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杂志社
分享到:
《科研管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0-2995
  • 国内刊号:11-1567/G3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505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34
  • 综合影响因子:2.46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研管理 2013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基于科学/经验的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摘要:已有文献大多笼统分析组织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而细化分析企业不同学习行为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了基于科学/经验的两种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并以我国230家制造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基于科学/经验的两种学习对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科学/经验两种学习密切相关,交互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3)环境动态性对科学/经验学习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我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有指导意义。
1-8

基于空间计量的区域间创新行为知识溢出分析

摘要:创新和知识累积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知识生产函数刻画了研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知识生产函数的框架下,创新性地考虑了本地知识存量与其余地区知识存量因素的影响,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常系数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区域间创新行为知识溢出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对地区的知识生产有显著的正效应,而R&D人员全时当量对知识生产作用不显著;知识存量对地区知识生产具有显著作用,本地知识存量具有正效应,其他地区知识存量具有负效应;我国区域创新活动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聚集趋势。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对区域间的创新行为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
9-16

基于市场导向的中小微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理——以知识整合和组织创新为中介

摘要: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基于市场导向的中小微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模型,以浙江省7个地区的136家中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并以企业规模和创新模式为控制变量,对整体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导向对中小微企业知识整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市场导向既直接影响中小微企业组织创新,也通过知识整合产生间接影响;市场导向既直接影响中小微企业竞争优势,也通过知识整合和组织创新产生间接影响;知识整合对中小微企业组织创新产生显著影响,但对竞争优势无显著影响;组织创新对中小微企业竞争优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在知识整合和竞争优势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研究还表明,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市场导向对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不产生显著影响,知识整合和组织创新对竞争优势不产生显著影响。
17-24

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

摘要:现有研究认为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两种完全相反的作用:一方面,网络结构洞扩大了企业可接触的信息的多样性,因此,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但是另一方面,网络结构洞增加了企业暴露于机会主义行为中的危险,因此,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实际上,如果考虑到不同类型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那么这两种作用可能相互并不矛盾。本研究分析了网络结构洞对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结构洞有利于企业探索式技术创新活动,并且信任正向调节这两者间的关系,但是,网络结构洞对企业利用式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并不显著。
34-41

技术选择、投入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

摘要:企业创新中的技术选择是不是越先进越好?企业创新中的投入强度是不是越强越好?本文在适宜技术理论框架下,通过大样本的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1)在控制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情况下,企业创新的技术水平与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2)在控制企业创新技术水平的情况下,企业创新投入强度与创新绩效之间也呈现出倒"U"型关系。因此,过度强调创新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创新投入的高强度不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企业创新活动必须遵循比较优势战略,通过促进企业自生能力的提升,实现创新绩效的最大化。
42-49

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结构效应与专利效应

摘要:本文利用1985-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ARDL模型与边界检验方法,就结构性因素及专利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变动的动态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碳排放强度与人均收入显著负相关,与煤炭消费比重显著正相关,人均收入增长有利于促进碳排放强度下降,但人均收入对碳排放强度的边际影响低于煤炭比重的边际影响,煤炭比重对碳排放强度的短期影响明显弱于长期影响。在不同模型中,第三产业比重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不一致,表明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更需要加快其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变。专利对碳排放强度的短期影响不显著,其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时间滞后性,从长期来看,碳排放强度与专利总量、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显著负相关,与发明专利显著正相关,发明专利对碳排放强度下降尚未起到显著促进作用。
50-57

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路径分析

摘要:文章基于对手机制造行业三家公司的案例分析,探索了企业如何利用创新网络提高创新活动的绩效。文章研究发现:企业网络能力的强弱会显著影响其创新网络的实力水平,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能力来改变自己在网络中的地位并提升创新网络的实力,并积极利用创新网络中的创新资源以提升自身的创新绩效。同时,文章还发现:短期来看企业创新网络实力和其技术能力有相互替代作用;但长期来看,企业技术能力才是取得良好创新绩效的保证。文章在网络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路径方面扩展了已有研究。
58-67

环境政策、技术进步、市场结构对环境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保持经济增长,减少能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以中国大陆30个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通过建立面板模型,探讨了环境政策、技术进步,市场结构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政策中,环境法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对环境技术创新不存在显著影响,三同时制度存在正向影响,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存在负向影响,且均存在累积效应。同时,人力资本存量对环境技术创新存在较之其他因素最大的正向影响,而研发投入却存在负向影响,说明劳动依然是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主要贡献要素,发展模式仍属粗放型。此外,技术市场对环境技术创新存在正向影响及累积效应,说明对未来国内市场需求的预期会促进更多创新,而产品出口却不存在显著影响,说明出口贸易并未有效推动我国工业企业的环境创新。最后,结合对实证结果的分析与解释,给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68-7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邮轮旅游需求预测

摘要:科学分析邮轮旅游需求规模是正确引导邮轮产业规划、投入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首先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邮轮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邮轮旅游需求预测模型,然后基于美国邮轮市场的统计数据进行模型的训练及测试,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我国邮轮旅游需求规模的预测,精度达到95%以上。
77-83

互惠性、心理契约重构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基于江苏、浙江中小民营企业的检验

摘要: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之一,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强烈的挑战,有效地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同时也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活动中存在着显著的互惠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改进。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中小型民营企业互惠性文化在企业绩效改进过程中的微观路径机理,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加强互惠性管理战略、积极地进行心理契约重构,从而提高企业的运作绩效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91-98

中国专利产出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摘要:本文在规模报酬可变情况下,采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从生产理论的角度,综合考虑了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并利用知识生产函数构造了可考察动态变化的DEA-Malmquist专利产出绩效指数。然后运用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区的社会经济面板数据对专利产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其区域差异性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察。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省域专利产出绩效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分布态势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其中"创新者"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对于专利产出绩效存在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在短期内,技术市场成交额和受大专以上教育(十万人)的人力资源产出指标对于绩效水平的提升缺乏显著贡献。
99-105

中国高校技术转移制度体系研究

摘要:技术转移使得高校和企业之间能够进行深入的专业科技信息交流,也使得高新科技成果得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文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技术转移法律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与高校紧密联系的四类技术转移模式,探讨各种模式的优点、缺点和适用范围,探讨了当前法律体系的主要不足。本文研究为高校技术转移在模式选择上提供了参考,也为立法着眼点提供了更明确的思路。
115-121

多维框架证据推理的科研项目立项评估方法

摘要:针对现行科研项目立项评估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多维框架证据推理的科研项目立项评估方法。根据多个识别框架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出平行框架、递进框架和混合框架的概念;将同行评议表中的"熟悉程度"和"综合评价等级"、"熟悉程度"和"资助意见"视为两个平行的递进框架,分别将两个递进框架评价信息转化为证据体,用评价等级(资助意见)和信度表示专家的评审意见,从而即能方便描述专家评价中的不完全信息,又能充分整合评审中有价值的信息;利用"熟悉程度"对专家进行赋权,利用证据推理算子将专家评估信息分别在两个平行框架上集结,并将不同项目进行量化排序择优;最后结合实例来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
122-128

供应链运作风险对企业竞争能力及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供应链风险问题日益凸显,相关研究刚刚起步。本文基于对中国制造企业调研的176份数据,利用层析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基于不确定性的供应链运作风险对企业竞争能力及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不确定性的供应链运作风险对企业竞争能力并非完全是负面影响(供应风险负向影响产品质量、交付可靠以及流程柔性三种竞争能力,需求风险则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交付可靠,技术风险促使企业提升流程柔性);同时,流程柔性可以直接促进运作绩效和财务绩效,而产品质量和交付可靠则是通过运作绩效来间接提升财务绩效。
129-137

基于高频数据的统计套利策略及实证研究

摘要: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统计套利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统计套利策略是将统计方法运用于证券市场的重要工具,基于高频数据的统计套利策略可以满足机构投资者套利需求,同时引进一种全新更加有效的投资方式。论文将常用统计套利策略进行改进,设计出新的统计套利策略并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各频率数据进行套利的交易次数都显著减少,平均单次收益率则成倍增加,达到了获取最大单次收益及降低交易频率的目的。在新统计套利策略下,运用6个频率数据进行套利均能取得很好的绩效,并且样本内的盈利性对于样本外的盈利性预测性明显增强。说明在高频数据下,统计套利策略运用于我国股票市场上是有效性的,并且新统计套利策略显著优于常用策略。
138-145

中国汽车合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由于技术学习方式升级的缓慢性与技术和市场追赶的非同步性,我国汽车产业的合资历程始终无法实现"以市场换技术"的初始目标。为实现技术的实质性引进,近期国内的汽车合资企业纷纷推出了全新的合资自主品牌产品与相应的产品开发模式。这种"合资自主开发模式"究竟会如何影响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研究通过对三个汽车合资自主品牌产品开发案例的探索性研究,探讨了依托合资自主开发模式推进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进程的作用路径。基于多案例对比分析,识别出合资自主创新模式实施的关键点,为我国汽车企业的实质性技术获取与自主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152-160

《科研管理》期刊投稿须知

摘要:1.思想新颖、观点明确、论据可靠、图表清晰、数据准确、公式正确。稿件内容不得泄露国家机密。2.稿件内容尽量控制在8000字以内,并有中、英文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中、英文作者、单位名称;中、英文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及职称或职务、研究方向)。
F0004-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