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Global Education

  • 31-1842/G4 国内刊号
  • 1009-9670 国际刊号
  • 2.2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全球教育展望是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全球教育展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课程改革20周年、课程教学基本理论、教材研究、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2011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特约稿
学校再生的哲学——学习共同体与活动系统3-10

摘要:学校改革的草根运动正在席卷日本全土。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是如何生成的,提示了怎样的学校未来的形象呢?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创建,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实现着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在教职员室里孕育着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的同僚性;实现着社区的家长与市民参与的合作性学习。其基础就是立足于"倾听他者声音"的对话性沟通的创造。本文阐述了"学习共同体"的改革哲学是基于怎样的教育发展背景产生的,这种实践又将导致怎样的学校改革的愿景。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专家访谈
聚焦高水准专业实践力的教师教育改革——日本教育学者市川博教授访谈11-16

摘要:自2008年开始,日本诞生了第一批教师研究生院(日文为"教职大学院"),这一新型的教师教育机构以培养教师的高水准专业实践力为宗旨,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原则来编制课程,开展教学。市川博教授主持创立的帝京大学教师研究生院经过日本文部科学省的严格审查于2008年获得认定。在市川博(Hiroshi Ichikawa)教授来我校访问之际,笔者约请市川教授就日本设立教师研究生院的背景以及教师研究生院的理念、课程和教学上的特点作答。市川教授早年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曾任教于东京教育大学、横滨国立大学等,从事社会科教育以及教学论和教师教育的研究。2003年从国立大学退休后,受聘于私立的帝京大学。他担任过日本教育学会秘书长、日本社会科教育学会会长、日本学科教育学会副会长等。他所主编的《社会科的使命与魅力——日本社会科教育文选》于2006年在中国翻译出版。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课程与教学
以善致善:教学道德性论题的儒学启示17-22

摘要:本文从有效教学研究的片面化倾向分析入手,探讨了教学的有效性与道德性可能存在的悖论,进而通过引入儒学的"以善致善"命题探讨了教学中目的与手段一致性的教育学意义,并将其作为理解教学道德性内涵的重要视角。而真正教学道德性的彰显亦即德性教学的实现,不妨从认清理论立场并克服认识障碍,从科学认知走向"体知",以及体现教师责任的教学方式转变等几方面展开努力。

西方课程理论谱系:溯源与考辨23-27

摘要:在西方课程研究领域,理论繁杂、概念多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理解这些复杂的课程问题是当前课程基本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借用谱系学这一认识论新成果,对西方课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课程理论和观点进行话语分析,提出了三种基本的课程理论谱系:"职能课程"谱系、"理性课程"谱系和"经验课程"谱系。它们是课程理论发展的母体,孕育了众多的课程理论流派。课程谱系的研究有助于厘清课程发展的源与流,有助于形成理解课程的新范式。

知识运用与实践能力培养——兼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28-33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出现了一种对系统知识依赖程度极高的"知识型实践"。与这种实践形态对应的实践能力的形成过程,主要是一种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其基本环节包括:发现并确认问题、生成问题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监控并调整方案以最终解决问题。为促进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知识学习过程应同实际生活情境密切沟通,以达到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双向建构。知识运用与实践的能力培养,要求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组织等,均要做出相应的变革和调整。

从课程学理论基础论台湾地区课程纲要的发展趋向34-38

摘要:本研究透过课程发展学理基础与理论趋势之探究,旨在建立台湾地区课程发展之学理基础,为下一波课程变革预作准备,针对K-12年级的中小学课程发展相关之学理基础,分别从课程理论与教育哲学、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文化研究、社会变迁等五个学理角度切入,先依据相关课程学理与研究进行文献探讨,分析课程发展之学理基础与理论趋势,建构适合台湾情境脉络与历史文化的课程发展理论基础,并进而针对台湾未来幼儿园、国民小学、国民中学、高中职的"K-12年级课程纲要"之修订提出建言。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教师教育
教师的文化-认知是如何影响课程政策实施的:以“研究性学习”政策为例39-48

摘要:本研究借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概念和框架,分析影响学校教师课程政策实施行为的文化-认知因素。本研究发现并提取出了三个与研究性学习政策实施密切相关,而又经常被学校教师用来理解教育行为与现象的认知图式或思维模式:"应试图式"、"学科教学图式"、"身份图式"。这些共享的认知图式使得不同的学校教师会以某种相似的方式去理解各种研究性学习及其实施,并得出许多相似的认识和结论,这些共同的理解又直接地影响到了他们的政策实施行为决策。

课堂教学中教师倾听意识的回归49-53

摘要:教师倾听意识的缺失使本应充满活力与精彩的课堂教学深陷困境之中,反思课堂教学中教师倾听意识缺乏的过程亦是敞亮和显露教学本真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呼唤教师倾听意识的回归、重建课堂文化已成为教学走出困境、走向本真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中,要让教师真正成为倾听着的主体,由此实现教师倾听意识到倾听行动的跨越,从而让课堂教学因为教师的倾听意识尤其是教师的倾听行动而生机盎然。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国际与比较教育
法国师资培育制度改革简析54-58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教育民主化进程下,法国政府以师资整合和职业培训为导向,对传统的师资培养体制进行改革。然而,新体制的建成虽然改变了旧有师资培育的格局,但过去的问题却以新的方式得以延续。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师资培育体制的性质又发生了新的转型。本文从"教师培训大学学院",这一师资培养机构的历史演变切入,简要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形式和内容、目标和问题以及当前的新转向,旨在对二十世纪法国师资培育制度改革的脉络略窥一斑。

近十年来美国芝加哥公立学校教育改革述评59-65

摘要:作为美国第三大学区的芝加哥公立学校曾经是全美最差,近十年来,通过一系列教育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业成就,改善了教师素质,升级了学区管理系统还优化了学区内学校的整体结构,成为美国教育改革中的一颗明星。随着前CEO阿恩.邓肯入主美国教育部,"芝加哥经验"正成为其工作的基石。回顾与分析近十年来芝加哥公立学校的教育改革,有助于了解美国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发展动向,其中许多扎实有效的举措对我国教育改革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南非教师资格的类型及其认证探析66-70

摘要:为了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和教师的整体素质,南非施行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保障了教师教育机构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提升南非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南非在实施教师资格认证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认证依据、认证标准、认证要求,还是在认证程序、资格转换等方面都颇具特色,为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日臻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国际经验。

女性主义思潮对现代西方教育的影响71-75

摘要:本文在厘清女性主义运动的三次思潮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归纳女性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和女性主义方法论,进而深入到现代西方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并描绘出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以及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中的女性主义研究的内在脉络。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学科教育
论外语课程的文化回应性教学76-81

摘要:本文认为,当前外语课程教学在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着片面强调语言知识教学,忽视中西方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导入、缺乏文化理解力培养的局限性。语言与文化具有发生学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外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念、文化差异的导入,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理解力。文化回应是基于语言学立场与文化立场整合的外语教学策略。

初中科学教师科学本质观的调查研究——以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师为例82-87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初中科学教师对于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究和科学事业方面的认识偏向于传统的科学本质观。缘此,在初中科学教师教育课程中要增设HPS教育,帮助他们从"科学元勘"诸学科的多维视野下理解科学的本质,发展科学本质观。具体策略包括:通过对科学哲学的探讨,认识科学的逻辑结构和发展模式;通过对科学史的考察,凸显科学的人文意蕴;通过对科学社会学的审视,理解科学的社会建制。

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适切性研究88-91

摘要:采用引导性和开放性探究任务,评价1200名初三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研究在两类任务情境中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差异及适切性。研究发现,引导性探究任务没有构成一个产生式系统,它适合于评价初级的离散科学探究能力;开放性探究任务构成一个复杂的产生式系统,它适合于评价高级的完整科学探究能力。这些发现表明,在科学探究能力评价中,开放程度不同的探究任务有各自的适用情况不能相互替代。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书评
教师的核心责任及其实现——《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评介92-96

摘要:《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提出,教师的责任不是"上好课",而是促成每一位儿童实现学习,保障每一位儿童挑战高水准的学习机会;教师责任的实现要求围绕教师自身的挑战精神形成一个专业成长的"同心圆":内层为个体教师的课堂研究,中层为同事间的课例研究,外层是学校中以及学校间的校本教研制度。

江苏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F0002-F0002

摘要: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创办于1997年9月,1999年2月创建为江苏省实验学校。学校设本部和越秀两个校区,学生2090名,教职工160人,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是吴江市一所教育现代化窗口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