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探讨

时间:2022-06-25 05:21:12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要占一定量的时间,教师要重视读的训练,要把学生读课文作为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这样,语文教学将不再是学生被动的抄写、组词、拼合词语、组装句子,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学生们通过熟读背诵而自得的充满灵性的感悟,是乐此不疲的探索,是充满了激情的有价值的创造。

小学语文教学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探讨: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学科教育

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教育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习不只是对结论的记忆,学生不仅仅具备读写、计算能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高素质、高起点的,他们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中小学教育作为基本的、起始的教育途经完全应该适应并挑战于这一全球性的发展趋势。显然,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已刻不容缓。法制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任务,各学科都应渗透于教学之中。语文作为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课时分配比例大,更应该注意渗透法制教育。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是当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课题之一。针对这一课题,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谈几点认识,以供同仁共鉴。

一、 利用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要充分挖掘小语课文中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如《生命桥》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优美的文字、令人震撼的情节、斑羚超乎常人想象的智慧和团队精神所吸引。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这些内容之后,注意引领学生关注造成这场动物悲剧的“罪魁祸首”??狩猎队,他们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学生立即意识到这中捕杀斑羚的狩猎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教师趁机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让学生对此行为性质的认识更加清楚、深刻。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谴责他们的违法行为,控诉他们的累累罪行。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得到极大的增强。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能渗透法制教育的课文,只要我们的老师认真钻研,将各种法律知识适时渗透到相关的课文中去,学生的法律观念增强了,由此增强学生的依法维权意识。

二、在作文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 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又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如电视节目中的《今日说法》、《法治直通车》、《法治在线》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不仅是它们在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每一期的标题都很新颖。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利用模拟法制现场,进行法制道德教育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语文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腿、动口、动脑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认知生活,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而法治教育其实就是指导学生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它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教育本身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时常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案的形式,让学生来扮演法官、原告人、被告人、辩护律师,再现生活中的某些情境。通过活动,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必须要学会公平、公正、公开对待每一件事,不能徇私舞弊,损公肥私,这其实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制道德。此外还有环境保护调查、制作法制手抄报等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法制道德的形成搭建平台,提供生长的土壤。活动的内容要丰富,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比如,在对学生上学路上的安全进行教育的同时,可以做一个身临其境的游戏: “今天我来指挥交通”,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使行人和车辆有条不紊地通过。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人人都随己心愿,任意在十字路口穿梭,想怎样开就怎样开,就会引起很多的交通事故。通过游戏,了解交通法规,增强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对学生今后的生活终身受益。

四、写作训练,有机渗透。

在小语习作中,有很多内容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调查,搜集相关资料,善于用法律标准来明辨是非。在习作中,我还利用写日记这一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学生在写日记时说的是真话和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自省,劝别人改过。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时教师通过批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总之、在对学生法制教育中,不仅要向他们传授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法律观念,所以在语文教学这个主阵地上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探索,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语文教学探讨: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初步探讨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内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健康人格;情感体验;行为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自然成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小学生处在少年时期,他们思想单纯,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不良现象的影响,加之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受到双亲家庭的溺爱,在幼年期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对以后的成长相当不利,心理素质脆弱,必须对他们进行心里素质的培养,进行爱国主义、政治、思想、道德和法纪等教育,使他们逐步成长起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克服个人主义,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养成学习、生活及日常活动的好习惯,为此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改革实践中对德育内容的拓宽,是对德育对象的深刻了解,同时也是时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教育。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内容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通常有以下几种标准:一是要有正常的认识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外界事物,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并能进行正常的判断和推理;二是要有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三是要有正常的行为反映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四是要有正常的交往能力,能接受他人,并与周围人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五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了解自我,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六是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为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含:智能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规律,挖掘智力潜能,优化智力结构,培养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操和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要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把自身融于集体之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适应环境的改变和所遇的各种困难。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3.1提高自身修养,注重人格的表率作用。教育中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的,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注意利用人格的张力感染和教育学生,去消除学生的心理、情绪和学习障碍,以逐步增强学生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强烈的责任感和建设未来的使命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更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力求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2营造和谐氛围,优化心理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这一精辟见解不仅强调了师生交往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师怎样才能善于与学生交往。

3.2.1以朋友的身份走进课堂。试想:一位摆着架子,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怎能让孩子们没有心理负担地与你接触?又怎会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呢?小学生心理状态还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他们的知心人,耐心倾听他们倾诉,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那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敢于面对挑战,适应社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如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发言必将积极许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顾虑。他们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是完全不拘束的,胆子特别大,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

有了心理负担,思考的环境也轻松了,自然,效果也就更好了。

3.2.2以长辈的身份开导学生。教师的身份应是多重的,教师的责任也是多方面的,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让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然而学习上的困难等还会使他们产生忧虑。如有的孩子,父母对其学习的期望值很高,这些学生每次考查前都会忧心忡忡,怕万一“失手”,该如何是好?教师此时就应以长辈的姿态出现,告诉学生成绩并不代表全部,它只是我们平时学习的一次并不全面的检查,况且,语文这门功课不是一个分数或等第所能测量出来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学得能力,学到本领,不要太在乎这一两次成绩,如果我是你的父母,我会理解你的,相信你的父母也会的。细心开导,孩子们逐渐会对此忧虑慢慢减轻。然而,解开了束缚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佳。

3.3挖掘教材榜样,培养健康人格。新教材极为重视人的发展,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关键,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得以渗透。教材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它不仅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还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3.3.1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高尚的情操。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自制力,良好的情感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操。情感教育的最高要求是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高尚情操。从其内容来看,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对社会集体的荣誉感,对同学的友谊感及国际主义情感等,而这正是道德感的主要内容。如教材中《万里长城》、《赵州桥》等课文介绍的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让学生为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而骄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审美感是一种与人的审美需要相联系,由美、丑现象所激起的一种高级社会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的课文举不胜举。用这些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教育学生,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友善、热爱人生、热爱生活。

3.3.2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耐挫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培养对挫折的容忍力超越力。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表现主人公遇到挫折后不气馁,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优秀品质。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这些模范人物为榜样,学会处理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可以说,只要真正树立了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语文课本就处处皆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3.4搞好实践活动,渗透心理教育。教育改革不断地发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光凭每周几节课的学习当然是远远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的。所以,我们必须“开小灶”——搞一些语文活动给学生补充“营养”。

平时我结合语文实践活动,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现象,策化一个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活动,并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诸如“我能行”系列活动:“上课大胆发言,我能行”、“待人宽容谦让,我能行”、“帮助他人,我能行”、“克服困难,我能行”……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锻炼,培养心理素质。

3.5以作文为渲泄,保持阳光心境。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你的诉说。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会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语文教师去探索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是

一项全新的任务,同时又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我们应该努力创设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探讨: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读的训练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的训练  读熟 精思 方法科学

【论文摘要】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精思,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道德修养和审美教育。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但在四十分钟的具体教学中,能真正科学的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正确的引导学生活跃思维,培养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却并非易事。不少老师往往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常常使学生陷入无谓的思考,进行繁琐的分析,加上过多的毫无价值的问题回答,表面上看,一节课学生参与其中,活动不少,而实际上学生是在瞎子摸象,跳跃思维。由于没有整体的感知,没有完整的思路,要不了多少天,课堂上零乱不堪的发言,支离破碎的回答,谁还能记忆犹新呢?即便是记住了,对于训练学生积累词汇,锤炼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又会有多大帮助呢?曾听一位新教师上汇报课,讲到课文《老山界》中红军连夜登山的片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红军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新教师先通过“之”字形与“s”形的对比,分析了路如何陡;接着,通过“一直追到天上”、“浑身紧张”等词句,分析了山如何“险”;然后,再与红军风趣幽默的对话,“哈哈大笑”的神情对照,从而得出红军乐观豪迈的结论。但是学生们除了偶尔眉头紧皱地盯几下课本以外,就是呆滞地朝前望着,眼睛里充满困惑。显然,学生对那种以苦为乐的生活情趣缺乏实际的体验,教师理性的分析很难使他们走进作品的境界。像这样尴尬的课堂局面不只是那位新教师会遇到吧?琐屑的理性分析会湮没语文课堂的美,长期享受不到课文美感的学生,久而久之也会失去学语文的兴趣。怎样才能进行有机的、系统的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要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读的位置多么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学生就会更加事半功倍,受益终生。深感遗憾的是,我们在教学中并没有特别重视读的训练,而是把功夫都化在了对课文的分析上,以讲代读,以答代读,造成了学生不会读书,害怕作文的严重后果。培养良好的语感更无从谈起。教学中,我大胆改进课堂教法,十分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愿在此抛砖引玉,以期共商。

1 读书读书,贵在读熟

书声琅琅是古人传统的教学形式之一。因为它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是理解和记忆的先导,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试想,一个人读起书来,结结巴巴,吞吞吐吐,它能对课文内容心领神会,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吗?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要使课文的“外部语言”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内部语言”,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深刻的沟纹,一般要经过20遍以上的朗读实践。在反复读,把书读熟的同时,学生眼睛看,心里想,嘴里念,耳朵听,许多器官同时并用,就容易把课文记得牢固,把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大家知道,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都是专家苦心孤诣的典范之作,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从遣词造句,到主题思想及写作特色,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由情感产生思考,从而受到品德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时对学生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在讲读课文中,我们都以读为先,将读贯穿教学始终。一篇新课文,首先给学生正音范读,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内容、语气、感情,掌握字里行间的抑扬顿挫,然后让学生自读,并要求他们认真读,把书读熟,做到发音准,咬字清,声音响亮不重复,理解意思带感情。在此基础上,老师掌握火候,趁热打铁,对于疑难问题给学生以适当点拨,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意思,深深地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巧妙之处,不知不觉中学生受到感染和启发。老师再也不用为绞尽脑汁的提问,学生拐弯抹角的回答而浪费时间了。

2 熟读精思,心知其义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这充分说明读书一定要勤于思考,二者不可分割。为此,我们总是在学生做到了对课文能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进一步地读,不过这时是带着问题而读,一边读一边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再读,哪是重点词,哪是重点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呢?通过一读再读,从而加深印象。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这篇课文以情感人,催人泪下,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无限爱戴,无限怀念的思想感情。但对于学生年龄小,了解总理事迹不多,所以总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为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在读中思考:首都人民为什么不分男女老少冒着刺骨的寒风,在长安街两旁迎送总理的灵车?他们等了多长时间?为什么用“焦急而耐心”这样的一对反义词哪?作者在向我们说明什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边读边想,情不自禁的回忆起自己学过的《一夜的工作》、《一个降落伞包》等课文。为国为民呕心沥血,日理万机,艰苦朴素,关心下一代的高大形象随之跃然纸上,也肯定会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使他们一下子把自己同总理的感情拉近了,原来总理就是这么一个为国为民操碎心的人。学生对的爱戴,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3 方法科学,形式多样

多读固然知其意,但并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机械的、重复地读,要讲究方法,形式多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感。我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3.1 提出要求,有目的地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否则欲速不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而且还应认真的备好每一课的朗读要求,也就是为什么要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训练中,教师要明确训练目标,在朗读的不同阶段,应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2 教师以身作则,范读引领。“打铁还要榔头硬”,一名语文教师要使学生钟爱朗读,那么自己还真需是把硬硬的榔头,不然怎么能使那一位位试与天公比高的调皮小子们信服呢?教师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唤起学生的感情,把学生带入文本之中,让学生达到忘我境界,从而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孩子们其实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师的范读无形中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这时他们也显得跃跃欲试了,这时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学生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3.3 创设氛围,进入情境。首先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这样,孩子们朗读时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如教《春笋》一文时,学生对于春笋的生长过程是很生疏的,春笋生长时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样子他们从未见过。指导朗读时,我边用多媒体放出春笋生长的过程边动情地朗读。学生在视觉、听觉的记忆中感悟到了语言之美,并读出了那种感觉。其次,可以搞一些配乐朗读,选择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也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在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下进入情境,自然而然地读出“味道”来。

3.4 边读边想,再现情境。文章是表述作者感知到的客观情境,要让学生理解课文,重要的一环是使学生大脑中再现这种情境。这个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进行视听神经的协同活动,接受文字符号的音形复合刺激,从而形成对语言意义的整体组合,产生再造想象,实现再现。朗读是一种好的方法,特别是低年级课文写得生动有趣、有声有色,儿童又长于形象思维,还原并不难。一般地说,只要稍加提示,学生即可入情入境,将课文读出感情来。《关怀》一课第二段,写走进教室听课的情景,提示学生:“你们一边读一边想,脑子里就会出现许多画面,总理是什么样的?他的表情怎样?动作怎样?不信你们试试看。”带学生看完“电影”后,我又说:“下面你再根据想象的画面读,看谁读出感情来。”果然,学生们都读得亲切柔和,感情表达得十分充沛。通过读,学生不断调动自己的表象积蓄,按自己的思维方式设计出作者所表述的情境(画面),通过读,又不断调整,使之更清晰、更准确。

3.5 重点地方反复读,品词品句,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重点地方一般指课文中的关键性、主导性的词、句、段。例如:《落花生》一课,抓住父亲的话指导朗读,体会话中含义,总结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的战友》一文,可扣住“伟大”一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环境描写的句子,人物外表及内心活动描写的句子,体会的“伟大”之处。

3.6 自读批注,边读边悟。读书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安排学生在课前或课中进行边读边想边批注的练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阅读批注应先交给学生方法,然后让学生反复实践练习,练中提高批注的质量。

3.7 读写结合,相互渗透。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自内而外的表达,读则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在语文教学,“读”实际上是作者“写”的逆向活动过程。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打开文章的字、词、句、篇等外在语言材料入手,像剥竹笋一样,层层进取。读一次有一次的认识、所得、进展。在读书的过程中,由表及里逐步引学生入书中,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弄清作者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并探索写作脉络,积极吸收别人的长处。教学生朗读和熟读了许多课文以后,课文里许多词句,许多语言的表达方法,以及课文的篇章结构等,不断地被学生吸收、积累和掌握,说话、写作就能够做到出口成章、信手拈来,熟读了课文,词汇多了,语言丰富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就提高了。从读学写,以写固读,强化练笔。借读之力促轻松习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要占一定量的时间,教师要重视读的训练,要把学生读课文作为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这样,语文教学将不再是学生被动的抄写、组词、拼合词语、组装句子,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学生们通过熟读背诵而自得的充满灵性的感悟,是乐此不疲的探索,是充满了激情的有价值的创造。

小学语文教学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学习习惯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学习活动的特殊倾向。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使人终生受益。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学会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能力是语文学科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尤为重要。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写字时,就要从执笔、坐姿上严格要求,教给他们写字的基本方法,作业布局应美观大方,书写要工整洁净,最终达到形成能力,养成习惯。

2、认真读书、自觉学习的习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做为语文学科,常常是在读中学习,在读中体会。因此,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在语文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为小学生,在读书时,一定要精力集中,手脑口并用,边读边想边划。同时,要让学生掌握速读、细读、精读等方法,并最终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3、专心听讲,独立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教学过程包括了“教”和“学”的过程。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要“教”好,而且更加注重学生“学”好。因此,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专心听、认真想的好习惯,并且踊跃发言,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做作业是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和书本知识理解的主要途径。因此,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首先要读懂题意,认真思考,然后将正确答案按一定的格式工整地写在作业本上。同时,要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有些学生,边做作业边玩,十分钟的作业要一小时才能完成;还有些学生虽然不玩,但是不慌不忙,慢吞吞的。这种不良的习惯,影响学习的效果,影响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如果不加以纠正,目前影响学习,将来影响工作效率,不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因此,要引导学生写作业时一气呵成,追求学习效率,培养认真、专一的良好习惯。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习惯的关键

1、做一位让学生喜欢、感兴趣的语文老师。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兴趣因素,做为小学生更为强烈。学生如果对你有感情,就特别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乐意地学习你所教的内容。反之,如果学生与任课教师没有感情,甚至格格不入,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喜欢学习这门功课。为此,做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目的地亲近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为他们排忧解难。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尤其是对学困生,更要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使全体学生都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地学习。同时,做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有一副好口才,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有渊博的知识,有高雅的气质;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得学生的喜爱,甚至崇拜得五体投地,真正做到让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语文学科的境界。

2、讲明学习语文的作用,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语文的动机,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只有学好语文,能识字会读书,能听能说能写,才能更好地学习其它学科。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没有基本的语文知识,我们将寸步难行。以后,无论你干什么工作,都必须在娴熟地掌握祖国语言文字并能熟练运用的前提下,才能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学生了解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之后,自然就会喜欢语文,立志学好语文。

3、在教学中,采取激励性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使学生尽可能地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尽可能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如老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可不断提出以下一些评价:“讲得好,讲得真棒,说得不错,很好,很聪明,很肯动脑筋……”这样,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为学生的主动独立学习创设一个愉快的气氛,减少紧张和危险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调节他们在学习中的焦虑水平,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感觉,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无穷乐趣。

4、通过各种活动,各种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可设计一些运用语文知识进行交往的社会活动:“采访、打电话、调查报道……”也可举办一些旨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增加语文学习兴趣的比赛,如“写字比赛、说话比赛、朗读比赛、写作比赛……”使学生在活动中相互竞争,树立榜样。对优胜者予以表彰,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内在积极因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不断加深对语文学科的喜爱之情。

三、小学语文教学提倡教学自主、合作,探求的良好习惯

自主、合作、探求式的教学告诉我们教学的全过程都要让学生参与,也就是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的心在语文的课堂上自由飞翔,“语文不是为考试,而是为人生”。小学语文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角色的互换,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帮助学生制定自我评价语文的能力;合作学习采用讨论式,争论式,交流式整体形式的学习,充分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反思是人的重要智能之一,因为真正有效的体验是自我反思,探求学习所看重的不是结果,而是研究过程中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如布鲁纳强调那样“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研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在的知识。”“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从而获得新的领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做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面向全体,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让学生成为“会做人、会学习、会生存、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小学语文教学探讨:小学语文教学要努力从“教课文”向“教语文”华丽转身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了,在课程新理念的推动下,我们的课程有了一定的改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毋庸讳言,基础教育课程的课程教学效益还不甚理想,不少课堂还存在着以“讲学”为主,教师拽着学生学,教师“霸道十足”地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实践、体验、探究、讨论的机会,依然在以灌输知识为主,追求应试成绩的急功近利的意识与做法还相当强烈。于是,学校提出了,在课堂上教师要懂得“让学”与“导学”,把时间的时空归还给学生,真正消除教师拽着学生学的“落伍的教学现象”。

回到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少慢差费”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段目标不明,第一至第三学段的语文教学课堂“千堂一面”,看不出学段的界限与区分,看不出学生学力的渐次提升。特别是阅读教学,语文课程的自身特色丧失,语文课与历史课、品德课、自然科学课等课程混同,以“课文内容的讲解、分析”为教学重点,忽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预习起点,以读懂课文内容,回答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相关问题等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忽视了文体意识、语用意识等,重得意,轻得言、得法,无“得用”,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陷入只教课文不见语文的泥潭。

“课文”与“语文”仅一字之差,但意思、内涵却大不同。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课文”指的是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语文”有两个解释,一为语言和文学,举例说,“语文程度——指阅读、写作等能力”,一为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我们暂且先不去纠结究竟语文是语言和文学,还是语言与文学,但从二者的定义上看,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用件”,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课文是例子”,是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的凭借,请记住,是凭借,并非全部。显然,语文是一门课程,是课程就能够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能力。换言之,学生要借助课文,从中获得规范语言的发展,掌握文字,明确文字的组合与排列等的规则,掌握文学作品的精义、表达方式、抒写方法等,并从中获得心智的增长与情感的熏陶与愉悦等。

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该如何有效地从“教课文”转身向“教语文”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关注语文元素,让每一堂语文课都给学生语文营养

什么是语文元素?王尚文先生说:“语文之外的其他课程诚然不能越过形式而把握内容,但它们往往把形式当作把握内容的跳板,可以得鱼忘筌,即便关注它的形式,目的也仅仅在于更好的理解它的内容;语文就不同了,虽然在品味形式的同时也在理解内容,但它的目的主要不在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语文课程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作为主要内容的特殊学科。语文元素应该包括文本文字的音、形、义,语文的风格特色,遣词造句,语言的特点规律,文本的“文质”“情采”,语言的情感、意蕴、美感、文本的谋篇布局,文体特征,体裁样式,作者的写法与创作意图等。小学阶段六年的语文学习,必须依据学段特点,阶梯式的层层推进,螺旋上升,围绕着上述的语文元素,以课文文本与课文阅读文本为依托,让每一堂语文课都给学生一点语文营养,渐渐形成必要的语文能力。

二、注重“导学”“让学”,让每一堂语文课都给学生体验实践的时空

对文本的解读,对文本语文元素的挖掘,教师必然要先于、高于学生。这是教师用自己的知识背景与储备,以成人的视角解构出来的,是属于教师个体的文本认知。当文本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用件——即用本时,就需要教师淡化“教本意识”,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分析班级学生的真实学情,改变以往“行政指令”式的“硬教”“牵学”的做法,将“教师视角”的文本理解,与“学生视角”的用本需求相契合,变身“牵学”为“导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甄别、去体悟。当学生发现不到或发现不全时,教师在辅之以必要的启发、引导,将学习、体察、归纳、实践、演绎、鉴赏、想象、创造等的时空真正归还给学生——课堂本应该就是“学堂”。“让学”指向的是学生的语文学历的增值。

三、重视积累“语用”,让每一堂语文都能在“得用”中“意言兼顾”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以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课程,也是一门基础性课程。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篇篇都应该是指导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范本,只要语文教师留心、用心、恒心,就一定能建构起与学段语文学习目标相适应的“语文知识学习体系”。语文学习是有一定承接性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语法修辞逻辑等,应该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提升能力。每一堂的语文阅读教学课,都应该给学生创造得言、得法的机会与方法引领,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在学习语言中发展学生的感受力、审美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言中不忘引导学生的语言学习之法,在得言中引导学生体悟文本情感与意旨意趣。

四、强化文体意识,让每一堂语文课都给学生举一反三的启迪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文体,有诗歌、散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诗歌凝练中蕴丰盈的意境,散文“形散神聚”,记叙文有“六要素”,说明文讲究说明方法,应用文有着一定的格式、规范等。同样一种文体,不同的作者,采用的手法,选择的角度,各具特色,摇曳多姿。万千事万千人,万千物万千景,五彩斑斓,精彩纷呈。如果我们的教学丧失了文体意识,就容易陷入“千课一面”的尴尬。各种文体,在文本中出现的顺序是有先后的,也绝不会事“孤军奋战”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要善于引领学生前后联系,上下贯通,不局限于以弄懂一篇文章的意思为教学核心,努力着眼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一类问题文章的规律,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

上一篇: 幼儿安全教育探讨 下一篇: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