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和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30 12:45:09

教师和教育论文

教师和教育论文篇(1)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教师和学生是整个高职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也是高职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如果忽视了师生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相互作用,势必会影响整个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师生关系,也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等各方面的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在农业、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教学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治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旧的师生关系遭受了一定的冲击和破坏。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和谐教育”,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教育的过程是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和发展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教学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假如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二、充分认识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高考失利使高职院校学生中不少人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信心动摇。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使一些不愿交际或自命不凡的学生游离于集体之外。这与他们内心强烈的独立意识、向往比较稳定的友谊、希望有更多的男女交往之间形成心理上的紧张。进人高职院校后,学习内容、深度、难度的变化和学习方法上的新要求,对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不能及时调整自我状态,一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进而导致学习缺乏动力,对专业不感兴趣。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严峻激烈的市场竞争,毕业班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也使部分学生无所适从、紧张不安。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不良现象对校园的冲击,使本来就觉得处于竞争劣势的高职院校学生更容易失去坚定的信仰,产生对社会悲观、失望的心理,在学习、生活中碰到挫折时,情绪低落,优心忡忡。青年学生充满激情与幻想,但是由于阅历较浅,他们对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和现象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和评价,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由于上述原因,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心理上存在更多的心理障碍。自卑、孤独、焦虑、抑郁、困惑等心理现象较之其它高校的学生表现得更加普遍。

具体表现有以下三点。一是厌学。相对于本科生而言,高职学生中旷课、迟到、早退、不做作业等现象更为严重。二是漠视社会规范。据有关调查显示,高职学生中发生不文明行为、违纪甚至违法现象的几率都要高于本科生。三是以自我为中心与从众心理。相对而言,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合作的能力与意向,缺乏关于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深度交流和探讨。在行为选择上,他们更倾向于跟随大众传媒和周围人群的一般做法。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是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三、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一)构建相对稳定的教育关系

师生间最基本的关系应该是“教”、“学”关系。一般而言,师生间的“教”、“学”关系不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相反,这一关系是由教育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教师与学生有各自的地位、任务、职责,注定了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然会形成一种授受关系。教师的工作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教师是传授者,而学生是接受者,教师掌握和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进度。教师的这种传授者角色是社会赋予的,而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是社会所规定的,也就是说,不论在哪个时期,哪个国家要想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首先必须维持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稳定关系。在这种稳定的教育关系中,我们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高职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准和教学质量,才能更好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那么,新时期高职师生间的教育关系表现在哪里呢?在这种新型稳定的教育关系中,教师可以是学生,学生也可以成为教师,课堂不再是教师一统天下的一言堂。师生可以围绕一个共同的问题畅所欲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但学生也是课堂的主人,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也有义务尊重他人的发言,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总之,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问者”、“论者”以及“动手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文化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敢于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构建相互平等的人格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感情的账户。师生之间同样如此,学生对教师的倾慕、依赖,让教师觉得被需要,增加自我价值感,所以都是存款;而教师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也都是存了一笔爱的款项。相反,一句尖酸刻薄的话、一句指责、一脸的冷漠都等于巨额提款。人类向来都是用爱来交换爱,教师对学生奉献爱心、诚心,必然会赢得学生的敬重,形成教育威信,这也是教师完成教育任务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学效率。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尔逊说过:“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课堂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功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教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只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才能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使教学双边活动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展。只有创建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人际关系,才能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进而促生和谐的师生关系。

因此,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师平时应很注意对学生的感情投人与积累,与学生一起活动,自然而然地去感受学生的想法,尽力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善于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充分理解并重视学生的一些独特的奇妙的想法,这样学生在教师面前就会产生一种人身安全感和思想自由感,学生才敢于在教师面前说话,说真话。这时教育就能“对症下药”,课堂才能生动活泼,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才能被学生所真正地接受。

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应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老师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在教学中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得到学生的认知认同。同时高职学生是处在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

(三)构建相互促进的道德关系

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可是学校也是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高职学生将成长为怎样的一个人,与家长、学校的教师以及其他教育成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的、人格的影响。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对成长中的学生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种精神上的、社会道德上的影响并不是靠说教就能产生的,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儒化,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教师和教育论文篇(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10年8月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走进我们绥阳县绥阳中学,进入课堂实践以来,我们学校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等也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当我们走进用新理念打造的课堂,你会体验到新课程倡导的先进理念正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影响着教师的行为,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应当提高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在我近几年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更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对农村中学的高中学生。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1.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需要培养的原因

首先,农村中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普通话运用率低,课堂上难于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问题多为口水话,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尤其在作业和考试的作答中。其次,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不强。说话是形成书面语言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依赖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又是在具体的形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空间与时间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满堂灌,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平台,是合作学习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单调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要有学生熟悉的话题,有能够发言的问题。例如我在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二点: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时,我不再是全部由老师讲,而是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教育学论文教育论文,我在学生中现场进行了三个调查,一是调查学生课业时间从事什么活动?二是调查学生阅读哪内书籍?三是调查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学校组织的活动情况,调查后的结果让学生谈感受,这些话题贴近学生,所以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的分析,得出下列结论:我们既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之外,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断丰富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这样学生才敢大胆的讲,分析、综合能力在无形中也得到了提高论文开题报告站。

2.2激发兴趣,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课本上一些理论性的文字材料学生本身看了就不感兴趣。如果教学总是一味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加不愿意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我在讲《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一框题,讲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时,我设置了一个情景,让学生谈论大街上看到的各种乞丐现象,然后让学生讲哪些现象是真象?哪些是假象,学生很快被吸引道这个问题上,争着讲了,让他们谈身边的事就有话可说,在教师点拨下,学生掌握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含义,学生的兴趣提起来后,我就引入一个话题:记者乔装打扮混入乞丐堆揭示当代丐帮的内幕,然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记者要乔装打扮混入乞丐堆?这个问题学生感兴趣,就迫使学生去思考、观察和研究,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点拨引出第一个条件:占有十分丰富又合符实际的感性认识。学生在思考后领会了这个知识点,比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效果更好,这样既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积极发言的热情,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独立思考就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实际经验,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联系,揭露本质,鉴别真伪的思维过程。只有勤于思考和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才能在一般人认为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发现关键性的问题,经过反复钻研,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来。因此,在教学中面对问题时,老师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教育学论文教育论文,大胆发言。当然,学生在解答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也不要马上否定学生的发言 。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熄灭学生思维的“火花”,造成“惟师独尊”的依赖心理。例如我在讲“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时,我设置了一个疑问让学生思考:一个商品可不可能只有使用价值或一个商品可不可能只有价值?并说明理由。这个问题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要不看书思考马上回答正确,确实比较困难,当时很多学生都回答错误,既使是判断正确了也说不出理由来,可我没急于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和教学资料,从中组织答案,最后,通过学生阅读、思考,教师点拨,学生能掌握这个知识点,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的目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答错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必经步骤,因为要思考为什么会答错和错在哪里,这无疑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从而使学生自主钻研教材,在钻研中掌握知识

教师和教育论文篇(3)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机制的重要环节,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校园的每个人,因此,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备氛围。

一、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的一道风景线

校园文化是指各高等院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它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即凝聚力和向心力。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教师、管理者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

高等院校是从地域上相对独立的教育社区,它既是一个教育环节,同时又是一个文化环境(即校园内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既包括教育者的主观努力,还包括更多的客观因素。它与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传统相联系,对人的成长既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反面的影响,且与人的发展的一切方面相联系。在文化环境中,教育者—教师和管理者,受教育者—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动、双向影响的,且两者都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注重各学校的个性,指导各个学校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培养不同层次规格的各种人才。校园文化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的校园生活存在方式,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人们对象化活动的一种产物。它既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又是高等院校精神文化的必需物质载体,是体现一定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的物态文化,是富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可以起到控制行为、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主要有三种形态:1.环境文化:主要是校容、校貌。如校园设计、建筑群布局、室内外的美化、绿化等。2.设施文化:行政装备、教学设施。如办公设备、后勤设施、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3.方式文化:主要是传播精神文化的载体,如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在适当场合张贴的标语、名言、名画,科学家、领袖画像等。

(二)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态。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无论你是否有意识去构建,它都存在变化与发展着,它是学校长期的文化演变与发展中,对各种文化要素的选择、抽象、积累的文化构建,可以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品格,从而形成理想化人格。

(三)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生组织规章制度、校园校纪、道德规范。一切文化对其主体都具有约束功能,校园文化也是如此。校园规范文化可以对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管理,是树立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保证,良好的风气和氛围又必然对其主体产生约束和规范,从而使在这种氛围中的每个成员逐渐养成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一)自我教育性

人是文化的载体,在校园文化中生活着的每一个人,既是文化所影响的对象,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无论是教师、管理者还是学生,都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使人产生心灵感应和人格升华。

(二)渗透性

校园文化作为高等院校所特有的环境力量,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之中,贯穿于各个方面,从学校组织的大的活动,到每个成员的交流,以及各自的形为方式中,均可见校园文化的影子,这就使它的作用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三)个性化

不同的高等院校由于各自发展历程不一致,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校园文化,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不仅表现在不同学校之间,就是同一所学校的不同时代也具有了不同特色,使校园文化富于时代精神,校园文化的个性化导致各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各具特色。

(四)多样化

高狡校园文化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目标类型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活动内容既包括学术讲座、知识竞赛、科技制作、文学欣赏、电影电视等活动,也包括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娱乐,以及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群体氛围等。组织形式多样性体现在既有个人、小组、跨院系、跨校际的参加人数的多层次,又有学生自发组织、社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等多种多样的组织活动的部门层次。目标类型多样性体现在既有以满足个体兴趣需求的求知型,也有完善个体自身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提高型。

二、健康校园文化的感染力

理想的大学校园文化包括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气氛、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生活等。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且具有多种教育功能。

(一)人格陶冶

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受教育者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陶冶着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格作为由观念、情感、动作等要素结合起来的而且与社会环境有关的行为倾向,来自于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交往,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以及自己对他人的反应,来自于把社会作用内化的过程。校园文化正是通过个体与同辈和教师群体的交往,通过学生对学校情境中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的认识和了解,而形成一定人格。良好的校园环境、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的力量和真理的博大等都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人格,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起到观念认同、心灵感应、精神升华的作用,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

(二)开发潜能

健康的校园文化具有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的功能。校园文化包括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广博的文化内涵,因而充满了丰富的创造活力,积极向上的开拓进取精神。大学生经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科学研究精神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有力促进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开发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激励进取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励学生向前人看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为学校争光。同时,它还能产生一种向心力,使广大师生行动与心理上有共同奋斗的目标。

(四)调节生活

健康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有助于避免学生学习生活的紧张和疲劳,保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果,调节学生精神状态,活跃学生生活、增添生活情趣。在娱乐的同时,可以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在娱乐中受到教育,从而产生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人格升华,做到寓教于乐。

三、高师校园文化的教师职业色彩

高师的校园文化与高师教育活动密切相联。高师院校以培养人民教师、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为天职,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高师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一切教育活动中具有特殊性,形成了具有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高师校园文化的特殊性

1.高师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高师院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必然要受到主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它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特殊体系,有其固有特征。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人民教师,高师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教师,教师的职业角色决定了校园文化的主体之一—受教育者(学生)具有了特殊性。由于受教育者未来从事职业的特殊性,使高师学生对朝夕相处的教师有了更高要求。对教师的心理期望更高,教师被要求为为人师表的楷模,未来职业追求的榜样。教师的学术水平、敬业精神、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高师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师校园文化的另一主体—教育者(教师)也具有特殊性。

2.高师物质文化的特殊性。高师院校由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校园设计,建筑群的布局,教育科学场所的精心布置,人文景观的构建都无不体现出师范特色。

3.高师院校制度文化的特殊性。高师院校的规章制度、校园风俗和行为规范等也具有特殊性,以保证形成优良校风,使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更符合教师职业要求,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

(二)高师校园文化的特殊功能

高师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师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辅相成,而高师德育工作的核心环节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因此高师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对高师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还具有进行献身教育的事业心、、责任感教育的“教师人格”教育功能。

高师院校由于文化主体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特殊需要,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要求更高,校园文化活动也更为丰富。具有师范特色的系列教师技能训练活动,教育家讲座、特级教师报告、实习基地的实践作用和具有师范校园氛围的校训、雕像、碑铭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教师人格、情操风尚、言行规范、素质水平等。

(三)系统构建高师校园文化是实现高师培养目标,做到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相结合培养的有效载体。

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有利于有效实施高师培养目标。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职业技能培养的思想基础和依据,有了牢固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有了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刁‘有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动力,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又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坚定教师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因此两者相结合培养有利且更为有效。

高师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师范性”,把强化教师人格的培养和教师职业素质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诸方面建设都应突出师范特色。

高师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各种组织、社团和群体的活动等一切教育活动共同作用,从而构成高师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整体影响作用,这些活动在系统中应是目的一致,前后相联,指导思想相关。因此充分发挥高师校园文化的整体作用有助于实现高师的培养目标。

1.营造物质文化环境,是系统构建校园文化的前提和保障。

高师院校物质环境文化营造既要体现高等院校的学术中心地位,又要符合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所以说,环境文化的营造既要体现出庄重、严整的学术氛围,又能体现青春活力和高雅的美,让人感到不同其他场所的整洁、朝气、幽静的学习氛围,表现出文化的气氛,文明的空气,促使人精神振奋、健康向上,为实现高师培养目标服务。校园设施文化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校园公益设施、后勤服务设施等都要围绕环境育人这一中心,结合高师的培养目标、整体规划。校园方式文化主要是传播特定精神文化的某些物质载体,比如经过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张贴在适当场合的标语、名言、名画,领袖、科学家、教育家的画像,有意义的碑铭、人物塑像等以师范特色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高师院校应加大投人,改善文化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营造学生必要的活动场所,积极扶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建设好与高师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校园文化设施系统,为建设健康校园文化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

2.加强建设高师的精神文化是系统构建校园文化的核心。

建设高师的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校风的形成上。校风既是学校的特色和风格,又是一个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风一经形成,对师生的思想、意志、品质、情感等发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高师校风的形成,依赖于高师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高师独特的培养目标,确定校风的内容,并纳人管理目标进行长期培养和引导。高师优良校风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以献身教育事业为核心的崇高职业理想,刻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

教师和教育论文篇(4)

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班集体生活中,学生间的关系总会出现紧张、冲突、矛盾等现象。近些年,小学生交往的不良行为日趋严重,针对小学生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心理,下面我结合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在班级管理中的些许收获,谈谈我对小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为学生愉快学习、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环境条件。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班级成员愿意为班集体承担责任,而当某位同学有困难时,其他成员能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班级体必将处于欣欣向荣的状态。如何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班级目标要明确。班级成员统一的目标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目标统一才能保持学生行为上的一致。班主任制定班级目标时要把社会的要求、学校的规定以及学生个人的需求结合起来,使班级目标在个人的努力中得到实现,从而个人的行为又能在班级目标中得到调节。

2、开展多样的沟通方式。班级中的沟通方式,教师可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沟通,课后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确保每位学生能在某些活动中充分地表现,从而加强师生、同学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相互了解,达到整个班级气氛活跃协调。

3、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正确的人际交往观是学生进行良好交往的条件。某些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往往对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作用不明确,认为做好自己的事就行,没必要和他人拉关系,其实这就是不正确的人际交往观。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讲清人际交往的好处与作用,提高学生的认识。

二、提高师生间的理解

首先,教师要客观公正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对其作客观的评价。教师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自然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并在心中留下一种印象。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认知的偏差。由于教师的偏见带来对学生不公平的评判,往往会引起师生间的矛盾,甚至导致学生间关系的紧张。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准确。

其次,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自尊、自爱等自我体验方面的感觉已十分强烈,因此,如果教师满足了他们的自尊需要他们就愿意接受教师提出的要求,相反则会产生抵触心理。

三、善于营造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空间,以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次,教师要保护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教师要发展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相信自己的教育理念,肯定自己的学生,以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励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诱导学生,给学生自我修正的时间,提高其自我进步的主动性。比如,根据小学生对新奇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有助于教学的游戏,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对培养学生活泼健康的个性、改善师生关系都很有帮助。 四、巧妙运用教师的评价功能

小学生的表现欲极强,非常看重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重视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在他们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巧妙地运用欣赏性、模糊性、鼓励性、幽默性的评价,充分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要注重发现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各展其能、各显其才,并且不要吝啬赞美之词,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小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由于小学生处于成长期,难免会犯错误,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应该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微笑与真诚、鼓励与信任进行交流,形成师生间的心理共鸣和互动,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教师和教育论文篇(5)

教育哲学素养是教师自觉运用哲学来探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诸方面问题的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素质与修养。从本质上讲,教育哲学素养不是纯粹的知识体系,它应该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态度、一种教育思维品质;它是教师借助哲学的概念、方法,运用哲学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坚持对理性的信仰,来理解、澄清和研究教育领域的基本或重要的教育现象、关系和问题。教育哲学素养对于教师职业生涯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坚定教师的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是教师认定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某种教育理论、思想或观念的确认和坚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教育信念理应是民族繁荣富强和人类文明进步。教育哲学作为哲学体系中的应用学科,把教师的教育信念作为其研究内容是必然的选择。教育哲学的目的是让教师对教育意义和价值有正确清醒的认识,对从教应该树立怎样的信念有清醒的认识和执著的追求。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加深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从而逐渐形成对某种教育理论、思想或观念的确认,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体现的是教师的追求和精神,是形成教师判断力的内在依据,它是使教师工作得以升华变得更有价值的关键所在。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需要有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来指导。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他们有无教育信念,有何种教育信念,不但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校教育的质量,也直接左右着学生的思想信念和发展方向。有无自己正确的教育信念是划分教育家与教书匠的重要标准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信念——这是学校里最宝贵的东西,有无成熟的教育信念是划分学者型教师和教书匠的重要标志。”美国教育哲学家奈勒说:“无论你干哪一行业,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如果我们是一个老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

二、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

提升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将教师的教育目光指向广阔深邃的知识和多元的思想范围。教师的教育视野愈开阔,思想就愈全面、深刻,对于教育实践也就愈有意义。教师的教育应以多元博学的思想知识为基础,立足本国,纵览古今,把握当前,放眼世界。王国维认为,教师要重视旨在探讨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人文教育,要培养人格独立的人文旨趣。为此,他说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重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传统价值失落之后的时代,必须要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切忌不可重犯“教权专制”、“罢斥百家”的文化专制主义错误;二是具备跨文化的学术胸襟。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创新的前提之一,是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型。在引入西方现代型科学知识,破除传统文化的知识论基础的同时,必须同时引入以形而上学眼光衡量文化意义的现代型文化价值取向,以打破功利型实用性的传统文化价值框架,民族文化独立性格才有坚实的价值论基础。

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帮助教师的教育视野既反映时代、针对时代,又可以创造时代、超越时代,努力养成自己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理念,从而主动掌握和化解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形成针对不同教育对象、不同教育实践中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进而真正实现教育观念转变当然,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时候,必须依赖深厚的哲学素养,开阔视野,充分考虑不同情况,建立不同层次和水平教育观念。事实上,教育哲学给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内在依据,使我们对人类的存在与我们周围的世界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洞察力。正如石中英教授所指出的,“教师可以直接从教育哲学里边获得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养料、观点的启迪、思维的力量”。奈勒也说:“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用比较广阔的眼界看待这些问题。

三、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启迪教师的教育智慧

教育哲学素养可以促使教师沉思教育行为在思考中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具有教育哲学素养的教师,就会有明确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学风格;可以透过繁杂的教育现象直视本质,具备教育的睿智、能力与勇气,从而把握教育工作的核心,能科学地去实践,去影响学生,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这样的教师是与时俱进、富含时代特色的。“一个真正有哲学智慧的人,能够很快在多样性中把握住那个‘一’,很快在复杂中把握那种简单,能够以一驭万”(石中英语)。相反,不具备起码哲学素养的教师就把握不了工作核心,总是按照别人的思想去机械地模仿、简单地重复,容易陷到“事务主义”里边去。而且自己常会感到疲惫不堪、应接不暇。实际上,任何领域成功的实践者,都不会醉心于纯粹的方法与技术,他们会寻求

思想性的东西,从而主动把握实践的灵魂。所以,一个不懂教育哲学的教师,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教书匠,但不可能成为成功的教育者。教育智慧是教师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拥有它就能以最少时间、体力和智力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教师和教育论文篇(6)

一、我校语文教师的教育理论现状。

我校多数语文教师对于教育理论知识的认识很模糊,或者很狭隘。他们眼中所谓的教育理论知识即师范院校中开设的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和教育史的课程内容;仅限于对大教育家、心理学家及其理论的了解,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赞可夫的《发展教学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胜利法”等。对当代出现的适应新形势的新的教学论、教学法不太了解,对当代学生心理揣测不透。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专业发展。

二、提高语文教师教育理论素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形势所需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态度,热爱教育事业;要求转变角色,发挥教师的助学、评学、督学和同学等主导作用;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愉悦的竞争的课堂氛围┄┄语文高效课堂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更是多多。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教育心理学知识,而且要具备素质教育的系统理论知识,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观念新则百业兴,作为教师,只有在教学工作中深刻领会教育理论精髓,并用教学实践加以印证加以发展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高效课堂的需要,使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打造高效课堂应提高的语文教师理论素养

语文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是:语文教师在经过一定的教育理论修习后,自身形成的关于教育理论的一系列认识以及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惯常修养。具体说来,包含四个方面内容:教育理论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意识及价值观、教育理论知识内化后形成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利用教育理论进行自我专业素质提升的能力。

(一)教育理论知识水平

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水平是教师形成教育理论素养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理论知识的内涵更加丰富,可以说,所有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及相关活动产生直接或潜在影响的与教育有关的理论知识都属于教育理论知识的范畴。教育理论知识的分类有很多种,德国教育学家布蕾津卡根据研究范畴及作用的不同,把教育理论分为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和实践教育学三类。其中,教育哲学提供价值和规范取向,回答“应该是什么”问题;教育科学描述和解释事实,回答“是什么”问题;实践教育学给教育者提供关于其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手段的信息,回答“应该怎样做”问题。而根据涵盖的具体知识类别不同,又将教育理论知识等同于“条件性知识”,即 “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对于教师而言,条件性知识涉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以及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更加常规的关于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包含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课程理论三大块。同时,有研究认为教育理论知识不仅应该包括教育学科的知识、学生的知识,更应该包括“教师自我的知识”。

根据上述分类结果,结合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应具备如下教育理论知识:第一、条件性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学科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及学生管理的相关知识。教育学知识能帮助教师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正确看待一些常规的教育现象。心理学知识能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对待学生出现的一些常见心理问题。学科教育学知识对教师开展具体学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帮助。学生管理也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所以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管理知识。教育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人本主义理论、差异理论、动机与激励理论等对我们教师适时转换角色意义重大,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学生走近学生做学生的伙伴。第二、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教师经多年教育教学实践后总结出的一套有自身特色的个人教育理论,二是专家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后上升成理论,并可在社会上推广被更多的教师习得。如果从教育理论知识的归属主体来看,条件性知识属于社会倡导的教育理论知识,而实践性知识属于个人教育理论知识。这一部分知识不一定每个教师都能具备,但应该是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意识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才能形成这种独具特色的个人教育理论,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一个过程。第三、关于教师自身的知识。主要指的是教师对自身实施规划,调节所需用到的理论知识,如教育理想、信念,自我身心保健与调节的知识,心理和美育方面的知识等。当今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教师对自我发展发面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这部分知识便显得更为重要。

(二)教育理论意识及价值观

教育理论意识是指教师学习、应用教育理论知识的意识倾向,而价值观体现的是教师对教育理论功能及作用的看法。多数语文教师认为教育理论对实践指导意义不大,因而也没有学习理论的热情。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有的是源于教师对教育理论知识的认识模糊不全面,有的则源于教师自身产生了错误的教育理论意识倾向。可见,教师的教育理论意识和价值观在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中是起到主导作用的。

那么,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理论意识呢?第一,教师应具有理论自觉意识,即教师在其复杂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对那些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事件要有意识的进行“是否如此”与“为何如此”的追问和反思,这样教师才会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常保一颗好奇的心并激励着自身不断进行探索。第二,教师应具备理论批评意识,不应全盘接收,也不可盲目批判。盲目批判会变成目无理论,只有经验;全盘接收、不懂变通则会使理论的效用大打折扣,自然会影响教师的理论价值观。第三,教师应具有理论创生意识。教师要进行理论创生必然要对自身的实践认识进行理性思考,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师的这种理论创生是基于实践并又归于实践的创生,具有更高的实践意义,同时也是对自身理论素养的一次提升。

(三)教育理论知识内化后形成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进行教育理论知识学习,不是为了学理论而学理论,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这也是教师的执业之本。所以,看一个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仅看其具备多少教育理论知识,有没有正确的理论意识和价值观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理论学习后内化形成了教育教学能力才是更为重要的,这些教育教学能力可以看作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惯常修养的一部分,也是衡量教师教育理论素养高低更为显性的一个指标。

教师和教育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24-04

独立学院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较快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独立学院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较为自主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种延展和补充。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本科类民营性高等院校,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以及办学理念上,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较大差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规模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来说较小,办学理念上更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同于普通高校在专业学术理论上对学生的更多要求。独立学院更强调对学生在“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等方面的培养,强调自身办学的专业特色和民营高校自主性较大的管理风格。因此,在独立院校这一片“教育特区”,在大学生教育及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相较于普通高校来说,更需要行之有效、完善成熟的教育教学制度。

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实施的一种教育教学措施,这一制度不仅解决了教师授课与对学生管理的脱节问题,更发挥了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人文情怀涵养等方面的导师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过程,是一支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

一、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与必要

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独立学院,由于其自身在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特殊性,这一“教育特区”内教师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成为容易被忽略的一块地方。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优秀德育导师队伍的过程是培养独立学院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过程,更是提升这些教师职业素质、德育品质、人文涵养水平的过程。因此,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德育导师制度更是实现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保证从这一“教育特区”走向社会的青年学生的德育、人文、思想政治素养水平的重要举措。

1.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德育导师制度不同于普通高校实行的学业导师制度。德育导师制度既继承了西方早期教育发展中的导师制,也发展了我国普通高校学业导师的优秀因素。德育导师制度不仅是对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的一种全过程关注、帮扶、督促、教育和管理,而且是对青年大学生在数年大学生活中的德育素养、人文涵养、思想政治理论的养成与提升。如果说独立学院侧重于职业技能、专业能力方面对学生的培养,那么德育导师制度则在这一类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同时保证这些学生的“德才兼备”。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德育为先”是实现教育本义、保证教育方向正确性的必然与必要。德育导师制度成为独立学院为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量身打造的一种培养机制,是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自身的必然与必要。

2.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思想理论定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关键在于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于独立学院树立的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德育导师制度是保证在这一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职业伦理道德和品性的重要措施。德育导师制度是实现培养和提升青年学生“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体现独立学院培养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君子之风”,这是德育导师制度的重要使命。德育导师制度对德育导师的要求,不单单是对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与课后辅导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德育导师,不仅要具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指导学生德育、人文、思想品德等“软实力”方面的素养以及联系、组织、管理学生的各种应变能力。德育导师不是代替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更不是重复宿舍管理员的职责,而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后,为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在思想道德修养、理性思维、人文知识的情怀和品性涵养上,与学生深刻、广泛地探讨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读书思考习惯,培养独立创新的思维,顺利并高质量地完成大学学业。一支专业水平过硬、思想政治理论觉悟高、德育人文修养深厚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成功的关键。

3.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独立学院在办学与管理方面,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有着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它们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向与水平的体现,更是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稳定、教育教学优质的保证。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建设的关键。因为德育导师的质量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性与完善程度的关键。德育导师一般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来担任。这是因为德育导师不是学业导师,不仅要对大学生的学业、学生生活进行指导与管理,还要关注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培养、人文素质涵养、人格品行提升等方面的指导与管理。高校中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是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他们所教授的课程中,与学生在德育、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知识等领域的交流最多,对学生的状态最了解。这些教师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学工作,也使他们成为担任大学生德育导师的最佳人选。

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将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职业水平直接延伸到课堂之外,与青年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还加强了在课后课外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德育素质、人文涵养的指导和管理,解决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问题。在德育导师工作中,这些教师不仅巩固、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而且加强了自身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人文情怀,为独立学院优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必要途径。认定德育导师资格,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内容,实施德育导师考核机制等,是德育导师制度的基本内容。

1.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德育导师必须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来担任。这种任职资格确定的理由是,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全校所有学生,在自己所担任的课程任务内,接触、熟悉、指导、管理学生的时机最多,条件最便利,影响最大。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哲学类课程教师的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是对学生影响深远。大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养深度,是青年学生衡量一所大学优劣的标尺之一。德育导师关注学生的思想理论动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些职责内涵要求德育导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最合适的人选。

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在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德育导师制度成为必备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措施,德育导师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所有中青年教师担任,并且将德育导师工作考核与教育教学考核相结合,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只有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水平、授课能力、职业素养、品性涵养等达到德育导师资格认定的要求,才能担任德育导师。因此,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过程,就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与水平提升的过程。这些思想政治稳定、职业素养高、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成为独立学院师资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影响极其深刻。

2.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制定德育导师规范,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德育导师这一职责做到名副其实的重要方式。德育导师制度的规范要求德育导师必须做到:第一,是承担学校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教师,且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在这些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中,德育导师必须承担至少一门大学一年级新生课程,力求让大学新生从入学教育开始就能直接接触德育教育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第二,德育导师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教学工作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与教学理论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德育导师的工作既是独立学院管理学生的一种有效制度,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相对自主的教学管理氛围,利用课后辅导、座谈、讲座、各类竞赛活动、博客、微信群、QQ群等现代网络条件与技术,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道德品行的塑造与涵养,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贴在一起。第三,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德育导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将大一新生的个人信息、入学知识状况与德育导师课堂学习状态、德育活动状况、个人发展(尤其是入学后有入党、考研打算的学生)需求等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重点辅导、督促青年学生。再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学校要求每一位德育导师每学年重点辅导的学生数不得少于所授课程班级人数的20%。在实施了两年多的德育导师制度后,该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和学生德育状态成果显著。

德育导师的职责不仅是针对大学新生,他们对学生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后课外的德育培养、人文素质训练等工作也是伴随大学生的全部大学生活的。德育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是大学生评优、入党、申请学位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德育课程不过关,学生不论专业成就怎样优秀,都不能完成学业。因此,德育导师的评价和德育课程成绩,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此,德育导师职责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为了保证德育导师工作的细致、严谨与公正,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专业水平、自身道德、品性、素养的要求,必然是严格而高标准的。只有这支队伍的建设成功了,德育导师制度的质量才有保证,独立学院的德育教育与管理才能成为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

3.德育导师考核机制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标尺之一。独立学院对德育导师的考核不仅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实施和监管的保证,而且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德育导师不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而且在专业科研领域也要取得相应成果。德育导师的舞台不仅锤炼了这些中青年教师管理学生的能力,而且提升了他们将专业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德育导师队伍的建设,带动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热情,推动他们更严格地要求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德育导师工作成为这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三、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不仅丰富了对现代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理论研究,而且扩大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的视野,为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范例,成为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培养并储备优质教育人才的重要渠道。

1.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是加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独立学院这一类高校中,青年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培养与人文情怀涵养,主要集中在德育政治思想理论课程的设置与人文学科培养方案中。担任德育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德育导师,是实现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与道德人文素养训练的最主要力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和建设,不仅极大地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而且极其深刻地影响了青年学生德育素养的内涵与水平。高校教育,尤其是独立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德育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正确性和进步性的保证。德育导师制度不仅坚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保证了独立学院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稳定与方向的正确,而且活跃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对青年大学生实行导师督导,更加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

2.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设过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导师职责履行、德育导师工作考核,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内容。德育导师制度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力量聚集起来,并且将这一支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政治方向、思想觉悟和素养内涵直接定位在高标准的坐标中。实践的效力远远超过了枯燥单一的理论灌输和政治说教,中青年教师在德育导师的工作中必然成长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型,必然在自己的教学、教育实践中成为青年学生的示范与引导者。一支优秀的德育导师队伍也必然是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德育导师制度保证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稳定性和方向正确性,更保证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素质和水平,为中青年教师锻炼职业能力和自我完善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3.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为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空间。德育导师制度的制定、导师队伍的建设、导师工作实践与经验教训等,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论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打开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窗口,是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和校级管理的一个新的理论范例。

4.德育导师制度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思路的探索。德育导师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独立学院相对独立的办学管理模式,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难度;独立学院学生层次的问题,也成为德育导师工作有效性的严峻挑战;德育导师职责贯穿学生4年大学生活的连续性与时效性,其具体实践的难度问题;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德育导师工作的工作量矛盾等问题。任何一个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都存在一定的经验不足,只有在不断解决问题与完善制度中,才能不断进步,并取得更大成效。

德育导师制度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养、职业水平、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提出了严格要求,进一步加强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研究的深度,拓宽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向。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教育理念和思想研究的一个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教师和教育论文篇(8)

[作者简介]莫国芳(1976- ),女,广西柳州人,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及英语语言文化。(广西 柳州 54500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82-02

如今,探讨外语教育的研究很多,但研究大多集中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方面。谈外语教学问题的很多,谈外语教师教育问题的少;谈职前教师教育的多,谈教师在职发展的少。国内外语界在外语教师教育问题和外语专业教师的教育发展问题上的研究是最近二十几年的事情。尽管说外语教师首先是教师,职业的本性决定了它与其他教师同行的共性,但外语教师的专业是语言,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化交流,这就决定了外语教师和其他教师相比有其独特性。本文针对外语教师的语言专业特点入手,针对外语教师教育区别于一般教师教育的特点,对国内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研究。

一、外语专业知识与相关文化素养

1.专业知识。任何教师都需要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外语教师需要具备外语专业知识和与语言相关的文化素养。福瑞曼(Freeman)认为,优秀的语言教师有六个主要因素:一是正确的语音和地道的语调;二是熟练的口语;三是能掌握所教语言的语法和句法;四使掌握大量的词汇,系统学习词源学;五是对他国文明、文学作品的透彻领会;六是语言教师的人格特征。国内束定芳的外语老师素质内容主要是以下三项:(1)外语教师首先是教师,外语教师应当具备教师职业的基本素质。(2)外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作为语言教师的专业知识,即词汇和语法知识。还应包括丰富的关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知识,更应该包括对人类语言本质特征和特殊使用规律的知识(即语言学知识)。(3)外语教师应该具备有关跨文化交际学和外语习得理论方面的知识,及相关个人品质。

另外,外语老师优美准确的语音、语调、流畅的板书、丰富的词汇、渊博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学习的学生有强烈的感染力,是促使学生学习外语和模仿的动力源之一。语言专业知识是外语教师的立足之本,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是合格外语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语言专业知识能帮助教师提高自身语言素养和语言运用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帮助他选择符合语言规律的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

2.文化素养。外语教师的文化素养不仅指对外语国家文化传统、历史、风俗的了解,外语教师还要具备洞察本族文化与目标语言国家文化的差别的能力,避免语言使用所导致的文化冲突,避免学生在文化方面的语言误用与语言歧义。此外,外语教师的文化知识还应与时俱进,应关注社会环境的变化,把现实的文化内容融合到语言的习得与运用中去,让学生能够在更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外语全球化的进程。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有文化修养的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学习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语言与文化兼修的人才。作为语言的教育者,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对社会、历史、环境、知识的各种认知内化的沉淀。文化素养是语言教师的必备素质。在日新月异的信息传媒时代,外语教师要行使“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育引导者作用,没有跟进的文化素质修养就很难有立足之地。由此可见,外语教育的要求不仅仅限于语言,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整个文化体系,跨学科的文化知识也是当今外语教师的发展需求和素质要求。

二、外语习得理论知识与教学法知识的素养

语言习得的研究近年发展迅速,对外语教学实践有一定影响和作用,外语教师了解语言习得过程的特殊性规律,既是自我发展的素养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前提。因此,外语教师必须具备相关跨文化交际和外语习得理论方面的知识。外语学习学生所身处的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了外语教师是外语课堂以及外语输入质量的控制者,即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外语教师仍然对教学活动起关键作用。由于母语对外语习得有正负两方面的迁移作用,外语教师应当具备相关的语言学知识,对外语习得起到监控作用;外语教师的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密不可分,没有不具备文化含义的语言,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外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跨文化的意识和跨文化学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对本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有较深了解。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在语言教学中成为跨文化交际的监督者。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的培养,与教学法、教育学、语言习得理论的修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理论的培养不是决然分离的。教师知识范围应该包括至少以下范畴,即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师德。因此教师需努力提高自身外语语言技能、丰富外语语言及文化知识、加强外语教育教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具体学习我们知道,外语教师的教学理论、语言学理论、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的修养可以与教学能力相辅相成,又与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职业发展相生相长,因此,可以同时提升进步。

三、教师自我教育与发展方面的素质

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学方法是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外语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无可替代。如果只对教学法进行研究,没有对外语教师自我发展进行研究,那么外语教学的改革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外语学习包含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还应该包括教师作为学习者的教师教育过程。教师的自我发展过程需要培养教师的自我学习意识、自我完善意识和反思意识,这些是教师发展的可行途径。对教师的培养应该从“培训”到“教育”进行转变。教师除了教学理论的学习,对自我批判性的反思和评价也应该是教师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的培养是整体素质的教育,专业技术只是其中之一。国外学者定义的教师发展注重教师职业的发展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认为教师职业的发展体现在以下六个领域: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自我意识、了解学习者、熟悉课程与教材、职业发展。除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发展,与教师教育相关的自我意识建构和教师职业发展意识也被单独提出和强调。

有责任心和有自觉发展意识的教师更具发展前景。教师的自主性(teacher autonomy)被看作教师的一种专业特质(professional atrtribute),涉及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它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有关,也与教师对自我发展的把握能力相关。教师要对教学富有强烈责任感,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以便于对教学的改进和把握。教师是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个体,教师有意识地自觉自主的发展自我,也是教师发展职业和提高素质并从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之一。

反思型教师教育的模式是被诸多学者论证和提倡的教师教育模式。顾佩娅教授调查了20多位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优秀教师热爱教育工作,善用反思方式,在与各自周围的环境互动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他们对环境因素的积极回应与成功应对,持续的反思-实践的循环发展模式是他们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关键因素。反思式研究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结合理论学习和借鉴他人教学,不断总结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国内外语教学法,不论是传统的饱受批判的语法教学,还是适应潮流趋势的交际法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也好,学生为中心也好;任务型教学也好,自主学习也罢,各种方法好坏裨益各有所长。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模式可以兼容并蓄,帮助教师调整教学与适应教师教育的长期变化过程。用反思型的研究模式研究教师教育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儒家思想中“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它能给教师提供一个能结合教学课堂环境、不同班级学生学习和性格特点、教师本人个性风格、课文内容、社会现实背景以及人文历史文化侧面等方面因素的平台,帮助教师进行综合考量,按需选择适合的教学理论方法,帮助教师观察课堂效果、总结课堂经验、完善教师教学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这个知识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外语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内省、境界、追求、发展的意识。这些知识都是发展成优秀外语教师的基础。由此可见,教学法的知识和组织课堂的能力只是教师教育的一部分内容,教师作为鲜活的个人,其自身对社会文化知识发展的追求,是其发展的动力。外语教师通过对教学经验的内省式反思和批判,有助于促进他们自身提高与成长。

外语教师教育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话题,外语教师的素质因素关系到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外语教育改革的动因,也是教师教育和培训可以考量的内容。外语教师的素质含义尽管抽象,但是可以用描述式方法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总结:一是专业知识与文化素养;二是外语习得理论知识与教学法知识的素养;三是外语教师的教育与发展方面的素质。外语教师身为教师,与其他教师有共性――都要具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和品行素质,也有和语言教育相关的外语教师的个性。其中,外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方面,鉴于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以及文化内涵的模糊性,文化素质概念在文中只是做了描述性的勾勒。文中另一方面在于强调外语教师反思式的自我教育和发展能力,它既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可行方法,也是教师教育的研究模式。总之,外语教师需要培养自身在外语教学、语言习得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熟悉自身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反思式批判方法,并有意识地学习和运用上述能力与方法,积极主动实现自身价值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慧,林津石,王树.从语言的文化取向透视外语教师教育新发展[J].外语界,2011(4).

[2]顾佩娅.外语教师教育和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3).

[3]胡惠勇.文化转向中的美国高校外语教育改革[J].外语界,2011(3).

[4]黄景.第二语言教育的教师自主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

[5]刘学惠.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

[6]陆扬,.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7]陆忆松,邹为诚.教育叙事视角下的英语教师素质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3).

[8]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9]文秋芳,常小玲.为高校外语教师举办大型强化专题研修班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1).

教师和教育论文篇(9)

21世纪,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基础教育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语文作为其中一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语文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已经写进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语文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加快我国广大地区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语文教育历史性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新课程改革又为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之际,深入研究语文教育的现现状与问题,找出其具体解决对策,使语文教育跟上时代的脚步。

教师决策是决策学中研究颇多领域,教师决策从本质研究出发,结合当前决策现状,研究如何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决策,并对决策的评估、影响进行细化。教师决策研究反应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例如,对教师决策的研究涉及到这样一类课题:教师决策关心的内容结构(Klimczak,Balli和wedman,1995)、学习活动(Parker和Gehrke,1986)、课堂安排(Emmer,1982)、计划(Borko和Livingston,1989)、课程商议(Mccutcheon,1995)和课程内容(Mahhod,Biemer和Lowe,1991)。而这些都是教学中必须面对的本质性的问题。教师决策的三个主要方面决策发生在教学的三个不同方面:计划和准备教学阶段、互动阶段和评价学习结果阶段。每个方面都牵涉到不同的因素。[1]

除了系统性教师决策研究之外,研究界对教师决策不同领域、不同现状进行研究。实施差异教学离不开有效的教师决策。国外已有的对教师差异教学决策的研究是在差异教学的框架内,对教师差异教学决策的本质、操作架构与策略、效果及问题等方面进行的分析。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差异教学过程,对职前教师的差异教学决策能力的培养、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差异教学决策模式的专业特征及其演变、职后教师教学决策的实施保障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有待进一步深化。[2]教育艺术和教育科学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恰当地运用教育心理、教学方法、教育管理以及课程等教育研究领域内的诸多理论或原则,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时,这些问题常常是中小学教师所关心的。《教师决策的实例研究》(Goidown E・Greewood and forrestW・Parkay,1989)一书首先对教育科学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地位,作用,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教育理论的目的、途径和方法等问题作了详尽的介绍,然后分类从课程、教学、纪律、班集体、学生调节、教育环境等方面介绍运用教育理论的典型实例,并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而使抽象的理论和原则成为一种切合实际的可操作的学习过程。现编译该书的指导部分以飧读者,希望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有所裨益。[3]另外,教师决策研究还有从社会发展角度研究,从学科特殊性角度研究,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决策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领域外的探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决策也是一门教师决策科学,要通过教师决策来对小学音乐教育做出更加科学的指导,从而推动小学音乐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教学决策是教师决策科学系统中的重要分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基本的文学修养,语文教师文学修养包括作品修养和文学理论修养,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不在固守价值观念,而是通过语文教学实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对国学的初步理解和探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教师在课堂决策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教师课堂教学决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这个工程涉及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从大的教学环境出发,在课外和课堂上进行决策都要依据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不能孤立的去判断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向。

注释:

[1]张朝珍.教师教学决策的认识论根源探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4), 45

[2]张朝珍,姜文,差异教学中的教师决策――国外研究综述,外国教育研究,2012(10),61

[3]朱怡华,教育理论在教室决策中的应用,山东教育科研,1992(1),23

参考文献:

教师和教育论文篇(10)

体育教师针对自身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并将其转变为系统的理论知识,这种能力称为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教师的个体科研工作能力作为衡量其综合教学水平的参考指标,对现阶段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科学合理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我国自1978年以来,对学校体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过程中体育科研的主力军主要以专业体育院校的教师为主,而作为一线体育工作者的中小学教师在体育科研中所占比例较小。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教育活动的实践者,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水平,而中小学体育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的教育水平对全国体育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提升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并且对我国更好的开展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培养青少年儿童终身体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对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个体科研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的提升其个体科研能力并提出相对应的改进策略,实现体育教师理论知识的提升。

1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现状

通过在电子期刊网(中国知网)上进行高级检索,以“体育”为主题进行跨库检索,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在2010-2015年中的科研情况进行整理(见表1)。搜索来源主要以期刊、国内会议、专利、特色期刊、国际会议、年鉴和学术期刊7种类型为主。

从表1数据可以了解到,搜索文章总计298926篇,中小学体育教师发表的文章43440篇,占搜索到的全部体育类相关文献中的14.53%。其中年鉴和专利所占比例最小,而发表在期刊、特色期刊以及学术辑刊上的论文分别占总体比例的9.87%、39.1%和13%。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近五年所参加的科研会议上发表的科研论文为566篇,占近五年体育主题会议的9.65%。以上数据直观的显示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现阶段的科研成果的发表状态,而科研成果的发表是衡量科研工作能力高低的方法之一,科研论文是否发表在核心刊物,是对其科研能力及论文质量高低的另一个评判标准。从体育学科核心期刊中遴选出中小学体育教师近五年发表的论文(见表2),以便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情况,了解和掌握现阶段体育教师的个体科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期刊主要参照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2015)中的体育学学科标准进行遴选。

由表2数据可知,中小学体育教师近五年内在体育学科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总计55篇,占其总体比例的0.85%。其中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所数量最多,发表13篇;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数量最少,发表0篇。

结合表1和表2数据进一步分析可知,中小学体育教师近五年来在期刊及特色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分别占近五年期刊数总体比例的9.87%和39.1%,而在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却只占各类期刊总体比例的0.13%,从中可以了解到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多,但是论文级别整体较低,论文质量及所作科研的可借鉴价值不是很高,间接说明中小学体育教师现阶段科研能力不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体现着自身的科学探究创新能力,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我国体育教师队伍中所占比重较大,并且这一时期的体育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因此,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不足这一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引。

2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的原因

2.1内在因素

2.1.1体育教师自身理论知识占有量导致的科研能不足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体育教师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从体育教师自身而言,多数人认为,体育实践重于理论,导致自己在获取理论知识时产生心理上的倦怠,而这种倦怠,直接导致科研能力的不足。另外,大多数教师是高水平的退役运动员或各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在之前的训练和在校学习过程中,专业技能的培养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相对的也就造成了体育从事者在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上的精力不均,造成理论知识薄弱。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员和体育专业学生接受体育训练的时间较早,并且技能训练占据了其大部分的时间,中学教育系统性的培养遭到破坏,导致其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理论知识较为贫乏。造成了运动员或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相对应的系统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导致其在工作中不能真正的做到以理论知识促进技能的提高,也不能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或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体育科研工作不仅需要体育工作者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体育教师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也是导致其科研能力欠缺的因素之一,即使能够发现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但却不能将其上升为理论研究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是体育教师群体在科研工作中的一种缺憾。

2.1.2对体育学科传统的思维定势导致教师科研积极性降低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出大量的示范动作,对于技能的掌握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传统观念认知看来,衡量体育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方法主要以体育教师自身技能水平的高低为标准,理论水平掌握程度的多少则被看作是无关紧要。现阶段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依然持有“体育以技能为核心”的观念,认为理论知识水准的高超远不如技能动作水平的高超受人认可。因此,体育学科一直处于技能占主导地位的状态,体育学科中的理论发展也较为缓慢。体育教师作为体育参与者中的一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观念指导下,导致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水平掌握程度较低,科研意识淡薄,对待科研的态度始终呈现片面性、曲解性,不能正确地认识科研工作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造成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与科研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自己的工作任务主要是体育教学而不是体育科研。这对体育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提升个体科研能力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出于对体育学科的传统思维定势导致体育教师较少的去考虑改变现状,反复执行较为低下的工作。而科研工作在外界认知中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声望,或者只有社会的主流学科才有资格开展的一项工作,因此外界对体育和科研二者认知的差距给体育教师造成的压力使得许多体育教师望“研”却步。

2.1.3对体育学科地位的认识偏差引发教师职业倦怠

出于人们对体育教师存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刻板认识,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升学压力下过度追求升学率,以身体锻炼为主的体育学科一度被列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副科”,学科地位低下。因此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不论是在整体教师队伍中的职业声望还是在社会中的大众认同感都比其他学科教师要低。学科地位低下间接造成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体育学科地位低下则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师在工作中的自我认同感,挫伤其工作积极性,造成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消极怠工。体育教师受学科地位低下的影响,在对待课堂教学、在职继续教育、体育科研等工作的开展上积极性大大降低,造成以体育教师和学生为主的课堂群体对体育学科未能树立正确的认识,平时忽略对体育科研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导致体育教师对科研工作的关注与了解甚少,个体科研敏感度和科研工作能力降低。

2.2外在因素

2.2.1体育信息实时传输性差

在体育信息建设方面,政府管理部门对硬件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远比对软件开发和体育信息收集整合的投资建设要大。从而导致硬件设施建设充足,软件开发却相对缺少,造成体育信息传输的衔接性大大降低,信息的收集整合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对体育教师的需求。我国现阶段中小学体育在体育信息传输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信息资源整合的实效性落后,由于缺乏对体育前沿信息实时动态的掌握与了解,造成体育教师在科研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上存在着严重脱轨,只能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此外,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师之间开展的交流活动也比较少,造成体育信息的流通性较差,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几乎处于信息闭塞的状态,体育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几乎不能有效涵盖欠发达地区,造成绝大部分的体育教师缺乏对最新体育动态的了解,无法对科研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展开。

2.2.2科研氛围差科研氛围对于科研工作具有较大影响,体育教师群体普遍受“重技能,轻理论”思维定式的影响,造成体育教师对体育科研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体育科研工作的开展较为缓慢。此外,由于学校缺乏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系统的科研培训造成其知识更新速度慢,教学结构改善不明显,中小学体育教师不能用正确的科学方法进行科研工作,教学中的实践无法科学转换成理论指导,做出的科研成果没有很大的可供参考价值。而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他们虽有着强烈的科研意识,对科研工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有着深刻认识,但由于缺少可供利用的体育设施、科研资料查阅整合较为困难以及科研工作缺乏科学的纠正指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制约了青年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另外,“同工不同酬”是目前存在于中小学体育教师学校教育工作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课程任务繁重并且还要组织课间活动、课间操等课余锻炼,科研工作的开展受到时间限制、薪资待遇低以及科研经费缺少等方面的影响。体育教师科研工作不仅受到人文设施环境影响,还受到工作待遇环境的影响,这些对科研工作的进行具有较大的阻碍。

2.2.3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作为对其教学综合评价的指标之一,对体育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具有相对的推进作用。但是在现有的教师评审工作中依旧存有评审的不足之处,例如有的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不负责,过分注重职称评审的外在工作,对评审的内在工作关注较少,导致体育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时只注重论文数量的发表,曲解科研工作的意义,造成体育教师在科研工作的开展上缺乏主动积极性,不能正确的认识对待科研工作,发表的科研论文缺少可借鉴价值,不能更好的深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工作。此外,青年体育教师在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起来的科研习惯使其成为体育科研工作大军中的新鲜血液,而在学校教育的评职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资历一直作为评审的一个重要标准,评职制度的“论资排辈”压抑了青年体育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导致其在科研工作上很难做出成绩。由于体育教师在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机制下,将只是当作工作晋升的工具之一,从根本上扭曲了教师对体育科研的认识,从而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论文质量较低、可鉴性较差、科研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的产生。

3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

3.1理论和技能同步提升,加强教师理论知识学习

体育学科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转变体育教师对体育所保留的传统认知,不断加强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实现理论指导技能,技能丰富理论的同步提升。体育教师注重自身运动技能提高的同时还应注重加强体育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逐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并加强对科研工作的认知。使体育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的传统认知,真正做到体育教师的理论和技能同步提升。此外,体育并不是单一的技能指导型学科,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牵涉到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体育教师有必要加强对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把握,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对体育科研的自信。体育教师还应多关注一些高质量的核心论文期刊,将其理论和教学实践能高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体育科学理论来高效指引体育教学,改变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所存在的定势思维,加强对体育科研的认识,平衡体育教学中技能和理论二者的关系,使体育教师逐渐变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2提升中小学体育学科地位,加强对体育的重视

提升体育学科地位使体育学科得到应有的重视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为提升体育学科现有地位,我国对现有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体育地位的提升不仅需要学校管理层切实执行教育部门所制定的学校体育政策,将有关政策全面落实到学校教育以及体育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我们对所制定的制度措施进行不断的监督和反馈,及时进行有效调整,以保证工作的科学合理性,真正做到行之有效的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体育学科地位的提升不仅要求有制度政策的保障,教师还应该做好学校日常体育工作,充分运用学校的已有资源提升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此外,像日本的应试教育也很严重,但是学校体育工作并没有得到松懈,我们完全可以向国外学习他们较为成功的经验,指引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3.3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信息的有效传输需要体育教师之间不定期的进行交流合作,以此达到对体育信息的有效整合。这种交流活动不应该仅限于本校体育教师的交流,也不是某个学校和某几个学校的单独行为,而应该是一种有相关部门牵线,多层面,多渠道的交流活动。本校内的交流活动可以在各个学科间共同展开,从而开阔体育教师的视野,吸取其他学科的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发展动力。此外校与校间,市与市间,省内,国内,甚至是国外的交流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这样广泛的交流活动,教师之间可以互动有无,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交流活动的形式不应该是单一的面对面式大家坐在同一间房间里的交流,而应该是多种渠道的。例如通过网络,特别是微博、微信这种形式,不但省时省力,更提高了交流的效率。通过广泛开展交流活动,使体育信息的传输渠道更为宽广,有效把握科研信息的实时动态,提升体育教师的科研动力。

3.4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待遇,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相关部门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其应有的薪资待遇并给与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缓解因参与学校日常管理而带来的工作压力,重视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使体育教师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科研工作中。除了对体育科研的物质支持外还应对体育教师进行不间断的在职继续教育科研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时更新体育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做到理论与技能的良性成长。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对学校教育中的体育设施进行一定的投资修建,使体育教师可以具备良好的场地进行教学,使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理论指引技能,以技能转变理论,真正做到理论和技能的相辅相成。而对于刚就业的青年教师来说,则应该多鼓励他们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为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积累科研资料。另一方面,学校管理部门还可以组织优秀教师成立学科科研小组,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及时的纠正指引,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3.5建立科学的评审制度,端正体育教师教学态度

上一篇: 小学生心理活动 下一篇: 汉语言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