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8 02:07:09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1)

对于文化建设,我们党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文化建设确立了基本的原则和方针,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在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问题上,邓小平将社会主义文化视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在学术界,曾经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奠基人,善于领导经济工作,而对文化建设则不太重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对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并在内涵上有部分的重合,对此,他解释道:“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6](P367)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先进,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称得起先进的社会制度。”[7](P200)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或不重视文化建设,就根本谈不上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方针上,邓小平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观点和新论断。首先,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邓小平认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文化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6](P173)从这一逻辑思维路径出发,我们也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文化建设也就不可能顺利地推进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讲,邓小平对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确立,为文化建设的实践指明了正确方向。其次,在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的有关思想。就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来说,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对青年提出了“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希望,把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标准。按照这一思想要求,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时期的特殊性,提出了“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标准,并将其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他还强调“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6](P209)应该说,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任务的确定,基本上奠定了我们文化建设目标的框架,因此,具有深远的影响。最后,在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上,一方面,邓小平从文艺的角度强调了文化建设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方向,他说:“我们要继续坚持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6](P210)“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6](P256)另一方面,邓小平也继承了所提出的“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文艺“应当”“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主导了1980年党中央“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的提出[8]。他认为,“我们要永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6](P256)“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6](P210)因此,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既要提倡不同的学术观点争鸣和学术自由,又必须将文化建设的方针与四项基本原则、与批评和自我批判联系起来,因为“我们坚持安定团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双百’方针,是完全一致的”,[6](P256)“坚持“双百”方针也离不开批评和自我批评”。[6](P392)此外,邓小平还提出了教育“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这一思想后来被拓展到文化建设层面,被视为文化建设的“三个面向”方针。显然,邓小平所继承与发展文化建设方针对我们的文化建设实践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在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的关系上,邓小平提出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非常重视经济建设问题,并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既是使中国摆脱因“”所致的社会发展滞后的现实需要,也是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当然,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意味着他不重视文化建设,相反,他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6(]P367)然而,在当时的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有些同志一味地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文化建设。针对这样的做法,邓小平提醒党内同志,“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6](P144)可以说,邓小平不但强调了两个文明的重要性,而且还特别指出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他提出,“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思想政治工作”,[6](P306)“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两手抓,只有一手是不行的”。[6](P153)“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使我们认识到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了我们对文化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包括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 自然 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要素,其核心价值层面则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 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方面 内容 构成。这是和谐文化最基本的内核和根本,也是和谐文化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和谐文化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以这样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内核的和谐文化,意味着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 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价值理念,本质地规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规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开辟了全新的境界。

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人类文明发展 规律 认识的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是,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唯物史观,才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 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 历史 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表述,指出了未来社会包括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我们党提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文明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的成功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要求。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六方面内容,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文化、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文化,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文化,内在地涵盖了和谐文化的各项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些要求既阐明了和谐文化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我们要使所有这些价值诉求能够实现,就必须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深刻认识文化建设与 经济 建设、 政治 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步协调性,深刻认识现实基本文化关系中还存在着诸如需求与供给、普及与提高、民族与世界、继承与创新、 农村 与城市等或隐或显的结构矛盾性,深刻认识文化滞后必然最终从根本上制约和谐社会进程的危机性,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繁重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强调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 研究 、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 法律 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 社会 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 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和谐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应是被社会广大成员广泛认同的主流文化。每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社会 发展 阶段都有自己的主导思想,一个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就构成了它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根本性标志。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进入21世纪,我国 经济 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 自然 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 问题 ,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总体部署,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和谐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路向。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我们必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 研究 、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 法律 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 科学 发展观,自觉而理性地遵循人类文化生存的普遍 规律 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逻辑;就是要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文化发展才是硬道理,要以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文化利益作为战略出发点和根本价值取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及摒弃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运作模式;就是要在社会全体成员中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就是要倡导一种和谐精神,形成和谐思维,培育一代具有和谐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一代和谐的人际关系。只要我们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就一定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道德支撑力量和良好社会氛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 历史 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应当从 理论 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认识。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导向、舆论导向、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法制保障,并且使这项历史性任务贯穿和落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随着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迈向新胜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将深入人心,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民主、参政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基本内容,植根于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扬弃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民主性精华,从而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心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一政治文化已初具雏形,更加完备的形态正在建设之中。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一种新的政治理论和政治主张,对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设起着积极的导引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在政党政治时代,国家要保持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能否建立起先进的政治文化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执政党要大力挖掘社会的有效合理价值,建立起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自觉履行的认识体系和信仰体系,从而实现集体行动的协调与合作。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50多年的历史来看,思想作为指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强大理论武器,不仅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中国百年来的屈辱历史,而且彻底改变了两千年中国封建专制的政治局面,使中国从一个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农业大国,发展成一个初具工业体系、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作为一种主导意识形态,思想引导人们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成为精神的富有者,为新型政治文化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由阶级斗争政治观向经济建设政治观的转变,将民众的政治情感由激越导向理性,把政治评价由理想转为现实,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构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更加准确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政治认同感,调动了人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政治价值观出现了过分注重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需求,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公平等偏向,因而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新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要求。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求真务实观、历史唯物主义的民本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观,为构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信仰的政治价值新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现代民主国家的本质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欧洲资产阶级在埋葬封建制度的同时,将确立人的价值的人权思想、人道主义输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相比之下,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系中,封建官吏管理民众的主要手段是愚民、驭民、牧民。他们信奉“民只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国家意识、服从意识比较强,而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相对弱。尽管古代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提倡过“以民为本”,但它是建立在“君本”基础之上的。就其实质而言,只不过是维护王权统治的一种手段。正如陈独秀所论:“以古时之民本主义,是所谓蒙马以虎皮耳。”〔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之后,整个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劳苦大众在政治生活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政治文化作为一种不同于政治制度的政治现象,具有一种相对稳定性,其变动速率往往与政治制度的变动不同步,从而导致了中国人在拥有法定的政治平等权之后,要实现真正意义上政治平等却是举步维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逐步有所认识和强调,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3〕,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中民主因素在不断增强。

新世纪新阶段,作为科学发展观重要原则的“以人为本”,已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原则体现在中国特色政治文化构建中,必然要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问题——公民权利的平等问题。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其根本利益之所在,是确立“以人为本”价值目标的根本依据。在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权利是普遍和平等的,是每个人所应有的利益诉求。总书记明确指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5〕这里,是将“权利公平”放到了首位。可见,讲“以人为本”,在政治上第一位的应是“以人的权利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就是要塑造人人平等的政治心态和均等参与的政治氛围,从而达到政治地位的平等化,让每个公民都能充分享受政治自由这一权利。

三、统筹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持续20多年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经济上的空前繁荣。但经济繁荣并不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由于市场给人们提供的机会以及对市场机会把握的不同,加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所以使社会群体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时出现了两大差异:一是区域差异,一是城乡差异。试看下面几组数据,上海与贵州人均GDP相对差距1978年为9.1倍,到1997年扩大为11.1倍,到2002年更扩大为12.9倍。城镇居民与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现价)相对差距1978年为2.36倍,1998年为2.51倍,2002年又扩大为3.1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相对差距1978年为2.68倍,到2002年扩大到3.29倍。1999年省级区域中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山西之比为2.52:1,城市中人均收入最高的深圳的与最低的西宁之比为4.31:1(以上数据参见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利益的得失必然会引发人们政治心理的变化,进而使得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倾向都发生变化,使政治文化中本来就存在的多元交织局面更加复杂化。据调查资料显示,1989年在回答“政治是少数人争权夺利还是管理人民大众的事”时,65.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后者,20.9%的选择了前者,对政治的消极评价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略呈上升趋势,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与职业的社会声誉成正比〔6〕。1991年北京市民对政治形势较为满意的只占28.4%,到1995年上升到41.6%〔7〕。1995年乡镇政权换届选举中的选民,只有58.9%的被调查者是“精心选择自己所信赖的人”,其余多是随大流或应付〔8〕。2000年河南农民中有70%的以上对党的基本路线持积极肯定态度,有86.4%的认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我国国情,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农民情况发现:经济状况好的对党的政策赞成率高,反之就低,甚至有36.3%的贫困农民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实质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9〕。2001年上海市高校师生中有81%的教师和77%的学生赞成“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同意“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的只有54%的教师和48%的学生〔10〕。2002年深圳居民在“现行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是否适应”的问题上,有43.4%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太适应”或“不适应”,民营企业创业人员中持这一观点的高达58.9%〔11〕。从以上不同年份、不同地域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参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各种成分,因利益分配的不同而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前者是讲“为谁发展”,解决的是发展价值主体是谁的问题;后者是讲“怎么样发展”,揭示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是要造福于全体人民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彻“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中,前两个“统筹”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现阶段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在农村和西部,这两个问题处理好了,中国的广大地域和绝大多数人口就安定了,社会发展就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四、和谐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新世纪的前20年,中国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必然对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政治文化根深蒂固的社会产生更为强大的冲击,更易引发新旧政治文化更替过程中文化的功能紊乱,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执政党及时地提供一种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并以此在多元价值之间保持合理张力,抑制各种价值观之间的紧张,在包容的基础上达成更多的共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当然,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的个体因条件、经历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价值观,但在所有这些个体的“合力”作用下,总会形成一个全社会能基本认同的政治文化即主导政治价值。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政治价值,这些理论通过对政治系统进行合理性、合法性的解释和说明,为当代中国社会成员提供了政治文化精神与政治智慧的动力支持。同时,还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人们进行系统、深入和切实的理论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民大众对国家政治统治体系、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的理想、目标、意识、原则和规则等广泛地采取社会政治认同态度,从而保证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政令贯彻的畅通,以实现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科学发展观本身的价值取向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题中应有之义。这里的“和谐”,是指不同事物之间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协调社会系统运行的效率与公平,缓解社会风险与贫富差距拉大后部分社会成员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和边缘化,缓和社会心理危机,扩大对主流政治文化认同感。同时,通过吸取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的精华,以“和而不同”原则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多样化进程,在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把最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容纳百川的精神合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

注释:

〔1〕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81.

〔2〕陈独秀.独秀文存:(二)〔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328.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

〔4〕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3.

〔5〕.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6〕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8-21.

〔7〕辛岩.1995年北京市民社会心态调查〔J〕.民意,1996,(3).

〔8〕张兴杰,吴钢.迈向理性:中国政治年报(1999年)〔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179.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046-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增强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国战略的提出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和兴国之魂的地位和文化作为人民精神家园和民族血脉的重要性,是新时期建设国家的纲领性文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指导,对于思政教育革新的重点之一思政话语转换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我们拟从以下4个角度来探讨全会文化兴国方针对思政教育话语转换带来的思考。

1 思政话语转换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思政教育为意识形态最新成果服务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之中,在坚持主导性,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首先要帮助大学生在多样文化环境下能够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并进一步由认同升华为信仰,由信仰外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动。这种知-情-意-行的过程,不是灌输的过程,而是在教学双主体的话语交流中促使学生主体自己的价值选择和文化认同,是话语共建和话语交锋中形成的理性认识和选择的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意识形态性,“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说他明确地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作为思政教育要素之一的话语也具有意识形态性的一元性,话语交流的重点是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和多种价值取向“多元共存”的关系,使大学生在话语交流中形成正确认识,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中、多元价值的选择中保持时代的主流精神和坚持核心价值观,从而真正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2 思政话语转换要加强文化化进程

意识形态“文化化”“是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诉求选择,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对于意识形态的教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传播,需要植根于文化的母体中,用文化熏陶来取代单一的政治宣教,用“润物无声”的方式代替单一灌输。

传统的思政教育有着为政治而政治的单向思维特性,教化的过程脱离被教化者生活实际,政治气息浓,较为生硬而单调,在一定意义上很容易激起被教化者的逆反心理,也容易导致其政治人格分裂:理论掌握上与实际行动上完全脱节,最后带来的结果只能是教化效果不理想。而我们将政治教化融入文化母体中进行传播则可以有效避免这种困境。“人是文化主体,同时又是文化的对象。人生存于世界上,也就意味着人在文化中。”文化是大众生活的表征,也是现代性社会构建的重要一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要抓住文化这个载体,文化便于流行和适用,大众而又典雅,通俗近民而又不失礼仪,典范有约束而又能随心所欲,精英和平民共赏。同时,文化除了是一种消费需要之外,更主要的是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意义的建构和解释,这对于后现代人群“无意义感”和虚无感的化解,对现代社会重物质轻精神的纠正,对其精神性的提升,是很好的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要回到个体生活世界,关心与普通人有关的尊严、自由、平等、幸福、多元等现代公民的社会理念。但是,回归生活世界是有特殊要求的,“应该是一种建基在对日常生活世界有深刻了解、理性反思基础上的有条件的超越”这样才不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引领性埋没到碎片式、片面性的个体生活里,如何做到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文化的作用最为重要。文化建设是有具体形态的,缺乏丰富多彩的具体形态,价值或精神就没有驻留或依托的基础或场所。思政教育话语表达需要在探寻多种文化形态比如文化产品、文化场所、文化遗迹、文化活动仪式、文化习俗、文化典籍、文化传说等中蕴含的不同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韵味,以及这些精神又是如何表现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淳朴、厚重、大气等性格特质和精神气度的,这样才能形成对文化更清晰的更坚定的认识。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5)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

文化是一个多义概念,概括说来有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之分。广义的文化指的是经人类改造过的一切活动和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它包括风俗习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认知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等。精神文化属于文化的心理层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其观念体系主要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是一定地域民族的精神活动的模式化及稳定状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化相关论述中可看出,邓小平所指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1941年5月邓小平在《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这篇报告中指出:当时的中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存在着几种不同势力,这些势力的文化工作都与其政治任务密切相关。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培育“四有”新人思想,“四有”中的“有文化”概念,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即一般知识形态的文化,也是狭义的文化含义。

此外,在一定的语境下,邓小平的精神文明观也就是他的文化观。

(二)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途径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他强调,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方针,而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保证,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与知识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及民族整体素质。因此,邓小平指出一定要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还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不仅为中国的当代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从战略的高度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系统化的思路。

作为思想道德方面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邓小平一直很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论述道:“正因为我们的党和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的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高度重视自身修养和道德建设。”邓小平的“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认为理想和纪律是“四有”里最重要的。做到“有理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放在核心地位。做到“有纪律”就是要汇集共识、凝聚力量。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最终要用理想和纪律来构建。

(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的社会形式决定了它是“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人的问题是贯穿于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只有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推动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邓小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特别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最终建成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邓小平看来,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指人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为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即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价值观的建构。物质资料的发展不能缺失人对意义和价值的把握,提高国民素质,培育“四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最高目标。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整体论的思想

邓小平文化思想的一大特点,是从社会整体结构去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定位。

从社会构成层面来说,文化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从文明形态来说,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精神文明。邓小平非常重视运用上述观点来诠释文化的社会结构定位。1987年10月13日,在《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一文中,邓小平指出:“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方面的问题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域。”这些方面都没有忽略文化的作用,认为文化是社会三大结构之一。

在人类的社会文明体系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考虑到文化社会功能的整体效应,邓小平强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两个文明都建设好。他指出:“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又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才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关于文化的社会结构地位和历史定位思想,体现了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整体论的方法来看问题的,他的社会主义文化观点是具备全局视野的。

(二)体现了政治家、战略家高度的“文化自觉”

既然人类史是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那么社会的进步必然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性跃迁。但有些社会推进“两个文明”的进步是始于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对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就是能够在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过程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不足, 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确定文化发展的走向,确立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对于人类社会进入到20世纪全球化这一趋势,全球出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邓小平提出应该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传统优秀文化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内容和精神本质,并创造性地转化到当代文化体系之中,形成适应时代特点的文化精神。

对待西方文化,邓小平认为,必须敞开胸怀,接纳当今社会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同时,反对照搬照抄别国文化。他认为,引进西方文化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仔细的甄别,从而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在碰撞中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

(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作为人化产物的文化在其创造过程中就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主体”的烙印。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历史主体,就是广大人民群众。邓小平是人民群众主体论者,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这一思想突出体现在他对文学艺术的态度上。邓小平说:“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论的统一。

能否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文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如何进行主体建设的问题。他认为首要的就是要解放思想,破除条条框框的束缚。其次是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再次是改革文化体制,为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邓小平认为,在文化关系中,应确立人是文化生活主体的观念,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个性得以表现,使社会主义文化得以繁荣。这样,邓小平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启示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不断认识的结果。这一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创新性和内涵的丰富性等特征。它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形成过程

现代化目标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设定得科学合理与否,事关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我们知道: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不同的历史界定,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其提法和表述也不尽相同。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时展要求,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认识和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问题上曾认为:中国先实现工业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因此,1945年4月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思想:“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必须发展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富强。”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指出:“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见,在这个历史时期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确定在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直到1954年,根据的要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可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可以说,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目标的第一次表述,自此以后“四化”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然而这里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只是个雏形。直到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至此,“四个现代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由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目标,它注重的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同时将“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发展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富强、民主、文明”这三大目标拓展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指出要“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必要的”。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强调建设政治文明。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而形成了“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更趋成熟和完善。十六大以后,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最终形成。总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形成,体现了我们党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务实,越来越理性。

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表述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目标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新认识,它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一)鲜明的时代性

在当今时代,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生产力显著提高,全球经济保持总体增长,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面对这样的一个国际形势,我们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突出的创新性

曾经强调:“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现在,我们党又明确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可以说“社会和谐”这一目标是在以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既体现了继承性又体现了创新性。“和谐”两个字的添加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更加注重质与量、过程与结果、客观规律和价值理念的统一。而不同于以往的片面强调经济快速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生产技术水平并没有提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也没有改进。以“和谐”为重要目标之一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走的是坚持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有机统一的道路,是不断体现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民族复兴之路,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截然不同。

(三)内涵的丰富性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内涵更加丰富。它除了注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社会生活。“富强”指的是经济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争取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所以我们现阶段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善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努力使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民主”指的是政治现代化,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文明”指的是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是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文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和谐”指的是社会的现代化,“社会和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的、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

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建立的重大意义

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这一目标的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确立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有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从的“工业化”思想、“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侧重于物质文明建设,到邓小平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建立,侧重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从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到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形成,既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艰辛探索的历程,也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有了深一步的认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内在统一关系,有利于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建立。展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有利于凝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7)

在论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时,我们通常都把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一命题当作应然命题而不加以追问。其实,为什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为什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基础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生产、分工与私有制的角度入手,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同志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目标联系起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过程的具体实践中,回答了为什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问题,深化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问题的认识。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这个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1.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与一切剥削社会的根本区别之一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规定。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后来,他们又多次阐述了这一观点,如认为未来的理想社会,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的发展处在“人的依赖”阶段上,奴隶主和封建地主对奴隶和农民进行残酷地剥削和压迫,人的全面发展就根本无从谈起。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打破了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但是又形成了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人虽然摆脱了人身依附,但却被物、金钱所统治;人成了商品和资本的奴隶。在这种社会里,根本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在社会主义社会确立了公有制,消灭了阶级压迫和剥削,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在发展和繁荣文化上,有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大的优越性,这些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制度保障和物质文化条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规定。

2.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和基本特征之一

在十五大报告中,我们党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这三个基本目标的总体归旨,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文化,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文化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在“七一”讲话中,同志则明确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他说:“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偏废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行。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们不但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也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同志也多次指出,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在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我们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公民培育成为“四有”新人,使人实现全面发展。所以,作为反映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人的全面发展,也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3.人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承担者和推动者。人类历史与实践证明:人的素质高低,人的发展的程度高低,直接决定了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大小。

同志历来都十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他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在十五大报告中,他又指出:“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七一”讲话中,同志进一步指出:“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在十六大报告中更进一步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知识经济兴起、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的素质成为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但从根本上说是高素质的人才竞争。因此,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能够不断地推动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要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就必须澄清理论上的一些片面认识。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理解有许多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们在实践层面有许多失误。其中最主要的不足是:以往我们常常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一个遥远的理想,而没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理想与现实统一的历史过程;常常把人看成是手段,而没有把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标;常常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看成各种技能的培养,而没有把人的素质看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历史过程

过去,我们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的认识上,要么只强调其理想性,不顾其现实性,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要么忘记远大的理想,只顾眼前利益,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当前,克服这两种错误倾向,在实践中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既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人类社会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又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确立现阶段上的现实目标和具体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方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最高理想。这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们几千年孜孜以求得出的共同结论。古希腊哲人们提出的“至善的完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倡导的“圣贤”,中世纪的神学家们推崇的人格化的神“上帝耶稣基督”,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推崇的多才多艺“全才式的人”,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自由的人”,等等,都是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人类社会远大而崇高的理想的理论追源与求证。黑格尔则更明确地指出:“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9页)。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和创建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他们从劳动、分工的视角对人的发展进行科学的分析,揭示了人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必然性。他们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理想。

实现长远理想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要通过不断实现每一阶段上的现实目标来完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0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也是一种“现实的运动”,而这个运动的条件,就是从现有的前提即现实的物质文化水平产生的。它必须在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运动过程中的各个历史阶段上展开。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一个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历史过程。

同志科学地总结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从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角度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他坚持和重申了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在“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另一方面,又认识到了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并为实现这个远大目标和理想制定了现阶段的具体目标。只有通过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才能不断通过实现各个阶段上的具体目标实现我们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这样,就做到了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理想性与现实性、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在这个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在“七一”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制订了在现阶段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目标,即在经济上,“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在政治上,“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文化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这也是我们现阶段上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做的具体工作。

2.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在社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发展,它们是社会发展的不可分开的两个方面。其中,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它们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历史过程。转长期以来,人们常常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手段,或者忽略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而没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重要方面。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发展观的嬗变中得到证明。最早的发展观是一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就是经济增长,亦即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率。这种发展观根本没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只是把人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但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思路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真正的发展,并没有实现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现代化;相反,还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于是就出现了第二展观,即综合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认为,发展也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应该是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这种发展观把人的发展作为与社会其他方面等同的一个方面,但是没有把人的发展放到应有的地位,没有把人的发展置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又没有充分认识人的发展的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这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背离了人类社会真正的归旨。基于此,就出现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人、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从人出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追求人、社会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全面的发展。这种发展观确立了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强调和恢复了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这一重要内容和本来的价值取向。

上述发展观的嬗变逻辑,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实践中也反映出来了。在总结理论与实践得失的基础上,同志提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和“七一”讲话中,充分贯彻了这种思想,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一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他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质、能力、才能、潜能、社会关系、自由个性、人的需要等方面内容的全面发展。但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素质或者能力、才能的全面发展。在这里,素质和能力的内涵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两者在不同的层次来表述同一内涵,素质更强调内在,能力更强调外在,它是素质的外在表现。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人的素质或者能力的全面发展。“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0页)。个人的全面发展“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列宁在领导经济建设、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他晚年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和反思中,逐步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国际竞争中,决定性的因素是综合国力,包括人的综合素质;社会主义要求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均衡,就必须充分重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必须培养大量的具有全面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则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素质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在“七一”讲话中,同志也明确地把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他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接着又指出:“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明确把健康素质、审美素质作为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为基础。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极大地促进人的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都大大地导致了我国在人的发展方面的不平衡,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因此,正如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紧紧把握住这一点,我们就从根本上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这也揭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首先,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有先进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坚实的物质条件。如果生产力不先进,就没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一幕海市蜃楼,一个空中楼阁。实践也充分证明,当人们还没有使自己的吃穿住行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得到基本满足时,人就根本不能获得全面发展,甚至连全面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都很难提出。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就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关系的状况促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8页)。“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他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种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特性的材料和时间,那末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5—296页)。

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破除阻碍生产力进步的一切束缚,包括观念、体制和政策上的束缚;必须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必须保持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为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可以使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促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即具有民主、自由、平等的精神,具有当家作主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现阶段,我国公民在这些方面的意识尽管增强了很多,但仍比较淡薄;我们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有巨大的优越性,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我们要继续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增强人民的民主意识,培养和提高人民的政治素质;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为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

再次,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人的全面发展既要以发达的物质文明为基础,也要以发达的精神文明为基础;既要以先进生产力为前提,又要以先进文化为前提。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着力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公民。所以,只有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吸收人类的一切先进文化成果,萃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坚持文化上的对外开放,批判和继承外来文化的精髓;要坚持“二为”方向,大力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引导亚文化,抵制反文化;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做大文化产业,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鼓励对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创新,增加对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各项落后的体制,建立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

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0页)。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描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明确地指出了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教育发展的方向。他说:“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面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教育创新,特别是要在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上的创新,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深化教育制度和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广泛开辟对教育投入新渠道,不断完善提高教育的设施与手段。

最后,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为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重要保证。没有良好的生态和居住环境,人就没有实现全面发展的自然基础。没有好的自然基础,人的生存都困难,就不要谈发展了,更不要谈全面发展了。这个方面常常为人们所忽视。这就导致了我们在一些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上的失误,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在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上,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让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和谐”这一新的社会价值取向。这是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程中提出的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构想,即要形成和完善一套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其中,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包含人们的就业、收入、住房、医疗、分配等关系物质利益的民生问题,也包含人的素质、情感、道德等文化内涵。文化因素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

1.从哲学内涵看,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之总和,同时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符号的物化状态。文化的基本存在形式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文化水准、精神气质和生活质量。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它融入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认同和向往。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出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形态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形态方面的内容。就思想观念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就制度规范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在和谐观念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设计和机制规范。

******同志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不仅涵盖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和谐,更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说,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基础上实现的全面和谐,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可持续性。从总体上说,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和谐。建设和谐文化,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2.从文化功能看,和谐文化是人的心灵所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

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内涵着人们共同的理想价值观念。人类需要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需要心灵的栖息地。满足人们心灵和精神的需求,需要丰富多样的文化供给,需要通过先进文化及和谐文化的引导,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文化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一个社会、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作为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是构建充满创造活力,协调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利益关系的精神基础。尤其当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情况下,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建设文明法制、稳定有序、谅解宽容的和谐社会的极其有效的途径之一。

审视社会和谐的运行状态,一般基于下列因素的构成作用:一是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念趋于一致,整个社会在精神文化上具有凝聚力与共融性;二是社会管理控制与协调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三是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能够通过制度化途径得到满足;四是社会结构富有弹性,社会成员能够相对自由地流动。这些基本条件中,文化的功能显而易见,主要表现为:(1)文化需求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之一,和谐社会应当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和谐文化的沟通功能可以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2)文化建设可以满足社会成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参与度的需要,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促进社会更为和谐。(3)文化的发展可以协调社会系统运行的效率与公平,缓解部分社会成员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和边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心理危机。

3.从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关系看,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文化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

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发展与之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通过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建立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巨大的精神合力。用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能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核心价值取向的一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也即,社会倡导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能够被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社会规范能够被最广大的社会成员遵循。而这种社会和谐发展的黏合剂,正根植于丰富多彩的和谐文化中。通过和谐文化建设,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从而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4.从和谐文化核心看,关键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

对于社会而言,文化精神是灵魂;对于时代而言,文化精神是标志;对于文明而言,文化精神则是其精髓。和谐的文化精神一旦确定,就以其相对的稳定性,长期作用于社会的文明进程,进一步推动中国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之路。我们通过弘扬和谐的文化精神,以和谐文化的建设成果为发展物质文明提供智力资源,为发展精神文明培育全民族和谐的心理结构,使我们以和谐从容的风度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以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的和谐是核心。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和谐文化的内涵是人本质的外化,展现的是人的生存、发展形式及发展程度,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和谐文化建设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产品,为人民群众享用。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在目标取向上是一致的。和谐社会展示的是人的多样性和谐,建设和谐文化正是人的多样性和谐的重要内容和思想基础。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途径

根据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理论内涵的分析,建设和谐文化的途径,既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也要不断坚持科学创新;既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1.要立足社会生活实际

建设和谐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和谐文化,既要有先进性,又要有广泛性。没有先进性,就没有感召力、引导力,不可能引领整个社会和谐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没有广泛性,就难以贴近生活、切合实际,没有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接受的可能性。先进性在广泛性基础上体现出来,广泛性应当以先进性为指导。建设和谐文化,是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广大社会成员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植根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之中。和谐社会的建设,体现为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构建和谐社会与我们的远大理想、与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分阶段的、有层次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一个远比建设全面小康更长期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社会发展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状态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也不可能整齐划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应当区分不同对象和层次,鼓励先进,团结多数,引导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一道前进。要包容多样性,把握好建设的层次性。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思路。这样,和谐文化的建设才能符合时代需要和现实要求。

2.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渊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反映人类发展的共同要求、对于世界的未来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和内容。我们要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例如,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仁爱团结。孔子提出“天下大同”的和谐理念,强调“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以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归宿。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的人生境界。儒家经典《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他所追求的是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途径,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和谐境界。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当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设计出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我们要努力汲取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使全社会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

3.要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追求和谐社会境界的内容,都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吸收。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保持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以开阔的视野走文化综合创新之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健康向上的文化体系,倡导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文化氛围,当然不是要抹杀人的个性,而要提倡具有文化个性的东西。培育和谐的个性品质,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了解丰富的文化知识。在各种思想观念、各种文化形态的相互碰撞中,坚持用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以科学理性精神与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柱构建现代文化精神,确立积极奋进的人生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我们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己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那些不符合国情和腐朽落后的东西。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方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着力建设和谐文化。要注重和谐文化建设的群众性,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因此,当代中国和谐文化的建设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和谐文化建设的育人目标。这两个目标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把文化建设的社会目标与育人目标,科学地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之中。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就是要牢固地确立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才能,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以人为本应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

2.要坚持统筹发展

文化内涵具有双重属性,既有社会属性,又有产业属性。社会属性需要发展文化事业,产业属性需要发展文化产业,这是文化建设的两大基本形式,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党的十六大已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推动先进文化建设,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将过去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单一“事业”型文化体制,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文化体制。新型的文化体制既要保持和发展文化公益事业,引导事业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也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来支持其发展,以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其次,要统筹“雅”、“俗”文化的和谐。所谓“俗”文化主要是指“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和“时尚文化”等,是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消费形式;而所谓“雅”文化主要是指“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等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形式。“雅文化”存在的合理价值,在于精神文化产品要向新领域、深层次、高境界的不断探索,应视之为代表精神文化的原创、创新、提高的形式。我们打造和谐文化具有重要任务:一方面要让文化消费的需求,尽可能成为文化生产的动力,以促进文化生产的发展更新;另一方面要让文化创新产生的新成果,尽可能转化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和动力,以使“雅文化”真正成为大众文化的引导,帮助大众文化不断提升到新境界。

3.要以基层文化建设为载体

加强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从总体上讲,发展速度仍然缓慢。这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设施建设、队伍素质、资源总量等方面,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文化建设有赖于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需要倡导人人参与的文化氛围。建设和谐文化,要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重点建设一批设施齐、功能全、适用性强的基层文化阵地,着力为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享受文明成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和谐文化创建活动,生产大众化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服务,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9)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1-0071-04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那么,什么是和谐文化,为什么要建设和谐文化,怎样建设和谐文化?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理论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的总和,同时也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符号的物化状态。和谐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它包含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理想追求、总体认知和评价,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实践取向和制度构建。从内容构成来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和思考,对社会和谐目标的憧憬与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为人们在和谐思想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及风险的制度和机制。从存在形态来看,和谐文化并非独立于社会文化大系统,而是融合于社会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之中,贯穿于社会文化的各种形式之中,它的精神内核是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文化体系,是关于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国际关系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具体说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均围绕着这一内核展开。和谐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礼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孟子的“王道”、“仁政”等政治主张,从“世外桃源”到“乌托邦”、“太阳城”等理想蓝图,人类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正一步一步地由空想走向科学,由理论走向实践。今天,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和谐社会已成为凝聚全社会不同阶层和不同人群意志的思想基础,成为引导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

其二,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也包含了西方文化一些有益的价值追求。中国文化自古“贵和”,“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国语・郑语》里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就是说,“和”是将有个性、有差别的事物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新的、有活力、有秩序的事物;反之,毫无差别、完全一致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反而不能生成新的事物。可见,和谐不是泯灭个性,它是以把有差别的事物融合在一起为前提的,追求的是一种中和之美。今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求的价值理念,就是在人自身状态、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上,坚持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把追求家庭和睦、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际合作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和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营造一个互帮互助、共存共荣、和衷共济、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其三,“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辩证法的精髓。我国传统文化中 “和而不同”的思想,与辩证法的这一精髓是完全相通的。事、物、人之间都存在差异性、多样性和矛盾性,在对立中实现统一是和谐的内在机理。坚持“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承认和允许差异存在,努力在对立中求统一,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既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缩小收入差距,注重社会公平,又要坚持效率优先,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引导人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鼓励不同利益主体以适当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愿望,引导人们积极而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其四,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任何发达的文化都是视野开阔、眼界高远的开放文化,封闭僵化必然导致文化的衰败没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立足自身文化传统,又要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广泛吸收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融汇百家,以成其大。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要求通过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对异质文化要素的批判与吸收,形成更加优秀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各种思想文化流派的自由竞争,主张各种文明和谐共存,反对用一种文明压制另一种文明。

其五,天人调谐的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天人调谐的自然观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从历史源头看,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便崇尚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既要尊重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又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既要顺应自然,又要改造自然,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理想境界。这种天人调谐的自然观,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现实意义

存在决定意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的最终源泉来自社会生活,尤其是来自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但文化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反映社会现实,如同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一样,和谐文化对于现实社会生活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一个社会的和谐,既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要在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多样、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条件下,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实现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团结和谐,必须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取向,就是引导全社会树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坚定信念,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力量。建设和谐文化,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共同理想信念的教育,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就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不断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单靠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仅会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代价,还会造成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现象蔓延、思想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包含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各种矛盾和冲突呈上升趋势。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节和处理,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使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形成人人追求和维护和谐的社会氛围。

第四,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社会的和谐与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有着密切关系,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现代社会使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这容易使人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特别是当个人遇到某种挫折时,甚至容易产生怨恨、仇视社会的情绪。人们心理上的这些不健康因素一旦变成极端行为,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心灵和谐的文化源泉。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必将培育人们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有效地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人们以开阔的胸襟和积极的心态看待各种社会现象,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要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离不开对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也要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利,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使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严肃认真地考虑精神文化产品的社会效果,做到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坚持正确导向,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10)

    一、律师文化及其重要性

    文化,通常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称。律师文化通俗地讲就是律师行业文化,是指律师行业在依法执业及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职业精神、职业理念、职业价值观等群体意识形态的总称。

律师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一部分,植根于社会文化,却又独树一帜,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采。从律师的制度基础角度看,由于存在着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历史渊源、文化环境、风土人情、行为理念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律师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并体现出不同的特性。西方的律师行业从萌芽、发育到成熟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其职业信仰与理念、价值观、管理制度、行为准则等日趋完善,由于政府干预少,更多地体现了行业自治,所以律师文化的发展带有明显的自发、自觉的性质。而在我国,由于律师制度恢复发展的时间较短,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律师资源供不应求,巨大的市场缺口使律师队伍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太多的功利性、太短的时间积淀,以至于目前尚未形成内涵统一的律师文化。

而律师文化对于律师行业而言,作用极其重要,打个比方:有了律师文化的律师行业,就象有着蓬勃生机的森林,可以给作为个体的律师提供水、氧气及养份,可以净化社会文化中的有毒、有害成份;而欠缺了律师文化的律师行业,将逐渐由森林转为荒漠。在实践中例子不胜枚举:个别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不讲职业操守,不讲诚信,不能遵从“法律至上和当事人中心”的行为准则,而是一切向“钱”看,为了钱可以丧失做人的基本道德,可以知法犯法;一些律师事务所则乐于开作坊、卖摊位,实行所谓“四位一体”(即一个律师随身携带所函、介绍信、发票、委托合同接案)的管理模式,与律师管理的法律法规等要求格格不入。而正是由于律师文化的缺失,导致律师这一本应倍受尊敬的职业群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声望等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误解。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推进律师文化建设,强调积极主动地研究与推动、自觉地凝结与提炼律师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便是当务之急。

二、律师文化的效用

    文化属于意识形态的领域,它根植于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同时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先进的文化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律师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先进的律师文化可以推进律师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腐朽的律师文化必然阻碍其发展进程。因此,我国当前的律师文化建设应在追寻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继承先进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有效运用行政手段、行业内力等自主、自觉地推进律师文化的凝结与演进,尤其要遵循“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加强律师文化建设,从而提升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凝结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基因的、反映时代要求的、适应律师业发展的主流律师文化——社会主义律师文化。

司法部赵大程副部长在全国律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律师文化建设是这样定位的:律师行业在解决了行业队伍问题、组织架构问题之后,这个行业队伍靠什么精神支撑起来,这个组织架构靠什么理念去指导运作,就迫切需要形成一种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以及律师行业特征的职业精神,也就是社会主义律师文化。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律师文化是我国律师行业的主流文化,在此主流文化的框架下充分发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展示律师文化建设的区域特色、集体特色、个体特色。如职业精神、职业理念、职业信仰、行为准则、形象风采等的多元化展示。

开展社会主义律师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效用:

(一)构建功能。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全新的制度发展阶段,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在制度性质上显得更加先进和优越。先进的社会制度必须有先进的文化作为精神支撑,所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在总结归纳人类已有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创造与构建适应其制度要求的全新文化体系。律师文化建设也是如此,更多地体现为破旧立新,重在对律师文化体系的构建。尤其是我国的律师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成熟,发展的路径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对律师文化的构建性就显得更加迫切。从律师文化建设的层次上看,重点应对律师群体(行业)文化、集体(律所)文化和个体(律师)文化这三个层面上的要素、功能、任务等进行构建;从律师文化建设的内容方面看,既包括对律师职业精神、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操守,管理体制与制度构架、行为准则、形象展示、社会评价体系等静态模型的构建,也包括对客户服务流程与规范、社会活动要求、服务礼仪标准等动态模型的构建,还包括律师群体内部对各种具有文化凝聚功能的系列活动模型的构建;从律师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方面看,既包括思想与心灵上的塑造,还包括运行机制规范、重点难点攻关、宣传推广渠道选择等方面的构建。通过对律师文化建设模型的构建,旨在确立律师主流文化——社会主义律师文化的应然状态,为开展律师文化建设提供指南。

    (二)整合功能。“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对文化的理解和实践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律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虽然有人类公认的“自由、正义、平等、秩序”等道德规范的约束,也有“法律至上”等法律人所应具备的内心确信予以支撑。但当法律文化展现在不同的群体或个体身上时往往呈现出非常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各执一端,因而形成不同的文化流派和学说,不同的流派往往以不同的理论作支撑,有的反应了社会主义主流律师文化的本质属性,有的则不尽然。为了避免支流律师文化对主流律师文化的冲击,律师文化建设的任务就应当对现存的律师文化学说和流派观点进行整理、归纳、提炼、权衡、扬弃,把各种学说和流派中的合理内核提炼出来,整合成为一个时代背景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律师业健康发展的主流律师文化。有人认为:过分强调律师文化的主流性和上层建筑性会抹杀律师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搞“一言论堂”,不利于律师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开展律师文化建设是一项有组织、有目的、长期性的推进活动,它以研究、丰富与发展主流律师文化为己任,而不是为培植支流文化而存在的,从这一点上讲,开展律师文化建设就应以研究和实践主流文化为宗旨。至于支流律师文化的发展,所能给予的是言论与实践上的空间而不是与主流文化的发展争夺阵地。

    (三)服务功能。一项制度的建立总是为一定对象服务的,如果没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就会丧失存在的基础,律师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律师文化建设主要服务于三个对象:一是服务于上层建筑,即律师文化建设应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服务。二是服务于社会,即律师文化建设应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三是服务于律师事业,即律师文化建设应促进律师队伍健康、稳定的发展,促进律师执业氛围的优化。

    (四)阵地功能。加强社会主义律师文化建设,就是要用社会主义先进的思想文化去占领律师队伍的思想阵地,确保这一与上层建筑密切相关的职业阶层免受不良文化的污染和侵蚀。律师文化建设重点要占领三个阵地。一是要用先进的律师文化去占领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阵地。律师群体靠运用法律为当事人服务,与百姓水乳交融,律师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呼声,了解百姓甘苦,解百姓难解之题,办百姓难办之事,是收集民情的情报站。因而,应通过加强律师文化建设,从强化职业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等入手增强广大律师牺牲奉献的自觉性,将收集民情与传达政策变为自觉、自发的行动,确保律师这一与党和政府联系紧密的职业群体能成为党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的传声筒,成为阐释政策法令的消化器,成为解民怨、恤民情的桥头堡。二是要用坚实的行动去占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律师职业群体的有力推动。律师文化建设的作用在于引导律师以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法律?以什么样的行为去适用法律?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去平衡社会效益、当事人利益和律师个人利益的关系?如此等等。总之,律师站在以法治国的第一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律师文化建设必须紧跟这一形势,用先进律师文化的力量不断影响律师群体的行为、确保广大律师在建设法治国家这一大环境中有为有位。三是要用先进的律师文化去占领优秀律师人才的教化阵地。优秀律师除了是一名精通法律、经济、管理、外语、现代信息技术等专业技能的法律人外,还应当是一位政治清醒、思想纯洁、作风正派、勤勉尽责、热爱公益事业、社会声望较高的社会人,具备这种素质的优秀律师人才没有先进的律师文化去熏陶与教化是不可能结成正果的。因而,律师文化建设应占领这一阵地,为打造优秀律师人才服务。

   

 (五)传承功能。一个时代先进的文化成果应当被提炼出来、传播开来、继承下去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传承先进的律师文化是律师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通过传承先进的律师文化,促进律师文化建设档次的不断提高。传承律师文化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律师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既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确定一个稳定的文化内核作导向,防止律师文化变成了宣传口号,朝令夕改;又要确保律师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在历史演进中丰富和发展律师文化内涵,赋予律师文化以时代气息,从而增强律师文化的适应性。二是要处理好主流律师文化的传承与保持律师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力求在弘扬与传承主流律师文化的同时密切关注支流律师文化中的合理基因,及时将其吸收、整合,为打造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强势主流律师文化提供基础素材。三是要处理好继承中国传统法律(律师)文化与吸收借鉴国外先进律师文化的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律师文化的同时应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借鉴西方律师文化的合理基因,确保社会主义主流律师文化更具生命力。     三、律师文化的建设核心

律师文化建设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但作为一个以向社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为生存之本的行业或职业来说,最根本亦是最所需要的,就是诚信。

(一)诚信,为律师职业的法律服务本质所决定。

律师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专门职业人员,律师与其他从事司法工作的法官、检察官的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其职业的服务性。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公务人员与其对象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不平等的“公务”关系,而是基于委托合同而形成的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委托合同建立的基础就是当事人对律师的人品、职业道德、专业能力等的信任,因而律师的服务角色是否能够形成,首先就取决与在当事人眼中,律师是否诚信。双方无论在缔结委托合同前,缔约时,还是履约中,都应当恪守诚信这一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最高原则。

(二)诚信,为律师行业的公共伦理所要求。

每一行业都有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专业定位和共同的职业操守。律师行业之所以能够存在,没有被取代,除了其具有其他行业所没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诚信服务的共同伦理无疑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不论对每一个律师个体还是整个行业来说,遵守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没有勤勉尽责、谨言守信这些职业操守,谁还会将其事关名誉、人身、财产、自由、生命的重要事项托付之?也正因为具有诚信这一行业伦理优势,几乎每一种司法制度都赋予律师优于其他种类的人、辩护人的特殊权利。

(三)诚信,为律师制度成熟完善所必需。

律师制度以确认律师地位、规定律师性质、强化律师管理、规范律师执业、协调律师关系、促进律师业发展为内容和目标,其每一方面都与律师的个人品行密切关联,都以每一律师个体诚信做人、诚信执业为基础。因为一切制度都必须通过每一个律师的具体行动来实现。可以说诚信建设,既是律师各项建设的基础,也是各项建设的归宿和落脚点。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律师的诚信建设呢,笔者以为以下几方面不可或缺:

(一)强化依法执业。律师工作区别与其他服务的特点最重要的就在于其法律性,不论是民事行政、刑事辩护、还是非诉讼业务,律师的每项业务都以法律服务为内容,法律具有明确的是非界限和行为标准,因而依法执业是律师之本。 强化依法执业,首先应当加强律师的法律业务学习和培训,使律师及时准确了解法律的规定,把握法律精神。其次,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展业务,不允许故意曲解法律,更不允许知法违法。

(二)强化规范执业。依法执业只是律师执业的最低要求,律师协会及律师事务所还应当根据不同律师业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执业规范,业务指引,引导律师向当事人提供规范化的服务,这既可提高律师服务的水平,体现律师服务的专业特色,也必定会促进律师诚信服务建设。目前全国律协已经制定《律师办理刑事规范》、《律师办理公司股权收购业务指引》等执业规范,但从现实需要来看,还远远不够,许多需要规范的业务领域还没有相应的指导规范。在这方面地方律协也要发挥作用,积极组织本地具有较高法律素养和丰富执业经验的律师适时编写,以便为当地律师规范服务提供指导。各事务所也可根据其实际,制定更为具体和便于操作的某些办案规范,以提高本所规范执业,促进诚信执业,创建各具特色的服务风格。

    (三)推行律师执业公示。将律师的有关个人情况(如执业执业证号),律师事务所的简况(如人员结构、投诉电话等),律师收费标准、收案收费制度等予以公示,便于当事人知情、选择、监督、投诉。

    (四)避免利益冲突。要建立并严格推行利益冲突和回避制度,禁止双方,避免为已案件的当事人有利益冲突的另一方当事人与其案件有关联的案件。

    (五)建立律师诚信档案。律协、司法行政机关、各律师事务所都应建立律师诚信档案,详细记载律师执业诚信情况,以次此作为执业年审,评定职称,评选先进,向社会推介优秀律师,律师执业操守评价的依据。

    (六)公平竞争。规范律师执业推广及服务广告,禁止利用不正当手段竟揽业务,排挤竞争对手。提倡同行互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维护行业整体形象和利益。

    (七)尽职服务,谨慎言行。律师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敢于仗义执言,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禁止在执业中虚假承诺。

四、管理机关在社会主义律师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纵观中外,管理机关在律师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都是极为重要的。作为有形干预法律服务市场的手,无疑起着承托律师文化的作用,律师的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收费标准及程序、案件流程等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明白地体现。在西方,由于行业管理机制的成熟,对于律师的管理基本交由律师公会,律师公会取得了政府部分职能的授权,地位近于准行政机关,全力维护律师利益,倾心推进行业治理,为律师执业、律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而具体到国内,现状却不甚乐观。俗语说有娘的孩子有人疼,但律师行业虽然有司法部主管,却也疼不起来。律师正当的执业权益得不到维护,律师地位的提高得不到政府的强力支持,而同是被司法部主管的法律服务所却在机制的保护下得以混水摸鱼、与律师行业争夺服务市场,再加上法院、检察院离退休人员不受任何管制即进入法律服务市场、司法机关的反腐机制不力,律师的现实状况堪忧。

上一篇: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 下一篇: 一年级数学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