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思想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29 12:33:30

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思想篇(1)

社会属性是人的二重性的一个方面,正因为如此,在人类政治思想中任何人的政治观点或政治主张都不可能回避集体主义的存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生命力强大之所在。

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集体主义思想,在西方可以上述到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的《理想国》,在中国可以上述到《礼记·礼运》。对社会主义思想最明确的描述在中国是《礼记·礼运》,在西方是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的《乌托邦》。不过中国的“大同思想”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而是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社会构思。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对立物的社会主义,它从工业革命开始,是西方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集体主义的政治思想。这种社会主义是从托马斯·莫尔开始,经过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年)、傅立叶(1772-1837年)、英国的欧文(1771-1858年)等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我们现在区分的各种社会主义都是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如果说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礼记·礼运》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最高社会道德理想,那么,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一个最大特点是它是作为资本主义初期剥削、压迫、贫困、不平等现象的对立物对未来社会的最高道德构想。

所有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集体主义思想的衍生,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不同形式、不同时期的反映。社会主义思想在农业社会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只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的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才具有浓厚的夺取权力的政治色彩。思想是时代的反映。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初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批判,它反映实行社会改造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愿望。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家都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痛苦以及作为这种生产方式基础的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它们设想将来民众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方式从资本家手中夺得支配生产资料和管理政府的权力。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年)、法国的梅叶(1664-1729年)、法国的摩莱里(1720-1780年)、马布利(1709-1785年)等等与农业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大都希望社会温情脉脉,保持农业社会,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与工业文明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仍然主张社会温情脉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物,是人类共同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从属于社会集体。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表述得最为充分和全面。马克思讲的人是抽象的人,群体的人,而非具体的个人。马克思是从社会关系来论证人的本质、人性,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基础。

社会主义思想只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我们没有理由把社会主义思想等同于集体主义思想。我们同样没有理由否认集体主义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属性。与集体主义思想对立的是个人主义思想,而不是资本主义思想,与个人主义思想对立的是集体主义思想,而不是社会主义思想。 转贴于

社会主义思想篇(2)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一个层次内容体现为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布哈林和俄共(布)其他领导人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为标志实行的新政策。所以强调“新”,是针对旧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以突出“经济”,出台的政策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征集制低得多。税额在春耕前公布,以刺激农民提高农业产量。农民有权支配纳税后的余粮,用来交换必要的工业品和其它物资。列宁指出,余粮征集制是单纯从国家方面着眼,而现在的实物税则是“不但要从保证国家方面着眼,而且要从保证小农户方面着眼。”(《列宁全集》第41卷第22页)粮食税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并从经济上巩固了工农联盟。

2.工业企业非国有化。在所有制方面,新经济政策改变了国内战争时期关于工业企业普遍国有化的做法,允许私人经营企业,并且将一部分国有化了的企业退还给原企业主,由私人经营。国家还采取了租赁制等措施,将一部分企业出租给私人经营。在农业方面,国家允许并支持小农经济发展。在商业方面,国家支持和鼓励私人经营中小型商业企业。在实践中,列宁阐述了多种经济成份存在的思想。

3.大力发展商业,包括国营商业机构和私商,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列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认为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和货币关系的社会,并试图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取消商品和货币。但是在实践中碰了壁,于是转而采取灵活措施,主张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充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促进工农业生产品的流通,以满足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列宁指出:“在1921—1922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过渡形式中,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列宁选集》第4卷第614页)为此,列宁号召共产党人要学会管理经济,学会文明经商。

4.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列宁特别重视苏俄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强调“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生存不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列宁全集》第41卷第167页)同资本主义交往的最主要形式就是实行租让制。所谓租让制,就是指国家将一些自己暂时无力恢复生产的企业,根据一定的条件同外国资本家签订合同,租让给他们经营。实行租让制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外国资

金,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学习科学管理经验,这对恢复和发展苏俄的国民经济有重大作用。列宁认为,实行租让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资本家对利润的贪欲同各垄断组织之间的倾轧,使实行这一政策成为可能。实行租让制既有正面作用又有负面作用。列宁指出:“租让制在经济上对我们有很大好处。当然,它们在建设一些工人村时,将带来资本主义习气,腐蚀农民。但是应该加以注意,应该处处用自己的共产主义影响加以抵制。”(《列宁全集》第40卷第77页)可以把租让制看作是社会主义国家最早最初步的对外开放形式。

上述四项内容,从农业开始,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对外经济关系等方面,就是列宁时期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政策,是最终能把社会主义工业和小农结合起来的正确政策。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效果异常显著,苏联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文化繁荣。遗憾的是,列宁逝世后没过几年,斯大林把这一政策看作权宜之计,到1928年从“左”的方面将其中止了。如果这一政策能够再持续一个时期,苏联的情况会好得多。这是一个严重教训。

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构想

列宁于1922年5月和12月,连续两次中风,被党中央送到莫斯科郊区哥尔科村休养。他已意识到病情的危险性,曾对医生说过,他的病可能会突然导致生命的终结。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方面以顽强的毅力同疾病作斗争;另一方面以高度的责任感,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思索着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不能执笔的情况下,通过口授由秘书整理的办法,从1922年12月24日到1923年2月9日,先后写成了《日记摘录》等五篇有关理论和政策方面的论文和《给代表大会的信》等三篇有关党的领导方面的信件,由于这几篇论文和信件是为党和人民所写的,内容十分重要,所以被称之为列宁的“最后遗嘱”。列宁在“遗嘱”中,通过总结五年多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一年多新经济政策的经验,提出了有科学依据的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构想。

1.进行农业合作化

列宁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结合俄国农民小商品经济像大海一般存在的实际,在《论合作社》一文中,提出了通过合作社用社会主义原则改造农业,把农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合作社计划。列宁经过长期考察,终于发现合作社这种组织是在农民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的最好形式。

列宁认为,合作社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取决于政权和基本生产资料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政权和基本生产资料(包括土地)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因而它是集体的资本主义组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由于政权和基本生产资料掌握在工人阶级手里,合作社就是社会主义组织。列宁说:“在我国,既然国家政权操在工人阶级手里,既然全部生产资料又属于这个国家政权,我们要解决的任务的确就是剩下实现居民合作化了。”(《列宁选集》第4卷第767页)列宁指出,为什么说罗伯特·欧文以来所有旧日合作社会主义者的计划都是幻想呢?主要是因为他们低估了阶级斗争、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剥削者的统治这样的根本问题,幻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通过合作社改造社会。

列宁所倡导的农业合作化与后来斯大林所推行的农业集体化不是一回事。集体化的形式是集体农庄,它包括共耕社、劳动组合和农业公社。共耕社是初级形式,在这里,共同使用土地,集体劳动,但牲畜、生产工具仍为私有,一部分产品集中分配。劳动组合是中级形式,土地和生产资料公有,集中劳动,按劳分配,同时允许农民有少量的副业。农业公社是高级形式,实行共产主义原则,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统统公有,产品按人平均分配,设立食堂免费进餐。从总体上说,集体农庄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农具和牲畜都公有,共同耕作,集中经营,统一分配。而合作社则不同。合作社是早在十月革命前就在俄国城乡出现的联合小商品生产者的集体经济组织,其形式包括消费合作社、信贷合作社、产品采购、加工与销售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等。就生产合作社来说,它是以一家一户的家庭生产为基础,实行农民自主经营,保持着参加者很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只是在生产的不同环节,以不同形式的联合,而决不是集中劳动,统一经营和统一分配。列宁认为,这是吸引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好形式。

列宁深刻认识到,实行合作化不仅需要国家在财政上的支持与帮助,还需要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化条件。他把合作化和文化革命联系起来,强调没有整个的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列宁考虑到合作化必须坚持自愿原则,同时又要经历一次

“文化革命”,因此需要一二十年,甚至更长一点时间。他说:“为了通过新经济政策使全体居民人人参加合作社,这就需要整整一个历史时代,在最好的情况下,我们度过这个时代也要一二十年。”(《列宁选集》第4卷第770页)

列宁在论述农业合作化的重大意义时指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

2.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

列宁认为,大工业是社会主义赖以建立的物质基础。他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一个农民国家来说就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列宁把复兴和发展工业和电气化联系起来。早在1918年,在他的倡议和主持下,集中了全国二百多名优秀科学家,制定了为期10—15年的全国电气化计划。列宁高度评价了这个计划,称之为“第二个党纲”,并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列宁指出,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彻底取得胜利,并使苏维埃的经济建设成为未来的欧洲和亚洲的榜样。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从根本上改变了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的方法和途径。这就是坚持从农民居多数的国家和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情出发,尽可能地向农民让步,允许农民自由贸易,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适应小农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来恢复和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列宁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在论及俄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时形象地比喻为:“从农民的、庄稼汉的、穷苦的马上,从指靠破产的农民国家实行节约的马上,跨到无产阶级所寻求的而且不能不寻求的马上,跨到大机器工业、电气化、沃尔霍夫水电站工程等等的马上。接着又以加重的语气说:“我们的希望就在这里,而且仅仅在这里。”(《列宁选集》第4卷第797页)

3.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

十月革命以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国家—苏维埃政权。列宁为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采取了许多加强政权建设的重大举措。首先,加强国家的职能,镇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反抗,以巩固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其次,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列宁指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并且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列宁全集》第28卷第168页)列宁认为,从实质上来说,无产阶级民主比资产阶级民主高出百万倍。列宁时期,社会民主和党内民主都很正常和活跃。再次,改革国家机关,精简机构,反对。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从旧俄继承下来的遗产之一就是。,不仅苏维埃机关里有,党的机关也有,甚至越往上越严重。如果说有什么能够把我们毁掉的,那就是。改革国家机关,当时的焦点是改革工农检查院。

与加强政权建设相联系的是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列宁十分关心和重视执政党的建设。他清醒地看到,由于执政党地位的变化,使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过去增大了。他说,对于一个人数不多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列宁全集》第42卷第372页)列宁强调执政党要重视党员质量,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政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和清洗‘混进党里来的人’。”(《列宁选集》第4卷第51页)列宁还特别强调增强党的团结,尤其是党中央的团结,防止党内分裂。4.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文化异常落后,城乡居民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在少数民族中尤为严重。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无论是在经济建设上还是民主政治建设上,都遇到了由于文化落后而带来的一系列困难。所以,列宁在最后几篇论文中,提出了“文化革命”这一概念,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纲领。重视文化建设,提出在文化领域里实现一场革命,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反映了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性。

文化革命的内容很多,包括扫除文盲,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和造就各方面的专门人才;进行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发展国民教育,一切都取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列宁强调,一要大力增加教育经费,提高智力投资;二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列宁严厉地批评了不关心提高教师地位的错误倾向,要求“把我国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而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列宁对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以高度评价。他说:“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列宁选集》第4卷第774页)

列宁对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充满了信心。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寄希望于西欧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十月革命,但是这种期望没有实现。在没有西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下,这种信心主要来自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上。列宁在《论合作社》一文中指出:“情况确实如此,国家支配着一切大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这种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及极小农结成了联盟,这种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得到了保证,如此等等——难道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吗?“这还不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这已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列宁选集》第4卷第778页)

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

列宁从1921年以后,在实行新经济政策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构想过程中,对在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逐步形成了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这里从许多方面已开始接触和摸索了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是:

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他们只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对后人无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社会主义绝不是伟大思想家预言的简单塑造,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广大群众的伟大创造。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即有了社会主义实践之后,特别强调实践对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意义。他认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觉创造的。他还说,我们所向往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需要很长时期才能建设起来的。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当作人民群众在实践的基础上长期探索和试验的过程。

既然是探索和试验过程,就要不断提出各种措施和方案,通过实践检验,对了的就坚持,错了的就改正。列宁说:“我们初次从事新的事业,聪明才智从哪里来呢?我们这样试试,那样试试。我们曾随波逐流,因为那时区分不出正确的东西和不正确的东西,要做到能够区分是需要时间的。”又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准备作几千次尝试,而且,我们在作了一千次尝试以后,准备去作一千零一次尝试。”(《列宁全集》第35卷第283页;第34卷第329页)

既然建设社会主义是个长期探索和试验过程,就会既有成功又有失误,而且这两方面往往是相互伴随、相互交织的。对探索提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列宁指出:在这样崭新、艰难和伟大的事业中,缺点、错误和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他又说:“如果我们的敌人责难我们说,列宁也承认布尔什维克干了许多蠢事,那我们回答说:是的,但是你们知道不知道,我们干的蠢事跟你们干的蠢事毕竟是全然不同的。”(《列宁全集》第43卷第285页)

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是对社会主义重新认识的过程

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前,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的论述。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即有了社会主义实践的条件下,发现现实的社会主义有不少和经典论述不一致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他强调一定要以实践而不是以书本作为认识社会主义的标准。他有两句至理名言:“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全集》第33卷第208页)“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列宁全集》第34卷第466页)这里所说的“理论”或“书本”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实践”或“经验”指的是十月革命后苏俄的社会主义实践。

列宁在《论合作社》一文中,谈到了他在十月革命以后经历了一次对社会主义的深刻再认识过程。他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列宁选集》第4卷第773页)列宁说的根本改变,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工作重心的转变。列宁说,“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而现在重心转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列宁选集》第4卷第773页)这里说的文化是广义的

文化概念,既包括物质文化又包括精神文化,但重点是指物质文化,即经济建设。二是对合作社性质的认识。列宁认为,合作社在资本主义社会是集体的资本主义;在政权和主要生产资料掌握在工人阶级手里以后,合作社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列宁在做《论粮食税》的报告时,认为合作社的性质是国家资本主义,到写作《论合作社》时已进一步认识到它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列宁说:对我们来说,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是完全实现了合作化,我们也就在社会主义基地上站稳了脚跟。”(《列宁选集》第4卷第773页)三是革命和改良的关系。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革命是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主要手段,而改良只不过是无产阶级的革命阶级斗争的副产品;但是在夺取政权以后,改革(或改良)则上升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所以要求人们自觉地实现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这是因为人们对任何一个事物要取得比较完全和比较正确的认识,都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逐步深化。这就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正确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实现。对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崭新而复杂的事物的认识,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更是如此。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目的和意义,是要改变和破除那些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传统观念,以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解。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只要社会主义的客观历史进程没有完结,人们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也不会完结。

3.从俄国小农占优势出发,向社会主义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直接过渡”的主要内容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不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过渡形式和环节,而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取消商品交换和贸易,按共产主义原则来组织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在改造小农问题上,依靠行政命令,组织大规模农业,即国营农场和农业公社。

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所谓迂回过渡,就是允许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余粮到市场上自由周转,通过发展商品经济,实行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一定限度的自由贸易,来活跃经济,并培植国家资本主义,把它作为中间环节迂回向社会主义过渡;对小农的改造,要根据自愿互利原则,引导农民先办比较低级的劳动组合和共耕社,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列宁指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这要取决于国内大资本主义关系占优势,还是小经济占优势。”(《列宁全集》第41卷第70页)这里说的“不同形式”就是指“直接过渡”或“迂回过渡”。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可能的。否则,就不可能。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4.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

列宁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他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列宁选集》第4卷第623页)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发展大工业,并用大工业改造农业。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列宁提出了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的宏伟设想。

十月革命以后,俄国就社会制度来说已高于资本主义,但是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列宁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最终一定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否则,社会主义就没有资格取代资本主义。他深刻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创造了在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最终战胜,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接着他又说。“这是很困难很长期的事业,但这个事业已经开始,这是最主要的。”(《列宁选集》第4卷第16页)

5.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交换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在如何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发生很大变化。开始,列宁主张对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工人监督。但是,当工人监督遭到资本家的拼死反抗以后,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用“赤卫队进攻资本”的方式,先是没收大企业,而后没收中小企业。国内战争结束以后,为了恢复濒于破产的农业经济,列宁主张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可以把余粮拿到市场出售,这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商品交换,并自发产生资本主义。因而在实行粮

食税以后,列宁放宽了对资本主义的政策,把一些国有企业退回原主经营。列宁分析了俄国过渡时期的经济结构,认为存在着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列宁已经有了在一定时期内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思想。

与这个问题相联系的是如何对待商品经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商品生产的根源是私有制。因而私有制一旦废除,就可用产品经济代替商品经济。恩格斯说:“社会一旦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57页)列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认为“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列宁全集》第13卷第124页)这就是说,列宁是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联系在一起,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联系在一起,作为两个对立的概念提出的。基于这种认识,列宁在1919年制定俄共(布)的新党纲时,坚持社会主义社会是非商品经济的社会,并曾过早做过试验,结果行不通。通过总结经验,他的认识有很大转变,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采取了灵活政策,强调要发展商品交换。他特别强调,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找到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商业。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商品交换,发展商品经济。但列宁去世过早,没有来得及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做出概括。

6.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利用资本主义包括几个不同层次的内容:

一是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列宁新经济政策实行以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当时,党内有一些人惧怕资本主义的发展,叫嚷“资本主义是祸害,社会主义是幸福”。列宁认为这种议论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忘记了现存的各种社会经济结构的总和,而只从中抽出了两种结构来看。列宁在把握各种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极为深刻的观点:“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选集》第4卷第510页)这里列宁明确地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列宁在1921年把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概括为四种,即租让制、租借制、合作制和代销代购制。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国家能够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这里的关键是“国家”变了,它已不是资产阶级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的国家,这种国家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就能为社会主义服务。列宁指出:“政权属于资本的社会里的国家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国家里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得到国家的认可并受国家的监督,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而不利于无产阶级。在无产阶级国家里,做法相同,但是这有利于工人阶级而不利于无产阶级。在无产阶级国家里,做法相同,但是这有利于工人阶级,目的是为了和依然很强大的资产阶级抗衡和斗争。”(《列宁全集》第42卷第50页)

二是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和一切有益的东西。资本主义在它发生发展的几百年中,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明成果。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要使社会主义顺利发展,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拿来为我所用,发展自己。列宁指出: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俄国给我们留下来的一切东西。他说:“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列宁全集》第34卷第171页)还说:我不知道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只知有一种社会主义,即接受了资本主义一切优秀成果的那样一种社会主义。他还使用这样的公式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乐于吸收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拖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列宁全集》第34卷第520页)

三是充分发挥资产阶级专家们的作用。要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和优秀东西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充分发挥资产阶级专家们的作用,因为科学、技术、艺术都在这些专

家们的手中和头脑里。列宁强调,对旧知识分子和专家们要采取无产阶级的政策。这就是:政治上要团结他们,而不应排斥他们;工作上要信任和使用他们,以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生活上要关心他们,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列宁把那些具有丰富知识、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和专家当作宝贵财富。他要求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既要领导和指导专家们工作,又要爱护和尊重专家,虚心向专家们学习。他严厉地批评了那些只会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而不与专家合作共事的领导者为“共产党员自大狂”。他认为,那些出身于资产阶级的“科学和技术专家”要比妄自尊大的共产党员宝贵十倍。

7.在革命过后及时地把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社会主义思想篇(3)

英国的工业革命,一方面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以及资产阶级财富的极度膨胀;另一方面是劳动人民受剥削的悲惨状况,同时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欧文决心在自己的工厂进行试验,以改革社会的不合理状况,如缩短工作时间,禁止童工劳动,提高工人工资,这些改革措施在他的工厂取得了明显成效。1815年他在《论工业制度的影响》一书中,呼吁完善相关的议会法案以改善工人劳动条件。1817年,在《致工业和劳动贫民救济协会委员会报告》中提出通过建立合作社来解决失业问题。1820年,在《致拉纳克郡报告》中提出消灭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和共同劳动的改革社会的理想主张,这标志着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欧文主张阶级协调、社会和平,反对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他从未看到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及其伟大力量,也不理解工人阶级所承担的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

二、民主的思想

欧文所构想的乌托邦还富有民主精神,他十分强调合作公社成员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在合作公社内部实行在财产公有基础上权利平等、义务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因此他试验中的合作社在1826年改组为“平等公社”。平等公社实行民主管理,社员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社管理人员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并组成理事会。理事会定期向社员大会报告工作情况,并接受社员的监督。同时,社员“对一切事情有发表自己意见的充分自由。”并且呼吁平等的心声不绝于耳,如他试图缝补阶级之间以及地域的裂痕,因而他主张将要建设的公社是“工农结合的新村”,“新村将带有大城市的一切便利,然而却没有大城市的无数祸害和不便。新村还将保持乡村的一切优点,但又没有目前偏僻地区所具有的种种不利条件。”此外,欧文还将自由原则引入婚姻领域,在他的乌托邦里男女两性享有同等的权利,实现了完全平等。

三、财产公有,按劳分配

欧文主张合作社应该建立在财产公有制的基础上。在分配方式上,虽然欧文在开始设想为按需分配,但在试验中,由于资金有限、产品有限,所以在公社创办的初期,产品还是按劳分配。在以合作公社为单位组织生产的同时,采取各合作社之间,以及劳动成员之间,按劳动时间来交换他们的产品,获得分配报酬。

欧文还突出强调了公共领域的重要性,他说:“所有一切生存的首要目的就是求得幸福。但幸福不能由个人单枪匹马地去获得;希望获得独享幸福是徒劳的;大家必须共享幸福,否则少数人是永远不能享有幸福的。”因此,人只能有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目的,那就是使他的同类性格安宁,精神愉快,如同原始社会组织或每个人的本性所允许的那样。正是在强调公共领域重要性的前提下,欧文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其乌托邦的经济基础,在他的乌托邦里“纯粹个人日常用品以外的一切东西都变成公有财产。”

乍看起来,这就是共和主义的一般主张,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欧文那里财产公有不再仅仅是一项措施和政策,而是被赋予了基础性地位,这是他对共和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思想篇(4)

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政治思想家就布尔什维克革命是否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道路展开争论。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作为社会主义同情者加入了那场争论。他在理论上支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但在实践上批评俄国革命,指出革命不是通往社会主义的唯一选项。通向社会主义存在多条路径,不同国家各有其最优方案,除了革命之外还有其他更多更好选项。罗素对社会主义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有过多次反复。他先从社会主义运动的批评者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支持者,又从社会主义革命的支持者变为批判者,最终成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倡导者。罗素主张,社会主义社会应当约束权力、重视民主和关注民生。虽然罗素的社会主义思想批判性有余而建设性不足,但是它对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伯特兰•罗素;社会主义;布尔什维克;革命;民主;民生

人类社会进步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许多社会主义者相信,人类社会将通过像俄国革命那样充满暴力而激进的方式,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另一些社会主义者则认为,虽然社会主义社会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前者必定取代后者,但是,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线性的,革命不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唯一路径。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后一种社会主义发展观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为保持社会主义活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是在20世纪初持有如此观点的现代英国政治思想家。罗素从来都不是只愿意呆在书斋或学院的理论哲学家,而是把世界范围的社会政治问题置于哲学思考核心位置的、高度关切当下正在发生的社会政治事务的实践哲学家。19世纪末,青年罗素开始关注马克思以来的社会主义理论。1895年秋,罗素到柏林研究德国社会民主运动,与德国社会主义者多有交往。1896年,他发表第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德国社会民主》(GermanSocialDemoc-racy,1896),关注德国社会的社会主义实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他连续发表《社会重建原则》(PrinciplesofSocialReconstruction,1916)、《政治理想》(PoliticalIdeals,1917)和《通向自由之路》(ProposedRoadstoFreedom,1918)三本著作,讨论一战结束后的社会重建,探讨社会主义和人类未来的关系。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罗素介入了关于布尔什维克革命是否人类社会发展必然道路的争论。1919年,罗素加入英国政府官方代表团前往俄国了解革命进展,研究革命之后俄国的工业、经济和政治。在考察俄国过程中,罗素同革命领袖列宁等有过直接接触,并对革命提出批评建议。俄国之行改变了罗素对待革命的看法。他相信,通往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有多条道路,即使俄国实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它仍然面临权力过于集中、人民民主难以实现和人民普遍贫困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权力、民主和民生问题,社会主义社会将丧失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吸引力。

1920年10月12日,罗素乘坐“波多”号轮船在上海登陆,开始对中国为期10个月的学术访问。在与中国知识界的接触过程中,罗素表示理论上赞成社会主义,但批评俄国革命政权的种种弊端,对社会主义革命采取理论上肯定和实践上否定的策略,认为工业化、教育和民主将更好地解决中国社会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种温和改良主义和和平主义的政治主张,一度被捧为“中国政治改革的导师”。但是,罗素的见解受到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的批评。陈独秀专门给罗素写信,表达对他的不满和失望,认为罗素开错了解决中国政治社会问题的药方。那封信发表在1920年12月1日的《新青年》上,其全文如下:罗素先生,中国人底知识方面物质方面都这样不发达,所以有心改造中国之人都早已感觉着发展教育及工业是顶重要的事,这是不待讨论的;但是有一件要讨论的事,就是还仍旧用资本主义发达教育及工业,或是用社会主义?我个人的意见,以为资本主义虽然在欧洲、美洲、日本也能够发达教育及工业,同时却把欧、美、日本之社会弄成贪鄙欺诈没有良心了,而且过去的大战争及将来的经济的大革命都是资本主义产物,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幸而我们中国此时才创造教育、工业在资本制度还未发达的时候,正好用社会主义来发展教育及工业,免得走欧、美、日本底错路。但是近来中国有些资本家的政党的机关报屡次称赞你主张:中国第一宜讲教育,第二宜开发实业,不必提倡‘社会主义’。我们不知道这话真是你说的,还是别人弄错了呢?我想这件事关系中国改造之方针很重要,倘是别人弄错了,你最好是声明一下,免得贻误中国人,并免得进步的中国人对你失望。罗素访华期间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处于高潮阶段,他的中国社会改良主张温和而冷静,但是没有讨得中国激进主义者的欢喜。在那封信中,陈独秀明确指出了摆在中国面前的两条可能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的道路。陈独秀显然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因此,陈独秀否定了罗素的政治建议。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的发展大大超出了罗素的预期,罗素的政治主张很快被现代中国革命浪潮所淹没。但是,像杜威一样,罗素毕竟是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对中国政治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与杜威不同的是,罗素对社会主义革命曾经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只是在实地考察俄国革命之后其态度才急转直下,成为一个冷静的批评者。寻求罗素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轨迹,揭示罗素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态度由热到冷的原因,不仅具有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价值,而且具有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价值。有鉴于此,笔者试图在此考察罗素社会主义思想的演变,回应和评价罗素有关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多元路径的见解。

一、罗素对待社会主义运动的矛盾心理

罗素的社会主义思想既与其个人政治思想发展密切相关,也与其所处时生的一些重大社会政治事件紧密相连。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罗素既关注学院哲学,探讨数理哲学、逻辑学、语言哲学等纯粹哲学问题,又关注社会政治实践,积极参与有关社会主义的讨论和其他政治活动。俄国十月革命对罗素形成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以决定性影响。但是,他对社会主义总是摇摆不定,一会儿同情,一会儿批评,一会儿支持,一会儿反对,经历了多次反复,表现出一种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

1.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批评者。19世纪下半叶,社会主义者在一些欧洲大陆国家成立了社会主义政党,试图将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到政治社会改革中去,解决尖锐的政治社会问题。与欧洲大陆不同,英国有着深厚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传统,不太适合社会主义的成长发育。尽管如此,社会主义作为新兴政治思潮在英国蔓延开来。1883年,英国社会主义组织费边社(FabianSociety)成立,它由社会主义者组成。他们致力于“重新建构社会,将土地和产业资本从个人和阶级所有权中解放出来,保护他们在共同体中享有的普遍利益”①。费边社“既要探讨社会主义原理用什么方式来解决长期存在的政治问题,又要探讨社会主义原理用什么方式来讨论作为政治理论而非实际政治的未来问题”②。费边社改造了马克思理论,使之适应英国政治,对革命作了不同解释,认为革命不是暴力,而是对制度的彻底改造;革命者是支持如此改造的人。拉斯基表示,“细枝末节的改革往往伴随大规模流血牺牲,而革命将在深不可测的宁静中成就自身。”③

费边社成立不久,罗素同其核心成员韦伯夫妇(SidneyandBeatriceWebb)、萧伯纳(BernardShaw)、威尔斯(HerbertWells)、柯尔(GeorgeCole)等交往甚密。1902年,罗素成为韦伯夫妇创立的社会改革圆桌会成员。但是,罗素反对费边社的社会主义思想,指责费边社成员“放弃宣传革命,背弃马克思的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④。罗素的社会主义研究始于他对德国社会民主运动的考察。罗素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德国的社会民主》讨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在德国遇到的问题。那时的德国社会人是激进的革命者,社会在议会中艰难争取着选票,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德国人来说还遥遥无期。罗素站在自由主义立场,集中批评德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罗素认为,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制度设计者。马克思重视国家和平,担忧阶级分化,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现代德国政治。但是,马克思设计的社会主义制度存在重大缺陷。罗素提出了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表示异议的三条理由:(1)恩格斯夸大马克思思想的重要性。恩格斯是马克思最忠实的追随者和合作者,他们对待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解是高度一致的。罗素概括了恩格斯有关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见解:“我们德意志社会主义者有着令人称羡的血统,既来自于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也得益于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德意志工人运动是德国经典哲学的继承者”⑤。其中,恩格斯有关“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讨论主要见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一文。恩格斯在那里写道:“后来出现了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所有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是作为当时已经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并不是想首先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立即解放全人类。”⑥“德意志工人运动是德国经典哲学的继承者”则出自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⑦。罗素认为,按照恩格斯的见解,“社会不只是一个政党,社会民主也不只是一种经济理论,它是一种有关世界和人类发展的完全自足的哲学。简言之,它是一种宗教或伦理学。”⑧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期望显然带有太多理想主义色彩。(2)马克思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中提出的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站不住脚。(3)马克思有关商品的价值不取决于生产成本取决于劳动时间的观点也值得商榷。罗素认为,马克思无法解释现实市场中资本家因竞争而降低价格的举措。关于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的关系,李嘉图给出了比马克思更好的答案。李嘉图认为,价值由劳动时间来衡量,不过产品的价值除了利润之外还包括工资,而工资是依照劳动时间来规定的。罗素认为,马克思理论就上面三点无法自圆其说,其继承者的曲解将导致社会主义理论存在无法克服的理论软肋。即使德国社会在1893年的大选中取得了不俗成绩,但在罗素看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依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在这个阶段,罗素不仅反对费边社的社会主义思想,而且批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罗素站在正统自由主义立场来批判社会主义理论史,难免片面而浅薄。罗素后来解释道:“那时的自己太过年轻,还认识不到一旦他们(社会主义者或社会主义政党———引者)获得政权会变成什么样子。”⑨实际上,罗素对社会主义未来的判断失误,除了年轻的缘故,更是其立场使然。这种立场后来构成其一生政治思想的主调,就是以改良而非革命、以和平而非暴力来解决所有社会矛盾和冲突。

2.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支持者。假如没有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罗素很可能继续其纯粹哲学研究。战争的持续激发了罗素对和平的渴望。他的研究重心从数理哲学转到政治事务中来。罗素不得不承认,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自由主义已经走向终结,资本主义已经走向没落,传统政治思想无力指导人类社会的政治前景,世界需要更合时宜的政治思想来帮助现代西方国家走出资本主义的黑暗。罗素赞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未来的判断———资本主义溃败是必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印证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国家被最有权力的人所控制,他们的目标不是保护每个人的利益,而是利用战争扩大自己的权力。罗素赞同马克思的主张,强调“资本主义和工资制度必须被废除;它们是吞噬世界生命的两大怪兽”⑩。资本主义僵化的政治制度与不公正的经济制度将导致人民生活困顿,社会失去活力。无论经济还是政治,未来都不属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无力处理现代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人类想要走上自由之路,必须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罪恶。罗素将目光投向了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与国际战争和资本主义导致社会衰落相反,社会主义在对抗不合理资本主义制度中走向繁荣。罗素认为,有必要重新考察战前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社会主义流派在战争中的变化,运用社会主义重构衰落的资本主义世界。虽然不同的社会主义者对如何运用民主制度实现自由有不同构想,他们都在为消除特权和人为不平等而努力。这些努力符合罗素的预期。在权衡社会主义诸流派利弊之后,罗素对基尔特社会主义情有独钟,声称“我们所提倡的是基尔特社会主义的一种形式,它不同于正统基尔特社会主义的地方在于它更偏向无政府主义。”輯訛輥基尔特社会主义起源于英国,主张“工人直接控制财富生产的手段,包括工艺、职业和社区组织,通过把所有工人(管理人员、体力劳工和文书)统一安排在每个生产机构中,依照生产线组织起来,局部的社区将控制决定财富生产的所有方面”輰訛輥。它“要求完全自治的政府,主张产业归国家所有,工会组织运用民主原则实现工人联合,防止暴虐的滋长”輱訛輥。罗素青睐基尔特社会主义,渴望将它和无政府主义结合起来。罗素确信,“最好的制度接近于克鲁泡特金所倡导的那一种,这种制度由于采纳了基尔特社会主义的主要主张而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輲訛輥罗素与其他基尔特社会主义者不同的是,罗素没有指出在基尔特社会主义原则下实践民主制的方式,而是给出了包括义务教育、降低工作时间、调整薪资、保护妇女儿童、保持政府与法律在内的具体建议。罗素不仅对社会主义理论抱有希望,而且直接参与了社会主义实践。1914年,罗素宣布加入工党,公开支持社会主义运动。工党是工会组织、费边社、独立工党和社会民主同盟的联盟,是“工业生产和技术进步时代的产物,主要反对战争的过大支出”輳訛輥。罗素和社会主义作家威尔斯为工党摇旗呐喊,成为最热忱的社会主义者。工党关注工人阶级的自由,建设自由正义的社会,它将克服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保证战后的和平。罗素将民主、反战、反帝国主义和反教权主义等原则注入工党,丰富工党的政策理论,以期在大选中获得更多支持。

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爆发之后,罗素对社会主义的热情达到顶峰。他为美国的《解放者》(Liberator)杂志撰写了题为“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理念”的文章,支持俄国政府,表达对俄国政府的信心。他宣称,“我属于这样一批人———他们在这场战争的影响之下,已从自由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不是因为我不再崇尚自由主义的许多理想,而是由于我看到这些理想的实现空间很小,唯一的实现办法是对社会的经济制度进行彻底改造。”輴訛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在“不吞并不赔款”基础上结束战争,愿意和彼得格勒苏维埃一起,致力于促进公民自由和政治自由。这些做法让社会主义者相信,一种新生活已经诞生,人类已经走上共产主义道路。从理论上看,俄国完美地将社会主义的优点结合了起来,完美地体现了罗素的社会主义思想。俄国革命深刻改变了社会结构,改变了人类信仰,这完全符合罗素想要运用他的政治哲学达到的效果。1917年之后,罗素讨论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和实践上,取代了原本对社会主义的探讨。他参加了庆祝俄国革命的许多活动和集会,发表社会主义民主和自由演讲,称赞俄国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最英勇的事迹之一……比法国大革命更加重要”輵訛輥,是“一种楷模”輶訛輥。他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视为全新的社会发展路径,是一种与没落的资本主义道路完全不同的新选项。令人意外的是,1919年的俄国之行让罗素的社会主义思想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3.作为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反对者。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成功赋予社会主义以新含义。从此以后,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想,而且成为一种实在的政治制度。布尔什维克革命将社会主义运动推向高潮,令全世界社会主义者兴奋不已。布尔什维克革命的胜利被称作社会主义理论首先付诸实践的结果。布尔什维克主义成为社会主义的代名词。罗素怀抱着对社会主义的期待来到俄国,但是俄国社会主义实践让罗素希望破灭。俄国的社会现实不像想象的那么完美,罗素对布尔什维克的热情开始减退。他形容布尔什维克政权“充斥着实利主义,对爱情、美丽和富于冲动的生活漠不关心”,“农民受到市民的专制统治,艺术家受到艺术俗人的专制统治,亚洲人受到西方人的专制统治”輷訛輥。这个政权是“丑恶而残暴的,但是它充满了建设的活力,相信它正在创造的东西的价值”輮訛輦。罗素虽有不安的怀疑,但是还没有失去乐观的态度。他表示,社会建设初期难免出现问题,虽然布尔什维克政权令人沉闷,但是新社会建好之后,布尔什维克将赋予它新的灵魂。“在政治上,只有当他们的方法看似偏离他们自己的政治理想时,我才批评他们。”輯訛輦但是,在见到布尔什维克领袖之后,罗素再也乐观不起来。罗素认为,列宁站在狭隘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立场,拒绝他提出的所有社会主义建议,拒绝吸收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成果,认为工党和其他社会主义党派一文不值,声称“只有通过全世界革命废除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輰訛輦。在俄国其他地方的游历中,罗素对苏联人民的普遍贫困生活感到震惊,对这场诞生在饥饿和封锁中的革命是否能够成为世界革命的指导表示严重怀疑。布尔什维克的魔力不输于任何传统教派,它许诺打破阶级分化,打破富人和穷人的不平等,结束经济奴役,建立所有人通过工作达到自我实现的世界。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罗素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布尔什维克都是失败的。去俄国之前,罗素以为会看到生机蓬勃的社会主义代议制政府新实验,结果,他看到新政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旧式俄国帝制的残忍和冷酷。布尔什维克将产生极其糟糕的后果,这种后果可能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未来还要危险。罗素在1920年完成的《布尔什维克: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经看不到他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情。罗素的社会主义思想再次发生变化。他表示,某种形式的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但是其他社会主义可能比资本主义还要糟糕。在革命胜利年代,社会主义和布尔什维克主义已经被划上等号,罗素对布尔什维克的厌恶令他远离了社会主义阵营。在罗素看来,布尔什维克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一样,都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布尔什维克派主张通过流血革命实现社会主义,这是罗素不能接受的。

二、罗素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人们对社会主义形成了两种针锋相对的态度。支持者视布尔什维克为楷模,反对者则视之为洪水猛兽。罗素将布尔什维克的未来和社会主义的未来严格区别开来。俄国革命爆发之时,罗素一度狂热支持那场革命,但是经过实地考察,他对革命的态度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支持革命转向批评革命,罗素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方式不应该是阶级革命,而应该是国家工业化和公民教育。民主社会主义比革命社会主义能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罗素认为,人类社会的未来不能依托布尔什维克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只是社会主义道路之一,而不能等同于整个社会主义。布尔什维克的失败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失败。罗素在《工业文明的前景》中宣称,布尔什维克“企图在一个尚未触及资本主义实业的国家建立共产主义”。罗素在1920年访华时贬损布尔什维克革命,呼吁中国社会主义者不要对布尔什维克革命抱有过高期待,警示中国人看清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失败之处。实际上,罗素厌恶的不是国家社会主义,而是俄国布尔什维克自缚双手,不肯规避国家社会主义的缺陷,导致俄国社会发展偏离国家社会主义的既定目标。爱因斯坦是罗素的和平盟友,他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理解与罗素十分接近。爱因斯坦认为,无论从经济情况还是法律来判断,目前的社会尚没有摆脱托斯丹•凡勃仑(ThorsteinVeblen)所说的人类进步的掠夺阶段,社会主义的真正目的将是“克服和超越人类进步的掠夺阶段”,进入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新阶段。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好的选择。罗素希望其他人像自己一样看到布尔什维克的局限,转向社会主义的其他道路。社会主义的未来不应该像俄国那样曲解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无法避免国家社会主义的缺陷。罗素对社会主义的热情缩小到对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推崇。他希望,基尔特社会主义不要被布尔什维克呼声所淹没。在20世纪40年代基尔特社会主义不再流行的情形下,罗素仍然在《自由之路》第三版序言中写道:“基尔特社会主义对我来说仍然是优秀的计划,我希望可以看到它的复兴。”

罗素相信,必然有一种社会主义会解决人类社会的难题,它既不是正统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也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经过几十年发展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的最优成果,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讨论这种社会主义理论的形式。他提出了评判社会主义流派是否优秀的两个标准:(1)节制权力。权力是政治学的元概念,人天生偏好权力,对权力的欲望永无止境。罗素认为,“偏好权力是产生社会科学必须研究的那些社会变革的主要动机”,当权力运用于国家时,想要避免产生极端专制的流弊,必须将权力分配给尽可能多的人。罗素对许多社会主义流派的权力制约方式感到不满,他既担心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赋予国家过大的权力,又担心工团主义为了达成废除国家的目标,构建出另一种强大的权力来对抗现有的国家力量,无政府主义者废除一切权威的愿望目前亦不可行,因为“诸如和平与战争、关税征收、卫生防疫、禁毒、保证公平的分配制度等等事务,要是在一个没有中央政府的社会里是很难办好的”。(2)重视民主。民主涉及权力的再分配,是阻止暴政的最重要方法。重要的社会主义流派对民主的重视程度没有达到罗素的期望:“正统社会主义者在政府范围内满足于议会民主制,认为出现在当前这种宪法形式里的恶将随着资本主义的消失而消失。另一方面,无政府主义者和工团主义者反对整个议会制度,主张应有不同办法处理共同体的政治事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步入工业发达、科学进步而理性衰落的时代,若要保证英国社会和平发展,就必须控制资本对权力的欲望,将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优点结合起来。民主保证每个人享有平等的有限度的自由,这样的政府就是民主政府。伯恩斯认为,罗素真正渴望的是“民主制度限制下的社会主义。但是,如果民主与社会主义二者不可得兼而要他在二者中间接受其一,那么,他的选择是民主制度,即使它和有缺陷的经济是联系在一起的”。

于是,罗素开始倾向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DemocraticSocialism),以契合良好社会主义的标准。罗素认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重要原因。“无论有意地,还是无意地,谁要是削弱对民主政府的尊敬,那么他正在增进的,是法西斯主义的可能性,而不是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可能性。”因此,如果社会主义失去民主,那么真正的社会主义将不复存在,直接堕落为法西斯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是空想乌托邦和革命派社会主义的中间道路,力图实现民主制和社会主义的联盟。它以自由为目标,致力于削减国家权力,将国家权力尽可能让渡给民间团体和自治机关,在公共组织和个人自由之间达到最优平衡。社会主义注重务实的社会建设,倡导建立互助互爱的社会服务,通过温和改良走向社会主义。罗素和拉斯基(HaroldLaski)和霍布豪斯(LeonardHobhouse)一同成为民主派社会主义者的先行者。罗素警告说,人类社会不能全盘接受某一学说,不管是国家社会主义还是民主社会主义都是如此。每个学说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我们应当谨慎运用所有学说的优势来对未来社会做出贡献。他提醒狂热的支持者吸取自由主义走向终结的教训,正视社会主义的缺陷,纠正社会主义理论的不足,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实践,进而服务人类社会。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发展中逐渐放弃民主,产生了专制的特征,这是后来的社会主义者要极力避免的。他警告人们不可过度迷恋社会主义,而忽视人类社会追求的善。罗素在《自传》中写道,“我想象自己是一个自由派、社会主义者或和平主义者,但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三者都不是”。在1923年完成《工业文明的愿景》之后,罗素不再撰写单独讨论社会主义的文章,而是以更广阔的视角来讨论人类社会的未来。罗素将社会主义置于宏大背景中,真切改变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影响当代政治的走向。罗素对马克思的以下见解并不表示异议:“社会主义一旦建成,会比以往的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幸福。”罗素在“改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极化的紧张局势,反战运动及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逐渐从讨论和平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公共知识分子蜕变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1950年,因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追求人道主义精神和思想自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也是他获得那项殊荣的因素之一。

三、罗素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与贡献

艾伦•瑞恩称罗素为“爱恨交加的社会主义者”(anambivalentsocialist)輲訛輧,对20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思。罗素关心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这种关心使他兼具社会主义批评者和支持者的矛盾身份,实事求是地讨论社会主义流派的利弊,而不是盲目遵从某种社会主义理论。他既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研究者,也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者。他既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诸流派的发展,讨论了社会主义要避免的错误,又不属于任何一支社会主义流派,与国家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和工团主义者都保持相当的距离。尽管他青睐基尔特社会主义,但他未将其视为社会发展的必要阶段。在罗素眼中,布尔什维克主义是失败的,但他仍然坚信,俄国社会主义的失败仅仅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失败,其他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将会蓬勃兴起。在社会主义思想领域,罗素主要是一个批判者而不是建设者。他不像传统政治思想家那样从政治思想史出发来细数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不管是基尔特社会主义,还是民主社会主义,都不是他的首创。韦伯夫人表示,“罗素可能是成功的文学家,但我怀疑他作为思想家的价值,我确信,他无法了解爱与被爱的幸福,也无法理解建设性工作的平静。”輳訛輧麦克吉尔(V.McGill)这样评价罗素的社会主义思想:“罗素对人性缺乏信任,认为无政府主义和社团主义都不是实际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他对改良资本主义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都不抱希望。因为对他来说,这两种制度都意味着权力的扩张,并将导致个人自由的丧失。所以,罗素的人类情感理论只能让他摇摆于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和无法实践的解决方案之间。”杜威(JohnDewey)同样认为,“罗素在社会主义方面没有什么独立的见解,只是折中各派社会主义主张,略加选择而已。”

社会主义思想篇(5)

早在十九世纪末,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始终不渝继承孙中山伟大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多少仁人志士为之牺牲、不懈奋斗的祈盼和梦想。孙中山的伟大思想无疑是照耀中华民族冲破漫长专制和黑暗的第一缕阳光。就明确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继承。作为二十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大人物,孙中山的伟大思想显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汲取。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就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刻的启迪。

在十月革命前,孙中山就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深刻把握世界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一再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表示要实行社会主义。1912年,他发表题为《社会革命说》的演说,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故欲巩固国利民福,不可不注重社会问题。”[1]同年10月14日至16日,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总部发表《社会主义之发生与派别》的演讲,更是盛赞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因为在孙中山这样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领袖的极力倡导下,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为中国的思想理论界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为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充分的思想认识条件。

孙中山认识到“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2]为之,他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一度认为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已经完成,今后应大力开展以民生主义为重点的社会革命。这也是孙中山多次论及和大力称颂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归宿。1919年孙中山在《论三民主义》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民生主义的内涵。孙中山痛感“为资本家者,只知机器之为利,而不恤社会之被害也”,中国之行民生主义,即所以“消弭社会革命于未然也。”[4]故“民生主义者,即社会主义也。”[5]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关于民生主义之说明》,针对党内外一些人把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倾向,他指出:“本党既服从民生主义,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产主义’,均包括其中”[6],本党同志于此便可十分了解“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毫无冲突,不过范围有大小耳。”[7]1924年8月,孙中山在演讲中说:“我现在就是用民生二字,来讲外国近百十年来所发生的一个最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8]孙中山说,我们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不过办法各有不同。”[9]孙中山认为,满清政府,民族主义已达,改良专制政治,民权主义已伸,“至于民生主义,非以社会主义行之,不能完全。”我们“实行民生主义,而以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则仆之素志也。”[10]

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是人道主义,实为人类之福音。孙中山十分关注人类的疾苦,提出为“人生谋幸福”,应着手解决“生计”问题。孙中山说:“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曰社会生计而已矣。”[11]他指出,这种主张,在我国早已有之,“井田之制,即均产主义之滥觞;而累世问居,又共产主义之嚆矢,足见我国人民之脑际,久蕴蓄社会主义之精神。”[12]孙中山还指出:“社会主义既欲谋人类之幸福,当先谋人类生存;既欲谋人类之生存,当研究社会之经济。故社会主义者,一人类经济主义也……。社会主义系从社会经济方面着想,欲从经济学之根本解决,以补救社会上之疾苦耳。”[13]孙中山认为人道主义主张“博爱、平等、自由”,但这正是“社会主义之真髓”,[14]我国古代的博施济众、尚仁、兼爱,都是狭义的博爱,不能普及于人人,只有“社会主义之博爱,广义之博爱也。社会主义为人类谋幸福,普遍普及,地尽五洲,时历万世,蒸蒸芸芸,莫不被其泽惠。此社会主义之博爱。”[15]所以,“社会主义者,人道主义也”,实行社会主义,“实为人类之福者”。[16]

孙中山认为,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是社会主义之上乘。针对内一些人对共产党的反对,孙中山特别指出,这些人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他们不知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孙中山说:“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17]如果说要区分一下共产主义和民生主义,孙中山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区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18]孙中山指出,共产这种制度,在原人时代已经是实行了,由于金钱的发生,才“打破了共产”,所以人类社会的斗争,就是要“再回复到一种新的共产时代”,而“共产主义就是最高理想来解决社会问题的”。[19]孙中山还对世界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了分析归类,认为“自予观之,则所谓社会主义者仅可区为二派:一即集产社会主义,一即共产社会主义。……所谓集产云者,凡生利各事业,若土地、铁路、邮政、电气、矿产、森林皆为国有。共产云者,即人在社会之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两相比较,共产主义本为社会主义之上乘。”[20]

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可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应大力赞成社会主义。对于世界范围内日益盛行的社会主义思潮,孙中山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和把握。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可分为乌托邦和科学社会主义两派,“在马克思的学说没有发表以前,世界上讲社会主义的,都是一种陈义甚高的理论,离事实太远。而马克思专从事实与历史方面用功,原原本本把社会问题的经济变迁,阐发无遗。”[21]所以社会主义可分作两派,一是“乌托邦派”,一是“科学派”。针对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误解,孙中山指出:“我国提倡社会主义,人皆斥为无病之,此未知社会主义之作用也。处今日之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此非无病之,正未病之防卫也。孙中山认为,我国要吸取欧美之教训,避免走他们的弯路,虽然当时“我国资本家,有资财数千万者,国内实鲜人,即稍有资本,又大半窖金守之而已”,[22]但随之社会的进化,“则将来大地主必为大资本家,三十年后,又将酿成欧洲革命流血之惨剧。故今日之主张社会主义,实为子孙造福计也。”[23]孙中山大力提倡和赞成社会主义,这方面的论述相当丰富。1905年5月孙中山访问国际社会党执行局时就解释了“中国社会主义者的目标”,他指出:“几年内我们将实现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因为届时我们所有的行会都是社会主义的了。”[24]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孙中山表示“必竭力赞成之”,[25]孙中山在上海社会党总部的演说中明确指出:“实行其社会主义之政策者,实鄙人所深望也。”[26]孙中山说:“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利国福民之神圣,本社会之真理,集种种生产之物产,归为公有,而收其利。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社会主义之国家,一真自由、平等、博爱之境域也。”[27]

孙中山真诚称颂和主张社会主义,渴望社会主义能在中国实行。在孙中山逝世三十年后,中国真的迈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将完全实现孙中山的遗愿。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的思想理论主要集中表现在“三民主义”上,但面对世界的社会主义新思潮,孙中山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并极力主张和倡导,这充分说明了孙中山宽广的世界眼光、博大的兼容胸怀、惊人的远见卓识和罕见的与时俱进精神。

社会主义思想篇(6)

一、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演进轨迹

(一)十月革命以前到1918年,列宁社会主义观的形成

十月革命以前,列宁接受马克思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基本预测和设想,并将第一阶段即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将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此时,列宁的社会主义观的主要观点有:(一)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不能存在商品经济的,当然也不可能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列宁认为存在交换的社会主义是可笑的。(二)剥夺剥夺者,建立单一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存在对立的阶级,人人是平等的,所以也不可能存在剥削者和被剥削者,而是生产关系也是单一的公有制。其分配方式也是按劳分配的。(三)计划经济。他认为整个社会都是按计划进行的,甚至是社会生产领域,要对国民经济进行严格的管理。全体居民则成为一个大“辛迪加”即整个国家的职员。显然,列宁此时的社会主义观还停留在纯理论思考阶段,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二)1918年春到1922年底,列宁社会主义观的发展:

1918年春至1922年底,苏联先后经历了国内战争时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这是列宁领导苏联人民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时期,也是列宁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列宁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观。首先表现在列宁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他说“我们说,每个人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大家都想过好日子,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正是社会主义”(1)。这是列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是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核心与灵魂。其次,列宁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深化了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认识指导下,列宁先后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和新经济政策,主张采用诸如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一切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建设社会主义。总之,1918年春到1922年底,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为列宁后来社会主义观的升华打下了基础。

(三)1922年底至1924年1月,列宁社会主义观的升华:

1922年底至1924年1月,这是列宁同疾病顽强斗争的最后岁月。尽管病魔缠身,列宁仍在关注着苏联人民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仍在为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殚精竭虑。在病床上,列宁口授了后来被称为“政治遗嘱”的五篇文章。这五篇文章实质上都是列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紧迫的重大的问题的思考,其中集中体现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思考成果的是《论合作社》(2)一文。在《论合作社》中,列宁对合作社的性质和作用进行了新的评价:“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列宁由此转变了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他认为从前我们把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心放在了革命和政治斗争中,而现在应该把重心转移到文化上面了。

那么为什么之前被人们鄙视的买卖机构合作社制度会被列宁认为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制度呢?因为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追求“过好日子”的实践活动,因此,凡是有利于人民“过好日子”的政策、制度、方法都被列宁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因此,合作制度是能让人们过上好日子的制度。因此,它也就理所当然会被列宁认为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

二、列宁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

在苏俄人民七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列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的思考,形成了自己丰富而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体系。其主要内容有:

(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

列宁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情况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过不同的论述。这些论述或代表列宁某一时期的认识水平,或是列宁对某些事物的性质的判定。真正代表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的是“我们把社会主义拖进了日常生活”的观点和“大家都想过好日子,……这正是社会主义”的论断,它们分别从性质和目的两方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揭示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社会主义是人民追求“过好日子”的实践活动。

首先,列宁认为,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已经由一种纯理论彻底地变为了人民的实践。“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3)“变革的意义在于:把社会主义从只是被一无所知的人谈论的教条,从书本知识和纲领变成了实际的工作。”(4)这表明社会主义不在是教条,不再是单一书本上的,而是活生生的,是人们的实践。这是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深刻揭示。

其次,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人民追求好日子。正如前面所述,社会主义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的主体是人民。人民之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其目的就是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所以列宁改变了十月革命以前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应该是单一的公有制,取消资本主义生产,代之以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计划生产,而认为单一的公有制只不过是一种实现社会主义的一种手段。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人们过上好日子。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回答科学的揭示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核心。

(二)社会主义的任务论

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让人民“过好日子”。没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和“纯文化”,“过好日子”就是一句空话。尤其是在像苏联这样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更是如此。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社会主义的任务有清醒的认识,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且认为大力发展生产力要贯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1919年6月,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5)

(三)社会主义的检验标准论

社会主义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是变动不居的。因此,变革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在到达完全的共产主义以前,任何形式都不是最终的”。社会主义是人民追求“过好日子”的实践活动,人民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受益者。因此,社会主义的任何变革都应由人民来检验、来评判,其标准便是人民认为“比旧制度好”。这种旧制度不仅指资本主义制度,也指此前所采取的社会主义制度。列宁指出:“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必须使一切都经过检验,让广大群众,全体居民都来检验我们的道路,并且说:‘是的,这比旧制度好。’这就是我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6)

列宁社会主义观的体系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这里仅论及其要点。我们必须科学地对待列宁的社会主义观。首先,列宁的社会主义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区分十月革命以前和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其次,列宁的社会主义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仅以苏联七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因而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发展它。

三、列宁社会主义观给我们的理论启迪

首先,人民应是我们思考社会主义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社会主义是人民追求“过好日子”的实践活动,人民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离开了人民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同样,离开了人民,也就无法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列宁的社会主义观的演进历程表明,正是因为坚持了人民的观点,以人民为思考社会主义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列宁才能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科学地提出社会主义任务论,才能科学地指明建设社会主义的标准。只有坚持人民的观点,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要位置,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其次实践应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一切问题的根本方法。如前所述,促成列宁社会主义观由纯理论走向科学的是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出现,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每一个新的发展都是以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的。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演进历程昭示我们:无论多么精密的逻辑也演绎不出社会主义的真理,无论多么精美的理论也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要在实践中修正、完善自己。实践应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一切问题的根本方法。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人民的实践,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人民的观点,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最后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是我们处理社会主义一切问题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是人民追求“过好日子”的实践活动,实践是变动不居的,社会主义没有一劳永逸的不变的模式。列宁反复告诫我们,社会主义不是抽象的教条,不能仅根据纲领争论社会主义,不能把社会主义“当作庄严的色彩画成的圣像”。因此,对待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一切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能从所谓的社会主义纲领去推断该怎样处理它,而是要从有利于人民“过好日子”,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实际出发去认识它、处理它。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33-43卷[M].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马小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及其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4).

[3]俞良早.列宁形成发展商业思想的意义及其他[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4).

[4]赵曜.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2).

[5]严书翰.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研究[J].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5).

[6]俞良早.深入发掘列宁关于机关改革的思想[]J社会科学研究,2002,(5).

注释:

(1)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版,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466页.

(2)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版,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365页.

(3)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版,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208页.

(4)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版,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52页.

(5)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版,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18页.

社会主义思想篇(7)

根据我个人学习《决议》的初步体会,我国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学习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对青少年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的思想教育,这是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好《决议》基本任务的关键。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主要内容是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动力,以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为标志,以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为目的;明确农业是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智力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国民经济能够长时期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基本分配形式,其他分配方式作补充;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逐步实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实现温饱,第二步达到小康,第三步争取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程度,基本上实现四个现代化。

大家知道,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以蒸汽机为标志的首次产业革命,以电动机、内燃机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并逐步形成全球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一体化。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基本矛盾而派生出来的经济危机和抢夺世界市场而由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尽管现在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较小,但这种制度长期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领土纠纷、各民族之间不同的而产生的矛盾,从而形成的地区间的局部战争至今不断,为了从根本上发动战争和制造灾难的资本主义制度,列宁领导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中国人民“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可知,即将过去的20世纪,也就是战争和革命的世纪。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整个建设过程中,要吸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历史教训,这个教训概括起来就是六轻六重:“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环保;重个人,轻集体;重本国,轻世界”。由此产生少数人富、多数人穷,一国之内和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世界上少数富国强国,借“**”、“**”、“自由”等幌子,对大多数穷国、弱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实行经济上的掠夺、将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污染转嫁到第三世界的双料殖**义。

为了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老路,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和现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三强调:我国实行农业、工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要协调发展,城乡一起现代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一起抓。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倡导富国与穷国、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一律平等,引导全人类向和平、发展、进步、繁荣方向前进。

各级各类学校在学习和落实《决议》过程中,同时要学习和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其别要重视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目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我认为,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实行“三个尊重”,这既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又是落实《决议》必须掌握的指导思想的要点。因此,要将学习落实《决议》和坚持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中主要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即要求教育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大家知道,过去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现代化就等于工业化,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它既未区分古代小农经济和现代大农业经济,又未考虑当今世界57.7亿人口中,发达国家只占11.7亿人口,46亿人口都属于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80%的人口都在农村,如果农村、农业、农民不现代化,这些国家就根本谈不上现代化。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现代化是“用农村的愚昧、落后创造城市的文明、进步”。现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老路,而要走城乡一起现代化的新路。中国一直强调农业、工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并且再三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从而实现城乡一起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农村进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广大农民创办起上千万个乡镇企业,据1995年的统计,全国共有乡镇企业2463万家,总产值52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28%,出货值4400亿元,利税3095亿元,从业人员1.26亿人,占全国剩余劳动力的一半,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一。实行亦工亦农,就地利用物力和人力资源来发展乡镇企业,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农业脆弱、农民贫困的状况,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尽快地奔赴小康。现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有了良好的起步。例如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总结该村经济腾飞有三靠:一靠教育,二靠政策,三靠干部。华西村早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现正在普及高级中等教育。华西村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区别也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时,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

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思想教育中,要以“育人”为中心、“做人”为主线,来规划和实施《决议》。正如《决议》所指出的,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在“三个面向”战略方针指导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以学校为主阵地,加强家庭教育,优化整个社会的育人环境,从各个方面各条战线形成培养“四有”新人的合力,从小至大,逐步养成“家庭中的好孩子”,“学校里的好学生”,“社会上的‘四有’好公民”。为此,要注意研究和改进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善于利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育人”和“做人”的有利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有利因素大致上有三点。一是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平均每年10%左右的增长率。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发展得比资本主义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所增强,广大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二是城乡落后面貌正在得到迅速改变。我国不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是改变农村落后、愚昧状况最好的国家。据统计,中国1978年有贫困人口2.5亿人,经过党和政府实行推广科技的“星火”计划,改良耕作技术和推广优良品种的“丰收”计划,实行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燎原”计划,经过18年的努力,我国的贫困人口已减少到目前的6500万人,也就是说,78%的人已经脱贫致富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最近已下决心,要在2000年前,努力解决剩下的6500万人的贫困问题,从而使12亿人都一齐奔向小康。三是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获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正在大力抓紧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涌现出张家港市、天津市和平区等先进典型,而且还涌现出徐虎和李素丽等模范人物,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今后将随着《决议》的落实,逐步达到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在全国范围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就可以避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滑下来的老路。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中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而产生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困惑和动摇。这些消极因素,又会对学校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应善于充分利用社会有利因素来克服负面影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能够认真形势,明白道理,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能成功的信心。

第二,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行合一的原则。要把课堂讲道理和走向社会了解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要善于利用、国家教委有关领导部门的倡导,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要让学生看一百部好电影,唱一百首革命歌曲,看一百本好书,参观一百个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项活动。同时,学校自身也因地因校制宜开展校庆活动、运动会、艺术节,升国旗、唱国歌,请劳动模范、老干部、老红军和老校友作报告、讲传统,收到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实效。切忌“假、大、空”,搞形式主义。

第三,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主要指校舍、教室、实验室、图书仪器设备和校园的整个布局力求绿化、美化;软件建设主要指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各种规章制度等精神面貌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当前国家财力物力有限和教育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精神,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来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硬件建设力求简朴、实用、大方、优美,软件建设力求高尚、育人、实效。要力求使校园文化建设既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又能符合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起示范作用。

第四,在“三德”教育过程中,要力求做到以社会公德为标准,以职业道德为重点,以家庭美德教育为基础,使三者有机地形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目前,我国12亿人口生活在3.2亿个城乡居民家庭之中,每个家庭都是整个社会的基层细胞,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就要依靠3.2亿家庭。在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既要发扬中华民族子女孝顺父母长辈的美德,夫妻双方忠诚相爱、白头偕老、关心爱护子女的传统美德,又要具有男女平等、爱好学习、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家庭成员中只有切实做到子女对老人尽“孝”、夫妻双方忠诚相待、父母对子女既爱又教,才能达到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有少数男女青年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性解放的消极影响,我们要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克服这种消极影响。

至于说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很有道理的。虽然天下父母皆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好愿望,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日愈增多,许多年青父母正在按照党的教育方针,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家教,但也有不少父母对子女成才的期望过高和受到不上大学不成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家教不甚得法,往往采取加重子女学习负担的方式(如有些学校布置更多的作业,让子女上英语班、计算机班或其他学科补习班等),为使子女能考上重点大、中、小学,忙得不亦乐乎。正如一个人食之过多的东西反而消化不良一样,不仅收效不大,反而有损于孩子的健康。更有甚者,为了使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习,就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使孩子变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爷小姐,这就难于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许多学校现在都在举办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从孩子的心理、生理、兴趣、爱好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这种做法应该提倡。

各级各类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校中尊老师,家中孝父母”的教育。现在我国夫妇加一个孩子的小型家庭日愈增多,“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大家庭日愈减少,儿孙利用节假日去看望父母、祖父母,享受一次“天伦之乐”,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年青人,平时对父母少奉献而多索取,父母故去时兄弟姊妹之间去争夺父母有限的遗产,甚至有人把失去生活能力的父母推之门外而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这种不良现象也要在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加以克服,并坚决杜绝。

社会主义思想篇(8)

我国和谐社会理想始见于《诗经》中的“乐土”、《老子》中的“玄同”、《墨子》中的“尚同”及《礼记》中的“大同”。有秩序,就会有和谐;有和谐,就会有秩序。从远古的《太极图》到近代的《大同书》,都演绎出了我国古、近代社会追求“天人合发”、“天人合一”和“天人合德”的社会理想,而最能体现古、近代和谐社会经济思想的,是由老子的“小国寡民”与庄子的“至德之世”构建的社会理想。他们一是反对财产私人占有,反对压迫,反对战争。二是提倡“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平均主义,认为“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财富及劳动成果应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公有,劳动不仅带有高度的自觉性,而且要成为人们生活上的一种需要。三是主张“壮有所用”、“男有分,女有归”,按性别、年龄和社会需要进行自然分工,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有用武之地。四是追求完善的福利社会,“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在中国先贤苦苦追求大同理想之时,社会主义的先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也在探索和实践乌托邦主义的和谐社会。从莫尔的“乌托邦”到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从傅立叶的和谐制度到欧文的实验公社,都是追寻未来和谐社会的经典。正如1803年傅立叶在《全世界和谐》中所预言:现存的文明制度是不合理和不公正的,它必将被未来的“和谐制度”或称“和谐社会”所代替。与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样,在批判现存制度的基础上,傅立叶科学地预见了资本主义制度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这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同时,他也为人类精心设计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和谐社会。恩格斯称赞,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对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进行这种批评的只有傅立叶一人,而且他的伟大也表现在这上面。1820年,欧文在《致纳拉克郡报告》中,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了他的社会主义主张,阐述了他关于“合作新村”的构想,并于1824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立了“新和谐村”。1842年,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中,不仅把资本主义称为“病态社会”,而且还把社会主义直接称为“和谐与自由”。他认为,理想的社会和谐不是个人和谐,而是全体和谐;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全体的和谐,以及在全体的和谐中的每一个人的最大的自由”。马克思对该书作了高度的赞扬,认为它是工人阶级“史无前例光辉灿烂的处女作”。

和谐社会是

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

“和谐社会”在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著作中是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在内的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的一种表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在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合理思想后形成的。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更加彻底地主张未来和谐社会不仅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而且在人与自然之间,都应该形成和谐的关系。

和谐性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思想的显著特点。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连续用了许多“全面”、“自由”即“和谐”,来描绘高级社会经济形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社会面临人和自然的问题,就是“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他们始终把这两个“和解”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不仅有大量关于“人类本身和解”的内容,也有许多关于“人类同自然和解”的内容。在这里,马克思将自然――人――社会看作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认为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矛盾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社会主义思想篇(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思想中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因此,对儒家和谐思想加以新的诠释和发掘,从中吸取思想精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儒家“和”思想的内容丰富多彩,笔者以为这一思想主要体现于“天人合一”、“守中尚中”、“有容乃大”之中。本文拟就儒家“和”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构建作一探究,以期匡正。

一、“天人合一”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关于“天人合一”的认识体现了人与宇宙自然的整体性关系,所谓的天地人“三才”、天人之际、天人合德,说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平衡有序。儒家“天人合一”,体现了“和”的基本精神。

第一,“和谐”精神是儒家“天人合一”的基本特征。孔子的学生有子提出“和为贵”的命题,就是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状态,含有价值判断的意义。对“和”的思想有较为系统阐述的是子思,他在《中庸》中阐述了“诚”是贯通天、人的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源,是天、人合一的桥梁和纽带,认为天的意志和命令就是天赋予人的本性,而“诚明”是修养方法,“至诚”是“神”、“人”合一的境界。他在坚持“心性”与“天命合一”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和”的范畴,对“中”、“节”、“和”的范畴进行阐释,形成完整的“中和”思想。子思认为,喜怒哀乐之情尚未彰显之时,称之为“中”,它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如果喜怒哀乐之情得以彰显,很“中节”即有一定的“度”,就是“和”;“节”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一种最佳配合方案,增之一分太长,减之一分太短,不偏向任何一个极端而又同时包含两者,称之为“和”。“和”的基本含义就是和谐、平衡、恰倒好处、过犹不及,“和”是天下的普遍原则。儒家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这就是所谓的“和”。正如孟子所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的向背,只要组织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无往而不胜。在“天――地――人”中,“人”具有最高的地位;同样,在“时――利――和”中,“和”具有最高的价值。在这里,儒家“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得到充分的展现,其和谐精神在当代集中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方面上。可见,儒家的和谐精神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儒家之“和谐”理蕴表现于三方面。一是自在的“和”,自然而然的和谐状态。《郭店楚墓竹简》说:“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以德为核心阐述了德善相互不离,人道与天道会通合一的“和谐”思想。《中庸》以“中和”精神表现了自然而然的“和谐”境界。二是相融的“和”,互相融合、吸纳的“和境”。主要表现在阴阳互动关系上,以及孟子提倡的政治“人和”上。三是相生的“和”,和则生物,产生新事物。《周易・乾》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意思是说天道变化,万物各端正其性命,各事物的性命差异便成冲突,有冲突,需要保合太和,合是冲突的两性和合,是心性的合一。《周易・系辞下》又指出“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提出从阴阳刚柔的和合体认中把握天地万物的原则和属性。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则反映了产生新事物的条件,即存在差异性才能产生新事物。事物的差异性是事物的个体显相和具体表征,而统一性则是事物的和谐、圆融之共性。宇宙世界是和谐圆融的整体性表征,也是个体差异的和合有序、和谐统一的展显,即在事物的动态张弛之间表现出一种平衡与和谐有序的自然状态。儒家这种和谐精神对于社会秩序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世界是具有规律性和规范性的世界,社会也是有规范性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要遵循人伦道德、社会秩序。社会的完美境界,就在于和谐有序、圆融一体。因此,儒家的“和”思想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三,从国家政治的角度上看,儒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东京大学著名的比较哲学专家中村元教授指出:“全体人类的世界哲学的形成,须在世界和平与世界共同体的出现,并且在完全平等基础上各民族哲学相互承认,相互理解的条件下才能逐步实现”。而世界和平说到底就是世界人民之间的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提倡“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对于重新唤起人们对和谐社会和社会伦理意义的注意,推进世界民族的和谐相处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建立理想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守中尚中”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守中尚中”是“中和”思想的集中展现,是一种中庸之道的方法,具有认识论的意蕴。从《中庸》对“中和”的论述来看,儒家是崇尚中道的,注重事物的平衡有序。《中庸》认为只要符合道德规范、平顺和谐,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万物就会自由的发展和繁荣。这一思想,一方面包含一种“中道”的辩证法观点,另一方面也蕴涵着自然、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基本精神。这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有现实意义。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意思是说中庸作为道德境界而言,是美德,是至高无上的,老百姓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这里,孔子把“中庸”视为道德层面的至上境界,并认为只有君子才具有“中庸”特质,“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中庸》),具有价值判断标准的意思。实质上,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包含着道德内容,也包含方法内容,但是孔子对此未作多的阐述,而真正发扬孔子“中庸”观点是子思。子思对“中庸”观加以继承和发挥,系统地阐述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内涵、内容和实现途径,并提出了“诚”的范畴,把“中庸”这种方法论原则提高到了世界观的高度,“中和”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哲学认识论,并对孟子和宋明理学产生了影响。“中庸”提倡君子尊崇天赋的性理,同时讲求学问而致知,使德性和学问臻于博大精微的境界,而又遵循平常的中庸之道,由此形成的“中庸”思维,成为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和安身立命之道。人们以“中庸”为原则,重视自我心性修养,实现精神境界的飞跃。

可见,“中庸”思想把人(社会)和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整体,主张其和谐统一,避免了极端个人中心主义;把伦理学和认识论紧密相结合,主张其辩证统一,使其和合有序。因而,具有不偏不倚的科学观念,可以避免认识上的一向性,人与人相处关系的过激性,人与自然的对立性。中庸之道的认识方法、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可以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一种“中和”的视角,提供“中庸”(所谓不偏颇不倚求其中的态度)的评判事物的标尺,从而避免厚此薄彼,只顾“一手抓”而忽视“两手抓”的现象,这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一定参照意义。

三、“有容乃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儒家“和”还表现在“有容乃大”上,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说的是宽容的胸怀,德才能变得强大起来,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因为,“有容才有异,有异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选择,有选择才有进步”。儒家的“和”思想具有的“有容”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宽容、理解、博爱的胸怀。在中国哲人思想世界中,整个宇宙世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并表现出“有容”的“整体的和谐性”、“有序的对称性”、“和合的协同性”特质,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世界,这是儒家之“和”蕴涵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发扬“有容乃大”的精神。

第一,“有容乃大”精神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动力。构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实现其目标难度较大。人们如果没有博怀,是难以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因此,树立“有容乃大”精神,注重心性修养,心系国家、社会和天下的安危,“先天下之忧而忧虑,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实际行动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第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作好“五个统筹”的工作内力和外力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搞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发展。因为,“五个统筹”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反映了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五大方面的矛盾问题,如果没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和决心,不能打破国家、地区等区域的限制和行业领域差别,就难以化解工作中的存在矛盾问题,就难以真正实现“五个统筹”。从内力而言,以学习者的“心”不断学习和内化,“海纳百川”地吸取一切文明成果,加强修养,提高驾御各种工作的能力;就外力而言,就是要有宽广视野,以开放的“心”来加强交流与协作,打破国家、地区、等区域的限制和行业领域差别,有效开展工作,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三,“有容乃大”精神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界是一切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类在推动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坚决禁止过度性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而要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四,“有容乃大”的精神,有利于加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精神与人生道德修养是紧密相联系的,并直接影响人生道德的修养。儒家十分重视通过心性的修养,实现身心的和谐,而达到“善”的境界。“有容”是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想修养,它是儒家伦理道德的表现,所谓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与于人”(《论语・颜渊》),实质在于塑造“有容”精神。“有容乃大”的和谐精神,为认识社会,认识人本身,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对认识当代社会发展、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的关系,以及推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之,集中体现于“天人合一”、“守中尚中”、“有容乃大”的儒家“和”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儒家“和”思想彰显着人们关注宇宙与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共生、共存,展现着世界和谐相处的平衡状态,体现人们追求和睦、和平的圆融景象。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期,对儒家的和谐思想,加以新的诠释和发掘,努力地把握儒家“和”精神――“天人合一”精神、“守中尚中”精神、“有容乃大”精神的内在意蕴和时代精神,从中吸取精华,从理论上客观认识“和谐”世界,正确处理“和谐”关系,在实践积极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①焦树安.比较哲学的历史、现状和方法论问题.中国哲学第九辑.上海:三联书店.1982出版。

社会主义思想篇(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宣传思想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构建和谐社会,首要的就是推动经济发展。要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加强市场经济理论的宣传,增强党政干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全面小康建设的能力,增强审时度势、克难攻坚、发展县域经济能力;要立足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引导他们走向市场,增强他们干事创业发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要着眼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采取培训、研讨等方式,引导民营企业管理上勇于创新,资金上内引外联,经营上灵活多变,鼓励他们跨跃式发展。

二、以维护稳定为重点,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

宣传思想工作要从建立机制、畅通信息入手,维护社会稳定。一是要畅通宣传渠道,使政令民意畅通,打造政府与群众的交流平台。要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及时宣传党委政府的政策和工作部署,及时关注人民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使人民内部矛盾在交流中化解,使稳定局面在交流中形成。二是要加大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宣传改革开放来取得的辉煌成果,展示党和政府的形象,改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片面看法,消除敌对情绪。三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进党政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使公务人员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当前,要重点做好新的条例和其它法律法规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使党政干部和人民群众学法、懂法、守法,以法制为准绳,以情感为基石,做实做细做好稳定工作。

三、以增加活力为关键,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高效的发展动力

上一篇: 科技博士论文 下一篇: 应急管理工作汇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