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7:47

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篇(1)

2基于文化价值体现的群众文化含义探索

在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当中,文化建设构建下所代表的层次是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是基于当前社会对政治以及经济构建下的一种集中反映,是人类在满足了基本生存条件下的更高追求。一个社会进行的文化主导就是对这个社会文化进行支配和领导的行为,从宏观角度来看就是一种策略的构建。在当前,我国的群众文化主导地位是通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得以体现的,也就是说,基于中国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引导着中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来源。这种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成分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构建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为框架下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及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和中国梦构建下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念。上述这些理论和观念支撑着我们国家的政治精神,也是对我国特色的文化支柱发展的指导依据。同时,正是上述精神支柱能够保证我国有能力也有勇气兼收并蓄,在多元价值理念以及多元文化进行发展的前提下坚守本心,不轻易被外力所左右的支撑所在。运用群众文化这一有力武器可以使得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引领整个社会的思想潮流,对全社会共同发展的思想基础进行充分的维护,这已经是当前社会各界的共识。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灵魂的基础,也是我们国家意识形态上的灵魂之所在,这种价值观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让全国人民所接受和掌握。但是如果使用传统原始的方式进行强行灌输和教化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毕竟,离群众越遥远,这种主体思想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就越浅薄。但是群众文化则可以充分的扬长避短,通过改变自己的方式,使得复杂而又严肃沉重的话题通过轻松有效的方式进行充分普及,策略性的利用群众文化参与人数众多、方式活泼不死板以及参与者身心愉悦的特点进行雅俗共赏的文化活动构建,寓教于乐,把主体思想和主导文化利用最高效有序的方式武装给人民群众,使其深深的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思想中。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群众文化相对于主导文化来说,就可以利用自身特点,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平台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篇(2)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文化生活的建设步伐却停滞不前。不同地区差异较为明显,相对于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建设来说,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庸俗落后的社会习俗依然残留,民众缺乏精神上的支持,经济上虽然获得了进步,但文化生活停滞不前导致的是社会道德风尚的滑坡,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文化生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互相交融、互相渗透,文化多样性区域复杂化,不同背景下产生的文化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内涵,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也大有不同,文化生活的复杂化加速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加之随着社会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文化传播的载体得到了大幅扩充,人们的文化生活也逐渐增多,如跳舞、打麻将、上网等,但地域差异依然存在,某些发达地区群众文化生活十分丰富,而某些欠发达地区的基层群众则较为单一。而且基层群众文化水平大多不高,多以高中和初中为主,极少主动去改变自身的文化生活,要么忙于生计,要么将空闲时间用于休息,精神生活和娱乐活动十分单调,由此也会使得群众的幸福感降低,生活质量无法提升,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基层群众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必然手段,在获得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必须要提升群众的文化水平,让群众取得经济与文化的双重进步,逐步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二、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措施

(一)加大基层文化设施投入力度,管好用好基础文化设施

基层政府要强化文化责任。首先,乡镇和街道都要提升对基层文化建设的认知,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建设工作提上日程。其次,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保养与维护,并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场地的建设与规划纳入城镇规划的范围和财政预算之内,为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此外,对现存的文化宫、图书馆、广场以及公共报刊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和日常工作给予正常的投入和支持。最后,逐步完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将完善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纳入工作考核范围,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捐助、群众自捐或者资源共享等方式购置文化生活所需物品和设施。并对群众进行文化活动满意度调查,明确群众的需求,并根据现有条件尽量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二)规范基层新兴文化娱乐方式

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基层群众的文化娱乐方式与以往相比数量大幅提升,产生了一些新兴的文化娱乐方式,如广场舞、打陀螺、扭秧歌、等,但是一些新兴文化活动的展开毫无规矩可言,甚至对活动场所周围的居民造成不良影响。如参加广场舞的群众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在早晨或者深夜在居民楼附近大肆放音乐,对周围的居民造成严重的干扰,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广场舞活动者与受干扰居民之间的矛盾事件。又如打陀螺活动,既可以活动筋骨,达到健身的作用,又可以作为一种娱乐项目丰富人们的生活,但是打陀螺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可能会因不注意而伤害到周围的人,一些陀螺爱好者在过往人群较多的地方打陀螺,对路人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由此可见,一些新兴的文化活动,虽然能给基层群众带来欢乐与乐趣,但是毫无章法可循的状态是不可取的的。这就要求政府和街道以及乡镇对新兴的文化活动进行一定的规范,并制定一些注意事项和活动须知,以保证群众的文化生活能够和谐、愉快地进行。

(三)打造特色文化项目

可由政府牵头,街道和乡镇协助,创办具有当地特色的全民性活动,提升基层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在一些民族地区,可以每晚举办民族舞蹈会,期间使用的音响等设备可由政府、街道或者乡镇提供,让大家形成一个习惯性的文化活动,在每天辛劳的工作结束之后,都来小聚一番,既可以沟通群众之间的感情,还能够丰富群众的日常生活。特别在遇到一些喜庆的节日,举办活动更能激发节日的氛围,如元宵节猜灯谜活动,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

(四)打击不良文化活动,构建良性文化活动圈

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各种活动的质量良莠不齐,必然存在一些不良文化活动。对于有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活动,必须严厉打击。例如,聚众,在很多地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总会有一些打牌、下棋、打麻将之类的活动,但一些人的不良行为使得原本纯粹娱乐性的活动变了味,变得不纯洁,一些人因为几块钱的输赢而大打出手,甚至危及性命,这些行为无论怎么看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是不利的。因此,政府应当倡导健康、正能量的文化活动,对不良文化活动进行规范和改造,或者杜绝该类活动,对于因此引发事端的人群,进行一定的批评教育。此外,政府和街道、乡镇还应对基层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引导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三、结语

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单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基层群众自身也应当注意到文化活动对整个社会的促进作用,从自身的行为出发,避免参加不良文化活动,积极参加积极有益的文化活动。在使用文化基础设施时,秉持爱护的态度,不刻意破坏公共基础设施。培养自身高尚的情操和思想觉悟,不受不良文化活动的诱惑。在丰富自身文化活动的同时,充实自我,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单文奇 单位:盐都区龙冈镇文化站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文化篇(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进步的系统工程,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根基。研究建设和谐文化的途径,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及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意蕴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指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为价值取向并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的思想文化形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体现的是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理念,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思想意识根基和良好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在党的十七大中报告中明确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把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他还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和谐文化的新体系逐渐形成,它将在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必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但在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发展及意识形态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重要作用。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可以为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提供智力资源。依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发展从社会存在的意义上制约着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而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又以社会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领域。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还应借助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先导。

列宁指出,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首先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扫除文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并努立培养一批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和各行各业专家学者,要促进以实现电气化为标志的科学技术发展。在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的俄国,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因为工人对资产阶级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学习和掌握程度,农民对合作社的接受和参与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生产的恢复和建设状况。一定的文化是保证新经济政策实施,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展工业技术革新与创造,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工业革命进程;在农业中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优良品种的培育和遗传基因的运用硕果累累。这充分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对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文化知识为创造物质财富提供智力资源。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创建和谐文化环境,缓解社会矛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奋斗目标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以和谐文化引领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当前尚不具备和谐的文化环境而引发的诸多矛盾,使群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主要表现为:高额的教育收费与收入较低教育需求的矛盾,一方面文化教育的程度随着物价、医疗、住房价格的攀升,教育费用居高不下,直接影响受教育的程度,如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高收费使这些需求都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影响文化教育的质量,各种文化娱乐场所设施、图书出版价格不菲,一般人群难以享受,尤其是进城的农民工和农村的人群,对提高文化质量,享受文化生活还处于不可求的状况。因此,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使人民基本文化利益得到满足和保障,最大限度地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有利于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使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文化建设的矛盾得到更好地解决。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建造坚实的思想文化根基。和谐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思想为导向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社会风尚、道德行为规范的文化形态。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由指导理论、奋斗目标、精神支撑、道德准则四个方面构成。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着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道德准则,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人们的侵蚀,逐步缩小和剔除它们借以滋生的土壤;必须加强文化领域的管理,移风易俗,努力改造落后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感召力,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其核心价值取向是为实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共同富裕的目标,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意识形态,培育文明风尚的社会环境,最终为每个社会成员公平享受社会资源和社会机制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奠定思想根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必须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为和谐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灵魂。我党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的理论成果,从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理论基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尤其是教育青少年一代,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其次是积极鼓励和挖掘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区域所蕴涵的文化资源和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创建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的和谐文化,使之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凝集人们的先进思想投身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表现。时代精神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方向和潮流中的崭新精神风貌。因此要以各种文化艺术、文化精神弘扬和宣传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非典”精神、抗大风雪精神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等民族优良传统,使中华先进的民族传统和先进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成为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影视、文学艺术题材形式弘扬、树立良好的道德评价、奖惩机制和各层次舆论监督机制,形成全社会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社会主义文化篇(4)

   一、信念的哲学定义

  从中国哲学源流上看,对信念观的重视和研究可以追溯到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夫子。孔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语见《论语·八佾》),“敬鬼神而远之” (《论语·雍也》)。孔子对神明信仰观的怀疑和淡化处理,用一个“如”字表白得淋漓尽致。本文认为,孔子的信仰观,实质上就是一种信念观。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信念学说,对中国人信念观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信念和信仰是并驾齐驱的,信念和信仰同样是人类信仰观学说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理性哲学的宗师康德曾经给人的认识能力划界,为信仰留下地盘。根据康德的理论,那些属于人类对未知世界、对人类不可知世界的精神描绘、主观推断、主观追求和人类情感寄托的知识范畴,就是哲学意义上的信仰。

信念观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识论的角度,信念属于信仰的范畴。给人的认识能力划界,界限之内的,称为理性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而界限之外的,是未知世界或不可知世界的领域。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这一精神领域的观念性知识,这就是信念和信仰。信念与信仰的区别是,信念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随着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有可能实现,但信仰完全没有可实现性。

信念,是社会的人对与现实相关联的未知领域的一种预期和美好憧憬。信念是人类认识能力范围与未知世界、不可知世界的分界线上的知识和观念。信念既受到已知世界的影响和制约,又是通向未知的精神王国的桥梁。

  信念是可以实现的信仰。信念既能制约在它后面的科学,又能兼顾在它前面的信仰。研究信念,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硬道理,那就是,信念有可能统一,信仰无法统一。

二、共产主义信念的“三个文明”解释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中国社会进入政党政治的时代。在此之前,在秦始皇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始终是一个文化信念的国度,文化信念照耀中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历代统治阶级而言,他们所信奉、所推崇的都是这样一些中国优秀的文化信念观,其中包括儒家、道家思想等等;宗教思想及其影响,只在严格的律法管制下发挥有限的作用。  

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两种信念,代表了20世纪中国社会两股文化思想潮流。这两种信念观的交锋而引发的政治运动,席卷整个中华大地,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十世纪初,以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一大批仁人志士,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下,在探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难岁月里,及时地引入了伟大导师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信念学说,开创了一个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追求目标的伟大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告别了那段科技落后、被动挨打的屈辱历史,中国社会开始驶入文化发展的快车道。古老的中国,开始了伟大的复兴。

       如果以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历史为背景,认真比较和鉴别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两种信念观,作者认为,共产主义信念为广大中国社会所接受是必然的。首先,共产主义有马列主义的一整套思想体系,其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的基础深厚。第二,马列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比较完美的同中华优秀的信念文化结合在一起。第三,共产主义将这一崇高信念建立在党、军队和人民群众的有机整体上,这一崇高信念在党、军队和人民群众中依次激发、放大,形成巨大的“信念合力”。第四,在地缘政治上有前苏联提供支持的优势。三民主义的缺陷在于,第一,其理论体系性不强;第二,在当时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民族矛盾复杂,民生、民权方面更是举步维艰;第三,将信念观仅仅定义在“民”的基础上,无法在党、政府、军队和民众中形成合力,甚至可能是相互掣肘、混乱不堪。

       十九世纪中叶,关于共产主义信念,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经济学和人学两个方面加以阐述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从人学的角度描述过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和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73页)。

       二十世纪的中国,在毛泽东时代,共产主义信念主要表现为推翻“三座大山”压迫的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一种崇高革命理想,表现为消灭剥削、消除不平等、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并过上幸福生活的理想追求。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面对东欧巨变、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处于低谷的严峻现实,作者认为,应该及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观学说,应该积极推动共产主义信念观的与时俱进。

      本文认为,可以从“三个文明”的角度,解释共产主义信念观。共产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相当长历史时期的理想信念,从物质文明的角度解释,就是共同富裕;从精神文明解释,就是“共人类精神文明的产”;从政治文明来看,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三个文明”这一当代中国社会的文明观为基础,来解释共产主义信念,其意义在于:

1、它站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的基础上解释共产主义信念。

2、它符合马克思、恩格斯从多角度、多方面解释共产主义的原则。

3、可以简化问题,并有利于同世界先进文化、世界文明的发展潮流沟通和交流。  

   三、世界文化浪潮中的中华文化信念

   理性和信念、信仰的结合就是文化。

   离开了信仰和信念,可别奢谈什么文化。在当今文化定输赢,文化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无以复加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科技文化、哲学理念和基督教信仰文化的混合物;而我们中国文化,是文化信念主体推进的先进文化体系。

   音乐可以反映出文化的本质内涵。本文认为,中国音乐已经在世界音乐中有开始领先的趋势。在巴黎,在美国,中国音乐会、文化节的巨大成功,是我们的文化信念先进性的一个信号。

   那么什么是文化信念呢?文化信念是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它是指将文化整体和文化中的一些精辟的观点和论断直接充当社会的人对生活和事业的崇高追求和信念。中国文化中的很多人文信条,其实质,都是文化与信念高度融合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可能实现的美好境界。文化与信念的高度融合,就是文化信念;这种深层的、完美的融合而成的文化信念,更加放射出智慧的光华,照亮中国历史。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新中国的诞生以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中国的文化结构、文化底气稳如泰山是分不开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一片混乱并发生巨变之时,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局势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我们的文化底气和文化信念。对于一个缺乏文化底气、文化信念的社会结构,也许拿一把扇子扇它两下,它都可能会风雨飘摇。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就。中国共产党是当今世界具有个性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其中,毛泽东思想是党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执政初期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长期执政、执好政的指导思想。

  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十分重视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信念结合在一起。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谦虚谨慎”、“艰苦朴素”等等,都直接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先进的文化信念的精华。因此,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又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先进的文化信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重视将新时期党的理论与实践,同中国先进的文化信念相结合。邓小平同志所开创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领导全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充分体现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先进的文化相结合。因此,从文化学的观点来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中国先进的文化信念体系的一种当代表现形式。

  美国的文化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然而美国社会文化也有弱点,绝不能照搬照套。例如:文化模式单调,同性恋、家庭价值观遭到冲击,高科技对宗教、信仰文化的僭越,恐怖主义,等等。美国的文化观甚至已经和欧洲的主流文化发生了不和谐。  

   四、社会主义文化信念的主要内涵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成功预见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社会主义信念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两大信念学说之一。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文化信念既是一种现实信念,同时又是一种崇高信念。作为新时期的进步青年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当代中国,认清中国现代文化继往开来的前进潮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现实信念和社会主义崇高信念。青年一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战略机遇,特别有责任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文明中国服务。

作为一个将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观和信念观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文化信念体系,作者认为,需要积极研究,开拓创新。

  社会主义文化信念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2、在指导思想上牢固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指导地位。

3、坚决打击腐败。

4、国家资源社会所有,市场资源市场化。

5、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

6、以人为本,共同富裕。

7、文化立国,充分发掘儒家文化等中华先进文化信念的精华,向世界传播内容丰富的、先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信念。

社会主义文化篇(5)

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研究成果较多,具体研究的问题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方面。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意义。

观点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国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代表有白淑英的《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观及其理论意义》和陈志华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两个作者都认为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网络时代中国文化发展实践的新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观点2: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网络文化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全面贯彻实施,有利于揭示网络文化与人在互动中的规律。主要代表有宋元林主著的《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陶侃主编的《我们都是网中人——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以及佐斌等人主编的《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发展研究》。陶侃通过对一些生活化的案例与情景进行剖析和点评,即学术论述、观点与生活化描述相结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影响之方方面面。佐斌等人认为和谐的网络文化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

1.2建设中共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方向。

观点1:网络文化建设要突出“中国特色”。我国正处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要适应我国国情,彰显党的先进性,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李娟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中指出,网络文化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为突出民族性、彰显先进性和注重服务性。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建议。观点1: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代表作有课题专家组发表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强国对策建议》等。观点2:增加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量,提高供应能力。魏苏伟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中指出,当前能给人带来立体享受的网络文化产品数量还很有限,并且海量的网络文化资源没有合理的分类整理,使得广大网民在输入关键词查找时找不到相关内容,难以满足其需求。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存在两大中心:一是虚拟社区,二是在线身份。观点1:虚拟社区。睿音高得的《虚拟社区》是其研究网络文化的代表作,书中他也详细阐述了网络文化的发展以及对现今社会的种种影响。他认为虚拟社区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忽略面对面,以网络为媒介做各种事情,但他们所做之事与现实社会中聚集到一起面对面的群体所做的事完全一样,只不过通过了网络传达,把身体留在电脑后面。观点2:在线身份。雪丽.特科尔(SherryTurkle)在《屏幕生活:因特网时代的身份》中提出了在线身份这一观念。她指出,“网络世界并不是一个地狱,它是一双筏子、一架梯子、一个过渡空间、一种延期偿付,到达更加自由的境界之后就被丟弃了。我们不必过绝屏幕生活,但我们也不必把它当做另外一种生活对待”。这些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内容深刻广泛,视野开阔,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对已有研究现状评论

1.优点。

学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研究拓宽了网络文化的内涵,指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意义和途径,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2.缺点。

尽管有众多学者已经研究过或者正在研究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内容,但在某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上缺乏深入地、有针对性地研究,严重制约着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网络立法方面。

互联网作为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对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客观上互联网也为网络信息污染和网络犯罪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网络谣言、网络虚假广告、网络黄色信息、网络迷信等遍布网络世界的每个角落。因此完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但学者们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没有形成有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对策建议。

2.2技术创新与网络文化安全方面。

网络文化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建设安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宣传体系,实现我国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政策和信息的宣传,让我国本土的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开来,加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加大网络技术投入和进行网络技术创新对网络文化安全的意义重大,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甚少。

2.3基于群体差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应以人为本,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生活需求。但我国目前的网络文化对不同的人群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网络平台上没有针对不同人群的音乐、游戏、视频、网站等,不仅不利于信息的检索查询,而且对那些法律观念淡薄、自制力不强的人危害更大,尤其是青少年,严重影响和谐网络环境的建设。基于群体差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体系建设是当前所忽略的研究领域。

社会主义文化篇(6)

关键词: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方向

火炬——“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号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船标——“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摘自同志十六大报告)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的核心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我们注意到,十六大报告中在讲到文化时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相互交融,即文化、经济和政治间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一体化互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另一个是相互激荡,就是一个相互学习、借鉴的过程。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文化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份额,是我们未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建设的一个高潮正在兴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文化事来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和重要性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加体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价值之所在。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他还指出: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说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利用一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全方位地吸呐人类一切先进的文化因子和精神财富,重新整合、构筑现代化的中华文化体系。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致的,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它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体现的文化意识,是一种超越一时一地具体经济政治问题的远虑,它与长治久安、造福万代的执政理念连在一起,与延续中华民族斯文与道德的历史感连在一起,与谋求人类完善和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连在一起。

先进文化站应该是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时刻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我们的先进文化,正是朝着反映时代前进的方向,表现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方向前进。同志曾把主旋律精辟地概括为“四个一切”即“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和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这些都是先进文化的集中反映。

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紧迫性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纽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既是广收博采、熔铸万物,又必须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民族文化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着发展先进文化和被西方或同化的危险。这表现出文化领域的竞争,不仅表现在文化产品的市场覆盖上,更表现在文化价值观的渗透上。

不少人认为只要中国在、中国人和汉语言还在,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就必然会存在,就会被很好地继承和发展,所以我们听到了“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这样的声音。其实我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逐渐渗透,而且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步扫荡而消失。对于另一个声音“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表示过于乐现,而认为“走向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仍然而临铲除封建主义的历史重任。”透过这两种不同的声音,而且是完全对立相反的说法,一个的共同前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确实还活生生地存在着,而且几近消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着重大危机,而且这种危机现象日趋严重。如何克服文化价值观渗透对我们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主,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从世界广阔的视野和面向新世纪的胸怀,审视自己,发展自己;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的精神总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其次,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振奋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民族文化精品战略,努力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质量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坚决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侵蚀。国家强盛和发展,民族振兴和独立,人民幸福和尊严,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努力实践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正是优秀的文化作品,把亿万人民紧紧凝聚在先进文化的旗帜下,不断增强人们的民族意识,不断为前进中的人们增强精神力量,为现代化建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必然性

我们要时时注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来深入思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这个重大问题。我们既有丰厚的物质文明,更要有富足的民族精神支撑,才能充满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广义的概念中,“文化”既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又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相对封闭的存在状态被西文的坚船利炮所打破。西文列强与中国的战争既是一场军事战争,又是一场文化战争。中国人在痛苦而屈辱的失败中认识到了工业文明与现代化文化的力量与价值,西学自此开始被先进的中国人所自觉接受。中国人是从两个角度肯定并接受西学也即现代文化的。其一是认识到了不接受现代文化就要亡国灭种,学习西方的技术、经济、价值与制度是抵抗并战胜他们的唯一途径。当时所说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就包含着这个意思。其二是逐渐认识到了西学所代表的工业文明与现代文化具有先进性,体现了历史的进步的脚步,是中国所应该选择的方向。就是在这种背景与思路之下中国文化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艰难转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党仍坚持文化的现代立场,推进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文明,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使民主、平等等现代观念深入到社会最基层,使历来封建程度最深的中国农村纳入了现代国家的制度框架之中。我党移风易俗、破旧立新,使人民日常的生活方式、思想价值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建国后我党也曾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犯过从局部性到全局性、从短时段到长时段的左的错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我党在追求现代化的愿望太迫切了,以至于想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最终反而走到了现代化的对立面。“”过后,我党根据变化了的新的形势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新方针,带领中国重新回到国际社会,回到了现代文明的主潮流,中国共产党的现代文化导向更加彰显。二十年来对市场以济的建构,对民主政治与法制的追求,对信息时代的认识,对知识经济的倡导,都表现了我党追随历史脚步的旺盛的文化活力。

要树立既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点,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在观念、体制、机制上要真正解决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坚定决心,就是要实现整个中华民族全面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进入小康社会,群众的文化消费将进入旺盛期。据有关部门估算,到2005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到5500亿元。这就要求在发展文化公益事业,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新形势要求我们不断适应新情况、新变化,紧跟时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将极大地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从而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四、结合文化工作来进行深入思考

社会主义文化篇(7)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在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现代文化。和谐文化建设要突出以下价值追求:

1.把握方向性、目标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价值理性,融行为规范、行为选择和行为评价于一体,它表达、设定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规定社会发展目标,把握社会发展方向。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时期,扭转社会成员某种程度的心理浮躁、信仰缺失、信念动摇、行为失范的态势,抛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改变单调的、概念化的、说教式的弊病,迫切需要发挥和谐文化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的功能;迫切需要发挥正确思想舆论的导向作用,增强其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唱响主旋律,弘扬正气,疏通民意,化解负面情绪、凝聚人心。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种一致性的价值追求引领社会思潮,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指引人民前进的方向,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繁荣。

2.突出主导性、主体性。党是和谐蓝图的规划者、设计者,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主导者。和谐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党对先进意识形态、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观把握和创新统领,同时在党内营造意志统一、民主集中、平等公正、团结友好、关系融洽、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和谐局面,发挥党内和谐的示范、导向功能。广大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必须发挥其主体作用。要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使和谐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和谐理念、和谐观念不会自然而然地生成,需要执政的党和政府借助各种有效载体,整合现代媒体、媒介资源,以各种形式和途径进行有效的宣传,内化为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意识,落实在工作、社会生活点点滴滴的细节中,体现在实际行动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培育新的和谐生长点和增长点。党和政府与其他各种组织、人民群众要形成和谐的良性互动,建立长效机制,共同繁荣和谐文化。

3.凸显时代性、开放性、民族性。现代和谐文化的建设应有开放的世界眼光,积极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汇百家、兼收博取,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展示、丰富和壮大自己。同时,和谐文化来源和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要进一步挖掘和发扬这一特性。

4.注重多样性、包容性。和谐文化是一种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的文化。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如同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平衡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原则,既要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思想文化,又要承认差异性,尊重个性、包容多样;更需要把握好基础性和广泛性,使不同群体、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追求的人能够普遍认同。从全球层面来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在和谐文化指导下建设和谐世界,创造持久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需要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共同繁荣,实现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因此需要更多地倡导民族精神、国家意识、开放意识、宽容意识、社会认同,倡导明礼诚信、互助协作、谦和友爱的社会意识。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挥其科学发展的导向作用;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引导大众文化、宽容通俗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努力改造落后文化,自觉抵制媚俗、低俗、庸俗文化,坚决反对腐朽文化,以净化和谐文化发展的文化生态。

5.着眼长期性、艰巨性。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和陈旧管理方式带来的历史惰性,在无形中制约着和谐文化的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以约束各种社会非和谐行为,更需要我们反复探索。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包括建设和谐文化,既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也不能盲目乐观,必须自觉按规律办事,脚踏实地,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序推进。

社会主义文化篇(8)

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记载文化的是《周易》。《周易》中有句话是“关乎天文以查时变”,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天气预报。研究时间,空间,气候,地理的变化。还有一句话是“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说这个文化是我们人自身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之后呢,文化反过来又要“化”人。提高人,塑造人。这是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文化就像空气似的,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时时刻刻都存在,在提醒着我们,熏陶着我们。报告中说了,现在我们要发展文化产业,要使文化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今天的社会上,文化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它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它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在文化里面价值观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报告当中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第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形成了一个系统。这里边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体系太大了,太庞杂。在这次的十报告中,在原来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简成24个字。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得到了大家的一个共识。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报告当中提出来了,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虽然这三十多年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我们不能好了这样,丢那样,道德失范,价值失迷,人文精神失落。所以说,我们要努力提升我们的文化,提升我们的道德,特别是要提升我们社会的 诚信。用报告当中的话讲就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推动学 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软实力的内涵

报告当中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教授,叫约瑟夫莱尔,他写了一本书,《软实力国际政治致胜之道》最早提出了“软实力”这个概念。他讲的软实力包括政治、文化、外交三个方面,而我们这里讲的是“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科技这些硬实力来谈的。

2、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关系 。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是根本,而软实力是它外在的一种表现。我们是要重视软实力,但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

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路径

(一)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它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那么我们怎么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的关系呢?在这方面,我们的做的就比较好,如“实事求是”出自于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一本书,《汉书·河间献王传》。在延安的时候,就把这个“实事求是”拿过来做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那这个“实事求是”不是马克思讲的,不是恩格斯讲的,不是列宁讲的,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六中全会当中提出来了,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与人民共享。报告当中也有这样的一句话,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所以说,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的满足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如果不坚持以人为本,不从群众需要出发,文化产品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啥现象呢,“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这样的一种结果,今后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着力点,不断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三)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向前发展

1、我们要明确划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性质混淆了,从性质上来看,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公共性。而文化产业它就不一样了,它具有经营性,是要赚钱的,所以说,是由企业向社会提供带有盈利性质的文化产品,它所面对的对象也只是一部分人的文化需要;而文化企业也主要依靠市场来融资、来发展。

2、要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

先来看看我们现在文化产业规模是多少呢?2010年大概增加值是1万亿左右,占到GDP的比重是2.75%。而我们喊出的口号是,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希望达到5%左右。到2020年达到8%~10%,至少达到8%。咱们再来看看英国,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比重就是8%左右,美国更多近20%,其他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这仅仅是数字上要到达的目标,同时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跨国的文化传媒产业集团,这样的话,我们的文化产业不仅有规模而且还有竞争力,就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能够与迪士尼、时代华纳、贝塔斯曼这些国际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展开合作与竞争,在整个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潮流的作用,在国际舆论中能够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社会主义文化篇(9)

一、律师文化及其重要性

文化,通常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称。律师文化通俗地讲就是律师行业文化,是指律师行业在依法执业及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职业精神、职业理念、职业价值观等群体意识形态的总称。

律师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一部分,植根于社会文化,却又独树一帜,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采。从律师的制度基础角度看,由于存在着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历史渊源、文化环境、风土人情、行为理念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律师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并体现出不同的特性。西方的律师行业从萌芽、发育到成熟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其职业信仰与理念、价值观、管理制度、行为准则等日趋完善,由于政府干预少,更多地体现了行业自治,所以律师文化的发展带有明显的自发、自觉的性质。而在我国,由于律师制度恢复发展的时间较短,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律师资源供不应求,巨大的市场缺口使律师队伍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太多的功利性、太短的时间积淀,以至于目前尚未形成内涵统一的律师文化。

而律师文化对于律师行业而言,作用极其重要,打个比方:有了律师文化的律师行业,就象有着蓬勃生机的森林,可以给作为个体的律师提供水、氧气及养份,可以净化社会文化中的有毒、有害成份;而欠缺了律师文化的律师行业,将逐渐由森林转为荒漠。在实践中例子不胜枚举:个别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不讲职业操守,不讲诚信,不能遵从“法律至上和当事人中心”的行为准则,而是一切向“钱”看,为了钱可以丧失做人的基本道德,可以知法犯法;一些律师事务所则乐于开作坊、卖摊位,实行所谓“四位一体”(即一个律师随身携带所函、介绍信、发票、委托合同接案)的管理模式,与律师管理的法律法规等要求格格不入。而正是由于律师文化的缺失,导致律师这一本应倍受尊敬的职业群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声望等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误解。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推进律师文化建设,强调积极主动地研究与推动、自觉地凝结与提炼律师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便是当务之急。

二、律师文化的效用

文化属于意识形态的领域,它根植于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同时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先进的文化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律师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先进的律师文化可以推进律师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腐朽的律师文化必然阻碍其发展进程。因此,我国当前的律师文化建设应在追寻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继承先进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有效运用行政手段、行业内力等自主、自觉地推进律师文化的凝结与演进,尤其要遵循“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加强律师文化建设,从而提升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凝结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基因的、反映时代要求的、适应律师业发展的主流律师文化——社会主义律师文化。

司法部赵大程副部长在全国律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律师文化建设是这样定位的:律师行业在解决了行业队伍问题、组织架构问题之后,这个行业队伍靠什么精神支撑起来,这个组织架构靠什么理念去指导运作,就迫切需要形成一种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以及律师行业特征的职业精神,也就是社会主义律师文化。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律师文化是我国律师行业的主流文化,在此主流文化的框架下充分发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展示律师文化建设的区域特色、集体特色、个体特色。如职业精神、职业理念、职业信仰、行为准则、形象风采等的多元化展示。

开展社会主义律师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效用:

(一)构建功能。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全新的制度发展阶段,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在制度性质上显得更加先进和优越。先进的社会制度必须有先进的文化作为精神支撑,所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在总结归纳人类已有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创造与构建适应其制度要求的全新文化体系。律师文化建设也是如此,更多地体现为破旧立新,重在对律师文化体系的构建。尤其是我国的律师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成熟,发展的路径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对律师文化的构建性就显得更加迫切。从律师文化建设的层次上看,重点应对律师群体(行业)文化、集体(律所)文化和个体(律师)文化这三个层面上的要素、功能、任务等进行构建;从律师文化建设的内容方面看,既包括对律师职业精神、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操守,管理体制与制度构架、行为准则、形象展示、社会评价体系等静态模型的构建,也包括对客户服务流程与规范、社会活动要求、服务礼仪标准等动态模型的构建,还包括律师群体内部对各种具有文化凝聚功能的系列活动模型的构建;从律师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方面看,既包括思想与心灵上的塑造,还包括运行机制规范、重点难点攻关、宣传推广渠道选择等方面的构建。通过对律师文化建设模型的构建,旨在确立律师主流文化——社会主义律师文化的应然状态,为开展律师文化建设提供指南。

(二)整合功能。“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对文化的理解和实践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律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虽然有人类公认的“自由、正义、平等、秩序”等道德规范的约束,也有“法律至上”等法律人所应具备的内心确信予以支撑。但当法律文化展现在不同的群体或个体身上时往往呈现出非常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各执一端,因而形成不同的文化流派和学说,不同的流派往往以不同的理论作支撑,有的反应了社会主义主流律师文化的本质属性,有的则不尽然。为了避免支流律师文化对主流律师文化的冲击,律师文化建设的任务就应当对现存的律师文化学说和流派观点进行整理、归纳、提炼、权衡、扬弃,把各种学说和流派中的合理内核提炼出来,整合成为一个时代背景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律师业健康发展的主流律师文化。有人认为:过分强调律师文化的主流性和上层建筑性会抹杀律师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搞“一言论堂”,不利于律师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开展律师文化建设是一项有组织、有目的、长期性的推进活动,它以研究、丰富与发展主流律师文化为己任,而不是为培植支流文化而存在的,从这一点上讲,开展律师文化建设就应以研究和实践主流文化为宗旨。至于支流律师文化的发展,所能给予的是言论与实践上的空间而不是与主流文化的发展争夺阵地。

(三)服务功能。一项制度的建立总是为一定对象服务的,如果没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就会丧失存在的基础,律师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律师文化建设主要服务于三个对象:一是服务于上层建筑,即律师文化建设应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服务。二是服务于社会,即律师文化建设应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三是服务于律师事业,即律师文化建设应促进律师队伍健康、稳定的发展,促进律师执业氛围的优化。

(四)阵地功能。加强社会主义律师文化建设,就是要用社会主义先进的思想文化去占领律师队伍的思想阵地,确保这一与上层建筑密切相关的职业阶层免受不良文化的污染和侵蚀。律师文化建设重点要占领三个阵地。一是要用先进的律师文化去占领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阵地。律师群体靠运用法律为当事人服务,与百姓水融,律师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呼声,了解百姓甘苦,解百姓难解之题,办百姓难办之事,是收集民情的情报站。因而,应通过加强律师文化建设,从强化职业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等入手增强广大律师牺牲奉献的自觉性,将收集民情与传达政策变为自觉、自发的行动,确保律师这一与党和政府联系紧密的职业群体能成为党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的传声筒,成为阐释政策法令的消化器,成为解民怨、恤民情的桥头堡。二是要用坚实的行动去占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律师职业群体的有力推动。律师文化建设的作用在于引导律师以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法律?以什么样的行为去适用法律?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去平衡社会效益、当事人利益和律师个人利益的关系?如此等等。总之,律师站在以法治国的第一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律师文化建设必须紧跟这一形势,用先进律师文化的力量不断影响律师群体的行为、确保广大律师在建设法治国家这一大环境中有为有位。三是要用先进的律师文化去占领优秀律师人才的教化阵地。优秀律师除了是一名精通法律、经济、管理、外语、现代信息技术等专业技能的法律人外,还应当是一位政治清醒、思想纯洁、作风正派、勤勉尽责、热爱公益事业、社会声望较高的社会人,具备这种素质的优秀律师人才没有先进的律师文化去熏陶与教化是不可能结成正果的。因而,律师文化建设应占领这一阵地,为打造优秀律师人才服务。

(五)传承功能。一个时代先进的文化成果应当被提炼出来、传播开来、继承下去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传承先进的律师文化是律师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通过传承先进的律师文化,促进律师文化建设档次的不断提高。传承律师文化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律师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既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确定一个稳定的文化内核作导向,防止律师文化变成了宣传口号,朝令夕改;又要确保律师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在历史演进中丰富和发展律师文化内涵,赋予律师文化以时代气息,从而增强律师文化的适应性。二是要处理好主流律师文化的传承与保持律师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力求在弘扬与传承主流律师文化的同时密切关注支流律师文化中的合理基因,及时将其吸收、整合,为打造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强势主流律师文化提供基础素材。三是要处理好继承中国传统法律(律师)文化与吸收借鉴国外先进律师文化的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律师文化的同时应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借鉴西方律师文化的合理基因,确保社会主义主流律师文化更具生命力。

三、律师文化的建设核心

律师文化建设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但作为一个以向社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为生存之本的行业或职业来说,最根本亦是最所需要的,就是诚信。

(一)诚信,为律师职业的法律服务本质所决定。

律师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专门职业人员,律师与其他从事司法工作的法官、检察官的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其职业的服务性。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公务人员与其对象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不平等的“公务”关系,而是基于委托合同而形成的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委托合同建立的基础就是当事人对律师的人品、职业道德、专业能力等的信任,因而律师的服务角色是否能够形成,首先就取决与在当事人眼中,律师是否诚信。双方无论在缔结委托合同前,缔约时,还是履约中,都应当恪守诚信这一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最高原则。

(二)诚信,为律师行业的公共伦理所要求。

每一行业都有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专业定位和共同的职业操守。律师行业之所以能够存在,没有被取代,除了其具有其他行业所没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诚信服务的共同伦理无疑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不论对每一个律师个体还是整个行业来说,遵守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没有勤勉尽责、谨言守信这些职业操守,谁还会将其事关名誉、人身、财产、自由、生命的重要事项托付之?也正因为具有诚信这一行业伦理优势,几乎每一种司法制度都赋予律师优于其他种类的人、辩护人的特殊权利。

(三)诚信,为律师制度成熟完善所必需。

律师制度以确认律师地位、规定律师性质、强化律师管理、规范律师执业、协调律师关系、促进律师业发展为内容和目标,其每一方面都与律师的个人品行密切关联,都以每一律师个体诚信做人、诚信执业为基础。因为一切制度都必须通过每一个律师的具体行动来实现。可以说诚信建设,既是律师各项建设的基础,也是各项建设的归宿和落脚点。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律师的诚信建设呢,笔者以为以下几方面不可或缺:

(一)强化依法执业。律师工作区别与其他服务的特点最重要的就在于其法律性,不论是民事行政、刑事辩护、还是非诉讼业务,律师的每项业务都以法律服务为内容,法律具有明确的是非界限和行为标准,因而依法执业是律师之本。强化依法执业,首先应当加强律师的法律业务学习和培训,使律师及时准确了解法律的规定,把握法律精神。其次,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展业务,不允许故意曲解法律,更不允许知法违法。

(二)强化规范执业。依法执业只是律师执业的最低要求,律师协会及律师事务所还应当根据不同律师业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执业规范,业务指引,引导律师向当事人提供规范化的服务,这既可提高律师服务的水平,体现律师服务的专业特色,也必定会促进律师诚信服务建设。目前全国律协已经制定《律师办理刑事规范》、《律师办理公司股权收购业务指引》等执业规范,但从现实需要来看,还远远不够,许多需要规范的业务领域还没有相应的指导规范。在这方面地方律协也要发挥作用,积极组织本地具有较高法律素养和丰富执业经验的律师适时编写,以便为当地律师规范服务提供指导。各事务所也可根据其实际,制定更为具体和便于操作的某些办案规范,以提高本所规范执业,促进诚信执业,创建各具特色的服务风格。

(三)推行律师执业公示。将律师的有关个人情况(如执业执业证号),律师事务所的简况(如人员结构、投诉电话等),律师收费标准、收案收费制度等予以公示,便于当事人知情、选择、监督、投诉。

(四)避免利益冲突。要建立并严格推行利益冲突和回避制度,禁止双方,避免为已案件的当事人有利益冲突的另一方当事人与其案件有关联的案件。

(五)建立律师诚信档案。律协、司法行政机关、各律师事务所都应建立律师诚信档案,详细记载律师执业诚信情况,以次此作为执业年审,评定职称,评选先进,向社会推介优秀律师,律师执业操守评价的依据。

(六)公平竞争。规范律师执业推广及服务广告,禁止利用不正当手段竟揽业务,排挤竞争对手。提倡同行互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维护行业整体形象和利益。

(七)尽职服务,谨慎言行。律师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敢于仗义执言,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禁止在执业中虚假承诺。

四、管理机关在社会主义律师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纵观中外,管理机关在律师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都是极为重要的。作为有形干预法律服务市场的手,无疑起着承托律师文化的作用,律师的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收费标准及程序、案件流程等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明白地体现。在西方,由于行业管理机制的成熟,对于律师的管理基本交由律师公会,律师公会取得了政府部分职能的授权,地位近于准行政机关,全力维护律师利益,倾心推进行业治理,为律师执业、律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而具体到国内,现状却不甚乐观。俗语说有娘的孩子有人疼,但律师行业虽然有司法部主管,却也疼不起来。律师正当的执业权益得不到维护,律师地位的提高得不到政府的强力支持,而同是被司法部主管的法律服务所却在机制的保护下得以混水摸鱼、与律师行业争夺服务市场,再加上法院、检察院离退休人员不受任何管制即进入法律服务市场、司法机关的反腐机制不力,律师的现实状况堪忧。

社会主义文化篇(10)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021-02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整体布局的一个方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本文尝试从文化及文化和谐的思想内涵,促进文化和谐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最终归宿等方面发现文化发展规律,从而探索出促进文化和谐的有效途径。

一、文化与文化和谐

古往今来,文化的定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上来说,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一切反映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仅指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本文笔者所谈的文化仅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等基础上依照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发展起来的文化,是既有别于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但又与之密切联系的文化。所以,本文主要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来探讨和分析文化和谐这一重要课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实践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科学的、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便由此诞生了。它具有广阔的内涵和外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但是二者又不尽一致;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创新;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终状态其实就是文化和谐,文化和谐是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二)文化和谐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创建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三)文化和谐与和谐文化区别与联系

文化和谐指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文化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包括: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文化体制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就其表现形态来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形态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形态方面的内容;就思想观念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就制度规范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在和谐观念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设计和机制规范。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认同和向往。而文化和谐的形成是文化要素本身、文化要素之间的先后碰撞和交融,相互排除和吸收,在斗争中求同一,在融合中求发展的。

同时,二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是形成的途径存在交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而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文化和谐的源泉。二是指代范围存在包含关系。文化和谐是文化自身的和谐,和谐文化是在文化和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反之,和谐文化为文化和谐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文化和谐与和谐文化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二、文化和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2]

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反过来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反作用。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3]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的兴盛提供了条件,而文化的繁荣兴盛,反过来又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2]。因此,文化和谐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的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二)文化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综合国力实际上就是国家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文化实力等基础实力。文化是影响综合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文化与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相互交织,共同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知识无疑将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前提;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文化产品与服务已作为独特的贸易形态,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2]。总而言之,文化建设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凸显的作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文化和谐有利于促进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形成

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持,对于国家精神状态和凝聚力,对于国民素质的形成及其能力的提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文化哺育和传承民族精神,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激发着民族的创造力,铸造着民族的凝聚力。二是文化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中华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精神动力,为推动中华民族美好未来奠定基础。

三、文化和谐的基本内容

文化和谐的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2]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规定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由此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两个最基本的内容[2]。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两个最基本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体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容的日益丰富。从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来看,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112。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党的十七大针对新形势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越来越突出的现实和我国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强烈的现状,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把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2]。

四、促进文化和谐的基本思路

(一)文化和谐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文化和谐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123。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理解为: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公正的逐步实现,精神文明的逐步提升,民利的逐步扩大,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一切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也是一切文化成果的最终受益者,因此,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71。促进文化和谐,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文明风尚建设和大量发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通过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得以弘扬,群众在浓厚的文化氛围内得以熏陶,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从而提升参与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水平。

(三)文化和谐要坚持促进文化协调发展的前进方向

1.坚持促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重大举措。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群体生活、生产的真实反映,城乡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进步与发展,直接反映文化是否和谐。推动文化和谐,需要通过创新文化下乡形式,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下乡活动,改善农村、偏远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问题;推动文化和谐需要进一步改善进城务工农民的文化生活,通过提升农民工地位、改善农民工文化娱乐方式、改善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调节农民工“乡土化”人际关系及公共参与状况,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通过城市文化带动乡村文化的方式,促进城乡之间文化的交流互动,推动城乡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

2.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文化和谐呈现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一是社会主义文化传媒事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文化等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二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化项目、文化基础设施、卫生体育等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三是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得到实施,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逐步形成,文化市场繁荣,国际竞争力增强[5]136。

参考文献:

[1]曹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历史考察[EB/OL].2010-04-13..

[2]刘斌杰.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

上一篇: 餐厅策划方案 下一篇: 班级安全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