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2 22:58:18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篇(1)

2008年中,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也在5.12中见证了中国人的团结力量.面对困难,我们永不言弃,我们团结一致,就能从困难中走出来。现如今的社会最需要什么?和谐。和谐是什么?和,左边一个禾,右边一个口,顾名思义,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谐,左边一个言,右边一个皆,人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人人拥有平等尊严、独立和自由。现如今的社会必须是和谐的社会。

做为小学生,我们应该要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其实,和谐很简单,只要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看见垃圾主动捡起来,为学校的活动、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直言不讳地指出老师、同学的不足,就可以了。同时,和谐的社会还需要公平、正义。公平,永远是相对的,他只对每个人付出的努力负责。虚幻的想象并不能为自己的人生增加分量。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实力才能拥有真正精彩的人生。和谐的社会需要诚信友爱,只有这样,和谐的社会才会更加美满。人和人之间交往也只心存关爱.互相体谅才能拥有和谐的美丽。“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人的心灵是一个丰富的收纳袋,遭遇困难,经历失败都不该让我们的心失去爱的温暖,心地善良就能宽容,凭诚信得以合作,互协作心存感恩,有仁爱才能坚强……,在2007年11月30日,金华市的一位年轻解放军军官孟祥斌为救一名素不相识的女子,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啊!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他选择了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留给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子,真是大爱无疆!他的心到处充满了温暖。《孟子》里有一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祥斌的事迹,正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并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也要和谐相处。为了我们幸福地活着,就让我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一点点一丝丝,给身边的人多送去一些温暖,让我们的心处处充满温暖,把爱洒满和谐的大家庭—地球村。同学们,赶快行动起来吧!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吧!让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们走向和谐的春天,在和谐与爱中温暖的成长。

社会主义建设篇(2)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怎样地理解这一句话,或者说生产力怎样地决定生产关系,对于这个问题,人们还一直没有弄清楚。

十六世纪,大西洋新航路开辟,英国成为西方航运的中心以后,其手工业工场以毛纺为中心,得到了迅速发展;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工业开始代替农业上升为社会的主导生产力;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以后,到二十世纪初期,美、法、德、俄、日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起以财富的占有为标准,区分人的社会价值的资本主义社会体系,成为工业强国。

因此,从工业与资本主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就应该理解为,一定类型的主导生产力,决定一定类型的生产关系。以资金的投入为基础的工业主导生产力,决定了以财富的占有为标准,区分人的社会价值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但是,这样的理解,似乎又与历史不相附合。因为按历史说,人类社会的主导生产力,在工业以前,只有农业那一个时代,而其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以前,则经历了奴隶制与封建制那两个发展时代。

这其实是人们对人类史前史的推测有问题。

人类在成为人以前,应该是食肉的猿,而决不会以野草与野籽的采集为生。因为如果它们是长期地蹲在地上吃草或者采集,碰到了其它野兽就逃的话,其四肢的发育将如骆驼一样

,是均衡的与善跑的,而决不会下肢粗壮,上肢灵活--并且野草的营养贫乏,不利于猿脑的发育。大树果实与小草籽实的营养虽较为丰富,但自然的生长却决不如现在人工培植的那样集中、高产与可口(现在劣种粮与优种粮在口感上差别很大,但“古兽肉”与“今兽肉”可以说没有什么差别),体较大的野果是树上猿猴的食物(猿人爬树的本领已大大退化了),但小草野籽却只能养活松鼠之类的小动物,牛羊虽很爱吃一点料,但由于其胃口太大,籽实难采,还只得以野草为食,因此地上猿人也不可能以采集为生。

食肉的猿发展下来就是使用工具的猎人,猎人为了捕猎而驯化了狗,然后又在驯狗的基础上驯出了羊、猪、牛,从而成为牧人;牧人为了使“畜多息”,为了给牲畜加料而培植庄稼,后来种植又因酿酒与蓄奴(贵族是肉食者)的繁荣而兴起,直至牧人变成农人。

动物与植物都属于生物,所以相对于后来的工业来说,人们往往把牧业与种植业一起归结到了农业。但在性质上,牧业生产却比种植多了一个能量的吸收、转化与排泄的过程——多了一个食物链,它就比种植多浪费了90%的植物能量(种植又比后来的工业多了一节);但正因如此,牧业生产却比种植降低了大量的人力消耗,生产过程少了一节,技术要求也低得使原始人类能够承受(猎人的开创牧业,决不比后来成吉思汗的接受农业与重农轻商的东方人提出工业化更轻松);因此说,牧业相对于种植业,应该说是一种更低级与更简单的生产类型。

既然人类社会的主导生产力也是一步一步由低而高逐级地发展过来的,那么牧业的环节就不可能逾越,这就如大自然如果没有植物,那就决不会产生动物一样。

在世界上一些土地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牧业的主导地位保持的时间或许比种植业短,但由此也并不能证明它作为一个主导时代没有存在过,现在人类已经开始转入科技时代,即是说近现代的工业也仅仅繁荣了几个世纪,维持的时间就更短了。

考古家们或许能够找到“原始农业”的痕迹,但他们也必然能够发现原始人打制的石器,然而能打制石器并不能证明他们已进入了工业时代,同样采一些野籽做补充也决不能证明他们就一定以种植为生——如果文字的产生退而成为工业的必须,那历史家就又可能推测人类为生来的工人了——要知道,在猿人的生活中,捕猎、采集、手工与创造乃是同时开始,相互促进的,只不过捕猎占着主导。

因此,应该说,在工业时代以前,人类经历了两个生产力发展时代,即牧业时代与种植业时代。在牧业时代,由于人们是靠天吃饭,以畜为生,在直接劳动上区分不出人与人的不同;由于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有限,迷信盛行,往往把“神”与人、畜的区别推论到人的身上;又由于他们刚刚从血肉相连的氏族关系融合到利益相关的阶级关系;所以奴隶制的出身原则就成为区分人的社会价值的根本标准。而在种植时代,耕地的占有与否,占有多少,又成为种植人区分其社会价值的标准。

如此看来,对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解,一定类型的主导生产力决定一定类型的生产关系,并不错(把单一本质决定的一种生产力发展时代强分为前、后两个时代,是不科学的)。因此,社会主义是否有其产生与存在的基础,也就只能看人类社会是否会再兴起一种新型的生产力,以取代现在工业的主导地位了。

二.科技时代

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 它会不会代替工业而上升为一种社会的主导生产力, 这是本节所要讨论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认为物质决定着意识,意识也能动于物质,实践检验真理,真理也指导实践。同样,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又在认识自然的指导下改造自然,这两者也应该是密切不可分割的。这说明,把生产力仅仅归结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而把其认识自然的能力排斥在生产力概念之外的观点,就如过去排斥脑力劳动者于劳动者概念之外的观点一样,都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

如此看来,生产的老概念如今也需要改一改了。一件产品,人脑中有它的设想,但现实中它还不存在,于是人们通过人脑的参与,人手的劳动,在现实中把它照着人脑的设想造出来,从而达到现实与人脑的共同存在,这属于生产,物质的生产;一条规律,现实中它早已存在,但人脑还不能认识它,于是人们通过人手的参与,人脑的劳动,在人脑里把它从现实中找出来,归纳出来,从而达到人脑与现实的共同存在,这也属于生产,精神的生产。当然,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规律”,人冒捏出来也不可能用以指导生产,人脑中没有的东西,现实中也不可能生造出来为人所用。因此说,生产的概念就应该扩展为:在大自然与人脑这两个无所不包的世界里,人们为着自己的需要,将一个世界已经存在的事理或设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发展到另一个世界去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开发也属于这种过程。

从牧业到种植业,再到工业,随着产业的逐步升级,人们为生产同样消费或使用价值的产品,所需要投入的人力越来越多,所需要参与的自然资源(包括动植物生长代谢的部分)却越来越少了,现在一项科技成果的发现或发明,更往往需要无数人的实践,无数人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一定的时候,才能集中到某一人身上归纳出来,其所耗的自然资源却为零。这就如我们现在若把一片牧场改作猎场,猎人对猎物生长发育的人力投入为零,猎场可自然生成的野兽也比原把它用作牧场可放养的牲畜少得多一样。

再从用的角度上讲,农主品只能一次性消费,其中的畜产品更必须现产现消,时间一长就变质了;工业品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供若干人使用若干次,但最终总要破损报费;而科技的产品--知识,则不仅用途广泛,而且可以供无限多的人同时使用,并能反复地使用无限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它还是一种比工业更高级的生产力。

但有的人还怀疑,在生产力里边面,科学技术有时更象是一个构成要素,而不是一种发展类型。以笔者的看法,从精神活动的角度上讲,作为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应该是劳动者的脑力,而不是发展脑力的科学技术,这就如在物质上能量上,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应该是劳动者使用的工具与劳动者的体力,而不是生产工具的工业与提供能量的农业一样。

人们往往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生产力中的一个构成要素, 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开发,科学技术已经逐步地渗透到了其它各个生产领域,并从根本上改变着它们的生产面貌,于工业有知识密集型工业,于种植业有科学种植,于牧业则有科学养殖,等等。而其实,改变后进生产领域的生产面貌,使其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正是一种产业,作为一种先进的主导产业,所固有的属性。如现代工业的发展,随着其地位的上升,导致了种植业生产的机械化、化肥化,也导致了牧业生产的机械化、饲料化;更早的种植业的发展也使牧业当初的放牧打草变成了家畜喂料;我们又能说工业与种植业也是生产力中的两个构成要素吗?

同时,先进产业的兴起,又往往是后进产业为进一步发展,寻求出路的结果。如牧业的兴起始于猎犬的驯化; 种植业的兴起源于畜料的培植; 烧陶以盛放粮食(牧人们现烤现吃,装奶用皮袋),冶铁是为了农耕;当今科学技术的兴起,也正是工业企业为激烈竞争,更新设备,换代产品逼出来的——科技时代的来临已经为时不远了。

比工业更高级的科技生产力的兴起,必然需要一种比资本主义更进步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那就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把社会主义的产生,归结到科学技术的兴起上,很多人可能会有些失落,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还不太明白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的缘故。历史上,日本在开始推行明治政策的时侯,机器大生产还是一个新事物,但变革以后仅仅三、四十年(一代人),日本就摆脱了殖民危机,打败满清,击退帝俄,发展成为一个工业的强国,这主要就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强大能动作用。要知道,对一定的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自发形成,人无可奈何,但能否即时地转变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需要,则是衡量一个政权先进性的根本。如今中国东部的工业扩张已经趋于饱和,开始转而开发西部,东部的工业要再进一步发展,也就只能靠“战略性结构调整”了,因此,现在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研究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经济与社会体制,正是现实的需要与时代的要求。

三.人与人的关系

人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在物质上高于动物的活动进而能够制造与使用工具去劳动,在精神上高于动物的追求生命进而追求无限的幸福,这两者是辩证的,缺一不可的。我们当讨论生产力的时候,劳动是其根本,现在要讨论人与人的关系,追求幸福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了。

在险恶复杂的大自然中,单个的人是难于生存的,因此人们要想生存或者进而生存的更好,他们就必须以某种关系为纽带, 结成由小到大的社会,分工协作,共同生活。 这样,一个社会人所能追求与得到的幸福,也就只能是社会幸福了。

人类最初的原始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之间,多劳也不觉得亏,少劳也不以为耻,他们为了生存,分配都是均等的。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组成逐步庞大,由血亲的家庭,扩展到血缘的氏族,再到姻亲的部落,以至于地域的部落联盟,随着生存之外剩余产品的出现,血缘的疏远,成员之间若要再不分彼此,平均分配,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于是,一种新的社会组成——阶级社会开始了。

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起不同生产作用的同类人,或者说能实现不同社会价值的同类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生产利益,为了确立、维护或者转变某种社会幸福的分配原则与方式,而结成的社会集团。

一定时代人的社会价值的区分标准,是由一定时代的主导生产力决定的。在部落融合的牧业时代,因为人们所能左右的,并不是能产出多少(牲畜的繁殖水平是由“天”定的),而是能否保有自己的生产成果,或者掠夺别人的生产成果,又由于原始社会血缘纽带的保留,因此,英勇善战,能征服他族的部族就整体地成为服务于生产的部族——掌握社会幸福的贵族,相反被征服而接受贵族保护的部族就成了直接从事生产的贱族;在种植时代,由于耕地对种植的决定性,拥有耕地的人又结成了掌握社会幸福的地主阶级,没有耕地的人就成了受佣于人的农民;进入工业时代,由于资金投入对工业生产的决定性,拥有财富的人又结成了掌握社会幸福的资产阶级,没有财富的人就成了受雇于人的无产阶级。因此,以此类推,到了科技时代,由于人,人的知识、 智能对科技生产的决定性,社会人的阶级区别当然又要以社会主义的知识、智能为标准了——否则怎么说“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呢?

随着生产力的逐级跃进,人类社会的阶级关系也越来越高级了。在奴隶社会,一个人能够在社会的生产中起到一种什么的作用,从而能够获得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幸福,完全源于“天的安排”,祖宗的传承,因此,社会人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基本没有;到了封建主义,贫穷人家勤俭发家已经成为可能,不肖地主的破落也时有发生,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已经存在,而其对祖宗传承的依赖性也开始产生动摇;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财富的活性,穷人的短期暴富与资本家的一夜破产,已经不再是稀奇事了,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而其对祖宗传承的依赖性则进一步下降。

可以想见,当人类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知识即资产,无形的资产,决定生产的第一资产,不论你是穷小子,还是富少爷,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而且是无不同起点的真实平等,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当然会空前地提高,而其对祖宗传承的依赖性自然会极大地下降,这种阶级关系,对劳动者自身发展的推动作用无疑是最高的。

动物群体是低于人类社会的群体,动物群中的孤崽,虽失去了母兽,其生存仍能得到群体的照顾,仍能学会求生的本领,因此,人类既结成了社会,当然也应当给每一个未成年人,特别是孤穷儿以相当的温饱、教育与医疗保健,给他们一个同起点,而至于当他们长大成人以后,生活在一个讲智能的社会,将会是成为一个社会的“精英”还是“庸儿”,那就只能靠自己,不能再要求社会夺富济贫了——这样的社会,才称得上是一个公正合理,健康向上的社会。

在生产力里面,劳动者要素是对其它要素起决定作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人所共知,物力上的经济恢复容易,人力上的经济发展难),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在根本上是由劳动者在阶级社会里,为追求有差别的社会幸福而积极地发展自身促进的。

毛泽东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群的”,但阶级差别则更是集团的榜样,用不着谁去鼓吹,它就无时无刻不作用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人家生活得好,是因为有知识,有本事,那我们就赶快学本事吧,更得让自家的孩子学”;“人家生活得好,是因为他爸爸有本事,而爸爸是不能换的,那我们还有什么指望呢?”当然,本事的含义,一是通过劳动,服务于社会与他人,从而得到社会与他人的回报,这是于社会有益的;二是不劳动不服务,平空得到社会与他人的东西,这是于社会无益的,它又分为两种,一是为社会与他人所允许与情愿的,如传承与施舍,二是为他人与社会所不容的,即偷抢拐骗贪贿之类。

在阶级的社会格局中,阶级之间不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且也有相互对立的情绪。在由一种生产力主导的生产力发展时代,这种矛盾有时可以激化为被统治阶级的武装起义,但其结局却必然是失败或者建立代表旧统治阶级的新政权;在两级生产力交接主导地位的生产力发展年代,这种矛盾又往往被新统治阶级所利用,建立代表新统治阶级的革命政权。

总体来说,随着社会阶级格局的逐级跃进,社会人的自立逐步大于他立,自怨逐步大于他怨,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日渐缓和了。到了社会主义的知识社会,由于知识在社会人面前无不同起点的真实平等,所谓代表知识阶级的利益,实际上也就是代表了社会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贫贱人家子孙后代的应有利益,阶级矛盾也就变成了“狠铁不成钢”的人民内部矛盾。

四·科技生产中人与钱的关系

现在的科学技术,还守着为工业服务的地位,这就如历史上的工业,它起先是以手工业的面目出现,为农业服务的一样。但是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随着农业对手工业的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工业也最终摆脱了为农业服务的从属地位,唱起了直接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主角,并重塑了属于自己的生产方式,得到了超农业规模的大发展。

未来的科学技术,也必将走工业的这条老路,在为工业服务的过程中发展自己,成熟了以后构建属于自己的生产方式,然后又是超工业规模的大发展……现在的许多科学技术,已经不单是为工业服务的了,如空间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软科学技术,等等。

谁都知道,科技生产的主体在于人,在于知识的研究者,即是有创新力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当然同时它也离不了必要的研究经费与研究设施。但是,经费设施必竟只是次要的,有创新力的研究人员才对知识的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就如在工业时代办工厂,投资是主要的,而找地皮则比较容易一样。

但是现在,由于科学技术还守着为工业服务的从属地位,因此它的生产,仍延用的是工业“投资为本”的原则,这就给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与不利。

首先,在“投资为本”的生产原则主持之下,科技生产的组织,采用的仍是“钱雇佣人”的做法。是钱要人做什么人就做什么”而不是“人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汽车厂的人只能研究汽车,想研究飞机找飞机厂去(但或许对飞机的思考倒可以给研究汽车以启发),飞机厂的技术只准用于飞机,汽车厂或许能用也不知道有这项技术,即使知道了也不一定给用。这就使人的创造力大打了折扣,也使生产的协作与知识的推广打了大扣。

同时,“钱雇佣人” 的做法,还不可避免地把钱的集约经营原则带到科技生产中来。 而事实上,知识是不可能在固定流程的支配之下,集约生产的。知识的单位生产者,只能是单个的创新者,同学科的人在一起,并不能相互得到新启发, 而只能相互受到旧影响。这是因为,知识生产的重心在于分析信息,而不是得到信息。比如哥得巴赫猜想,一个数一个数地验算,有耐心的人都能做到,但要证明却非常困难;要发明电灯,要找到耐烧而廉价的灯丝,一样材料一样材料地去试验是重复者的笨办法,理性地证明什么样的材料最耐烧才是创新者的事。得到信息的事可以由实验室真实地去做,或者将来由电脑虚拟地去做,但分析信息却必需由创新者以其独特的角度,用其独到的方法,去独立地思考。因此说,知识只有一个人一个单位地生产,才能形成产出的高效率。

其次,在“投资为本”的生产原则主持之下,科技生产的成果——知识,现在也大多成了钱的专利,而其生产的主体——研究者,却被抛到了一边。

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不知有幸福的是动物,幸福无可再求的只有“神”,求幸福不单要有名,而且要有利,“无私奉献”是反人性的,因而也是骗人的与行而不远的,人类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文明,对幸福的无限追求是其根本的动力——当然社会上也随时会有人为追名逐利而作恶,但那是你社会的游戏规则不完善,惩恶扬善不到位的缘故,而并不是他们的追求幸福本身有毛病。

但是现在,本应该属于工程师的技术成果,却被钱直接地占成了专利,赚去了高利,而其生产者却只给穿一件白领,花几个工资;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科学发现,也被钱无偿地随意使用,而其生产者却只能得到一个“科学家”的虚名,实现一种“无私奉献”的满足。这种做法,实为一种严重损害知识生产者创新利益与创新积极性的做法。

同时,把本该属于人的知识产权交给钱,还会遏制知识的正常传播。可以想见,知识如果是属于人的,那么在一个适当的回报原则的主持之下,将是知识传播运用的越广泛,对知识的所有人就越有利,就象作家出版他们的书一样;而现在把知识的产权交给了钱,让钱去赚利,则是这知识越保密,钱可能赚到的利就越多。

遏制知识的传播,就是遏制知识的生产。

知识创新就是对已有知识的逐级创新,相对论不可能产生于牛顿力学之前,跨越式的“新创”并不附合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现在,许多最新科技知识却被钱占成了“机密”,严加保管,不得外泄,其结果是,了解这些机密知识的知识旧人要创新比较容易,而不了解这些机密知识的知识新人,依托他们所能掌握的老旧知识,顶多也只能“创旧”,要创新就心然是偶然性的“跨越”,这既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利于知识生产的。

同时,知识创新又是已有知识与一定的新视角、新理念相结合的产物。而知识生产要想纳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那就必需纳入尽可能多的不同各类的新人,并且这“尽可能多的不同各类的新人”要想成为“创新新人”,他们又必需即时地了解与掌握现有的最新科技知识。因此说,知识生产要大发展,决离不开知识共享,断不能要知识保密。

也许有人会问,在科技生产中,钱虽则是次要的,但它毕竟也是必要的,请问,如果没有钱的支持,你研究如何开展?

这就好象农业时代的地主提问:如果没有我的地皮,你工厂怎么开?但在那个时候,似乎也并没有人把这个问题当作一回事。其原因就在,当时同一块地皮用以投资开工厂已经比种庄稼可得到的产值多得多了。因此,要彻底解决科技生产中人与钱的地位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位研究设施的使用水平。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一台电脑,它可以向无数台电脑,无数个人传递信息,它可以做无数次运算,验证无数条定律。前文也已经说过,知识生产的重心,在于分析信息,而不是得到信息,这就是说,代表了钱的研究设施,实验室,它们所能做的,其实也就是为研究人员展示实验过程,提供研究数据,验证研究成果,由于它们并不能分析信息,所以它们的价位也只能是重复性的,服务性的。并且任一套研究设施,任一个实验室,都可以为无数个人展示实验过程,提供研究数据,可以为无数个人验证研究成果。

明白了这一层,问题也就自然容易解决了。

马克思以为,人类最终的社会,将是按劳分配,不分阶级的社会。但是我以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因而他们的“所需”也是无可量化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消费结构也不断变化,以前都以衣食为主,现在则重在精神享受了。而走出实验室,换个新环境,吸入新空气,找到新感觉,这也正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切入点。

五。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在历史上,任一级先进产业的兴起,都是它的后进产业为进一步发展,寻求出路的结果,而当一级产业已经发展成熟了以后,它的升级换代,又必须由另一级更先进产业的兴起去带动。

在世界上,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不论是什么样的政权,都会宣称自己是代表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那么,什么是国家利益,什么是人民利益呢?国家利益首先是先进生产力的利益,人民利益首先是先进生产者的利益。因为只有先进生产者的利益首先得到保证了,更多的人才会成为先进生产者,先进生产力才能得到健康与快速的发展,后进生产力也才能跟着升级换代。要知道,富国一般人家的一只狗也比穷国的大多数老百姓吃得更好与更饱,现如今中国的乞丐要钱也是元呀角呀的,不象当年社员们挣工分几分几厘的抠。当然平均主义对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推行这种做法的人,必是不懂阶级观点的人。

因此说,看一个社会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社会,主要应看社会上在总体是哪一种人更吃得开,更行得通,看当嫁(婚)的女人(男人)更愿意与哪一种男人(女人)结成社会的细胞,即家庭。比如,劳随所愿,分配平均,那叫原始社会;贵族家出身的人天生就是贵族,贱族家出身的人天生就是贱族,各接各的班,那叫奴隶社会;姑娘们宁可给权贵富翁做小老婆,也不愿嫁给一个少钱无势人家的有志青年,那叫官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怎样的呢?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有知识,能创新知识的人占据社会上层经济地位,得到社会普遍尊重的社会——但必须清楚,这里的“所能”,主要指得是智能,如果单指体能,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 按劳分配就变成平均分配了,一平均分配, 各尽所能就又变成了劳随所愿——这种社会,到了科技生产力最终上升到社会的主导生产力的时候,将形成于必然,而在科技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已经开始抬头的时候,则需要一种强有力的国家手段,首先是经济手段去确立它。

任一件产品,它的内涵都有三项,即原料、动力与知识。

在古代,一把锄头的价值只等于该锄头一倍半重量的铁,即是说锄头的价值主要在铁,内含的动力与知识的价值总共也只占三分之一,若再从中去掉三分之二的动力,所剩的知识也就很少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劳动者的发展),产品的知识内涵逐步增大,物质则相对下降,但在工业时代,一台机床报费了以后,卖铁也还能拿回几个钱,然而到了科技时代,一张光盘内所含的知识价值,已经大到了足以使其原料与动力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记的地步,这时的产品,就只能叫做知识的载体了。

同时,在低级生产时代,劳动者赋予产品的价值主要在动力, 而知识则占少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对产品的知识赋予逐步增大,动力则相对减少,当机器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机器人大量投入使用以后,人的劳动价值,就不再是提供动力,而是创新知识了。

社会主义社会,即是把适用于科技时代,有利于知识创新的共产主义的经济与社会体制,首先引入到工业时代,通过促进知识生产的大发展,达到使物质产业的发展走上持续、快速的健康轨道的社会。

要这么说,现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难道就是阻滞知识创新的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的选择法。如果没有这个选择法,世界决不会如今天的这样丰富多采,生机勃勃;但同时,又由于这种选择法它是自然的,经常不免于迟缓与滞后,因此,在漫长的生命发展史中,又不知发生过多少次生态失衡,优劣同灭的残剧。

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法引入到工业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

历史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就是这种对商品的选择与代谢具有迟缓性与滞后性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造成的,这一点我们很容易从历次危机过后,各企业被迫更新设备,换代产品,从而带来了经济复苏的结果中看出来。

那么,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对商品的选择与代谢具有迟缓性与滞后性呢?在市场竞争体制之下,“顾客就是上帝”,但是“上帝”这个选择者,他们所能看到的,却并不是直接代表商品优劣的技术质量,而是由商品的生产经营者所做的广告宣传,并且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在做他们的广告的时候,为了把持其对技术的独知权,又只能吹嘘他的产品“好在哪里”,而并不公开它是“凭什么好的”“怎么好的”;这就很容易造成市场对商品选择的盲目性——人人都伸出一个大拇指,哪一个是君子,哪一个是骗子,很难分得清——并且经济越发展,品类越复杂,商品越高级,市场的选择能力也就越显得软弱。

这就如有的法官判案,只公布他的审判结果,而并不公开他是“凭什么判的”,“怎么判的”,于是就造出了许多冤假错案, 结果老百姓也弄不清在法律面前到底该何去何从。

市场竞争体制既然能造成市场消费取向的盲目性, 那么老而大的企业就满可以凭着它的老面子, 老名声,斗起来又招大力沉,继续为它的过时商品争夺商场,抵制别人的新颖产品;而新而小的企业虽有过人的技术,但因是初涉江湖,又势单力薄,自然连起步都非常的困难——所谓风险投资的“风险” 主要就在这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发展在哪里呢?

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它对大距离差别商品的比较,能够很好地胜任,优胜劣汰,立竿见影,但是对小距离差别商品的鉴别,却往往力不从心,结果是只能对生产力发展的粗放扩张听之任之,造成经济危机。比如,在十九世纪以前,让他在近代工业与家庭手工业之间选择,它就做得四平八稳,成效显然;但进入十九世纪以后,开始有了近代工业与近代工业之间的较量,危机就来了,好在此时工业化国家正在大规模地向外殖民扩张,有殖民地手工业的淘汰给充数,危机就不太严重;然而进入二十世纪,殖民地已瓜分完毕,殖民地手工业也已淘汰殆尽,工业也从“近代”升到了“现代”,更加残重的经济崩溃当然就无可避免了。

现在我若问你,“拖拉机与耕牛谁的力量大?”你凭着感觉一定会脱口而出“拖拉机”,并且这回答也是正确的。但是我现在若再问你:“这一块手表与那一块手表,哪一块走得准?”那你就一定会迟疑了,当下要弄清必需得仪器测,走几天比一比等不及了,不测不等看包装又怕上当——用比较机器动力与畜力的方法去比较手表哪一块走得准,那结果也只能归于无效。

当然,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代谢虽缓,但在本质上它还是要优胜劣汰,是进步的;因此,市场竞争体制比较成熟的国家,其经济虽“跌宕起伏”,但在一个长时间以后再算总帐,发展还并不慢。所以说,我们如果为了讨厌资本主义而随意地夸大其危机的缺点,甚至掩盖了它代谢的本质,那就等于是把一个在本质上是进步的东西说成了“腐朽”,如若再从这“腐朽”找对立面,那自然只能得到另一种“进步”。

自然的既然无效,那我们就只能求助于人为的。历史上封建贵族的专产专卖也是人为的,但他们只讲一己私利,而我们则全凭技术质量;当年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也是人为的,但他那是量的平衡,而我们则重在质的代谢;并且这时里的代谢又要比资本主义粗放的市场竞争体制来得更为积级,更为合理;因此,我们可以把我们所要构建的这种更进步的经济体制称做技术竞赛体制。

技术竞赛得以成立的前提,首先要技术公开。因为既叫竞赛,那参赛信息就必须得让裁判、选手与观众都能看得清,这样的竞赛结果才具有权威性,以后要亮黄牌红牌才具有说服力;否则若全凭裁判给一个一个地捏弄,那就很容易造出权力黑幕,不成其为竞赛了。

在市场竞争体制之下,企业的技术都是密码锁着的,广告裹着的,现在突然要他们把宝贝都亮出来,留不得一手,确也有些难于割舍,但在技术竞赛体制之下,技术要参加竞赛就不能保密,要保密就不能参加竞赛,而不参加竞赛的,其产品又决不允许进入市场。

历史上贵族的专产专卖权是他们的祖先出生入死服务于社会得来的,现代企业的机密技术也是他们先前投资开发得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取消贵族的专产专卖权,与社会主义社会取消企业的技术独知权,在性质上是一样的。科技时代的知识共享,就等于物质生产时代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当然,技术公开并不是要取消生产专利,被公开了的技术,社会应确保其只限于被用作新技术开发的参照,选择与代谢的依据。或者说,技术交给社会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提,专利得到保护又是技术交给社会的回报,如果技术不能为社会所知,那社会还有什么理由放其产品进入市场并给予专利保护呢?——如果说专利保护是以纳税为前提的,那侵权产品岂不是纳了税就可以进入市场了?

竞赛还有一条法则,那就是不管你以前如何地了不起,单论你现在怎么样,并且现在的这个“怎么样”乃是在与他人同起点的情况下取得的,而技术开发的同起点,就在知识共享。

技术竞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决出同类同档产品中的需要淘汰者,并逐次缩小其市场空间,加速淘汰。

当然,技术竞赛又不可避免地会决出同类同档产品中的优秀者,这也有代做广告(这又是企业将其技术交给社会所应得的回报),鼓动垄断,遏制多样化的弊端,但这个弊端可以用缩短专利保护时间做弥补;同时,技术公开了以后,新技术开发的格局将趋于分散,技术换代的频率也将很大地加快,垄断的形成也是很不容易的事。

技术竞赛的意义,首先是可以把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社会性的经济危机,化解为社会主义经常性的劣势生产的经济淘汰,从而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持续性。

技术竞赛更为积极的意义还有,它可以把资本主义资金决定的商品生产模式,转变到社会主义的技术决定去;从而使社会生产的发展,由“因收益递减而不得不报费旧设备,放弃再生产”,转变到“为递增收益而积积地开发与使用新技术, 立足于高生产”;使社会消费的取向,由“能用就用,磨损报费”,转变为“新颖就用,过时作费”(这也与消费结构中精神比重的上升与产品的知识内涵增大有关系);最终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

把科技时代知识决定的生产原则,引入到工业时代,也可以把人们长期以来投之于财富的主要精力,切实转移到科技与知识上去——这就如工业时代资金决定的生产原则,曾使人们投之于土地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工业与财富上去一样——从而在社会上真正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求真务实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这样,资本主义充满铜臭,赌胆子、斗骗术的社会风气就自然失去了市场。

六。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

说起政治,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专制与民主,专制就是少数人决定国家与社会事务,民主就是多数人决定国家与社会事务。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吗?难道“无人”与“非人”也能做出什么决定吗?

于是政治的范畴,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就局限到了“一人独裁”、“少数人专制”、“多数人代表会议”、“全民公决”这些人决定里面去了,民主也以其参与范围之广而成为一种最高级的国家组织与领导形式。

自有国家以来,难道政治都是人决定的吗?并非如此。即如牧业时代的贵族国家,它起先是由能征善战的英雄建立起来的,但后来国家已经大定,制服那些戴着手铐脚镣的奴隶,英雄不英雄也就无所谓了,于是嫡亲的王长子就成了当然的王位继续人。一个人“投胎”于谁家,是男是女,是长是幼,自己能决定吗?他人能决定吗?——这纯属“天意”。还有,他们遇着大事小事,自己不敢做主,于是就抓阄、占梦、打卦、问天问祖宗,其结果又是人能左右的吗?——这也是“天意”。因为人与畜的区别是天定的,人的生老病死是天掌握的,牲畜繁殖生长的快与慢,也是人都插不上手,全凭天的安排,他们怎么能不相信天呢?只有一

班奴隶,他们或许不相信“这一个天”,但也必定相信“那一个天”,然已不关大局。 这种政治,全凭迷信,并不是一种人决定,我们可以称它为巫师政治。

后来,随着种植业的兴起,人们参与和左右生产的能力加强了,自信心随之上升,“天意”的鬼话也相应产生了动摇,于是在名利的驱动下,恃强凌弱的封建政治走上了历史舞台,于此就有了“贤弟”占了“愚兄”位子的,将军大臣篡了皇帝权的,“反贼”夺了朝庭江山的,等等,这种政治,全凭强弱,我们可以管它叫做强盗政治。

当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以后,产业的门类增多了,人们的利益也随之分化,大地主有大地主的心思,银行家有银行家的想法,其它如钢铁大王、机器大王、商业大王……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要求,于是封建政治已无力平衡各方势力,民主政治应运而生。这种政治与工业经济的竞争机制一脉相承,工业是企业将产品放入市场以后,纷纷派出说客,到处招摇,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看谁能骗得倒最多的消费者,谁就是最大的赢家。竞选则是各党派推出自己的候选人以后,马上动用各种宣传工具,演说游行,封官许愿,诋毁他人,看谁能拉得到最多的选票,谁就是拿到了总统。这叫做骗子政治。

骗子比强盗窃更说理,更文明,强盗又比巫师光明磊落,这,就是进步。

但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因为在历史上落后生产者往往占着社会的大多数,因此,多数人的要求往往并不等于是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多数人的决定,也往往并不完全附合国家的利益。否则,为什么民主的法国在二战之初,短期内就败给了法西斯德国呢?珍珠港受辱,美国议会与罗斯福总统,谁的责任更大?

同时,相对进步了的,也并不等于就是最高级的。即如民主政治,它就相当于艺术体育的裁判制度,若干个裁判给出分来以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余的加起来平均,就是该选手的最后得分。但这是客观的吗?真实的吗?——决对有主观与虚假的成份。那么为什么不用尺子量,秒表卡呢?——因为他们是在比艺术,比美,没法子量,也没法子卡,这叫做不得已而为之。当然,那些可以量化的,如赛跑跳高之类,那就不能再打平均分了,否则就成了儿戏,哗天下之大稽了。

那么,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关于一个政治家的组织与领导才能的人生价值,其确认与实现,是否也是只论美感与口才,不能量化竞赛的呢?

谁都知道,它是基本可以量化,完全可以竞赛的,比如,要振兴教育,就可以比一比学生的入学率、升学率,有百分点;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可以在技术竞赛的大局下,比一比所属经济的增长率,正负均可比;其它如植树造林有绿化率,计划生育有育龄妇女的生育率,社会治安有破案率,大气污染有空气指数,修路有里程,打井有眼数,挥霍有旧帐,失业有人头……怎能么说不能量化,不能竞赛呢?

确有暂时不能量化的,还可以请教于数学家,最后剩下几项,实在不能量化了,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上行下效,纲举目张,大事一定下来,小事也就自然跟上去了,即所谓,竞赛兴则欺骗衰,科学兴则迷信衰,文化兴则陋俗衰,体育兴则赌搏衰,等等。总之一句话,只要那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东西一竞赛,那些于官于吏有利的,就自然界兴旺不起来了。

这就是机制,先论机制后论人,因为是机制造成了风气,而不是风气促成了机制。机制不变,不敢于贪的没钱去贿,不舍得贿的没资格贪;多贪多贿的提,少贪少贿的免,只贪不贿的抓;走了张屠户,又上李剔骨;绵绵不绝,蔓延不止……那就是在等死,因为再硬的一个壮汉也吃不消他体内的病折腾。

科技时代,知识时代的人,其社会价值,人生价值,都是不靠天,不靠地,更不靠他人,全凭自己实现与确立的,科学家有科学家的发现,工程师有工程师的创新,艺术家有艺术家的创意,为什么单单政治家就不能有自己的政绩呢?——信的人多,不一定就是真理,事实,才是科学的依据,这就是科技时代的价值取向——因此说,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就只能是事实决定,政绩决定的竞赛体制。否则若始终在“民主”与“集中”之间打圈子,那就没有必要再提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名词了。

这种机制也是由社会主义物质经济的技术竞赛得来的,因此,政务公开也成为竞赛公平的必要前提,它对公有产业的振兴由其有效力,因为企业的成败,不是公与私的问题,大与小的问题,而是责、权、利的问题。

这样,相邻几个县的县长,竞赛出一个所属市的市长,然后市长再竞赛省长,需要分几级就往上推几级,国家不论大小,民族不分感情,均可以实行,将来体制完善了,国际政治一体化也成为可能,到那时核武器也就可以化为核能源了。

七。结尾

国家大势,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一定,其它的社会体制,社会风尚,也就自然形成了。

比如法律体制。

我们这里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两件事,一件是一个流氓头目骑摩托车,撞了一家国有企业正在加油的汽车的后尾,死了,后来经其哥儿们屡屡讹诈,要了许多钱;另一件是有人把三轮车开上人行道,翻了,砸死两个初中女学生,肇事人一贫如洗,跑了,死者两家各自收尸而已。请问,这是合乎情理的吗?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其个人能力与社会贡献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社会,那么它的法律体制又将如何呢?据美国人说,一个钱学森顶得上五个美国师,五个美国师是多少人?就算七万五千人吧,那岂不是一个普通人的人生价值只等于钱学森的七万五千分之一,一缕头发?

以财富的占有为标准区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有类似的法律问题。比如富人杀了穷人,只要穷人家不起诉或者后来又撤了诉,富人就没事,但他们为什么要大事化了呢? 还不是金钱的本事(孤儿寡母还得钱养活)?反过来若是穷人杀了富人,没有金钱开路,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十万元,就是穷人的一条命,但在富人看来,只是一缕头发。

这是另一问题,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再从文化上讲,现在的西方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实即为工业文化,它是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为发端,应人类工业经济主导地位的成长与确立而逐步形成体系的。在这种文化影响之下的人们,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极有利于对工业经济的开拓,相反,死抱着农业文化,甚至畜牧文化不放的东方人,他们迷信权威,扼杀“异端”,企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结果则顶多也只能仰人鼻息,跟在别人屁股后头“学习,学习,再学习”,在知识换代频率还比较慢的今天, 若是有人肯教的话, 学得好的人还不至于落后太多,但领头羊却是一定没得做了。

科技时代, 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全新的时代, 必将形成一种比工业文化更为先进的科技文化,它高于工业文化,但又依托工业文化而产生,然而,连农业文化,甚至畜牧文化都放不开的人们, 他们是断无可能越级 “新创”出科技文化来的。

社会主义建设篇(3)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怎样地理解这一句话,或者说生产力怎样地决定生产关系,对于这个问题,人们还一直没有弄清楚。

十六世纪,大西洋新航路开辟,英国成为西方航运的中心以后,其手工业工场以毛纺为中心,得到了迅速发展;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工业开始代替农业上升为社会的主导生产力;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以后,到二十世纪初期,美、法、德、俄、日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起以财富的占有为标准,区分人的社会价值的资本主义社会体系,成为工业强国。

因此,从工业与资本主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就应该理解为,一定类型的主导生产力,决定一定类型的生产关系。以资金的投入为基础的工业主导生产力,决定了以财富的占有为标准,区分人的社会价值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但是,这样的理解,似乎又与历史不相附合。因为按历史说,人类社会的主导生产力,在工业以前,只有农业那一个时代,而其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以前,则经历了奴隶制与封建制那两个发展时代。

这其实是人们对人类史前史的推测有问题。

人类在成为人以前,应该是食肉的猿,而决不会以野草与野籽的采集为生。因为如果它们是长期地蹲在地上吃草或者采集,碰到了其它野兽就逃的话,其四肢的发育将如骆驼一样

,是均衡的与善跑的,而决不会下肢粗壮,上肢灵活--并且野草的营养贫乏,不利于猿脑的发育。大树果实与小草籽实的营养虽较为丰富,但自然的生长却决不如现在人工培植的那样集中、高产与可口(现在劣种粮与优种粮在口感上差别很大,但“古兽肉”与“今兽肉”可以说没有什么差别),体较大的野果是树上猿猴的食物(猿人爬树的本领已大大退化了),但小草野籽却只能养活松鼠之类的小动物,牛羊虽很爱吃一点料,但由于其胃口太大,籽实难采,还只得以野草为食,因此地上猿人也不可能以采集为生。

食肉的猿发展下来就是使用工具的猎人,猎人为了捕猎而驯化了狗,然后又在驯狗的基础上驯出了羊、猪、牛,从而成为牧人;牧人为了使“畜多息”,为了给牲畜加料而培植庄稼,后来种植又因酿酒与蓄奴(贵族是肉食者)的繁荣而兴起,直至牧人变成农人。

动物与植物都属于生物,所以相对于后来的工业来说,人们往往把牧业与种植业一起归结到了农业。但在性质上,牧业生产却比种植多了一个能量的吸收、转化与排泄的过程――多了一个食物链,它就比种植多浪费了90%的植物能量(种植又比后来的工业多了一节);但正因如此,牧业生产却比种植降低了大量的人力消耗,生产过程少了一节,技术要求也低得使原始人类能够承受(猎人的开创牧业,决不比后来成吉思汗的接受农业与重农轻商的东方人提出工业化更轻松);因此说,牧业相对于种植业,应该说是一种更低级与更简单的生产类型。

既然人类社会的主导生产力也是一步一步由低而高逐级地发展过来的,那么牧业的环节就不可能逾越,这就如大自然如果没有植物,那就决不会产生动物一样。

在世界上一些土地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牧业的主导地位保持的时间或许比种植业短,但由此也并不能证明它作为一个主导时代没有存在过,现在人类已经开始转入科技时代,即是说近现代的工业也仅仅繁荣了几个世纪,维持的时间就更短了。

考古家们或许能够找到“原始农业”的痕迹,但他们也必然能够发现原始人打制的石器,然而能打制石器并不能证明他们已进入了工业时代,同样采一些野籽做补充也决不能证明他们就一定以种植为生――如果文字的产生退而成为工业的必须,那历史家就又可能推测人类为生来的工人了――要知道,在猿人的生活中,捕猎、采集、手工与创造乃是同时开始,相互促进的,只不过捕猎占着主导。

因此,应该说,在工业时代以前,人类经历了两个生产力发展时代,即牧业时代与种植业时代。在牧业时代,由于人们是靠天吃饭,以畜为生,在直接劳动上区分不出人与人的不同;由于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有限,迷信盛行,往往把“神”与人、畜的区别推论到人的身上;又由于他们刚刚从血肉相连的氏族关系融合到利益相关的阶级关系;所以奴隶制的出身原则就成为区分人的社会价值的根本标准。而在种植时代,耕地的占有与否,占有多少,又成为种植人区分其社会价值的标准。

如此看来,对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解,一定类型的主导生产力决定一定类型的生产关系,并不错(把单一本质决定的一种生产力发展时代强分为前、后两个时代,是不科学的)。因此,社会主义是否有其产生与存在的基础,也就只能看人类社会是否会再兴起一种新型的生产力,以取代现在工业的主导地位了。

二.科技时代

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 它会不会代替工业而上升为一种社会的主导生产力, 这是本节所要讨论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认为物质决定着意识,意识也能动于物质,实践检验真理,真理也指导实践。同样,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又在认识自然的指导下改造自然,这两者也应该是密切不可分割的。这说明,把生产力仅仅归结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而把其认识自然的能力排斥在生产力概念之外的观点,就如过去排斥脑力劳动者于劳动者概念之外的观点一样,都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

如此看来,生产的老概念如今也需要改一改了。一件产品,人脑中有它的设想,但现实中它还不存在,于是人们通过人脑的参与,人手的劳动,在现实中把它照着人脑的设想造出来,从而达到现实与人脑的共同存在,这属于生产,物质的生产;一条规律,现实中它早已存在,但人脑还不能认识它,于是人们通过人手的参与,人脑的劳动,在人脑里把它从现实中找出来,归纳出来,从而达到人脑与现实的共同存在,这也属于生产,精神的生产。当然,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规律”,人冒捏出来也不可能用以指导生产,人脑中没有的东西,现实中也不可能生造出来为人所用。因此说,生产的概念就应该扩展为:在大自然与人脑这两个无所不包的世界里,人们为着自己的需要,将一个世界已经存在的事理或设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发展到另一个世界去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开发也属于这种过程。

从牧业到种植业,再到工业,随着产业的逐步升级,人们为生产同样消费或使用价值的产品,所需要投入的人力越来越多,所需要参与的自然资源(包括动植物生长代谢的部分)却越来越少了,现在一项科技成果的发现或发明,更往往需要无数人的实践,无数人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一定的时候,才能集中到某一人身上归纳出来,其所耗的自然资源却为零。这就如我们现在若把一片牧场改作猎场,猎人对猎物生长发育的人力投入为零,猎场可自然生成的野兽也比原把它用作牧场可放养的牲畜少得多一样。

再从用的角度上讲,农主品只能一次性消费,其中的畜产品更必须现产现消,时间一长就变质了;工

业品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供若干人使用若干次,但最终总要破损报费;而科技的产品--知识,则不仅用途广泛,而且可以供无限多的人同时使用,并能反复地使用无限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它还是一种比工业更高级的生产力。

但有的人还怀疑,在生产力里边面,科学技术有时更象是一个构成要素,而不是一种发展类型。以笔者的看法,从精神活动的角度上讲,作为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应该是劳动者的脑力,而不是发展脑力的科学技术,这就如在物质上能量上,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应该是劳动者使用的工具与劳动者的体力,而不是生产工具的工业与提供能量的农业一样。

人们往往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生产力中的一个构成要素, 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开发,科学技术已经逐步地渗透到了其它各个生产领域,并从根本上改变着它们的生产面貌,于工业有知识密集型工业,于种植业有科学种植,于牧业则有科学养殖,等等。而其实,改变后进生产领域的生产面貌,使其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正是一种产业,作为一种先进的主导产业,所固有的属性。如现代工业的发展,随着其地位的上升,导致了种植业生产的机械化、化肥化,也导致了牧业生产的机械化、饲料化;更早的种植业的发展也使牧业当初的放牧打草变成了家畜喂料;我们又能说工业与种植业也是生产力中的两个构成要素吗?

同时,先进产业的兴起,又往往是后进产业为进一步发展,寻求出路的结果。如牧业的兴起始于猎犬的驯化; 种植业的兴起源于畜料的培植; 烧陶以盛放粮食(牧人们现烤现吃,装奶用皮袋),冶铁是为了农耕;当今科学技术的兴起,也正是工业企业为激烈竞争,更新设备,换代产品逼出来的――科技时代的来临已经为时不远了。

比工业更高级的科技生产力的兴起,必然需要一种比资本主义更进步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那就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把社会主义的产生,归结到科学技术的兴起上,很多人可能会有些失落,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还不太明白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的缘故。历史上,日本在开始推行明治政策的时侯,机器大生产还是一个新事物,但变革以后仅仅三、四十年(一代人),日本就摆脱了殖民危机,打败满清,击退帝俄,发展成为一个工业的强国,这主要就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强大能动作用。要知道,对一定的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自发形成,人无可奈何,但能否即时地转变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需要,则是衡量一个政权先进性的根本。如今中国东部的工业扩张已经趋于饱和,开始转而开发西部,东部的工业要再进一步发展,也就只能靠“战略性结构调整”了,因此,现在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研究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经济与社会体制,正是现实的需要与时代的要求。

三.人与人的关系

人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在物质上高于动物的活动进而能够制造与使用工具去劳动,在精神上高于动物的追求生命进而追求无限的幸福,这两者是辩证的,缺一不可的。我们当讨论生产力的时候,劳动是其根本,现在要讨论人与人的关系,追求幸福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了。

在险恶复杂的大自然中,单个的人是难于生存的,因此人们要想生存或者进而生存的更好,他们就必须以某种关系为纽带, 结成由小到大的社会,分工协作,共同生活。 这样,一个社会人所能追求与得到的幸福,也就只能是社会幸福了。

人类最初的原始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之间,多劳也不觉得亏,少劳也不以为耻,他们为了生存,分配都是均等的。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组成逐步庞大,由血亲的家庭,扩展到血缘的氏族,再到姻亲的部落,以至于地域的部落联盟,随着生存之外剩余产品的出现,血缘的疏远,成员之间若要再不分彼此,平均分配,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于是,一种新的社会组成――阶级社会开始了。

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起不同生产作用的同类人,或者说能实现不同社会价值的同类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生产利益,为了确立、维护或者转变某种社会幸福的分配原则与方式,而结成的社会集团。

一定时代人的社会价值的区分标准,是由一定时代的主导生产力决定的。在部落融合的牧业时代,因为人们所能左右的,并不是能产出多少(牲畜的繁殖水平是由“天”定的),而是能否保有自己的生产成果,或者掠夺别人的生产成果,又由于原始社会血缘纽带的保留,因此,英勇善战,能征服他族的部族就整体地成为服务于生产的部族――掌握社会幸福的贵族,相反被征服而接受贵族保护的部族就成了直接从事生产的贱族;在种植时代,由于耕地对种植的决定性,拥有耕地的人又结成了掌握社会幸福的地主阶级,没有耕地的人就成了受佣于人的农民;进入工业时代,由于资金投入对工业生产的决定性,拥有财富的人又结成了掌握社会幸福的资产阶级,没有财富的人就成了受雇于人的无产阶级。因此,以此类推,到了科技时代,由于人,人的知识、 智能对科技生产的决定性,社会人的阶级区别当然又要以社会主义的知识、智能为标准了――否则怎么说“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呢?

随着生产力的逐级跃进,人类社会的阶级关系也越来越高级了。在奴隶社会,一个人能够在社会的生产中起到一种什么的作用,从而能够获得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幸福,完全源于“天的安排”,祖宗的传承,因此,社会人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基本没有;到了封建主义,贫穷人家勤俭发家已经成为可能,不肖地主的破落也时有发生,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已经存在,而其对祖宗传承的依赖性也开始产生动摇;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财富的活性,穷人的短期暴富与资本家的一夜破产,已经不再是稀奇事了,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而其对祖宗传承的依赖性则进一步下降。

可以想见,当人类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知识即资产,无形的资产,决定生产的第一资产,不论你是穷小子,还是富少爷,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而且是无不同起点的真实平等,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当然会空前地提高,而其对祖宗传承的依赖性自然会极大地下降,这种阶级关系,对劳动者自身发展的推动作用无疑是最高的。

动物群体是低于人类社会的群体,动物群中的孤崽,虽失去了母兽,其生存仍能得到群体的照顾,仍能学会求生的本领,因此,人类既结成了社会,当然也应当给每一个未成年人,特别是孤穷儿以相当的温饱、教育与医疗保健,给他们一个同起点,而至于当他们长大成人以后,生活在一个讲智能的社会,将会是成为一个社会的“精英”还是“庸儿”,那就只能靠自己,不能再要求社会夺富济贫了――这样的社会,才称得上是一个公正合理,健康向上的社会。

在生产力里面,劳动者要素是对其它要素起决定作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人所共知,物力上的经济恢复容易,人力上的经济发展难),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在根本上是由劳动者在阶级社会里,为追求有差别的社会幸福而积极地发展自身促进的。

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群的”,但阶级差别则更是集团的榜样,用不着谁去鼓吹,它就无时无刻不作用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人家生活得好,是因为有知识,有本事,那我们就赶快学本事吧,更得让自家的孩子学”;“人家生活得好,是因为他爸爸有本事,而爸爸是不能换的,那我们还有什么指望呢?”当然,本事的含义,一是通过劳动,服务于社会与他人,从而得到社会与他人的回报,这是于社会有益的;二是不劳动不服务,平空得到社会与他人的东西,这是于社会无益的,它又分为两种,一是为社会与他人所允许与情愿的,如传承与施舍,二是为他人与社会所不容的,即偷抢拐骗贪贿之类。

在阶级的社会格局中,阶级之间不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且也有相互对立的情绪。在由一种生产力主导的生产力发展时代,这种矛盾有时可以激化为被统治阶级

的武装起义,但其结局却必然是失败或者建立代表旧统治阶级的新政权;在两级生产力交接主导地位的生产力发展年代,这种矛盾又往往被新统治阶级所利用,建立代表新统治阶级的革命政权。 总体来说,随着社会阶级格局的逐级跃进,社会人的自立逐步大于他立,自怨逐步大于他怨,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日渐缓和了。到了社会主义的知识社会,由于知识在社会人面前无不同起点的真实平等,所谓代表知识阶级的利益,实际上也就是代表了社会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贫家子孙后代的应有利益,阶级矛盾也就变成了“狠铁不成钢”的人民内部矛盾。

四?科技生产中人与钱的关系

现在的科学技术,还守着为工业服务的地位,这就如历史上的工业,它起先是以手工业的面目出现,为农业服务的一样。但是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随着农业对手工业的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工业也最终摆脱了为农业服务的从属地位,唱起了直接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主角,并重塑了属于自己的生产方式,得到了超农业规模的大发展。

未来的科学技术,也必将走工业的这条老路,在为工业服务的过程中发展自己,成熟了以后构建属于自己的生产方式,然后又是超工业规模的大发展……现在的许多科学技术,已经不单是为工业服务的了,如空间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软科学技术,等等。

谁都知道,科技生产的主体在于人,在于知识的研究者,即是有创新力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当然同时它也离不了必要的研究经费与研究设施。但是,经费设施必竟只是次要的,有创新力的研究人员才对知识的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就如在工业时代办工厂,投资是主要的,而找地皮则比较容易一样。

但是现在,由于科学技术还守着为工业服务的从属地位,因此它的生产,仍延用的是工业“投资为本”的原则,这就给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与不利。

首先,在“投资为本”的生产原则主持之下,科技生产的组织,采用的仍是“钱雇佣人”的做法。是钱要人做什么人就做什么”而不是“人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汽车厂的人只能研究汽车,想研究飞机找飞机厂去(但或许对飞机的思考倒可以给研究汽车以启发),飞机厂的技术只准用机,汽车厂或许能用也不知道有这项技术,即使知道了也不一定给用。这就使人的创造力大打了折扣,也使生产的协作与知识的推广打了大扣。

同时,“钱雇佣人” 的做法,还不可避免地把钱的集约经营原则带到科技生产中来。 而事实上,知识是不可能在固定流程的支配之下,集约生产的。知识的单位生产者,只能是单个的创新者,同学科的人在一起,并不能相互得到新启发, 而只能相互受到旧影响。这是因为,知识生产的重心在于分析信息,而不是得到信息。比如哥得巴赫猜想,一个数一个数地验算,有耐心的人都能做到,但要证明却非常困难;要发明电灯,要找到耐烧而廉价的灯丝,一样材料一样材料地去试验是重复者的笨办法,理性地证明什么样的材料最耐烧才是创新者的事。得到信息的事可以由实验室真实地去做,或者将来由电脑虚拟地去做,但分析信息却必需由创新者以其独特的角度,用其独到的方法,去独立地思考。因此说,知识只有一个人一个单位地生产,才能形成产出的高效率。

其次,在“投资为本”的生产原则主持之下,科技生产的成果――知识,现在也大多成了钱的专利,而其生产的主体――研究者,却被抛到了一边。

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不知有幸福的是动物,幸福无可再求的只有“神”,求幸福不单要有名,而且要有利,“无私奉献”是反人性的,因而也是骗人的与行而不远的,人类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文明,对幸福的无限追求是其根本的动力――当然社会上也随时会有人为追名逐利而作恶,但那是你社会的游戏规则不完善,惩恶扬善不到位的缘故,而并不是他们的追求幸福本身有毛病。

但是现在,本应该属于工程师的技术成果,却被钱直接地占成了专利,赚去了高利,而其生产者却只给穿一件白领,花几个工资;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科学发现,也被钱无偿地随意使用,而其生产者却只能得到一个“科学家”的虚名,实现一种“无私奉献”的满足。这种做法,实为一种严重损害知识生产者创新利益与创新积极性的做法。

同时,把本该属于人的知识产权交给钱,还会遏制知识的正常传播。可以想见,知识如果是属于人的,那么在一个适当的回报原则的主持之下,将是知识传播运用的越广泛,对知识的所有人就越有利,就象作家出版他们的书一样;而现在把知识的产权交给了钱,让钱去赚利,则是这知识越保密,钱可能赚到的利就越多。

遏制知识的传播,就是遏制知识的生产。

知识创新就是对已有知识的逐级创新,相对论不可能产生于牛顿力学之前,跨越式的“新创”并不附合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现在,许多最新科技知识却被钱占成了“机密”,严加保管,不得外泄,其结果是,了解这些机密知识的知识旧人要创新比较容易,而不了解这些机密知识的知识新人,依托他们所能掌握的老旧知识,顶多也只能“创旧”,要创新就心然是偶然性的“跨越”,这既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利于知识生产的。

同时,知识创新又是已有知识与一定的新视角、新理念相结合的产物。而知识生产要想纳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那就必需纳入尽可能多的不同各类的新人,并且这“尽可能多的不同各类的新人”要想成为“创新新人”,他们又必需即时地了解与掌握现有的最新科技知识。因此说,知识生产要大发展,决离不开知识共享,断不能要知识保密。

也许有人会问,在科技生产中,钱虽则是次要的,但它毕竟也是必要的,请问,如果没有钱的支持,你研究如何开展?

这就好象农业时代的地主提问:如果没有我的地皮,你工厂怎么开?但在那个时候,似乎也并没有人把这个问题当作一回事。其原因就在,当时同一块地皮用以投资开工厂已经比种庄稼可得到的产值多得多了。因此,要彻底解决科技生产中人与钱的地位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位研究设施的使用水平。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一台电脑,它可以向无数台电脑,无数个人传递信息,它可以做无数次运算,验证无数条定律。前文也已经说过,知识生产的重心,在于分析信息,而不是得到信息,这就是说,代表了钱的研究设施,实验室,它们所能做的,其实也就是为研究人员展示实验过程,提供研究数据,验证研究成果,由于它们并不能分析信息,所以它们的价位也只能是重复性的,服务性的。并且任一套研究设施,任一个实验室,都可以为无数个人展示实验过程,提供研究数据,可以为无数个人验证研究成果。

明白了这一层,问题也就自然容易解决了。

马克思以为,人类最终的社会,将是按劳分配,不分阶级的社会。但是我以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因而他们的“所需”也是无可量化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消费结构也不断变化,以前都以衣食为主,现在则重在精神享受了。而走出实验室,换个新环境,吸入新空气,找到新感觉,这也正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切入点。

五。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在历史上,任一级先进产业的兴起,都是它的后进产业为进一步发展,寻求出路的结果,而当一级产业已经发展成熟了以后,它的升级换代,又必须由另一级更先进产业的兴起去带动。

在世界上,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不论是什么样的政权,都会宣称自己是代表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那么,什么是国家利益,什么是人民利益呢?国家利益首先是先进生产力的利益,人民利益首先是先进生产者的利益。因为只有先进生产者的利益首先得到保证了,更多的人才会成为先进生产者,先进生产力才能得到健康与快速的发展,后进生产力也才能跟着升级

换代。要知道,富国一般人家的一只狗也比穷国的大多数老百姓吃得更好与更饱,现如今中国的乞丐要钱也是元呀角呀的,不象当年社员们挣工分几分几厘的抠。当然平均主义对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推行这种做法的人,必是不懂阶级观点的人。 因此说,看一个社会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社会,主要应看社会上在总体是哪一种人更吃得开,更行得通,看当嫁(婚)的女人(男人)更愿意与哪一种男人(女人)结成社会的细胞,即家庭。比如,劳随所愿,分配平均,那叫原始社会;贵族家出身的人天生就是贵族,贱族家出身的人天生就是贱族,各接各的班,那叫奴隶社会;姑娘们宁可给权贵富翁做小老婆,也不愿嫁给一个少钱无势人家的有志青年,那叫官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怎样的呢?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有知识,能创新知识的人占据社会上层经济地位,得到社会普遍尊重的社会――但必须清楚,这里的“所能”,主要指得是智能,如果单指体能,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 按劳分配就变成平均分配了,一平均分配, 各尽所能就又变成了劳随所愿――这种社会,到了科技生产力最终上升到社会的主导生产力的时候,将形成于必然,而在科技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已经开始抬头的时候,则需要一种强有力的国家手段,首先是经济手段去确立它。

任一件产品,它的内涵都有三项,即原料、动力与知识。

在古代,一把锄头的价值只等于该锄头一倍半重量的铁,即是说锄头的价值主要在铁,内含的动力与知识的价值总共也只占三分之一,若再从中去掉三分之二的动力,所剩的知识也就很少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劳动者的发展),产品的知识内涵逐步增大,物质则相对下降,但在工业时代,一台机床报费了以后,卖铁也还能拿回几个钱,然而到了科技时代,一张光盘内所含的知识价值,已经大到了足以使其原料与动力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记的地步,这时的产品,就只能叫做知识的载体了。

同时,在低级生产时代,劳动者赋予产品的价值主要在动力, 而知识则占少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对产品的知识赋予逐步增大,动力则相对减少,当机器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机器人大量投入使用以后,人的劳动价值,就不再是提供动力,而是创新知识了。

社会主义社会,即是把适用于科技时代,有利于知识创新的共产主义的经济与社会体制,首先引入到工业时代,通过促进知识生产的大发展,达到使物质产业的发展走上持续、快速的健康轨道的社会。

要这么说,现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难道就是阻滞知识创新的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的选择法。如果没有这个选择法,世界决不会如今天的这样丰富多采,生机勃勃;但同时,又由于这种选择法它是自然的,经常不免于迟缓与滞后,因此,在漫长的生命发展史中,又不知发生过多少次生态失衡,优劣同灭的残剧。

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法引入到工业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

历史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就是这种对商品的选择与代谢具有迟缓性与滞后性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造成的,这一点我们很容易从历次危机过后,各企业被迫更新设备,换代产品,从而带来了经济复苏的结果中看出来。

那么,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对商品的选择与代谢具有迟缓性与滞后性呢?在市场竞争体制之下,“顾客就是上帝”,但是“上帝”这个选择者,他们所能看到的,却并不是直接代表商品优劣的技术质量,而是由商品的生产经营者所做的广告宣传,并且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在做他们的广告的时候,为了把持其对技术的独知权,又只能吹嘘他的产品“好在哪里”,而并不公开它是“凭什么好的”“怎么好的”;这就很容易造成市场对商品选择的盲目性――人人都伸出一个大拇指,哪一个是君子,哪一个是骗子,很难分得清――并且经济越发展,品类越复杂,商品越高级,市场的选择能力也就越显得软弱。

这就如有的法官判案,只公布他的审判结果,而并不公开他是“凭什么判的”,“怎么判的”,于是就造出了许多冤假错案, 结果老百姓也弄不清在法律面前到底该何去何从。

市场竞争体制既然能造成市场消费取向的盲目性, 那么老而大的企业就满可以凭着它的老面子, 老名声,斗起来又招大力沉,继续为它的过时商品争夺商场,抵制别人的新颖产品;而新而小的企业虽有过人的技术,但因是初涉江湖,又势单力薄,自然连起步都非常的困难――所谓风险投资的“风险” 主要就在这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发展在哪里呢?

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它对大距离差别商品的比较,能够很好地胜任,优胜劣汰,立竿见影,但是对小距离差别商品的鉴别,却往往力不从心,结果是只能对生产力发展的粗放扩张听之任之,造成经济危机。比如,在十九世纪以前,让他在近代工业与家庭手工业之间选择,它就做得四平八稳,成效显然;但进入十九世纪以后,开始有了近代工业与近代工业之间的较量,危机就来了,好在此时工业化国家正在大规模地向外殖民扩张,有殖民地手工业的淘汰给充数,危机就不太严重;然而进入二十世纪,殖民地已瓜分完毕,殖民地手工业也已淘汰殆尽,工业也从“近代”升到了“现代”,更加残重的经济崩溃当然就无可避免了。

现在我若问你,“拖拉机与耕牛谁的力量大?”你凭着感觉一定会脱口而出“拖拉机”,并且这回答也是正确的。但是我现在若再问你:“这一块手表与那一块手表,哪一块走得准?”那你就一定会迟疑了,当下要弄清必需得仪器测,走几天比一比等不及了,不测不等看包装又怕上当――用比较机器动力与畜力的方法去比较手表哪一块走得准,那结果也只能归于无效。

当然,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体制,代谢虽缓,但在本质上它还是要优胜劣汰,是进步的;因此,市场竞争体制比较成熟的国家,其经济虽“跌宕起伏”,但在一个长时间以后再算总帐,发展还并不慢。所以说,我们如果为了讨厌资本主义而随意地夸大其危机的缺点,甚至掩盖了它代谢的本质,那就等于是把一个在本质上是进步的东西说成了“腐朽”,如若再从这“腐朽”找对立面,那自然只能得到另一种“进步”。

自然的既然无效,那我们就只能求助于人为的。历史上封建贵族的专产专卖也是人为的,但他们只讲一己私利,而我们则全凭技术质量;当年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也是人为的,但他那是量的平衡,而我们则重在质的代谢;并且这时里的代谢又要比资本主义粗放的市场竞争体制来得更为积级,更为合理;因此,我们可以把我们所要构建的这种更进步的经济体制称做技术竞赛体制。

技术竞赛得以成立的前提,首先要技术公开。因为既叫竞赛,那参赛信息就必须得让裁判、选手与观众都能看得清,这样的竞赛结果才具有权威性,以后要亮黄牌红牌才具有说服力;否则若全凭裁判给一个一个地捏弄,那就很容易造出权力黑幕,不成其为竞赛了。

在市场竞争体制之下,企业的技术都是密码锁着的,广告裹着的,现在突然要他们把宝贝都亮出来,留不得一手,确也有些难于割舍,但在技术竞赛体制之下,技术要参加竞赛就不能保密,要保密就不能参加竞赛,而不参加竞赛的,其产品又决不允许进入市场。

历史上贵族的专产专卖权是他们的祖先出生入死服务于社会得来的,现代企业的机密技术也是他们先前投资开发得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取消贵族的专产专卖权,与社会主义社会取消企业的技术独知权,在性质上是一样的。科技时代的知识共享,就等于物质生产时代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当然,技术公开并不是要取消生产专利,被公开了的技术,社会应确保其只限于被用作新技术开发的参照,选择与代谢的依据。或者说,技术交给社会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提,专利得到保护又是技术交给社会的回报,如果技术不

能为社会所知,那社会还有什么理由放其产品进入市场并给予专利保护呢?――如果说专利保护是以纳税为前提的,那侵权产品岂不是纳了税就可以进入市场了? 竞赛还有一条法则,那就是不管你以前如何地了不起,单论你现在怎么样,并且现在的这个“怎么样”乃是在与他人同起点的情况下取得的,而技术开发的同起点,就在知识共享。

技术竞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决出同类同档产品中的需要淘汰者,并逐次缩小其市场空间,加速淘汰。

当然,技术竞赛又不可避免地会决出同类同档产品中的优秀者,这也有代做广告(这又是企业将其技术交给社会所应得的回报),鼓动垄断,遏制多样化的弊端,但这个弊端可以用缩短专利保护时间做弥补;同时,技术公开了以后,新技术开发的格局将趋于分散,技术换代的频率也将很大地加快,垄断的形成也是很不容易的事。

技术竞赛的意义,首先是可以把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社会性的经济危机,化解为社会主义经常性的劣势生产的经济淘汰,从而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持续性。

技术竞赛更为积极的意义还有,它可以把资本主义资金决定的商品生产模式,转变到社会主义的技术决定去;从而使社会生产的发展,由“因收益递减而不得不报费旧设备,放弃再生产”,转变到“为递增收益而积积地开发与使用新技术, 立足于高生产”;使社会消费的取向,由“能用就用,磨损报费”,转变为“新颖就用,过时作费”(这也与消费结构中精神比重的上升与产品的知识内涵增大有关系);最终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

把科技时代知识决定的生产原则,引入到工业时代,也可以把人们长期以来投之于财富的主要精力,切实转移到科技与知识上去――这就如工业时代资金决定的生产原则,曾使人们投之于土地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工业与财富上去一样――从而在社会上真正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求真务实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这样,资本主义充满铜臭,赌胆子、斗骗术的社会风气就自然失去了市场。

六。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

说起政治,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专制与民主,专制就是少数人决定国家与社会事务,民主就是多数人决定国家与社会事务。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吗?难道“无人”与“非人”也能做出什么决定吗?

于是政治的范畴,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就局限到了“一人独裁”、“少数人专制”、“多数人代表会议”、“全民公决”这些人决定里面去了,民主也以其参与范围之广而成为一种最高级的国家组织与领导形式。

自有国家以来,难道政治都是人决定的吗?并非如此。即如牧业时代的贵族国家,它起先是由能征善战的英雄建立起来的,但后来国家已经大定,制服那些戴着手铐脚镣的奴隶,英雄不英雄也就无所谓了,于是嫡亲的王长子就成了当然的王位继续人。一个人“投胎”于谁家,是男是女,是长是幼,自己能决定吗?他人能决定吗?――这纯属“天意”。还有,他们遇着大事小事,自己不敢做主,于是就抓阄、占梦、打卦、问天问祖宗,其结果又是人能左右的吗?――这也是“天意”。因为人与畜的区别是天定的,人的生老病死是天掌握的,牲畜繁殖生长的快与慢,也是人都插不上手,全凭天的安排,他们怎么能不相信天呢?只有一

班奴隶,他们或许不相信“这一个天”,但也必定相信“那一个天”,然已不关大局。 这种政治,全凭迷信,并不是一种人决定,我们可以称它为巫师政治。

后来,随着种植业的兴起,人们参与和左右生产的能力加强了,自信心随之上升,“天意”的鬼话也相应产生了动摇,于是在名利的驱动下,恃强凌弱的封建政治走上了历史舞台,于此就有了“贤弟”占了“愚兄”位子的,将军大臣篡了皇帝权的,“反贼”夺了朝庭江山的,等等,这种政治,全凭强弱,我们可以管它叫做强盗政治。

当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以后,产业的门类增多了,人们的利益也随之分化,大地主有大地主的心思,银行家有银行家的想法,其它如钢铁大王、机器大王、商业大王……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要求,于是封建政治已无力平衡各方势力,民主政治应运而生。这种政治与工业经济的竞争机制一脉相承,工业是企业将产品放入市场以后,纷纷派出说客,到处招摇,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看谁能骗得倒最多的消费者,谁就是最大的赢家。竞选则是各党派推出自己的候选人以后,马上动用各种宣传工具,演说游行,封官许愿,诋毁他人,看谁能拉得到最多的选票,谁就是拿到了总统。这叫做骗子政治。

骗子比强盗窃更说理,更文明,强盗又比巫师光明磊落,这,就是进步。

但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因为在历史上落后生产者往往占着社会的大多数,因此,多数人的要求往往并不等于是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多数人的决定,也往往并不完全附合国家的利益。否则,为什么民主的法国在二战之初,短期内就败给了法西斯德国呢?珍珠港受辱,美国议会与罗斯福总统,谁的责任更大?

同时,相对进步了的,也并不等于就是最高级的。即如民主政治,它就相当于艺术体育的裁判制度,若干个裁判给出分来以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余的加起来平均,就是该选手的最后得分。但这是客观的吗?真实的吗?――决对有主观与虚假的成份。那么为什么不用尺子量,秒表卡呢?――因为他们是在比艺术,比美,没法子量,也没法子卡,这叫做不得已而为之。当然,那些可以量化的,如赛跑跳高之类,那就不能再打平均分了,否则就成了儿戏,哗天下之大稽了。

那么,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关于一个政治家的组织与领导才能的人生价值,其确认与实现,是否也是只论美感与口才,不能量化竞赛的呢?

谁都知道,它是基本可以量化,完全可以竞赛的,比如,要振兴教育,就可以比一比学生的入学率、升学率,有百分点;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可以在技术竞赛的大局下,比一比所属经济的增长率,正负均可比;其它如植树造林有绿化率,计划生育有育龄妇女的生育率,社会治安有破案率,大气污染有空气指数,修路有里程,打井有眼数,挥霍有旧帐,失业有人头……怎能么说不能量化,不能竞赛呢?

确有暂时不能量化的,还可以请教于数学家,最后剩下几项,实在不能量化了,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上行下效,纲举目张,大事一定下来,小事也就自然跟上去了,即所谓,竞赛兴则欺骗衰,科学兴则迷信衰,文化兴则陋俗衰,体育兴则赌搏衰,等等。总之一句话,只要那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东西一竞赛,那些于官于吏有利的,就自然界兴旺不起来了。

这就是机制,先论机制后论人,因为是机制造成了风气,而不是风气促成了机制。机制不变,不敢于贪的没钱去贿,不舍得贿的没资格贪;多贪多贿的提,少贪少贿的免,只贪不贿的抓;走了张屠户,又上李剔骨;绵绵不绝,蔓延不止……那就是在等死,因为再硬的一个壮汉也吃不消他体内的病折腾。

科技时代,知识时代的人,其社会价值,人生价值,都是不靠天,不靠地,更不靠他人,全凭自己实现与确立的,科学家有科学家的发现,工程师有工程师的创新,艺术家有艺术家的创意,为什么单单政治家就不能有自己的政绩呢?――信的人多,不一定就是真理,事实,才是科学的依据,这就是科技时代的价值取向――因此说,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就只能是事实决定,政绩决定的

竞赛体制。否则若始终在“民主”与“集中”之间打圈子,那就没有必要再提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名词了。 这种机制也是由社会主义物质经济的技术竞赛得来的,因此,政务公开也成为竞赛公平的必要前提,它对公有产业的振兴由其有效力,因为企业的成败,不是公与私的问题,大与小的问题,而是责、权、利的问题。

这样,相邻几个县的县长,竞赛出一个所属市的市长,然后市长再竞赛省长,需要分几级就往上推几级,国家不论大小,民族不分感情,均可以实行,将来体制完善了,国际政治一体化也成为可能,到那时核武器也就可以化为核能源了。

七。结尾

国家大势,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一定,其它的社会体制,社会风尚,也就自然形成了。

比如法律体制。

我们这里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两件事,一件是一个流氓头目骑摩托车,撞了一家国有企业正在加油的汽车的后尾,死了,后来经其哥儿们屡屡讹诈,要了许多钱;另一件是有人把三轮车开上人行道,翻了,砸死两个初中女学生,肇事人一贫如洗,跑了,死者两家各自收尸而已。请问,这是合乎情理的吗?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其个人能力与社会贡献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社会,那么它的法律体制又将如何呢?据美国人说,一个钱学森顶得上五个美国师,五个美国师是多少人?就算七万五千人吧,那岂不是一个普通人的人生价值只等于钱学森的七万五千分之一,一缕头发?

以财富的占有为标准区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有类似的法律问题。比如富人杀了穷人,只要穷人家不或者后来又撤了诉,富人就没事,但他们为什么要大事化了呢? 还不是金钱的本事(孤儿寡母还得钱养活)?反过来若是穷人杀了富人,没有金钱开路,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十万元,就是穷人的一条命,但在富人看来,只是一缕头发。

这是另一问题,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再从文化上讲,现在的西方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实即为工业文化,它是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为发端,应人类工业经济主导地位的成长与确立而逐步形成体系的。在这种文化影响之下的人们,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极有利于对工业经济的开拓,相反,死抱着农业文化,甚至畜牧文化不放的东方人,他们迷信权威,扼杀“异端”,企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结果则顶多也只能仰人鼻息,跟在别人屁股后头“学习,学习,再学习”,在知识换代频率还比较慢的今天, 若是有人肯教的话, 学得好的人还不至于落后太多,但领头羊却是一定没得做了。

科技时代, 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全新的时代, 必将形成一种比工业文化更为先进的科技文化,它高于工业文化,但又依托工业文化而产生,然而,连农业文化,甚至畜牧文化都放不开的人们, 他们是断无可能越级 “新创”出科技文化来的。

社会主义建设篇(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不断认识的结果。这一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创新性和内涵的丰富性等特征。它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形成过程

现代化目标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设定得科学合理与否,事关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我们知道: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不同的历史界定,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其提法和表述也不尽相同。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时展要求,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认识和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问题上曾认为:中国先实现工业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因此,1945年4月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思想:“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必须发展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富强。”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指出:“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见,在这个历史时期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确定在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直到1954年,根据的要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可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可以说,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目标的第一次表述,自此以后“四化”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然而这里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只是个雏形。直到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至此,“四个现代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由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目标,它注重的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同时将“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发展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富强、民主、文明”这三大目标拓展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指出要“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必要的”。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强调建设政治文明。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而形成了“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更趋成熟和完善。十六大以后,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最终形成。总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形成,体现了我们党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务实,越来越理性。

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表述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目标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新认识,它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一)鲜明的时代性

在当今时代,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生产力显著提高,全球经济保持总体增长,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面对这样的一个国际形势,我们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突出的创新性

曾经强调:“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现在,我们党又明确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可以说“社会和谐”这一目标是在以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既体现了继承性又体现了创新性。“和谐”两个字的添加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更加注重质与量、过程与结果、客观规律和价值理念的统一。而不同于以往的片面强调经济快速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生产技术水平并没有提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也没有改进。以“和谐”为重要目标之一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走的是坚持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有机统一的道路,是不断体现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民族复兴之路,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截然不同。

(三)内涵的丰富性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内涵更加丰富。它除了注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社会生活。“富强”指的是经济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争取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所以我们现阶段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善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努力使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民主”指的是政治现代化,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文明”指的是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是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文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和谐”指的是社会的现代化,“社会和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的、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

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建立的重大意义

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这一目标的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确立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有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从的“工业化”思想、“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侧重于物质文明建设,到邓小平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建立,侧重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从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到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形成,既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艰辛探索的历程,也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有了深一步的认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内在统一关系,有利于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建立。展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有利于凝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

社会主义建设篇(5)

重视文化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影响整个文化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核心价值体系。但是,国家性质不同,它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也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旗帜鲜明地反对在文化建设领域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模糊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是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多样性就会失去主导。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起指导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代表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当前,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抓住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需要、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关键,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维护文化自身的安全所决定的。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呈现出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激荡的局面。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另一方面要防止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的影响和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而要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以上关系,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新挑战的需要所决定的。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必须看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媒的迅猛兴起,思想文化交流呈现出分散性、便捷性和跨国界的特点。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采取切实措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政策导向和实践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地需要并将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包含丰富的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和谐文化蕴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和谐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第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实现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归结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蕴涵人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理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第三,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文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分工的和谐和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因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蕴涵人与人和谐相处、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理念,主张在劳动平等、社会生活平等的基础上,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因而有助于化解矛盾,最大程度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共识,从而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第四,从人自身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在自由个性发展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人的内在精神上的和谐发展。

从上述内容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首先,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它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形态,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现象、和谐本质以及和谐规律的总体思考和认识,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纽带。再次,它主张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保证。和而不同反映在文化上,就是要承认不同文化传承之间的差异,通过借鉴、吸收,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现在,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宗教、习俗。“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尤其需要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形态共同发展。最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指针,也是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就是坚持和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和根本。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扑朔迷离的文化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社会主义建设篇(6)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现状

(一)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艰巨性

第一,中国文化自身问题。首先是西方负面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以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为内涵的资本主义文化,它迎合了人类自私、贪婪、放纵的一面,推而广之以致民粹主义、排外主义、霸权主义等。其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在文化领域优势未显。迫于现实的需要,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指导主要侧重于政治、经济领域。而在文化方面,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仍有待加强。这是一个长时间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不断地探索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

第二,文化发展受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可以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但经济与文化要两者兼顾,两者都要下力气。而现在的中国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发展的问题依然严峻,所以我们进行文化建设依然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既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要用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搞好精神文化建设,要找好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其次,好的政治可以为文化发展提供安定的环境,但相对于政治,文化发展又具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已经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人们的思维还是在经济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惯性中前行,而这个问题往往又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第三,当今中国,虽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主流,但封建主义文化时而沉渣泛起,资本主义文化也不断冲击,各种负面文化思潮的交织争锋也使我们的文化建设充满挑战。

第三,人民整体文化水平和学习主动性仍显不足。虽然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来以来,我们致力于提高教育水平、普及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素养,但我们起步晚、人数多、难度大,又囿于经济条件有限,加上的冲击,以及市场经济初期“没有文化也能发大财”等观念的误导等,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普及造成了很大困难。其次是学习主动性不足,缺少对文化传播的担当精神。所谓下坡容易上坡难,懒惰容易勤奋难,人本身就有一种惰性,加之社会不良学风影响,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对传统文化精华、对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知之甚少,有的只是片段性的快餐式吸收或者倒腾一些二手资料,这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异于舍本求末。

(二)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从宏观层面来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文化的繁荣是其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从微观层面来说,文化事关人的思维方式,事关人的精神力量,事关人的生命境界,事关人的全面发展。当前,个人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多变性趋势,随着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泥沙俱下,个人价值观的选择更容易误入歧途。价值观的错误或精神的坍塌意味着精神家园的危机,从而使人的动物性一面易于暴露,即表现为自私放纵、蒙昧野蛮、迷信无知、仇恨暴力等等极端方式。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继续有力地推进经济建设、夯实物质基础之外,更紧迫地需要文化之阳光雨露的滋养润泽,这时文化可以而且必须发挥核心作用。

三、社会文化主义建设策略

(一)加强文化理论体系建设,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首先,应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全局。其次,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工程。

(二)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首先,应在继承中华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其次,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我们应该不断加强文化和要素市场整合,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消除阻碍市场发展的各种障碍。

(三)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社会主义建设篇(7)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要是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农”问题,从行业产业的角度看,相对工业等,农业有问题;从社会区域的角度看,相对于城市,农村有问题;从阶级阶层的角度看,相对于市民,农民有问题“三农”有什么问题,突出的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农业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受不可抵御的自然风险制约,又受土地经营规模社会传统的限制,是一个弱势产业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给予大量补贴,向农业输血近年来,调整产业结构,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效益有所增强,但范围和数量都很有限m农业是人的衣食之源,生命之源,但农业受自然市场产业结构和资本投入的影响很大,如天不助农,地不利农/人不爱农,农业就无从发展农业好比在“爬坡”,虽然努力往上爬,但爬起来阻力很大吃力。

怎样确保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怎样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怎样确保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公平性投入?从大的思路来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很好的蓝图,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所以,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或者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式。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现代农业发展在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过去在推动农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很成功但是,我国的粮食仍然是一个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村的稳定,依靠传统的农业方式是不行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结构和农业生产率低导致农民收入低下新农村建设是促使现代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现代农业发展是确保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现代农业发展首先是现入,包括装备,机械&以及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P1总之,现代农业是装备的现代化,是农民的现代化。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f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设新农村,主要是解决人口吃饭这个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全社会对农业的发展将会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m为人口提供必需的生存资料,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原料,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认识上不足

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认 识上的误区比如,有的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盖新楼房修新马路,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还有的认为建设新农村,只要将现有的自然村拆迁,进行统-建设,忽视了新农村建设要立足各地实际,循序渐进,不能急矂冒进

(二)资金投入不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r但是,农村中资金的短缺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一是村,级债务严重,化解难二是基础建设设施资金来#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对资金的需要由于财力有限,部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很有可能因为拿不出配套建设资金而无法实施,进而影响整个新农村建设的进度

(三)农村劳力素质偏低,外出就业难度大目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多是老弱病残和文化技能较低的群体这使得政府对他们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务工的引导管理难度加大。另外部分乡镇即使成立了果业生猪等协会,但基本上都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不灵通规模小等问题,为农民提供技术资金信息产品加工销售等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m村容较差,农村卫生,环境难&变乡村建设普遍缺乏规划,村庄零乱,渠路林不配套,还有相当一部分道路坑坑洼洼,柴草乱堆滥放农家肥门口“看家,,“露天厕泥水路鸡鸭院垃圾随处见:在农村仍很普遍。

(五)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乡镇企业实力不强,对农业农村的带动力弱。表户养殖规模小,农产品品质品牌竞争力弱,龙头企业缺乏,农民增收渠道有限这使政府在加快土地流转引进项目资金,利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及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水平方面有一定难度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与建议。

(一)广泛宣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民众的参与要通过深入宣传发动j吏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和动员广大民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同时还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二)科学规划

政府部门要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因制宜

(三)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新时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使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可以从更新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加强民主法治观念和诚信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实施多样化培训方式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社区社会化教育等方面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以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建立长笑道管理机制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政府要积极引导,强化农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尽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促进城乡统筹k展的工作机制,社会各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等,特别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道养护公厕管理环境卫生维护等制度,逐步建立起与新农村曰常管理相适应的投入机制不断创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切实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农村民主自治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领导,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篇(8)

我国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 什么是生态文明

从广义上看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更直接的指向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即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从盲目追求经济目标到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观确立了,即以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为价值观基础的生态文明观。这种生态文明观就需要人类坚持三个基本准则,第一是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必须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能逾越自然规律,只有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下,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第二是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开发创造必须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强调以实用节约为原则,在不影响人自身生存的前提下,注重实用性,减少对自然不合理的需求。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基本生存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充分肯定了自然的客观先在性,人类社会和人类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从自然界中逐渐派生出来的。通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我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应该要不断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实际出发,以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为目标,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最高宗旨。从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进场的作用来看,马克思看出了人类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统一的客观要求,改造自然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目前与长远生活需求而对自然界进行适时的控制行为,认识自然则是该控制行为中的获取外界信心、完成从目标信息到控制信息的信息加工变换、反馈等活动。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改造自然必须在深刻、正确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而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改造自然的实践,又反过来大大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为了更好的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界在人类生存中的作用,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要在人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认识自然界以及认识人自己,建立人同自然相统一的辩证世界图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本质就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的,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辨证统一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追求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类摆脱面临的各种环境危机,拯救自然、拯救生态、拯救地球,最终拯救人类自己。

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生态文明,首先需要加强生态教育,使全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其次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再次要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同时,为了保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能够实现,就需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制,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环境系统,坚持国际合作的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武器,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不断树立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是一份更加完备的新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建设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1605(2007)05-0053-03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所勾勒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以宽广深厚的文化眼光,深刻地诠释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蕴涵着价值取向,包含着道德规范,体现着文化判断。构建这样一个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柱、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

一、建设和谐文化是巩固和谐 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的需要

1.建设和谐文化是进一步明确和谐社会建设的方向、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和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价值,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就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括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这种共同的理想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纽带。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没有思想上、文化上的和谐,就难以聚集各方力量。建设和谐文化,以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把不同阶层的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才能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只有最大限度地统一了思想认识,和谐社会的建设才会有牢固的思想保证。

2.建设和谐文化是进一步完善治国理政方针政策、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治国理政的所有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指导下形成和实现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举措,也受一定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支配。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在更广大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上,倡导和传播和谐理念,并渗透、转化、体现到一切执政行为、执政方式当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在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方针、政策时,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把体现和谐精神,追求和谐目标,实施和谐举措,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克服单纯、片面地追求GDP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忽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现象蔓延、思想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目标的实现。

3.建设和谐文化是有效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形成和谐社会秩序的需要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具有化解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处理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需要全面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思想、道德等各种方式。建立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帮助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减少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道德风尚。

4.建设和谐文化是培育和谐文化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道德支撑的需要

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继承的思想道德体系,才能营造团结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二、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一种文化是否具有和谐的性质,主要是看它是否有助于化解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增进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秩序,是否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文化的和谐性质需要把追求和谐作为指向未来的价值目标,必须能够在社会的不断演进过程中营造一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共存、相互尊重的社会氛围。

1.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导向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我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坚持正确导向,对保持社会和谐具有重大作用。要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时,要努力根据时代变化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使主导文化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不同利益群体共同认定的价值取向和真善美与假恶丑等等的判断标准。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道德建设,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

法律和道德是社会规范的两个基本类型,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道德是基于对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共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光荣与耻辱等一系列价值评价而形成并加以维持的柔性规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道德主要通过造成社会舆论、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培养内心信念等方式,指导人们按照一定的美丑善恶观念决定自己的行为,推动社会形成一定的主流风尚,调节和规范不同层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保持和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一个国家,既必须严格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用法律来调节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又必须有健全的道德精神,用道德来调节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是建设和谐文化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要认真落实以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3.倡导和谐价值取向,培育“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

建设和谐文化,要大力宣传和谐价值观念,倡导和谐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力求解决矛盾而不制造矛盾,化解矛盾而不扩大矛盾。

4.制定和谐文化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基本功能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构成国家或民族的内涵,体现出个性与魅力,是精神和灵魂。从文化的功能来看,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树立鲜明的富有特色的国家或区域形象,扩大影响力。这有利于吸引外资,增强经济实力;有利于提升文化素质、净化和优化人文环境;有利于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当今世界由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过渡正在加速,文化已成为经济增长与文明发展的新的巨大空间,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逐步深化对文化的内涵和功能的认识,把文化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只有领导者、管理者对文化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位,制定符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的发展战略,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才能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5.建立和形成新的文化体系

社会主义建设篇(10)

出会的积极分子,无疑是更出色的富有代表性的人物。

上一篇: 银行员工试用期总结 下一篇: 内部审计效率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