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统计源期刊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 23-1544/R 国内刊号
  • 1673-6273 国际刊号
  • 0.7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1年创刊,目前已被剑桥科学文摘、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年第3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抗肿瘤多药耐药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MCF-7/ADR细胞的体外评价5801-5803

摘要:目的:肿瘤的多药耐药现象会显著降低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本研究通过制备抗肿瘤多药耐药的靶向给药系统来逆转肿瘤的耐药性以提升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该现象对癌症治疗的阻碍。方法:本文使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以含姜黄素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载体、以紫杉醇和磁性粒为核心的抗肿瘤多药耐药纳米粒,使用透射电镜和动态粒径散射仪等对纳米粒进行表征和磁响应性测试后,使用MTT法测定纳米粒对肿瘤耐药细胞MCF-7/ADR的抑制率以探究给药系统的耐药逆转性能。结果:制备的抗肿瘤多耐药纳米粒粒径为105 nm左右,磁响应性良好。所制得载紫杉醇纳米粒包封率为74.74%,载药率为12.40%。纳米粒可以通过磁场和生物素受体介导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对粒子的内化,以增加抗癌药物的蓄积。与游离紫杉醇相比,逆转细胞耐药指数达8.5。结论:纳米系统在维持自身稳定性同时,能够凭借协同作用和靶向作用较大程度提升药物对耐药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Orexin-A在肥胖大鼠摄食和自由活动中的调控5804-5808

摘要:目的:探讨Orexin-A对肥胖大鼠摄食和自由活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下丘脑外侧区(LH)置管,预先测量体重(BW),脂体重(FM)和瘦体重(LM),据此对大鼠分组并分别提供高脂(HF)和低脂(LF)饮食饲喂,通过置管向大鼠LH注射人工合成脑脊液(a CSF)或orexin-A(OXA)。在饲喂前后监测OXA对大鼠自发动态运动(SPA)以及摄食量,体重(BW),脂体重(FM)和瘦体重(LM)的影响,以及每日LH注射OXA是否能够抵抗高脂饮食引起的摄食诱导肥胖(DIO)。结果:高脂饮食饲喂之后,高摄食诱导肥胖(DIO)大鼠和低DIO大鼠间体重增加量(ΔBW)、摄食量和高脂饮食饲喂后的体重无差异(P〉0.05),但与低脂饮食组大鼠相比,上述各指标均显著增加(P〈0.05)。低DIO大鼠的24 h SPA和活跃期SPA显著高于高DIO大鼠(P〈0.05)。LH注射OXA可使严重DIO降低而轻微DIO增加,DIO程度对LH注射OXA后的SPA的影响呈非线性的。每日双侧LH注射OXA可抑制早期DIO但并不改变大鼠摄食量。LH注射OXA使大鼠SPA增加,影响能量消耗,有助于DIO抵抗。结论:Orexin-A可通过增加大鼠活动量,调控肥胖大鼠的摄食和DIO抵抗作用。

重楼皂苷VII对SW-480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5809-5813

摘要:目的:探讨重楼皂苷VII(Paris saponin VII,PSVII)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方法观察PSVII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失细胞术研究PSVII对SW480细胞凋亡和周期的作用;培养SW-480细胞并给予1.0μmol/L、2.0μmol/L和4.0μmol/L PSVII 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ax和Bcl-2及周期相关蛋白Cdk-4、Cdk-6、Cyclin D1和p21的表达变化。结果:PSVII可明显抑制SW-48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IC50值为5.25±0.46μmol/L;PSVII可促进SW-480细胞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ax及p21的表达,降低Bcl-2、Cdk-4、Cdk-6和Cyclin D1的表达。结论:PSVII可以通过线粒体和死亡受体途径诱导SW-480细胞凋亡;将SW-480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是通过上调p21,抑制Cdk-4、Cdk-6与Cyclin D1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

Orexin和P物质对顺铂诱发大鼠异食癖的影响5814-5818

摘要:目的:观察食欲素(Orexin)和P物质(SP)对顺铂诱发大鼠异食癖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顺铂处理组,顺铂处理组给予大鼠顺铂(3或6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顺铂大鼠摄食高岭土量、摄食量的改变;Real-time PCR法观察顺铂对大鼠下丘脑Orexin和延髓中SP前体-前速激肽原A(PPT-A)m RNA表达的影响;分别和联合应用SP受体(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匹坦和Orexin-A对顺铂大鼠异食癖和摄食量的作用。结果:皮下注射3 mg/kg(低剂量组)的顺帕后大鼠高岭土摄入量和摄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注射6 mg/kg(高剂量组)顺铂后,大鼠高岭土摄入量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的顺铂作用12 h时,大鼠延髓内PPT-A的m RNA表达有轻微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4 h后,延髓内PPT-A的m 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在此后持续观察的5天中,顺铂可持续引起延髓中PPT-A的m RNA表达增高,在第5天时PPT-A的m RNA仍维持166.23±16.92%的高表达。高剂量顺铂抑制大鼠下丘脑中Orexin的m RNA表达,24 h时Orexin降低幅度最明显,为对照组的34.81±7.22%(P〈0.05)。此后检测的5天,Orexin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将阿瑞匹坦和orexin联合应用,大鼠高岭土摄入量较单独应用阿瑞匹坦或orexin明显减少,摄食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P物质和orexin通路对顺铂化疗大鼠的异食癖和摄食量调控具有协同作用。

人羊膜上皮细胞对脂多糖刺激下的RAW264.7细胞向M1极化的预防作用及其初步作用机制5819-5823

摘要:目的:本实验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 AECs)预防RAW264.7细胞在脂多糖(LPS)刺激后向M1极化的作用以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ELISA检测细胞释放NO浓度,Real-time 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精氨酸酶1(arginase-1,Agr-1)及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又称CD206)等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RAW264.7胞质蛋白p-IκBα以及胞核蛋白NF-κB的表达。结果:RAW264.7培养基组与h AECs条件培养基干预组的凋亡率分别为5.68%±2.3%、6.68%±2.1%(p〉0.05)。LPS刺激组与h AECs条件培养基干预组两组的迁移率分别为42.03±0.07%、14.71±0.04%(p〈0.05);LPS刺激组与h AECs干预组两组NO释放量分别为27.73±10μM、13.33±6.43μM(p〈0.05);Real Time-PCR结果显示,h AECs干预组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如IL-1β、TNF-α、i NOS以及INF-β的表达显著下调,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如Arg-1、CD206、CD36等表达上调(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 AECs干预组RAW264.7中胞质蛋白p-IκBа以及胞核蛋白NF-κB的蛋白含量降低。结论:h AECs与RAW264.7预培养能有效预防LPS刺激下RAW264.7向M1极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κBα蛋白磷酸化来降低核内NF-κB的含量,从而抑制了M1型相关基因的表达。

NK细胞中过表达Livin的实验研究5824-5828

摘要:目的:将携带Livin的质粒p IRES2-EGFP-Livin进行扩增,转染自然杀伤细胞(NK)及胃癌细胞株SGC-7901,并检测其在NK及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的表达。方法:将携带Livin基因的质粒p IRES2-EGFP-Livin进行扩增,鉴定质粒纯度与浓度;从健康人外周血中获得NK细胞,应用HP转染试剂将质粒p IRES2-EGFP-Livin转染体外培养的NK及胃癌细胞,对比分析NK及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基因转染效率及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用无血清培养基在体外成功的扩增大量的NK细胞;质粒提取试剂盒抽提得到大量无内毒素的质粒,质粒DNA基因序列并未发生突变,浓度和纯度较高。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观察到明显的质粒p IRES2-EGFP-Livin绿色荧光表达;而NK中未观察到绿色荧光表达。结论:质粒p IRES2-EGFP-Livin能使Lvin蛋白表达于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而在NK中未表达。

应用基因芯片筛选伊马替尼和尼洛替尼处理K562细胞表达差异基因5829-5832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处理K562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变化,为认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发病机制、耐药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治疗寻找潜在重要靶标分子。方法:利用GEO数据库下载慢性粒细胞细胞系(K562)基因表达芯片数据,通过差异基因的筛选,趋势分析、GO分析,信号通路分析,最后获得的重要差异表达核心基因,并建立相互作用网络。结果:获得显著表达差异基因1000,通过趋势分析、功能富集分析及信号通路分析提示主要涉及到代谢途径、细胞凋亡、癌症的途径、细胞周期、p53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及同表达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得到重要的核心节点基因:AK2、ADSL、PKLR、PKM、SHMT2、ATIC、LDHA、ENO1、CTH、GOT1;YARS、CYP3A5、CTH、GYPA、ALAS2、MTHFD2、BLVRB、GUK1、CTSH、LMO2。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基因芯片得到参与不同TKIs处理K562细胞的重要的细胞功能及信号通路主要涉及代谢通路及增殖凋亡信号途径,并且寻找到核心节点基因,为认识K562的耐药机制及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侧脑室注射orexin对顺铂诱导大鼠异食癖的影响苑艳艳1,2郭菲菲1△孟祥璐3孙向荣5833-5838

摘要:目的:研究化疗后止呕药联合侧脑室注射orexin能否改善顺铂诱导的异食癖与食欲减退,进一步探索吡嘧司特联合orexin抗呕吐的机制。方法:1腹腔注射止呕药并侧脑室置管给予orexin,观察大鼠高岭土摄取及摄食改变。2EIA法测量脑脊液中P物质含量。结果:1顺铂中高剂量组高岭土摄入增加、摄食和体重减少,呈量效依赖关系(P〈0.05~0.01)。2恩丹西酮早期抑制高岭土摄入(P〈0.05)。联合用药后延长该效应且晚期增加摄食(P〈0.05)。3阿瑞吡坦晚期抑制高岭土摄入,呈量效依赖关系(P〈0.05~0.01),联合用药后第4天,高岭土摄取减少、摄食增加(P〈0.05)。4吡嘧司特晚期抑制高岭土摄入,呈量效依赖关系(P〈0.05~0.01)。高剂量吡嘧司特晚期增加摄食(P〈0.05)。联合用药后第4、5天,高岭土摄入减少,第1、4、5天摄食增加(P〈0.05)。5注射顺铂脑脊液中P物质浓度升高(P〈0.05)。联合用药能够降低P物质浓度(P〈0.05)。结论:联合应用orexin能够延长止呕药作用期并改善顺铂引起的食欲减退。吡嘧司特通过减少P物质的含量,抑制高岭土摄入。

腺病毒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研究5839-5842

摘要: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培养后分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以腺病毒为载体将TGF-β1转染,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m RNA及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TGF-β1 m RNA以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实验组细胞的吸光度波动较小,在低值区相对稳定,各时相点无明显变化,24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0%,其后在70%-80%之间;对照组细胞吸光度显著升高,与实验组各时相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24 h、36 h、48 h、60 h、72 h的凋亡率分别为(7.55±0.03)%、(8.53±0.11)%、(13.47±0.23)%、(15.51±0.26)%、(16.59±0.26)%,与对照组细胞各时相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GF-β1能够显著地抑制HCT 116细胞的增值及诱导其凋亡。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小胶质细胞向树突状细胞转化的研究5843-5846

摘要: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过程中小胶质细胞(MG)向树突状细胞(DC)转化情况;方法:线栓法建立CIRI小鼠模型;免疫荧光方法检测MG转化为DC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MG活化情况,MG转化为DC情况及由MG转化而来的DC表达MHC-II情况;结果:CIRI过程中MG(CD11b+)表达DC(CD11c+)表面标志;与Sham组相比,不同时间点CIRI小鼠脑组织中,活化的MG(CD11b+CD45med)显著增多(P1d〈0.01,2 d、4 d、6 d组P〈0.001),活化的MG转化为DC(CD11b+CD45med CD11c+)的数量显著增多(P〈0.001),4 d时达到高峰,4 d组与1 d、2 d、6 d组相比显著增多(P〈0.001,P〈0.01,P〈0.05),并且,由MG转化而来的DC表达MHC-II显著增多(P〈0.001),4 d组与1 d、2 d、6 d组相比,CD11b+CD45med CD11c+MHC-II+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01,P〈0.001,P〈0.05);结论:CIRI过程中MG能够转化为DC,并且,由MG转化而来的DC具有抗原递呈作用。

IFN-γ参与右美托咪定在单关节炎大鼠模型中的镇痛作用5847-5850

摘要:目的:探讨IFN-γ是否参与了右美托咪定在大鼠单关节炎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用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大鼠单关节炎模型,应用Von Frey纤毛检测大鼠造模以后以及造模并且鞘内连续给予右美托咪定后大鼠后足机械痛敏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实验检测大鼠脊髓背角IFN-γ的定位;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脊髓背角IFN-γ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单关节炎模型建立后,脊髓背角IFN-γ的表达显著上调;大鼠脊髓IFN-γ定位于脊髓背角浅层;鞘内连续给予右美托咪定抑制了单关节炎大鼠的机械痛敏,并且减少了单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IFN-γ的表达。结论:脊髓背角IFN-γ的表达水平与右美托咪定对单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有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临床研究
根据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症状选择不同手术方案的临床研究5851-5853

摘要:目的:探究根据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症状选择不同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9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124例,根据症状不同分A组和B组。A组62例患者腰背痛,接受长节段矫形内固定术;B组62例患者下肢症状明显,接受责任节段减压内固术。治疗期间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节段数及腰前凸角度,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腰椎侧凸处的Cobb角,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固定节段数及腰前凸角度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和末次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及Cobb角均有明显好转(P〈0.05),两组治疗后和末次随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脊柱侧凸在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长节段矫形内固定术耗时长、术中出血量多,在治疗时应谨慎,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α-D3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5854-5857

摘要:目的:探讨α-D3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Pred激素治疗过程中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70例PN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α维生素D3(α-D3)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碱性磷酸酶(N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1,25-(OH)2D3、前甲状腺素原(i PTH)及骨密度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1,25-(OH)2D3及骨密度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NBAP,TRACP及i PTH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25-(OH)2D3及骨密度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NBAP,TRACP及i PTH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D3能够降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Pred激素治疗期间NBAP,TRACP,i PTH水平,提高1,25-(OH)2D3、骨密度,从而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利多卡因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5858-5860

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胃癌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性别不限,年龄大于等于60岁,BMI20-25 kg/m2,随机分为2组(利多组和对照组):利多组40例,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利多卡因1.0 mg/kg,然后以1.5 mg/kg/h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前30 min;对照组40例,给予同等剂量和同等用法的生理盐水。术中维持BIS值在40-60。术后两组均行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PCIA镇痛泵配法:两组均为芬太尼20μg/kg+生理盐水总量300 m L。观察并记录入室时刻(T0)、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开皮即刻(T2)、开皮后半小时(T3)以及出手术室时刻(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 O2)。记录术前1 d及术后6 h、1 d、2 d、3 d、7 d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并进行比较,术后评估并记录术后6 h、1 d、2 d、3 d及7 d静息和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利多组术后6 h、1 d、2 d和3 d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利多组4例发生认知功能障碍(10.0%),对照组13例发生认知功能障碍(32.5%),利多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预防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价值5861-5863

摘要: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5例成功行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氯吡格雷组253例,术后口服氯吡格雷75 mg、QD;替格瑞洛组312例,术后口服替格瑞洛首剂180 mg,维持量90mg、BID。两组患者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QD。研究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包括全因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和脑梗塞;次要终点为TIMI主要出血(定义为血红蛋白下降〉50 g/L或颅内出血有关的临床显著出血事件)。结果:565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3.8%vs.8.7%,P〈0.05),两组TIMI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vs.3.2%,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明显减少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并不增加主要出血。

经皮骨水泥注入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5864-5867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以传统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以经皮骨水泥注入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量、创口面积、术后48 h及6个月椎体高度及Cobb角、骨水泥量、渗漏及不足的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创口面积、镇痛药量、骨水泥渗漏及不足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椎体高度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48 h及6个月椎体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Cobb角均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48 h及6个月Cobb角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骨水泥注入术操作简便,测量精准,内固定支撑牢靠,术中止血效果理想,远期内固定支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康复新液与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5868-5871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心肌酶和免疫功能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2.34%)(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肌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 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水平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 M)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Ig A、Ig G水平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可降低患儿心肌酶指标,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苦参碱对胆囊癌患者血清及胆囊组织中MMP-7,p-STAT3及E-Cad水平的影响5872-5874

摘要:目的:探讨苦参碱对胆囊癌患者血清及胆囊组织中MMP-7,p-STAT3及E-Cad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60例胆囊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均择日行胆囊癌标准根治术,实验组患者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术后给予苦参碱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及胆囊组织中MMP-7,p-STAT3及E-Cad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5年中位生存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及胆囊组织中MMP-7,p-STAT3及E-Cad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及胆囊组织中MMP-7,p-STAT3及E-Cad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5年中位生存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能够降低胆囊癌患者血清及胆囊组织中MMP-7,p-STAT3及E-Cad水平,延长生存时间,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