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开展

时间:2022-03-19 10:14:06

摘要: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德才兼备的人才才对社会有益,才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初衷。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要根据学科的特长,把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进去,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他们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开展

语文学科具备较多的德育拓展资源,语文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学生围绕道德问题进行探究,更好地将焦点集中在道德问题上,在提高学生道德思想深度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在学科知识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关注人民的情感,让他们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当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它既包括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又包括爱国思想、集体观念、奉献精神等的渗透,从而使学生既有知识能力,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语文学科中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要科学分析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将道德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自然融合在一起,将学科教育渗透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深化道德教育改革。语文学科知识中包含着很多的道德教育元素,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能够用理性的观点去看待道德问题,并且加强自律,自觉地去塑造自己健康的人格。如,在讲解鲁迅的小说时,部分教师将其作为政治例文进行讲解,弃文学本质于不顾。部分教师用阶级观点将书中人物硬搬到现实社会中,对于负面人物就将其讲述成对当时社会的批判讽刺,这样的讲解过于僵化,而且过于主观。教师应该避免这样的讲述方式,要通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通过讨论、合作的方式,共同来关注道德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发挥语文学科的教学特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崇高的理想

入选教材的课文很多都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核,所以教师也要发挥出语文的学科特长,把爱国主义教育自然融入进去,让学生正确地处理“大我”和“小我”,能够将自己未来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学习相关课文的时候,教师不要放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对为什么爱国,如何爱国的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岳阳楼记》一文,从内容上看,开篇“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作者虽为“谪守”,却仍以国为重。接下来的写景的一明一暗和议论抒情的一悲一喜,给学生以思想的空间,悲从何来,喜从何来,其实悲喜都与国事相关。最后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语归结出作者的人生理想是以“天下”(国家)为中心,喜亦由此,悲亦由此。整篇文章不管是睹物思情还是赞美自己的友人,这些都是作者真实思想情感的流露,而且非常自然地把个人的得失和国家的命运连接在一起,这也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联想到自身,联想到自己的未来。

三、灵活抓住道德教育的契机,有效开展道德教育的渗透工作

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创作的过程,教师要能够灵活地处理各种问题,要有足够的敏感,把道德教育的契机抓在自己的手中。如在教学《白杨礼赞》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并且分析文章的含义,也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通过介绍这些历史背景使学生对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初步的判断。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懂得西北敌后的抗日军民之所以值得赞颂,是因为他们具有像白杨树一样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他们的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值得学习的。经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便会被英勇牺牲的抗日英雄所感动,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让他们在内心之中升腾起更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教育无疑是非常有力的教育。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此时也是对他们进行三观教育的重要阶段,所以,语文学科要抓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关键期,积极地引导学生梳理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够让学生有责任感,有正义感,能够在爱国主义情怀的熏陶之下,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如《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中学生田晓菲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启发学生早立大志,为理想而奋斗。《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著地追求音乐,赞颂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要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总之,初中语文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地挖掘学科道德教育的资源,让学生能够在与老师的合作交流中,更深刻地理解道德现象,自觉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做一名思想道德高尚,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的新时代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陈芳.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D].苏州大学,2014.

[2]郁青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4(15).

作者简介:黑禹英(1968.12—),女,汉族,山东胶州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

上一篇: 初中班主任工作思考 下一篇: 特色小城镇规划路径探讨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