统提出了提高德育实效的教育对策:各级各类学校应依靠本校教师集体研究,构建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的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系统,进而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8]以“生命·实践”学校德育理论为取向,立足于人的生命实践,通过整合知识、学生与社会的影响选择道德课程知识,从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三个层次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19]有的研究者则从教师的视角提出德育教师专业化建设,认为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指逐步使所有教师都具备起码的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素养(达到专业标准),教师的素养结构从内容上由道德与文化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三个基本维度构成;[20]强调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应该具备良好与广泛的知识基础与有效的教育方法,真实、专业地意识到自身的德育教师身份。[21]还有学者从现代道德教育的文化建设的视角,认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道德教育责任主体之外,文化始终是型构人类价值理性的强大力量,文化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22]同时,必须面向以网络文化、大众传媒为交往媒介的交往伦理的重建,唤醒青少年道德生活的文化自觉。[23]另外,研究生、职业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丰富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使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愈加全面和系统。

实验及推广阶段的学校德育体系研究更加关注“建设”,关注以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价值选择的建设基点,关注当前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时代困境、制度困境、文化困境,关注影响学校德育体系运行的基本要素和建设主体,从而从根本上加快学校德育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真正实现德育研究的实践转向,从而提升学校德育的实践力。

“十二五”期间,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将更加推向深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构建目标明确、内容科学、结构合理、学段衔接、循序渐进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体系”,“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24]

四、关于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的思考

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其研究经历了“两个转变”,即在价值主客体层面,从满足“构建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理论需求到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实践应对的转变;在空间维度,从横向贯通的“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的“条”状研究到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学校德育系统的全面建设的系统研究的转变。以两个转变为标志,未来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研究将更加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校德育体系的融合;更加关注德育环境的变化,注重“虚实结合”创造性地应对全球化和多元世界观彼此相撞对德育产生的巨大影响;继续加强学校德育制度建设,为推进学校德育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更加关注德育主体间的意义建构,注重德育个体存在意义的体验式的自我教育;更加关注学校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实现学校道德教育研究的实践转向。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思想指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突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现期并存的关键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科学技术的强势及其软实力,所形成的文化霸权语境,对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日趋尖锐和复杂,如果缺乏科学的价值体系引领,那么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往往会是非不分。因此,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学校德育体系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且植根到学生的思想深处,使之在行为上进行自觉的践行,是德育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学校文化诊断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提升实践力的现实基础

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不仅要实现学校德育体系本身组成要素时间上的全程性和空间上的全面性,更要关注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时代性。学校德育体系是在社会发展中达到自身的全面性发展的,它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因此,开展学校文化的诊断研究是提升学校德育实践力的重要基础。“学校文化诊断的核心是发现学校文化现状与其理想状态的差距,从而为学校文化的变革提供方向和指导。学校德育的改进,必须以整个学校文化的变革为前提。”[25]目前我国学校德育体系面临社会经济转型期建设力度日益增强与社会诚信缺失加剧并存,学校文化无力规避社会道德风险。学校文化的空场将意味着教育灵魂的缺失,它可能使学校道德教育失去应有的文化敏感、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自主性和生命力,而一味沉沦于道德教条的传输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学校文化规避社会道德风险不仅是解决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问题,也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3.道德教育制度建设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紧要任务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制度不仅规范着德育主体的行为,也影响着德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是德育主体德性生成的土壤。制度德育理论认为,当前学校德育要走出实践困境,有两点是必须做好的:一是社会制度本身要体现公平和正义,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二是学校德育不能回避对于道德制度本身的德性考察,要不断去完善自身的道德规范和制度体系,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养道德的人。[26]德育制度提供道德规范、营造德性氛围、引领符合时代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和谐德育制度的保障。目前,建立现代德育制度的问题虽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但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就德育制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方面来说还没真正纳入德育改革的议事日程,以至在一些学校,制度规章所蕴含的道德伦理成分稀少甚至制度本身就是有违制度伦理的。[27]因此,目前的紧要任务首先是如何在多元化背景下,揭示制度环境下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从而通过德育制度建设推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

4.增强德育主体的合力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根本举措

谁是德育的主体?这是德育理论中争议极大的一个问题。有学者认为德育主体通常是指“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发挥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教师”[28]。另外,根据道德教育的活动领域,德育主体被归纳为三个基本模式:家庭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以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为责任主体的道德教育)。同时,道德教育面临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在家庭、学校、各种社会组织为责任主体的道德教育方式之外,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价值理性建构功能不容忽视。[29]“文化赋予我们自我反思的能力。文化赋予我们判断力和道义感,从而使我们成为有特别的人性的、理性的生物。我们正是通过文化辨别各种价值并做出选择。人正是通过文化表现自己、认识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完善、怀疑自己的成就、不倦地追求新的意义和创造出成果,由此超越自身的局限性。”[30]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正以文化模式的方式形成文化合力,进而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文化也因此而成为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31]另外,相对于人的本质力量而言,任何社会存在都无法拒斥人的实践,无法斩断与人的主体性的联系,道德教育的个体也理应成为自我教育的责任主体。当然,个体若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德主体,必须要具备充分的道德理性思维能力。德育主体是一个动态的复合体,有不确定性,如何找到各种德育主体道德教育方式之间的契合点,共同推动学校德育体系形成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是未来研究需要深思的问题。

5.类主体生存意义的自我建构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意义的价值原点

“如果从类主体、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这三种意义上来看待‘人是主体’这一命题之内涵的话,在全球化时代,类主体这一主体的存在维度就会凸现出来,类主体教育就成为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的新任务”。[32]类主体中人的生存是具体个人的生存,是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主动地、以个体的生命为承担,个体生命也在意义追求中得以生成和自我觉醒;个体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因此,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其意义决不是仅仅体现为理论一体化水平的提升,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学校德育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个体在道德生活中的存在状态甚至生活方式。通过学校德育的内容把个体带入“生存”之中,让“生存”成为“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世界”。陌生于“生存”的个体受德育内容的导引,逐渐地进入“生存”之中,让“生存”不断地为“我”的“生存”。本真道德教育即启发人去看生存、理解生存、发现生存、体验生存,从而真正地进入生存,在生存中生活。[33]

参考文献

[1] 李德焕.落实德育首要地位,构建大德育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2(1):5-12.

[2] 鄢 究.建立稳定、持续、协调的德育体系[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高教研究专号),1990(3):150.

[3] 辛 旸.德育整体化工作体系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1992(5):7-9.

[4] 郭志超.整体优化小学德育系统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5):48-51.

[5] 郭广银.完善高校德育体系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J].思想教育研究,1995(1):26-27.

[6] 马 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育工作体系[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1):1-2.

[7] 袁 名.对“整体规划德育体系”的认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0(1):19,33.

[8] 詹万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01(10):9-13.

[9] 冯铁山,詹万生.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J].德育与心理,2005(5):47-50.

[10] 于钦波.论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趋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87-90.

[11] 沈壮海.中国传统德教方法论及其现代意义[J].教育研究,2003(10):52-55.

[12] 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47-49.

[13] 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J].教育研究,2009(10):23-29.

[14] 黄书光.生活世界中的当代德育反思[J].理论探索,2006(2):5-8.

[15] 鲁 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3-8.

[16] 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09(11):92-96.

[17] 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1-4.

[18] 詹万生.整体构建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的校本德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7(4):44-46.

[19] 易连云,邓 达.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课程变革[J].教育研究,2007(2):17-21.

[20] 檀传宝.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34.

[21] 易连云.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教师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32.

[22][29][31] 魏则胜,李 萍.道德教育的文化机制[J].教育研究,2007(6):13-19.

[23] 张茂聪,王培峰.网络交往伦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视域[J].教育研究,2007(7):66-70.

[24] 袁贵仁.扎扎实实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2-2-21.

[25] 段 鸿,姚 君,刘次林.德育研究:理论与现实的对话——第全国德育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2011:108-109.

[26] 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38-42.

[27] 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09(11):92-96.

[28]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5.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4)

郑航:学校德育品牌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化,是经由教育主体精心培育而形成的,为利益相关者所偏好的育德要素或活动的总称。它通过具有稳定、持续影响力的标识得以体现,既包括学校组织中的诸种育德要素或活动,也可延伸为社会教育C构、德育实践基地、社会实践活动等。真正的德育品牌,应具有德育理论或思想之指引,经得起专业审视和评鉴,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并能得到教育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

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内容包括:一是育人质量品牌建设。它是学校德育品牌的核心,主要通过人才素质得以体现,表现在学校的业绩、名誉、声望、地位等方面。二是育人活动品牌建设。它涉及育人过程的各环节、各方面,如校本德育课程开发、学科教学中的全科育人、专题活动、育人管理等。育人活动品牌常常是基于一定的办学特色而形成的。三是教育者品牌建设。尤其是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及其影响力。四是学校文化品牌建设。它包括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学校愿景、学校发展规划、学校传统等学校价值体系;育人管理体制机制、各项规章制度等学校制度体系;由校名、校徽、校歌、校服、建筑风格等构成的学校符号体系。

好的学校品牌特别是德育品牌,意味着能够促进学校为个人成长和人生幸福奠基,为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持续培养合格人才,并在满足利益相关者需要中产生持久的可信度、满意度,其理想状态则是示范、引领,众口皆碑。

:形成学校德育品牌,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是中小学在自主改进中的必然选择。具体说来,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意义何在?

郑航: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使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德育品牌建设,一是可以让办学主体和管理者真正把握办学的基本方向,明确学校的根本职责,令基于校本核心价值的学校精神逐渐形成并得以巩固;二是基于广泛宣传和全员参与,可以让教育场域中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真正具备“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三全”育人)意识;三是有利于从立德树人视角来强化教师专业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的德育专业化,并形成素质精良、业务精湛的德育专业队伍。

第二,促进学校改进,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开展德育品牌建设,就是要对学校现有的办学状况进行教育意义上的价值审视,从立德树人视角来澄清和厘定校本核心价值以统帅全局,改革和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同时,聚焦问题,把握关键点和着眼点,并充分尊重和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和投身于学校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所有这一切,无疑都会推进学校改进。

第三,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多层次需要。在学校组织中,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办学者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尽管分数、升学是普遍性诉求,但并非唯一利益。随着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和高级中学的特色发展,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正变得日益丰富起来。对于学生而言,是学习进步、群体归属、多元发展;对于教师而言,是专业成长、人际和谐、职业幸福,等等。德育品牌建设,就是要基于立德树人的立场,促进学校的持续改进,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多层次需要,努力达成多方利益的协调一致。

:学校文化与德育品牌密不可分。请您详细谈谈学校文化是如何促进德育品牌建设的。

郑航:学校德育品牌是经由教育主体精心培育而形成的,主要通过学校组织运行中的行为、制度、风气或氛围、精神面貌等表现出来。这些育德要素或活动,显然都与学校文化密切相关。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23-0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相比,教师应具备更高的素质,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目前,高校教育正面临着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折,新时代制高点上的高校师德建设也更应符合时代要求,在高校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师德建设。

一、以人为本师德理念的具体内涵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综合体现,是教师素质的组成部分,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良好的师德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前提,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坚实基础。只有教师德才兼备,方能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高校德育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理论根源。以人为本具有三层基本含义:其一,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发展中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其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其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把人作为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将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贯穿和渗透于师德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既不能离开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来抓师德建设,也不能脱离师德建设去空谈师德理念。

二、以人为本进行师德建设的意义

教师的地位和职责决定了师德在高校德育体系中处于首要的核心地位,因此,衡量一个高校的德育状况,首先要看其师德建设状况。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师德标准来说,当今的师德建设应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在辩证地继承、借鉴古今中外师德中一切有价值的信息的基础上,取其精华,经吸收和创新,总结出推进新时期的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1.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众所周知,大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极其重要、对以后的人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时期,而这一时期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与学生健康、全面、和谐成长息息相关。在高校教育中,教师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修养具有强烈的凝聚、导向和激励作用,融汇与引导着教育活动的诸要素,并激发其特有的教育潜质,使它们融合成交叉互补的整体的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但全面的教育并不是德、智、体、美等教育诸要素的简单相加和机械的运作。它强调的是各育人要素配置恰当合理,并融合成系统的整体的有机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全身心与全人格得到培育和养成。

2.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环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发展。在所有教育资源中,人才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就是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新时期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师德建设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高校师德建设

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以人为本,真正实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人才和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领域中领先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双重任务,高校教师是实现双重任务的主体。只有广大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能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人为本,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充分发挥榜样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加强师德修养,用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铸师魂,塑师德,强师能,树师表,弘扬正气。

2.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校园文化建设的校风、教风、学风中的丰富的师德内容,有许多是通过具体的职业行为来体现的。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在工作竞争中做到合情、合理、公平、公正、团结、协作等。因此,学校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对教师的引导,强化责任意识、育人观念,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加强师德修养变成广大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需求,以完美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教育学生,促其健康成长。大学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是影响大学以及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进步的核心问题,又是影响教师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受市场经济中的一些负面影响,高等教育的某些方面出现较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健康进步的大学精神面临严峻考验,这也对高校师德建设造成严重影响。高等学府是学术圣地,不谈学术,无以办大学;不讲学术标准和操守,则无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就无从谈起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办高水平大学。因此,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必须要营造严谨笃学氛围,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坚持学术标准与公正、平等,让严谨、科学、进步的学风成为学校的主流。

3.建立健全监督体制,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构建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还必须建立健全监督体制,采用切实可行的制度给予保证,使师德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具体而言,高校师德建设要建立起教育、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一要加强教育,营造良好风尚。学校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长效教育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克服形式主义。要充分开展切近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大力推介先进典型、弘扬高尚师德,努力形成人人重师德、讲师德、守师德的良好风尚。二要强化监督,健全评价机制。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要及时掌握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定期对师德建设进行督查,建立健全民主、公正、透明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师德师风考评,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机制。三要依法管理,完善奖惩制度。师德建设必须赏善罚恶,既要表彰先进,发挥物质和精神奖励的刺激作用,又要依法办事,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师德失范现象查处和相关责任人员惩戒。

参考文献: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6)

“生态化德育”强调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实现德育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它是一种遵循规律的教育,是一种整体和谐的教育,是一种关怀生命的教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一、建设校园环境,大力营造生态德育氛围

校园是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

它对学生的德育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构建生态德育不可缺少的环节。

生态校园德育文化的建设要以真实、具体、生动、开放的环境为载体,为师生营造一种人性化、艺术化的德育生态空间,如在校园中设置些供师生休息、读书的设施、场所等。优美的校园文化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它能在无形中熏陶师生,感染师生,让师生教育行为与校园文化展现和谐之美。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更能让学生感到心旷神怡,进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校园布局上要做到科学合理;校园标语要体现“动静结合”的教育理念,既主动交往,又内敛智慧;搞好班级文化,创设本班特色等等。

二、以机制为保障,建立生态德育制度文化

学校德育制度文化作为校园德育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规章制度,是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德育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只有健全规章制度,才能规范教师、学生的行为,才能保证各方面的开展和落实。制度的建立要以师生为出发点,建立为大家的制度,保证学校这个团体健康稳步地发展。因此,加强生态德育制度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生态德育得以发展的依托。

1.加强对生态德育的领导,确保生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以校长为领导,以校组织部为调控,以教师为具体实施者,调动每一个校园人参与德育活动,形成人人都是生态德育工作者,

事事处处能育人互动的氛围。

2.切实推进生态德育理论学习,把开展生态德育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

组织教师讨论生态德育理论,剖析生态德育内涵,撰写生态德育工作体会,切实推进生态德育理论的学习。

三、组织生态德育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多姿多彩的德育活动是生态教育的重要载体,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符合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活动的内容也要形式多样,关注思想性与知识性的融合。如,每个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给不同学段的学生组织不同的教育活动,低年级学生可以开展一些文明礼貌的教育活动,中年级的学生可以以引导转化的方式,进行文明礼貌养成的训练,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管理的方法,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创设活动时要努力与学生兴趣、特长相结合,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自主地学,创造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教育、自我成长。

四、建设生态化德育舆论文化,促进学生感知德育

1.校风建设

校风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是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校风的建设要有深刻的强制性和感染力。

2.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因此,学校要为教师创设教育环境,让不同阶段的教师找到自己的突破口,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发展,从而推动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3.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因此,学校要对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等进行优质训练,努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和谐的人。

五、以构建生态德育网络为统领,积极创设和谐环境

生态德育不仅仅要在学校进行,还要紧密联系家庭、社会,共同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去社区参加活动,同时让社区委员会把学生的活动表现记录到学生的考核中,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

体化的活动体系。

2.建立家校联系卡,对学生进行跟踪教育

组织家长上德育课,给家长渗透德育理念,集思广益,让家庭教育也融入生态德育教育中,发挥其独特的感染作用和教育功能。

生态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发展。

因此,在开展生态德育活动时,要做到合理有序地发展,在体验中加深对生态德育的理解,在体验中升华对生态德育的认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努力成为“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7)

罗洁:总结过去几年的工作,可以清晰地梳理出首都中小学德育的有效经验。

第一是以畅通渠道推动育人,搭建全方位育人平台。通过抓德育课程和学科德育的建设以及地方课程教材的编写和实施,使课堂成为系统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阵地。

第二是以机制创新强化育人,建立起一系列推动学校重视德育的工作机制。通过实施素质教育综合督导,引导区县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与督导工作力度,全市中小学德育有了系统的质量分析体系。

第三是以教育契机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007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北京奥运会召开、国庆6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社会活动的契机,大力开展“感受改革开放30年成就”“祖国发展我成长”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第四是以品牌活动优化育人,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形成了一系列首都德育品牌活动。

第五是以实事工程服务育人,助推学生健康成长。2008年开始,我们用三年时间,累计投入1亿元建设学生社会大课堂;2010年启动了“牵手计划”,两年投入2000万元推动农村山区学生和打工子弟走进社会大课堂;同年,我们又投入两个亿,保障所有中小学生每学年至少两次外出开展社会实践和进行课外学习。

中国德育:在把北京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要求下,当前首都中小学德育发展也面临一些新机遇和新要求,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把握这种机遇?

罗洁: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今后五年,是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这既为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契机,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优质均衡成为首都教育发展的重心,集中体现在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效益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能力为重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同时,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体现出新的特点:总体基数大,基础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16.16万人;非本市户籍学生群体大,目前仅义务教育阶段的非本市户籍学生就有49.1万人,且数量和比重还在上升;独生子女群体大,本市户籍学生普遍为独生子女。我们的教育对象来自全国各地,差异性大,层次多样,需求多样,加上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发展侧重点不太一样,工作策略也有所不同,这些都是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德育:在今年暑期召开的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行动计划(2012—2015年)》正式印发。今后三年,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应以什么为重点抓手?怎样科学地谋篇布局?

罗洁:今后三年,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大力培育和弘扬“北京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学校管理等各个关键环节,着力培养体现“北京精神”的首都青少年。围绕弘扬和培育“北京精神”,今后三年的重点任务就是工程,即课程德育构建工程、学校文化示范工程、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家校社协作育人工程、德育队伍建设工程、德育管理规范工程、特殊需要关爱工程、德育科研引领工程。概括起来,就是要与时俱进,在研究解决德育新情况、新问题上有突破;创新机制,在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育人上形成保障;转变方式,在增强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上下工夫;服务学生,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幸福感上见实效。

比如,围绕课程育人,全市将把27个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的学习纳入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从今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北京精神》地方课程。围绕文化育人,从今年开始,全市将启动学校文化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推出500所中小学文化示范校。围绕实践育人,我们将深化社会大课堂持续发展和常态化应用,推进学生教育计划书的制订和资源联盟的建设,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围绕管理育人,未来三年,市教委还将出台《北京市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规程》,完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和学校德育发展状况监测制度等机制;将关注随迁子女、独生子女两类群体的教育,加强专门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将完善市、区县德育研究网络和交流研讨机制,加强德育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中国德育:您刚才提到,今后三年的重点任务就是工程,这对于首都教育意义何在?

罗洁:作为培养体现“北京精神”的首都青少年的新载体,《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行动计划(2012—2015年)》提出未来三年将实施工程,工程无疑将开创首都德育的新模式。

课程德育构建工程:构建首都特色三级课程体系

这项工程重点是构建加强德育工作的课程体系,形成遵循国家课程、重视地方课程、扶持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德育的格局。今后,北京市将把根据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修订的27个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的学习纳入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每年通过德育课例和案例评选,推出一批教书育人的优秀典型;从今年秋季已经开始全面实施《北京精神》地方课程,与之前的《我爱北京》《志愿服务》共同形成北京特色的地方课程。鼓励区县开发出一批具有首都特色的地方课程,扶持一批高中学校开设市情、国情教育选修课程。

学校文化示范工程:用校园文化营造德育氛围

这项工程强化了学校是社会文明的展示窗口,要把中小学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阵地。从2012年起,在完成小学规范化建设和初中建设工程基础上,北京市将启动学校文化建设工程,为每一所中小学校投入25万元,支持其学校文化建设,到“十二五”期间推出500所中小学文化示范校。各区县和中小学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展示交流活动,推动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校本文化三大文化实践活动,推动中小学主题教育活动系列化,推动体教、艺教、科教结合,打造一批德育特色活动。

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搭建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

这项工程体现和贯彻了国家及北京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在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等方面搭建平台、提供保障。今后,北京市将加强红领巾学校、少年团校和中学生党校建设,实施中学生领袖培养计划,强化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化社会大课堂建设和应用,推进“学生教育计划”实施,通过开设第二课堂、举办“博物馆之春”、公共服务周、公益创意设计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空间。全市将按照城区生均150元、郊区生均200元的标准,设立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专项经费,用于为学生创造条件、搭建多种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家校社协作育人工程:构建三位一体育人机制

这项工程实质是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协同德育体系,是德育工作体制、运行机制与资源运用三位一体的体系。北京市将着力完善青少年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团教工作沟通机制、推动各系统德育资源共享。通过家长教师协会的普遍建立使家校协作完全走上制度化轨道。以社会大课堂建设为抓手,以推进资源联盟和学生教育计划书制订为重点,调动社会各行各业服务教育、服务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全社会育人的有效机制。

德育队伍建设工程:为德育工作提供动力支持

德育队伍建设工程有三大要点。一是建设大德育工作团队。这项工程将德育队伍由学校扩展到社会的有关方面,德育工作队伍的基础更加广泛坚实。二是强化全体教师的育人责任。每一个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做人的表率和道德的培育者,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三是加强以班主任、政治教师、心理教师、德育管理干部、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为主的主体德育骨干队伍建设,从培训、交流、激励等方面做出了制度性的安排。

德育管理规范工程:促进德育工作走向科学化

德育需要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德育工作则要管理有方、规范有序。未来三年,市教委将出台《北京市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规程》,推动德育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特殊需要关爱工程: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

北京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在做好来京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做好融入教育,为来京人员随迁子女提供教育机会,同时要提供德育关怀,体现首都教育的社会责任和包容情怀。今后,我们将关注随迁子女、独生子女两类群体的教育,加强专门学校布局调整研究,支持区县和中小学针对这两类群体开展校本性、区域性的教育教学试验,逐步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随迁子女、独生子女教育模式和实践策略。

德育科研引领工程:推进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

这项工程强调要发挥科研的前瞻性引领作用,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德育工作首先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同时需要理论的引导和提升。实施德育科研引领工程,德育工作者要有研究意识,不断总结德育实践的新经验;领导者要重视教育科研,探索德育实践的新问题,用科学教育理念指导德育实践;科研工作者要面向德育实践,为德育实践提供专业服务,推进德育工作科学发展。

中国德育:工程涉及的内容众多,每一项工程分解后都有许多具体的任务,北京市又是如何保证工程和各项任务顺利实施和落实的?

罗洁:确实是这样的,工程的具体工作非常多,既有体制的突破和机制的建设,又有政策的完善和科研的引领,还有实践的推进和工作的创新。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28-03

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生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弘扬清正廉洁之风,办人民满意教育,大力推进师德师风教育,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重要着力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举措。

一、廉洁文化建设中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教育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切实解决教育系统作风行风问题的关键举措,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以廉洁文化建设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不断深化师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规范广大教师从教行为;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确立工作导向,营造广大教师崇尚师德的良好氛围;坚持三严三实、廉洁教育,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师德的典范性。学校应以廉洁文化建设引领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以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品德和广博的知识影响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廉洁文化建设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原则

廉洁文化建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丰富反腐倡廉教育内涵,激励、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努力营造崇尚廉洁、讲求诚信、遵纪守法的良好校风。以廉洁文化建设引领师德师风建设,首先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教师的一切工作要以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以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为落脚点,以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为根本目的,实现育人目标,为广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此外,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师德师风建设要实事求是,把职业道德的要求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尊重、关心、理解、帮助教师,将师德教育寓于做实事、办好事之中,在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中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实际出发,贴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结合教师的不同岗位和专业特点,提出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切忌形式主义,务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廉洁文化建设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

以廉洁文化建设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就是要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发挥全体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完善领导体制,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检查、督促工作。二级院系应成立工作小组,党政一把手是本部门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本部门行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工作落实有抓手。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带头实践师德;经常研究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认真予以解决;不断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领导水平,定期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各项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总结,确保有关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全体党员教师应带头履行教师职责,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党员教师在师德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予以教育,对那些一味追求个人利益,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党员教师,要严肃处理。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学习,全员参与,区分层次,整体推进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发展的全过程,纳入教师专项培训管理体系。加强教育培训课程建设,开发教育培训资源,整合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强化师德师风的日常学习,制定教师政治学习计划,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实施,落实固定学习时间,采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专家辅导、实地考察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加强师德培训。以中心组学习、教师政治学习、党员组织生活、师德报告会等为依托,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合不同岗位的教师职责,开展不同的师德主题教育与培训,把教师职业道德、学术规范、法规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列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者轮训制度,有计划地分批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者参加省委党校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的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把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工作范畴,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研究会、党建研究会等学术团体的作用,对师德师风教育专门研究,积极申报思政研究课题。

针对青年教师,要把提高师德水平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来抓,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组织年轻教师参加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课程培训、院内岗前业务培训,将师德师风教育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与优秀教师代表进行面对面地交流,通过高校专家进行师德师风专题报告,使新教师明确教师从业规范和教书育人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对每个青年教师成长提出明确目标,结合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的实施,从思想品德到业务能力,全方位进行传帮带培养工作。

(二)完善制度,严格考评,加强监督,有效落实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能单靠说教与自律,要从学院整体发展出发,结合构建校园廉洁文化的要求,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评价奖惩机制,使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循,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

严格师德师风评价考核,要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规范教师行为,使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循,促进学风、教风、校风的建设,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对各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师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分配的主要依据。把教师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聘用、教师职务聘任和晋升、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细化制度规定并严格执行。

构建师德师风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师德师风问题报告制度,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和有关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监督网络,通过问卷、座谈、学生评议、家长反映、校长信箱、监督电话等多种途径,及时了解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情况,做到防微杜渐,预防在前。对师德师风有严重问题的教师,经核查后根据学院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对不能履行教师职责的教师,应坚决调离教师岗位。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大依法处理的力度,对有违教师形象的言行要给予批评教育、及时劝诫、责令改正;对严重违背师德要求的教师,要依照有关政策、法规给予处分。

(三)正面引导,加强宣传,形成氛围,扩大影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注重关心关爱教师,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变成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需要,在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影响并引导学生。

坚持正面引导,加大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教师的宣传表彰力度,定期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要树立师德模范、教学名师等典型,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依据,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每年以庆祝教师节为契机,集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主题活动。召开师德师风专题报告、 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报告会,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寻找身边的优秀教师,通过广播、网络等校园多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师德规范和要求,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以人为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思想上要严要求,业务上要高标准,工作上要压担子,生活上要关心爱护。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不断满足教师合理需求,切实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心理状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注重教师的身心健康,加强教师的心理疏导,帮助教师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教师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快乐愉悦的精神面貌,不断提高对学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基金项目:2014~2015年度江苏省卫生职业院校文化建设课题重点项目:以医德为核心的卫生职业院校廉洁文化建设研究(JCK201506)。

参考文献:

[1] 朱朝霞. 高校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创新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文明进程,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道德文化素质。当前农民面临科学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观念相对滞后、道德观念较为淡薄、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因此,必须从思想认识、培养教育规划和推进策略、建立和健全农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经费投入、资源共享、创新农村文化生活载体和手段、建立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加强农村文化工作专职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民道德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农村现代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人才支撑。

一、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内涵、内容和作用

农民思想道德文化是当代农民的世界观、信念、道德、理想、觉悟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农民的理想信念、思想觉悟、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组织纪律性等。主要包含相联系的几个基本点:分为这政治道德文化、职业道德文化、社会道德文化、家庭美德文化。加强农民道德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发展先进思想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思想道德文化具有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能够引导农民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道德准则、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包括凝聚力和感召力。先进思想道德文化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通过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反对和抵制腐朽的和反动的思想文化对农民精神的侵蚀,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为建设新农村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当前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

1.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社会不良风气有所抬头

由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不丰富,一些农民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并且在婚宴和丧宴还会上演一些庸俗的节目。有的农民说:农村里大操大办婚宴的陋习,成为生活刚刚有点起色的农民们的沉重负担,他们深感苦恼。调查显示,有70%的农民反映村里文化活动设施缺乏,村里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很少。农闲时,有80%的看电视,35%的打麻将或玩扑克,45%的阅读书籍和报刊。有些农民为了寻求精神刺激,还沾染上了恶习。问卷表明,农民们认为村里在社会风气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为:之风、迷信现象、子女不孝敬老人、讲排场比阔气、邻里不和、治安不好。

2.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加强

随着网络等传媒在农村的普及一些农村青少年,特别是在那些升学、就业未成却又丧失土地的青少年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如缺乏理想信念,对祖国、对家乡、对家庭感情淡薄;以自我为中心,对长辈缺乏尊重、感恩和孝敬;痴迷网络游戏、热衷偶像崇拜和高消费,导致学业荒疏,生活技能缺乏,“啃老”现象时有所闻;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缺乏艰苦奋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农村青少年犯罪现象有所增加,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对这一群体的重视不够,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有待进一步加强。

3.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价值观、人生观也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少老年人对一些年轻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缺失很不满,一些年轻人对家庭和社会所进行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感到无所适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人认识到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和方便,赞同并支持国家对于农村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但同时部分村民也认为在改革过程中,村民更加在乎个人利益的得失,不利于农村诚信建设,造成村里集资建设推进的困难,村民之间的关系因为利益冲突而偶尔发生不和睦的现象。

4.存在重经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虽有很大的进展,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很大的提高,但在重GDP的传统思维模式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农民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投入还远远不够,这就导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相对滞后,对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造成消极影响。一方面,各级政府与领导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还不够。另一方面,部分农民群众也不重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尽管不少村已具有了活动室和文艺队伍,但大多数村民停留在以直观具体的活动为主,参加读书、看报、以及体育锻炼等活动明显较少。大多数富裕起来的农民用于精神文化消费的资金较少,对自身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投入也不够。仍然有相当部分村民认为富裕了就理所当然要顿顿有肉吃,当然要买汽车,要新盖楼房,却较少想到要买书或者出外学习深造。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农村还处于物质文化消费为主,精神产品的消费和长远规划的理念迫切需要加强

三、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途径

1.加强提升农民的政治道德素质

主要通过抓教育阵地建设,丰富教育载体,用多种方式提升农民的政治道德素质,使农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抓好教育阵地建设,主要是抓好党校、社会主义学校、道德学校、市民学校的建设,使这些场所成为全镇农民学习政治,践行道德的主要场所;要创新教育载体,通过设立农民思想道德建设讲坛、农民夜校等为载体,做好十七大六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道德文化和道德建设关系等传达与教育,全面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要发挥广播、有线电视、宣传窗等作用,对全镇农民开展政治、道德宣传,开展文艺宣传活动,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开展教育。

2.加强对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是要注重教育手段的创新。要把理论转化为具体规范,采取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组织农民工学习。二是明确教育的侧重点。要把重点放在注重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在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文明礼貌、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老实守信、注重公共卫生等方面进行教育,要建立一种社会信用保障机制和奖惩机制,用制度来保证社会信用的建立。三是要关心农民工的生活、学习和娱乐。为农民工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实事。要改善生活环境,让农民工住得安心、顺心,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四是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要切实关心农民工的文化娱乐生活,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实农民工的精神世界,创建和倡导了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农民工在学习、娱乐、消遣、健身强体中增长了知识,陶冶性情,变得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3.加强公民社会公德建设

一是推广农村道德建设成功经验。如浙江省余姚市马渚镇沿山“道德立村”的成功经验要大力推广,特别是该村在新时期倡导实施“三事新办”(丧事简办、婚事新办、神事不办),建立道德文明示范区,倡导文明乡风值得学习和借鉴。二是开展舆论宣传。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形成氛围。要动员全体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社会公德大讨论,在全镇树立主人翁意识。三是建立社会公德长效管理机制。要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发挥志愿者和离退休人员的作用,建立一支维护社会公德的志愿者队伍,使他们长期成为社会公德的维护者、监督员。

4.加强家庭美德教育倡导和创建谐家庭

要把家庭美德各项创建活动纳入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创建活动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齐抓共管,资源共享、良性互动、覆盖社会的“一体化”的管理机制。要准确把握好妇女组织在家庭美德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虚功实做,促进家庭美德教育的深入开展。把宣传教育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抓住广大家庭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各种服务、培训、咨询和环境整治美化等活动,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家庭美德教育送到千家万户。大力宣传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和家庭新风尚,以正确的舆论教育和引导家庭成员。

5.加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首先要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和影碟、游戏软件。其次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教育农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教育。再次要深化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和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各类创建活动。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和评选标准,纳入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诚信家庭”的评选标准中,通过创建活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同时大力开展道德文化进校园活动,创建和谐校园,创新载体,促进道德文化在校园规范化建设。

参考文献

单孝虹《四川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与思考》 2008年12月.

左成林《浅析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表现及危害》《农村农业农民》2010年6期.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10)

本文作者:郭峰工作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新时期高校教师德育观影响因素分析

德育观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毋庸置疑,德育观应受到国家整体德育方针的指引,但这不排除客观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德育观具有强烈的情感评价性,表现为德育过程中突出的主观性特点。(一)社会环境的影响道德认知是一个从“知”到“信”,再到“行”的过程。高校教师在生活实践中也会遇到常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各种问题,有时也存在迷茫与困惑。因此,必须考虑社会环境的影响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真正的教育者向来都是情感丰富的人,他对乐观、对忧愁、对令人担心的事都有着深刻的内心体验。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认同环境对致德成才的作用,把美化环境看作德育的重要环节。这里的环境不仅指情境,也包括心境和氛围。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和谐、温暖的工作氛围以及宁静、平和的内心世界可以让教师心情舒畅,可以让德育之美在他们的心田中得以积淀,可以让德育工作做到耐心细致、润物无声。韩愈认为“:左右前后皆正人也,欲其身之不正,乌可得邪?”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才能培植爱心,也正是这一道理。(二)校园文化的影响道德作为社会的行为规范,不能通过行政、司法的手段强制推行,也不能完全通过说教加以劝导。德育观的形成需要教师必须有切身感受,德育观的建构需要在校园文化中提升与养成。因此,德育观的建构与校园文化建设者的智慧、建设载体的选择、建设方案的设计以及阶段目标的设定和过程管理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德育观的培育是学校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以德治校、以德立教的具体体现,要以德育观的构建为目标,对校园进行有序管理和文化架构。德育观的构建应围绕教师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校园文化的积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来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德育观构建的保障,直接影响到构建的进程和效率。(三)自我认知的影响教师如果对德育工作缺乏深刻认识,那么任何德育技巧都是徒劳的。高校教师自身有较强的自我反省和价值取舍能力,这本身也就为教师德育观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德育观的建构是一种践行道德的“识见”,是“一种发自主体内部的、自内向外的主体积极的参与活动,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活动。”[4]高校教师应明了德育的社会责任,应能够切实感受到德育内含的文明性和进步性,应能够对现实的德育目的有透彻的理解,并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构建出自己的德育观。(四)德育方式的影响传统的道德教育,注重为社会政治服务。道德教育只是政治的一个手段。传统的德育方式过分注重外在规范对个体的约束和个体的遵从。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这种德育方式只遵奉具体的现实感受,而把理论的抽象和丰富的实践变成独断的教条,使师德建设活动化、表面化、形式化。目前,德育建设中以群众考评和开展具体的活动代替师德建设,必然导致德育观的僵化与脱节,自然也背离了师德建设的实际意义。高校教师应主动学习那些社会发展中的先进理念,注意对工作的研究和总结,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德育观。

德育观建构的理论性探索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个人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因此,德育观的建构既要通过外在的“灌输”,也需要通过内在的自觉意识来实现。事实上,道德教育不够好是因为教育不够“道德”。(一)德育观建构的时代性近代以来,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经历了三次大的洗礼。维新派“拨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道德教育思想,为资产阶级德育思想的确立做好了准备。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国民要以人格救国》中指出:“我们要造成一个好国家,便先要人人有好人格。”在革命派的推动下,“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教育思想逐步被群众所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在“科学”与“民主”旗帜的引领下对旧道德的批判,触及到了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它标志着中国德育现代化进程的开启。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育人为本”将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成为新时期德育观建构的基本原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二)德育观建构的主体性教师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道德认知结构,形成于某一领域的道德认知力不可能完全无条件地迁移到另一领域。因此,道德教育要考虑不同教师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首先,要贴近社会,要赋予德育以新的魅力。教师不仅要从中知晓社会变迁的方向,还应对道德的新内涵表示认同。其次,要贴近实际,要有针对性,要从身边的典型事例入手,真正在教师的心灵中产生共鸣。道德教育不能脱离实际。道德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再次,要贴近教师,要有亲切感。内容要新,形式要活,要真正让道德的内容入脑入心,不能让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道德“灌输”。应通过外在的教育使教师能够从众多的理论和学说中选择对德育实践最有价值的思想,并逐渐从实践经验中形成科学的德育观。(三)德育观建构的职业性教师专业水平是师德修养的基础,而师德修养又可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提供内在动力。因此,师能是发展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师德建设的起点是教师对教育活动的认知,师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教学实践的进程,而师德建设的终点表现为教育活动的最终业绩。因此,德育观建构的职业性应表现为能以养德、德艺双馨。教师通过提高职业素养为德育观的构建奠定基础,通过教育实践使德育观更趋完善,通过教育成果验证和评价构建效果。这样,教师德育观的科学性也才能够真正反映到教育主体的道德实践中。哈里斯认为:“教师同时也应是道德上的权威。换言之,他应该懂得更多相关知识,掌握科学领域的新进展,了解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开展道德判断的依据。”[5]因此,教师不仅要懂得何为完美的道德,而且要懂得如何教授学生理解和实现这种道德。(四)德育观建构的实效性道德不可能自然长成。当然,也绝非单纯接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产物,是活动和实践的结果。因此,个人成长包括道德修为的养成绝不能离开个体评价这一平台。具体而言,职称的评定、职务的任用、奖项的设定都直接影响到道德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而学校作为德育观构建的主体正是要通过这套体系逐步培养受教育者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逐渐帮助道德主体对相应的道德情境做出理性的道德推理,并解决相应的道德问题,最终在教师身上形成一种社会性格或信仰。“单讲社会的目的,其意就是要养成一种人品,能对社会有益,能做社会有用的一分子,这个目的自然就是道德的目的了。”

上一篇: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 下一篇: 补偿的法律定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