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杂志社
分享到:

社会科学家杂志

《社会科学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博导新论、哲学与当今世界、经管新视野、旅游时空_旅游理论与实践等。
  • 主管单位: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3240
  • 国内刊号:45-1008/C
  • 出版地方:广西
  • 邮发代号:48-48
  • 创刊时间:198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86
  • 综合影响因子:0.45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社会科学家 2011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社会科学家杂志名家访谈

玉石神话信仰:文明探源新视野

摘要:2011年4月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艺术、历史与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的主题是“中英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本届论坛邀请了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
3-7
社会科学家杂志名家特稿

探寻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四重证据法与人文创新

摘要:文章提出改造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的“大传统和小传统”(Great tradition and tittletradition)概念,按照符号学分类指标重审中国文化传统,把汉字编码的书面传统作为小传统,把前文字时代以来的神话思维视为大传统。提示生活在文字编码小传统中的当代人,如何利用现代新知识所提供的多重证据,如先于汉字出现的玉器符号,超越文字符号的遮蔽和局限,洞悉大传统的奥妙。新兴的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倡导实地考察的田野作业,打开突破小传统拘限的知识新格局。九百万平方公里的山河大地可当做大书来解读。从司马迁写《五帝本纪》的经验可知,对于“读万卷书”的知识人,“行万里路”的民间调研功夫,是摆脱小传统书本主义限制,洞悉大传统的关键。从方法论上归纳,可将新出土的文字作为二重证据,将文献之外的田野调查的口传活态文化传承作为三重证据,将出土的实物和图像等非文字符号视为四重证据。以四重证据法重新探寻文化大传统。获得超越前代的人文创新方法和认识境界。
8-14
社会科学家杂志博士论坛

列宁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探微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列宁关于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列宁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对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构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强大的动力源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5-18

中西情感与理性的异同--从中西德性的角度进行的诠释

摘要:在先秦儒家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中,情感和理性共存于德性之中,并处于不可完全分离的状态。明智和思是德性实现的手段、方法和途径,而且其追求的是情感与理性的契合与情感与理性的统一,此外,双方都认为德性是建立在人自愿、意愿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双方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儒家重情感而亚里士多德重理性:儒家以情感作为德性的基础和导向,亚里士多德以理性作为德性的依靠和凭借,情感与理性的侧重是中西德性论的重要区别之一。同时,追求情感与理性的契合与统一也是中西方德性论的共同点之一。情感与理性的侧重是在这种契合与统一基础上的侧重,并不是截然而分基础上的侧重。
19-23

当代科技发展生态建构的伦理路向

摘要:科技发展的诸多副作用伴随它创造的舒适和便捷一起出现,它们呈现出科技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伦理难题。而最主要的伦理难题就是伦理环境问题。在以生态学表征精神旨趣的时代,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科技发展的当代走向面临着转变,改变蕴含着建构。以“科技一伦理生态理念”为方法论原则,在科技发展与宏观伦理环境和微观伦理环境相与的关系维度中形成良性运行的互动机制,是当代科技发展生态建构的正当路向和最佳进路。
24-26

中西神话中神的形象塑造及民族文化精神的差异

摘要: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在塑造神的形象时,主要有三点区别:情感与行为刻划的不同;众生对神明态度的不同;神族谱系划定的不同。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两个民族在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也决定了后来东西方文化系统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
27-29

“性灵派”谱系的理论缺陷及就宗派立论的误区

摘要:性灵诗歌是近年清代诗歌研究领域的热点。文章通过分析“性灵派”谱系的理论缺陷指出袁枚诗派影响力被高估的现状,继而从如何处理文学史上个人与宗派关系的角度提出:在清代性灵诗人个案研究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就宗派立论,容易陷入认识上的误区。鉴于此,建议将这一时期提倡自由抒写,反对形式主义诗风的诗人统称为“性灵诗人”。至于他们各自的流派归属,可以存而不论以待来者。
30-32

现代西方“悲剧衰亡”论的缘起与论争

摘要:作为一股流行约百年的现代西方文艺思潮,“悲剧衰亡”论的缘起极其复杂,除了悲剧创作整体上不够景气之外。主要包括尼采论述悲剧灭亡问题的直接启发、悲剧传统的强大压力和系统的现代悲剧理论缺席等因素。“悲剧衰亡”论思潮在兴起、盛行与回落的演变过程中,有关的争论始终不断,特别是在不同时期克鲁契与哈里斯之间、斯坦纳与威廉斯之间、斯坦纳与伊格尔顿之间的论争最具有代表性。在论争过程中,不同的观点之间彼此碰撞与交锋,不仅对于澄清误解、扩大共识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还对当今学术界产生了直接影响。
33-36

上帝教与太平天国的兴衰

摘要:上帝教是太平天国的主要意识形态,它在整个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自始至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此问题的论证,说明了太平天国作为一项变革社会的伟大事业,其成败与其指导思想所达到的水平与程度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37-39

徽商与中世纪商人的诉讼比较

摘要:文章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从宏观上比较明清徽商和西方中世纪商人两者参与的诉讼存在的巨大差异,分析注定徽商和中世纪商人不同命运的法律根源。
40-42

清末新政十年间工商业的发展——以山东济南为例

摘要:工商业为工业和商业的统称。清末十年,在全国“新政”的浪潮中,山东实行的“新政”颇有成效,济南开埠可以说是山东“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政中,胶济铁路和济南商埠开设促进了济南工商业的发展,一大批近代新式工商业开始出现,对济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济南由传统的政治消费型城市向现代工商业新城转变,济南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逐渐成为华北的经济中心之一。
43-46

以道德规制权力——我国权力文明建设的现实手段

摘要:道德是决定执政者内心思想境界与外在权力行使方式的决定性因素。以道德规制执政者权力的内在机理在于:权力获得与行使除了必须有合法性依据外,还需要有道义的基础作支撑。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提升与强化执政者的权力道德水平,这是现代民主权力的内在逻辑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执政者提出的必然要求。在我们今天注重法律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时,也必须强调道德在公共治理中的普遍意义。而以道德规制权力的本质诉求.则是提高权力主体善待权力以及文明行使权力的内心自觉。
47-49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新时据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权益保障思想的新发展,同时也对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在开展妇女权益保障事业的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等核心理念。这对于妇女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50-53

绿色新政:中国产业变革的新机遇

摘要: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实行绿色新政,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能源,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中国应该抓住绿色革命的新机遇,开发绿色能源的巨大潜在市场,抢占先机,以期将来在全球经济新秩序中占有重要的席位。
54-57

消费动力机制的制度失衡与矫正

摘要:消费、投资、出口这三大需求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但从根本和长远上来看,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原动力。当前,我国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中制度约束是重要因素。必须从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投资结构的优化机制进行制度矫正,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8-61

中国高技术产业厂商规模生产效率实证研究

摘要:厂商规模与生产效率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经验数据来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大型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中型企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显示。市场势力与中国大型高技术企业的生产效率之间尚不存在因果关系;中国高技术企业中的科技劳动力要素并未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产品差异化虽是大型高技术企业的重要效益来源,但尚未形成中型高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培养高技术产业内的领军型企业以提高市场的有效竞争;提升高技术产业对科技型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来提升产业生产力水平;运用产品差异化这一竞争手段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应成为未来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
62-66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解析

摘要:基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问题的梳理和解析,明确了职位的外延与求职诉诸的渠道和资源;解析了教育信号发送的机制以及职位的接受过程;对把握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的情势,洞察就业的关键要素,制定解决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
67-69
社会科学家杂志本刊特约栏目——“人文交大”

词义过继刍议

摘要:在大型辞书收罗的单个汉字的义项系统中有时会有一些特殊的义项,这些义项与字头之间总存在一种隔阂,即这些义项既不是字头的本义,也不是引申义。一般情况下,辞书会把这样的义项处理为假借义。但是,从历史汉字的角度考虑,有不少所谓的假借应视作文字因字形相近而导致的混同,由混同而产生了词义过继。例如“帖”有安静之义,这个意义是“帖”因字形相近致误而过继给“帖”字的。词义的这种过继虽是因字形讹误而产生,订正讹误就会消除这种过继.但实际上大型辞书并未真正消除这种过继的词义,反而有的词义成了常用义。
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