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课文主要内容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30 13:10:47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1)

一、课程定位

《草坪学》在我校公共任选课中是初次开设,它主要的开设对象涵盖了文科类、理工类、艺术类等在校本科生。开设《草坪学》公共任选课的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兴趣和爱好,满足人才知识需求,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公共任选课,开课内容不宜过于专业,必须以趣味性吸引学生兴趣,知识性引导学生学习,以便能够完成学校的教学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学设计

该课作为公共任选课,授课对象为全校本科生,既有文科又有理科,还有艺术类学生。涉及到的专业方向比较多,学生学习背景差异大,因此对本课程理解的深度也不一样,加上学生选课的目的也不相同,这样就对我们的课程教学设计增加了难度,要求这个课程设计既能吸引学生,又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依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选课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贴近生活,淡化专业性,增加实用性、文化性、趣味性。授课过程中以学生学习和兴趣为中心开展愉快性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视频、动画的方式展示课堂案例,化抽象为直观,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具体,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质量

(1)详细介绍《草坪学》的发展历史。草坪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631~579年波斯(今伊朗)的庭院草坪,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在诗经中就有对草地的描写佳句:“绿草茵茵,芳草萋萋”。而草坪绿化首推公元前200年前后的秦汉时期长安(今西安)以西上林巨大的皇家苑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有“布结缕,攒戾莎”的描写,说明当时上林苑中就已应用结缕草和莎草植物做草坪。15世纪,英国开始流行和普及高尔夫球运动,进一步促进了草坪的发展。产业革命推动了欧洲草坪的发展,开始了修剪式的现代草坪。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大学里相继开设了草坪学课程。草坪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崛起于世界科学之林。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草坪业步入令人瞩目速度的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首先在国内开设了《草坪学》。1978年开设了草坪专题,1985年甘肃农业大学草原专业将《草坪学》列为专业选修课,1989年被定为草原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目前全国已有37所高校相继开设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而这些高校都基本上开设了《草坪学》课程。(2)延展教学内容,强调草坪学的文化地位。在进行草坪学课程讲解时,还要引入自然生态文化。从而引入草坪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知识点,让学生了解草坪是怎么样深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起到美化、保护和改善的良好作用。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内容,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为什么要和谐发展,从而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具有用辩证的观点去处理事情的能力,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并为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3)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教学。一是理论课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采用实地拍照,网上下载图片等,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和事物的真实感。二是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教学方式,讲到与学生学习过的知识相关的内容时,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请学生积极解答;部分问题安排学生课下查资料,课上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教师最终进行点评。三是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以学校和城市典型的草坪绿化场地为学生学习第二课堂,讲述草坪建植在城市绿化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考核方式

《草坪学》的学习目标定位是要求学生了解掌握草坪的发

展简史,草坪在人类生活中的贡献,草坪草的分类及草坪建植及养护管理几个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知识。因此,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考核时,要求学生以课程论文的方式提交考核答卷,切入点灵活多样,知识面覆盖广,学生学习效果展现充分,教学效果得到了真正的检验。具体分值计算方法是学生平时出勤成绩占20%,学生课堂讨论及表现占20%,课程论文占60%。使用这种考核计算办法,真正做到了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总之,为了大力推进《草坪学》作为一门公修课程走进全国高等院校的课堂,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仍需不断改进。

参 考 文 献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2)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它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效率。教学导课,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必须在导入新课时,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介绍了几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

一、趣味导入法

指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板书、直观教具等表现手段,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新情境中。运用趣味法必须做到所使用的表现手段与施教内容密切相关,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师自身的个性特点,如果离开了这些条件,趣味性就起不到辅助导入新课的作用,相反会分散或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兴奋点,影响新内容的学习。趣味性表现手段有以下几种:

1.语言生动有趣

上课时,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或者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讲述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或关系密切的幽默和笑话,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时,可先讲述一个缺乏维生素C的病人的传说,都能起到趣味性的作用,以便顺利地导入新课。

2.板书生动有趣

设计生动有趣的板书,也是一种趣味性导入方法。例如根据课文主要内容,在黑板上描绘出有趣的图画,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在讲授《珍珠鸟》一课时,课前首先制作好两张珍珠鸟的大图片,然后悬挂在黑板上,在上课前,先让学生猜猜珍珠鸟究竟长什么样的,让学生来描绘一下自己心中鸟儿的颜色,随后再挂出第二张图片,等学习完这篇课文以后,再请学生用彩笔根据课文所说的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来填颜色,这样具有强烈对比的板书设计,就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的施教内容。

二、设置悬念法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根据学生爱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造矛盾,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注意。因此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利用巧妙设问造成悬念,让学生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 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设置了这样的悬念:《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和孙权各据一方,称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攻打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抗曹,刘备派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助战,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诸葛亮是怎样对待的呢?最后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三、激情渲染导入

“激情”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学习新课时,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例如:教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文,我是这样设计的。师:生在东北的我们,对美丽的草原无比向往,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由蒙古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现在,让我们来聆听这优美的旋律,欣赏大草原的无限风光,边听边看边想,这首歌能使你想到什么?

(预设:学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如草原的美,到处是绿草鲜花;天空也是那么蓝;牛羊遍地。有的能想起来以前学的歌曲《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阳》或是想到诗歌《草》、《敕勒歌》)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课下也了解了不少于草原有关系资料,这节课,就让歌声引领我们共同走进草原、亲近草原、品味草原。

(板书课题: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齐读课题

过渡:草原我们总是用辽阔、宽广、无边无际来形容,殊不知,在它那博大的怀抱中,有着无数的美景,风吹草浪,鲜花点头,蓝天、白云、绿地令人神往。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听读课文,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感受,美丽的草原究竟美在哪里呢?这段感人至深的导语,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3)

我校自2009年9月开始实施新课标教学以来,不断探索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我积极参与,并根据学校处于草原地区,草原文化需要得到传承和弘扬这一现实,确定了以草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用了近两年时间,完成论文《以内蒙古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这期间,我在2012届学生中进行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教学尝试:带领学生观看视频《奇妙的草原文物》、《鹿皮图的秘密》、《嘎达梅林》等,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写读后感,使学生了解草原文化、草原英雄,培养他们热爱草原,尊重、热爱草原文化的情怀;参观乌力格尔博物馆,了解草原文化的保护、传承等。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普遍感觉收获很大,我对开设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便很有信心,于是在学校的“课程超市”推出了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授课对象是2013届的学生。但学生选课的结果却在我的意料之外:由于选课人数没有达到开课所需的数量,因而课没有开出。这样的结果令我很失落,同时也促使我进行反思。

通过与2012届的教学情况对照我发现,同样的主题如果呈现方式不同效果就明显不同:2012届的学生是通过一系列直观生动的画面和人物形象感受草原文化,2013届的学生接触到的是抽象的草原文化的题目,没有清晰、明确的、可感知的印象。2012届学生感觉收获很大,2013届学生选课人数却很少。

二、兴趣对接

在分析自己开设校本课程得与失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兴趣问题是校本课程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校本课程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兴趣对接。

所谓兴趣对接是指教师兴趣与学生兴趣有交点或交集,师生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不仅关注相同的问题,而且喜欢同样的问题呈现方式。可见校本课程问题的关键是相同兴趣的问题,从这样的视角看课程,国家课程(全国)、校本课程(全校)、微型课程(全班)兴趣对接的难度依次降低,因为范围越小找到共同兴趣的难度就越小。微型课程的优势显而易见。

作为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当中,走进学生的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学生。而且教师要自己培养广泛的兴趣,并对学生兴趣进行正面引导,这样容易实现与学生的兴趣对接。开发微型课程,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使教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反思后再尝试

有了以上认识之后,我把能否实现兴趣对接作为微型课程的选题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我选定“品读名家诗词,评说风流人物”作为2013年微型课程的课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于世界之林独树一帜的当数诗词歌赋了,无论是律诗还是词阕,均有着无穷的魅力。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平平仄仄中使人感受到诗词的韵律美,这也是中国文字所特有的。古典诗词中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容,特别是咏史诗。著名学者陈寅恪更提倡“以诗证史”,通过阅读咏史诗可以帮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认识历史。

诗词的特点使以诗词传史的方式成为师生兴趣的交汇点,容易实现兴趣对接。而且这种方式体现“文以载史,史以文传”,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感受到诗词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产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文化自豪感。

在历史教学内容上,可以结合名人诗词了解、认识历史名人:用李白的《古诗五十九首(其三)》和许浑的《途经秦始皇墓》解读秦始皇,用王的《咏汉高祖》和胡曾的《沛宫》解读刘邦,用杨亿的《汉武》和罗邺的《望仙台》解读汉武帝,用王安石和秦观的《司马迁》解读司马迁等。无论诗词作者还是评价的人物都是非常著名的。

选课和上课的结果都证明,我们对微型课程的认识是正确的。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4)

二、案例描述

在课文《草原》中,我国著名作家老舍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以及团结友善的民族情谊。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种方法展示大草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在课堂上通过视觉与听觉刺激学生感官,让大自然走入课堂,引导学生对大草原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而非简单地设定条条框框限定课堂内容。

(一)声色课堂

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促进传统的教学载体从单一的课本文字向图像、音频、视频方向多元化发展,教师可以准备描绘大草原一碧千里、天高云淡、草丰羊肥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舞、赛马、摔跤等表现内蒙古大草原人文特色的图片,或者《蒙古人》、《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歌曲以及视频,以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给同学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让学生在美妙的声色课堂上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化知识。

例如,放映碧草蓝天、牛羊成群,题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幅图片后,有学生是这样描述他的感受的:“草原的天空非常蓝,非常高远,澄净明亮,就像一大块泛着光的蓝宝石,让人看了觉得心里特别舒服。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草原上的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比较少,汽车尾气比较少,所以草原的空气特别清新,也不会有雾霾,所以文章里面用‘明朗碧澄’描述草原的天空,我现在对课文中‘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这句话有了具体的感受。”这就让学生对大草原的美景有了直观的感知,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对作者要表现的草原民族风情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创设情境

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们进行情景模拟,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开发学生们的潜质。

例如在模拟课文中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情景的时候,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与表演能力,分组表演了跳舞迎客、美酒敬客、宰羊待客、蒙古包留客等丰富的场景,不但让同学们通过自身的思考熟悉了草原人民待客的风俗特征,还使他们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对课文中比较难懂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对作者描绘的大草原的“人情美”有了深刻的体会。

三、案例反思

作为大家手笔,本案例的课文中老舍为我们展示了内蒙古草原的自然美景与人文特色,但是小学生对其语言文字的理解难度还是比较大,尤其是许多学生对大草原缺乏直观的感知,不容易体会作者语言描述的情景与其中包含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们的想象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事实证明案例中所用的方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比较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丰富教学方法,拓宽教学载体

随着多媒体教学工具在课堂上的普及,我们的教学载体从单一的课本文字拓宽到声色俱全的投影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授课,还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培养同学们学习的乐趣。

本案例中,虽然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与感知能力,但是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见过美丽的大草原,这就使学生们对课文中描绘的草原美景与人文景观难以具体感知,所以需要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手段,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首首动人的歌曲,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对课文中要表现的草原美景与草原风土人情有了较为直观的感受,也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祖国土地辽阔、山河秀美,民族团结,培养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之情,从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向外延伸,不但感受到了文中描述草原的“风景美”与“人情美”,而且让学生通过欣赏草原美景懂得珍爱草原、保护环境;让学生通过喜欢草原人民懂得热爱祖国、团结友善。

(二)积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5)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97-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2]

为满足我国烟草行业对烟草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同时顺应教育部“卓越计划”发展的潮流。2011年,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实施了“卓越计划”,烟草工程系制订了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3]“烟草原料学”是烟草工程专业(方向)本科生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为了促进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计划”的顺利开展,“烟草原料学”课程组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一、“烟草原料学”教学内容改革

“卓越计划”强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注重教学改革。“卓越计划”要求建立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发展为背景,以课程评价为抓手,以激励政策为动力的教学内容动态更新机制。[4]

根据烟草行业对烟草原料生产和初加工技术人才的需求,“烟草原料学”课程组按照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首先,对“烟草原料学”课程进行了一定调整,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学时由原来的60学时调整为54学时,同时增加了3周烟叶生产实践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目标。其次,对“烟草原料学”课程与其他课程重复或重叠的内容进行优化[5],与相关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讲授,可避免部分教学内容被教师反复讲解的现象。再次,对“烟草原料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动态更新,对于过时的内容进行删减或略讲,同时及时补充新内容和最新研究进展。[6]

二、“烟草原料学”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烟草原料学”课程组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课程组教师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

根据“烟草原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课程组任课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采用讲授法、实物直观法和模像直观法[7],还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日常教学的工作中,任课教师适时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集体讨论,通过互动教学,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发现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从继承性学习向探究发现性学习转变。

三、“烟草原料学”教学形式改革

“卓越计划”提倡教师团队协同教学,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郑州轻工业学院自实施“卓越计划”以来,同年级的“烟草卓越班”被分为两个自然班,“烟草原料学”理论课程由各班的任课教师进行小班单独授课。小班授课便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有利于学生分组讨论,更有利于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烟草原料学”实践课程由教师团队协同进行集中实践。校外实习一般由3至4位专业课教师和2位校外导师组成实习指导团队,共同指导学生进行烟叶生产实习;校外实习结束后,专业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汇报,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现场点评和总结。

四、“烟草原料学”教学手段改革

“卓越计划”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探索网络教学组织形式,开展信息化教学。“烟草原料学”课程组积极进行教学手段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进行网络辅助教学,目前课程组已创建了“烟草原料学”课程网站。

课程组任课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学生通过访问课程网站及链接网站可以了解更多与“烟草原料学”课程相关的知识,加深对本课程专业知识的理解。学生还可以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教师留言、向教师提问,教师课下进行网上答疑。这种方法可以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烟草原料学”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高等学校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8]

为增强学生“烟草原料学”课程相关的实践能力,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实施“卓越计划”以后,增加了为期3周的烟叶生产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烟草漂浮育苗实习、烤烟栽培实习、烤烟调制实习,分3次进行,每次实习由实习动员及开展讲座、外出实习、学生汇报、撰写实习报告等环节组成。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烟草育苗工场、烟田、烟草调制工场进行实习,通过学生的观察、实习基地工作人员和带队教师的讲解,学生对不同阶段烤烟生长情况以及生产技术有较直观的认识和较深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烟叶生产相关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外出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演示文稿的形式进行实习汇报,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打分并点评,这种汇报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求每位学生撰写一份生产实习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写作能力。

六、“烟草原料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烟草原料学”课程组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对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课程组任课教师尝试实行综合性考核,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9]

以往“烟草原料学”理论课程的考核,主要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考核。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实施“卓越计划”以后,“烟草原料学”理论课程的考核,主要从期末考试、平时表现(考勤和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三个方面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考核,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12%,作业成绩占18%。这种综合考核方式适当降低了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方式造成的“临时突击”、“死记硬背”、 “高分低能”等弊端。

“烟草原料学”实践教学的考核,主要根据实习报告、小组汇报、实习考勤三个方面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考核,其中实习报告成绩占50%,小组汇报成绩占40%,考勤成绩占10%。这种考核方式打破了将学生的实习报告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的模式,避免了部分学生“实习不认真,抄袭他人实习报告”的现象,使学生重视工程实践,自觉加强课外学习,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

七、结语

课程组教师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对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烟草原料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课程组经过不懈努力和探索,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对于提高“烟草原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计划”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 注 释 ]

[1] 季沛,韦钢,杨宁.应用型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6):39-40.

[2]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3] 刘春奎,王建民,杨靖等.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研究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206-207.

[4]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5] 刘春奎,王建民,刘艳芳等.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烟草原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4(2).

[6] 刘春奎,朱杰,郭松等.烤烟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0(19):169-170.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6)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3.欣赏美丽的草原景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有关词语和句子,背诵第2自然段。

三、教学难点

引导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同学们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主要写了大草原很美丽,大草原很广阔。大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

师:边听录音边思考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概括大草原是怎样的一个草原?(录音)

生: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

师:看看还有哪句话更准确些呢?

生: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板书)

师:是呀,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默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草原很美丽?同学们想想默读课文都有哪些要求呀?

生:不出声。不许指着读。要用心去读。脑子里要想着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下面同学们就按照默读课文的要求去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从哪些地方写出了草原的美丽呢?

生:草原的野草、湖水,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花。

师:我们看看草原的草有什么特点?

生: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图片)

师:体会带点的词“满眼、铺向”。

生:“满眼”说明除了天是蓝的,其余的全是绿色。眼睛里全是绿色。哪都是绿的。“铺向”感觉就像地毯一样铺向远方。

师:从这我们能看出大草原的草有什么特点?

生:很绿。

师:草原的草除了绿,还有什么特点?

生:还很茂盛。

师:从哪些句子能看出来呢?

生: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师:你此时看到了如此广阔的大草原让你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你想说什么?

生:大草原是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像铺了绿色的地毯一样。大草原像茫茫的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大草原的草好绿啊。

师:大草原是那样广阔,我们应该怎样去读呢?先指名读,师生评价,练读,再指名读。(满眼、铺向、平原、山岭、深谷、青草)要重读。

师:大草原因为草绿、茂盛而美丽,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草原的美丽?

生: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图片)

师:体会带点的词“嵌着、映出”。

生:妈妈戴的钻戒上面就镶嵌着钻石,湖水就像钻石一样镶嵌在草原上。

师:那怎样体会“映出”呢?

生:说明水很清,能照出太阳的七彩光芒。

师:大家齐读这句,看看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句。

师: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生:把湖水比喻成宝镜。

师:湖水和宝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神话中的宝镜是什么样的?

生:它们都很亮。神话中的宝镜很神奇,会放光。

师:是呀,湖水就像宝镜一样太美了,除了有湖水还有什么呀?

生: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师:你怎样体会各种各样?

生:有很多种。

师:都有哪几种呢?

生: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师:你怎样体会阵阵清香?

生:随着风阵阵吹来,散发着阵阵清香。

师:大草原是那么美丽,我们怎样能读出它的美丽呢?

师:指名读,师生评价,自由练习,再指名读。出示提纲,练习背诵。齐读,边读边想象大草原的广阔和美丽。(音乐)

师:我们知道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齐读这句,这是一个过渡句,上一段写了草原的美丽,下一段写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作的时候可以用到。

师:你看到了怎样欢腾的场面呢?

生:有雄鹰、百灵鸟、成群的牛羊、小马驹、黄羊、牧民骑马。

师:看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图片)

生:矫健的雄鹰,小马驹在吃草,牧民在骑马,成群的牛羊在吃草,还有一个个蒙古包。

师: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给我们介绍这欢腾的场面的?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师:我们一起伴随着那美妙的音乐再次走进大草原。(图片)

师:刚才我们一同走进大草原,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生:大草原太美丽了,我也想去看看,很想去那骑马,想看看那的蒙古包……

师:是呀,草原静是美的,动也是美的,草原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美的。其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很多地方的景色都很美丽。出示图片。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祖国的大好河山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祖国北国的草原风光。

五、板书设计

15.锡林郭勒大草原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7)

《草原》为老舍先生所创作,语言生动形象,描绘出美丽的草原风光,现被人教版语文教材选中,作为第九册中的课文之一。在文章中,老舍先生描写了第一次访问草原时的所见所闻,用清新的语言写出了草原的美美丽动人和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全文散发出“景美,人更美”的思想,让人读之便对草原美丽的景色向往无比。

教学过程:

一、刺激学生学习兴趣

1、请大家朗读《草原》一文,并陈述自身感受

(学生在朗读时,被文章所吸引)

2、请根据自己心中的印象,告诉大家,你觉得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学生自我思索,不仅对口头表达能力起到了锻炼作用,也培养了想象能力。)

二、课文的学习

(一)理顺文章的中心思路

1、让学生选择自己最为习惯的方式默读,或者诵读课文,而后向学生提问,你从文章中感受到的草原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样感受到的?

学生回答多种多样,对于草原有着美丽、热闹、迷人等不同的形容。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根据答案,客观的展现学生在阅读后,对于所读文字的理解能力。)

(二)对草原的美丽进行感受

1、在诵读课文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让人能够感受到草原美丽的具体文字内容。

2、学生对于让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进行学习,并且通过对于多媒体技术对于草原美景进行展现,使得作者所想展现的思想内涵,能够被学生所理解。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学生直接的体会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将抽象的想象变成了具体的感观,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得学生阅历上的不足得到了弥补,也使得语文课程的人文主义属性得以体现。此外,训练字语句段,需要采取寻找经典句子、想象文中美景、谈论阅读体会等方式得以实现,因此,作为教学的一种工具,其辅助教学的作用便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

(三)佳句重点学习,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句子,并且进行背诵。

2、对于第一自然段的叙述方式和顺序进行讲解,并且督促和指导学生进行背诵。

(对于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背诵是本节课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对于成绩和基础欠佳的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背诵前进行包括叙述顺序讲解在内的指导,可以使学生的记忆事半功倍,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三、训练和练习

1、向学生提问,老舍先生在数十年前描写的内蒙古大草原的景象,在如今是否发生了变化?并鼓励学生发言。

2、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且反馈教师的问题。

3、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如唱歌、写诗等,对于草原的美丽进行讴歌和赞美。

(通过学生对于当前大草原景色的想象和不同形式的描绘,在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鼓励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包括写作能力和发散思维。)

课后教学案例的分析和反思

1、人文主义情怀应当充满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草原》文字平淡,无华丽的辞藻和跌出的悬念,初看略显简单,但是,当整体进行阅读后,读者便被文章深深地吸引住。因此,应当以此作为线索,让学生通过不停的诵读来理解其中的内涵,从而欣赏文章的魅力和情怀,品味其中蕴含着的思想内涵。总之,朗诵导入――阅读――多媒体展示――学生自我探究――欣赏品鉴――深入扩展形成了有机的结合,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保障了教学的效果,而且帮助学生培养“想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学会领略文字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深厚思想感情。

2、以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来引导语文教学

对于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当给与尊重,并鼓励和引导其个性的正确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学生自我选择喜欢的句子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使得学生更为深入的理解文章内涵。整个过程中,师生交流和谐,即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保证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课堂的最后,学生自我选择方式对于草原的赞美和讴歌,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3、以探究学习的模式来引导语文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体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进行相应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对于自我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在促进教学深入发展的同时,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生硬的追求“讲”,而是要以引导为主要教学方式。因此,笔者加大了对于重点词的教学,尊重学生的地位,鼓励其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做到“放而不纵、散而凝神”。通过自由的思维,学生可以真正的发现和品味到文章中蕴含着的感情,从而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对于思想的启迪和美学情怀的培养也是极为有利的。

4、以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提升学生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8)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3-0161-03

Teaching Design of "Turf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Course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Jiang Shengquan

(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uzhou 239000,China)

Abstract: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were analyzed.The design of the course content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was putted forward,which combines the situation of the lawn industry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job.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were elaborated.These theories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urse reform of turf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Key words:Lawn establishment;Lawn maintenance;Work process;Design

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高专业技能,为企业生产、服务提供技能型人才。因此,课程教学改革要符合市场职业需要,突出工作实践性教学及技能训练,强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位的指导思想。《草坪建植与养护》是园艺园林类专业课,其技术性、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草坪养护和建植技术,满足社会岗位需要。为此,本文基于工作过程化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逆向设计课程模式,构建“工学结合”理念的课程教学模块,并相应地改革创新了教学方法和手段[1-2]。

1 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重理论知识 传统课程教学主要通过板书、PPT方式讲授关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不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层次上,无法对所学的相关内容进一步进行应用。如讲到草坪养护管理技术中的打孔技术内容时,教材理论知识主要就三块,一是打孔的作用,二是打孔的方式,三是打孔注意事项,如果课堂就对3个点做出说明或介绍,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草坪使何如打孔的。课程改革后,通过与高尔夫球场公司合作实训,采用基于工作化过程模式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系统掌握打孔机械、打孔具体操作方式及打孔主要事项等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同时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满足企业所需人才要求。

1.2 缺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大多高职院校《草坪建植与养护》课程学时都集中在36~50学时,如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草坪建植与养护》改革前学时为36学时,有些内容无法被详细讲述,有些内容就直接删除不讲,这样难以保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另外,传统教学一般按照书本上的顺序逐章讲解,知识并没有形成有效整合,有些知识点存在一些重复,课程改革后,对这些知识进行重新整合。

1.3 实训教学有待于加强 传统教学中,实践教学经费和实践教学条件所限,《草坪建植物与养护》课时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实训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开设少量实训内容,且内容简单,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当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不符合;教改后课程通过高等职业创新发展项目加强实训条件改善,同时与园林绿化企业、高尔夫球场俱乐部、草坪生产企业等共建实训基地,完善实训条件。

2 基于工作过程化的教学设计

2.1 行业背景分析 草坪在我国城市建设、生活环境美化及提高人民的精神文明水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覆盖面积是评价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水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草坪已在小区、运动场、道路公园等有着大量应用,草坪应用相关领域也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大量机会(见表1)。从表1中分析可知,草坪建植技术、养护技术及生产技术是当前应用十分广泛的,基于工作过程化的教学内容将以这些知识体系为重点,突出其相应的实用性。

2.2 教学内容的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化的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够用、实用、创新”的原则进行设计,所谓“够用”,是指理论知识不要求深度,够用就行;所谓“实用”,是指教学项目是企业实际工作中应用到的,突出模块实用性,即以“技能经验、策略性知识”为主,“事实性、概念性知识”为辅;所谓“创新”,指知识创新与整理,以项目和任务为主线,把相关知识重新系统整合。根据草坪建植与养护工作的要求,将课程内容按“项目―任务”的结构模式设计[3-4],具体见表2。

2.3 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增加教学环节互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1 现场教学 以实际操作或者实际工作为材料进行教学,如草坪修剪技术,教师可在现场给学生演示修剪机修剪草坪,并针对草坪修剪原则、修剪机械检查及修剪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便于学生对修剪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2.3.2 参与式教学 《草坪建植与养护》是一门实践性较强课程,因此课程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一是充分利用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和学校新建草坪工程的机会,让学生亲自承担学校新建草坪工程和部分养护工作,这种实践教学为课程有效教学提供实训条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与园林绿化公司、高尔夫球场、草坪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参与草坪工程建设、草坪修剪技术、打孔技术、铺沙技术及草皮生产技术提供实训机械与实训场地。并且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进度计划安排根据合作企业生产情况进行制定,每年可以结合课程教学、教学实习等机会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或生产实习,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并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5-6]。

2.3.3 研讨式和调查式教学 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问题,有各个小组查阅、探讨得出问题解决方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环境。如:讲授草坪杂草种类识别知识时候,可以布置学生调查当地草坪绿地常见杂草的种类,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调查,结合想相关文献和教师指导,每一小组完成调查报告,进行归纳整理后分组进行汇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对草坪杂草识别及特点记忆深刻,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4 教学评价 本课程以被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围绕培养懂技术、懂管理、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课程目标,在考核评价根据“评价范围的全面性评价指标的系统性、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评价方法的综合性”的原则,采用“平时成绩(15%)+过程考核(50%)+成果考核(35%)”的形式。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创新合作的职业素质。

3 需要注意问题

3.1 加强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草坪建植与养护》课程涉及实训环节较多,要求场地、草坪机械也较高,破解这个难题必须开展校企共建草坪实训基地建设,目前,我院已经启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项目(校企共建园艺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将联合共建企业建校外草坪实训基地,专门提供草坪生产、施工和养护实训场所。通过在此区的实训,使学生掌握草坪设计、施工和养护的方法和技能,掌握草坪机械的使用及简单维修方法,可实现实训工位充足的实训场所,将课堂搬到生产的基地和现场,使学生学有所用、用以促学。

3.2 整合教学内容实行课程实用化 《草坪建植与养护》课程涉及知识较多,知识存在与其他课程交叉。为此,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化的课程教学内容时,应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导向,合理整合、删除相关内容。如有些教材涉及草坪种子生产育种技术、草坪质量评价体系及草坪在园林上的应用等章节内容,鉴于这些知识在南方地区实用性不强,实际作中涉及很小,可作为学生课后阅读的知识[7-8];同时,对相关性知识进行合并在项目或者任务中,通过任务实施达到学习要求。

参考文献

[1]江生泉,姜自红,汤士勇,等.基于工作过程化的高职园林工程预算课程改革[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330-333.

[2]张英,李希来.“草坪学”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创新[J].大学教育,2015(3):98-100.

[3]李寿田,成海钟,唐蓉,等.高职院校《草坪建植与养护》实施项目教学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35):19-21.

[4]李寿田,成海钟,唐蓉,等.《草坪建植与养护》项目式教学对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1(3):75-77

[5]孙吉雄.草坪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6]陈佐忠.草坪科学研究与草坪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J].草原与草坪,2000(1):10-11.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9)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可爱的草塘

二、初读课文

1、正音

掺(ch1n)假水泡(p1o)舀(y3o)鱼

2、理解词语

情不自禁——激动的感情,自己抑制不住。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恋恋不舍——形容依依不舍,非常不愿意分离。

犹豫——拿不定主意。

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学生再读文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事情发展顺序)

2、在了解写作顺序后进行分段。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发表意见,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段意也就比较清楚了。

3、学生讨论交流:

第一段(1—4):“我”初到北大荒,“感到一切都不习惯”,“时间一长,觉得没有意思”,小丽要领“我”出去散心。

第二段(5):“我”在草塘边上看到草塘的美丽景色。

第三段(6—13):小丽向“我”介绍草塘春、冬两季的特有景象。

第四段(14—19):“我”在水泡里逮鱼和看到草塘倒映在河水里的美丽景色。

文章主要内容: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我”刚来北大荒时觉得这里没意思,后来在小丽的陪同下,看到北大荒的草塘景色美丽、物产丰富,便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

四、讨论交流。

通过读课文,北大荒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此处只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就可以了,不需要有细节的描述。学生的答案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①草塘非常美丽可爱。②草塘冬春两季的景象很有趣。③草塘的倒影也是美丽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体会“我”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3、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体会“我”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为文章分了段,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新授课

(一)自学讨论

1、出示自学题目,进行自学:

为什么说北大荒的草塘是美丽可爱的?

2、提出自学要求:(在投影上出示)

(1)以小组为单位先集体读课文。

(2)在书中划出体现草塘美丽可爱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体会草塘的美丽可爱的。

(3)有感情地朗读体现草塘可爱的语句。

(4)每组选一位重点发言人,其余同学作补充发言。

3、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自学讨论,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

(二)交流总结

1、从课文第二段草塘美景可以看出草塘是可爱的,文中写到“这么大这么美丽的草塘……茫茫的跟蓝天相接。”从这可以看出,草塘景色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板书:景色优美)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是怎样体会草塘的美丽可爱的?

①草塘面积很大:从“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可以体会出草塘的可爱与美丽。

②草塘的颜色很绿:句子中的浪花实际指的是草塘中的芦苇、蒲草等。它们绿得发光,鲜亮,一层一层地涌向远方。

③草塘绿的有变化:文章从近处、稍远处、更远处写了色彩的变化。

(板书:大、绿、变)

(2)指导朗读。课文对草塘做了生动的描写,把你最感兴趣的部分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2、从小丽的话中可以体会出草塘是美丽可爱的。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是怎样体会草塘的美丽可爱的?

小丽的话中给“我”介绍了开春瓢舀鱼,冬天捉野鸭、打狍子三件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乐趣、令人神往。“我”是从这里体会草塘的美丽可爱的。

(板书:物产丰富)

(2)分角色读小丽与“我”的对话,注意读出其中的乐趣,读出小丽作为北大荒人的自豪感,同时也读出自己的喜爱、自豪之情。

3、从“我”在水泡子里逮鱼和看到草塘倒映到河水里的美景,也可以看出北大荒的草塘是可爱的。

(板书:逮鱼倒映在河水中的草塘)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段,注意读出绿草、蓝天、白云倒映在小河里所构成的美丽画面,注意仔细体会这美的境界,从中认识美、感受美。

三、小结

1、指名读全篇文章,思考讨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开始“我”对北大荒不了解,觉得没意思;见到草塘这么大这么美,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听了小丽的介绍,再亲自在水泡子里逮鱼,由看到倒映在小河里的草塘美景,深深爱上了“这一幅美好的画卷。”也深深地爱上北大荒这美丽的地方。)

(板书:不习惯没意思——赞叹——了解——爱上)

2、在结束语中观看北大荒今昔对比的图片投影。

北大荒过去有纵横千里的大片荒原,所以被人们称为“北大荒”。这里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解放后,国家对北大荒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一九五八年,数万复员官兵进军北大荒,谱写了北大荒开发史上辉煌的一章。之后无数的开发建设者带着建设祖国的激情向荒原挺进,征服了艰苦的自然环境,使北大荒变成米粮仓。如今,这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我们怎能不爱这个这美丽的北大荒呢!

附:板书设计

可爱的草塘

不习惯觉得没意思

景色优美:大、美、绿赞叹

物产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鸭飞到饭锅里了解

逮鱼,倒映在河水中的草塘爱上

教案点评: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我”在小丽的陪同下,看到北大荒的草塘景色美丽、物产丰富、思想感情上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觉得没意思”到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10)

西藏草地畜牧业是地方支柱产业之一,草地是西藏最为重要的环境资源,草地面积12亿亩[1],是西藏最大的生态系统。因此草业科学专业在西藏有广阔的前景,草业科学人才在诸多行业有用武之地。西藏草业科学在我国草业科学专业体系中地位比较特殊,西藏自治区草业科学专业始建于1994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专业建设和专业体系还不够完整。一个学科在一个地方的重要性和其专业不完整,甚于我国任何省区,因此,加强西藏自治区草业科学专业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设目标

培养适合西藏高寒草地的高技能专门的人才队伍,切实为西藏的草地服务,为西藏的草地畜牧业服务,为西藏的环境生态安全服务,是草业科学专业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为此,应确定以下目标:

(一)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建立一套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建设一支适应专业需要、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都要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要具备再学习的能力、教学创新能力、与学生沟通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要有信息驾驭能力和教育预见能力。

(三)建立并完善教学法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四)建成区内先进、符合专业技能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

二、建设思路

西藏草业科学专业建设主要以专业指导思想、专业建设原则、专业现状分析、规划目标与发展定位、专业布局结构规划、专业水平规划、办学理念与教学沿革和规划内容为重点内容,结合西藏民族地区生源和社会环境的实际情况,分项逐条进行针对性地专门研究,完善专业建设体系,提高办学质量。

三、建设内容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研究。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育思想改革为先导,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广大教师投入教学的责任心。根据草业科学学科发展规划,面向青藏高原草业科学研究前沿,面向西藏战略需求,坚持基础性研究定位,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实验室体系建设,适度扩大总体规模,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加强资源综合集成,努力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强教学装备现代化建设,系统规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全面提高专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和毕业生质量,成为西藏草业科学前沿探索的核心力量。

(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实验设备、实习基地等建设。草业科学专业现有1个教学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30余万元。另有1个牧草试验基地,面积15亩。为了满足西藏草地生态建设和草地畜牧业发展,还应加强实验室建设,至少应建成4个专业实验室:草地保护与培育实验室、草地资源及调查规划实验室、草原生态化学实验室和草坪学实验室。

(三)师资队伍建设。根据草业科学专业建设对教师队伍的要求,草业科学专业应引进专业教师5人。要求引进教师学历在研究生以上。通过“十一五”教师队伍的建设,使草业科学学科教师队伍人数达到12人、高级职称人数达到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人数达到8人。

(四)课程建设

1、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是落实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的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学科教学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编制的水平将直接关系到课程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2、教材使用。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开设课程主要有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科类选修课程三种类型,共计31门。从教材使用情况看,主要有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五”规划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省级优秀教材和学校自编教材5种类型。其中,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占16%, “十五”规划教材占10%,教育部推荐教材占65%,省级优秀教材占3%,学校自编教材占6%。

3、教学手段与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互动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胆探索应用考试改革,同时积极采用现代化综合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同时积极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争取将《草地生态学》、《草地调查规划学》、《草原啮齿动物学》等课程建设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全面安排牧草建植与管理、牧草加工等实践内容,体系完整,同时配以各课程的实验课,结合准备开出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构成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必须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定位,把握发展方向,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大力开展“农科教三结合”、“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采取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相结合,技能训练和岗位要求相结合,培养目标和用人需求相结合的措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学校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促进专业交叉融合,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发挥各专业自身的优势,找准各专业的交叉切入点,使之相互渗透。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力争多开设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新课程,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进行“精简、融合、重组、增设”。课程体系推行模块化设置,实行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方向课模块、素质模块+技能模块+拓展模块等培养方式,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变换其中相关的模块,调整教学基本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寻求专业突破口,将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广泛采用多媒体、网络等新的教学手段,逐步推行完全学分制,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 基层法官述职报告 下一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