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文课程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4 14:49:46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1)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个重要层次,做好二者衔接至关重要,关键是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利用好资源,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一、中高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教学目标上存在背离现象

中职以专业技能为导向,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学校因此减少了文化基础课;高职以文化理论为基础,培养的是理论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2.在课程标准上不衔接

中职的课程标准往往偏低,高职有时又过高,导致二者在课程标准上缺乏对接,你教你的,我教我的。

3.在专业课程内容和教材上存在重复和滥用的现象

中职的很多专业教材选自高职院校,导致在中职学过的内容到了高职又学一遍,既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浪费人力、教学资源。

二、中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框架

总体框架如下:整体规划,以能力为本位;统筹兼顾,以岗位为要求;分段实施、以理实为一体教学,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课、职业技能课四个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指中高职学校各个专业都要开设的文化基础课;职业基础课模块,是以职业岗位共同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的课程;职业核心课模块,是根据各个职业技能共有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术的职业核心课程;职业技能课模块,指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和岗位工作任务设置的课程。

三、中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模块设置

根据“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知行统一”的思路,进行课程模块设置。根据每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组织设计许多不同的教学模块,再将不同的单元设计成学历层级,实现教学内容的衔接。

1.课程模块衔接总要求

课程模块衔接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模式,将公共基础课服务到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融合到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运用到专业技能课中。课程模块设计要结合中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对中职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操作的实用性。对高职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操作的原理性。

2.各模块内容的选取

课程模块内容的选取要按照知识的系统性与连续性,注意避免教学内容重叠或遗漏。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模块体系,由浅入深,以子课题、分课题的形式将职业资格的要求融入教学中,做到理论培养和技能操作训练有机结合。以职业技能训练课题为方向,将专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紧密地融会贯通。

3.课程模块设置的具体内容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设置。模块一:语文、数学、物理、英语、体育、德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二: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数据库。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设置。模块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环境化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仪表自动化。模块二: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设置及层级关系。模块一:无机化学工艺、有机化学工艺、仪器分析、工业分析、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化工生产技术应用。模块二:化工设计基础、精细无机、精细有机、环境检测、企业经营战略概论 、煤化学、化工文献检索。

(4)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设置。模块一:化学检验工中级技能实训或化工工艺试验工中级技能实训,化验室组织与管理实训、化学检验入门技术实训、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化工分析技能训练、化工生产仿真实训、化学检验工顶岗实习。模块二:化工总控高级技能实训或化学检验高级技能实训、化工装置仿真实训、化工工艺综合实训、产品质量控制检验和分析实训、专业综合设计、生产运行管理顶岗实习。

4.中高职课程模块的实施

课程模块设置完成后,对课程模块实施要有所创新。根据学习的难易程度,将课程设计成不同的学习情境,各情境间既关联又递进。情境一简单易完成,情境二中等难度,这些由中职生完成。情境三综合性加强,由高职生完成。这样的实施体系在总体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设计中高职课程模块体系,有助于减少中高职衔接中知识的脱节和教学内容的重复,确保实现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2)

一、高职院校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并不十分理想。院校为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教学目标以职业生存为根本,培育学生为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以提升职业竞争力为目标;教学课程注重学科专业化、能力职业化,课程设置以学科课程和能力课程搭配,进行组合教学。三段式的学科课程,将各种课程分类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实践课、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程的其中一部分才是人文素质课程。各高职院校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只有人文科学类、历史科学类、社会科学与哲学类、艺术类及其他。更由于文理科学科专业倾向的不同,国内相当一部分理工科类高职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与不足,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

我国高职教育中,虽然公共教育课程的教学时数约占大学总学时的3成左右,但多数高职院校主要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简称“两课”)及体育、英语、高数、计算机应用等课程为主,形成了以政治理论教育类为主的人文课程体系。这些院校已经放弃大学语文、心理学、艺术鉴赏、伦理学等课程的开设,为的是给越来越繁复庞杂的专业课程腾挪地方,这样严重挤压了人文素质课程的生存空间,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欠缺造成了可能。

近些年来,国内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率先将能力课程的开设作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新课程模式进行了大胆尝试。这种新课程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技能与职业能力双向的培养,有效地将学科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课程实践操作三方面统一结合,强化高职学生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的学习,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公关能力,从而达到符合岗位需求和社会职业竞争的能力目标。这种能力课程的培养是符合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最终目的的。职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能力结构,专业学习的水准与职业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学生个人未来的职业层次,更与人的现实生活质量紧密相关,而其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对于职业能力来说具有重要作用。

但国内高职教育的整体缺陷是,迫于社会对高职教育职业化、工具化要求,加之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等思维束缚,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其人格导向性和专业学习辅助性的基础作用,使得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缺乏同等高度的要求,缺少同等作用的重视,欠缺同等建设和发展的地位。

二、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一)人文素质欠缺

人文素质即个人在知识、能力、观念、意志等方面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总体表现,也是衡量个人现代文明程度的体现。其内涵由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文化修养、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形成。高职学生因为就业压力,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对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文史哲知识严重欠缺,缺乏信仰支撑。

(二)文化素养不高

文化素养主要包含文学和艺术两个方面的素养。文学素养主要表现在个体的文学创作、人际交流语言的表达控制、各类文学作品的解读等方面的能力。文学创作即写作,是对个人生活内容进行文字加工、处理形成主体清楚、思想明晰、结构完整的作品的能力。写作和表达能力的积累,必须以各类文学作品的学习和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积极交流为基础。艺术,是才艺和技术的统称,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素养体现在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认知。但由于专业学习的负担过重,缺少学习时间,加上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文化氛围不浓厚,导致大部分高职学生文学知识不丰富,写作能力低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缺少艺术修养,甚至对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了解生疏。

(三)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薄弱

道德修养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的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其内在表现为,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树立;外在表现为个人良好的言谈举止和文明礼仪,与周围人群能够友善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对社会人群应有的关注和关爱,能够与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当前社会功利化意识的影响,许多学生将人生目标局限于找一份高薪的工作,认为衡量个人成就的标准就是物质富有和地位高端,将实现个人利益放在人生目标的首位,个人诚信缺失严重,对他人和社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是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内调查显示有65%的学生不了解《交通安全法》、《民法》、《刑法》及《消费者权益法》等相关法律,不学法、不懂法、不知法,法律意识的淡薄,致使很多学生违法不知,个人权益受到损害也不知道进行自我保护,甚至参与传销组织也不知自救,违法违纪事件逐年增多。

三、当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方式

(一)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要求

新时期,我国教育部对于现代化高职教育的培养要求是,做到“以人为本”,通过对高职学生在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三观价值等方面的积极引导和教育,培养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具备全面发展能力的人才,高职毕业证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环境渗透

学校通过选择社会行业分工的需求,培养专业对口人才,承担了对社会需求人才的教育责任,主要功能是服务社会,它与社会现实保持着密切关联;同时,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也靠吸取社会中先进文化因素去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氛围就是这种环境的体现。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主要通过课堂学习体现环境熏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人文、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学科教育,将人文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相结合,实现两类学科的互相渗透,将文史知识与哲学思考、经济应用进行教学结合,潜移默化地引导、熏陶和感染学生,达到丰富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眼界,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课堂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入,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将大大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尝试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全面的文理兼蓄的教育方式,将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发展历史、知识应用与方法渗透、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价值的永恒性与内容的适切性等有机统一起来,有计划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将网络通识课程、“尔雅教育”等慕课引入课堂,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另外,提高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将两种以上科目结合在一个课程里,培养学生将两种知识综合应用,发掘从不同角度、多维度思考的能力,逐渐达到将人文社会科学的精神融入到专业学科之中。加之选修课比重的增加,弥补学生知识面狭窄的硬伤,促成学科间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交融,从而达到开阔视野、拓宽思维、提升综合能力的目标。

(四)人文课程教师的教学作用被逐渐认识

以往的专业学科教师,习惯于机械地讲授专业知识,容易忽略教书和育人的关系,轻视做人与做事的关联,缺乏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而人文课程教师的优势在于能够采用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运用更为科学和创新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人文精神,通过言传身受,克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尊重学生的人性选择,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专业创造力和思维的独立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社会责任感,形成完美人格。

(五)学习国外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先进模式

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通过9年的尝试,形成了包括:文学和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与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科学、外国文化等5类课程构成的通才教育模式,从而影响全美大学基础课程教育设置。许多西方国家高校的选修课程一般都占课程总量的三成以上,尤其是日本的很多院校通过多科目结合的方式形成新课程。这种课程以专题的内容,通过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各学科结合的方式,将专业学科与人文学科进行了全面的融合。发达国家高校人文教育的先进模式,在课程内容、学科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这对于我们如何改进和提升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六)创新思维引入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3)

二是优良的工学结合形势下的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尚未打造成型。如部分人文素质教师工学结合的意识不足,教学中没有突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从事相关职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及贯彻终身强化人文修养的意识,又如在聘请校外行业名家、文化大家担任外聘教师方面,没有很好运用校外师资力量来发展人文素质教育。

三是不够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对人文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仍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基础教学部门和团委等行政职能部门的职责,尚没有形成全员师生共同努力的工作,没有意识到第二课堂活动在丰富学生人文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如课程课时比例安排方面,专业技能课程课时远远多于人文教育课程课时,在人文教育课程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未达到工学结合模式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与专业技能课程改革的差距。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改革的原则

根据工学结合的内涵、特点以及课程理论有关内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应坚持以下原则,以确保课程改革的科学性。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原则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人才,这要求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既要教书也要育人,注意德与才、教与育关系,不能将两者分开。按照这个教育要求,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渗透德育方面的内容,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以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因此,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时,要对人文素质课程教师提出明确要求,教师除教给学生人文素质课程书本知识外,更要把优良的文化内涵、精神意识等传达给学生,让人文素质课程中文化隐性的精神意识转化为学生内心力量,为适应未来竞争作好思想、心理素质方面准备。

(二)坚持就业市场适应性原则

美国职业教育家杜威说过,高职教育要为“完美生活作准备”,“一个课程计划必须考虑课程能否适应现在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是高职教育的立足之基,也是改革的方向。从这个意义来讲,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除安排传统教育课程外,应根据市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需要,开设一些内容实用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如一些高职院校开设旅游文化、茶文化、音乐文化、酒文化等与职场所需、个性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课程。学校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实施,让学生从人文素质课程内容中获得一定就业与创业的知识,开拓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职业素质。这样的课程改革才体现围绕工学结合的内涵,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

在教育教学中,实践环节、实践课程不是依附于理论、验证理论的考查课程,而是整体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工学结合模式下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体系过程,即理论(课程设计、理论教学)——实践(实训、实习)一体的系统过程。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改革时,要考虑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在整体课程的比例,实践性的课程应占一定比例。这要求学校平时在校内开展常规的理程内容教学外,还应充分考虑如何在该课程中科学安排一些实践教学环节,创造机会带领学生参加校外人文素质实践活动,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原则。

(四)坚持开放性思维课改原则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要遵循“专业建设适应市场、课程改革跟踪市场”的要求,树立办学社会化观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创新与发展。如聘请社会文化名人、行业名家担任外聘教师,为学生授课或做相关讲座;与相关文化单位共建课程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打造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实践教育的平台;与相关文化单位共同开发专业,共同选择、设计课程,让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社会需要。同时,要增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分比例,且在课程管理的开放性、课程结构等方面体现开放性,以体现工学结合模式下人文素质课程改革宽广度,以打造具备开放思维、社会视野的职业素养人才。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C-0020-03

通过对国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出台的文件进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关于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表述是文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中对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具体的目标和要求:“高职院校要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上面这些表述不仅强调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们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和办法。

由此不难看出,课程建设始终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活动中的一切改革最终都将影响或归结到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影响其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1.课程学的提出

课程是存在于人类教育活动中的普遍现象,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设计方案。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美国学者首创了“课程学”,将课程从一个教育内容问题演变为一个教育研究的主要领域。关于课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理解:①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总体设计方案;②课程是一个系统,主要包括课程观、课程发展、课程研究和课程工程系统;③课程是一种手段,是教育活动中实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或主要途径;④课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它会随着经济改革、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等外部因素和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竞争等内部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2.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课程相比,职业教育课程有自身的特点。从课程目标看,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有具体行业、专业或工种的职业方向要求,目标要有针对性。培养规格要有具体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要求。从课程内容看,要重点给学生讲解就业必需的技能、知识与态度。熟练的操作技能或现场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是主要的课程内容。从教材看,课程选用的教材更应该具备企业深度参与、工学结合紧密的特点。从教师看,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双师素质。从评价体系看,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中应当更多体现企业等第三方的意见和建议。

3.正确处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系

提到课程,我们更喜欢说改革,因为改革总会给我们带来新观念、新思路、新变化。我们认为对于课程来讲应当建设与改革并重,因为二者本身就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的。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课程改革是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转变。课程建设和改革应当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条件、课程管理、课程质量监控与效果评价等方面展开。

就职业院校课程来讲,建设是常态,改革是动态。建设是改革的基础,改革是建设的升华。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课程改革涉及的内容包括建设与改革总体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广,影响因素多,实施难度大,需要事先做好详细调研和周密部署,才有可能取得预期效果。因此需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作为全院性的工作,课程改革必须制定统一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计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教学内容广义上讲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应该获得的思想、观点,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总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必须改变过去一本教材定教学内容的思想,一本最优秀的教材也只可以是教学内容的主体,但绝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取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面对种类繁多的方法与手段,教师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手段,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也是课程改革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参与者,他们不一定需要成为课改专家,但必须能够成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坚定执行者。只有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改革才能顺利推进,并取得成功。

教学基本条件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信息化资源库、信息化平台等等配套措施都会对课程建设与改革,对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

教学管理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保障,目标制定的再好,如果没有规范、严格的管理,也难以取得成功。

评价体系既可以是对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内容、方式等的评价,也可以是对课程建设与改革效果的评价,最终目标就是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职院校如何开展课程改革

(一)总体原则

1.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通过专家团队做好顶层设计,又要充分挖掘基层教师的优秀经验。这样可以保证课改工作既有高度,又具备可操作性。

2.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培养规律的原则。课改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必须尊重规律。我们应当深入学习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

3.校企合作、共同参与的原则。引进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模式,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动的课程改革机制。

4.总结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总结现在已经取得的经验,既要充分利用原有成果,分析其可移植、可迁移性,积极推广运用,又要积极探索新的课程建设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本观点

1.总体思路: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要突出实践的主体地位,这里的主体地位不能仅仅从实践课时的多与少来判断衡量,更重要的是要转变过去那种“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观点,新的课程观点应该是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

2.课程模式:很多学者专家从各国引进了先进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理念和模式,例如北美的基于能力的职业教育思想(CBE)和课程开发方法(DACUM),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MES(modulesofEmploybleskill)模式,意思是“适于就业的技能模块组合”,也可以称为“模块式职业技能培训”。姜大源教授也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也不是只要我们拿来就用并立即会产生好的效果。不同的职业教育社会环境,不同的师资力量,不同的生源质量等等因素,要求我们必须在充分研究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模式。

考虑到职业院校普遍情况是专业设置较多且跨度较大,用一种模式对所有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也是不合适的,应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总体上实施基于能力本位和需求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理念和模式。各专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这一总体模式,调研相关专业对口企业用人需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模式,构建适合于培养学生职业适应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选择上要体现职业导向和技能主导、时效性等特点。我们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课程内容应该包括帮助其获得就业必需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课程内容中要加大技能培养的比重,由于我院信息类专业较多,该领域的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要更加重视时效性,加强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了解行业企业的新动态,由专家和教师共同组成团队,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和企业的实际要求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具体做法可以分析某一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将任务中所需知识技能转化到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课程。

4.教师队伍建设:在中国现实条件下,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支持不够;高职现有大部分专职教师难以适应和满足教学改革的高要求,企业中有经验又具备教育精神,有时间又能胜任教学岗位的外聘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是要加大自身教师的培训力度。除了通过让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还应与师范类学校合作,通过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因为只有拥有一支各方面本领都过硬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成功。

5.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推广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国内专家都比较推崇“项目教学法”,在企业对员工培训时,采用此种方法比较多。简而言之,“项目就是一件完整的真实的事情,这件事情可理解为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一个故障的排除、一项服务的提供等”。项目教学的重点在于项目的设计,而设计则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技能。具体开发课程时,可以参照下图给出的范式。

6.评价体系。没有标准就无法做好评价,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学院课程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邀请用人单位直接参与标准制定。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与流程图给出了职业院校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流程。

7.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三)操作步骤

1.组建课程建设与改革专家团队。课程建设与改革需要全员参与,但不能希望全部老师成为课程改革专家。应当采用校内人员和外聘专家相结合的形式组建专家团队,指导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

2.全面分析学院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的现状,总结已经取得的经验,确定需要改革的内容,明确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与目标,建设与改革并重。

3.各系部按照自己的专业特点,制定课程改革模式。由跨学科、跨专业的人员组成课程开发团队,按照课程模式开发课程;选择有经验的教师就如何开展课程改革培训其他教师,帮助他们开展课程改革工作。

课题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项目自治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与通用平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NJSC14337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明确要求:“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落实这些要求,培养出适用经济社会需求与发展的人才,是值得每位高职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在高职汽车电器与附属设备课程教学中实施三段式教学的做法,对如何利用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了探析和实践。

1 职业核心能力概念界定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它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具有普遍适用性、广泛迁移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①②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个大项,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2 汽车电器与附属设备课程教学改革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多维的系统工程。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教育领域正在探究的一个问题,归纳起来有三种策略,即整体策略、专项策略和渗透策略。③④⑤⑥其中整体策略和专项策略的实施只能从学院和系部层面去展开,作为一名专任教师,更多地应考虑从自己做起,从自己所授课程做起,探索、实践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

汽车电器与附属设备是汽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承前启后,地位十分重要。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从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项目的建立、教学方法的选择、考核方法的改革等四个方面进行,并在本专业2011级和2012级两个年级进行实践。

(1)确定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中需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目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专业必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事汽车修理、汽车销售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汽车电器与附属设备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其知识体系主要包括8个系统,且以识读汽车电路图为切入点贯穿始终,本课程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专业能力目标: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具备读懂和识别有一定难度的汽车电气电子线路图的能力;具备汽车电气与电子系统日常维护保养能力;正确使用典型工具、仪器的能力。社会能力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方法能力目标: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际、与人协作的能力。

(2)建立课程学习项目。建立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学习项目。课程学习项目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课程项目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岗位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项目内容选取紧紧围绕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同时又充分考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3)选择课程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为了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实施职业核心能力的渗透策略,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课堂时间分为三部分,首先是PPT汇报,将全班同学分为6~8组,每节课安排一组同学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PPT汇报,主题围绕汽车展开。其次是利用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展开新内容学习。最后留出5分钟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提问。通过课堂三段式教学,学生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培养了专业技能,同时也学会了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有时通过激烈的讨论与交流,部分学生还能在原来分析的基础上有所发现,进而产生创新的想法和做法,这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4)构建综合考核机制。课程考核服务于课程教学,好的考核机制将极大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素质和能力的评价。考核体系的建立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考勤(20%):满分20分,小于12分者,本课程记为不及格,不得参加考试。二是平时作业考核(30%):满分30分,小于18分者,本课程记为不及格,不得参加考试。三是实验性考核(25%):满分25分,小于15分者,本课程记为不及格,不得参加考试。四是总结性考核(25%):包括课程学习计划、单元学结、学期学结3部分,其中课程学习计划占15%,单元学结占70%,学期学结占15%。总结性考核满分25分,小于15分者,本课程记为不及格,不得参加考试。在教学中,通过课程考核改革,加大过程考核力度,端正了学生学习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素质,深受学生欢迎。

3 总结

实践证明,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现代职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是高职毕业生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升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汽车电器与附属设备”课程改革,就是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开放考核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任务的完成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分析与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注释

① 丰培洁,张鹏.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研究[J].新西部,2010(12):213-219.

② 吴盈盈.论高职旅游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及策略[J].科技信息,2008(19):263-264.

③ 张艳如.论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核心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12):159-161.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6)

关键词 语文;职业素养;中等职业教育

语文课程是广大中职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由于语文课程能够实现育人目标的范围非常广泛,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专业类型及学生未来职业去向,加强面向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培育,不断增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009年,教育部版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是中职语文教师组织实施教学的行动指南,但中职语文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专业类型,不断优化语文课程的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的教学内容,扎实开展面向学生职业实践的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工作,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

一、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性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广大中职生进入职业岗位后,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软件的“帮助文档”的阅读理解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对销售合同、销售发票、银行票据的阅读理解能力;办公文秘人员拟写通知、启事、计划、总结的书面表达能力;机电专业学生的撰写产品说明书的能力;……。因此,广大中职生将来从业过程中广泛运用语文知识,展示语文能力,成为其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培育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培育职业素养。广大中职生未来从事职业活动、服务工作岗位,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专业相关的各类文章,从读懂到读通,为从事职业活动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引导中职生正确筛选、整理专业信息,特别是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能有效获取职业岗位所需信息。同时,中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的文章。如会计专业学生要阅读会计从业人员入职以后的酸甜苦辣的人生感悟文章,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规范的修订或新颁布的文件,为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基础。要引导学生搜集职业相关的信息,在阅读理解中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意识。

(二)提升语文表达能力,培育职业素养。语文表达能力包括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中职生走向社会后,从事某项职业,适应某项工作岗位,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实际,有目的地培育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提升适应职业工作情景的交流能力。同时,要提升中职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特别是密切联系职业活动需要的应用文撰写能力,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通知、启事、单据、合同、协议等应用文的书面表达格式与要求。

(三)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职业素养。中职语文教师要注重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育广大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一是围绕职业生活确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以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形式,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努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特别要针对相关行业的职业活动要求和典型任务环境,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如机电产品创新设计说明书,会计专业财务状况说明书、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说明书等。

三、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一)明确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目标。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首先明确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目标,要有明确的语文知识传授目标、语文能力培养目标、语文素养培育目标以及基于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紧紧围绕职业素养培育的目标实施语文课堂教学,任何没有明确目标的职业素养培育形式,将会弱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甚至产生无效课堂。

(二)确定职业素养培育的组织形式。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在明确语文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需要选择恰当的、合适的组织实施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我们可以合理选择说、演、唱、赏等多种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构建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堂,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三)优化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教师需要事先谋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全面优化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一方面以活泼、生动的组织形式,吸引广大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发挥语文课堂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积极作用。

(四)总结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施成效。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教师要及时总结反思职业素养培育的教学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应用,反思不足与欠缺之处加以改进提高,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改革的力度,创新语文教学改革的形式,真正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

参考文献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7)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与世界经济深度接轨的新阶段。制造业以超过GDP的速度增长,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低、环境资源损耗巨大、企业创新能力薄弱,成为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瓶颈。在新的时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必然的责任。

以银川市第一职业学校作为部级重点职业高中,自2005年先后推荐学生进入我国东部沿海11个发达城市中32家知名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期间在2006年6月推荐学生进入韩国深圳三星视界(世界500强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企业方面首次提出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测试,题目以测试物理素养为主,同时包含了化学、英语、地理等科目的基本知识,测试结果表明学生普遍欠缺企业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素养,52%的应试学生因此错失了这次良好的实习、就业机会。

随后,众多企业纷纷开始对实习学生进行岗前素质测试,其中我国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于2009年6月对实习学生进行的测试内容包含8个模块,有6个涉及到科学素养方面内容。由此表现出:通过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企业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的共识,而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基地,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过渡的过程中,必然要担负起培养大量的、具有一定综合素养的、创新能力的中等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结合目前我国中职生源在初中阶段接受科学类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严重受到升学压力冲击,入校时科学素养欠缺及当前适合中职学校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材及其缺乏的情况下,提出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科学课程的思考。

二、问题提出的理由和意义

目前,中职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其中重点包括: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变化与现有课程体系之间的矛盾;科技知识迅速增长与课程内容滞后的矛盾。多种迹象表明,传统的中职文化基础课程体系对于学生基本素养的培育,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各阶层对中等技能型人才的素养需求。本文将重点结合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需求与现有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冲突,展开对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科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的论证。

1、中职学生需要提升科学素养

笔者于2009年6月,以《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中的试题为基准,采用被试独立答卷的方式,对银川市256名在读的中职学生进行基本科学素养调查,得出数据为被试学生试卷正确率为34%,低于全国高中学历人群和同龄人群的平均水平。 通过分析问卷中的主观问题回答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表示对科学技术的话题“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 只有11% 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太感兴趣”,表现出有比较广泛的科学兴趣; 84%以上的学生认同提高科学素养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积极意义;但在对科学技术基本常识的掌握方面,由于初中阶段学习情况的制约,缺乏独立学习科技知识的信心,希望通课堂学习和教师引导来提升科学素养。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校的连续扩招在社会上引发出了读普高的热潮,造成进入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不仅文化成绩偏低, 而且整体综合素质也不是很高的局面。特别是离婚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打工留守家庭子女所占比例偏高。中职生源普遍在知识结构、能力发展、素养形成等方面有所缺失,具体表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在课余时间几乎不能主动的接触课本以外的科学知识,容易对基本社会现象偏听偏信,缺乏必要的分辨能力,从而影响到进入社会后正确的分辨生活、工作中的是非对错;家庭成员文化程度较低,缺乏良好的家庭氛围以满足终身发展的需求。与进入普通高中就读的同龄人比较,中职学生继续接触文化课程教育的时间、深度方面都处于较低的层次,造成在构建文化知识、科学素养方面的二次落差。如果职业学校不对这种现状及时加以教育改变,不仅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而且还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就业前途。

同时,我国经济已步入与世界经济深度接轨的新阶段,新工种、新岗位的不断涌现,科技变化引发了各职业岗位内涵的变化,导致传统的中职课程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难以适应新工艺、新技术、新岗位的变化,终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的制约。

根据以上分析,中职毕业生只有具有了必要的科学素养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企业需求,才有可能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因此,在中职教育开设科学课程,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2、现有中职课程资源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考察我国自2000年以来,我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的《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用书目录》中文化基础课程教材目录,体现出以下特点:课程内容严谨、系统,却忽略了学科的应用性,较少的关注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及个性发展,严重偏离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所需要的培养目标;虽然教材可选择范围较广,但涉及课程门类繁多,造成中职院校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开出充足数量的文化课程种类,来满足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需求;涉及到公共素质教育方面的教材数量不足全部书目总数量的5%,用以直接培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教材处于空白状况。以银川市第一、第三职业学校08级学生的开课情况为例,在每周的32个标准课时中,专业课程比例需要达到50%以上,能够直接的、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时数仅为1-3节,再结合课程的教学要求,能够开出的科学类课程只能为一门,同时由于课程知识过于专门化,课程考评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不能满足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的。

3、在中职开设科学课程有利于全面提升中职的科学素养

进入21世纪以来,公众的科学素养研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公众科学教育和文化教育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我国多次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有关数据显示,公民中不同职业群体的科学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学生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远远高于居第二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由此可见,教育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世界各国都以开设综合科学课程的形式来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我国也于2001年颁布第一部综合类《科学课程标准》,以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科学教育是培养和提高我国中等职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信在中职课程改革中,在有机结合科学教育的本质和中职教育的本质的前提下,以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为出发,科学合理的突破目前中职教育中文化素养课程的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局限,一定能够使中职学生对于科学是什么和科学能做什么具有更广阔以及更全面的认识,培育出更多的具备“社会适应性”的中等技能型人才。

三、中职科学课程建设的构建策略

在中职科学课程研究和建设过程中应该强调和渗透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课程理念,围绕构成中职学生科学素养的要素展开课程建设。具体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总目标与分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中职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立足于有效提升每一个中职学生科学素养的,是根据中职教育自身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类型,对科学课程进行的总目标定位。分目标是从宏观上对不同课程内容的总体规划和设计的,是方同的探证,同时它也确立了课程的总体质量规格,应该是根据学生所处年级特点或职业需求中的具体问题,制定出的目标。分目标是总目标的展开,是总体目标的分解和具体体现,是为了实现并服务于总目标。中职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及分目标,共同构成了课程的目标体系。在课程中,离开了总目标,分目标的实现会出现零散、不系统的状况,会失去方向和统一的基本要求,同样,离开了分目标,总目标也就难于真正落到实处。

2、统筹课程内容与突出中职教育特点相结合的原则

统筹课程内容是指根据中职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统筹安排,以保证课程内容的计划性、系统性,保证课程的有效和有序开展。中职科学课程内容的统筹安排在具体做法上,首先需要在研读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及相关资料文献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课程的课程目标,再依据课程目标,结合中职教育重职业能力发展,中职学生文化水平较低、知识理解、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及学校课时计划等多个因素展开实施策略研究,建立相应的课程内容的基本方向,作为指导不同中职学校开展课程的主要依据。

3、科学知识积累与科学能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知识积累与科学能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科学基础知识和理论,同时又要重视从知识到具体的科学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中职科学课程的核心之一是通过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达到职业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生产、生活需求,使学生达到充分的职业能力发展。但是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理论的铺垫,科学能力发展也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两者也是相互促进、互增互长的关系。所以,从对学生的教学要求而言,科学知识积累与科学能力发展两者必须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精神,使知识和智能互为增长,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和拓展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拥有职业生涯长远发展的起点和基础。

4、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从中职科学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来看,课程既要有丰富的理论和教学知识点,又有强烈的实践性要求。所以,在教学形式上,必须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实施,通过教师讲解、互动提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接受、掌握并内化,把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没有相应的课堂教学作基础,不但难以保证其教学质量,而且难以体现课程的教学思想。只通过课堂教学很难使课程真正的价值和效果得以施展,要全面的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必须加大课外活动的力度,可以采取团体(小组)辅导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科学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奇,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2]郭玉英.从传统到现代――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运生.外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历史和发展对我们的启示[J].科学社会,2003,5.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8)

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培养是关键。师范教育作为教育的母机,其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培养教师的质量。在此,我们对中国与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以便相互借鉴。

一、中国现行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高等师范教育,顾名思义是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师范教育。它的培养对象是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高等师范教育的这一特点,同时也便于对高师课程设置进行分析与比较,在这里我们把构成师范专业的课程暂且区分为以下两类,即师范性课程和学术性课程。前者主要是指围绕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和素质而设置的课程,它一般包括教育理论课(公共教育课程和学科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课(教育实习等);后者主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素质而设置的课程,一般包括学科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当然,以上划分是相对的,实际上两类课程都同时包含有学术性和师范性两种因素。

中国高师现行的办学模式源于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模式的结果,属于定向培养模式。其课程设置也以前苏联模式为蓝本,按定向培养模式设置课程。从课程设置结构上看,如果不考虑必修和选修的因素,就其学生实际所学的课程而言,中国现行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基本上是由公共类课程、教育类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构成。综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基本课时比例是学科专业课程占总课时的72%,教育专业课程占总课时的7%,公共基础课程占总课时的21%。①从课程设置内容体系看,主要按照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来设置,形成以学术性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师范性课程处于“边缘”性位置。从课程设置性质分类看,课程类别比较单一,必修课占绝大多数,选修课很少,理论课居多,实践课偏少等。这种课程设置的优点是,强调以培养学生的“三基”即基础(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为准则,学生接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比较系统。其缺点是,过分强调专业对口,专业口径比较狭窄,教育模式比较单一;课程结构总体上看偏向于综合性大学模式,学科专业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比重偏大,师范性课程比重偏低,没有充分体现出师范的特性。表现出一些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与综合大学的课程设置并无明显区别。尽管有些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除教育学、心理学、教法这“老三门”之外,增加了教育技术和三笔字、普通话等教师技能的课程,但这类课程所占比重仍然很小;尽管高师院校的办学宗旨有别于综合大学,但在课程设置上却难以看出两者培养目标的区别。此外,作为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实习,通常是被安排在最后一两个学期,这时学生已将大部分课程修完,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基础,此时让学生去中学实习应该说在时机上是适当的,便于收到明显的效果。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高师院校安排教育实习的时间大多不足,一般只有4-6周。

总体来看,中国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比较重视学科专业知识,在课程培养目标上注重学术性。近些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在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上为突出师范性做出了许多新的尝试,但仍然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训练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俄罗斯现行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1995年6月俄联邦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高等职业国家教育标准》②,该文件确立了高等师范教育专业培养内容和水平的最低要求,是俄罗斯历史上对教师培养最全面系统地进行规范的目标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对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未来教师所设置的课程和培养目标共分为四个方面,即一般文化课、医学―生物课、心理―教育课和专业课。各类课程教学内容课时量的最低限度为:

俄罗斯现行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结构与前苏联高等师范教育的政治理论课、教育理论课和专业课三大板块的构成相比,体现出了明显的变化:一是现行课程设置结构中的一般文化课扩展了政治理论课的内涵,通过开设哲学、人类文明史、人类学、文化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历史、伦理学、逻辑学、生态学、宗教史、美学、现代自然科学概念、数学和信息学、语言与修养、外语、体育等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健全人格和教师气质;训练学生认识事物、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处理社会关系以及交流和协作的能力。二是在现行课程设置结构中增加了医学―生物类课程,它和心理―教育类课程共同构建了形成学生的职业意识,强化职业角色的知识体系。在《高等职业国家教育标准》中,国家规定的医学―生物类课程有5门,主要包括:少年儿童解剖、生理和卫生基础、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生活方式的基础、在异常情况下人的安全和保护、初步的医疗和救护,此外还有由大学(系)自行制定的有选择的必修课,这类课程旨在加强学生的医疗、卫生、保健、防病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保健意识,培养其适应生活和应付异常情况的能力,保护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安全,提高生活质量,突出了人性化教育的职业特征;心理―教育类课程是突出师范性的课程类别,在《高等职业国家教育标准》中,国家规定的此类课程有10门,主要包括:师范职业概论、普通心理学、年龄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育理论和教育系统及工艺、教育哲学和历史,此外还有由大学(系)制定的有选择的必修课,这类课程旨在培养未来教师职业素养和技能,帮助未来教师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为学生职业定向学习提供了保障。医学―生物和心理―教育这两类课程共1 660学时,占总课时量的20%。三是在现行课程设置结构中,在保证所学专业所必需的课程前提下,相对减少了学科专业类课程,在《高等职业国家教育标准》中,国家规定的此类课程有10余门(不同学科专业略有差别),共4 924学时,占总课时量的59%。

总的来说,俄罗斯现行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结构中,三类课程(将医学―生物类与心理―教育类归为一类)的比例大致为1∶1∶3,这种课程设置结构比较合理,师范专业倾向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未来教师能够具有相对全面的现代教育素养。

三、比较与分析

(一)关于学科专业方面的课程设置

中国和俄罗斯的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在学科专业方面所占的比例都很大,而且高师课程中有超过50%多的课时是用于学科专业课。这是两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共同点。这一点清楚地表明中俄两国的高师教育都比较重视学生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注重课程培养目标上的学术性。

(二)关于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的课程设置

俄罗斯高师教育设置的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的课程在总课时中所占比例要比中国高师教育所要求的高。以俄联邦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1995年6月发表的《高等职业国家教育标准》中规定的师范教育本科教学内容课时量的最低限度计,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的课程占总课时量的20%,而在中国高师教育中,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的课程只占总课时量的7%。此外,俄罗斯高师教育所开设的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的课程种类也比中国多,不仅有心理―教育类课程,而且还增加了医学―生物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充分考虑到了未来教师是以发展中的青少年为工作对象的职业特点,符合高师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了师范教育的师范性。而在中国高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中除了心理学、教育学、教法这“老三门”外,几乎难以找到其他任何的关于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的课程。应该说,在重视和突出师范性方面俄罗斯高师教育课程设置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关于课程制定的自

在俄罗斯《高等职业国家教育标准》中,对每类课程设置都规定了由大学(系)自行制定的课时限量,共计1 766课时,占总课时的21%,与国家规定的课时量比较的比例大致为1∶4。大学(系)的教学资源优势,为发挥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奠定了法律基础。相对而言,在中国高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大学(系)则没有这么多的自。

(四)关于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

在俄罗斯高师教育中,教育实习的时间要比中国长。俄罗斯高师学生有20周的社会实践时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可以在中学进行教学观摩和教育学习活动,而中国高师学生则只有4-6周的教育实习时间,且安排在第七学期一次性进行。教育实习时间较短,效果也不够理想。相比之下,俄罗斯高师生比中国高师生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亲自进行教学活动的实践,这对于提高他们的教师职业技能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师这门职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职前的实践机会非常重要,需要相应的时间作保证。

总而言之,中俄两国的高师课程设置各有其特点,各有千秋。虽然我们很难说俄罗斯高师课程设置更为合理,但通过比较与分析还是可以看出我国高师课程设置在突出师范性方面的不足。这一点也是我国师范教育理论工作者长期呼吁并不断研究探讨的问题。

四、若干启示

(一)明确高师课程设置改革的目标

在教师专业化形成世界性潮流的前提下,高师课程设置改革的目标应从一般意义上的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的师资转变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即促进教师的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协调发展。

培养作为专业人员的中等学校的师资,必须明确高师教育的双专业性质,即培养出来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知道“教什么”,而且还要有全面的教育专业知识,知道“怎么教”。围绕高师培养目标的变化,高师课程设置必须服务于新的培养目标,既要突出课程设置的学科专业性,又要突出教育专业性,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专业潜力的未来教师,为高师生日后开始教师生涯奠定双专业基础。

(二)调整高师课程的结构比例

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在高师课程设置中各占有多大的比例,这不仅与教育理念、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有关,还与高师的培养目标直接相关。在学科专业本位的时代,学科专业课程占据绝对优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随着教师专业化时代的到来,高师教育具有双专业性,课程设置的结构比例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参照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客观要求,我国高师课程的结构比例可作如下调整:普通教育课程占30%,学科专业课程占45%,教育学科课程占25%。

(三)深化高师课程内容的改革

1.拓宽普通教育课程,增设人文素质教育与文理交叉课程

普通教育课程在高师现行课程设置结构中所占比例约为21%,主要包括“两课”、外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课程明显不足。普通教育课程比例调整到30%后,应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加强文理渗透。

2.精选学科专业课程,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针对目前高师课程设置中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偏难偏深的弊端,应精选、优化专业课程,使学科专业课程所占比例控制在45%左右。为此,首先要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强化主干课程的特殊地位;其次,要适当减少一些非主干课程,压缩一些重叠的课程内容,砍掉一些陈旧过时的课程内容;再次要增加一些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反映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

3.强化教育学科课程,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针对目前高师课程设置中教育学科课程门数少、缺少可操作性等弊端,首先要增加课时总量,使之达到25%左右;其次要增加教育学科课程的门数;再次要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培养从教技能,缩短毕业生上岗后的适应期。

综上所述,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在前苏联解体后,正在寻求积极变革并表现出具有规律性的趋向,诸如师范课程的广博性,培养目标的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均衡统一等等。中俄两国的师范教育在世界上同属于由专门培养教师的机构来培养师资的“定向型”师范教育体系,追踪研究俄罗斯高师课程设置上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高师教育改革是很有意义的。

注释:

①李盛兵.我国高师课程体系的缺失―人文性和师范性研究,课程•教材•教法,1998,(5).

②《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й стандарт высшего проср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Москва,1995.2.

参考文献:

[1]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标准[J].莫斯科,1995.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J504;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70-01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制作课程是一门以传授手工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实践操作、应用为活动内容的一门艺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手工制作课程在高职学前教育技能课程领域内具有上承《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课程,下启《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功效。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实际运用到的地方是最多的,如最常见的五大领域课程中的教具制作、幼儿开设的手工制作课程、幼儿每日相关的教室环境创设和幼儿园整体环境创设。因此它的实际运用价值是最直接的。

一、高职院校手工制作课程研究现状

以“高职”“手工制作”为关键词在“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到了4篇相关学术研究论文,并没有相关的硕博论文进行研究。分析后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其中从课程改革出发(丁晓景,2012),对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实训项目、考核机制进行了浅析。[1]通过调查发现《手工制作》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孙平燕,2014),从课程实施过程入手提出了课前调研,创新教育理念;课中创新,改善教学方法;课后总结,完善课程评价。[2]从教学模式出发(段浩然,2011),提出了将网络资源合理地利用到《手工制作》的课程教学中,丰富了课程教学模式。[3]在教学模式方面提出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丛娜,2015),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欣赏课、情景课、体验课、实际操作课、集体创作课等,通过多种形式为该专业学生提供广阔的手工制作学习空间。[4]

二、高职院校手工制作课程结构问题浅析

从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总课时1343,手工制作课程课时数占总技能课时数的0.25%,与普通话训练、玩教具制作、思维训练、幼儿英语口语训练各科占总技能课程课时数基本相同。其中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课时数占总课时数最多。手工制作课程作为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的延伸学科,与其他美术类的延伸学科相比课时数基本相同。手工制作n程作为一种操作性极强的技能课程,其课时数可分为理论课时数与实践课时数,其中理论课时数占手工制作总课时数的30%,实践课时数占手工制作总课时数的70%。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理论课程课时数占22%,实践课程课时数占78%相比,手工制作课程实践课时数相对较少。

三、高职院校手工制作课程内容问题浅析

(一)课程内容陈旧、创新性低

高职院校手工制作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剪纸、折纸、粘贴画、泥工、编制画等。由于课时总数的影响,对这五大类内容的知识只是浅尝辄止式的学习,集中于教材内容的学习,不能及时补充与之相关的新知识。教材内容陈旧,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可操作性低,创新性低。

(二)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课时数分布不均

手工制作课程作为一门操作性极高的技能课程,实践课程课时数应该多于理论课程课时数。但过多的实践课程也导致了一种现象的出现,只追求实践忽视了理论知识的讲授,导致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地掌握制作方法。

(三)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单一

在手工制作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来进行具体内容的学习。这种方式在操作的过程中往往效率较低,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地掌握制作方法,这也体现了手工制作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单一。

四、结语

(一)设置技能结构分支,培养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技能结构分类,培养专门的人才。对于五年一贯制的高职学生而言,头三年可以进行基础技能知识的全面学习,第四年根据技能课程的考核结果综合个人志愿进行自主选择,进入专业技能学习阶段。主要分为三大类:音乐类、美术类、钢琴类,手工制作属于美术类的一个分支。可由学生自主选择。

(二)综合五大领域知识,丰富课程内容

手工制作课程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课程,应该抓住其特点,将其内容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知识相结合,开展模块化的手工制作学习。例如:社会领域关于交通领域的内容,结合手工制作可以制作相应的交通工具,交通指示信号灯等相关教具。把手工制作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加手工制作课程的趣味性,及时补充手工制作课程的空缺内容。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内容呈现方式

由于班级人数增多,单一的传授与示范方式并不能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了解与掌握每一步的制作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手工制作进行提前录制,学生可以边看边学,更加细致地了解每一个步骤,也方便学生课后自学。

参考文献:

[1]丁晓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改革初尝[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10)

1.引言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作为基础课的大学英语也不例外,在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提出了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等。以就业为导向,坚定立足于这个方向,不断推动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使研究成果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此,探索高职英语教育的革新是时代的呼唤和就业的需要。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就业为导向,从职业岗位的微观角度把握人才的培养规格,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的角度,分类、总结、提炼出不同岗位群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和要求,以此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整体的英语课程设置。这符合新形势下国家对高职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思路与途径探索

2.1 改革思路探索

(1)以就业为导向,分析和研究现状,从职业岗位的微观角度把握人才的培养规格,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的角度,分类、总结、提炼出不同岗位群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和要求,以此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整体的英语课程设置。构建合理的、规范的、趣味的以及实效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和教学新模式。

(2)以人才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法为主线,从课程设计: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自然衔接,课程模块的比重调整以及网络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实践教学环节,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突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实施课程教学体系的依据和基础,构建创新型高职英语人才的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等,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高就业率,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2.2 途径的探索

(1)以就业为导向,深入市场调研,以专业为基础,个性化设计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整合教材,科学调整模块比重,使基础英语向专业(行业)英语自然过渡。

(2)根据各专业的就业去向,合理细化课程设置。打破将“听、说、读、写、译”于一本书的“综合教程”。

(3)教学中引入“人机互动”的交互式英语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根据各自英语基础有选择地进行自助式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4)课业考试与职业资格考试并重,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

(5)创新“多媒体网络”教育平台,设计个性化的网络课程教学。

3.总结

构建合理的、规范的、实用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以人才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法为主线,从课程设计: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自然衔接,课程模块的比重调整以及网络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并结合实践教学环节,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突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此作为实施课程教学体系的依据和基础,构建创新型高职英语人才的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等,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高就业率。

创新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的改革与创新,高职学生才会有出路,高职院校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坚定立足于这个方向,不断推动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使研究成果与实践紧密结合。总结出一套适应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模式,增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率,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川子.中国高等教育:直面入世冲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2(2-3).

[2]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5).

[3]贾方.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5(1).

上一篇: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下一篇: 校车安全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