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时间:2022-07-18 05:31:51

摘要:文化是实现育人功能的最主要载体,校园文化在实现全方位育人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而又无法抗拒的重要作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我们要培养的是适应企业一线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建设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实施文化的校企结合,决不能仅就文化来谈文化的结合,因为校园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蕴含在办学的各个环节中。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途径探究

摘 要:一流的企业做企业文化,一流的学校应做学校文化,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更重要的是在建设学校文化时要与企业文化对接。本文试从反思现实的基础上探究两种文化对接的途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高职

文化是实现育人功能的最主要载体,校园文化在实现全方位育人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而又无法抗拒的重要作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我们要培养的是适应企业一线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建设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实施文化的校企结合,决不能仅就文化来谈文化的结合,因为校园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蕴含在办学的各个环节中。

要实施真正的校企结合,构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在办学过程中全方位地实施校企结合,从而形成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全面对接。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习惯等都要满足企业的要求,学校的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都要向优秀企业学习,要与优秀的企业进行深层次地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如何实现有效对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尝试。

一、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首先要深入学习研究企业文化

要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必须要学习和研究企业文化。目前,企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相对成熟,学校文化的研究略显滞后,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研究还刚刚起步。通过学习和研究企业文化,对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要建设专业研究队伍。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依据就业岗位进行专业设置,是直面就业的。不同的专业所对应的企业群体是不同的,企业文化自然也有差异。因此,各个专业要建设自己的研究团队,针对对口企业进行深入的企业文化研究。

二是要积极主动走出去。高职院校要定期选派相关人员、专业教师到优秀企业学习感受企业文化。在多数高职院校都在实行教师去企业实习的制度,但有的教师实习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单纯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对于企业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有所忽略,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引导,在号召教师们走出去的同时,注重专业技能与企业文化的双重学习。

三是要开设企业文化课程。教育教学部门要研究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为学生开设企业文化课程及相关人文课程,学习企业文化的内容,并进行与此相关的职业素质的训练。

四是诚心诚意请进来。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最为密切,其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请企业参与和支持,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1)诚邀企业的管理精英、技术精英、营销精英等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2)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征求企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书面意见和想法。(3)成立有优秀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题研讨会。(4)注重信息反馈。系统论的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不断地根据反馈信息调整系统行为,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收集和吸纳来自各方面反馈的信息,不断丰富内容,完善工作思路。

二、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

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企业文化的精髓,高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表述上来看,大多数优秀企业所共同奉行的核心价值观各有千秋,但其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七条:团队协作精神、客户至上理念、平等对待员工、激励与创新、守时守纪观念、双赢发展观念、感恩教育。高职学校应该在深入研究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借鉴其核心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其办学理念“优秀员工的摇篮、职业经理的基地”,这一理念中所包含的“优秀员工”的培养目标为:热爱工作,追求卓越;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团队精神;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乐于承担更多的责任;时刻牢记企业的利益;注重细节,遵守准则,维护企业声誉。“职业经理”的培养目标为:忠诚心;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自信心;公平心;同情心;亲和力;自制力。这一办学理念正是优秀企业核心价值观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很好结合的典范。

三、运用仿真法全方位实施校企结合,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落地生根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情景教学、模拟实训、寻找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实现校企合作的方式。但也有少数院校进行了创新尝试,还是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为例,该校大力实施改革调整,强力推进了以“教、学、做、用一体化,教、研、产、销一条龙”为总目标的教学改革,大力实施了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园入校,引企入园,校、园、企一体化,“职业化教育、企业化教学、公司化运营”的发展模式,这样不仅把师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引进了校园,把企业的技术、企业的人才、企业的标准引进了校园,更把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理念引进了校园,为教学改革、教学体系建设、教师培养学生成才、科研创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更使整个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通过借鉴各类院校的经验,我们认为,可以运用仿真法,从以下几方面全方位实施校企结合,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落地生根。

1、实训基地企业文化氛围的仿真。重视高职生模拟实训环境的营造,实训实习设备、环境、管理全方位地仿真,实训实习环境要最大化地模仿现实车间,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张贴各种考核规章和制度,实行严格的打卡制度、设备仪器工具的定制管理制度等等,坚决杜绝非规范性操作。

2、企业班组管理机制的仿真。重视实习阶段职业管理训练活动,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学生实习按照车间班组、公司科室岗位方式进行管理,学生上岗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卡、严明时间观念,组织纪律性,不得迟到早退,不许擅自离岗位,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从而提升学校的职业气氛,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

3、教学班级管理的文化仿真。F在有一些学校已经在探索“公司制”班级方式。“公司制”班级存在于校园文化当中,企业文化又作为“公司制”班级改造的文化支点,这就决定了两者碰撞的客观必然。有人担心,在学生群体中灌输企业文化,是一种庸俗化的实用主义,会导致学生过早地利用经济利益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优劣,使本来纯正的校园文化渗透出利益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哲学,这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也有人担心,在校园文化的大环境中,搞企业文化有点不伦不类,最终的结果可能会造成班级管理上的混乱。这些人的担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性,

我们认为,这种探索值得欣赏,在兼顾校园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引进企业文化,让学生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熏陶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使其踏入未来职场时,大大缩短从校园人转变为企业人的时间,只是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只有适应时代的严格管理才能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有高效率。只有给学生创造仿真企业文化环境,使仿真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在校园中碰撞、和合,兼容并包才能形成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途径

摘 要: 高职教育是为企业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要想实现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就要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对接,而对接的途径是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高职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对接途径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接轨,是激活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核心力量。高职院校如何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零缝对接,进而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需要我们探索研究有效的对接途径。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和创造的反映着高职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精神状态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具有高职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凝聚和塑造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是生长发展在高职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

一般来说,高职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类似于其他校园文化,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色。

其一,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具有外显性和感观性,它的表象往往给人们对一个学校以直觉的判断。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校园的物质文化融入了企业物质文化的特色,因为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物质文化的一道亮丽的色彩。

其二,制度文化。建章立制,保证学校各种活动正常运行,并以此约束师生的行为规范,对学校全局工作的开展,包括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起到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

其三,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层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次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从校园文化的结构层次来看,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内涵的核心体现。一般来说,国内外著名的高等学府都有自己的学校精神,或称为校园精神,它以一种凝炼的语言体现出这座学府的历史传统、办学思想和精神风貌。对于高职校园,其精神文化特色集中体现在一所学校的校训、校风和办学宗旨之中。高职院校的校训、校风如同企业的核心理念、企业精神一样,是学校办学的箴言。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员工认同与遵循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高度浓缩,是企业文化中最富感染力的部分,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企业精神决定着企业员工的行为,因而也就决定着企业的行业和业绩。

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而对企业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行为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和桥梁,是约束企业和员工的规范性文化、外显文化。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折射。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指企业有形的、直观的物质财富。它是企业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载体。以物质形态存在,是企业生产、销售、生活、文化娱乐诸方面的环境、条件、设施等物质要素的总和。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一)由高职教育的特性所决定

高职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更贴近市场、更贴近企业,与企业、市场有着更加紧密和全面的联系。因此,一所好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就是更注重与企业全方位的对接与联系。

(二)由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所需要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人才,这些“技术型”人才组成企业人才金字塔的中部和底部,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基础,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与企业文化对接与融合是高职院校实现教育目标、为企业培养基层人才的需要。

(三)是实现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教育就是一种就业教育,也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直接就业为主要目标而开展的教育和教学活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主动适应社会、适应市场,提出了让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目标,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就业目标,除了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零距离”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价值理念的“零距离”,也就是在学生毕业后直接认同和接受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让学生在校园就感受到企业的氛围,从而把高职生培养成为“零距离”适应企业,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对接的途径

(一)制度文化对接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拥有实用性很强的制度体系。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先于高职院校接受市场的挑战和检验,优秀的企业具有优秀的制度文化,是企业对长期以来的制度文化积淀的合理继承。优秀企业制度的规范性、有效性、优越性已经得到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认同。

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中必然要进行教学、行政事务管理,也必然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其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性,较普通高校更接近市场、更接近企业。因此,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时,应积极引入企业制度与自身的制度加以揉合和改造,创新制度管理理念,创造出既符合教育规律又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管理制度体系。

(二)课程对接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课程,是学校具体实施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和途径,因此根据高职教育的特性,可以通过课程这个教育主要载体和途径来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其一,企业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内容可安排到专业基础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中。文化基础课程主要作用是为学生今后就业上岗准备必要的文化知识基础。学校通过各门基础课程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拥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具备健康心态,形成思想积极向上的社会合格公民和企业员工。企业的物质文化内容(包括企业的基本面貌、基本设施、企业产品等介绍)可以安排到专业实践课程中。

其二,课程对接的方式。把企业文化对接到课程内容中通常采用:①教材方式,以教材编写方式,把企业文化相关的内容纳入到具体课程中;②教案编写方式,以教师编写教案的方式,把企业文化相关的内容引入到课程的具体教学中;③辅助材料编写方式,通过辅导材料的编写,以辅导材料的方式发放给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习企业文化;④参观学习方式,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和学习企业的文化。

(三)校企人员互动对接

国外的高等职业教育十分讲究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德国的校企联办的双元制职业学院,把企业的相关人员和学校教师组成专业委员会,制定教学计划和培训课程。在美国社区学院的教师结构中,兼职教师在数量上多于专职教师,主要讲授实践性课程,由社区内的企业家,某一领域的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组成。日本的高等专门学校也把校企人员交流作为内化企业资源的重要途径。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特点,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在校企人员互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教师入企锻炼

高职教师肩负着双重使命,不但要有一般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而且要具备指导学生进行实训的能力,也就是高职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高职院校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实践,这种校企互动不但可以通过优秀教师把校园精神带入企业,树立学院的良好形象,促进学生就业,而且可以把企业文化带入校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更好地培养“零距离”就业的学生。

2.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

聘请企业的高层管理和专业技术骨干人员聘请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纳入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不但可充实教师队伍,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员可以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这些人员一般技术高超、实践经验丰富,对技术理解和实际运用有着特殊的能力,对技术发展和走向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这些人都是企业树立的楷模,通过活动能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高职校园。

3.建立校外专业指导委员会

聘请企业的顾问、专家及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校外专家指导委员会,参与学校有关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审定,对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指导。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充分听取和接受专家的意见,突出实践教学特色。有了企业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才真正具有前瞻性、科学性、职业性,培养的人才才能符合行业、企业的真实需要。

(四)校企合作对接

学校是企业的“人才工厂”,企业是学校的“人才市场”。学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利益共同点和结合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人才”,结合点就是“合作办学”。应该说,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校企合作的重点建设项目是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基地一般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越来越趋向于与企业共同建设的方式。如果由学校单方面设计建设,不但建设投入较大,而且设施设备的性能、生产流程等与企业真实的生产相距甚远,在此设施环境与技术条件下形成的人才技能,必然与企业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高职院校现在趋向于把企业的资金、设备、技术、操作规程、生产流程、设备管理、实践环境的要求等内容,引进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达到企业生产环境的高度仿真目的。这种共建的优势不仅遵循了教育规律,而且高度模仿了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同时还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东风雪铁龙把培训中心建在山东潍坊交通职业学院,目的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培养学生的规范性。在校企业合作中学院看重的并不是企业提供的设备,而是把企业培训员工的理念、内容与标准带到学校来,使培养的人才具有针对性与贴近性。

2.校外实训基地

由于受到场地和资金的限制,高职院校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开拓更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通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可把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场地、生产环境、技术人员等优势资源,直接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教学资源。

不论何种实习实训基地,强调的都是一个真实、仿真的企业实体,直接把企业环境转化为教学资源,为学生实践提供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与企业生产和企业文化实现“零距离”接触,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职业心理的迅速形成,使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快速提高。

本文对于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只是作了最基本的概述,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在此基础上,我们会创造出更有效的对接途径。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文化的发展不能故步自封,要跟紧时展的步伐,积极促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文章通过对目前现阶段高职校园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阐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的积极意义,并探求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校企合作

高职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校园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高职院校师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高职学校文化氛围、品位格调的最直接体现。它不仅在师生的个人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建设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一)缺乏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是广义的,是长远的,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具体的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说定期开展军训、定期举行高职院校运动会,等等。他们认为简单的文化活动就能体现校园文化,忽略了文化活动背后的精心设计、系统安排和专业指导,这样发挥不了校园活动应有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些院校为了加速学生与企业的接轨,过分推崇某些企业文化与职场文化。但是变相的企业文化并不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它在浪费学校资源的同时,也阻碍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

(二)过分强调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职院校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部分高职院校片面追求高速发展,把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放在扩建、扩招上,为了增加学校的竞争力,增加学校的招生率,盲目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物质条件来吸引家长与考生,以提高高职院校的影响力。但是过分强调物质文化,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从长远看,对高校的文化氛围的培养与品位格调的提高是不利的,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更为不利,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健康、和谐发展,使得高职院校的发展陷入形式化的危机。

(三)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互联网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互联网在方便了他们学习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着他们的课余生活,成为高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沉迷于网络,对高职院校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与文化教育完全不感兴趣,不积极参与,这严重影响了高职校园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另外,还有部分的高职学生沉迷于网络,受网络上不良文化的影响,思想价值观逐渐扭曲,道德约束力逐渐减弱,慢慢地丧失了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在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有利于高职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部分高职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频繁跳槽,并非完全因为他们专业技能不足,而往往是因为他们习惯了单纯的校园环境,对复杂的企业环境不了解,没办法在新的企业环境中迅速找到自己正常的位置,发挥不了他们的专业才能,这才导致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不顺利。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能把企业文化的精髓注入校园文化中,让高职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环境与企业文化,能让高职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技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更快更好地融入企业环境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团队精神

我国大多数的高职学生从小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他们的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过于薄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比皆是。但是在企业活动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员工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等等。如何恰当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职场人员立足于企业的关键。显然,过于竞争化的高职校园文化,是与企业的团队精神背道而驰的,而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理念传递与灌输的重要环节。所以,促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企业就要更加关注管理的创新与技术上的创新,最大限度地引入创新型人才。传统的高职校园文化过分强调实用型的知识技能,很少开展针对高新技术的活动,很难实现技术与管理上的创新,这阻碍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步伐。而使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在高职校园内积极引进企业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创造机会,积极开展各种创新型比赛,能增强学生学习与创新的意识,让学生多接触社会新事物,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可以为其日后在企业中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做好准备。

三、推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的有效措施

(一)借鉴优秀企业文化,丰富课堂教学

首先,课堂教学是开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是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重点。只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平台,把优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要点灌输于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结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实例,理解基础理论的内涵,学习最新的企业文化知识,深刻感受优秀企业文化的魅力,把握企业文化的实质内涵,从而对企业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除了遵循职业资格标准与岗位任职要求外,还要充分分析企业的发展动态,确定核心能力要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细化,针对性地培养,务求高职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都符合当前企业的发展需要。其次,在教学形式上也应该不断优化。应采取开放式实训教学,强调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驱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选定项目,借助高职院校的资源,让学生自主研究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邀请一些优秀的企业专家,参与制定、开发与评价开放实训教学,在关键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引导与激励,并及时对项目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能在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学习到企业文化,把握企业发展资讯,跟紧企业发展步伐,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的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促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的有效途径,是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平台的重要举措。首先,高职院校要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各种企业实践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教师与学生走向企业,走向社会,深入地在企业开展各种调查与研究活动,增进学生与企业技术人员、企业领导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积极“请进来”。定期与不定期地邀请一些优秀企业管理人员走进高职院校,以讲座、专题报告会、企业文化论坛等形式,重点介绍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企业现状、企业价值理念、品牌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等,从而加深高职学生对相关企业的了解,让学生明确认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培养与提升自我能力,适应企业与社会的发展要求。

(三)抓好社团组织建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社团活动是充分展示高职学生个人兴趣与特长的良好场所与平台,是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载体。应建立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学生社团组织,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安排专职教师进行辅导,保障高职学生能在社团中充分展示自己的青春与才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从中建立强烈的自信心。通过创业教育基地,创业训练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创业过程,在体验成功、经受挫折的同时,增强学生与困难相抗衡的斗志,培养学生的企业责任意识与爱岗敬业的职业意识,为其以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总之,从现阶段高职校园文化的现状来看,部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的重要性,积极推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应让高职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提前接触与学习优秀的企业文化,积极参与企业的各种实践调研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应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提高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自身的企业责任意识与爱岗敬业的职业意识,为其以后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关于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思考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学校实现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学校和企业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其组织文化自然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要想实现二者有效合作,就必须在文化上实现融合。本文从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出发,探究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并根据两种文化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学;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

高职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各种明文的或非明文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等文化要素。校园文化通过对校园主体的心理影响将师生凝聚成一个整体,进而实现对学校发展目标的追求。企业文化则是指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其内部形成的价值观、信念、仪式、处事方式等文化形象。高职学校与企业由于其追求的利益目标存在差别,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其文化的碰撞也是不可避免的,而要解决这种文化碰撞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丰富了高职校园文化内涵

我国一些高职学校在建立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经常盲目照搬本科院校的文化内容,而这样的文化内容由于缺乏实践基础,很容易走入单一、狭隘的误区。高职教育作为与社会职业需求紧密相连的教育形式,其对于校园文化有着特殊的要求,而如果将企业文化中与社会相融合的那一部分引入到高职校园文化中来,则可以使学校的文化更加丰富,也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二)促进高职教学管理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高职学校将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学校则是知识的垄断者,因此,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学生和学校之间出现了教学管理的失衡,进而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企业文化作为市场竞争的产物,其对于“服务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而高职学校如果将这种服务意识引入到校园文化中来,可以实现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推动了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

高职学校虽然从人才培养目标上来看,与本科院校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其在校园文化上归根到底都属于教育文化内容。也就是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仍然以知识的传授为本,而企业文化则需要更多的则是实践人才。这种在人才培养上的分歧必然会影响校企合作,因此利用文化融合来弥补二者的差异,是实现校企顺利合作的基础。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途径

(一)在办学理念中融入企业文化

实现技术型人才的输送是高职学校存在的主要价值,因此高职学校在办学之初就应该确定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然后在校训、校风等文化要素中融入企业文化,从而使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起步阶段就能够实现与企业的对接。例如某职业学校本着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将校训确定为“崇德、精业、励志、求真、厚德、强技”,而这其中“德”针对的是思想层面,而“业”则指向了实践层面,通过这样的校训,可以看出高职学校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可。

(二)在教学环境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

教学环境是学生潜移默化接受校园文化的场所,因此学校在环境建设中应该积极引入企业文化,进而引导学生正确、深入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例如某高职学校经常在校园广播、校园期刊、校内网上进行企业信息、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的宣传,同时利用校园文化墙,对合作企业的生产图片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在文化渗透中了解企业文化。除此之外,该校还在建设校园实践基地时参照企业生产车间规划,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熟悉企业生产的流程。

(三)积极参与企业的文化实践活动

企业文化的精髓在于竞争,因此高职学校在实现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引导学生理解企业竞争的含义;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通过与企业的联系,积极推荐学生进入到企业实践活动中,并让学生在参与企业活动的过程中切身体会企业文化。

(四)通过校企合作,搭建融合平台

前文已经提到,校企合作是高职学校实现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利用这一合作形式,搭建融合的平台,并通过校企人员的互动实现文化交流。例如高校的教师可以到企业中做理论顾问,而企业中的优秀技工可以到学校中做技术指导。这样的连接形式可以让二者在合作中完成文化的传播与融合。

三、结论

总之,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而学生只有适应企业生产环境,接受企业文化内容,才能够形成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应该重视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并通过了解企业文化、引入企业文化、实现校企合作等方式推动文化融合的进程,以促进学校的不断发展。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浅谈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摘 要:校园文化在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在强化职业指导有效性的同时,应该把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因此,应分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明确职业文化月专业文化的内涵,探讨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的脱节之处,导致很多用人单位常常的抱怨毕业生对于企业文化不认同或者需要较长的适应。同时毕业生也对学校实施的职业指导的有效性产生怀疑。从而直接影响到了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决定了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一、校企文化的关系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社会的亚文化,都是社会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社会文化作用于校园、企业长期整合而成的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的产物,所以都是以人为着眼点,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组织文化,都具有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的功能,并且均以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同时,两者深层次的文化内核是相同的,共同承担着深刻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良知,对于新世纪和谐社会的建设极其重要。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同,都具有导向、规范、协调、激励和凝聚的作用。总之,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要适应企业文化,要融合企业文化要素;企业文化也可以影响和促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发展。

二、校企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具体来说,校企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需要。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或工程型人才。这些技术型人才质量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业素质的高低。职业素质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冶,是养成良好职业素质不可缺少的途径。

(二)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需要。立足地方、依托行业、服务经济和产业发展是高职院校形成的特色。凡是没有特色的学校是难以长久生存的,但是不管哪个方面的特色,如果没有校园文化作为支撑,就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办学特色。

三、校企文化融合的途径

(一)在精神文化中渗透企业文化。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层,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和根本体现,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在主导性力量。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学校相比,企业对社会的变化更加的敏感,企业认为,学生除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心理健康素质外,更加看重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一丝不苟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职业素养。这种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是无法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文化氛围来陶冶学生,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逐渐感受到和了解,潜移默化的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接受这种职业素养要求。

(二)在制度中嵌入企业文化。在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到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对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培养和锻炼学生严谨治学精神的作用,而且要考虑到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和企业文化的配套与内容衔接,为学生毕业后更严格的企业制度做好心理准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引进企业制度文化的元素,丰富校园制度文化的内涵。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载体,搭建校园制度文化与企业制度文化对接的平台,实现培养目标同社会需求的统一。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来校为学生上课,既可以重点宣传企业的精神、企业的形象、企业的制度和企业的行为,又可以在传授经验技术的同时,也向学生传输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为学生日后顺利地适应企业文化架桥铺路。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一部分时间进入企业实习。通过这种“半工半读”的方式使学生领略到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与特点,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敬业精神,为顺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打下基础。

(三)在行为文化中蕴含企业文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校企共同承办文化活动,促进校企文化交流。(1)学校举办文化活动时,可以邀请几位优秀的企业家到学校进行企业文化展示。(2)与企业合办文化活动,宣传优秀企业文化。(3)鼓励、支持企业承办学校文化活动。(4)将学校文化活动办到企业里去,也可以邀请企业到学校来开展企业的文化活动。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校企合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模式,它实现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融合,促进两者共同进步。传统的校园文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很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导致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将校企合作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推动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对我们的高职教育改革有现实意义。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浅谈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摘 要 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 客观上要求其校园文化要更多地融入企业文化。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对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就业,更好地保持和提升高职院校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 高职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对接

1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二者都是亚文化,有着“文化”共同属性,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素质提高为着眼点,都具有培养人、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规范人的功能。但高职院校与企业作为两种类型的组织,在人才观念、培养目标、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校企的文化差异。许多调查表明,高职毕业生在认同企业文化,吃苦耐劳精神,遵守纪律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与企业期望值还有一定的差距。要改变毕业生对企业任职环境的不适应,就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在知识和技能上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而且要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上“零距离”对接,要让学生逐渐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并逐步培育相应的职业素质。

2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探索

2.1以优质教材建设为载体,实现与企业的同频共振

高职院校可以探索与大型企业开展实质性的密切合作,校企共同开发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突出知名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标准,共同开发优质教材,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与大企业的同频、共振。

2.2引入企业优秀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大凡优秀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都包括以下内容:实事求是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牺牲奉献精神、勇于竞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精神、追求卓越精神、敢冒风险精神、超越自我精神。因此,作为培养面向企业工作的毕业生的高职院校,应坚持职业的价值导向,吸纳企业文化的优秀价值观,提升学生与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的职业素养。

2.3引入企业制度文化,制定体现职业特征的规章制度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具体的情况,汲取和融合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与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实习之前专门学习优秀的企业制度并进行考核,强化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素质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培养出和企业员工相类似的行为规范。在制度执行时要体现出企业文化的内涵,坚持原则、注重激励、奖罚分明、规范管理,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行为习惯,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

2.4实施和企业接轨的实习管理制度

在学生实习期间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进行职业规范教育,同时聘请行业和企业工作人员担任辅导教师、兼职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建立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以企业“准员工”的要求来规范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行为,让学生切实体验到企业的严格管理,感受到企业的特色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对学生实习的质量标准要求应结合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不同专业需要有不同的要求,并使之具体化、细致化、操作化,以引导学生行为。

2.5以工学结合实地感受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工学结合,组织学生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活动,全方位体验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企业的标语、制度、设备都是企业文化的缩影,企业员工忙碌的身影、车间师傅的言传身教无不是企业文化的体现。身处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学生不知不觉中所受到的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3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应注意的问题

(1)校园文化要主动接纳和融合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创建过程既不是对企业文化的照搬及模仿,也不是用企业文化完全代替校园文化,而是学校在自身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把企业文化中有利于实现自身发展的先进文化与高职院校进行对接与融合,形成富有个性且特色鲜明的高职校园文化。在对接融合的过程中,学校是主动的,是有所作为的,牢牢掌握着校企文化融合的节奏和内容,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2)校园文化建设不能急功近利。校园文化中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业、专业或者地域文化特色,千万不能够轻易放弃,而要进一步凝练提高,不断增强文化积淀。校企文化融合也要在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碰撞而形成,校企文化融合需要学校在自身长期形成的校园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引入企业先进文化,并经过反复消化和酝酿,才能形成积极的影响力,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应。

(3)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实践中发挥影响力。无论校园文化还是企业文化,都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一点一滴逐步形成的,通过校企文化融合来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更要在实践中来完成。要避免照搬照抄、避免形式主义,避免说一套、做一套。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号和形式上,校企文化不仅不能对接与融合,而且还会引发负面影响。

创建融入企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必然追求和重要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在凝练精神内核、完善制度框架、构建物质载体和提升行为文化等方面持续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以融合了企业文化的高职特色文化来引领高职院校必将有助于提升师生的思想观念,规范师生们的行为活动,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高职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构成学校办学实力、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既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制度、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

上一篇: 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研究 下一篇: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