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Global Education

  • 31-1842/G4 国内刊号
  • 1009-9670 国际刊号
  • 2.2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全球教育展望是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全球教育展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课程改革20周年、课程教学基本理论、教材研究、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200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专家访谈
教育政策、课程与全球化——访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阿普尔教授3-8

摘要:迈克尔·阿普尔(Michael Apple)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国际著名课程与教育政策研究专家。《意识形态与课程》、《教师与文本》等著作的作者。本访谈最早完成于2002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全球学会上,后来作者在伦敦做博士后期间以及阿普尔2006年3月来北京参加国际会议期间,又与阿普尔教授有交流,有些内容曾经有过修改和补充。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
课程隐喻的教育学意义缺失与超越9-13

摘要:隐喻在课程理论研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传统的跑道式、学科式、经验式课程隐喻反映了传统课程价值观的褊狭和单一,从而造成了实践领域的无序和混乱。“通道”、“文本”、“乐谱”式课程隐喻则真正代表了课程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取向,具有深层次、浓厚的文化底蕴及教育学意义。

教学生成:为了学生的精彩观念和幸福生活14-18

摘要:本文试就预设、控制、生成及其在教学上的表现和关系加以探讨,认为:预设是教学生成的必须,生成的教学是恰当、合理预设的结果和衍生。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都以师生的在场为基点,并以学生的精彩观念和幸福生活为鹄的。控制的教学是非生成性的,它具有去学生性,排斥学生和教师的在场,既是非预设的。也是非生成的。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教育叙事研究
从叙事探究看教育研究者的后现代定位19-21

摘要:通过对带有强烈后现代色彩的研究方法——叙事探究的了解,可以清楚地看出,后现代教育研究者将自己定位为内在的参与者,“心平气和”的阐释者,开放的对话者,而非外在的立法者,“唯我独尊”的裁定者和闭塞的宣示者。

教育叙事研究:故事中的生活体验与意义探寻22-25

摘要:教育是一项实践的事业,教师的生活体验和实躜性知识是其从事教育叙事研究的合理性基础。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教育叙事研究仍然归属于“叙事活动”这一范畴,它强调研究结果的意义性和可诠释性,高不是确定性和可重复性。作为一种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在文本写作上要符合一些基本的规范,本文提出教育叙事案例应体现问题性、情境性、故事性和意义性。

教师课程行动转变的动因——一位《品德与生活》教师的课程故事26-30

摘要:《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班主任时老师讲述了她的课程实施故事,在她的故事中,我们看到时老师课程实施的关注点经历了工作难点、教学设计、学生生活世界这三次跃迁,课程实施水平从未使用到机械地使用,再到常规化地使用,这背后教师对变革成本知觉的变化,初步尝试行为的成功以及专业发展的自主性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新数学”:一个课程改革的故事及其启示31-36

摘要:“新数学”课程改革是发生于1950年代初期、始自美国后来波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香港)但最后被广泛认为“失败的”一次数学教育改革尝试。本文简略回顾了“新数学”课程改革的发生、过程、结束以及此后迄今的数学和科学改革的动向,期望能够为我们理解当前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及其间的许多矛盾和论争提供参考。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课程与教学
对话教学与课堂重构37-41

摘要:对话教学是近些年来教学论研究与学科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对话教学要告别神话;摆脱对话教学的鸟托邦构想;要理解对话,把握对话教学的条件与有限性;重构课堂包括重构知识观、重构教学实践和重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只有重构课堂,追求“生命课堂”,才能走向对话教学的现实形态。

课例研究:信念、行动与保障42-46

摘要:课例研究以改进教学为最终目的。在实践中面临着如下课题:吸收异质人员的参与以作为建构课例研究共同体的积极力量;明确研究的主题以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共同目标;建构课堂教学的分析框架以作为课前设计、课堂观察和课后反思的指导;采用描述性研究以作为评议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同时,为保障其顺利推进,学校需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提升学校行政人员的专业领导能力、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建设课例知识存储、分享和转化的平台。

课例研究的国际动向与启示47-49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近年来各个国家教育改革的共同关注点,而课例是主要的课堂教学研究载体。透过两届课例研究年会概况和“国际课例研究协会”的成立,暗示着课例研究将成为一个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各个国家在课例研究中呈现出一些共同趋势:课例研究被视为教师教育的“载体学习”方式,以学生学习获得来评价课例研究的实效,课例研究的持久性和深入程度引起极大关注。同时,对于我国当前开展的课例研究有四点启示:积极争取外来专业力量支持,具体的课例研究要有长期学习目标,要关注课例研究中的学科内容和实质,综合使用多种课堂观察方法研究课堂。

扎根理论:学校课程管理研究的生长点50-53

摘要:论文在对传统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之不足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扎根理论的内涵、特点,探讨了扎根理论在学校课程管理研究中的运用,并提出了扎根理论研究范式乃当前学校课程管理研究的必然选择。

简析文化回应性教学—兼评文化与教学的关系54-62

摘要:产生于美目社会土壤中的“文化回应性教学”(culturally esponsive teaching)虽然发端于异域文化,但由于它涉及多元文化背景的课堂教学问题,涉及教学与文化的内在关系问题,因此,在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办学体制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关注和了解这种教学观念的精神实质、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及其实践意向。对于观照和审视我国当前或今后的课堂教学不无裨益。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文对近10年来美国教育界盛行的“文化回应性教学”作了分析与评介。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学科教育
数学课程:由简单到复杂——审视数学课程的国际比较63-66

摘要:数学课程已成为世界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的主要内容。关于数学课程的国际比较呈现出多元研究类型,对数学课程的认识也逐步深化,但其中也隐含着一些问题。充分认识并揭示数学课程的复杂性。探讨复杂的课程因素对数学教育相关属性的影响,应是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重要内容及努力方向。

关注历史知识、历史思维与历史理解——英国“新历史科”探析67-71

摘要:历史有什么用?怎样的历史学习对学生发展是有意义的?这是世界各国的历史教育所面临的共同话题。这方面,英国“新历史科”的改革实践有助于我们对历史学科、历史教学本质的理解,深化我们对历史教育的认识。

高中地理新课程过程性评价探索72-76

摘要: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过程性评价能有效地反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地理过程性评价的评价目标要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可以是活动课、探究性学习、小论文、课前演讲等。

美术新课程的经验与展望77-81

摘要:自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公布《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全国各地陆续进入美术新课程实验。五年以来,美术新课程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美术教学内容、方法及评价各方面都得以改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将进一步取得美术学科、学生发展以及美术对社会的贡献这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多元化美术教育的整体格局。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国际与比较教育·非洲教育
独立后非洲各国教育改革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82-85

摘要:非洲教育在独立后的几十年改革发展过程中,既有提高也有徘徊,其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非洲教育摆脱殖民影响、走上正轨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教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上。但是,由于教育内外部环境的恶化,改革的成果也曾一度被侵蚀。厘清非洲教育改革发展的脉络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非洲教育行动计划述评86-88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非洲教育行动计划”提出的背景和基本内容,并以“计划”在几内亚的实施为例总结了它在非洲教育改革中所取得的成效,最后在浅析的基础上对“计划”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